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范文澜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l*****t
发帖数: 1080
1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虢国史漫谈(转载)
原因很简单,范文澜分析过,政治不正确
b**********u
发帖数: 281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 李容发-落而刚
李秀成 李容发

李秀成广西藤县新旺村人〔一〕。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出生〔二〕在一个贫雇农
业家庭。父亲叫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他们自己没有田地,也租不半
点田地,只得给地主做雇工,和去垦山种植。虽然长年牛马一般的苦作,却还是饥寒交
迫。秀成便是在这样穷苦的家庭裹生长的。
像秀成这样的一个贫雇农儿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只因为他的舅父是个村塾教师
,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但家中却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读到十岁,家中太
苦了,只得把他叫回来帮助父母觅食,不让他读下去。后来还是靠舅父的力,把他保送
到各个村塾去做帮工使他得些工钱回来补助父母,自己又得在村塾一边做帮工,一边自
学。那时候,村塾里面的学童,都是地主、富农的儿子。秀成在那里做帮工,就必须伺
候他们。大家都是儿童,人家是人上人,自己却是人下人,生活给他了一条阶级的鸿沟
。也给他深深地刻下了阶级的仇恨。而他要保持得住这份工作,还要低三下四去取得他
们的欢喜。在秀成一生里面,有一个突出的性格,人们称它为「外柔内刚」〔一〕。什
么叫做「外柔内刚」?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外柔」是外形,只是达到目的
底...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虢国史漫谈(转载)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5
对的。这个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里说得比较详细。小的地主还好,大地主还养有专门的
收租队,跟现在房地产的拆迁队似的,有利益就有各种怪胎。还有一个高利贷也很要命
。地主其实是喜欢天灾人祸的,这样农民或者卖地或者借高利贷,一个小小的高利贷最
后利滚利把一家老小都变成地主的终身奴隶的不要太多。
总之,旧社会绝对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什么田园牧歌时代。这世界就是一个博弈关系,能
拿走你九分的就决不可能发发善心让你一下只拿八分。一般来说,是农民有求于地主,
是不敢不交租子的。地主最有效的威胁,就是不让农民来年再租他的地,而且那样的话
这个农民很可能连别的地主的地也租不了了。所以有些地方地主甚至还行使类似初夜权
这种东西。也就是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其实比工人对资本家的依附要厉害的多。
w****2
发帖数: 12072
6
其实我大概对陈的成就知道一些,“中等”应该不至于,但要说他还超过了范文澜等人
我是不认同的,至于通过谣言走上神坛更是不认同了。
J*****2
发帖数: 498
7
慕容部被称为白部鲜卑,晋朝士大夫以娶鲜卑慕容部女子为荣,司马某某的母亲是慕容
部的,须发皆黄,按照通史的记载,慕容部是高加索人无疑,何来炎黄子孙之说。请查
看范文澜通史简编,有历史记载。
r****p
发帖数: 1854
8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施雨华:李济——失踪的大师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
的科学考古发掘。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
究。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
1928年是李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国
民政府成立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他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0年之前,他由清华学堂选送留学美国,5年里拿了3个学位:心理学学士、社会学
硕士,最后是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哲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有人自
此习惯性地称他为“Dr. 李”。据说他父亲有一阵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博父”,在诗词
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有炫耀儿子的意思,更显示老父的尊严。
1923年回国后,他在南开大学当了两年教授。之后清华学堂成立国学研究院,聘梁
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李济资历稍浅,加上需要做田野工作,任“特
约讲师”,但月薪400元鹰洋、助教一人、研究室一间的“标配”,与四教授持平。
李济拿的是人类学博士,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无疑是考古。按他自...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试析古羌族与汉民族的源流
——兼议先进文化对培养和强化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张润平
(原发表在《西羌文化》2002年第1期,后被多家大学学报及多种文库转载收录)
内容提要:先秦史其实是部夷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构成华夏族的主体民族正是羌族
。由羌族先民创造的华夏文化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及其在古代发展过程的完成
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绝对性的贡献。汉族是在不断吸收各种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融和各
个民族的过程中,由最早的极少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主体民族。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
必然。它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
主题词:古羌族 大汉民族 华夏文化 源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数千年来保持着统一和持续的文化形态的古国。从远
古的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在改造世界,求取生存,开创自己的历史的漫长岁月中,
以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又有重大
深远影响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值得我们任何一位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自豪的。
然而,当我们在阐述中华民族历史源流时,往往显得异常慵懒,大量历史事实随便...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 18:53:34 2014, 美东)
孔子是否删过《诗》?
