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脉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d
发帖数: 4174
1
原标题: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
预防H7N9禽流感
南报网讯(记者查金忠 通讯员沈卫)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
作用,昨天,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
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
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
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一、预防
1.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2.袋泡茶:银花10g、菊花10g、甘草3g,泡茶饮。
3.中药汤剂: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桔梗、炒白术、牛子各10g,黄芪、板
蓝根各15g,甘草5g。
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
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辩证施治
本病表证短暂,传变迅速。发病初期恶寒、发热、干咳无痰等。继之寒战、高热、咳嗽
阵作、气喘息促。而后迅速进入重危症期,持续高热、昏迷、厥脱等。可按照中医卫气
营血辩证施治。
1.初期:卫气...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4174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globalized (麻球),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官方发布:这些药物可预防H7N9禽流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4 13:28:32 2013, 美东)
原标题: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
预防H7N9禽流感
南报网讯(记者查金忠 通讯员沈卫)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
作用,昨天,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
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
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
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一、预防
1.中成药: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
2.袋泡茶:银花10g、菊花10g、甘草3g,泡茶饮。
3.中药汤剂:银花、连翘、柴胡、黄芩、防风、桔梗、炒白术、牛子各10g,黄芪、板
蓝根各15g,甘草5g。
适用于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5
3
我不知道他多慢,以下可能仅作参考
如果正常人,非长期运动的专业运动员, 心率低于60次,西医叫心动过缓,如果你运动能
搏动正常 ,可能为窦性心动过缓几率比较大,还是要先做做心电图
原因有很多的,就不详述
中医这个初步印象是:结脉
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脉经》:“结脉往来
缓,时一止,复来。”《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
,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伤寒论》178条曰:“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c*******g
发帖数: 2472
4
文/林树元 编辑/九九
作者介绍:林树元,出身中医世家,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嫡孙,桂派林氏中
医主要传承人。倡导《伤寒论》三阴三阳平脉辨证思想及经方应用。
九九有话说:祝附子五段论伤寒,辛温药亦可治高热。
***********************************************
介绍一个人,我总是习惯从讲故事说起。
民国十八年,1929年,祝味菊刚到上海行医不久,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讲学。停!我不
得不在故事的一开头就讲点题外话,列位看官是否还记得以前提到过的上海中医专门学
校?是否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丁甘仁和他没救回来的金子久?祝味菊任教之处是上海另一
家中医豪门——朱孙南父子创办的。如果再加上章次公、陆渊雷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
泸上中医界遂呈三足鼎立之势了(当然,有没有鼎起来,那又另说)。
民国的上海滩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名医一大把,偶像遍地爬。这家上海新中国医
学院,当时的老师除了朱家父子,还有伤寒名家包识生,温病名家章巨膺,以及我们的
主人公——祝味菊。
走出来的学生呢,我只说一位就够了——日后成为国医大师的何任。
祝味菊有一个粉丝学生,姓...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5
2014.11.11粤中山李忠渝讲:病、证、症的关系.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74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主讲时间:2014.11.11
主讲老师:粤中山李忠渝
主讲内容:病、证、症的关系
经过前面各位师兄弟的讲课,相信大家对于基础理论已经有一定的熟识.基础是重中之
重.记得当初我们学习时是没有老师这么详细讲解的,那么看书也就一带而过,包括自
己也是不够重视。
我们看已经成就了的各位师兄师姐的讲课,对于基础的运用非常闲熟.每一处病机每一
个细节的讲解无不是基础的运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反复看反复思考.闲熟于心
.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
辨证的步骤与概念
对疾病的辨别分类和深入分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细化过程,我们将其分为如下几步,
即:辨病——辨证——辨症——辨舌脉体征=方证相应,药症相对。其中,辨证是寻求
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而辨病是辨证的基础,辨症状是辨证的尖端。因此,我们又常将
“辨治”称之为“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关系
这里,我们把病、证、症和体征这几个特定概念,具体...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6
序言
我是一名早年留学德国的西医学博士,是一位从事30多年临床医学的一名医生,在医学
研究方面也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但对西医临床中的许多理论上的自 相矛盾性
,和理论与临床的矛盾性,以及西医学自身的局限性……渐渐的开始对西医学这种理论
世界观提出了许多问题,人们为了健康,为了治病,为何要付出超出 原本的代价和痛
苦呢?难道人类文明就没有更加安全更加科学的医疗方法吗?
要求取消西医的几点倡议
一、 西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 虽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研究
已到了分子、细胞水平,但对人体有机整体的认识及研究上,由于其世界观的偏离,发
展至今却严重背离了人体的有机联系性.如人体是个 有机整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个性
化研究,起初是为了研究的便利,这就如地球本是一个整体,国界是人为划分的一样,
我们研究地球就不能把国界考虑在其中.
