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发帖数: 2888 | 1 我觉得秦国人的太多特点是现在的中国没有的,比如说,依法治国。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朝法律的竹简,里面的法律记载超级的仔细,几乎规范到了生活的很
多方面。比如古代农业是大事,秦朝法律规定了很多种田的细节,什么时候,播种的密
度,耕牛的保护,铁农器的使用,都规定得很细。
这些细节反映了秦人尊重法律,以及工程师的性格。在法律上面有点像美国人,生活的
各个方面都有法律约束;在做事上面像德国人,德国的工业也是总结经验,然后所有工
程师都用同一的制度,秦国种田的法律,估计也是他们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
国内,对法律,几乎没有人尊重,当然这个原因很复杂,但是结果就是,国内根本不是
法制社会;
生产和劳动,很多人都会自作聪明,喜欢按自己的方法去做。结果就是,产品质量,生
产事故。据一个例子,当年SARS实验室事故,只有国内,台湾,新加坡三个实验室爆发
污染,都是不按规则操作,自己觉得自己很有经验很牛比。做事浮躁,为人浮华。
国内一个有意思的是,各种法律,规范,文件,操作手则,使用规范,都有,但是没有
人遵守,而且遵守的人还会被人嘲笑。很难想象如果秦国也是这样,能够打败所有的国
家。
最近的考古显示,齐赵有 |
|
v*****s 发帖数: 20290 | 2 宋的马肯定不行啊。在北方搞了好多马政监,也没屁用。后来因为老被农民抢地,王安
石就搞了个保马法,还是搞不下去,最后基本放弃了。
宋朝人不喜欢吃猪肉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水浒传那是瞎写的。宋朝杀自家的耕牛都要徒
一年。 |
|
w**t 发帖数: 3247 | 3 晋好像有杀拉车的牛祭祀的习惯。禁杀耕牛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 |
|
C*********g 发帖数: 3728 | 4 90年版满文老档2000多页,无论记性多好,要记住其中某一句话,近乎不可能。这两句
引文倒是既往研究人员多次引过的,按图索骥,还抄了错别字,很光荣么?
再观立论,大家在说辽人在明/后金治下的忠诚度。您老谈到“孔有德最后为清廷死节
了,看来还是要看主人啊。”俺是不明白后金对辽人有多好,因为按后金的扩张速度,
东北的粮食能不能供应快速人口增长?您老说了,“十三人编一庄(后来八个),
给七头牛,一百晌地,八十晌地的收入归自己,二十晌归交公。”俺就更糊涂了,这个
20%税负的政策比历朝历代地主都仁慈,外加耕牛,不可思议。
但是众所周知努尔哈赤死前是辽人最苦的时候。到底咋回事呢?
那俺就只好去google了,谁叫俺没读过满文老档呢?原来20%是劳役税,赋税随时按军
需另算,外加负担共同居住的满人生活所需,这两项费用就可大可小了,搞了半天不但
得耕公田,还得搞战时共产主义,外加养个下乡干部。这样加起来,恐怕没人忍受的了。
如果说真的认真读过满文老档,或者读过今人对其研究,恐怕就不会犯这样简单的错误
了吧?kzeng可能是观其大略,也不错,还是要感谢你,告诉我答案大致在哪里。 |
|
f**k 发帖数: 15238 | 5 耕牛是生产工具啊
猪动辄就是百十来斤,远不如狗好携带 |
|
C********g 发帖数: 9656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红色娘子军张桂枝在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祭拜扫墓时的发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8 07:59:51 2010, 美东)
要说朝鲜战争并未给中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也不是事实,中国人民确实从朝鲜战争
中得到了好处,不是一般的好处,而是巨大的好处,对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着难
以估量的冲击力。这么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我相信,有的看官已经知道我
要说什么了,在进入正题前,我学一学某位知名作家的煽情手法,有点丑陋,见笑了。
朋友,当你驾驶著名牌轿车携带一家老小奔驰在美国或中国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耳
听悠扬的音乐,前往迪斯尼乐园或桂林旅游圣地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赶着耕牛,在北大荒的原野上犁地呢;朋友,当你坐在自家宽
大的客厅里,面对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欣赏着惊心动魄的美式足球超级杯或精彩纷呈的
日韩世界杯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坐在田间打
谷场上... 阅读全帖 |
|
B**W 发帖数: 2273 | 7 其实到了七十年代末,农业技术,特别是化肥,才真正被接受。
听老人们讲,当初推广磷肥的时候,上级把肥料运到地头上,基层老把式都不用,就觉
得种了一辈子地,这些“石灰面”能提高产量? 最终,通过至少三年的对比实验,老
百姓才彻底接受了化肥。
承包制确实提高了积极性,但在机械化,技术推广等方面是一个大退步。基本上是集体
大机械--〉个体耕牛--〉个体小机械--〉租赁式大机械的路径。 |
|
a**i 发帖数: 5846 | 8 想一睹十字军前夕的欧陆光景?
想体验激情洋溢的骑士生涯?
想穿越到公元1000年的法兰西当伯爵?
