J******y 发帖数: 1442 | 1 如果崇祯到了南京,至少是名义上最合法的天子,那么就不会有福潞争立,不会有“南
渡三案”,左良玉和江北四镇也不会和南明离心离德,刘良佐和刘泽清大概也不会那么
快的叛降。其他的军阀恐怕也会再看看。
所以崇祯迁都南京就算不能成康王故事,至少应该可以形成唐末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而
崇祯掌握着江南的税赋,或许还有的转机。 |
|
S******y 发帖数: 111 | 2
美国对国外军事驻地如韩国日本伊拉克等应该是没有征收税赋的吧?不然国际舆论岂不
是不好看了?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不过据说会时不时收点变相的保护费来平衡下当
地驻军或者本土国防的军费开支。 |
|
J******y 发帖数: 1442 | 3 其实丢掉北方后,财政的包袱反而是少了不少。相反可以就近获得江南的税赋。
南宋贾似道是有失误的地方,但不是根本性的,换了谁来也不行。 |
|
v*****s 发帖数: 20290 | 4 如果明朝能把江南的税赋收上来,首都在哪儿都不会被灭。
蒙古也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贾似道出于私心,丢了襄樊,忽必烈同志就得掉头回去平
叛,没工夫搭理南宋了。 |
|
c*******v 发帖数: 2599 | 5 宋朝提倡工商业,皇帝带头搞花鸟虫鱼。
实际上是提高了就业和税收。明朝不提倡搞奢侈品,
地主老财就把自己的钱吾的很紧,没办法收。
北宋工商税超过农业税。这点我国好像八十年代才做到。
如果明朝能把江南的税赋收上来,首都在哪儿都不会被灭。
蒙古也是强弩之末。如果不是贾似道出于私心,丢了襄樊,忽必烈同志就得掉头回去平
叛,没工夫搭理南宋了。 |
|
w**t 发帖数: 3247 | 6 合着我这是鸡同鸭讲啊。特务制度和文字狱有什么关系?明没有因言获罪的例子?李贽
是怎么死的?以士大夫的角度,看来还是被拖了裤子打pp的廷杖制度更先进啊。
禁止后宫干政是明清两代的共同处。至于制度的废弛自有具体历史环境的因素。你提这
个想说明什么?你说的这个永不加赋,还是我前一段跟vespers讨论了一下的,里面的
细节看你这架势也不是很清楚吧。明清的税赋制度是大文章,你这连门都还没看见在哪
儿呢,就别提摸一下了。还说康熙经济白痴呢,好歹这对当时江南老百姓是无疑的德政
。至于“西方文明介入导致的洋务运动使得经济再次起飞”,看你这说法就外行。清末
的经济有个屁的起飞,倒是政府增加的岁入不少是来自赫德的海关,要不死后也不会被
追封太子太保了。
“科技,不用说吧,论军事,看看后来要靠地方团练救国就知道也没进展.”我懒得批了,
太外行。
您这基本事实都不想搞搞清楚的,也来给历史制度带专制民主的帽子?
顺便说一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序言看过没?至少也要有那个高度来看问题。
初. |
|
y*****n 发帖数: 11251 | 7 你说倒是都对。但是就是强汉盛唐时候都城没被攻陷过。长安被外族攻击的时候
汉早不是强汉,唐也算晚唐了。建都是要考虑防守入侵的,但是也不能片面注重防守了
。毕竟国都作为政治中心而不是军事要塞。
另外一个建都的要点是要周边经济可以支持政府的运作。中国古代政府的规模是越来越
大的。一方面为了不让开朝功臣权重,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也是越来越大,所以养的人也
就越来越多。如果都城建立在穷乡僻壤,大部分物资都靠外面运进来,国家离亡国也不
远了。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近代的太平天国和晚唐。太平天国不事生产,所有物资都靠
外将“源源送京”。一旦京城合围了,靠吃天露也没维持几天。晚唐的都城在长安,但
是这个时候江南经济已经开始超过北方,加上北方战乱和节度使割据,晚唐政府就只能
靠江南税赋支持。当杨行密的独立切断了唐的这个生命纽带以后,唐也很快灭亡了。
, |
|
S*******C 发帖数: 7325 | 8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Mon Feb 1 01:12:54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末年,被李自成和清军夹在北京城,岂不难受死了,
国力下降,早该迁都南京,江南地区,无论物质上,精神上,都可以为汉室江山提供支
撑,