《诗经》(也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发展史
上有其突出的地位。但是,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可靠材料,至今
在许多方面众说纷纭,无法作出定论。孔子是否删过《诗》就是一个悬案。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引《诗》十分普遍,但当时主要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
待的,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文学价值,所以对它的作者、编定者、编著年代等问题,
不大可能进行探讨。直到汉代,司马迁为了写《史记》才对春秋、战国以及上古时代的
文化作了一番理论上的总结。他通过对《诗经》及孔子的研究,提出了孔子删《诗》的
观点。他认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中
述殷,……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台《韶》、《武》、《雅》、《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自此,这种观...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3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是怎么回事
胡适写过“说儒",讲儒之由来,说儒是殷商的宗教,被周民族灭国以后,由孔子复兴。
我是从范文澜攻击胡适的文章里了解的。
基因和圣王的联系是开玩笑啦。但是可以看出遗传的父系母系传承。
本版前一段有人贴过,说自己的尼人基因多一些。
可以参考 http://www.tianyabook.com/qita/zhongguorencongnalilai/5.html
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类似于殷墟卜辞的自证物来对证夏后氏世系,百余年来对夏后氏世系
的怀疑之声却不绝于耳。崔述和顾颉刚先生是代表性的怀疑者,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
太康~中康~相~少康”四代夏后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
中兴”。这段历史载于《左传》的襄公四年[2] 和哀公元年[3] (《史记·吴太伯世家
》引相同内容[4] )、《竹书纪年》[5] 、《楚辞》的天问篇[6] 和离骚篇[7] 、《史
记·夏本纪》[8] 、《书序》[9] 等传世文献。崔述先生曾对夏后太康、仲康、少康的
名字产生怀疑:“禹之后嗣见于传记者,曰启、曰相、曰杼、曰皋,皆其名也。上古质
朴,故皆以名著,无可异者。惟太康、少康则不似名而似号。不知二后何...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13
初中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开始。另外老哥很早就弄了一套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虽然看不太懂,但是想老哥觉得好的必然是牛的。
c****2
发帖数: 345
14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上大骂佛教,大家怎么看?
c***h
发帖数: 1862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贺龙与王实味 命运如此相似
贺龙与王实味 命运如此相似
南城陂
王实味,原名诗微,笔名实味,河南潢川县人,1906年生,1925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文
院预科,1926年1月入党。
在北大就读期间发表小说《休息》,表示:“我们青年的使命就是要用我们的力去捣毁
一切黑暗的渊窟,用我们的热血去浇灭一切罪恶的魔火,拯救砧危的祖国,改造龌龊的
社会,乃是我们应有的唯一的目标与责任。”
1937年9月,王实味本来欲和妻子刘萤上起去延安,但因妻子有孕且两次打胎未成。出
于对中国革命的强烈向往,王抛下有身孕的妻子于1937年10月只身前往延安。
王实味到达延安后主要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四年间单独或与人合作共译出近二百
万字的理论书稿。
1942年3月13日,3月23日王实味连续推出《政治家 艺术家》与《野百合花》两篇文章
发表于《解放日报》副刊上,对延安在抗战这样艰难的时期出现一些领导干部搞等级制
度、对下层群众关心不够、弃旧娶新及言论上的不自由提出了批评。同期对上述延安存
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的还有丁玲、艾青、萧军等文化名人。
根据康生的统计,王实味的文章获得了中央研究院95%的人员的同意,连同丁玲、艾青
、萧军等人的批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T89757 (唐七公子), 信区: paladin
标 题: 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9 02:27:39 2014, 美东)
1969年10月10日。夜,漆黑。风,瘆人。一股肃杀的气氛缠绕着古城北京某监狱。
行将归天的吴晗,苦苦挣扎着不肯离去。
呼吸越来越困难了。他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下颚,笨拙的身子在被他的热血浸泡过
的干草上急剧地抽搐、颤抖,两条干瘦的小腿伸开、蜷回、又伸开,灵魂在挣脱躯壳的
最后时刻是那样不情愿。或许,这颗痛苦的灵魂在彻底绝望之前,还要回到清华园的绿
草地、北京市政府那张明净的办公桌前,到定陵那神秘深邃的地宫中再走一趟,向他们
一一告别、辞行。
吴晗1928年入北京清华大学史学系,1937年,年仅28岁被聘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
1940年到西南大学执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北平被中共夺取,吴晗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
副主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http://hx.cnd.org/?p=108047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引言
二零零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个系列,陆续发在微信朋友圈里
。写完之后,有人建议整理一下,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顺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地图附
上,以便读者参考。所附地图,都是来自维基百科。在这里向维基百科表示感谢。
(一)
我贴出《历史应该怎样解读》那篇杂感之后,有朋友提出质疑,说高句丽跟高丽没有关
系,只有韩国人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承认,似乎我把高句丽作为朝鲜人的祖先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丽人是高句丽的承传似乎是人皆尽知的公
论,听大人说朝鲜也叫高丽,以前叫高句丽,后来把中间的句字去掉了,就叫高丽。因
为朝鲜既是国名,也是民族的名称,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高丽或者高句丽到底是代表民
族还是国家,只是知道朝鲜,高丽和高句丽是不同时代使用的名字,把时间概念抛开不
算,都是一回事。但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那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不关心。虽然高句丽也曾占领过
中国东北大片...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757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的周是什么意思?