劝你打消这些念头。
但如果形势所迫,非得穿越——好吧,这儿有些事你得预先知道……
第一印象
刚迎来千禧年的欧洲仍在暴力的渊薮和贫困的泥潭里踯躅。百姓朝不保夕,贵族
浑噩度日。你现在是公元1000年的某伯爵了,但既不幸福,也不安全。你擦破点皮,有
可能死于感染。你着了凉,有可能死于感冒。你吃农家菜,有可能死于腹泻脱水。你势
必经常打仗,因此很容易丢胳膊断腿,或者被俘虏。被俘后没人赎你,就会给撕票或倍
受折磨后撕票。觊觎你家产和头衔的亲戚可能趁你酩酊宴乐时灌你毒酒,在你打猎消遣
时射你冷箭,等你呼呼大睡时割你喉咙,或至少雇犹太魔法师诅咒你皮肤瘙痒肠胃不适
不孕不育诸如此类。
你的封邑像个集中营,只不过更不卫生,更不人道。人们头发缠结,里头爬满虱
子。他们的嘴闻着像泔脚缸或阴沟,看着像法医学教材的插图。如果你朗笑时秀出一口
好牙,别人会朝你鞠躬。如果你没带保镖,他们会绑架你,勒索赎金。他们脸上布满脓
包和疮疤,还蒙着厚厚一层由汗、泥和皮屑搅合出来的顽垢。他们衣服褴褛不堪,让你
误以为当时人只用破...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704 | 9 铲除封建制度基础的伟大胜利
金仲葵
来源:《中华魂》2010年第11期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
前些日子我从《炎黄春秋》2010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大地主刘文彩:
集体记忆的重构》(署名王永华),着重介绍笑蜀的《大地主刘文彩》一书,说根据该
书的记载,刘文彩根本不是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而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绅士。
王文最后发表议论:《大地主刘文彩》等的问世是一种努力—— “试图改变过去几十
年制造的关于刘文彩的集体记忆,还原刘文彩的真实面目,从而完成对这一有争议的复
杂的地主人物的重构,以构建新的集体记忆”。这就同我们从课本上和老师的讲述中知
道的刘文彩南辕北辙了。我不敢贸然相信,特向你们请教,望能请熟悉这方面情况的老
师写点文章,用事实说话,还刘文彩以本来面目,为我辈释疑解难。多所叨扰,不胜感
激。
此致
崇高的敬礼!
晚辈 常文今
复信
常文今同志:
来信已由《中华魂》杂志社转来,所附《炎黄春秋》上的文章也已读过。大概
因为我们是四川的老人,对于该文所述刘文彩等的事情有所了解,所以让我们来写复信
。今年是建国后土地改革的60周年,回顾土地改革伟...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10 古今外国,古/旧中国都把人最为最宝贵的资源,而非负担。秦国的法律规定,耕牛都
要登记在册作为县令政绩考核项目,更别说人了,很多朝代规定子女到了一定年龄尚未
婚配,要惩罚父母,目的就是要增加人口。有些战争就是为了抢掠人口。对一个被征服
的地方,只要对方臣服,一般不会再杀屠。
印第安人的大量减少主要原因不是被杀屠,而是欧洲带来的瘟疫,这些土人毫无免疫力。
统治者征讨一个地方无非是两个原因:1。当地土著不服朝廷,危机/或可能危及国家安
全。这种情况下,战后,当地百姓被屠杀的也不少见。2。看中了外邦的钱粮/赋税,兵
源,欲夺之作为自己的兵源,税源。这种情况要摧毁的仅仅是当地政权,不会跟老百姓
过不去。谁要一块空地做什么? 清朝两次打下新疆后,都有过要不要的争论,就是因
为地广人稀,收不上税来,朝廷要倒贴钱。 |
|
C********g 发帖数: 9656 | 11 朋友,当你驾驶著名牌轿车携带一家老小奔驰在美国或中国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耳
听优扬的音乐,前往迪斯尼乐园或桂林旅游圣地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赶着耕牛,在北大荒的原野上犁地呢;
朋友,当你坐在自家宽大的客厅里,面对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欣赏着惊心动魄的美式足
球超级杯或精彩纷呈的日韩世界杯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你
可能现在正坐在田间打谷场上看着乏味的样板戏,度日如年呢;
朋友,当你推着割草机在自家院子里绿油油的草坪上割草,你太太精心护理院子里长满
各色鲜花的花圃,收获着自家菜地里长出的蔬菜瓜果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
的那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新疆建设兵团开垦着不毛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梦想
着遥遥无期的回城的那一天呢;
朋友,当你在美国(或中国)某大学的礼堂里,身穿博士(或硕士)服,双手接过校长递过
来的学位证书,面对亲友的照相机笑容可掬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
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改造知识分子的学习班里,刚完成思想改造,双手战战兢兢地接
过劳教干部递过来的思想表现鉴定书呢;
朋友,当你在国际互联网上与世界各...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12 我不明白这有啥难解释的,虽然这几个例子应该是某人苦心找的几个吧。
我之前说了,上古的屠城可以理解为放纵军纪抢劫强奸
1. 刘秀的军队军纪差大家都知道吧。那时候天下大乱好多年,,粮食都不好搞,古代
攻城又非常难。所以屠城是一个非常符合中国人实用主义思维的方法。
反正是抢别人的,就算是战事不利撤退了对方也是元气大伤
比如吴汉都屠到刘秀的老家去了,搞得邓奉(和邓禹并称邓氏双璧,很厉害的人)
都反了
2.“屠城了三十六方的百姓,这得多牛呀?”