而皇帝可以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在一年内部分时间镇守北京,保持北方的防御力量。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Mon Feb 1 01:20:02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崇祯不愿意割肉
☆─────────────────────────────────────☆
tonyxu (无斋主人) 于 (Mon Feb 1 01:20:15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本来有这个打算,曝光后,要面子。
其实早点派太子到南京,情况就会好很多。
☆─────────────────────────────────────...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9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Wed Jul 7 23:16:21 2010, 美东) 提到:
襄阳失守后,南京是投降的,如果建都南京的话,就没有投降这回事了,国家的精锐部
队也驻守在南京,放在杭州也许是失策
☆─────────────────────────────────────☆
piglet (人不猥琐枉中年) 于 (Wed Jul 7 23:32:14 2010, 美东) 提到:
那不如建都襄阳
长江防线上游失守下游还能守住的唯一一次例子貌似只有赤壁一次
☆─────────────────────────────────────☆
koko (小气蔻蔻) 于 (Thu Jul 8 11:40:53 2010, 美东) 提到:
南宋末期确实太土了,建都在哪儿都不行。其实正常情况蒙古是攻不下
南宋的,但当时的南宋朝廷人才机制出大问题了,军事人才上不去,最
后贾似道反而成了朝廷里面唯一还能领兵的人。如果南宋再残喘个一百
年,蒙元也就...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10 听说过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么?
江南人口,钱财更多,整个清朝时期,两江的赋税,要占到朝廷岁入的1/3强。所以两
江总督和直棣总督都是政治局委员。顺治害怕江南巡抚造反,于是把它一分为二。民国
时期,安徽上缴的税赋还在前5名,现在是穷省了。 |
|
i***z 发帖数: 7508 | 11 前期基本都是新疆回乱, 或者准格尔蒙古人反抗, 汉族地区似乎归顺的很轻松自如,
没多少反抗的。
新疆反清的部落, 如果归顺, 应该待遇比我黄汉人民好很多, 没有税赋, 而且开关
通商, 皇帝还多有赏赐。
为什么我黄汉人民不反抗, 都是些边民反抗。
中国人下南洋, 很多人,但是最后也没有做成当地的统治者,比如印尼, 马来西亚,
缅甸泰国。。。 没有取得过和鲜卑人,契丹人, 女真人, 蒙古人进入中原类似的局
面。
不能说我中华文化不先进(当时),只能说明我华夏汉族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 没有
野心的民族。 |
|
k***g 发帖数: 7244 | 12 前两天说起清代大臣的谥号,因为太忙没时间,未能尽言,现在有点儿空闲,多说两句。
美谥有点像时尚,流行的原因有时也不太可考,就像后世以为最荣的“文正”,如果找
出它成为 No 1 的原因,大概源头还在司马温公那儿。《宋史·司马光传》上说:
夏竦赐谥文正,光言:“此谥之至美者,竦何人,可以当之?”改文庄。
司马光认为夏竦不能谥文正,而他自己后来又谥文正,大概正是因此,抬高了“文正”
的行情。宋人笔记《梁溪漫志》里也提到:
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司马温公尝言之而身得之。国朝以来得此谥者惟公与王沂公、范希
文而已,若李司空(昉)、王太尉(旦)皆谥文贞,后以犯仁宗嫌名,世遂呼为文正,
其实非本谥也。如张文节、夏文庄始皆欲以文正易名而朝论迄不可,此谥不易得如此,
其为厉世之具,深矣。
所以到了清代,一般大臣的谥号,内阁拟定就可以了,唯独“文正”这个谥号必须要皇
帝特准,因此清代一共只有八位“文正公”(当然这个数目比起宋代还是算多,正如上
面引文所言,宋代有些“文正”的谥号是因为避讳从“文贞”而来的,旧时“贞”、“
正”同音,不算真正的文正)。而这八位文正公除了一两位外,大概都未能和宋代的范
文正(仲淹...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6729 | 13 是否有点相似哦?
