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范文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T*****n
发帖数: 2456
1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21
2
来自主题: NKU版 - 中国经济学界的七大门派
中国经济学界的七大门派
2016-06-08 来源:打脸啪啪啪微信公众号 作者:佚名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
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七大门派”。这“七大门
派”各有特色,以“七大门派” 来看中国经济学界,也不失为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本
文是作者一家之言,各位看客请客观看待所评价之事物,如有得罪还请忽视。
一、祖宗庇佑的清华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别。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
必然有其特点,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大,同其他院系相比大有骆驼与马之比。但是其历史
短暂,除了民国老字辈陈岱孙名扬江湖之外,目前尚无厉以宁(北京大学)、吴敬琏(
国研中心)等老一辈学术上的掌门人。
在经历过一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立经管
学院,并一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立后,清华真正建立的
自己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首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来又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成立...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
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
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到1921年,各在美国和德国留学三年, 嗣后即归国担
任教职,按照常理并无“精通十余国文字”之可能。当然我们不能 排除陈寅恪是语言
天才的或然性,但非常之主张需要非常之证据,如果陆键东能 够证明陈寅恪出版过和
十余种语言相关的著译,或者最低限度曾用十几种语言写 过读...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4
2010-11-10   作者: 黄乃强
中国的汉字近百年经历了许多灾难性的打击。它最后能够生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
也是中华民族的大幸运。
我之前在相关的文章中提到中国有人要消灭汉字。一个年轻朋友不相信,说“没有人要消灭汉字”,并提到国家文改会许嘉璐的讲话《简化汉字不是要消灭繁体字》。我因此想在此引用一些资料,供朋友们参考。
中共国语言文字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中国语言文字网》另一篇署名陈乃华 许长安 宋柏尧 王凡的文章《建国后的语文工作》。摘录如下,供有兴趣研究中国文字改革史的朋友参考:
“1949年至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头六年,是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机构,确定方针,制定实施方案。”
“1949年9月1日,毛泽东主席指定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马叙伦、郭沫若、沈雁冰等共同组织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0月20日,协会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议,决定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
“1950年7月,教育部邀请在京的语文研究工作者30多人座谈,提出了组织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的建议。1951年12月2... 阅读全帖
y*****7
发帖数: 58
5
千家驹年谱自序:追随共产党的经历
金钟 開放 转贴
千教授在年谱自序中表示,有朋友拟为他作传,但见今之名人传记「类多溢美捧场
之作,不如自撰一年谱,实事求是」,记述生平与所见所闻,「秉笔直书,不为亲者讳
,亦不为尊者讳。年谱印成后,不公开发行,仅赠少数友好,留为纪念。」他深信在二
十一世纪的中国必有实现以不说假话为荣,以不说真话为耻的一天。
一九四九年中共当权后,千家驹的第一个职务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高等顾问」
,同时兼清华、交大教授。刘少奇所谓「剥削有功论」的天津讲话,他当时在场,会后
,还和市长黄敬等陪刘少奇吃饭聊天。他承认,他那时思想比刘少奇还要「左」。他说
刘那次天津之行,功劳很大,稳住了天津工商界,否则,不少人会逃往上海、香港。八
月间,他又陪陈云去上海,「上海所有党政领导都是我的老朋友老同志」,他很了解他
们,因此,对潘汉年、杨帆「特务」案,他是不信的,他看过中共内部机密文件,该案
是因为公安部长罗瑞卿给毛的报告而定的,他知道潘对中共贡献极大,罗瑞卿所说,显
系诬陷。
建国后,周恩来任命千家驹做中央直属私营企业局(后改名为工商管理局)副局长
,中财委秘...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6
闲闲书话』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
点击:79538 回复:504 12345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5页直接到页
作者:梁由之 发表日期:2005-9-13 0:22:00


《百年五牛图》封面:
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
,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
芜绝兮异域!