//sigh. 这个是某人无知了,竟然不知道黄巾军分为三十六方这种历史常识。当时东汉
镇压黄巾军一向是比较残酷的,比如朱儁曾说"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
恶"
3,4,5 我之前都讲过了,不重复了
这里补充一点,上古的屠城可能有点类似于英语里的invasion. 记得当年新东方英语里
说,同一个侵略的意思,英国人和咱们感到的坏的程度有差别。咱们自己总是被侵略,
所以觉得是非常不好的;英国人就觉得很平常,像吃饭喝水一样。还有抢劫,人家从小
就觉得当海盗是很光荣的事。再举个例子,咱们侵略越南,抢点耕牛,咱们不觉得有啥
,但越南人可能就觉得是个挺大的...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32828 | 13 核心提示:1950年1月至3月,又做了一份《匪特综合材料》的调查报告,这两份调
查材料一致认定:当时广西境内只有土匪24股,共3550人。广西剿匪作战历时3年之久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部发表的剿匪战报,3年剿匪作战共歼灭广西境内
的土匪51.2917万人(统计时间为1949年12月至 1952年12月)。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第136期,作者:李怀宇,原题:《广西败兵如何成匪》
历史的脚步是曲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但在1950年3月3日
,广西发生了叛乱,年底,叛乱被解放军平定。电影《英雄虎胆》讲述的正是这段历史。
1980年10月,广西军旅作家黄继树一个人提着简单的行李,独闯广西金秀大瑶山,
走了一个月,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剿匪资料。
到了1994年5月,黄继树深入广西历史上有名的匪巢十万大山腹地贵台乡,到当年
“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广西最著名的女匪首韦秀英的家乡采访。黄继树说:
“那几年,我差不多跑遍了广西历史上著名的匪巢,自己身上似乎也沾了些‘匪气’。
”这些第一手资料,黄继树费了四十多年之功撰成《败兵成匪》一书。
国民党败局已定
除...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4923 | 14 那时候寒碜了点。老刘想找四匹颜色一样的来拉车都难。
再后来是武帝要打仗。
农民地位倒是一直很高,耕牛也宝贵。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
|
H****g 发帖数: 14447 | 15 1. 1943年林伯渠创建光华农场,修建了烤烟房。
2. 光华农场试种烤烟成功后,立即在边区得到推广,不久还在延安办起了卷烟厂,它
出产的“曙光”牌香烟,成了当时边区受欢迎的畅销商品。
3. 特货是:咸盐、皮毛、甜甘草是边区的三宝,也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4. 生产节约计划里的烟草(淡巴菰,也就是tobacco的音译)。
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
淡巴菰一亩公粮缴,糖萝卜二分私费赡。
施肥锄草自动手,整旧如新不花钱。
发动男耕和女织,广辟草莱增良田。
边区子弟多精壮,变工扎工唐将班。①
①《解放日报》,1943年2月26日。
第五,创办光华农场。林伯渠高瞻远瞩,为了发展边区的农业,他筹划创办了延安
农业试验场——光华农场,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在
勘察农场场址时,他骑着毛驴带领着几位农学系毕业的科技人员,踏遍了延安杜甫川的
山山水水。他拄根木棍,爬到高山之巅,俯视整个山川,最后选定一块背山面川,向阳
临溪的有利地形,作为农场场址。几百亩川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大片坡地栽培各种果
树,山地植树...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16 很抱歉,动笔之后才发现越写越多,所以第一集分作上下两步,先把上部发上来。
虽然说是从孝文帝迁都开始,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大致介绍一下鲜卑拓跋部落的历史。
一来是为了完整性,二来在这些大背景下,能够对后来北魏的汉化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鲜卑拓跋部落,原本栖息在大兴安岭东麓一代的大鲜卑山。东汉时期,随着北匈奴的败
走, 蒙古高原的出现的真空很快被鲜卑人占据。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于三
世中叶左右向南迁移到了盛乐(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接
触最早大概是,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司马炎篡魏前夕),拓跋沙漠汗作为质子来到
洛阳。所以大概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拓跋力微应该就接受了曹魏的某种封号。
拓跋部落继续和后来的西晋也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参与了中
原内战,首领拓跋猗迤名义上接受了西晋的大单于封号。这时候拓跋部的势力范围进一
步扩张到了山西北部地区,进入了长城以南, 形成了北边的盛乐, 南边的平城两个统
治中心的格局。到了拓跋什翼犍时期,正式建立代国,和当时的前燕有姻亲关系。
应该说拓跋什翼犍是一代英主,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前秦统一北方的势头已经是不...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7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8/04/c_121813472.htm
2011年08月04日13:32:58 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近日,媒体曝光哈尔滨市方正县的“中日友好园林”内,一座刻有日本“开拓
团”亡者名字的石碑被立于“日本人公墓”旁一事,引起社会舆论轩然大波。“开拓团
”是什么?是否如当地政府辩解的那样“不是日本军队,既是侵略者,也是日本军国主
义的受害者”?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新华军事曾走访200位亲历抗战者,采访实录结集成《
我的见证》一书,其中对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亦有回顾。在此,我
们将这段采访重新录出,以当事人、亲历者的眼光,重现历史,揭露当年“开拓团”的
真相。
左上图:亲历者刘安发。中上图:进入“弥荣村”的日本妇女。1933年,日本武装“移
民开拓团”迁入黑龙江省的永丰镇,并将其命名为“弥荣村”,当地中国农民约500人
被驱赶。右上图:亲历者陶青山老人的左手无名指当年在“部落”时因饥饿偷食而被碾
子轧断了一节。下图:武装的日本“移民开拓团”成员正在伪满洲国北部佳木斯开垦土
地。新华社发
...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18 这种考古只能证明那个是时候,那个地方有水稻了。是栽种的还是野生的?姑且算是栽
种的,肯定只是小范围/或小规模的事情,就像现在有些南方农民也偶尔种一点点高粱
粟米,政府都不征税的。历史文献什么时候开始有水稻的栽种,收割/官粮收缴的记载
?要知道农业是朝廷经济税赋的命脉,一县有多少田亩,多少耕牛,多少产量,多少人
口,税赋多少,历年都有造册,登记上报朝廷的。最早关于水稻种植,稻米收获的史料
时什么时候的?中国如果早就有栽培,为什么到秦汉时期还不能推广?那可能是品种不
行,以后从海南岛或越南引入了新品种才大规模种植开来。所以才有水稻是海南岛或越
南引入之说。谁能提供史料?