“往事不堪回首。但南宋的统治者不思进取,只一味地自欺,竟忘记了附着在身体上的
民族剧痛。蒙古人已经牢牢盘踞了中国的半壁河山,时刻准备发起摧毁南宋统治的战争
。此时,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为了弥补捉襟见肘的政府财政,补充亏空的军粮,开始推行
“买公田”政策。
所谓的“买公田”,就是按级别规定占田限额,超限的部分由官府购买作为公田出
租,租种公田者需要向政府上交租米,租米充作军粮。
表面上看“买公田”只是官家强行购买大户地主的农田,与小户人家和普通农民没
有什么关系,可是有权势的大户往往隐瞒占田数量,或者干脆拒不卖田,各级官吏便转
而强行向占田数量并未超标的中、小地主甚至普通农民以极低的价格“买”田,而且给
付的是十分贬值的纸币,有时甚至是连揩便纸都不如——“度牒”和“官诰”;所谓的
“度牒”和“官诰”说白了就是今天的白条子。
此外,各级官吏通常还想尽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承租者需要上交的租米数量,而且
如果后者不堪负担租米而欠租逃亡,则租米转由土地原来的主人代为赔偿,结果不但使
许多人沦落至破产失业,还动辄施以肉刑,并有逼人上吊的事情发生。
如此,贾似道等人把持的“买公田”法,实... 阅读全帖 |
|
k**o 发帖数: 15334 | 14 扯淡,当时华盛顿手下掌握着13殖民地全部的武装力量,号令一出无人不从,没实力?
华盛顿的实力比当年袁世凯还强得多,袁世凯也就掌握了全国武装力量四成左右。华盛
顿手下几个将军曾经开会密谋给华盛顿来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逼华盛顿当国王,他们
也好跟着鸡犬升天。华盛顿听说了之后,立即跑去开会地点把他们臭骂了一顿,此事才
作罢。当时的殖民地人民并不反对王权,殖民地起义的原因是经济原因,税赋不公,英
国把殖民地当摇钱树压榨。 |
|
R*****d 发帖数: 1148 | 15 ☆─────────────────────────────────────☆
bulletin (bulletin) 于 (Sun Apr 24 16:33:04 2011, 美东) 提到:
汤斌(1627~1687) ,别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人。雍正中,入贤良祠。乾隆元
年(1736),谥文正。道光三年,从祀孔子庙。汤斌从学于明清之际的著名理学家孙奇逢
,成为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把朱学理论见诸于实践的倡导者。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
城)人。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年75岁,谥文正,乾隆帝临其丧,见其“室无长物,寒
气袭人”,为之大恸。回至乾清门,对诸臣流涕道:“朕失一股肱!”不久又道:“统
勋乃不愧为真宰相!”可见对其倚重与尊宠。
朱珪(1731-1806)字石君,号南厓,直隶大兴人。乾隆年进士,授仁宗学,官至体仁阁
大学士。逝世,嘉庆帝亲往府上吊唁,由于朱家大门低矮,御车不能入,嘉庆帝便步入,并
哭之深哀,给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予谥“文正”。上亲临奠
三爵。
曹振镛... 阅读全帖 |
|
O****X 发帖数: 24292 | 16 没错,宋明末期土地兼并和税赋的严重早已失去民心 |
|
e********3 发帖数: 18578 | 17 潜规则这本书说过,刚开始的时候,官二代,富二代,关系户比较少,大多数都是老老实实交税纳粮的良民,到后来关系网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官二代,富二代,关系户可以偷税漏税,税赋的重负都压到了比例越来越少的良民身上,到哪天这些良民受不了了,就是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的时候。
其实现在已经有点这个意思了,50年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有个好老爸,走遍天下都不怕。
层。 |
|
f*******s 发帖数: 571 | 18 最近看水浒,看见大家动不动就拍出银子来买东西。这只是大家的基本印象而已,其实
古人不是这么花钱的。
首先银子其实是抽象概念。在古代绝大多数情况下,饭馆的店小二也好,街头的商贩也
好,都是不收银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不方便找零---有些人想象中认为可以通过切
割来找零,但是这没有可行性。原因1.银子是贵金属,切割误差是不能接受的。2.银子
纯度大不相同,同样的重量价值大不相同。如果有人用100克14K黄金换你的100克24K黄
金行吗?那么一桌酒席,用14K黄金和24K黄金来结算重量肯定大不相同,你让店小二怎
么测定你手里银子的纯度?
