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篡魏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o****d
发帖数: 5454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原来本朝是魏
终于明白了,刚解放时大陆为魏,弯弯为蜀汉自认正统。抗美援朝是司马懿征辽东。司
马篡魏和怀仁堂政变一回事。
目前国民精神状态也和晋类似,再往后很可能几个自治区乱起来,五胡乱华重演。
他妈的,没曾想生在了这么个憋屈的朝代。
u****d
发帖数: 257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复习梁启超的论正统
对照大家关于上古的讨论,看看先贤的说法。
论正统
----------------------------------------------------------------------------
----
(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3
论正统
梁启超(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
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 阅读全帖
u****d
发帖数: 2578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真的有公义可言么?
论正统
(1902年7月5日)
梁启超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
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道诸恶...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ireroad (地狱之路),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辽要是占了河南是不是就可以算正朔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8 18:39:31 2015, 美东)
论正统
梁启超(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很快就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了
什么叫独立思考,启迪民智?贴一篇梁启超的《论正统》。比其《少年中国说》更应收
入课本。
****************************************************************************
论正统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
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
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舌战
,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
性而已。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
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下
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7
论正统
作者:梁启超
(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
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
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舌战
,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
性而已。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
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下
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
;而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道诸恶名,以锄之摧... 阅读全帖
S**m
发帖数: 53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英雄莫问出处 富贵当问缘由
盛唐中国强健的精神大概就来源
这些鲜卑战士吧.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记载北魏权臣尔朱荣把北魏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
淹死,在河阴诛杀朝臣两千多人,派兵又把自己刚刚立为魏帝的元子攸两个亲兄弟杀害,
把元子攸劫持于一个帐蓬内,准备处理掉。一不做二不休,尔朱荣军士高呼“元氏既灭,
尔朱氏兴”。“时都督高欢劝荣称帝,左右多同之。”《周书·贺拨岳传》关于此段历史
的记载也如此。可如果翻看《北齐书》和《魏书》中高欢的帝纪《神武纪》,倒成了“献
武王(高欢)等曰:‘未若奉长乐王以安天下’,于是还奉庄帝”、“荣将篡位,神武(
高欢)谏……”——史书记载大相抵触:《周书》、《资治通鉴》说高欢为了巴结尔朱荣
而劝他篡位自立,《北齐书》、《魏书》反而把高欢说成是一个心存魏室宗高的忠臣大好
人!为什么会如此呢?《魏书》的作者是魏收,他本来就是灭亡了魏朝的北齐臣子,加之