二、 西药毒副作用太大并常常超过其疗效,严重与人类日益绿色环保思想相背离。
1.小病治成大病。如:胆结石手术摘除后,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内结石形成的原
因,所以再生的结石只能长在肝管内,结果病人有最初的胆结石病,治成肝结石病。
2. 西药的毒副作...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66
7
再贴一个李可反对滋阴清热说的例子,我深有感触,当年我午后低热,一医给我开的鳖
甲,青蒿等,把我吃了个上吐下泻。所以一些中医理论要更新阿。
一、误用清热退蒸,险铸大错
刘爱石,女,22岁,灵石火车站家属,1963年5月23日初诊:患干血痨3年多,经太铁医
院诊为双肺空洞型肺结核,病危出院。羸瘦脱形,四肢枯细,体重锐减20公斤。骨蒸潮
热,昼夜不止半个月。双颧艳若桃李,口苦,舌光红无苔而干,食少,干渴能饮,脉弦
而数。古今医家,皆谓“痨”为阳火灼阴,火炎水竭,真阴销铄。尤以昼夜皆热为重阳
无阴,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乃选清骨散加龟板、黄芩、童便为治:
龟、鳖甲(先煎)、地骨皮各30克,知母20克,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青蒿、黄芩、炙
草各3克,童便1杯对入,水煎分2次服。
5月24日黎明,病情突变邀诊。见患者呃逆频频,大汗肢厥,面如死灰,喘不能言,脉
微欲绝。其母云:“昨午药进一煎,患者即不思饮食。睡前服二煎,泻稀便一次,随即
阵阵出汗,气喘不能接续。半夜服参汤一杯,才勉强支持到天亮。”至此,余已知前方
误投。盖患者虽在青年,3年痨瘵,其阴阳气血已耗伤殆尽。初诊见其面若桃李,艳若
涂丹
c****n
发帖数: 21367
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发展与继承

中医理论为啥不对应具体的物理概念呢?摸脉摸的是啥?望闻问切四诊
都诊啥?:) 模型里有隐变量也有可测量的变量啊。
举个例子,医生怎么判断你“上火”。望:眼底血丝+舌苔很燥+尿液黄
+牙龈出血+... 问:掉头发+喝水少+... 闻:口气腥+胃气重+...
切:偶不知道哪几种脉... :) 这些是一种表示你上火的组合。可以仪器
测量吗?可以精确测量吗?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呵呵。
应该指出的是,中医现在急需利用这些年技术手段的发展,扩充提高
模型维数,提高模型精确度。
中医当然是科学理论,呵呵。而且其对人体诊疗的研究方法是比西医
要合理的。只是落后了800年发展而已。
科学不是被“发明”的。:) 不理解中医,连科学是啥都不知道了?:)
a*******7
发帖数: 113
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老倪的经方神话该破灭了!
版上有很多人总是对经方,倪海厦,还有汉唐的弟子们抱有无比崇拜的心情。我决定出
来给各位浇上一盆冷水了。首先张孟超根本就不会把脉。他出名纯粹是因为他很会拍老
倪的马屁,时不时发一些诊疗实例给老倪,吹捧一下经方的神奇,把老倪哄得非常开心
,于是老倪将之捧做高徒。老倪在脉学上根本就没有专长,看过他DVD的人应该知道,
他对脉只有阴阳的概念,由于他不喜欢李时珍,学习李时珍28种脉象就别提了,所以他
连基本的虚实寒热都分不出来。他认定只会把脉的人就是下品,张孟超当然也是这样认
为的。
我认识一个人曾经找张孟超看肝硬化,张孟超照老倪的那一套,根本不辨证,见到肝硬
化就开始下痢去淤血。一大堆的草药(好象是大黄蛰虫丸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走对方
向。吃了几次后,人的身体越来越虚,睡觉也睡不好,吃东西也吃不下去。这叫看病吗
?这是中医看病应有的态度吗?就像之前dumb99的经历一样,他们看病基本上是定向思
维,看到某种病,就只下那一类的药。如果碰到是伤寒类,那么恭喜病人,你摸大奖了
;可惜如果碰到是温病杂病呢,我都要替那些病人捏一把汗。没效倒还好,最可怕的是
越吃越糟糕。没事你让人家跑一个月的厕所,就算...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316
10
来自主题: Psychology版 -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中医的心理疾病——情志病
中医所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乍看不过是七种情绪罢了,但七情
对应五行的系统,又划分为五志,木-肝-怒,火-心-喜,土-脾-思,金-肺-忧(悲),
水-肾-恐(惊)。所以,当看到“七情”和“五志”两个名词时,中医统称之为“情志
”,相应的疾病也就称为“情志病”。
“情志病”的一个意思是指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状态异常的疾病,比如大部分的精神
疾患;但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指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病证,其中很多病没有明显的精神状
态方面的症状表现,要注意其中与精神因素有关。
那么,为什么七情过激会致病呢?重点在一个“气”字。如今人们遇到失眠多梦常常
说是因为“心血虚”,相应的买一点中成药吃一吃,大多便是养血 安神之类。“养血
安神”已经成了习惯思维。其实,“重血轻气”是认识中医医理的一个误区。《景岳全
书》说:“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故其在外,则有六气之侵
;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
本,则止一气字足以...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11
张锡纯是民国最有名的中医,留下一部不朽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
江南名医叶天士就喜欢用青蒿治疟疾。
(二十七)治疟疾方
加味小柴胡汤
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柴胡(三钱)黄芩(二钱)知母(三钱)潞参(三钱)鳖
甲(三钱,醋炙)清半夏(二钱)常山(钱半,酒炒)草果(一钱)甘草(一钱)酒曲
(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两枚,捭开)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
五六钱或至一两。寒甚者,再加草果五分或至一钱。(神曲皆发不好故方中用酒曲)疟
邪不专在少阳,而实以少阳为主,故其六脉恒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阳之邪外与太阳并
也,其后热者,少阳之邪内与阳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
太阳之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
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鳖甲者,因疟
久则胁下结有痞积(方书名疟母实由肝脾胀大),消其痞积,然后能断疟根株。用甘草
、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或问∶叶天士医案,其治疟之方,多
不用柴胡。其门人又有根传之说,谓不宜用柴胡治疟。若误用之,实足偾事。其说果可
信乎?答曰...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2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
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
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
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
B***o
发帖数: 133
13
观音灵感录续编
菩萨戒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灾祸难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产婴苦
第六章 善恶劝惩
第七章 示现接引
第八章 结劝流通
第九章 礼念方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略叙圣迹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但以度
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
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桥梁船筏,药草树木,楼台房舍,墙壁村落
