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维新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j**********g
发帖数: 793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前清和后清有什么区别?
康梁可不算小将,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可是货真价实的革命
改良派这个词用在维新派身上很不恰当
c*c
发帖数: 2397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3833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转载)毛泽东主席论妇女
【英文标题】The Destiny of the Women in the Bottom of Society: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Its Limits
【作者简介】郭圣莉,杨黎婧,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特征在于它与阶级解放紧密相连。这
使得劳动妇女的平等与解放成为整个运动的目标,使她们成为这一解放运动的主体和最
大受益群体。但随着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这一妇女解放的模
式被淹没于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前期妇女解放的成果受到多重挑战。其中,劳动妇女成
为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群体,并被男性精英和女权主义的主流话语体系忽略。这种演变
过程既反映了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就与局限,也向当前女权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挑
战。
【关 键 词】妇女解放/劳动妇女/女权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国家政权的直接推动下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女权主义却作为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受到批...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831
4
李闯王是什么? 是小将。
东林党是什么? 是老将。
义和团是什么?是小将。
维新派是什么?是老将。
红卫兵是什么?是小将。
右派是什么? 是老将。
h***i
发帖数: 89031
5
东林党如果有魏阉的一半水平,大明也不会亡的那么快
维新派要是知道走后党路线,也不至于一事无成
右派们觉得自己可以更快的建设中国的工业化,有本事向日本一样搞个马关条约掠夺别
人阿
有本事把自家姐妹向日本人一样送到海外卖淫阿。
老将就是下悲愤
s********n
发帖数: 26222
6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这是中国第二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1898年到1911年,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以
及后来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十次的起义,其目的...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满独运动大事记(2012年2月版)
一)【灰飞烟灭】
1908年11月,毒杀光绪帝之后,慈禧太后病逝,立光绪帝的五弟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其子溥仪为帝。慈禧是叶赫部,曾经杀害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铁帽子王郑亲王瑞华、
怡亲王载垣、首席大学士肃顺(瑞华之弟),成功夺权,垂帘听政,引起清朝皇族的不
满。
1908年11月,《大公报》登出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的新闻,让载沣
等恼怒不已。
1908年12月,大清皇帝登基典礼,3岁的溥仪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
,哭闹不止,父亲摄政王载沣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结束
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摄政王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好象预示一种不祥之兆。
1909年1月,清王朝的开明派要求朝廷平反戊戌变法与维新派,载沣的岳父瓜尔佳·荣
禄正是囚禁、迫害光绪帝的元凶,为寻找替罪羊,载沣解除了军机大臣袁世凯的官职,
引发在朝廷与军队中的汉族官员的不满,“北洋陆军皆袁旧部,闻之大哗,个个摩拳擦
掌”,而载沣自己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
1909年2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清统治集团内部立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清...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8
历史研究学者丁凯文在大纽约地区文革五十周年演讨会上进行演讲。(骆亚/大纪元)
5月17日,大纽约地区文革五十周年研讨会,不少海外华人聚集在纽约法拉盛喜来登酒
店,就文革十年进行反思与探讨。历史研究学者丁凯文应邀在演讨会上进行演讲。以下
为演讲全文,略有删减。
文革过去了50年,用一句话来说,共产主义死了,但尸体还活着,文革虽然过去了,但