北齐帝王个个凶残荒淫,高压高爵之下自然要美化老皇帝,否则也说不通高欢日后起兵反
叛尔朱氏的理由;加之魏收本人也是个无良文人,谁和他关系好他就在史书中美化这些人
的先人前辈,谁和他不好他就故意不给这些官员的家人入传或有意丑化人家,并狂... 阅读全帖
n******5
发帖数: 1990
9
以五德终始论解读中国大历史
五德概述
五德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在中国大历史的语境里,这五种德行是指各王朝核心统治
集团的集体政治心理和政治偏见。
金德:以军事贵族为主,唯重军事实力。好建功立业,杀伐争战。不顾声誉和民意。常
出现于:大王朝的末期,土生金,军阀混战,或者蛮族突起,以金克木,如虎入羊群。
缺点是,军国主义,其成也忽,其亡也速。模范朝代:秦,曹魏,蒙元,南北朝的东魏
,西魏。
火德:纯粹。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子弟兵军队无往不克。有三种形态,抱团的地方势
力,或者兵民合一的少数民族军队,或者政教合一的军政集团。平民上位,门阀贵族世
家消亡。常出现于:结束军阀混战,消灭本族或蛮族的军事贵族集团,以火融金,越烧
越旺。缺点是,一意孤行,消除异己,杀灭功臣。在民众的起初支持下,容易信心膨胀
,过份消耗实力。模范朝代:西楚(项羽),东吴,隋,明,红朝。
土德:厚德载物,容纳四方。皇族和功臣皆得封地,是唯一可能出现异姓王的时代。各
种人才各类种族都被宽容地接纳,和平共处,使帝国可以短期内达到难以想象的庞大和
繁荣。常出现于:蛮族完成汉化早期。缺点:疆土虽大,直接控制领域小,而土生金,
... 阅读全帖
n******5
发帖数: 1990
10
以五德终始论解读中国大历史
五德概述
五德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在中国大历史的语境里,这五种德行是指各王朝核心统治
集团的集体政治心理和政治偏见。
金德:以军事贵族为主,唯重军事实力。好建功立业,杀伐争战。不顾声誉和民意。常
出现于:大王朝的末期,土生金,军阀混战,或者蛮族突起,以金克木,如虎入羊群。
缺点是,军国主义,其成也忽,其亡也速。模范朝代:秦,曹魏,蒙元,南北朝的东魏
,西魏。
火德:纯粹。上下同欲,万众一心,子弟兵军队无往不克。有三种形态,抱团的地方势
力,或者兵民合一的少数民族军队,或者政教合一的军政集团。平民上位,门阀贵族世
家消亡。常出现于:结束军阀混战,消灭本族或蛮族的军事贵族集团,以火融金,越烧
越旺。缺点是,一意孤行,消除异己,杀灭功臣。在民众的起初支持下,容易信心膨胀
,过份消耗实力。模范朝代:西楚(项羽),东吴,隋,明,红朝。
土德:厚德载物,容纳四方。皇族和功臣皆得封地,是唯一可能出现异姓王的时代。各
种人才各类种族都被宽容地接纳,和平共处,使帝国可以短期内达到难以想象的庞大和
繁荣。常出现于:蛮族完成汉化早期。缺点:疆土虽大,直接控制领域小,而土生金,
...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11
很抱歉,动笔之后才发现越写越多,所以第一集分作上下两步,先把上部发上来。
虽然说是从孝文帝迁都开始,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大致介绍一下鲜卑拓跋部落的历史。
一来是为了完整性,二来在这些大背景下,能够对后来北魏的汉化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鲜卑拓跋部落,原本栖息在大兴安岭东麓一代的大鲜卑山。东汉时期,随着北匈奴的败
走, 蒙古高原的出现的真空很快被鲜卑人占据。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于三
世中叶左右向南迁移到了盛乐(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接
触最早大概是,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司马炎篡魏前夕),拓跋沙漠汗作为质子来到
洛阳。所以大概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拓跋力微应该就接受了曹魏的某种封号。
拓跋部落继续和后来的西晋也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参与了中
原内战,首领拓跋猗迤名义上接受了西晋的大单于封号。这时候拓跋部的势力范围进一
步扩张到了山西北部地区,进入了长城以南, 形成了北边的盛乐, 南边的平城两个统
治中心的格局。到了拓跋什翼犍时期,正式建立代国,和当时的前燕有姻亲关系。
应该说拓跋什翼犍是一代英主,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前秦统一北方的势头已经是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魏忠贤的自我感觉
作者: 张鸣
魏忠贤是自打有宦官的历史上,堪称头号的权宦。在得势之时,说权倾朝野,都有点不
够用,当时如果他想篡权做皇帝,篡也就篡了,没有任何问题。别的权宦,是蒙蔽了皇
帝,而他当政,则是那个长不大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主动把权力让给他的,好自
己玩去。
正因为如此,别的权宦,把持朝政的时候,多少有点罪恶感,自己知道自己干的事儿不
够正当。但是,魏忠贤却觉得,自己干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好事。他自称厂臣,而厂臣忠
勇为国的事迹,那年月天天在讲,讲的人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魏忠贤未发迹的时候,人送外号傻子,为人还不错,不仅高大威猛,还善于射箭,在太
监堆里,挺随和,挺仗义的。就因为这个,明熹宗的奶妈客氏,才抛弃了原先的相好,
跟了他。就因为这个,有恋奶妈情结的明熹宗,才会重用魏忠贤。这点“知遇之恩”,
也的确让魏忠贤对这个二货皇帝,忠心耿耿。