江淹<<恨赋>>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
>>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题记
一.一个非神即鬼的人
开篇就抄书: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第一号鬼,非神即鬼,好象从来
都不是人,最终还是被一
个“鬼”字覆盖了的人。
这是一个24岁就当军团长,从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当到野战军司令员、国防
部长,而且经常身兼数职(比如抗
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除...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793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ZZ
http://xgc.merseine.nu/wh/famine/Reports/DyUu01.html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丁 抒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xgc2000.com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一九六○年大饥荒时“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今人已难以想像。
据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张文才回忆:“有些地方甚至饿殍遍野,总理为
此忧心如焚”。
在大跃进前一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作家白桦是信阳人。
他当时正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工厂劳动改造,同居一室的同乡从信阳探亲回来,
对他讲了如下一段话:
我刚从咱们家乡回来……俺家里的人都饿死光了……只剩下俺姑,她的
儿子也死了……她咋活下来的呢?……有一天夜里,一只饿得只剩两张皮的
猪冲进她的院子,她连忙关上门,一棒就把饿昏了的猪敲死了,连夜剥了那
头猪,埋在地下,每天下半夜起来挖出一块烧烧吃。她不敢给她那个五岁的
孩子吃,怕他说出去。一说出来,村子里还活著的人就会冲进来和她拼命,
会打死她,要她把猪肉拿出来。她眼睁睁地看著儿子叫著“饿呀!妈妈!饿
呀!妈妈!”一直到死……人变得那么狠心,可她有啥法子呢!...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21世纪会是胡适的世纪吗?
傅国涌
【2008年4月在浙江大学讲,根据录音整理】
六十年前,1948年10月20日胡适之先生在大陆做了作后一场演讲,在浙江大学,讲
题为自由主义。一个浙大学生多年后回忆,那次听讲的人不多,而且中途有许多人离开
,但我在浙大校长竺可桢当天的日记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讲演,与胡适不久后在
台湾发表的演说《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内容很接近。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
是他真正直接、系统地表达自由主义的理念,则是1947年以后的事。“五四”时代,他
提出要引进“易卜生主义”,也就是独立的个人主义,这是他所理解的自由主义的一个
基础,包括他在20年代主张的“好政府主义”,与他理解的自由主义也是接近的,但他
长期以来并没有打出自由主义的旗帜,直到他离开大陆前一年,他才在北平广播电台的
一次演讲当中,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自由主义的见解。这次到浙大是他在大陆讲自由主义
的最后一场,事实上,在此以后,他追求的自由主义在大陆就要长时期地退出历史舞台。
1948年12月17日,中国面临剧变,胡适将永远离开大陆,他跟当时美国驻华大使司
徒雷登说过,他与共产主义“不...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9
提起傅斯年,学界人士并不陌生。他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天才、奇
才和大师级人物,有人甚至将其与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相提并论。此外,他富有激情
、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更是在知识份子中少见,人送“傅大炮”的称号。
1896年出生的傅斯年,先祖为清朝顺治时期的第一位状元,并曾出任宰辅,是以家门显
赫。傅斯年亦是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儒学经典,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他18岁时
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国学,据说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
傅斯年从北大毕业后,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实验心理学
、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
考据学发生兴趣。
1926年冬回国后,傅斯年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
,后创办了在国内颇有影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自任所长。他还积极组织
了几次大的考古挖掘,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其在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亦多出于这一
时期。
抗战期间,傅斯年在兼任西南联大教授的同时,还担任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抨击贪官
污吏,当时权倾一时的孔祥熙就是在其弹劾下落马的。
抗战后期,日...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10
这是一位著名的军医、一位毕业于中共建政前第一所正规综合大学——北方大学老人的
真实回忆。为了保护他免于中共军方高层的惩戒,为使老人晚年得以安宁,我不能暴露
他的真名,只能用鲁大明这个代用名,去记录他的回忆。
命运选择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是全中国最激动的一日,这一天:日本投降了。
我那时二十七岁,自一九三七年冬天参加八路军后,有八个年头没有回家。艰苦的仗终
于打完了。是回家种地,侍候老娘呢?还是随中央政令复员进城上学?或者继续留在部
队当俺的事务长?
我是山东人,山东人重义行孝,俺很想回家去服侍老娘。自小在几个兄弟里,俺娘最疼
爱的就是我,我祖上曾是个旺族,后来没落成了耕田户。我爷爷和曾祖爷爷都是未去应
试的读书人。读书写字是家承习惯。所以,俺比一般农娃多识了许多字,多学过几本算
术书。
就是这一点点文化,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因会写会算,部队不让我去那些随时会阵亡
受伤的前线,而让我这个小文化人,在后方负责伙食事务工作。
不久,边区政府和司令部一起布告:边区新成立的北方大学行政学院、工学院、农学院
、医学院、文教学院、财经学院等六院,要向部队和社会招考新生,为党夺取江山,培
育知识型...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1

党代会怎么说明人民当家作主呢?