文革的土壤依然存在。所以如果我们不彻底清算文革的话,那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
们已经看到,中国现在比如像薄熙来在重庆搞的这个唱红打黑,批判任志强的那个十日
文革,我们都会看到这种情况不断在现实的生活当中的重演。所以我们探讨文革,研究
文革乃至于彻底清算文革,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当今责无旁贷的一
个工作。
我们知道文革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难,文革结束以后,据有关方面资料披露,
在文革当中,武斗死亡的人数12万3700人,被批斗的干部多达250万人,被关押审查的
干部30万人,其中死亡的干部11万5500人,全国各类的反革命分子481万,城市死于文
革的人数是68万3000人,农村死于文革的人数达到250万,其中地主富农是120万,文...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悲叹文化灭亡 绝食而死的国学大师熊十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06:31:22 2017, 美东)
著名国学大师熊十力(公共领域)
与中共统治下鲜有大师不同,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按照一些描述民国
时期的书籍所言,他们是一批有“骨气”而又“好玩”、“有趣”且学问深厚之人。他
们有时如孩童般天真,而且对于世事,亦常有惊世骇俗的作为。而他们可以如此随性而
行正是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宽容。
彼时,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蒋介石治下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对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的人格、知识和信仰都保持了一定的尊敬。而知识分子对待政府则是:你不对的时
候我批评你,你对的时候,我就支持你。毫无疑问,能够形成这种相互信任关系的根本
原因还是在于民国政府的诚意。
然而,中共建政后采取的杀伐政策,不仅使留在大陆的民国大师们一个个惨遭迫害,甚
至惨死,而且也彻底使知识分子的脊梁弯曲。1949年后中国大陆再无大师出现也是必然
,因为出现大师的土壤已被完完全全地破... 阅读全帖
E*V
发帖数: 17544
10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716559.html
突如其来的宪政之争,既不是新一届中央全面左转的信号,也不是左派在毛泽东冥诞
120周年之际重夺话语权的标志,而是高层继“南周-炎黄春秋事件”之后对自由派妄解
中国梦的继续阻击,以便在秋季开会之前进一步统一思想:中国梦,只能我解读,你不
能解读,只能我替你做梦,你不能自己做梦。拥宪派期待三中全会会深度涉及政治改革
,是不现实的。
宪政之争的实质
之所以下中央不会全面左转的结论,是因为其身份并未改变,仍然是党和政府仍然
是贪官和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不管左右两派怎样解读圣意,怎样卖力地把总书记或总
书记的父亲往自己这边拉,都是一厢情愿。既得利益集团就是利益集团,它的最高准则
是利益、是赚钱,哪怕坑害百姓、坑害子孙后代都在所不惜。既不是党章上所宣扬的左
派赖以为命的毛泽东思想,也不是宪法上所载明的右派勉强可作依靠的民主自由法条。
经济上开放,政治上封闭,只能专政不能宪政,这就是正路,其它都是邪路或老路。利
益集团明白:左转,庞大的家族利益可能被清算;到手的几十套房产会丢掉;右转,不
受限制的权力则可能会... 阅读全帖
y*****6
发帖数: 954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TTXG]缺乏民族化的中国青年就是新洋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3 20:05:09 2007), 转信
大约一百年前,“维新派”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因忧患中国贫弱而写下著名的《少年中国说》,其中有一段话流传后世:“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与世界融合,国力渐强。然而,面对全球化进程,中国人的民族化问题却又成为新课题。对于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洋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文化学者们再次将眼光锁定了年轻一代的思维动向。
这种忧患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各界争论。在文化界,“大师”们更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试图用文化的软棒“引导”中国青年。远的不说,单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就有两位文化名人的“思考”被媒体热炒。一是余秋雨先生探求“下一代人的文化人格”——此君惯于作秀,不必细说;
c*******g
发帖数: 475
12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柴玲是个大英雄
是非功过, 历史评说吧.
版上是不是五毛太多了? 前面看到骂声一片.
客观上,我觉得肯定不至于用骂来评价她
我觉得换了我, 也可能冲动到不顾一切, 只要初衷是好的;
年轻的时候, 即使犯了策略性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
死亡... 我知道
我们那里有在北京读书的孩子,经历那次事件之后彻底失踪了
我们怀念这些孩子, 人民的儿子
就像维新派一样, 牺牲了的, 谭嗣同等, 是英雄;
离开了的,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在这个事情上面, 都是值得肯定的.