做太监的,在明朝是京师一带的混混的一个出路,不管因为什么把自己割了进了宫,鉴
于阉人的社会地位,即使后来混好了,被人尊一声公公,也都有很强的自卑感,断然不
会自比古代的圣贤。可是,魏忠贤的自我感觉,却是诸葛亮。他一直觉得,他跟诸葛亮
一样的具有谋略,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206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
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曹丕代汉,指的是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
的事件。
汉朝末年,皇权衰落,群雄割据。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
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
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1]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 曹丕的亲信华歆
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
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1]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
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
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魏朝正式建立[2]。至此,历12帝,195年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
[3]
w******g
发帖数: 1001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五德终始
昨晚无事,在想这个五德终始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无稽,不过仔细论起来,却发现和朝代轮替颇有重合。今试论之。
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乃是基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但是论及朝代轮替,有时用相克,有时用相生,令人莫衷一是。如今我把一个朝代推翻一个朝代,或者有着明显的制度差别视为相克,一个朝代禅让给下一个朝代,或者朝代迁都视为相生,以此来推导。同一时代多个政权的依据中原者为正德。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如下图:
相克关系为: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相生关系为: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一、夏之前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所以黄帝是土德。按照三皇五帝年表,依照禅让制论下来:
炎帝(火)-》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帝挚(火)-》尧(土)-》舜(金)-》禹(水)
二、夏至秦
夏启开创第一个朝代,视为相克,故为土德。夏朝迁都次数据说有九次,但是缺乏具体史料,姑且只以太康失国视为一次主要事件。后羿夺夏,为木克土,随即少康中兴为金克木。
接下来,商夺夏为火克金,盘庚迁殷为火生土。
周夺夏为木克土,平王迁都为木生火。
最...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872
15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这种传统的文化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于正统的侠义精神,其根源是来自墨子;另
一个是民族历史的民间沉积。儒的精神价值不管被吹捧到多神圣,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人
格形象,则除了孔夫子之外,谁也无法活在人民的心里。叔孙通、董仲舒、颜回、孟子
、韩愈、二程,老百姓一个也不认识他们,他们的心灵纯洁也好,卑污也好,他们的形
象不能感动人,他们对民间精神的影响力就几乎等于零。相比之下,项羽、伍子胥、关
羽、秦琼等活生生的英雄形象对民间精神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儒教圣贤的影响力,这使
得中国民间始终保持着一股尚武的英雄气概。和平时期,狭义和尚武的民间精神被统治
阶层的犬儒精神压制着,一到政局变乱或是异族入侵的危亡时期,民间精神就被激发出
来并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紧要关头,都是这种民
间的狭义和尚武精神担当着民族的命运,儒教的弟子在这种时候躲了、藏了,他们要等
到刘邦、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7128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j********2
发帖数: 1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岳飞一定要死吗?(ZT)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459783.html
岳飞一定要死吗?