,
consistent |
|
s****n 发帖数: 8912 | 19 崇祯皇帝自杀前安排三个儿子逃亡。这三个皇子,分别是:皇长子、太子朱慈烺;三子
、永王朱慈炯;四子、定王朱慈炤。三个皇子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子朱慈烺,因为他
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崇祯皇帝死了,明朝在法律意义上也灭亡了,这侥幸逃出紫禁城
的三个孩子从此也没有再踏进紫禁城半步,但是只要朱由检的儿子还在,明朝就还有复
兴的可能,在理论上就可以延续王朝的血脉。
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后,三个皇子作为前朝余孽,是重点提防对象,很快就被搜出
逮捕了起来。李自成率领大军东征吴三桂,朱慈烺兄弟三人也被带着,作为招抚、压制
吴三桂的砝码。可吴三桂一点都不给朱慈烺三兄弟面子,对李自成的农民军照打不误,
还引进清军,大败农民军。李自成在吴三桂和清兵的双重打击下,节节败退,放弃了北
京城。西撤时,农民军还裹挟着太子朱慈烺及两个皇子。途中,农民军在追兵和各地明
朝残余的打击下,分崩瓦解,自顾不暇,对朱慈烺等三人自然也管不了了。此后,朱慈
烺三人下落不明,从一切正史中消失了。
朱慈烺三人虽然不知去向了,但他们身上蕴含的巨大政治价值不会因此减弱。尤其
是继续坐了江山的清王朝装模作样地埋葬崇祯帝和皇后,宣称入关是“为明复仇...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0 寒树
要说朝鲜战争并未给中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也不是事实,中国人民确实从朝鲜战争
中得到了好处,不是一般的好处,而是巨大的好处,对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着难
以估量的冲击力。这么深刻的影响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我相信,有的看官已经知道我
要说什么了,在进入正题前,我学一学某位知名作家的煽情手法,有点丑陋,见笑了。
朋友,当你驾驶著名牌轿车携带一家老小奔驰在美国或中国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耳
听优扬的音乐,前往迪斯尼乐园或桂林旅游圣地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
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赶着耕牛,在北大荒的原野上犁地呢;
朋友,当你坐在自家宽大的客厅里,面对一台大屏幕电视机,欣赏着惊心动魄的美式足
球超级杯或精彩纷呈的日韩世界杯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你
可能现在正坐在田间打谷场上看着乏味的样板戏,度日如年呢;
朋友,当你推着割草机在自家院子里绿油油的草坪上割草,你太太精心护理院子里长满
各色鲜花的花圃,收获着自家菜地里长出的蔬菜瓜果时,你是否知道,没有五十多年前
的那一场战争,你可能现在正在新疆建设兵团开垦着不毛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梦想
着遥遥无期的回城的那...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教就是伊斯蘭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19:12:42 2011, 美东)
朱元璋開國封了二十八侯,但因丞相胡惟庸案,滅掉二十一侯,還有“大明蕭何”之稱
的開國丞相韓国公李善長,宣佈“我朝罷相”--秦漢以來首次沒有國務院總理。其他不
是回回的湯和等人則太平無事。朱元璋還巖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不许本类自相
嫁娶等。那麼,回胡與大明朝到底有什麽生死關聯呢?
【明教就是伊斯蘭教】
相當於華邦的隋唐之交,穆汗墨翟創立了伊斯蘭教(大食法),并很快從海陸兩路
傳入中原。因為伊斯蘭教以白色表示明智、光明,所以最初被譯為‘明教’,穆汗墨翟
被稱為‘穆尊’‘明尊’(Muham讀快了就如‘明’),道家則認為穆汗墨翟是主張兼
愛非攻的春秋聖人墨翟的轉世,所謂“知其白,守其墨”。明教得到唐朝的寬容,在華
邦各地建立禮拜寺,叫做“光明寺”。江南鎮江的禮拜寺(西大寺),始建於唐太宗贞
观二年(628)(穆汗墨翟創教...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教就是伊斯蘭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19:12:42 2011, 美东)
朱元璋開國封了二十八侯,但因丞相胡惟庸案,滅掉二十一侯,還有“大明蕭何”之稱
的開國丞相韓国公李善長,宣佈“我朝罷相”--秦漢以來首次沒有國務院總理。其他不
是回回的湯和等人則太平無事。朱元璋還巖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不许本类自相
嫁娶等。那麼,回胡與大明朝到底有什麽生死關聯呢?
【明教就是伊斯蘭教】
相當於華邦的隋唐之交,穆汗墨翟創立了伊斯蘭教(大食法),并很快從海陸兩路
傳入中原。因為伊斯蘭教以白色表示明智、光明,所以最初被譯為‘明教’,穆汗墨翟
被稱為‘穆尊’‘明尊’(Muham讀快了就如‘明’),道家則認為穆汗墨翟是主張兼
愛非攻的春秋聖人墨翟的轉世,所謂“知其白,守其墨”。明教得到唐朝的寬容,在華
邦各地建立禮拜寺,叫做“光明寺”。江南鎮江的禮拜寺(西大寺),始建於唐太宗贞
观二年(628)(穆汗墨翟創教...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24 我觉得大家都太低估天朝古代的水平了。战国秦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体制农具,耕牛,
比起新中国工业化之前,亩产还真不一定差多少。但是那时候耕地充足,反而又是一个
极大的优势。
《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初年,魏相李悝的估计“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
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1石约30斤,一个6口之家一年除了自己吃饭之外,
还能剩余1350斤一年。这还是战国初年的水平。这里面还给了人均消耗量是每月1.5石
(45斤),每年18石。
另外据《史記·卷029·河渠書》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地带400万亩地成为富饶之地。
这里面涉及到单位制转换的问题,根据这篇论文的估算
http://wenku.baidu.com/view/2a068feb19e8b8f67c1cb985.html
秦国的好中差平均亩产量约合今天的120斤每亩粟米,与民国期间相差无几。
关中之地,400万亩地属于上好...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25 美国跑马圈地的时候也没有机械化。