其次银票有复杂混乱的汇率体系。“纹银”和“官银”是某些制式银子的称呼。比如纹
银常见的有“库平纹银”和“关(海关)平纹银”。“纹银”指的是理论上纯度100%的
银子,一张纹银100两的银票,可以兑换105两的“库平纹银”或106两的“关平纹银”
。这些还算是“官银”,至于全国多如牛毛的银号钱庄,他们之间的汇率就更是错综复
杂了。在清代之前,中国流通的银两多数纯度在70%--80%之间。
第三,古人平时使用的是铜钱。从法律上讲,铜钱是国家发行的,有标准的图...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27852 | 19 北宋赋重役轻说
长期以来,学界认同度颇高的共识是:随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强制
性劳役比前代大大加重。[①]而笔者则以为:北宋与前代相比,赋税虽有较大幅度的增
长,但徭役有所减轻。一言以蔽之,北宋赋重而役轻。
一、职役非役
按照通常的说法,北宋的役包括职役和夫役两种。有必要指出的是,职役和夫役的性质
并不相同。职役不可与“身任军旅土木之徭役”[②]混为一谈,一般应当排除在徭役范
畴之外。其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从承担差事上看。马端临说:“古之所谓役者,或以起军旅,则执干戈,冒锋镝
而后谓之役。或以营土木,则亲畚锸,疲筋力,然后谓之役。”[③]职役既不“亲畚锸
,疲筋力”,也不“执干戈,冒锋镝”,而是承担胥吏一类的职责。用北宋人晁说之的
话来说,便是:“有官府则有府吏胥徒,有府吏胥徒则差役于民。”[④]诸如主管官物
、负责辇运的衙前、掌管督催赋税、参与推排户等的里正之类,在当时虽有“差役”之
称,但断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役或徭役篪,甚至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特权。这些所谓
“差役”确实是有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
第二,从差派对象上看。北宋人韩琦称乡村上三等... 阅读全帖 |
|
e********3 发帖数: 18578 | 20 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
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
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
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
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摊丁入亩,也是一个解决士族偷税逃税的好办法,事实上也起到了合理分配社会税赋的
作用,对清朝早期的康乾盛世功不可没。 |
|
s*******u 发帖数: 1855 | 21 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中产平民不断萎缩,财富日益向顶层集中,底层基数越来越大,总财富
却不断缩水.巨富总有法子不交税,贫民无税可收.本来国家税赋就指望中间这些人(自耕
农,城市平民,中产等等),中间既是中坚,一旦纺锤不再,社会向金字塔转型,危机立马四
伏,火山爆发只是when而不是whether.
现在tg更加不堪:封建(暂且用这个不适合的词)社会的帝王贵族尚且知道,狼羊比例要均
衡,狼吃羊太过,自己也没得吃,tg可以毫不在乎,火山爆炸了,自有美帝加拿大澳洲可以
转移.看温州的财产转移,感觉当下跟殖民地真是没有区别,10亿劳动力的红利,一半直接
进贡洋大人,一半先贡给老爷们,然后老爷们间接贡给洋大人(iphone,lv,人头马,财产转
移).也许不到5-10年,中国的所有政经精英们全部胜利大逃亡,中国的土地只剩下满目疮
痍,破坏殆尽的环境跟摧残殆尽,奄奄一息的难民,10几亿拥挤在火山口边的蚂蚁.
美帝本来也是会步罗马帝国的后尘,但是有tg们帮着吸血,估计至少还能撑好多年.投资
移民法早已经成为gc买卖市场,马上新购房签证法要出台,不久还有新政策,靠着中国10
亿shitizen的供奉,上到... 阅读全帖 |
|
f******7 发帖数: 210 | 22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8
年,病崩,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有人说,他是一个无嫔妃、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主政的是一个无专
权、无战乱、无弊政的“三无” 时期。虽然这评价看似有些绝对,却也与史实相差无
几。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
,是明朝一位开明圣主。
他在位期间,先是将宪宗期间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比如逮捕
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罢免外戚及党羽。裁汰传奉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
千余人,论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处死妖僧继晓。裁抑宦官及佞
幸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