赵构一定要杀死岳飞,这是毫无疑问的。岳飞与赵构之间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
汉失天下,匡扶汉室的是曹操,结果是曹氏代汉兴魏。司马氏代魏兴晋,杨坚代周兴隋
,赵匡胤代周兴宋。在家天下的背景下,强臣和弱君不能共存。不是臣杀君。就是君杀
臣。周勃和霍光没有强大到可以杀君的地步,然而弱君一旦强大起来,过去的强臣就不
可避免地受到屠戮。
强臣不但为弱君所难容,就是强势的君主,也很少能够容忍强臣的存在。刘邦杀韩信,
李世民疑李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说明一个道理:过于强势
的文成武将是对家天下的最大威胁。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独独岳飞不明白。岳飞的聪明智慧,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武将当中
,可列第一。做为武将,岳飞的文化素养为大多数文臣所不及。岳飞的诗歌不算是十分
杰出,然而也是第一流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岳飞的诗歌中流露出一中十分纯洁的情感,
这足以表明岳飞有一种异常纯洁的天性,因为天性是装不出来的。诗如其人,字如其人
。岳飞的书法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足以与最杰出的书法家相...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8251
21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宋时的中国是南北分裂的,跟
东晋南北朝时的中国政治状况最为接近。南边是中原本土居民自己建立的朝廷,北边是
外来入侵者建立的殖民朝廷。政治对立的形势是:北强南弱。
两宋的君臣和人民始终感到来自北方的军事压迫。故有的国土被侵占了,而且被侵占得
越来越多;暂时的和平是用屈辱的纳贡甚至...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633
22
你没有看懂qed的意思。当然红尘也没有细看那篇文章。易中天的
发言没有问题。关键一点(不是魏武王)这句话是编者篡进去的。
网友认为谥号是武王,不能是魏武王(帝)是把这个魏字当成了魏朝的
魏,实际上这是魏国的魏。魏是曹的封国,武是曹的谥号。所以
封号+谥号就是魏武。这种用法很常见,用武王反倒不对,曹不过是诸侯,
不是天子。天下不是只有一个魏国,不能只有武。
f****r
发帖数: 511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汉以前很少篡的吧,秦灭周的时候,周就那么一点点地盘了,人心已失,而且从结果看
,反对力量最多就是张楚,没有说复兴大周的。
汉代秦的时候,也是人心所向。
所以魏可以说是第一个篡的,其实篡成功了以后,君主的神圣性大大下跌,最后让司马
代曹的成本大大下跌,篡位已经家常便饭了。
曹丕如果从长远计量,仿日本幕府做大将军最好,汉献帝毕竟是根正苗红,让刘备等都
汗颜,自己坐天下老二,腾挪空间也宽广很多,不至于族灭
c******n
发帖数: 49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田氏代齐算不算篡位
三家分晋算不算

汉以前很少篡的吧,秦灭周的时候,周就那么一点点地盘了,人心已失,而且从结果看
,反对力量最多就是张楚,没有说复兴大周的。
汉代秦的时候,也是人心所向。
所以魏可以说是第一个篡的,其实篡成功了以后,君主的神圣性大大下跌,最后让司马
代曹的成本大大下跌,篡位已经家常便饭了。
曹丕如果从长远计量,仿日本幕府做大将军最好,汉献帝毕竟是根正苗红,让刘备等都
汗颜,自己坐天下老二,腾挪空间也宽广很多,不至于族灭
S*****r
发帖数: 1272
2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曹操怎样祸延子孙( ZT)
所谓“祸延子孙”,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真正祸延自己的子孙;另一
层是指祸延天下后世。一般人造福或者为祸,其影响只在包括自家子孙的小范围之内,
影响不了他人。凡能“祸延天下后世”者,必是个能量很大的风云人物。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作恶多端,总还想把子女培养成人。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
很注意对太子和皇太孙的培养。曹操自己不讲道德,只要权术。有时候竟然直接拉子女