你这些解释都是由今天的汉字本义去理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全错。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
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
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
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姬发灭殷以后,就以“周
”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
,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s*******w
发帖数: 2257
19
陆德:陆定一晚年十大反思曝光
发表于 2016 年 03 月 13 日 由 lixindai
中共开国元老陆定一(1906-1996)生前担任中宣部长职务长达22年。陆定一去世10周
年前夕,陆定一之子陆德整理出父亲的十大反思上呈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摘发其中五
大反思。
《炎黄春秋》编者按:由陆定一同志长子陆德整理的《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一共
十部分,这十部分的标题是:
一、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二、毛主席犯的错误,我也有份;
三、对林彪提出“四个念念不忘”的反思;
四、惩治党内腐败问题,要有外力;
五、党的“双百”方针,应该用“二元论”来解释;
六、对自由、民主的认识;
七、共产主义事业是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过去理解得过于幼稚,犯了急躁病;
八、共产主义事业必定会胜利;
九、中国应该走一条不同于欧美“自由市场原教宗”理论的第三条路,来创建自己的改
革发展模式;
十、最终遗言。
经作者同意定稿,本刊先摘发其中五部分,以飨读者。
前言
2000年6月9日,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中央开会纪念了他。
父亲多年负责党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他提出了“新闻定义”、“教育方针”,并积
极推动形成...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20
范文澜的书,也是那个时代的老掉牙旧书。
白寿彝的书,充斥着马克思历史学观点,比老外的更扯淡。
D*****i
发帖数: 8922
21
另外谈中国历史,很多人都会引用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吧,谁整天bb范文澜说、白寿彝
说?
比起拿羊大人的全球史来bb的,高下立判啊。
d******a
发帖数: 32122
22
不解释
--------
苗族的历史背景是一个漫长的迁徙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苗族迁徙的的描述:
迁徙五千年 创业五千秋
——世界苗族迁徙史浅析
澳大利亚著名的民族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上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
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这位
史学家的分析和结论是符合事实的。
犹太族,曾是一个不幸的民族。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屠杀了
50万犹太人,迫使犹太人向世界各国“大流散”。但无论他们流散、迁徙到哪里,都摆
脱不了被歧视、被压迫的命运。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就杀害了600万犹太
人,占世界犹人口的三分之一。后来,犹太在美、英等国家的同情支持下,成立了意为
“同神摔过跤的人”的犹太国——以色列。从此,犹太人才有立足之地,继之他们才得
以将他们面积公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万的小国迅速发展成当今世界最小的超级大
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几个少数国家之一。
苗族过去所受的苦难比犹太人更深重、历史久远,是个更为不幸的民族。
在炎黄与蚩尤涿鹿鏖战之后的五千年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苗族由北到南,由东
到西,从国内到海...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千家驹的痛述与反思 zt
千家驹的痛述与反思
金钟
编者按:最近去世的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晚年自撰年谱,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地记
录一生经历与所见所闻,坦诚态度与揭露性为世所罕见。本刊主编获赠一册,特简介其
精华於本文,以弘扬中国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中国老资格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在深圳谢世,那天是九月三日,也正好是他寿龄九
十三岁。千家驹是中国二十世纪激进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十六岁就加入共产党,二
十六岁已在经济学界享有名声,一九四九年自香港北上,直达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周恩来和他比年龄时,才四十岁。他虽早年脱党,但一直是中共的追随者,他自称是「
不可救药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是「党的同路人」,「以民主党派中的左派自居」。
他抗战后居港三年的一半生活费(五百元)由中共地下党负责,四九年后享有高干八级
待遇。文革后中共还准备提升他为政协副主席,他谢却了这享有国家领导人荣誉的职位。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左派学者,却成为中共的真正的叛逆和无情的批判者,晚年撰
述的个人年谱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年谱仅赠少数友好留为纪念)
千家驹先生一九八九年赴美三年后,九三年返港,在深圳、香港定居。那时我有寄