c***s
发帖数: 70028
13
辛亥百年,人们已经写了浩如烟海的文字;百年辛亥,人们依然还有太多的话要说。一百年来,在国难当头,强敌入侵时,人们为“民族”而战斗;因积贫积弱、温饱难求故,人们为“民生”而拼搏;当国家自立、国民脱贫后,对“民权”的追求又强烈起来。只要民主前贤、共和先烈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辛亥情结”就会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看历史无他巧,用过去曾流行的说法,不过是“摆事实,讲道理”而已。近代史上辛亥在两岸三地都是热门的研究领域,专门吃辛亥这碗饭的学者很多。近年来研究深化细化,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故事”(故往之事,不是“编故事”)都被发掘出来,其意义是很大的。笔者并非专业的辛亥研究者,只是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谈点感想。
摆事实:小事大事都要摆
“摆事实”当然是考察历史的第一步。但是事实包括大事与小事。过去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许多细节不甚了解,予以辨析绝对是必要的。但是过去对这段历史的大背景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描述,这恐怕更应该反思。
例如,过去人们常从“中西文化碰撞”的角度看近代史,于是流行一种“三阶段”的叙事:洋务运动时国人热衷于船坚炮利,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辛亥国人由改良而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三少爷
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绍兴,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胜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建都绍兴,卧薪尝胆时,“越池”一度成为我国东部政治文化中心。汉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称吴州,唐朝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沿袭至今。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如秋瑾、鲁迅、蔡元培等等。毛泽东曾有感地赞叹: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哪一家?蒋家?宋家?毛家?邓家?江家?都不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显赫的家族是绍兴俞家。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出不穷,政界、军界、学界、商界全盘打通,家族成员横跨国民党、共产党、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这样的家族惟有绍兴俞家。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说起来还和曾国藩有关,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浙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5
林徽因:才女也难过婆媳关当满屏的电视剧、一大半的婚姻论坛里都在吐槽关于婆媳那点事时,被誉为“人生赢家”的民国女神林徽因,也被翻出被婆婆和大小姑子虐得身心俱疲的过往——原来女神也有这样难言的苦痛啊!
1928年,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两人的婚姻从此成为人们眼里的门当户对,叫人艳羡的典范。可正如那个笑话所言——当下有两大矛盾刻不容缓,一是日益增长的物价与停滞不动的工资,二是婆媳关系——留过洋、写新诗、搞建筑的林徽因,幸福婚姻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难。
婚前不受婆婆待见,直到对方去世才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婆婆的阴影,一直伴随她的余生。
完美婆婆想要的儿媳
林徽因的婆婆李蕙仙,是清末了不起的白富美兼高知女性。父亲是顺天府尹李朝仪,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礼部尚书李端棻是其堂哥,也是她与梁启超的媒人——即便丈夫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梁启超,可对李家来说,女儿嫁入梁家,梁启超是高攀了。
李蕙仙在梁家的地位,从嫁入那天就定下了基调。而官家大小姐来到清贫的诗书之家,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反而努力适应新生活环境,努力操持家务,也博得了梁氏宗族的一片赞誉。
何况这个女子还有不一样的见识和担当。1896年李蕙仙随梁启超来到上海...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被误读的珍妃,不仅仅是惹了慈禧太后,而是因为犯了大忌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3 09:45:12 2017,GMT)
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可惜到了光绪二十六年被强行处死,令人唏嘘。对于珍妃之死,历来备受人们同情。对于慈禧太后处死珍妃普遍都认为,是珍妃触怒了慈禧,其实不然,慈禧处死珍妃的主要原因是珍妃对于政事的干预。
光绪帝一生忍辱负重,只有在珍妃面前,才感受到当皇帝及作为男人的尊严和情感,再加上光绪帝就两个嫔妃,所以光绪帝十分的宠爱珍妃。珍妃活泼、聪敏、机智,又温柔体贴,光绪帝对她可谓是一见钟情,这对于有先天性性缺陷的光绪帝是极为难得的。
珍妃并不像其他女性,只是关心胭脂水粉、锦衣玉食,对于军国大事也是十分的关心,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加上光绪帝专宠于她,所以她频繁的插手朝廷政事。珍妃后来遭到非人的待遇,死于非命,和她“干政”是分不开...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5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戊戌变法的教训。
为什么维新搞不下去?原因就在于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
慈禧不肯放权这才是主要的。当时已经是“还政”时期,慈禧仍然不肯放权,而且在维
新伊始就把翁赶回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任命必须进颐和园拜谒慈禧(所以军机四章京
都是正四品),通过荣禄调派兵力控制京畿等等。此时废除科举是太急,那1905年废除
科举怎么就成了大善政了?中间有什么质的变化吗?