秦国已经大规模用耕牛了,种田最吃力的就是耕田。 |
|
d********f 发帖数: 43471 | 26 耕牛也不行,这是来不及的问题,除非大秦四季如春,否则种30亩和种10亩没区别 |
|
w*********n 发帖数: 1975 | 27 LZ的阶级分析前半部分符合马列界观点,符合LZ的阶级逻辑。即面对日军全面侵略,蒋
介石国民党不能不抵抗,但也不会搞全民抗战,因为他们害怕武装起来的人民。对国民
党来说,就算战败投降,或许还能做个汉人傀儡政府,诺是GCD胜利,不只是利益没了
,只怕还要死无葬身之地,苏俄贵族,中华苏维埃国的地主就是前车之鉴。所以,缴共
比抗日重要,汪主席就是这么做了,如果日军打到重庆,更多人还会这么做。他们害怕
武装的人民甚于日军。
BTW, 民国时可以自由持枪的,比美国自由得多,连登记都不需要。当然只有地主资产
阶级有钱买枪,他们需要用枪来保护他们的财产,无产阶级也没有这个需要,除非要去
打家劫舍。
但LZ后半部分就根本违反了LZ的阶级分析逻辑。
按马列阶级观点,无产阶级无祖国,工人阶级祖国是苏维埃联盟,中国也要成为苏维埃
一部分,所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也。
根据阶级分析的观点,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是阶级
社会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矛盾,民族矛盾是从属于阶级矛盾的,是次要矛盾,是可以
调和的。只要阶级矛盾解决了,无产阶级兄弟国家之间就不存在根本的冲突。同样资产
阶阶国家民族之... 阅读全帖 |
|
g********d 发帖数: 641 | 28 作者: 杨文培来源: 《黑五类忆旧》第十四期
铜山县东方红公社有个社员叫陶德宝,出生于地主家庭,父亲在刮共产风时被抓去劳改
,死于非命,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他乡。20来岁的陶德宝,干瘪得像根芦柴棒,住一
间破屋,年久失修,房顶上的瓦片残缺不全,屋内唯一的家产是一张木床、一床烂棉絮
和一个用碎砖砌成的单口灶。
已经是娶亲完婚的年纪,因为出身不好,一没有父母操持,二没有亲友相助,地主崽子
陶德宝仍然是风扫地月点灯孤身一人。在生产劳动中,陶德宝享受不到同工同酬的待遇
,同样的重体力活,比如挑重担,捞塘泥,别的男劳力能记20分工,而德宝却只能得10
分工。为什么?队长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地主是剥
削贫下中农的死对头,他们人还在心不死,让他们子女用劳动偿还剥削债务,这叫父债
子还、天经地义。”
有一年,春耕时节,队里耕牛不足,队长号令社员以大寨人为榜样,发扬战天斗地的精
神,用人力代耕畜完成春耕任务,还明确宣布:用四齿耙翻地达标者,每亩可得50分,
多劳多得,一视同仁。于是,全队男女齐上阵,争先恐后闹春耕。干劲最大的是陶德宝
,起早摸黑,风雨无阻,吃在田头,干在地头...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12253 | 29 (一)本书的成书年代
《四时纂要》 的作者是韩鄂 ,一题作韩谔。韩鄂的事迹不详,仅在《新唐书》卷73《
宰相世系表》列有这个名字,是唐玄宗 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没有记载任何事迹
。《宰相世系表》上还有一个韩锷,是韩休之弟的玄孙,也没有记载任何事迹。韩休死
于公元739年,下距唐亡167年,据此有学者推算,韩鄂,或韩锷可以是唐时人,也可以
是唐末至五代初人[1]。有学者根据本书作者的自序中有批评韦氏《保生月录》的话,
提出他著此书时,必在韦氏之后,时代大约是唐代末年,可能已入五代。[2]日本学者
对于《四时纂要》也做过许多的研究,也大都认为本书是唐朝的作品。因此,现在学术
界一般都采用“唐末五代说”[3]。但这种说法除了以上的几条证据之外,并没有提出
更进一步的证据,特别是古来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本书的作者韩鄂究竟是否是开元宰相
韩休的裔孙还是缺乏可靠的证据[4]。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考证认为,他们系同名异人
。因此,不能根据韩休的卒年来推测本书的成书年代。另外,唐末五代也是一个较长的
历史时期,即便从唐朝灭亡的那一年(907)开始计算,到五代灭亡的那一年(960)也
有半个多世纪。因此...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0 董卓是被演义大肆污蔑的一个人。
其实董卓这个人打仗很NB的。
首先武功高强,力气大,能左右开弓: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性格豪爽,善于结交:
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
,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董卓因军功上位,一路升到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迁
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三]
注[二]吴书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
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
掾。
注[三]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后来升中郎将,讨黄巾,军败抵罪。这个细节不清楚。不过被三国演义用上了。董卓进
京之前的败仗其实不多。
之后边章和韩遂率领的羌人做大,甚至入寇三辅。董卓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和司
空张温等在美阳大破边章韩遂军,追击至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
五军败绩,只有董卓全军而还。
后来董卓封台乡侯,拜为前将军,与左... 阅读全帖 |
|
|
G*****0 发帖数: 1667 | 32 奴隶本来就只算是财产,不算人,就像拖拉机,耕牛一样的性质,而且奴隶的价值其实
是很低的,南方主要的财富还是棉花,另外算你家的平均财产是还得和狗,汽车平均啊
。从白人的角度出发,在美国还处在农业时代时,奴隶制确实有一定的先进性,因为同
样的土地有更多的劳动力就能更高效的利用,而这种劳动力是可以廉价的取得,又占用
极少的资源,对南方的繁荣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母。 |
|
J*******3 发帖数: 1651 | 33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4 什么啊,当时人饿得连播到地里的种子都翻了出来,筛了煮熟吃。
"清四川巡按郝浴就曾经主张收取成都平原垦荒屯田,以蜀粮养蜀兵,可是垦荒屯田除
了需要足够的兵力保障地方安定,还需要先投入大量粮食、种子和耕牛、农具作屯田之
本。没有这种兵力和财力无异是画饼充饥"。
农具?多数都被张献忠烧掉了。你说牛?有牛吃还用吃人?