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
他大胆启用人才,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
、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他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处世公正、政治清明。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
...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2013 | 23 同意。
一个民选政府要上台,就要承诺福利而不过分加重税赋。只要能上台,在任期间经济不
垮台就可以了,哪里管接任的政府要面临的债务危急。民主国家+资产私有=负债搞社
会主义。好在有政府掌握财权的中国冤大头出於****的目的帮买单。民主国家或者
需要政府掌握独立经济来源(土地矿产等等)能在不从私人口袋里掏钱的基础上实现收
支平衡,或者人民能有觉悟保证交的钱多於拿的福利,或者有个替买单的冤大头。不然
只有死路一条。
日本经济起飞是在二十世纪初以及战后只有一个半政党的时期进行的
更不用说亚洲四小龙了
其实,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起飞,都是在一人一票制度之前
苏联垮台,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
而且苏联人口三个亿,还有北朝鲜越南古巴之类的需要支持。它的石油一除以人口,就
不算很丰富了
一人一票的民主+社会主义,结果就是破产
一人一票的民主,结局就是社会主义
欧洲正在破产,美国正在欧巴马领导下,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美国能迟迟不遣返墨西
哥移民,能给非法移民的子女上大学以国民待遇,都是因为这个一人一票 |
|
b****r 发帖数: 2555 | 24 ☆─────────────────────────────────────☆
didadida (滴滴嗒嗒) 于 (Sun Nov 20 19:46:56 2011, 美东) 提到:
资源丰富,人口相对较少
靠天吃饭,可以随便挥霍
比如北欧的那些国家,比如澳大利亚
其实,这类环境即便是专制,也会过得不错,例如沙特阿拉伯
对于其他国家,民主自由的结果就是最终破产,比如西欧南欧正在这条破产路上大踏步
前进,日本经济上也是裹足不前了好几年,美国正在欧巴马带领下踏上欧洲的道路
一人一票就是个joke
☆─────────────────────────────────────☆
xiaoju (可爱的龙猫) 于 (Sun Nov 20 20:33:15 2011, 美东) 提到:
伊拉克,利比亚发来贺电。
☆─────────────────────────────────────☆
deedee2009 (deedee) 于 (Sun Nov 20 21:48:08 2011, 美东) 提到:
自由民主适合于铁杆警察特务控制的国家
☆────────────... 阅读全帖 |
|
|
g*******0 发帖数: 5 | 26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
c*********2 发帖数: 3402 | 28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180
俞力工
(一)内因决定论的贫困
XX君与的视角在某一点上是共同的,即伊拉克、利比亚败得更加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实力不比伊朗,这是因为这3个国家有一定对比性。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不会把伊、美
战斗所导致的伊拉克败亡,说成是伊拉克的内因是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伊拉克的失败是
必然,是常识,做出相反的主张(美国会打败)是荒唐。蚂蚁踩死不了大象,强调蚂蚁
的虚弱内因又是为了什么呢?这点说明“内因决定论”对许多场合的不适用。一个极端
的例子便是,你老兄要是强调“对门的女孩给拉去充当慰安妇主要是由内因决定的”,
肯定出门就让人给一枪崩了。这个例子又说明滥用“内因决定论”的不智。
同样的道理,我也不会过分地强调伊朗的内因败坏到什么地步。原因是实力相当的
南斯拉夫也经不起北约组织的打。因此一旦美国做出打的决定,结果都是大同小异。
中、美同为核子大国,打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这是因为美国畏战、不具
备核战承受力为主要内因呢?还是中国实力强大构成主要内因呢?还是各占一半的分量
呢?...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29
是,明朝问题就是税赋用粮食,耗损太严重,一开始缺少金银,宝钞又发滥了,官员俸
禄太低,导致后面不贪没法生活了。另外火耗钱也是大问题,张居正搞一鞭法,没考虑
火耗也是个问题 |
|
w*********r 发帖数: 613 | 30 昨天太晚了有些东西没说明白,你说的粮尽问题和财政有关系,但是并非决定关系。前
面说了粮食作为后勤明初和清中晚不一样。还有你说的用军队数量比较的问题。我给你
举几个例子,建文谁都知道吧?朱元璋财政烂的话能给他留下挥霍四年的底子么?要知
道四年靖难建文派出去超过30万的军队可不止一次,最高峰50多万军队,还不算民夫的
损耗。你说说朱元璋财政怎么烂的?这还是建文二百五一样实施了江南税赋降低的政策
,国家财政收入降低的情况,最后建文也没有因为财政崩溃失败吧?