等,亦随机化现,以施无畏,而垂济度。世人据迹而论,只云菩萨或大士而已。尤对我
等娑婆世界,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求救苦难、或求
赐福利、而称名之音声,即施护祐,拔苦与乐,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谓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萨、简称也,音译具名为菩提萨埵;义译旧为大道心众
生,新译曰觉有情,又译大士。释为:菩者、觉也、度也,萨者、有情...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957
14
中医可不光治慢性病,给你转一个公众号泽兰堂的文章,你看看中医怎么治重症:
前言
元月十四日早晨,习惯性拿起手机浏览,突然一条新建群请求会诊的微信跳出来,引起
了我的注意。
内容是,一位朋友80高龄的外婆患结核性脑膜炎(结脑,TBM),昏迷后经医院抢救,
苏醒,但仍处于结脑危险的神志不清阶段。朋友本身也是医生,很清楚结脑以高死亡率
和高致残率著称,何况患者年龄已高,西医对患者预后极不乐观。朋友家属于是放弃治
疗回家,希冀用中药做最后一试,遂建此群。
余见患者回家后,用过诸多治疗方案,虽有小效,但今晨出现抽搐,神志不清进一步发
展,已经处于凶险的谵言妄语状态,乃结脑极度恶化的前驱症状。同时喉中痰鸣,呻吟
不绝,腹拒按,小便黄。
他医虑其年岁已高,且已经用过小承气汤,正气已虚。欲用人参,附子以及羚羊角之类
进行下一步治疗。
余观之,当时思之人之生命贵若千金,不由关注并进言,开始治疗:
2018年1月14日晨一诊
经与朋友沟通,得知患者口鼻呼吸之气灼热且小便黄,腹拒按,且久按胸腹灼热。
思之良久,考虑仍为阳明实热,虽用小承气汤后有腹泻,但病重药轻。遂建议用大承气
汤,不为通腑实,而为泄其热也。...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年虚云,人天共钦
前言
人类的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延长,但距离天寿一百二十岁尚远。所谓“天寿”,
乃指天赋之自然寿命,亦称“天年”,即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最大寿限。120岁只是
现阶段我们追求的目标,并非人寿的极限,实际上必定有人超过。
我国近年以来,享寿最长而有年谱可查的,是高僧虚云和尚,生于公元1804年(清道光
二十年)8月27日(夏历七月二十九日寅时),圆寂于公元1959年(民国四十八年)10
月13日(夏历九月十二日丑时)。按照我国传统的计算年龄习惯(虚龄),世寿一百二
十 岁。我国历史上曾活到120岁的尚有唐代赵州从谂和尚(公元778至897年),但并无
年谱可供查考,其养生方法亦难以探究,故不具论。本文特将高僧虚云和尚事迹及其养
生修持要诀,详加论述,以供参考。
虚云和尚传略
虚云和尚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年间,父
宦游福建泉州,道光20年(公元1840年),虚云诞生后,生母病故,由庶母王氏抚育。
虚云11岁,由祖母作主,以虚云兼祧叔嗣,为定田、谭二门亲事。17岁时,父迫使完婚
,但虚云早已立志从佛,虽不得已而与田、谭二氏成亲,然而同居无染,守身如...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16
楼主请看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咳嗽,与求医问药版版主告诉你的有何不同,这是广州中医吕英医案中的一个病例:
小儿过敏性咳嗽
患儿 男 5岁
初诊日期:2006年10月18日
主诉:反复咳嗽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感冒发热,吊针3天后热退,之后出现咳嗽至今,遇风则作,晨起时
有打喷嚏,咳嗽日夜发作不定,无痰。常常清喉咙,尤其在安静时,若玩耍或有事做时
极少,劳累后不会诱发。无明显怕冷,颈以上汗多,大便尖部略干,夜尿无,纳食正常
。近一年反复口腔溃疡,常予健儿清解液或煲服生地黄,麦冬,灯芯草糖水,触诊双膝
不凉,手心微热,咽部暗红略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慢咽???
证型:肝气犯肺
治法:平肝益肺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6 g、白芍10 g、枳实6 g、炙甘草3 g、细辛3 g(后下15分???)、侧柏叶6 g
、白藓皮6 g、川贝母4 g(打)、百合20 g。xx剂。
二诊:
2006年10月20日:症状如前,无明显好转,余同前,唯脉转指下滑。
证型:少阴伏寒。
方药:四逆汤加味
按语:药后无效,舌如前,但脉已转指下滑。虽然脉
L*D
发帖数: 3966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cmclub 俱乐部 】
发信人: spiderman (听,那青蛙跃入古潭的声音), 信区: tcmclub
标 题: 煎药古法,有多少被我们忽略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5 14:36:24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c4dea0100sfy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ecaf330100w0a9.html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对服
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常常
被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1.加酒同煎法如炙甘草汤,原方要求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同煎。佐清酒同煎目的
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尤其在补阴剂或气血双补剂
中加酒能够通行药性,达到补而不滞之目的。炙甘草汤是治疗气虚血少之脉结代、心动
悸的常用方剂,在煎药的同时加入清酒,不独增强通心阳、推动血行之作用,而且还使
诸养阴药滋...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18
初诊:2013年3月15日
李某,男,40岁。
主诉:头痛牙疼2年。
病史:2年前不知不觉右侧头痛牙疼,至本地口腔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经输液、西
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又四处求医,用针刺、中药,不效,已失去治愈信心,经人推荐
,来我医馆一试。
刻诊:声音洪亮,面肿体胖,最近一周右侧头痛牙疼加剧,痛甚时目不能睁,面颊痛剧
如过电,头不清醒,夜眠不安,怕冷无汗,口不渴,背部腰部不适,饮食二便均可。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夹黄而润。脉浮略弦,右脉大于左脉。
---
感兴趣的可以分析,晚上给出医生开的方子。
a*****e
发帖数: 305
1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病案分析21 肩背疼痛案
说下辨证思路吧。
对错倒在其次。说说辨证思路有助于审视自己,提高水平。
我说下我看答案前的思路。
主诉:肩背痛,伴手臂麻木两月余。
刻诊:头痛,颈项痛,肩背痛,双侧手臂微麻不适,身冷畏寒,微汗出。自觉口中粘腻
,口干渴,饮温水,呕恶,微有眩晕,心下胀满时痛。二便正常。舌红,边有齿痕,舌
苔薄白。双手脉寸关浮细而弦,尺沉弦缓。
头痛,颈项痛,身冷畏寒,微汗出,寸关浮。这是外感中风,桂枝汤证。
身冷畏寒,头痛,颈项痛,肩背痛。这是少阴表证,桂枝加附子汤证。
口中粘腻,口干渴,饮温水,呕恶,微有眩晕,心下胀满时痛,舌红,边有齿痕,舌苔
薄白,双手脉寸关浮细而弦,尺沉弦缓。这是水饮,苓桂术甘汤,真武汤证。
痛,颈项痛,肩背痛,双侧手臂微麻不适,身冷畏寒,微汗出。表虚血痹,黄芪桂枝五
物汤证。
病机:外感中风合并外滞内饮。
处方:桂枝加茯苓白术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桂枝30,白芍30,炙甘草20,茯苓30,白术20,附子10,生姜60,黄芪30克,大枣12。
附: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2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病案分析26头痛案
《刘志杰经方医案》-头痛案21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67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头痛案
徐某,男,30岁
初诊日期:2010.4.18.