其实重庆一带情况比较好,兵士抢了数千头牛,于是曾英吧还是谁提议说周边弃耕的土
地这么多,咱们屯田吧。上报上去,结果南明的文官们说:这都是有主之田,不可以夺
民田产。大家都怕秋后算账,于是索性兵士都靠抢劫维持给养,千里打粮,民皆饿死 |
|
f****i 发帖数: 9419 | 35 你回忆录分多少部分,也改变不了张献忠死后30多年的康熙年间,四川人口才是统计数
字最低点的事实。什么人才能破坏生产破坏的贻害30多年?这其中还有接近十年是清朝
已经平定四川的情况下的和平发展环境。(1665——1673)
张献忠杀人多,这是事实,没有那个二百五出来说张献忠从来没杀过人,是好人。问题
是别把问题搞得太极端了,一个精神病人能领导起义军转战各地十多年?和李自成并称
于世?他一手养大的几个义子可都是南明史料的香饽饽。《明末滇南纪略》卷四《政图
治安》说“孙可望等立法甚严,兵民相安。”你念兹在兹的顾诚在南明史里面说了大西
军47年逃亡中“秋毫无犯”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七说“所过民皆安堵”
“定国智勇冠其曹,且严纪律,民皆安之。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
——《边州闻见录》卷十《李定国》
“是时,南府出川,嘉定袁、武二贼出走。余亦至彼讨令谕安家。南府者姓刘名文秀,
张献忠余党也。反邪归正,不杀人,与孙可望等自立为平东、安西、抚南、定北四帅,
以扶明为名,共事永历帝。”—— 《五马先生纪年》
“其行兵有五要: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抢财货。有一...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6 hoho, 见过贱的,没见过这么贱的, 上赶着把脸凑到人家脚底下求人家踩的。
某自诩"没那操性乱下结论"的一遍声称“满清干的, 当时四川反清很厉害"的贱人, 一
个劲地指责我为什么不提1652-1659年间发生了什么. 现在也终于承认自己弱,看不过来
了。看好了:
从上文的1652年吴三桂打败刘文秀开始:
"就当时实际情况而言,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屡经战乱后业已渺无人烟,社会生产几乎完
全停顿,重庆一带也大致相似。在清军控制下的川北保宁地区和明军控制的川南、川东
地区之间早已形成一片广阔的无人区,解决不了粮饷问题,双方都无法推进。顺治十二
年(1655)清四川左布政使庄应会在奏疏中写道:“切川北—隅合计钱粮征额每年止五
千一百五十余两,各文官俸薪每年共该银八千余两,一年赋额不足抵各官一年俸薪”②
,官兵粮饷更是全靠陕西挽运。正因为粮饷困难,顺治九年吴三桂、李国翰部在保宁战
役中大败刘文秀军后不仅没有乘胜南下,反而只留下四川巡抚李国英部留守保宁,全军
返回陕西汉中就粮。尽管当时清四川巡按郝浴就曾经主张收取成都平原垦荒屯田,以蜀
粮养蜀兵,可是垦荒屯田除了需要足够的兵力保障地方安定,还需要先投...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7 有空就稍稍补上点细节.
关于张献忠的屠杀。等有空我上几个地图吧。其实网上应该也有,大家可以自己去找。
看一下明朝四川政区图。可以看到川西的州县十分密集,川东川南就很稀疏,剑阁三峡
大渡河松潘北川地震带这些地方就更稀疏了。再对照一下四川地形图就明白了,川西是
平原,最适合农业生产,川东有若干山,长江以南除了沿江很窄的一条外大多都是山,
条件差了很多。川西人口大约能占全川的一半以上。
张献忠屠蜀完全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整个过程可参照两本回忆录,五马先生记年,蜀难
叙略,可得出大概。
五马先生记年里,记载了三次张献忠的屠杀。第一次,起因是听说张献忠要来,有了第
一波逃难潮,"(1644)六月,州城妇女逃尽"。对比蜀难叙略的作者当时随着一些官宦家
属逃出成都。大约是一些有钱人(官僚地主)或者不信任新政权的人逃离。然后是张献忠
军队去追那些逃难的人,对手无寸铁的人或者是屠杀(千余人"尽杀于黑痣湾喜儿潭")
, 或者掳回砍手(声如雷吼)。
圣教入川记记载了张献忠制定的剥皮,连坐等酷刑, 庐州陷记则记载了连坐和砍手, 这
些已足以说明张献忠其人的残暴本色.
之后大约一年时间里, 张部"不杀人亦不甚扰民...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38 什么啊,当时人饿得连播到地里的种子都翻了出来,筛了煮熟吃。
"清四川巡按郝浴就曾经主张收取成都平原垦荒屯田,以蜀粮养蜀兵,可是垦荒屯田除
了需要足够的兵力保障地方安定,还需要先投入大量粮食、种子和耕牛、农具作屯田之
本。没有这种兵力和财力无异是画饼充饥"。
农具?多数都被张献忠烧掉了。你说牛?有牛吃还用吃人?
其实重庆一带情况比较好,兵士抢了数千头牛,于是曾英吧还是谁提议说周边弃耕的土
地这么多,咱们屯田吧。上报上去,结果南明的文官们说:这都是有主之田,不可以夺
民田产。大家都怕秋后算账,于是索性兵士都靠抢劫维持给养,千里打粮,民皆饿死 |
|
f****i 发帖数: 9419 | 39 你回忆录分多少部分,也改变不了张献忠死后30多年的康熙年间,四川人口才是统计数
字最低点的事实。什么人才能破坏生产破坏的贻害30多年?这其中还有接近十年是清朝
已经平定四川的情况下的和平发展环境。(1665——1673)
张献忠杀人多,这是事实,没有那个二百五出来说张献忠从来没杀过人,是好人。问题
是别把问题搞得太极端了,一个精神病人能领导起义军转战各地十多年?和李自成并称
于世?他一手养大的几个义子可都是南明史料的香饽饽。《明末滇南纪略》卷四《政图
治安》说“孙可望等立法甚严,兵民相安。”你念兹在兹的顾诚在南明史里面说了大西
军47年逃亡中“秋毫无犯”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七说“所过民皆安堵”
“定国智勇冠其曹,且严纪律,民皆安之。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
——《边州闻见录》卷十《李定国》
“是时,南府出川,嘉定袁、武二贼出走。余亦至彼讨令谕安家。南府者姓刘名文秀,
张献忠余党也。反邪归正,不杀人,与孙可望等自立为平东、安西、抚南、定北四帅,
以扶明为名,共事永历帝。”—— 《五马先生纪年》
“其行兵有五要: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抢财货。有一...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0 hoho, 见过贱的,没见过这么贱的, 上赶着把脸凑到人家脚底下求人家踩的。
某自诩"没那操性乱下结论"的一遍声称“满清干的, 当时四川反清很厉害"的贱人, 一
个劲地指责我为什么不提1652-1659年间发生了什么. 现在也终于承认自己弱,看不过来
了。看好了:
从上文的1652年吴三桂打败刘文秀开始:
"就当时实际情况而言,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屡经战乱后业已渺无人烟,社会生产几乎完
全停顿,重庆一带也大致相似。在清军控制下的川北保宁地区和明军控制的川南、川东
地区之间早已形成一片广阔的无人区,解决不了粮饷问题,双方都无法推进。顺治十二
年(1655)清四川左布政使庄应会在奏疏中写道:“切川北—隅合计钱粮征额每年止五
千一百五十余两,各文官俸薪每年共该银八千余两,一年赋额不足抵各官一年俸薪”②
,官兵粮饷更是全靠陕西挽运。正因为粮饷困难,顺治九年吴三桂、李国翰部在保宁战
役中大败刘文秀军后不仅没有乘胜南下,反而只留下四川巡抚李国英部留守保宁,全军
返回陕西汉中就粮。尽管当时清四川巡按郝浴就曾经主张收取成都平原垦荒屯田,以蜀
粮养蜀兵,可是垦荒屯田除了需要足够的兵力保障地方安定,还需要先投...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1 有空就稍稍补上点细节.