之所以维新派有政变的想法,完全是帝后两党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而慈禧俨然作为保守
势力的代表人物。(当时反对新法最积极的杨崇伊,满洲王公等人整日在慈禧周围哭
紧密团结在老佛爷的周围。)
要说激进,明治维新厉害的多,长州夺权,倒幕战争,药杀孝明天皇等等,一句话,革
命不是请客吃饭。腐朽的东西你是没法请他退出历史舞台的,只能把他扫出去。
n****i
发帖数: 547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务派,李鸿章与变法
1895年后的维新运动时期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打出变法维新的旗帜,尽管他们的变法观点
及主张各异,但在当时曾经携手合作,最终分道扬镳。本节拟从以下四部分论述洋务派
人物的变法思想。
一、洋务派中李鸿章最早提出变法主张:洋务派官僚中最早提出变法要求的是李鸿
章,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发生震惊中外的教案,李氏在办理该案时深受触动。经过
与强敌实力的对比,审时度势,认识到“当今及早变法”之必要,但是他又深知“第此
等大计,世无知而信之者”,朝臣因循守旧已成风气,而且“朝廷无人,谁作主张”?于
是他也只能是“不能为不敢为”而已。⑺1874年,上《筹议海防折》,提出建立近代海
军的构想,并且指出日本自维新以来自恃强大,对中国造成巨大威胁,面对“数千年来
未有之变局”,“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⑻尽管当时所提变法方案仅限于改革
科举,设立洋学局,以此为国家育才及储才,但廷议时仍然招来守旧官僚们的一片怒斥
与批驳,这个变法建议也就化为泡影。他多年来一直把日本视为肘腋之患,而对日本经
过明治维新而骤然跻身强国之林感触极深,在给驻日大使黎庶昌的信中即写到“变法度
必先易官制”,但他也颇为
f*n
发帖数: 48
19
悲哉戊戌1——没有保守派的改革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一八九八年,却知道它的干支——戊戌。这是一段几乎每个
中国人都“了解”的历史:光绪帝立志于富强,起用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
一百零三天后,因为保守派慈禧太后、荣禄和投机政客袁世凯的疯狂反扑,发动
政变。囚禁光绪,杀害六君子捕掌康梁党人。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上,那是漫漫黑暗里的一道闪电,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
次最佳机遇。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君主立宪——这可能是中国的最佳
选择——的可能性。清王朝无可避免的走向没落,中国也在黑暗中再苦苦挣扎了
十三年。许多人都在痛恨慈禧的目光短渐,官僚的反动和士大夫的无知愚昧,而
把各种光环加之于维新派头上。
那似乎已经是铁案。是不可更改的历史。
然而,真是这样吗?
谁也没有想到,历史会在一百年后反而更加清晰。谁也没有想到,那样一段被
无数人重复了一百年的历史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疑点。会有这么多的证据,在拒绝
已经写就的历史。在告诉人们,还有一个真实的戊戌,还有一个真实的中国。那
才是中国的本质。
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人们通过了解历史,避免再
D******n
发帖数: 296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果袁世凯站在光绪一边儿
是大头精明,看到维新派成不了气候。大头其实开始还比较倾向改革的,只要新党有谱
,大头才不会告密。
说到底,大头是很精明的实力派,不会被人忽悠而已。
D******n
发帖数: 2965
21
不过要是看康圣人在整个变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呢?
我感觉当时变法是大势所趋,其实保守派本来是挡不住的。为什么矛盾后来会激化成那
样,到底是保守派顽固,还是维新派为人处事出了问题?