而且中央委员都是熟面孔要。
中央委员一百七十人:
毛泽东主席、林彪副主席
(以下按姓氏笔划次序排列)
丁盛、于桑、马福全、王震、王白旦、王进喜、王宏坤、王秀珍(女)、王秉璋、
王国藩、王洪文、王树声、王首道、王效禹、王淮湘、王超柱、王辉球、王新亭、邓子
恢、邓颖超(女)、韦国清、天宝、孔石泉、叶群(女)、叶剑英、龙书金、邝任农、
田华贵、申茂功、皮定、刘丰、刘伟、刘子厚、刘兴元、刘伯承、刘均益、刘贤权、刘
建勋、刘结挺、刘格平、刘盛田、刘锡昌、江青(女)、江礼银、江拥辉、江燮元、朱
德、华国锋、许世友、任思忠、年继荣、纪登奎、陈云、陈郁、陈康、陈毅、陈士榘、
陈永贵、陈先瑞、陈伯达、陈奇涵、陈锡联、李强、李震、李大章、李天佑、李水清、
李四光、李先念、李作鹏、李顺达、李素文(女)、李雪峰、李富春、李瑞山、李德生
、吴涛、吴德、吴大胜、吴法宪、吴桂贤(女)、吴瑞林、吕玉兰(女)、张才千、张
天云、张云逸、张达志、张池明、张体学、张国华、张恒云、张春桥、张富贵、张福恒
、张鼎丞、张翼翔、汪东兴、邱创成、邱会作、邱国光、杨春甫、杨得志...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2
共产党的御用“史学家”,郭沫若不算,翦伯赞、范文澜、周一良,都是垃圾。
l*******u
发帖数: 1288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ZT-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1
第一季 第10回《瓜瓜遭擒薄熙来被双免,大使离间余强生终叛逃》
花开万朵,枝枝鲜艳,这说书人一张嘴来不及说。再回到美利坚,说说那薄公子瓜瓜的
事。
前文说道,瓜瓜带有一绝密小包,里面乃是薄熙来费尽心思收集的各位阿哥的资料,作
为护身符用的。可是瓜瓜没有防被海伍德,被他掉了包。这瓜瓜在薄熙来被除去重庆市
委书记后,知道大事不好,开始躲藏。这里各路人马都来寻他,这广隶是要这致命小包
,而古月帝和西储君则要瓜瓜回国,让薄熙来彻底崩溃。你道为何薄熙来一直没有下文
,就是西储君的妙计,hold住薄熙来,让瓜瓜早点回来,若是上来一杆子打死,这瓜瓜
肯定打死不回来。这瓜瓜不回来,薄熙来肯定不会开口,而薄熙来不开口,这广隶就不
好拿了,你若是说美国给我这资料如何如何,这里广隶甚至水工帝都可以说美国的离间
计。看官又疑惑,那王立军不是有口供吗?这才是这场大戏的一个精妙之处,渔夫后面
会详细道来。
这瓜瓜其实早在广隶的掌控之下,广隶派人翻遍瓜瓜的驻地,没有找到那小包,瓜瓜察
觉家里被搜以后,惊恐万状,连忙找个地方躲藏起来。这广隶的人马一个疏忽,竟然一
下子找不到瓜瓜了。这瓜瓜也天天注意新闻,看看父亲到底会...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288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ZT-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1
2012-04-10 22:32:59
第一季 第10回《瓜瓜遭擒薄熙来被双免,大使离间余强生终叛逃》
花开万朵,枝枝鲜艳,这说书人一张嘴来不及说。再回到美利坚,说说那薄公子瓜瓜的
事。
前文说道,瓜瓜带有一绝密小包,里面乃是薄熙来费尽心思收集的各位阿哥的资料,作
为护身符用的。可是瓜瓜没有防被海伍德,被他掉了包。这瓜瓜在薄熙来被除去重庆市
委书记后,知道大事不好,开始躲藏。这里各路人马都来寻他,这广隶是要这致命小包
,而古月帝和西储君则要瓜瓜回国,让薄熙来彻底崩溃。你道为何薄熙来一直没有下文
,就是西储君的妙计,hold住薄熙来,让瓜瓜早点回来,若是上来一杆子打死,这瓜瓜
肯定打死不回来。这瓜瓜不回来,薄熙来肯定不会开口,而薄熙来不开口,这广隶就不
好拿了,你若是说美国给我这资料如何如何,这里广隶甚至水工帝都可以说美国的离间
计。看官又疑惑,那王立军不是有口供吗?这才是这场大戏的一个精妙之处,渔夫后面
会详细道来。
这瓜瓜其实早在广隶的掌控之下,广隶派人翻遍瓜瓜的驻地,没有找到那小包,瓜瓜察
觉家里被搜以后,惊恐万状,连忙找个地方躲藏起来。这广隶的人马一个疏忽,竟然一
下子找不到瓜瓜...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288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ZT-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19
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十九)
2012-04-10 22:32:59
第一季 第10回《瓜瓜遭擒薄熙来被双免,大使离间余强生终叛逃》-----------------
----------------------------------------------------------------------------
-------------------------------------------------------------------------花
开万朵,枝枝鲜艳,这说书人一张嘴来不及说。再回到美利坚,说说那薄公子瓜瓜的事
。--------------------------------------------------------------------------
-------------------------------------------------------前文说道,瓜瓜带有一
绝密小包,里面乃是薄熙来费尽心思收集的各位阿哥的资料,作为护身符用的。可是瓜
瓜没有防被海伍德,被他掉了包。这瓜瓜在薄熙来被除去重庆市委书记后,知道大事不
好,开始躲...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16
☆─────────────────────────────────────☆
xinchong (xc) 于 (Fri Jun 17 21:03:11 2011, 美东) 提到:
这是一个很有特殊的历史现象。
毛主席说过,“卑贱者最聪明”,“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1980年之前,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从1980年开始,劳动人民变成了P民。资本家成了国家的主人。
你没饭吃啊?去偷啊!去抢啊!去当妓女啊!
于是全中国变成了一个道德败坏,笑贫不笑娼的粪坑。
同志们,这真是一个很有特殊的历史现象啊。
☆─────────────────────────────────────☆
puregauge (pure imaginary) 于 (Fri Jun 17 21:08:26 2011, 美东) 提到: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极端不了解国情
彷佛是只有网民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知识分子等才自称P民的
底层劳动人民很大比例不上网,上网也不会留言
还有就是作威作福的官员偶尔流露真实心态,对老百姓说你们算个屁
另外,如果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是不是说...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8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玉清心:北大才子王实味和他滴血的野百合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0 11:29:53 2017, 美东)
延安整风运动中被拿来祭刀的第一个知识分子王实味(网络图片)
知道王实味的人,一定也知道野百合花的故事。王实味是《野百合花》的作者,因《野
百合花》里面的几篇杂文,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所以,一提到野百合花,总会想到
王实味。他的悲剧人生,令象征纯洁、质朴、草根的野百合花,染上了点滴血色。多年
以来,因王实味,野百合花似乎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
今年是王实味遇难70周年。在中共历史上,王实味不是第一个被冤杀的知识分子,但他
却是延安整风运动被拿来祭刀的第一人,他是中共延安整风运动的牺牲品。
王实味1906年4月生于河南潢川,父亲是前清举人,在家乡办学,家境清贫。他幼年随
父亲熟读了四书五经,有较深厚的国学根底。1925年,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和胡风是同
班同学。后因经济困难,只读了两年。1926年1月他加入了中共。1930年和北大同学徐
莹结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在新一届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中,如论年龄,1945年4月出生的俞正声算“老大哥”。不过,在中共政坛上,俞正声更为人知的,是其显赫的家族背景、俞正声本人仕途上的经典经历。
望族之后 凭添历史自信
俞正声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
俞正声的父亲俞启威,系1949年中共建政后第一任天津市长,后出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其母范瑾曾任北京日报社长,为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之妹。
往上追溯,俞启威的父亲俞大纯(即俞正声之祖父),早年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曾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任职。而俞大纯之父俞明震(即俞正声之曾祖父),则是晚清诗界、教育界、政界的知名人士。其麾下最具知名度的学生,则是周树人,即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俞明震之妻,为清末重臣曾国藩之孙女。
俞正声本人的仕途发展中,与中共领导人也有着颇多交集。俞正声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多名红色后代同为该校毕业。1982年,俞正声进入电子工业部,此时该部部长为江泽民;1984年12月,中央批准成立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基金会党组由邓朴方、王鲁光、俞正声三人组成。邓朴方为邓小平长子,而王鲁光则为开国大将王树声之子。
历经百年而不衰,英豪俊杰辈...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2013年3月11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俞正声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俞正声幼时主要经历
1945年,俞正声出生。在儿时,俞正声一直跟随中共革命元勋的父亲奔波于多地。俞父是原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黄敬(原名俞启威),是浙江绍兴一个名门望族的后代。俞正声母亲则是历史学家范文澜妹妹、原北京副市长范瑾。但是俞正声从小就 “高”而不“贵”,受到父母严格的家庭教育和艰苦奋斗的熏陶。1952年,俞正声入读北京八一学校。而在小学五年级时,俞正声父母怕他染上“养尊处优”的陋习,就将他转到胡同里一所普通小学就读。
详细履历
1945年4月,俞正声出生。
1952年,俞正声随父母到北京,入读北京八一小学。八一学校是当时中共高干子弟学校。