来作残酷斗争的工具,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他一共有多少女
儿,史无明文,难以详考。我们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个女儿--曹宪、
曹节、曹华--送给汉献帝做贵嫔(高级小老婆)。不久,他谋杀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
,就逼着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自己当上了皇帝的老丈人。他的一些阴谋,曹节是必然
参与了的。
《后汉书·孔融传》中说:“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侵犯),而操
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这个甄氏是袁绍的儿媳妇,是位出名的多才多艺的美人。曹氏
父子久闻其名,早就对她垂涎。《世说》:“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
官中郎将(指曹丕)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指甄氏)。’”原...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4163
26
wiki上抄来:
對趙雲的地位有一種肯定的看法是:趙雲曾經擔任過的一個職位是中護軍,依東漢軍制
,前、左、右、後將軍乃是負責統軍鎮守在外的戰略要地[16],而中領軍、中護軍則掌
管禁軍,負責鎮守京城[17]。
依三國魏制,中護軍掌禁兵、總統諸將、任主武官選舉[18],因此趙雲的職務乃是負責
統率蜀漢中央的武將與禁軍,並負責選拔武官,因此趙雲實際上的實權相當大。如同時
期於曹魏擔任中護軍之職位者,如韓浩、夏侯玄、司馬望、司馬炎、司馬師、賈充等,
皆為當朝之親信重臣,如根據魏史的記載,曹操寧可把韓浩留在自己身邊擔任中護軍,
而不放他去都督諸軍、鎮守漢中,可見其地位不亞於一方之都督也[19]。
在司馬氏篡魏之前,一直長期把持魏國中央軍權,即是透過掌握中護軍這個職務之便,
因此趙雲應是受到劉備皇室相當大的信賴,才能得到這個職位[20]。而依趙雲多次救主
的表現看來,劉備的這種信賴亦是相當合理的,這也能解釋趙雲為何能多次面對劉備提
出軍國方面的諫言。然而須注意的是目前大多證據都來自魏制,是否等同於蜀漢制度仍
需更多的考據。
r****p
发帖数: 1854
27
说起大礼议,熟悉历史的同学第一印象都是嘉靖把大臣摁在地上打屁股。所谓“大礼议
”其实是“议大礼”,而“大礼”指的当皇位传承不是正常的父死子继时,如何给新皇
帝的已经死去的生父确定名分。如果新皇帝是政变上台那倒也干脆利落,一般是全面推
翻前任皇帝统治的合法性,追尊自己的生父皇帝。例如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篡位后
,不仅追尊自己的父亲完颜宗干为德宗皇帝,还降熙宗为东昏王。熙宗死去的爹,金徽
宗完颜宗峻也躺枪降为丰王。或者比如一些平稳的传承宋高宗-孝宗,大概是因为孝宗
从小被收养而且血统已经十分疏远,没听说孝宗有过什么为自己生父争名分的事情。
北魏后期帝系传承十分混乱,于是也出现了一起这样的大礼议事件。一场看似局限于朝
堂之上皇帝与大臣的口舌之争,在我看来却对北魏后期动荡的朝局有着火上加油的效果
,对后来陈庆之的神话北伐客观上也起到了不少的帮助。
灵太后胡氏愚蠢的将自己的亲子孝明帝元诩毒死后,不但给了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的
借口进兵洛阳,还导致了北魏皇位继承出现真空(孝明帝无子,而且是其父宣武帝的独
子)。于是尔朱荣选择了孝文帝侄,彭城王元勰的第三子元子攸为傀儡 , 即北魏孝庄
帝。所以皇位...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511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其实天朝的皇帝里面就数周天子和大汉天子人气最旺,精神凝聚力最强,至今我们也自
称汉人汉族,李唐天子在胡人那里威望最大,但是在汉人眼里不过尔尔,武则天称帝的
时候,都是反对女人当权而已,并不是维护唐室,但是汉末的时候,维护汉室的声音很
强,但是这个都被曹丕颠覆了,其实汉献帝是个宝,如果曹家终不篡位的话,诸葛亮,
姜维,关羽这些人都是乱党,永远不被正统所接受,可惜曹丕走了一招臭棋,弄得以后
天子都不值钱了,李唐天子也就是轮流做的一个而已,尤其天下仍然三分的情况,曹丕
这么做,没有一分钱好处,司马代曹的时候,也等到三家归一以后,本身就是篡来的,
再篡走,大家都无所谓了,只有司马孚不知道为啥哭的死去活来,这人从汉到魏怎么不
哭?