譬如当年要民主的那件事,现在看来,当时学生领袖的政治主张,已经脱离坐下来谈判
的可能了,成了谁向谁妥协的问题。
m********a
发帖数: 1601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日本的天皇
看tom cruise电影《最后的武士》里面那个明治天皇,真是烂泥扶不上强,连自己最敬
爱的启蒙老师兼国师都放纵维新派去杀死、灭门、灭族。
所谓明治维新,并不是明治“天皇”所为,而是他那些“洋务派”大臣搞出来的,洋务
派为的不过是为自己全面掌权,整个事儿跟明治那个天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而日本人就是enjoy有个能动的活偶像家庭来进行精神崇拜。每天去两个酒馆喝完酒以
后,还是需要有个偶像来让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反省 ---- 和天主教一样,口头反省
完后自己就无罪了.....多么好的system啊:明天可以继续堕落。
f****r
发帖数: 511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洋残威,神勇无比
早在几年前,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就曾上书总理衙门,称意大利是
一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处于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因此无力武装侵略中国。戊戌变法失
败后流亡日本的维新派领袖,也认为意大利自不量力。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开办的《清议
报》,引"某外交家"的话,勾勒了意大利政府财政困难,而且面临法国和奥匈帝国秘密
支持的教皇复辟阴谋的情况。梁启超写道:"意之国情已若此,岂能与列强逐鹿于清之
中原哉……"
在当时,能称为强国的是英国、德国、沙俄、法国、美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日本八
国。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机遇才在1870年最终完成统一的意大利,被列宁称为"
贫穷的帝国主义"。189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被击败,被迫向埃塞俄比亚赔款,
更暴露出其国力之弱。
当时,意大利表面上与德奥结盟,但其与奥匈帝国在阿尔卑斯山区和巴尔干地区矛盾重
重,因此在远东不可能得到德奥的真正支持;同时,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的野心发生冲
突,因此其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遭到法国的暗中反对,法国甚至把意大利打算占领中国港
口的情报送给中国。沙俄在远东的立场和盟友法国保持协调。英国已经把整个长江流域
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c*c
发帖数: 2397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8:1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3742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四千老干部齐反毛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4期,作者:郭道晖,原题:《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80年3月开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同志主持,有以胡乔木为首的20多位同志参与起草,写出“草案”后,于1980年10月先在党内四千高级干部中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讨论,又经40多位同志再审议,反复修改后,才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在四千人讨论时,我作为全国人大小组的秘书,负责整理本组讨论简报和其他有关工作,有机会旁听本组的讨论和阅读外组的简报,得悉讨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党内高层老干部敞开思想、自由发言,对党史和毛泽东的功过的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四千人大讨论,据我纪录的1980年10月13日中央秘书局在怀仁堂召开的干部会(担任这次讨论会的各组秘书参加)报告,中央机关约1000人,地方、省军级干部3000人。中央机关又分成三大块: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高检、高法和国务院);军队(总政)。其中中直机关有256...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824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版太hype大头了
虽然大炮这人做事不怎么靠谱,也不等于大头就英明神武了。大头这一路上来也多少政
绩好提出来说的,基本都是裙带,小聪明,加运气,在大政治方面实在没啥可说的。就
是在朝鲜算是出彩了,但是当时的李氏朝鲜太弱,也难以说明问题。后面连摘了几个桃
子,先卖了维新派,后面搞自保,八国联军帮他消灭了其他新军,让他一家独大,再后
面同盟会帮他搞倒了清朝,他顺手拿了总统。一路以来,运气成分太多,这可能也是他
后来非要去搞那个没用的皇帝称号的一个原因,一切来的太容易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中国近代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及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帖子合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30 14:27:40 2011, 美东)
SandStone和Docker老大最早提起位于康州Hartford南区雪松岭墓地(Cedar Hill Cemetery)
12号区的容闳(Yung Wing)墓,帖子比较分散,版上又时不时有人询问,我就都统一整
理在这个帖子里,并加一点关于容闳及其发起的中国幼童留美运动的介绍。麻烦哪位版
副mark一下,收在精华区明显易找的地方,以后查询方便。也欢迎大家多贴一些和中国
相关的康州人物或历史文化,增加对地方风土的了解和与家乡的联系。
【容闳小传】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东香山县南屏村
(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老也参合一下满清这个话题

支持个毛阿,就袁世凯刚开始编练部队,能有多少人,满朝大臣位高权重的都站在慈禧
那边,维新派就是一艘要沉的船,谁上谁倒霉
q*d
发帖数: 22178
30
说实话,我觉得维新派乱搞才是原因.
慈禧那是谁说的,有政权无政见的
q*d
发帖数: 22178
31
1911以前他们不也立宪了吗?
还不是假模三刀的,跟我们的人大选举差不多..
可惜他们又是个满族政权,若换成汉族,那或有可能.