小学5年级时,俞正声转到胡同里一所普通的学校学习。
1958年2月10日,俞正声父亲黄敬去世,时年46岁。
1963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1963-1968年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学习
1968-1971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无线电六厂技术员
1971-1975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温家宝的叔祖温朋久在在少年时代,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中共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运动。1919年冬,他考进了天津直隶省第一师范学校。比他大1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本文综合自人民网等媒体。
2009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3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明十三陵挖掘后灵异事件不断,邪气重重,至今无人能解释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Aug 4 07:56:14 2017,GMT)
提及考古发掘,向来是个热门话题。原因就在于,我国很多陵墓都遭受过盗墓贼的光顾,抢救性发掘也是一种保护。然而,我国在对被盗不多的明十三陵发掘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离奇怪事,至今都难以解释。
在明270多年历史中,其皇家陵园共有四处,分别是:埋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埋葬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埋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埋葬朱棣等13位皇帝的北京十三陵。在这四座陵园中,以北京十三陵规模最大。明十三陵中有三座规制比较大,一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二是世宗皇帝朱厚熜的永陵;三是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定陵。
首次对于十三陵的公开发掘,起源于1955年10月4日一篇《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这篇报告是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几位在中国文学界颇有地位的人发起的。尽管我国当时考古经验不足,但上级还是同意了发掘。
1956年5月,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第一个就是本来是打算先挖长陵的,但是挖掘前...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在线历史文献
2002-11-12
http://www.cs.iastate.edu/~baojie/history/histbook.htm
世界历史 | 国别史 | 世界史专题 | 中国通史 | 中国断代史 | 中国史专题 | 二十六史
| 历史典籍 | 百科全书与工具书 | 共运资料 | 中国当代史料 | 其他
世界历史
简明世界通史(上) (下)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通史·当代卷 古代卷 中世纪卷 近代卷(上) 近代卷(下) 现代卷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2
世界当代史
新编世界当代史
国别史
荷马史诗
罗马史纲要
阿拉伯通史(上册) (下册)
澳洲史
德国史纲
法国通史简编
非洲通史古代卷 近代卷 现代卷
加拿大通史简编
近代英国史
日本近代史
苏联史纲CCCP(1953—1964)
世界史专题
佛教史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3) (14) (17)
(18)
中国通史...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h********y
发帖数: 3778
26
hoho,你的主页不错啊.东西很多的说.
有几个问题探讨探讨.
关于宋朝,从财政制度方面来分析在我看来正是正道.宋朝文化之多姿多彩
经济之富庶好象是真,不过国库号称岁入16000万贯,并不都是真正的银子吧.
因为商业不发达,国库里很多都是实物,长年无用直至烂掉,王安石也由此
萌生了改革方案,以政府发贷的办法刺激小农经济.怎奈各方面支持制度
完全没有根基,这才辗转反侧,成了一庄大的公案.

游牧民族的破坏性是有的,可也要考虑宋之前就丢了燕云十八州,北方屏障顿去.
仿若我们今日若丢了西藏,那就大事不妙啦.
k*******y
发帖数: 219
27

宋朝的商业够发达了
民间商业恐怕比现在的中国要发达上百倍
当然我是指制度和结构上,如果要比手机的销售
就没办法了。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我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
方向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工商业,当然会失败啦。
b****e
发帖数: 119
h********y
发帖数: 3778
29
hoho,你的主页不错啊.东西很多的说.