Y******u
发帖数: 109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二代目没有第一代的威望和能力,不能服众,仅仅靠一帮老臣“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于陛下也”。这个时候如果不趁热打铁把自己家扶正,再过二十年,老臣们去了,你
曹家又有什么能耐让年轻人跟从你呢?
搞个幕府制度意义也不大。曹休,曹真这一辈凋零以后,曹家没有人才了。即使是幕府
制度,司马懿一样可以取而代之。假使没有司马懿,曹家家族内难道就没有觊觎权位的
人吗?高平陵事变之前,曹爽已经賜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谁说他不会成为
宇文护一样的人物呢?
曹魏代汉,跟后世的北周代北魏有不少相似之处。中国跟日本不同,历史上权臣要么篡
位,要么被杀,不篡位的从来就没有好下场。侥幸得享天年,后代也要被算账的。
t*******y
发帖数: 21396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建议大家看看两晋的历史
先富党现在最象西晋了,司马篡魏和邓矮篡国可以类比,党的贪腐和西晋的腐败奢靡可
以类比,九品中正和官二代富二代即为可以类比,连雄才大略的太祖和曹操也可以类比。
k**o
发帖数: 15334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日本为什么从来没有对天皇造反
其实就是个传统文化,日本天皇是个摆设,但是你要是去弄死他,反而会
惹得一身腥,也许会天下大乱,却又没有任何好处。脑子被驴踢了才会
去搞天皇。
其实当年汉献帝也差点成了这个角色,曹操的意思应该是按日本天皇
这种模式搞,把丞相弄成实权人物,君主虚化。结果曹丕没有领会,
别人一撺掇就急火火的自己称帝了。不过曹丕也没敢把献帝怎么样,
允许献帝平日生活一切按天子礼仪,入朝不拜。就算如此,曹氏篡汉
的下场也很不好,司马氏篡魏的时侯,天下人皆冷眼旁观,没有
人同情,可能还得骂一句“曹贼,你也有今天”。
f*n
发帖数: 4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世之华——魏周八柱国[转]
南北朝之末世,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高欢先盛于前,西魏宇文泰再兴于后
,十几年间双雄对峙,此消彼长,后来两人子孙各篡其主为北齐北周,最终却是
起自关中狭弱之地的北周战胜了控制河北中原富庶地区的北齐,统一了北方。这
种反常的最后结局不是偶然出现的:一方面北齐的昏君暴政大大削弱了自身实力
,另一方面宇文泰在关中的改革及从东魏到北周间的众多名将才是决定胜负的关
键。东魏末年,宇文泰对关中诸军进行了府兵制改革,设八柱国,其中六柱国每
人下辖两名大将军,每位大将军又统开府二人,每开府为一军,总共二十四军,
各军平时务农,农闲练兵,加上宇文泰的其它改革增强了国力,西魏到北周的军
事力量急速膨胀起来,不久就盖过了高氏的北齐。而这里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就是宇文泰麾下名将之所在。
柱国,原意是北魏的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始封于尔朱荣,尔朱荣败亡后被废置
,到宇文泰再兴东魏时又重新设立。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
共封给八个人,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
莫陈崇,当时号称“八柱国家”,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
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
l*****k
发帖数: 593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三国有感
没看新三国。不过看楼主的帖子突然感慨两句。
个人觉得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直到如今的中共都逃不过一种循环更替。
而这种循环更替的动因不外乎来自于以下三种矛盾。
其一是统治阶级与外族的矛盾
其二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其三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集团的矛盾
朝代的更替不外乎以上三种矛盾某一种的激化或者是两者乃至三者矛盾的互相激化。而
矛盾激化的最终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司马氏篡魏应该是曹魏的皇室亲族利益集团与当
朝的百官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而矛盾从产生到激化直到最终演变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
有几十年就足够了。只是这中间不断的有人出来调解矛盾。有唐一代,自安史之乱起中
央政权就名存实亡了,之所以亡地慢,就是不断有所谓中兴之臣出来调解矛盾。但最终
无法改变朝代更替的命运。宋就更不必提了。
感觉中国的历史更像打麻将。统治阶级里的直接统治集团是庄家,外族是上家,统治阶
级里的其他利益集团是下家,被统治集团就是对家。但是这牌就是庄家,上家,和下家
联合起来一起诈对家。直到把对家诈地毛了,一口气掀翻了牌桌。于是重新排座,再重
新洗牌。
R****i
发帖数: 2387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三国有感
汉文化没有解决土地兼并,换句话说就是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的问题。

没看新三国。不过看楼主的帖子突然感慨两句。
个人觉得中国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替直到如今的中共都逃不过一种循环更替。
而这种循环更替的动因不外乎来自于以下三种矛盾。
其一是统治阶级与外族的矛盾
其二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其三是统治阶级内部利益集团的矛盾