说朱棣财政好就能把蒙古人压垮,这话根据不够坚实,朱棣之所以打蒙古没全都打残,
主要是游牧民族的打不过就跑政策。事实上朱棣耗粮也在这个地方,你让朱棣有多少粮
也在当时跟不上,这是后勤运输能力制约的。
你说说建文有病没有?老爷子那么多钱流下来让他挥霍,他还进行财政改革。当然仁宗
比建文强多了倒是真的,我开头就说了古代财政制度。说了怎么才叫烂,仁宗可没有到
拆东墙补西墙的地步,只是因为朱棣死在最后北伐路上正好消耗了国库存量,但是也没
到烂的程度,只是军粮不够了。
朱棣对蒙古每次都是找不到对手,不是粮食坚持不住,你这个粮尽的例子举的不太正确
。还...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613 | 31 你的这种说法,我大致同意,我要说的也并不是明朝甚至明初财政好,我要说的是不烂
。宝钞问题在道德层面我赞同,这个实际上是刮地皮,但是在实际情况上我没什么太多
意见,事实上,如果贬值这么厉害,民间自然就不用了。同时这个事宋也干过,元也干
过。我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问题在于明初的和你说的情况在政府信用上不一样。而且
明朝财政烂的根子是在政策,不是在宝钞滥发。重点就在于,明朝没有货币和信用社会
体系,所以它的纸币发行对社会影响和现代货币社会影响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因为它
的税收是实物,所以这就造成了宝钞滥发对财政和社会体系的冲击没有现代社会这么严
重。现代社会,我们都是用的信用体系为基础的纸币,这么滥发冲击是毁灭性的,同时
刮地皮的效果也明显。所以,明初肯定不是财政不好造成的宝钞滥发。
另外一点我保留的就是,不同朝代的岁入对比我认同你说的,但是统一朝代的岁入我认
为对比性还是很大的。我还是那句话,中晚明的财政窘境主要集中在两点,最重要的一
点也是根子上的一点就是收入方面的取消地区差异化因地制宜的制定税负的政策,取消
江南高税负造成的收入降低。(这一点清朝很显然引以为戒了。)另外一点就是支出增
...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2 ☆─────────────────────────────────────☆
genghishan (大汉) 于 (Mon Feb 15 17:41:19 2010, 美东) 提到:
欧洲=古希腊,文明古国,内部基本同宗的城邦(英法德等日耳曼人后裔建立的国家)
争斗不休。
美国=古罗马,发迹于西部(罗马之于希腊,美国之于欧洲)落后的文明的角落,凭借
超群的军事能力,吃苦耐劳的百姓,坚韧不拔的公民兵以及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后来居
上,先征服当地部落(印第安人)和驱除外部凯尔特人,希腊人,迦太基人势力(美国
击败英国殖民,驱逐北美大陆上,西班牙,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势力)统一意大利半岛
。在二次大战里面彻底击败纳粹德国,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霸主(罗马击败皮尔斯王,彻底征服意大利南部希腊人移民城市;罗马在Battle of Pydna里面,决定性的击垮马其顿王和证明罗马中队战阵对希腊重步兵方阵的优势,彻底征服希腊本土)。
罗马现在像第二次布诺战争结束(前苏联=迦太基)后,基本成为世界独大,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中产阶级在廉价的奴隶劳动力(made in China, Mexican il...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6937 | 33 如果能力很强,应该能被提携为高级办事员吧?
有人说,押司属于吏,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税赋征收或者处理狱讼,押司应该是负责案
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
所以宋江就是经常泄密给黑道的密探,所以人称及时雨? |
|
a****a 发帖数: 5763 | 34 这就是典型的片面归纳法
难道季风一减弱气候一干旱就必然引发吗
季风变化的周期是多少?
土地兼并是根本原因,每个朝代一开始,土地总是被重新分配的,而且因为战乱,人口
减少,税赋重点无所谓,因为家里土地多,到了末年兼并加重再交同样的税就有点难以
为继了,这时候稍微来点天灾异族入侵之类的,直接就翘辫子了
要说起来讽刺,这张图里最讽刺的就是宋了,一点天灾没有楞把自己折腾死了 |
|
N***i 发帖数: 4104 | 35 “江南就是基本上不上税,而且多桑丝,少粮”这个是笑话么?明朝辛辛苦苦漕运原来
是从北方往江浙运粮?