主诉:头痛,呕吐一周。
刻诊:头痛,头晕,胸胁满闷,呕吐泛酸,唇红,咽干,身冷无汗,二便正常,舌淡胖
苔白腻,双手脉寸关沉细弦,尺脉沉偏紧。
分析一下吧?
王荣生:饮 滞 少阳太阴 吴茱萸汤+小柴胡汤。
王芳平: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吴茱萸汤。
许家栋:少阴阳明太阴属厥阴,温经汤。
代志蓉:少阳太阴合病,吴茱萸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梁晓光:太阴少阴病,吴茱萸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冉鹏飞:太阴饮,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无所执着:我选半夏泻心汤+吴茱萸汤。
慈济堂:厥阴病,吴茱萸汤。
高海荣:吴茱萸汤+苓桂术汤。
呵呵,终于有个说对的。就是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这个病,可以定为太阴病,也可
以定为属太阴病,属厥阴也可以,但是不太严谨。
梁晓光:考虑了苓桂术甘汤,但见到呕吐就选择了半夏的方证。
是的,是要加半夏... 阅读全帖
j*********r
发帖数: 24733
21
父亲的病 --- 鲁迅
大约十多年前罢,S 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
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
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
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
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玻那时虽然已经
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
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 阅读全帖
j*********r
发帖数: 24733
2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中药毒性浅析 (转载)
鲁迅文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 -- 鲁迅
大约十多年前罢,S 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
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
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
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
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玻那时虽然已经
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
金一次...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4233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肘子还没发表评论?
下面这个你应该听说过。上海做过一致性研究,同一个老中医看同一个病人两次一致性
都不好,会变的。这怎么可能找得到足够的"证"而不是症状相同的病人做临床研究?
或者说中医有中医自己的评价病人是否痊愈的标准?
验药是个黑盒子,理论上来说不涉及任何理论体系层面,这边药进去那边病人好了就行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搞,怎么召集病人,怎么确定疾病,怎么评价终止点都可以扯
皮。 只有病理证据很强的疾病比方说感染,寄生虫是难以捣浆糊的,结果在这些领域
中医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举个栗子,靠中医验疟疾,中医叫疟疾的寒热交替为邪正交
争,问题有邪正交争的证多的是,中医做临床招募了20个三日疟,8个伤感,9个乙脑,
12个急性血吸虫,这临床怎么做?寄生虫实在是病理证据太充分,非此即彼,其他的就
呵呵呵了。
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
摘要
目的:评价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一致性。
方法:邀请医院资深临床内科专家,对患者四诊信息进行判读,并给出辨证诊断结果;运用
本课题组制作的心系问诊量表采集的心系病例资料,随机抽取25份病例,邀请两位中医学
专家分别对其进行辨证诊断;随机抽取病例15份...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66
2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李可: 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
I can post some cases from 李可. he is a master of TCM. i am reading his
booknow.
四、治疗宫颈癌的成败得失
例一:曹爱香,52岁,城关粮站高会计妻,1976年7月15日初诊:经晋中二院妇科活检
,诊为宫颈鳞癌晚期,癌肿呈菜花样破溃,膀胱直肠浸润转移,已不能手术。患者闻癌
色变,卧床不起,嘱丈夫准备后事,家人邀余诊视。此时,距活检后已37天,出血日见
增多,少腹憋胀,疼痛如绞,里急后重如痢,尿频尿急,带色青黄夹黑,秽臭,呕逆不
思饮食,苔黄厚腻,脉弦滑劲急,双腹股沟淋巴结肿硬如枣,触痛。证属肝郁气滞,湿
热化毒结于胞宫。拟方攻癌消癥,解毒利湿:
1.败酱草、白头翁、蚤休、蛇舌草、半枝莲、墓头回、川萆薢、当归、刘寄奴、乌贼骨
、酒大黄、土茯苓各30克,茜草炭18克,桂枝、桃仁、丹皮、赤芍、黄柏、甘草各15克
,二煎混匀,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服,
2.松、柏、槐、桑、嫩核桃树枝各30克,生军、甘草各30克,莪术60克,煎汤一大盆,
熏洗坐浴。两方各10剂。
8月10日二诊:上方内服外洗各10剂,晚期癌症中毒症状
t*n
发帖数: 14458
25
不是
是从超星下载的2003年的一本,主编王农银。你要是想看,俺可以上载。已经转换
成文字版pdf了。
刚刚看到第一章第一节阴阳,看看这段,真不错哎,联想到老倪文章里头说现在的医生
多不辨阴阳: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疾病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阴阳的相互关系,所以
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均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如《素

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由此可见,在诊查疾病时,分清

病的阴阳,是抓住疾病的关键,只有分清疾病的阴阳,才能执简繁地抓住疾病的本质

而,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的基本属性是阴证还是阳证;小则可用以分析四诊中
的某
个具体脉症是阴证还是阳证。如色泽的阴阳,声息的阴阳,症状的阴阳,脉象的阴阳
等。
总之,在望、闻、问、切四诊过程中,应该以分辨疾病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为首
要。只有辨明了疾病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才能在辨证中弄清疾病的病机所在,进
而准
确地确定病证的性质,从宏观上把握病证的本质,并为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故《景
岳全
书传忠录》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缪,治焉有
差?