朝代的更替不外乎以上三种矛盾某一种的激化或者是两者乃至三者矛盾的互相激化。而
矛盾激化的最终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司马氏篡魏应该是曹魏的皇室亲族利益集团与当
朝的百官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而矛盾从产生到激化直到最终演变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
有几十年就足够了。只是这中间不断的有人出来调解矛盾。有唐一代,自安史之乱起中
央政权就名存实亡了,之所以亡地慢,就是不断有所谓中兴之臣出来调解矛盾。但最终
无法改变朝代更替的命运。宋就更不必提了。
感觉中国的历史更像打麻将。统治阶级里的直接统治集团是庄家,外族是上家,统治阶
级里的其他利益集团是下家,被统治集团就是对家。但是这牌就是庄家,上家,和下家
联合起来一起诈对家。直到把对家诈地毛了,一口气掀翻了牌桌。于是重新排座,再重
新洗牌。
w**********o
发帖数: 2099
35
实权应该还是有的,而且不小
可能还是魏公公太厚道了
觉得篡位对不起天启皇帝
很多事情很难讲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历史的转折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如果载沣刚上台的时候当机立断杀掉袁世凯(当时他是绝对有机会的)
后来人是不是也会说袁大头没有实权呢?
x********n
发帖数: 398
36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
,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基本
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37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
始,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
个村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
是真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
诸葛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
煞一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
隆中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
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
之”?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如何成功脱身的?脱身之后的他为什么不即刻起兵讨曹?
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
划师,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这是他做人的最
基本的原则。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拿到真的汉献帝了。曹...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38
所以就吹捧陈寿这个捧蜀汉的傻逼
h***i
发帖数: 89031
39
陈寿虽然捧蜀汉,但是他是荆州帮
刘禅和诸葛亮斗争,依靠益州帮,跟荆州帮不对
陈寿就美化诸葛亮,吧刘禅说成傻逼
c*********l
发帖数: 3438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sansan (三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诸葛亮的真实身份竟是汉献帝!(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6 21:11:37 2015, 美东)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9616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sansan (三儿),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诸葛亮的真实身份竟是汉献帝!(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6 21:11:37 2015, 美东)
简单说,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其实就是逃出许昌的汉献帝——换而言之,有一刻开始,
曹操手里的献帝是假的。
试想:刘备是皇叔,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为什么要沐浴更衣去草庐拜访一个村
夫?为什么刘备绝不能让张飞动粗,要毕恭毕敬地等着?真相只有一个:因为那里是真
的大汉天子啊!虽然只是草堂,但是他们行的是朝拜天子的礼仪。再试想:为什么诸葛
亮的门童敢对刘备说,自己记不得这么多头衔?因为这位是天子近臣,必须要先折煞一
下外臣、军将的气焰啊!
于是很多事情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了:为什么在草庐时,诸葛亮足不出户就可以有隆中
对的视野呢?因为这许多年来,他坐天下之中,观英雄成败,他看得太清楚了。为什么
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而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对诸葛亮说,“汝可取而代之”
?因为这位就是大汉天子,那样的话,终究还是汉室天下……
关键在于献帝是...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484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允炆真的是出逃了吗?