维新派一派乱搞之后,基本没戏了.
j****c
发帖数: 1990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瞿鸿机这人
在百度百科里读到这两件轶事,跟他固有形象相去甚远阿
杨度曾应光绪廿七年(1901年)闰五月的经济特科初试。这次是光绪在保和殿御试,梁
士诒(广东三水人)考中一等第一名 ,杨度考中一等第二名,这两人后来都是北洋时
代兴风作浪的人物。这次发榜后,慈禧照例要打听一下状元的来历,当时的军机大臣瞿
鸿机(湖南善化人)是个糊涂蛋,他顺口奏称:“梁士诒是梁启超的兄弟,孙文的同县
人,又和康祖诒(康有为的原名)名字末一字相同,梁头而康尾,定非善良之辈。”慈
禧最忌的是维新派,一听之下,不分清红皂白,就取消了这次考试结果,还撤换了阅卷
大臣。
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后根据新约法,立法机构采取一院制,定名为立法院,在
该院未成立前,于 6月20日设立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特任黎元洪为院长,汪大燮
为副院长,参政员73人均由总统直接任命。袁所发表的参政员,多数是清朝的达官贵人
,年纪均在60岁以上。比较新的人物是梁士诒、梁启超、孙毓筠、严复、杨度、刘师培
等。参政院成立的这一天,政治会议即宣告取消。参政院本身仍是一个咨询机关,和政
治会议一样。
袁在参政院成立以前,曾派出劝驾员多位持他的亲笔函分别到大连、...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44466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洋人开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维新党所在的诸侯国也和洋人打了
仗。。。
光绪这种废物,还不如朝鲜的末代皇帝,真要上位了,有生之年肯定成为俄国英国或者
日本宫廷册封的贵族。
k*****r
发帖数: 21039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朝鲜高宗称帝,到日韩合并之间那几年,民意是支持合并,还是反对为主?
r**o
发帖数: 461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在理
不过也表小看洋人的野望, 当时满清还是个统一的国家, 洋人巴不得你内乱分而治之。
b*******8
发帖数: 3736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所以说这一次轮回中的洋人跟以前骚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想从天
朝捞些油水,其下场也必然相同:有一群天朝漫长历史上的过客而已,终将淹没在历史
长河中。黑暗森林法则,让对方文明彻底消亡,才是对自己生存的最大保障。
y*d
发帖数: 2226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你都被倭人教成什么样子了
西工大怎么就出了你这样的……
1894年,甲午。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高宗请清廷进剿。
东学党起义的口号是”斥倭斥洋“,可知朝鲜百姓恨倭犹甚于恨洋
这个和义和拳的”扶清灭洋“主要针对西洋人是不一样的
倭人借机入侵。强迫高宗归政于亲倭仇清的大院君(高宗生父,
因与闵妃争斗,曾被清朝羁押在保定)
但大院君坚持事大,暗中与清朝、东学党联络,意图驱逐倭兵
清倭开战。
1895年,乙未。清朝惨败,签订马关条约,放弃对朝宗主权。
在清朝已无力抗倭的情况下,闵妃一派想拉俄国介入,制衡倭国。
倭人杀入朝鲜皇宫,奸杀闵妃,并焚尸。
史称乙未事变。
1896年。倭人扶植的傀儡内阁下令剃发易服,效仿倭国改着西式服色。(终清一代,
朝鲜始终坚持大明服色。在法国占据越南以后,朝鲜是最后一个保留华夏
服色的地区。)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此政
招来朝鲜人民普遍反对。俄国借机干涉。高宗逃至俄国使馆避...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洋人为什么支持维新派?