L*D
发帖数: 3966
2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问远程问诊
最好能四诊合参,美国这里好中医少,很难做到。远程看好中医也比当面看庸医强。那
种只摸几秒脉的,也没做到四诊,如果能四诊,望闻问切,互相参照,辩证能更准确些
f*******e
发帖数: 5594
2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主要讲“证”而不是“病”
如果你那句话是为了表明你和他没有矛盾,那样最好,是我理解错了,抱歉。
望闻问切我以前有帖子说过。我的理解是切脉是四诊的最后一诊,连寸口脉的发明人扁
鹊都只是说“切而知之谓之巧”,并没有说是中医的精髓。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结
论?
对于RABBIT31网友的湿疹,我也说了我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个中医提出的药方,我有不
同看法,因为他的药方与他的诊断似有矛盾。
我的理解,网络(远程)问诊并不完全等同与单一的问诊,其中可以包含望闻问,甚至
切脉的一部分。你如果能仔细看一下网诊的具体方式与内容,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论
了。
最后,谢谢你提醒我注意言行。你说我不和他说话,那是因为我比较倾向于他的观点啊
f*******e
发帖数: 5594
2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主要讲“证”而不是“病”
如果你那句话是为了表明你和他没有矛盾,那样最好,是我理解错了,抱歉。
望闻问切我以前有帖子说过。我的理解是切脉是四诊的最后一诊,连寸口脉的发明人扁
鹊都只是说“切而知之谓之巧”,并没有说是中医的精髓。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结
论?
对于RABBIT31网友的湿疹,我也说了我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个中医提出的药方,我有不
同看法,因为他的药方与他的诊断似有矛盾。
我的理解,网络(远程)问诊并不完全等同与单一的问诊,其中可以包含望闻问,甚至
切脉的一部分。你如果能仔细看一下网诊的具体方式与内容,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论
了。
最后,谢谢你提醒我注意言行。你说我不和他说话,那是因为我比较倾向于他的观点啊
j*********r
发帖数: 24733
2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毒性浅析
鲁迅文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 -- 鲁迅
大约十多年前罢,S 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
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
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
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
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玻那时虽然已经
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
金一次...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3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医案案例试分析--2
没有脉,没有描述是否口渴,腹痛,晕眩,胸闷,胃胀,舌苔颜色。
四诊不全。只能硬着头皮分析啊。。。
主证多梦和腰痛。
阳证:大便常干平时要吃花生才排便,眼干累。
阴证:腰痛 ,活动后好转,舌边有齿痕,消化不好,手脚凉。
整体偏阴。水饮停留,导致身体缺水而干。
方法:化饮,利水,养津液,润肠。
方子就算了。心里过了几个方子,都觉得拿不准。四诊啊。。。没了四诊,也只能盲人
摸象了。
o***s
发帖数: 42149
31
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的十几天后,太原全城被起义军占领。山西巡抚陆钟琦被驻守在城内的第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枪毙,惨遭灭门,留下了孙女陆士嘉。母亲施氏只好带着女儿陆士嘉投奔弟弟施今墨。
在舅舅的保护下,陆士嘉健康成长还接受了西方教育,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家。
这个施今墨是何许人?
记得在高晓松的一期节目中,他曾讲述一位神医用砒霜治怪病的故事。
一天,这位神医的外甥孙女从大庆带回来一个得了怪病的女人。神医给病人把完脉说:“我行医60年,第二次把到这个脉,这是一种极怪的虫子……”
该如何把虫子打下来呢,神医开了一方药:一两剧毒砒霜。
他疯了吗?结果,这个病人服用之后竟打出来一盆极顽固的虫子,便痊愈了。
砒霜竟能治病?而把砒霜变成药的就是施今墨,那个把大庆女人带回家的外甥孙女叫张克群,是不是有点熟悉?
高晓松口中的外甥孙女,就是她的母亲。这样看来,神医施今墨就是“矮大紧”的舅公,不得了!
国医施今墨是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与孔伯华、萧龙友和汪逢春并称“北京四大名医”。
1929年,汪精卫的岳母身患怪疾。请遍了西医都未能奏效。眼看着岳母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坚决反对中医的汪精卫还是...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334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还不出现?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
:‘先生得无涎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
,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
之阳,论的其阴;闻病之阴,论的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
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
也。’……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
,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行下,内鼓
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 下有破绝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已废,脉
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阑藏者生,夫以阴入阳支阑藏者死。凡
此数事,皆五脏蹶中之时暴作也。良公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
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人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
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a***a
发帖数: 2493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atuma (atuma),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北京同仁堂这些年来害人无数,提醒大家要千万小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4 23:11:34 2015, 美东)
转帖若干几个帖子和“百年老字号”北京同仁堂有关,希望大家细读自己鉴别吧,我也
不费唇舌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c7abd01008n2z.html
再谈先看中医还是西医(2008-03-21 21:04:00)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 职场感悟

再谈先看中医还是西医
刘牧樵
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的自己,第一次感觉被中医忽悠是在2006年7月,那次在北京讲课
完后,和太太一起参加了北京一日游,结果被带到了地安门西大街103号的“同仁堂”
,那些所谓的教授和 护士简直是眼睛放绿光,盯着游客的钱袋,一派胡言乱语,令我
特别震惊。(曾写文“中医国粹的堕落”)这哪里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
味虽贵必不敢感物力”的“同仁堂”呀!