给你举个例子,江南的税赋有多重。苏州府六十万户(按政府数据),光秋粮就征收两
百万石,加上夏粮差不多三百万石。全国才征粮合不到三千万石,苏州户口不到全国二
十分之一,赋税占了十分之一多,人均是两倍还多。
你们就只会盯着江南那点点手工业矿业,以为这个该是税收的大头?明朝还没有工业革
命吧?农业以外的经济部门规模本来就可以忽略不计的。 |
|
N***i 发帖数: 4104 | 36 “明末江南都仰仗江西湖广输粮”--你还敢多发明点历史出来吗?你干脆说江南靠建
州女真输粮算了。
至于你说南北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但是人口密度也不一样啊,难道南方人均生产十石粮
北方人均只生产两三石?那北方人还活个什么劲啊?
我前面比较的是人均的税赋,你先别管什么田地什么亩产,你也先别管官绅上不上税,
实际情况就是苏州府靠全国二十分之一不到的人口贡献了全国税收的十分之一多,这个
事实不是你们臆想有多少士大夫没缴税能改变的。
你一定要说北方大旱,于是根本就不该收税也可以,但是你不要说江南不纳税。 |
|
l*****t 发帖数: 1080 | 37 一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597 | 38 看看这个。你会发现李卫能上位根本还是因为是个能臣,而非忠臣,更不是愚忠。
李卫轶事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一家家境
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
“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
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
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
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
”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
盐务。雍正三年 1725年 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
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
,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
、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任浙江、直隶总督十多年倒做了几件让世人称赞的好事。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
强了...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090 | 39 按汉书食货志的说法,五口之家,一年收入一百五十石。西汉文景以后三十税一,每户
的税赋折成钱在三百钱左右吧。 |
|
x****o 发帖数: 29677 | 40 崇祯元年一直到崇祯8年左右,京师一带还是比较繁华的
主要古代不像现代那样,对人口流动无所谓,古代把人口看成税收,宁愿让人困在土地
上,也不愿意流动,怕流失税赋 |
|
o**4 发帖数: 35028 | 41 率领孱弱的南宋军队,对战巅峰蒙古军队,战无不胜。
转一点百度百科的资料:
临安面君,加紧战备
金国灭亡后,刚刚亲政的宋理宗派太常寺簿朱杨祖前往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祭扫北
宋诸帝陵寝。不料谍报显示蒙古军在孟津、潼关一带开始屯军。使者想从淮东出发,此
时踌躇不前。孟珙认为:“淮东之师,由淮、泗溯汴,非旬余不达,吾选精骑疾驰,不
十日可竣事;逮师至东京,吾已归矣。”他和几位使者昼夜兼行,到达洛阳,干净利落
地完成祭拜后安全回到襄阳。
正当孟珙在襄樊组建镇北军以防备蒙古南侵时,枢密院命令他赶赴行在临安(今浙江杭
州)议事。宋理宗对孟珙非常器重,召见后夸奖道:“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破蔡灭
金,功绩昭著。”孟珙则说:“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
”宋理宗很高兴,又咨询中兴大计。孟珙答:“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
端平元年六月,宋理宗发动端平入洛,想抢夺中原土地,不料被蒙古人打的大败。他对
宋蒙形势的发展陷入迷茫之中,问起与蒙古的和议,孟珙的回答掷地有声:“臣介胄之
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这是一个武将最标准的回答。宋理宗听了后,就给孟珙很多
赏赐,并任命他知黄州...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7636 | 42 这些东西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呵。明末连年大旱,田亩数减少,无论是因为天灾还是
兼并,皇族没几十年翻一番。你从一万到两万和两万到四万的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北方一些省份半数的田地都是藩王的田庄。
明皇权一些地方受限制,一些地方比前代还强。崇祯想作啥事作不成呢?练剿饷说加也
加了。议和不成是他自己不愿意负责。前面说过,文臣劝他免陕西的税赋,他还不肯。
这些是他失误而不是别人耽误他的正确决策。他有啥正确决策被耽误了呢?议和?迁都
?似乎只能怪他自己吧。具体操作上,逼陆相生,洪承畴,孙传挺,杀袁崇焕,实在看
不出是被别人耽误的。他要重用温体仁,扬嗣昌都是很多文臣反对,不也用了吗?