关于张献忠的屠杀。等有空我上几个地图吧。其实网上应该也有,大家可以自己去找。
看一下明朝四川政区图。可以看到川西的州县十分密集,川东川南就很稀疏,剑阁三峡
大渡河松潘北川地震带这些地方就更稀疏了。再对照一下四川地形图就明白了,川西是
平原,最适合农业生产,川东有若干山,长江以南除了沿江很窄的一条外大多都是山,
条件差了很多。川西人口大约能占全川的一半以上。
张献忠屠蜀完全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整个过程可参照两本回忆录,五马先生记年,蜀难
叙略,可得出大概。
五马先生记年里,记载了三次张献忠的屠杀。第一次,起因是听说张献忠要来,有了第
一波逃难潮,"(1644)六月,州城妇女逃尽"。对比蜀难叙略的作者当时随着一些官宦家
属逃出成都。大约是一些有钱人(官僚地主)或者不信任新政权的人逃离。然后是张献忠
军队去追那些逃难的人,对手无寸铁的人或者是屠杀(千余人"尽杀于黑痣湾喜儿潭")
, 或者掳回砍手(声如雷吼)。
圣教入川记记载了张献忠制定的剥皮,连坐等酷刑, 庐州陷记则记载了连坐和砍手, 这
些已足以说明张献忠其人的残暴本色.
之后大约一年时间里, 张部"不杀人亦不甚扰民...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15629 | 42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43 咱可不是没事抱着某某人进行说话,咱就说,这种史料内容是不是挑战人类智商极限?
看完张献忠所部的刘文秀,孙可望和李定国等部杀人数量之后,咱们再看看南明对这几
个张献忠义子归顺之后的评价。LOL,杀人狂魔立马变成金光闪闪的世之英雄呀!
《明末滇南纪略》卷四《政图治安》说“孙可望等立法甚严,兵民相安。”你念兹在兹
的顾诚在南明史里面说了大西军47年逃亡中“秋毫无犯”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
七说“所过民皆安堵”
“定国智勇冠其曹,且严纪律,民皆安之。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
——《边州闻见录》卷十《李定国》
“是时,南府出川,嘉定袁、武二贼出走。余亦至彼讨令谕安家。南府者姓刘名文秀,
张献忠余党也。反邪归正,不杀人,与孙可望等自立为平东、安西、抚南、定北四帅,
以扶明为名,共事永历帝。”—— 《五马先生纪年》
“其行兵有五要: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抢财货。有一于
此,军法无赦。”——《永历纪事》
这些人是的描述说的是一个人么?如果是,我只能说,“老婆,出来看上帝了。” |
|
m******r 发帖数: 4351 | 44 洋人的GRE告诉我们,要想论证有力,有如下妙诀:
a. 要多用极端语句,比如"极为具体的质问", "只有...才..."
b. 要有强烈的倾向性。对方的行为都要褒贬,最好还要体现身份地位,比如,一样
是"说话"这个动作,我们喜欢的天启做那就是"明确告诫",不喜欢的袁崇焕来做就是"
大言不惭"。
c. 要洋溢着充分的感情。少用逻辑,多用问好,感叹号。尤其遇到实在难以讲通的
时候,来个反问是个无上妙法,好比你问你女朋友,为何要花这多钱买这件衣服,她的
回答一定是:难道不行么?如果男朋友还JJWW,就给他再来个感叹号!坚定地对他说:
只有买了这个衣服,晚上才能和你OOXX!
这个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架子搭的好,逻辑也已经少到不能再少了;感情也很充沛,
要是把袁崇焕换成袁老二什么的就更好了,可以充分体现用人民群众对袁崇焕的蔑视,
展开革命大批判。
文中不去讲这个袁的奏疏具体内容就很好,因为群众是没必要看的,反正不外乎是毒草
,坏的,吹牛。直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群众学习和记住领袖的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把
袁的“牛皮戳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有一个神来之笔,来一个杠杠响的马屁,"他的思
维...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5 洋人的GRE告诉我们,要想论证有力,有如下妙诀:
a. 要多用极端语句,比如"极为具体的质问", "只有...才..."
b. 要有强烈的倾向性。对方的行为都要褒贬,最好还要体现身份地位,比如,一样
是"说话"这个动作,我们喜欢的天启做那就是"明确告诫",不喜欢的袁崇焕来做就是"
大言不惭"。
c. 要洋溢着充分的感情。少用逻辑,多用问好,感叹号。尤其遇到实在难以讲通的
时候,来个反问是个无上妙法,好比你问你女朋友,为何要花这多钱买这件衣服,她的
回答一定是:难道不行么?如果男朋友还JJWW,就给他再来个感叹号!坚定地对他说:
只有买了这个衣服,晚上才能和你OOXX!