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是我们在大学学... 阅读全帖
k****p
发帖数: 35
34
导读:一位西医心胸外科医生在临床中遇到了肺癌化疗后副作用、麻醉药物过敏等困惑
,在其调到中医院工作开始接触中医之后,豁然开朗,并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是中医。
----------------------------------------------------------------------------
----
中医解除了我的困惑
我是一名长期接受西医正规教育,并已行医20年的心胸外科医生。通过多年努力,我在
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施行冠心搭桥术(包括心脏不停跳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复杂
性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食管癌根治术,以及晚期肺癌的外科综合治疗方面,驾轻就熟
,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随着社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我所遇到的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也随之增多,一是麻醉的
耐受性和高额费用问题;二是心脏手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问题;三是肺癌术后化疗的毒
副反应问题。
虽然西医有很好的诊疗规范、会诊制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却无法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
问题,为此常常自责不已。
进入曙光医院后,通过一段和中医的接触,我认为完全可以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中
医之长补西医之短,请中医来帮助解决问题。
于是...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35
转帖若干几个帖子和“百年老字号”北京同仁堂有关,希望大家细读自己鉴别吧,我也
不费唇舌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c7abd01008n2z.html
再谈先看中医还是西医(2008-03-21 21:04:00)转载▼标签: 健康 分类: 职场感悟

再谈先看中医还是西医
刘牧樵
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的自己,第一次感觉被中医忽悠是在2006年7月,那次在北京讲课
完后,和太太一起参加了北京一日游,结果被带到了地安门西大街103号的“同仁堂”
,那些所谓的教授和 护士简直是眼睛放绿光,盯着游客的钱袋,一派胡言乱语,令我
特别震惊。(曾写文“中医国粹的堕落”)这哪里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
味虽贵必不敢感物力”的“同仁堂”呀!
只可意味,不可言传,是我们在大学学习时用得最多的词之一。特别是中医的脉象,扑
朔迷离,如滑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描写为:“滑脉,往来前郤,流利展转,替替然
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现代教科书上描述为了:“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见
于痰食积滞和实热等症。健康人气血旺盛或妇人妊娠时。学完之后,仍是云里雾里...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6
来自主题: Joke版 - Re: 癸酉本红楼梦--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旺红), 信区: Poetry
标 题: Re: 癸酉本红楼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2:20:49 2013, 美东)

第六版修改说明
2011年5月22日,何莉莉在百度贴吧何初本吧透露其堂妹何文艳将精修癸酉本,至今整
整四个月,这次修改终于完成了第一遍增补。何莉莉本来计划等到第二遍全面润色完成
后,再发布这一版,不过考虑到很多关注癸酉本的读者已经等得太久,所以何莉莉接受
我的建议,同意先把第一遍增补的结果发布,让各位读者预览一下,并提出宝贵建议,
以便在第二遍全面润色时予以采纳。此次修改相对前几次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基本每一
回都增加了新的内容,对原来版本中明显的缺文也进行了增补。每一回都还原了标题诗
是此次修改最大的的亮点。当然,因为何莉莉和她的堂妹是凭记忆还原增补,所以语言
文采和诗词平仄都与原本有较大差距,还请各位读者见谅。
...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31
3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zz 问中医几度秋凉
这篇太长了,转个链接吧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6961&extra=page%3D2
摘要:对母亲行医的回忆,自己的女儿从医的经过,对中西医的思考。
昨天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把这篇长文看完,感觉还是很值得大家看看,原帖文笔优美,平和,开拓开拓自己的思路,未尝不可。我查了一下版面,好像之前没有人转过,如果有的话就请斑竹把这篇删了吧 。
此文应该是在今年4月最早在中国思维社区发表的,因其发帖者就是作者本人的名字。
原文帖子地址: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 ... p;skin=0&page=1
作者艾宁
(一)
母亲是个中医。
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
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了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象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独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然是病人来求助医生。可却是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
n********s
发帖数: 144
3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北京有个中医zt
“他这一脉一直传了至少两千多年,有类似家谱的谱为证。华佗和宋代一位姓
崔的名
医就是他们这一脉的。不过,华佗好像是旁支。他们的意义就是保留一缕血脉,证明

人的中医是真实有用的,但他不准备再传下一代了,因为学起来极苦。”
这个大可存疑,很可能是吹嘘的。
“他小时学的路子是先学字,很多字是中医创造来描述病症的,而流行的字形已
经失
去原意了,如风字(指正体)。”
这个就是笑话了。
还有不少地方可疑。

崔的名
医就是他们这一脉的。不过,华佗好像是旁支。他们的意义就是保留一缕血脉,证明

人的中医是真实有用的,但他不准备再传下一代了,因为学起来极苦。
6、 他小时学的路子是先学字,很多字是中医创造来描述病症的,而流行的字形已
经失
去原意了,如风字(指正体)。然后就是背一本大部头的书。就没了。后面就是跟着

病吧。 他认为体验自然界的东西比课堂讲授有用得多,至少一个原因是能因此极为
细致
把脉----常用自然界现象描述定义。
7、他称他师傅和他水平差不多,但都只学到百分之一。千中有一两例无能开处方。
8、他说处方实际只要几味药就够了,其它都是怕万一而用来中和毒性的。
再说我的病吧,用
n********n
发帖数: 2248
3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教中医如何治口腔溃疡
楼主这儿有个吕英的医案治疗咳嗽和口腔反复溃疡的,你自己看看,是这个医生的有道理
呢还是中医黑的吃止痛药有道理?