有几个问题探讨探讨.
关于宋朝,从财政制度方面来分析在我看来正是正道.宋朝文化之多姿多彩
经济之富庶好象是真,不过国库号称岁入16000万贯,并不都是真正的银子吧.
因为商业不发达,国库里很多都是实物,长年无用直至烂掉,王安石也由此
萌生了改革方案,以政府发贷的办法刺激小农经济.怎奈各方面支持制度
完全没有根基,这才辗转反侧,成了一庄大的公案.

游牧民族的破坏性是有的,可也要考虑宋之前就丢了燕云十八州,北方屏障顿去.
仿若我们今日若丢了西藏,那就大事不妙啦.
k*******y
发帖数: 219
30

宋朝的商业够发达了
民间商业恐怕比现在的中国要发达上百倍
当然我是指制度和结构上,如果要比手机的销售
就没办法了。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我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
方向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工商业,当然会失败啦。
w******i
发帖数: 131
t*n
发帖数: 14458
32
这篇文章狠详细了,并不是郭沫若的说法一直优势。
[日期:2006-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家洲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曾长期处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但中国在何时进入封建社
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了几十年。我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
学术大讨论,并且各执一说,至今没有定论。这场大讨论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
已不限于历史学界甚至学术界,它是一场带有公众色彩的讨论。尽管现在已经有新的
学说动态出现,但历史旧账是永远抹不掉的。
一个展览和一部教科书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中国通史陈列”按哪一种分期观点来布置,成
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历史博物馆专家洪廷彦当年参加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他回忆说
,大家都很慎重,因为这是最高级别的、最具权威性的历史陈列。一旦确定所依据的
理论体系,必然会有利于其学说的传播,而对其他不同观点自然也会产生相当不利的
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讨论的范文澜、翦伯赞态度通达,主动提议按 照“战国
封建论”的观点布展,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陈列体系,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
对扩大“战国封建论”的知名度
s********k
发帖数: 31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共十册, 人民出版社。
要离开美国了, 有人要吗? $30 包邮费。
h*******n
发帖数: 45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有人要了么?没有的话我要。
s**********l
发帖数: 896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好东西啊,送出去了么?
我读的第一本通史,可惜范老先生没写完,当时史料有限,里面也有些小纰漏。
b****g
发帖数: 4933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不错
s**********a
发帖数: 11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这套书现在出了第11和12册,总共是12册了
p***t
发帖数: 69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还没人要的话我来接吧。
s********k
发帖数: 3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谢谢各位捧场, 书有人要了。
K*K
发帖数: 193
40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7 18:43:01 2011, 美东)
闲闲书话』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修订稿)
点击:79538 回复:504 12345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5页直接到页
作者:梁由之 发表日期:2005-9-13 0:22:00


《百年五牛图》封面:
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
,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
芜绝兮异域!
江淹<<恨赋>>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
>>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题记
一.一个非神即鬼的人
开篇就抄书:
这是一个曾被尊为中国的第二号神,后来又被列为...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zz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47/0804/135857.html
[纪事]延安“抢救运动”真相考
作者:何方
关于抢救运动的评估、资料和一些提法问题
延安整风中的抢救运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
究中的一个禁区,比中央苏区抓“AB”团还要严格。因为抓“AB”团后来一般都把责任
推给尚未成立的 “左”倾中央和并不存在的王明路线 (即使按许多党史书上的说法,
也是大抓“AB团”后的四中全会上才出现所谓“王明路线”), 但抢救运动却无法可
推,只能干脆不提,因为不但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人,连康生在生前也是没人敢公
开提的。例如被称为中共党史奠基作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就根本没有提这