高宗自己没什么注意,主要是生父大院君和闵妃在掌握朝政
大院君在政治上比奕譞有手腕,但不见得比慈禧高明。战略上比慈禧、李鸿章更糊涂。
闵妃毕竟比珍妃大得多,政治上老辣不是一点半点。
t****a
发帖数: 3544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ayama (电饭煲上校挖坑专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出身看,俞正声比瓜爹更有贵族血统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3 11:03:43 2012, 美东)
沾亲带故的名人不少, 其中还不少文化人。

--------------------------------------------------
话得从头说起。
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
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
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
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俞明震曾担任过南京江
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十八岁的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
"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
国留学的"恩师":
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6354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光绪不是被慈禧毒死的
光绪做事又急又蠢,王莽谦恭下士时,他若真上了台,对维新派如何其实很难说。所信
非人,所托非人,所爱非人,慈禧不管出于什么考虑,只怕都不能将天下托给他。只要
看他想依靠戊戌变法上台,这真是病急乱投医。
题外话,武后最后有失控么?我真是喜欢她立无字碑的。
c*c
发帖数: 2397
41
陈寅恪,江西修水人。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世家子弟。
祖父陈宝箴,号右铭,咸丰举人,曾湘乡门生故吏。思想开明,精明强干,累官至
湖南巡抚。戊戌变法时,他是封疆大吏中惟一公开表态支持维新者。戊戌6君子中的杨
锐、刘光第,即是由陈荐用。湖南当时革新风气特别浓厚,百业兴
旺,人才济济。名震一时的时务学堂,即由其子陈三立协同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
熊希龄、唐才常、皮锡瑞等精英
合力开办,旨在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材。学生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白帽轻衫最少年”
的邵阳蔡松坡。
父亲陈三立,号散原,光绪进士。曾任吏部主事等职。是坚定的维新派。但陈氏
父子受曾国藩、张之洞影响很大,关系极深,他们的变法主张比较持重稳健,与激进的
康有为、梁启超一派有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陈寅恪后
来的思想和立场,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戊戌变法失败后,陈氏父子被清廷同以“招引奸邪”的罪名革职,永不叙用。不
久,右铭郁郁而终。散原从此绝口不
谈世事,自号“神州袖手人”。转而致力于古诗创作,风格清奇拗涩,避俗避熟,成就
斐然,成为同光体的首领,被近代
宋诗派奉为宗祖,地位近乎北宋黄庭坚。其实他...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7 12:38:20 2012, 美东)
延续之洞载湉中山介石泽东小平经国一百五十年之事业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史
清末1860年,清朝积贫积弱,面对内忧外患,清朝政府内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推动
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
方式发展新型工业企业,增强国家国力, 是中国第一次迈入现代化的大规模尝试。
洋务运动应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而戛然而止, 中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
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太后的“四个不能变”
慈禧太后的“四个不能变”
前不久吴国光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慈禧太后的“四个不能变”,读来感触颇深。 满
清末年,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岌岌可危。为保住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不丢,慈禧太后在
改革派大臣李鸿章、张之洞的推动下实行改革。改革之初,慈禧太后首先定 下了“四
个不能变”:即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
皇权不能变。
这“四个不能变”把改革牢牢限定在经济领域,不能在政治领域越雷池一步,损害
当权者任何既得利益。于是中国只能搞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也就有 了
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当 时有话语权的人们认为,中
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西方社会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只能用他们的器物,不能借鉴他
们的思想文化。也就是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可 以利用外国的硬件,但必须使用中
国的软件。只能让外国的硬件适应中国的软件,绝不允许改变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洋务
运动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成长,也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的中国社会的进步。然而,由
于没有与之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腐朽的专制体制成了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与其它
国家的竞争中每况愈下...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4
清宫主位,包括皇帝及其后妃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身边
要有许多奴才侍候。尤其是一些体力活、笨活,更需要奴婢们来做,因此,就招进了许
多太监和宫女,供役后宫。
1、太监。
太监自战国时,就已存在了,以后历朝历代,相沿不替,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
也就是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要给宫廷太监留上一笔。
①太监的来历。
清宫的太监约有3000名左右,比之明朝,不及其三分之一。其来源多为民间招募。当然
也有极少数为战争俘获或年幼犯罪而施以宫刑。
直隶(今河北省)是产太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近水楼台吧。如,河间、大成、南皮、
任丘、青县、静海等地,昌平、大兴、平谷、宛平也有一些。这些太监,一般都是十分
贫穷人家的孩子,不然,谁忍心把孩子阉割做太监呢?由于贫穷而走投无路,在那个时
代,将其“净身”成为太监,送进宫去,是其出路之一,否则,饥荒年月,就会饿死孩
子。
将孩子阉成太监,最迟不可超过10岁,一般5、6岁为最佳时期,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
。孩子阉割之前,是要立有文书的,是与孩子家长签定,生死不论,表明是自愿净身,
否则,持刀人是不会动手的。而且,手术费也很高,要五、...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485
45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
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國人站起来了,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中國掼掉了扣在头
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他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
;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毕竟与美苏英...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6
☆─────────────────────────────────────☆
stansmith (stan_smith) 于 (Sat Sep 22 16:43:41 2012, 美东) 提到: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48111
47
另外日本维新没有大的动荡也太可笑了。
中日维新结果的不同原因就是走没走军事路线。
就是维新成功以后, 日本还有西南战争。
日本那也不是天皇英明或者本族人多英明。 他们运气好, 要造反的大名正好是历史上
最西化, 地理上最早接触葡萄牙人的。 他们的西化更多的是为了对抗旧贵族体系,
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日本维新以后多少年一直到了快二战, 政府的实权部门都是把
持在萨长番手里的。
换句话说, 如果当时更有政治手腕的慈禧老妖婆背后站的是维新派的势力, 中国的历
史就改写了。
q*d
发帖数: 22178
48
康有为就是一大忽悠,
推行新法的宣传完全靠骗,
政治手段幼稚的很,
纯粹的乱搞瞎整,
搞的低下怨声载道的,
一堆人跟慈禧抱怨.