这个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架子搭的好,逻辑也已经少到不能再少了;感情也很充沛,
要是把袁崇焕换成袁老二什么的就更好了,可以充分体现用人民群众对袁崇焕的蔑视,
展开革命大批判。
文中不去讲这个袁的奏疏具体内容就很好,因为群众是没必要看的,反正不外乎是毒草
,坏的,吹牛。直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群众学习和记住领袖的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把
袁的“牛皮戳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有一个神来之笔,来一个杠杠响的马屁,"他的思
维...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lqm1989 (Jeremy Lin), 信区: Joke
标 题: 某人穿越到先秦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3 12:11:46 2014, 美东)
发信人: lqm1989 (Jeremy Lin), 信区: paladin
标 题: 某人穿越到先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3 12:05:01 2014, 美东)
某人穿越到先秦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我吃面!”
“那抱歉,这位客官,面条可是要到宋朝的款式才能定形呢,小店现在还没有”
“什么鸟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
“这位爷,也没有,这得等到蜀汉诸葛丞相伐孟获才有,抱歉了您呢……”
“擦!那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抱歉,咱这是关中,水稻啊,得过了长江才能种,咱这也没有……”
“要死了,来个大侠套餐吧,二两女儿红,半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嘛!”
“客官,轻点声!私宰耕牛那可是大罪,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罪过,万万不敢啊!”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99 | 47 先秦时代没有介绍信也是没法入住旅舍的吧,西周到战国的旅舍都是官办的驿站之类吧
,而且明确说是关中地区了,西汉私人旅社都极少,最早见于汉武帝微行一段,不可能
入住的。
面条在新疆有发现,可能汉朝存在接近的水煮食物了,馒头肯定不是武侯发明的,早期
馒头是包子,女儿红不可能,这个不用说了,汉朝的酒也就是孝感米酒的水平,茶东晋
就有了,可以见水厄一词,齐民要术好像有炒,至于油西周就知道用动物油了,西周是
有烤肉的,不刷油是烤不成肉的。
客店一词似乎唐朝才出现,这之前用客官这个词似乎不可能。
先秦应该不存在充军这个用法吧,连军户都没发明怎么能充军?貌似这个罪名也要宋元
以后了
另外,先秦宰杀耕牛恐怕不是充军能解决的,盗马者死,盗牛者加,这个虽然是秦朝法
律,估计也就奴隶主可以吃牛肉吧,一般人也是吃不到的吧。 |
|
z******4 发帖数: 4716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抗战时期日军国军伙食的真实对比让人震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8 01:42:08 2014, 美东)
http://bbs.tiexue.net/post2_6658178_1.html
抗战结束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历史事实已经被后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忘记。现在很多中
国年轻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国军真没用,一对一打不过日本人。
不错,当时的国军一对一还真打不过日本人,但这并不是一句国军没用就可以概括的,
而是因为中国的军力和国力都远远落后于日军这个现实所决定的。
目前中国论坛上面应该没有关于日本二战野战食品的介绍,老萨就敢为人先,写给大家
看一看。
这一篇,老萨就来说说日本和中国士兵在抗战中伙食的区别,由此让大家看看差距。
日军伙食的迅速发展
-------------日本武士因为身份是军人,要时刻应付艰苦的作战,所以他们被训练为
不在乎饮食的好坏。古代日本武士往往吃1个饭团就当做一餐饭。
古代日本武士作战跟中世纪欧洲骑... 阅读全帖 |
|
n******6 发帖数: 1829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wxqwsean (qi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农民的道德水平都比较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6 21:51:23 2014, 美东)
在农业社会里, 农作物都是高科技高价值产品, 比如在清代, 一棵良种苹果树的
技术含量和价值相当于现在的十部爱拍, 一条耕牛的技术含量和价值相当于现在的一
辆奔驰, 一条大黑猪的技术含量和价值相当于一辆中高档的摩托车。 即使今天农业
科技如此大众化,农产品的产量如此之大,田里的一个大冬瓜的批发价也有几十元人民
币, 清代田里一个大冬瓜的价值绝非今天几十元人民币可衡量。
农田都是不设防的, 作物就种在开放的田里, 农民的鸡猪牛羊也都是散养的, 白
天它们自己出去散步在山坡野地里找食, 傍晚自己回家。 这相当于在现代社会,
把自家的爱拍, 奔驰车, 高档摩托车摆在路边, 不看管不上锁, 任人拿走。
农业社会里的人, 都知道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可以拿, 什么不是自己的不能拿。 |
|
m******r 发帖数: 4351 | 50 如果清朝大力推广火器,推广微积分,你会不会也说赶上了?
有些事情是自发就能传播的,有的则不然。比如你要是在中国,没有国家铺设光缆,你
还真不一定能上网灌水看毛片。 很多事情看上去很容易。比如明末清初的四川,大家
都知道应该去种地,可是就是没人给种子和耕牛,地就种不上,大家就仍然继续吃人。
另外这些东西是要很大本钱的,钱从哪来。老百姓那么愚昧,当年对火车和电线吓得要
发疯,就现在而论普通人对转基因都怕的要死,整天吵来吵去,让全民自发接受机械化
肥农药和科学育种,又得多长时间?
总结一下,农业的几个基本要素:
耕种面积,TG开发了北大荒和新疆。现在没有了东北,中国就要挨饿了。这个国民党能
做到么?
种子。高产的杂交水稻等主要是在文革期间集中力量搞出来的。不是"赶上了"从别人那
里拿的。
水利。这个投入是个天文数字。据说,2007年重庆市要对上世纪六七年代修建的水库进
行维修养护,资金预算是300亿。 水利不仅仅是水库,还有塘坝、人工河、沟渠、梯田
、农路网各种说道多着呢。
机械化。如拖拉机收割机等。这个和工业有关,还是像国民党时候那样连个洋钉洋火都
要从外国买的话,这个可又是个天文数字。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