个作者胡乔木自己也说是搞了两三年的抢救运动。 有些文件和文章如果提到,也说成
审干运动(至今还有审干工作扩大化这种不通的提法 ),或只把中间一小段说成“抢
救运动”,而且都要强调审干运动方针的正确和取得的伟大成绩。其中最权威的,当数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所作的如下评价:“
延安的审干运...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荀子与韩非 (转载)
題名《中國通史》著作甚繁,查知此文爲范文澜、蔡美彪十卷本《中國通史》第一编第
五章(戰國)第七節,茲告。
c*********d
发帖数: 9770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韩友好之路的开拓者张保皋
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08-01/02/content_12102223.htm
公元8世纪,位于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出了个传奇式的民族英雄张保皋,他不但在唐
朝和本国战功卓著,也为大唐与新罗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790年,张保皋生于新罗国的莞岛(今韩国莞岛郡)。当时的新罗实行骨品制
,等级极为森严,平民无氏不能做官。幼时的张保皋因出身微贱,连姓氏名字都没有,
被人称为"海岛人"。但张保皋少怀大志,喜欢舞枪弄棒,又好水性,练就一身武艺。17
岁那年,他同好友郑年结伴渡海来到赤山浦(现荣成石岛),不久辗转南下到扬州。
张保皋入唐时,唐朝已开始衰落。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不时发生叛
乱。张保皋和郑年浪迹扬州时,适逢镇海节度使李琦据润州(江苏镇江)反。唐军扩募
镇压反叛,张保皋和郑年被募编入了徐州武宁军中。
张保皋和郑年在唐军中,先后参加了平定镇海李琦,淮西镇吴元济和淄青镇李师道
的叛乱。张保皋"善斗战,工用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因本领高强、英勇善战
、累立军功,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天子老姬家的诸侯国
敝人比较土,站内大多操作还不会,贤兄莫笑。对待版务亦儒亦法的招抚,还是觉得简体、繁体,无可无不可,因此任意所至,发帖多用繁体,回帖多用简体。包子赏给我,我也从来不看的(其实是不知道在哪里,如果版务可以操作全给足下无妨)。对于比较喜欢的问题,倒是愿意略写文字,难免纰漏,闻过则喜。
傅樂成先生的《通史》,成书比较早,七八十年代以后新的研究成果就没有,然而在他所见范围之内,博采众言,综合选取已经广泛被认可的研究成果,因此可比肩范文澜《中国通史》与钱穆《国史大纲》(可惜很晚在大陆才出版)。其述奴隶“……另一来源则为罪犯,古籍中尝有贵族被废灭其妻孥充为奴隶的记载,例如栾、郤、胥、原等姓,本是晋国贵族,其后代则降在皂隶之列。
……”(第二章第二节),惜无注脚明示引用来源。然余仍觉傅樂成先生此言虽未必严谨,恐怕这么论述也应该有其根据的。兹改“沦为奴隶”为“沦落”,存其疑而谨其意。再拜谢足下!
【傅先生在这节里所说“奴隸”定义得比较广泛:“……奴隸除了極少數用作祭祀的犧牲外,大部被强迫爲貴族服役,……國君以奴隸百人乃至數千人賞賜臣下,都曾見于紀錄。奴隸在貴族左右服役的,有小臣(侍役)、婢、妾、僕、竪,...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46
我喜欢鉴别、精读一流的书,中外的、经学/史学/政治伦理/法理/哲学的,不拘一格。慢慢注意到文献学的意义,所以碰到一些精通文献学的大家的重要评论,都会明辨然后谨慎去采纳。王子今先生有《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可以作为一般读者看书的指引来用。
与贤兄共勉。如不弃,可互留联系方式,以便交流。
论语,李零先生《丧家狗:我读论语》有两篇导读《古人读〈论语〉,文本、注释及其他》《今人读〈论语〉,基本参考书》,综述文献比较到位,比较了今人注家。目前在读李零先生这本,以及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
《礼记》里面,尤其是《大学》,逻辑推导比较通顺的注家,我至今没有看到,希望诸贤推荐。我看到Jon Elster的An Introduction to Karl Marx,确切的称为Elster on Marx更妥当一些,写文章和遣词造句的水平非常好,辨析what is living and what is dead,把dialectical method列为Marx至今还活着的思想中的第一条。我联想到《大学》这篇,于是觉得历代的注家在这点上还不甚完美,因此如果仔细推敲逻辑,有不甚通达...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8
有何推荐?范文澜的布头太大了。
美国哪里有卖?
国史大纲我也只有上册。
t****a
发帖数: 3544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ayama (电饭煲上校挖坑专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出身看,俞正声比瓜爹更有贵族血统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3 11:03:43 2012, 美东)
沾亲带故的名人不少, 其中还不少文化人。

--------------------------------------------------
话得从头说起。
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
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
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
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俞明震曾担任过南京江
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十八岁的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
"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
国留学的"恩师":
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50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