《开放杂志》...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3422
24
晋明帝还有个特征 黄须。 慕容鲜卑是白种人, 是范文澜考证过的,不是我瞎编的。

发帖数: 1
25
从反蒋英雄到毛的叭儿狗
——关于文化班头郭沫若的若干问题透视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与宋代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眉山相距不远,可
算大同乡。四川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文人,以李白、苏轼为代表可谓名冠千古。“蜀
江水碧峨眉秀,幻出文君与相如”,也许这与四川的山水灵气有关。应该说郭沫若也沾
了一点山水灵气,他有点才,可总体看来,更多地则是“缺德”,这就让他的才黯然失
色了。关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曾以“流氓才子”概括之,那主要是指其生活品性方面
的问题。但那时郭政治上的品性、投机小丑和流氓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所以我们在此主
要展示一下他后来、主要是在毛统治下这些方面的表现。
本来郭沫若确也可算当时中国一个文化方面的人才,中共就封给他诗人、剧作家、翻译
家、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书法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一大堆头衔和官衔。他的
官衔一般人不大清楚,只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头衔: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尽皆知。通俗地说,他是当时官、民双方都认可的毛政权下的“文化班头”。
郭这个文化班头在毛泽东当政时代可谓中国文化界的不倒翁。这一现象是很奇特的,因
为在毛统治下的中国,文化精英几乎被...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不存在什么“农民起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6 23:15:02 2017, 美东)
原创 2017-07-01 杨津涛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短史记栏目。
文 | 杨津涛
“农民起义”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在严格意义上,所谓“农民起义”并
不存在。
一、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绝大多数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
也耳熟能详。1949年后的中国通史中有关“农民起义”“农民革命”的内容,曾长期占
据很大篇幅,且一致持高度评价。
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
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
。”《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瑞罢官》与郭沫若辞职
作者: 邢小群
京剧《海瑞罢官》的独特历史地位,并非因其艺术成就之高,而是因为姚文元对它的批
判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海瑞本是一个明代的官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
御史等职。他正直刚毅,为政清廉,职位低下时敢于蔑视权贵,做了高官仍直言敢谏,
冒死上疏。他抑制豪强,安抚百姓,以清官的美名流传于世。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中
共八届七中全会上说,海瑞写给皇帝的信,意见很尖锐,那是很不客气的。海瑞比包文
正不知高明多少。毛泽东号召干部要有海瑞批评嘉靖皇帝的勇气。还提出要找研究历史
的人写宣扬海瑞的文章。胡乔木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转告明史专家吴晗。吴晗本是民盟
左派,共产党员,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他很快发表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文
章。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看到后,又请吴晗创作了剧本《海瑞罢官》,由北京京剧团于
1961年上演。1962年3月,江青看了这出戏,认为政治倾向有问题,想找李希凡写批判
文章,没有得到响应,又去上海找人,得到上海市委领导支持。1965年3月,上海市委
分管宣传的书记张春桥,确认毛泽东支持此事,找来姚文元面见江青,并从复旦大学调
来朱...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15238
28
说实话佛教那些忽悠,不文盲还真不敢那么大胆子
范文澜一针见血地指出,最爱吹牛的就是佛教了
c*****e
发帖数: 474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著名日奸---井上清
历史评价
他是唯一一位站出来发表论文论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日本学者。以后
,许多学者再研究钓鱼岛问题,都离不开井上清先生最原始的调查材料。井上清坚持真
理、坚持正义的言行,为日本右翼分子恨之入骨。井上清多次遭到右翼分子的威胁恐吓
,但他临危不惧,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战斗品质。由于井上清在国内外的名气和影响
实在太大了,右翼分子始终不敢对他下手。1960年井上清到苏联访问,回来途中顺访我
国,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与近代史所的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刘大年等进行了学术交流。以后,井上清30多
次到中国访问,王震、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都分别会见过他。郭沫若院长、胡绳院长都
与他建立了密切关系。
作品一览
井上著作颇丰,他的《日本女性史》、《日本的近代史》、《日本的历史》、《天
皇·天皇制的历史》、《部落的历史和解放理论》及《日本的军国主义》等都是学习日
本史和研究日本的重要资料。
f***e