小儿过敏性咳嗽
患儿 男 5岁
初诊日期:2006年10月18日
主诉:反复咳嗽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因感冒发热,吊针3天后热退,之后出现咳嗽至今,遇风则作,晨起时
有打喷嚏,咳嗽日夜发作不定,无痰。常常清喉咙,尤其在安静时,若玩耍或有事做时
极少,劳累后不会诱发。无明显怕冷,颈以上汗多,大便尖部略干,夜尿无,纳食正常
。近一年反复口腔溃疡,常予健儿清解液或煲服生地黄,麦冬,灯芯草糖水,触诊双膝
不凉,手心微热,咽部暗红略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慢咽???
证型:肝气犯肺
治法:平肝益肺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6 g、白芍10 g、枳实6 g、炙甘草3 g、细辛3 g(后下15分???)、侧柏叶6 g
、白藓皮6 g、川贝母4 g(打)、百合20 g。xx剂。
二诊:
2006年10月20日:症状如前,无明显好转,余同前,唯脉转指下滑。
证型:少阴伏寒。
方药:四逆汤加味
按语:药后无效,舌如前,但脉已转指
L*D
发帖数: 3966
4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罗大伦: 秋天了,别着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emkf.html
秋天了,别着凉
罗大伦
最近出门了,回到北京,天高气爽啊,北京难得露出了蓝蓝的天,有晴空万里的感觉,
心里那个爽啊。
但是,早晚的时候,空气有点凉了,想对大家说点保护自己的话。
先从两个例子说起吧。
一个是自己母亲的,有一次,几年前,是春天还是秋天我也忘记了,总之是春秋的时候
,我给家里打电话,听到母亲有气无力的,问怎么了,母亲说,最近胃痛,总是感觉隐
隐的作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再一想,反正母亲自己也是医生,就自己判断吧,于是就没有
多去关心。
结果,这个病就一直缠绵了下来,期间母亲服用了许多的疏肝和胃等的药物,母亲怕是
胃癌,西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连胃癌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接着治胃病,都没有效果,
眼看每天都难受,甚至最后都开始邮购药材了,有亲戚说是吉林哪里有个诊所,什么胃
病都能治疗,于是就汇款,给邮寄来了些自己做的胶囊,母亲认真的服用,结果疗效一
般。
这事儿大约持续了一个月吧,直到我回家了,看到了母亲,还在难受,我其实连脉都没
有诊,舌头也没有看,我...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41
汉传唐十四经方验案——哮喘三剂愈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98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汉传唐十四经方验案——哮喘三剂愈
彭某某.男.67岁 伍桥镇人
就诊日期:2015.1.3
主诉:咳嗽,气喘,胸闷,喉中水鸡声,浓痰四天。抽烟饮酒喜食厚味之物习惯。
刻诊:咳嗽,气喘,胸闷,喉中水鸡声,浓痰,乏力,眼胀,双肩酸胀,咽干。小便色
黄,大便正常。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六纲: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属少阳
五证:饮烦滞痞 阴旦汤类
处方:射干麻黄汤加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射干30 麻黄40 细辛30 紫苑30 款冬30 五味子20 大枣七枚 半夏45 杏仁30 石膏50 三
剂 自煎。服三剂而愈。
告知患者煮一次服三次,后患者还是一下大意忘了。跑来述说,药汤及其苦,且
一喝即吐。我一说你是煮几次几服。患者立马反应,是煮一次一服了。是方法错了。我
告知患者再不要煮一次服一次。一次服用三次的量是非常大的,当然吃不消。后面用正
确方法煎煮服用效果立马显现。后面患者症状全部消失。要患者再...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42
42
我也是帮忙问。希望大家多帮帮忙,提供一些线索和帮助,万分感谢!以下叙述均来自
患者家属。
有翻译的英文版病历。谁能推荐一下英文医疗网站,或者告诉我一下我可以把病历发给
谁能帮忙看一下的,多谢
--------------------------------
女孩,在国内,2009年10月出生,顺产

目前病情描述:
孩子在经过几年的诊断排查,在2013年初在协和经过基因检测确诊为威廉姆斯症的新
生突变。孩子因为智力落后,今年刚开始会说话,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不适。
2014年5月最新的心脏彩超印象是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上狭窄,二尖瓣前叶脱垂,
二尖瓣中量反流,主动脉瓣二叶崎形,左心增大。孩子从今年八月开始有咳喘的症状,
跑动或者走路超过两三百米就开始容易呕吐和剧烈咳喘。因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一直降低
,所以咳喘剧烈会有血丝。前几天咳喘出现过憋气,嘴唇和脸部发紫同时眼睛内出血,
止血后眼皮有青紫现象的皮下出血。下面有详细描述,现在外科怀疑是脾功能亢进造成
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建议做脾切除。可是因为有心脏病,医生们都不敢做脾切除手
术。血友病和白血病已经排除
目前北京所有的...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43
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职称,也就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家眷治病的宫廷医
师。御医直接听命于皇帝,间接听命于后妃、皇子等人。由于古代皇帝称之为“御”,
因此,皇帝跟前的大臣称之为御前大臣、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之为御林军、皇帝征伐外地
称之为御驾亲征,而为皇帝看病的医生则称之为御医。
夏商周时代,有关皇帝医事的记载很少。从这些现存的资料中看,医生首先出现在宫廷
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才开
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太医
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
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元
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清
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地址大约在东交
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
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构,
为帝后及宫内人员看病、制药,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太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珍妃自恃长得娇俏,能说会道,深受皇帝喜爱,太后心里气不过。特别是慈禧年轻守寡
,产生心理变态。见到别人甜蜜爱情,心理总是嫉妒怨恨,借个机会,惩罚诊妃。
珍妃,初为珍嫔,晋珍妃。在影视作品中的珍妃,聪慧明敏,妩媚艳丽,机敏多情,非
常感人。艺术作品把珍妃理想化,甚至于说她帮助光绪推行戊戌变法。其实,珍妃不像
影视作品中那么漂亮,而且略胖,有照片为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年仅13岁
的珍妃与其姐瑾妃,同时被选为嫔。次年二月,姐妹二人一起入宫。光绪二十年(1894
年),慈禧皇太后60大寿,宫外虽然硝烟弥漫,宫内却是歌舞升平。在这喜庆之年,宫
里的人,该赏的赏,该升的升。瑾嫔与珍嫔,沾了喜气,同时晋封:姐姐为瑾妃,妹妹
为珍妃。珍妃这年刚满19岁,是花样的年华。珍妃年轻热情,性格活泼,博得光绪帝的
宠爱。而正宫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却引不起皇帝的情趣,甚而产生厌烦。皇后与珍妃
,宫闱之内,渐起情波。隆裕皇后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
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