这个么
番王大了就会8王之乱,藩王小了就会司马篡魏。
你以为那么容易平衡
还是要靠皇帝有本事
b********0
发帖数: 853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允炆真的是出逃了吗?
8王之乱成了,天下还姓刘。
司马篡魏,就不姓曹了。
d*****0
发帖数: 6802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蜀国要是内乱,很容易被曹魏吃掉。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各方势力都以大局为重。
c***c
发帖数: 21374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曹丕不篡汉更好
的确.
有些类似明朝的大太监,比如刘瑾或者魏忠贤.
共同点就是看着都是地位显赫,但都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毛.
这个皮就是朝廷的正统.
d******0
发帖数: 3640
46
这个还真是一个大机会,只可惜到了司马氏篡魏时,三国总体上都已经进入
比烂的时代了,早期的英雄们都归位了,剩下的阿猫阿狗们能力不足,没啥主
观能动性可发挥了,变成了拼经济,数人头的时代了。
d******0
发帖数: 3640
47
这个还真是一个大机会,只可惜到了司马氏篡魏时,三国总体上都已经进入
比烂的时代了,早期的英雄们都归位了,剩下的阿猫阿狗们能力不足,没啥主
观能动性可发挥了,变成了拼经济,数人头的时代了。
b********b
发帖数: 65
48
日本贵族原田氏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是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
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徐福东渡扶桑(今日本)的故事在中日两国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然而毕竟云山雾罩,
扑朔迷离,缺乏充分的史料证明。但是,四百多年后的徐福第二——刘阿知东渡日本躲
避战乱的故事却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事情还得从大家熟悉的三国时代谈起。话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自立,三国
之魏国诞生,而原先的名义皇帝汉献帝刘协则被封为山阳公,全家从许昌迁到封地山阳
(今河南焦作一带)居住。汉献帝刘协的后裔主要分为两支,一支留守山阳延续至今,
现在位于山阳故城内的墙南村还有一条当地人称为刘巷的街道;另一支则选择了万里迢
迢、乘风破浪的迁徙之路。
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在第四任山阳公刘秋及
其同辈刘阿知(他们均是汉献帝的玄孙)时期,执掌政权的己是篡魏自立的西晋王朝了
。一日,颇有远见的刘阿知对其旧臣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听说倭国(即
日本)境内较为安定,我决定率家族东渡。”
公元289年五月初一,刘阿知率其子刘都贺、舅赵兴德及族人刘国鼎、刘涛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日本贵族原田氏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是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
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汉献帝后人在日本的传奇
徐福东渡扶桑(今日本)的故事在中日两国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然而毕竟云山雾
罩,扑朔迷离,缺乏充分的史料证明。但是,四百多年后的徐福第二——刘阿知东渡日
本躲避战乱的故事却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事情还得从大家熟悉的三国时代谈起。话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自立,
三国之魏国诞生,而原先的名义皇帝汉献帝刘协则被封为山阳公,全家从许昌迁到封地
山阳(今河南焦作一带)居住。汉献帝刘协的后裔主要分为两支,一支留守山阳延续至
今,现在位于山阳故城内的墙南村还有一条当地人称为刘巷的街道;另一支则选择了万
里迢迢、乘风破浪的迁徙之路。
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在第四任山阳公刘
秋及其同辈刘阿知(他们均是汉献帝的玄孙)时期,执掌政权的己是篡魏自立的西晋王
朝了。一日,颇有远见的刘阿知对其旧臣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听说倭国
(即日本)境内较为安定,我决定率家族东渡。”
公元289年五月初一,刘阿知率...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毛就是曹魏,老邓就是司马
不错司马原来是给老曹打工的
但是现在已经篡了
傻逼们还说毛邓一家亲
司马和曹氏是一家亲么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