发帖数: 332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1523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俞家和校长也有关系
正生的老妈姓范,她有个哥哥叫范文澜
C********g
发帖数: 9656
32
◎金钟
●编者按:最近去世的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晚年自撰年谱,秉笔直书,实事求是记录一
生经历与所见所闻,坦诚态度与揭露性为世所罕见。本刊主编获赠一册,特简介其精华
于本文,以弘扬中国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中国老资格经济学家千家驹先生在深圳谢世,那天是九月三日,也正好是他寿龄九
十三岁。千家驹是中国二十世纪激进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十六岁就加入共产党,二
十六岁已在经济学界享有名声,一九四九年自香港北上,直达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周恩来和他比年龄时,才四十岁。他虽早年脱党,但一直是中共的追随者,他自称是「
不可救药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是「党的同路人」,「以民主党派中的左派自居」。
他抗战后居港三年的一半生活费(五百元)由中共地下党负责,四九年后享有高干八级
待遇。文革后中共还准备提升他为政协副主席,他谢却了这享有国家领导人荣誉的职位。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左派学者,却成为中共的真正的叛逆和无情的批判者,晚年撰
述的个人年谱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
年谱仅赠少数友好留为纪念
千家驹先生一九八九年赴美三年后,九三年返港,在深圳、香港定居。那时我有寄
《开放杂志》向他请教,有段时间,... 阅读全帖
h*******2
发帖数: 509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irentixiang (青天白日满地红),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3 00:08:33 2011, 美东)
http://xgc.merseine.nu/wh/famine/Reports/DyUu01.html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丁 抒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xgc2000.com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一九六○年大饥荒时“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今人已难以想像。
据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张文才回忆:“有些地方甚至饿殍遍野,总理为
此忧心如焚”。
在大跃进前一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作家白桦是信阳人。
他当时正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工厂劳动改造,同居一室的同乡从信阳探亲回来,
对他讲了如下一段话:
我刚从咱们家乡回来……俺家里的人都饿死光了……只剩下俺姑,她的
儿子也死了……她咋活下来的呢?……有一天夜里,一只饿得只剩两张皮的
猪冲进她的院子,她连忙关上门,一棒就把饿昏了的猪敲死了,...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34
“有的同志说,党是不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阶层,就要维护这个阶层的利益,换句话说,
当官的要维护当官的利益。”俞正声说,“党必须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党不是利益群
体……我参加政治局会议,我们很多问题都是敞开讨论的,经常开会,它反映了各种利
益。”
“现在有的媒体宣传的一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以后……救亡图存的思想,使中国
丧失了一个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机遇,从而陷入了革命的漩涡。”俞正声说,“五四时
代就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时代……不能仅仅看到大学里的一些景象就做出一个对社会的判
断。”
在这堂党课结束前的提问环节,一位学生在递上来的纸条上问:“对党的未来怎么
看?”俞正声抬头缓缓说道:“党的未来取决于党本身,而不是取决于他人。我们党本
身如果能够坚强,能够克服自身的弊端,党的未来是光明的;如果党本身是软弱无力的
,这个党是没有希望的。”
一条微博的蝴蝶效应
2011年6月20日下午,一堂特别的党课在上海交通大学新体育馆内进行──坐在讲
台上的,是身着白衬衫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
环坐在俞正声面前的,是来自上海交大所有院系所有年级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
积极分子,以及部分教师代表,人...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35
本页位置: 首页 > 人物 > 风云人物
制作日期:2004年9月23日 来源:《党史博览》
温家宝的家世
宗道一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
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
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
的全家,包括爷
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从在
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
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
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
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36
阎先生的谎言与中国人的凝聚力 [原创 2008-07-26 22:02:57] [删除...]