说南京的福王被大臣耽误还讲得通。 |
|
w*********n 发帖数: 1975 | 43 江西,人文发达,读书人多。土地肥沃,农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汉人南
迁/逃,多是先自运河经长江入江西,再往福建,岭南,或西上湖广。清初的人口流动
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自唐宋以来,两江(即江西,江南(今安徽,江苏,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
经济富裕,人文发达。每每朝考揭榜,两江中榜着占1/3到1/2,税赋也占全国1/3到1/2。
江西历来是中国第一粮食输出大省(近年才被黑龙江取代老大位置)。江西的GDP无论
是总量还是人均,现在都已经处在全国底端,但江西的相对贫困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江西富也因粮多,穷也因粮多。计划经济的“剪刀差”几十年剪下去,输出粮食越多等
于失血越多。同样的情况还有山西,阎老西的山西因煤而富,如今的山西因煤多而贫,
因为原材料和工业成品之间也有个“剪刀差”。
有个笑话:江西的财政厅长到哪里,人家都像躲叫花子一样躲着,江西的粮食厅长到哪
里大家把他当财神爷供着。 |
|
f**********4 发帖数: 2617 | 44 呵呵,实际上罗马后期基督教兴起后让帝国政府一大头疼的地方,就是大量人口---少
部分因为坚定的信仰,大部分为了逃避帝国的苛捐杂税---纷纷“出家”入修道院,既
不贡献税赋,又不贡献生育率,这才是罗马帝国后期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至
于他提到的“铅中毒”神马的,都是主流史家不愿意提的吸引眼球的观点。 |
|
b*******7 发帖数: 907 | 45 作者:马勇
所谓”近代中国”,可能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中
国面对西方挑战而给出的回应。西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传统中国文明面对
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中国能不能在西方全新的工业文明挑战后给予积极回应,能不能
在精致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确实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焦虑。不过从过往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想想,并不那么可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是
一个不必怀疑的主题,关键只在于中国怎样走上世界?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取得
了巨大成就;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并将这些制度文明拣择性地融入中国既成制度架构
,中国也在甲午战争之后做了认真的尝试,直至维新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发生,中国
终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沉痛反省,开始了新政,进而开始了预备立宪。应该承认,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的尝试并不错,踏准了世界历史的节奏,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全
新的宪政国家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族内阁,一个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
将先前努力付之东流,中国还能走上宪政之路吗,成为许多中国人1911年下半年的现实
焦虑。
忍不住发难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46 18.某人指出:我发现四颗行星,发现银河系是一团星体,这是以前的天文学家未曾观
察到的。借助于望远镜,清楚出现在感官前,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争辩,为我们看
到的证据所破除。这种说法最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天文学是十五世纪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十五世纪的事
(B)科学革命是十六世纪肇端的,所以这是十六世纪的事
(C)望远镜是在十七世纪发明的,所以这是十七世纪的事
(D)能如此观测行星者只有牛顿,所以这是十八世纪的事
19.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
裁减军备;2.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
,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那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20.以下那一项最可能是欧洲中古商业组织行会所订立的规范?
(A)「每家应提供一人为领主的草地割草两天,他能从领主那里每天接受三餐。」
(B)「从早晨到十点是读书的时间。十时以后到下午五时前,个人要做指派的工
作。」
(C)「所有的成员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必需品做为劳动的报酬,但不能接受钱... 阅读全帖 |
|
|
x****o 发帖数: 29677 | 48 第一个就是思想,宋代是开放的思想,继承于隋唐,民风开放,女子死了丈夫二嫁都没
问题,民间风评社论等等都比较开放。这个时候害人的朱程理学根本无人问津
第二就是商业繁荣,官府有充足的税赋,国家有钱好办事。士大夫虽然互相倾轧,但是
手段比较温和,整个社会风气比较向上,皇权和士大夫相处和睦
明朝相反,朱程理学占主导地位,封建思想禁锢人,民智相对宋朝比较低,而且明朝商
税太低,国家贫穷,只好依靠农业税。另外士大夫和皇权水火不容,冲突激烈。晚明江
南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 |
|
x****o 发帖数: 29677 | 49 第一个就是思想,宋代是开放的思想,继承于隋唐,民风开放,女子死了丈夫二嫁都没
问题,民间风评社论等等都比较开放。这个时候害人的朱程理学根本无人问津
第二就是商业繁荣,官府有充足的税赋,国家有钱好办事。士大夫虽然互相倾轧,但是
手段比较温和,整个社会风气比较向上,皇权和士大夫相处和睦
明朝相反,朱程理学占主导地位,封建思想禁锢人,民智相对宋朝比较低,而且明朝商
税太低,国家贫穷,只好依靠农业税。另外士大夫和皇权水火不容,冲突激烈。晚明江
南东林党就是一个例子 |
|
g***j 发帖数: 40861 | 50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