。珍妃的入宫,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生活的... 阅读全帖
p********f
发帖数: 787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
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
某地候补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
,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
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
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
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
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
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
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
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胡紫微 :关于中医,有此一说
关于中医不治病的笑话很多,比如这一则:你去看中医,问完诊后如果大夫对你说,“
你还是去看看西医吧。”那说明你是真的有病了。你去看西医,问完诊后如果大夫对你
说,“你还是去看看中医吧。”那说明你的病真没救了。
至于看中医还是西医什么时候板起脸来变成立场问题,变成相信愚昧还是科学的信仰问
题,我不知道,但是不舒服了,去协和东院排俩小时排个号还是去东直门中医院排俩小
时排个号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关宏旨的个人选择。
记得年初青年歌手陶贝娜因罹患乳癌辞世的消息,就引发过一轮对于中医误病的声讨;
最近屠呦呦得诺贝尔医学奖与中医是否有关,又引发了一场大大的口水。如果说如今在
日益落寞的网络上扔出什么话题仍然会迅速引爆,令抗辩双方形同水火势不两立的话,
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是个值得一试的选择。
——某一天,我就用这样一个激进的疑问起头,与大学就读西医科,从业后专擅中医20
年的父亲进行了一番小小的探讨。
家父学习中医也是不得已。文革前一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如今已并入北京大学)毕业后
,分到了缺医少药的河北省某县医院。为了尽量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
疑难杂症就成了上面倡导...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汪大爷一年半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经保肝、抗病毒治疗,肝功能一直稳定在
正常范围内,病人也没有明显症状。但最近做B超检查却发现,已是肝癌晚期,肝内癌
灶多发、门脉栓塞,并失去了手术机会。
但当我问他这一年来为什么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做B超检查时,他说因为肝功能稳
定,没什么异常,就没太重视,没想到一年的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往往病情隐匿,症状不典型,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其实,即使
患者没什么症状,甚至肝功能正常,病情仍可能在持续进展,如不定期检查,很容易发
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一旦发生
肝硬化,病情就不可逆转,病人会逐渐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反
复住院,不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肝癌带来
的打击更是致命的,晚期肝癌从发现到死亡平均病程仅3—6个月。
腹部B超检查对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甲胎蛋白(AFP)对早期肝癌诊
断也有很大价值,因此提醒乙肝病人一定要定期做B超、甲胎蛋白检查,以便做到对肝
硬化、肝癌早诊早治。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肝炎病人,病情稳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时寒冰:蒂勒森狂人日记
时寒冰:蒂勒森狂人日记
2018-03-16 10:51:06 来源:平民眼中的未来的博客 作者:时寒冰
点击:3882 评论: 0(查看)
0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天;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天,全
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川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三月六日小心出门,出访非洲,川总的眼色便怪:似
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
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川总一样
,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
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川总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半年以前,骂了他一句“
白痴”,白了他一眼,丫就很不高兴,气急败坏的样子。我说错了吗?丫居然说我泄露
了国家最高机密!这次,川总一定是听到什么风声,约定宫里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
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2810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鲁迅论中医中药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
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
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
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
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
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
“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 [2] 。那时虽然
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
,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
是隔日一次。他大概...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13
50
中医是检验智商的金标准,信中医者就是没有科学思维。说不好听的,就是“无脑”“
蠢”
下面不是我写的,转别人的,但我基本赞同。
这是一篇对中医药起底比较全面的文章,对部分人士的三观能够造成较强的地毯式降维
打击。
本文涵盖了从古代中医的战绩与真实水平、中医经典古籍的水平、到中医的理论认知水
平、诊断水平,到经络穴位的由来、中药的逻辑、青蒿素与废医验药、现代中医的发展
、西方力量是否对中医进行过刻意打压、中医理论的擎天巨BUG、中医养生的逻辑、质
疑中医所需的条件等等方面,共计11个点,请根据自己的三观修复速度,酌情挑选食用。
1,高手在皇室吗?中国古代从秦始皇到末代溥仪期间生卒年份可考的300名皇帝里,摸
到70岁的只有16人,这16个里面活到80岁的仅有5人(详见《帝王政治与健康-宋代皇帝
疾病问题研究》),剔除非正常死亡的92人后,剩下的208人也是疾病缠身,平均寿命
仅47.6岁。哪怕到了清朝,从顺治帝到道光帝的200多年里,六朝帝王后代们的平均寿
命仅为18-26岁,幼儿夭折率21%-43%,两个数据都与野生猩猩差不多。他们可是享用最
优秀的中医资源的权力中心啊。(当然,你仍可以...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