从成功任用曾左李这些重臣来看,
慈禧有政权没政见--能干的话你怎么搞都可以,
她并不在乎,问题是维新派太乱来了.
G**L
发帖数: 22804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沉默的声音
当然郭嵩焘后来因为这些大胆言论遭受挫折,似乎显得很孤立。有人因此说他这是个例
外,多数儒者那时还是视西夷为名教之敌的。但我以为,首先一个时代的特征在于它那
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东西,而不在于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否已经成了算术上的多数。就是
戊戌以后,“西化”潮流更猛,中国总人口中的多数对之又有多少认识?否则怎么会有
义和团那样的事?但是,相比起五四前后“学西”者尤其是倡言学西“本”西“体”者
大都批儒,而崇儒者不是反对“西化”,就是只主张学“西用”、反对学“西体”的状
况而言,像郭嵩焘等人那样从儒家、而且是从“反法之儒”的古儒原教旨出发来倡导学
习西方,而且特别注意学习西“本”西“体”,难道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吗?戊戌
以后尤其是五四时代,主张学西的人显然比徐继畬郭嵩焘时代要多得多,而在西化大潮
下仍然坚持儒家本位的人肯定比徐郭时代少得多了。但是他们几乎都“反西”,在这些
人当中有像徐、郭乃至谭嗣同那样主张通过弘扬“西体”来实现“反法救儒”的吗?我
看似乎一个也没有!
而且,秦汉以后在儒表法里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儒者”的确很难说。任何文化背景下
的专制时代有权有势者从既得利益出...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50
满清十二帝各自作了哪些伤天害理的大事
新浪历史论坛
努尔哈赤(满语意为野猪皮)、皇太极、顺治,他们祖孙三个干的头等大事就是搞分裂
搞满独搞恐 怖 主义(借用阎崇年语为之 ‘兴’);而他们三个最突出的“业迹”
应 该说是屠 杀 同族后更为疯狂地屠杀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用以实现殖民主义的
民族压迫和奴役。如有不服攻城后将 全城人 斩尽杀 绝(屠城); 给汉 人 “
编庄”,即是将汉人分给满 族人当奴 隶(比照他的祖宗金元时期有啥不同?不同也
是有的,那 就是努尔哈 赤老贼尚未要汉人的‘初夜权’); 精神上 惨无人性
的催残,实施剃发易服,留猪尾巴穿马蹄袖服;强 占 汉 人的土地(圈地);抓汉
人 作奴 隶(投 充法);不堪 凌辱 的汉人逃跑后被抓住要杀掉甚 至祸及 亲
族与邻里(逃人法)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个最突出的“业迹”应该是“文字狱”。乾隆可算此三 人之
最,他在位63年间制造了130余起“文字狱”大案。不仅获罪者被斩首,而且要株连子
孙,甚至整个家族同遭毁灭;有的追究死者,掘坟戮尸。“文字狱” 把人们吓得 心
惊胆颤,全国一片风 声鹤 唳。所谓的 “康熙词典”并非其本人笔墨。如...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