我顶 字号:大 中 小
九十八年腊月 别鹤
同样姓阎,民族英雄阎应元反抗“剃发易服”,捍卫华夏尊严,三百年前在江阴抗清,
壮烈牺牲;三百年后的一天,一位号称“满学会长”“著名学者”的阎崇年先生,跑到
“江阴八十一日”曾被清军屠杀得只剩几十人的无锡,兜售清廷刽子手之一的传记《康
熙大帝》,遭遇了耳光。
此事闻知,已做评论,本不想再提。但后来冒出了一些“阎崇年语录”,用以证明阎先
生的确是借着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公然欺骗国人、篡改历史、颠倒黑白、散布野蛮的价
值观、瓦解我中华凝聚力。这些语录,是许多不知姓名的同胞,从阎先生的狂言乱语中
,辛苦提炼而成的,我以前看到过,这次更引起了兴趣。
一、流传语录典型考证——兼论阎崇年谎言的危害
以下就是阎崇年先生流传甚广的争议语录,这些观点、原意或者原话,明显代表了他的
立场,有人却矢口否认。我以前喜欢看百家讲坛,这些语录看一眼就知道是真还是假。
阎崇年的很多只言片语暴露出,他始终站在死了快百年的满洲黑帮的立场上。比如在百
家讲坛说“明朝皇帝,他是汉族...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985
37
天佑我中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
——纪念118诞辰迎接120大典
谭伟东 中美战略研究院 总裁 2011.12.21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才没有新中国,只有毛泽东主义才
能完成社会主义大业,只有毛泽东主义才能救中国,也最终救世界。
我们至今生活在毛主席的超级保护屏障之下:
(1)国防、产业、区域的大三线,确保了中国免于历史上的苏联、美国的外科手术的
核打击、核摧毁、核讹诈,为中国构造免于超级大家颠覆、威胁、讹诈、主宰、欺凌,
奠定了根本性的永恒防御和战略布局体系,不但赢得了历史先机,完成了两弹一星和所
有的航天航空最高国防战略产业和军备的结构性部署,而且为中国在自己巨大广柔的同
西欧、美国、加拿大大体相当的领土面积上,展开可持续的均衡、充分、协调之发展,
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没有大三线,西北战略、中原崛起战略、边疆稳定战略,都是
不可思议的。
(2)拒绝斯大林、美国和几乎一切外国势力试图劝诫、要求甚至威胁要中国接受的划
江而治的现代中国南北朝,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伟大胆略,同朱
德总司令一道,命令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形...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3544
38
沾亲带故的名人不少, 其中还不少文化人。

--------------------------------------------------
话得从头说起。
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
恪士,号孤庵,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
甲午战争时,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
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俞明震曾担任过南京江
南水师学堂督办,也即校长。
1898年,十八岁的鲁迅进入该校,成为俞明震的学生。《鲁迅日记》中多次提到
"恪士师",就是俞明震。鲁迅还曾在《琐记》一文中,以亲切的笔致描述过后来送他出
国留学的"恩师":
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
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
呀?……"
俞明震长子俞大纯(又名俞大线?),俞大纯膝下四子两女。长子俞启孝生于北
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老二俞启信生于德国,专攻化学;老三即俞...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9
本文选自米鹤都主编《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口述历史第二册(香港
中国书局,2011年3月出版)。任志强口述,采写:徐绥之、齐馨,编辑:墨诞、米鹤
都,主编米鹤都。编者授权共识网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任志强 山东掖县人,1951年3月生于丹东。文革前为北京第三十五中学 1967届初中毕
业生。1969年先后赴陕北、黑龙江插队。同年参军,1975年提干,曾任排长、参谋。
1980年参与北京怡达公司的创立,次年正式复员,受聘于该公司副经理。1984年后任北
京市华远人才交流开发公司经理、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建设部经理、华远总公司副
总经理。1991年后任华远总公司总经理、华远集团总裁、华润(香港)北京置地有限公司
总经理等职。他主持或参与了华远近50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工作,曾当选北京市劳动模
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
政协委员。
我的家庭
我老家在山东掖县,过去是出武状元的地方,有好些黄马褂和武状元的牌匾。我家
那个村,将近一半儿都是一个大家族。祖上没有家谱,我搞不清楚这些,但村里人都能
记住辈份。我女儿有次回老家,她当时...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0
俞正声:“党内的腐败现象越来越泛滥!相信毛泽东搞文革“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时间:2011-06-28 09:00:3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解放日报记者25日电,俞正声说:“党内的腐败现象越来越泛滥!就像每年的
水灾,我看应该从根本上进行遏制,最近报铁道部部长的案子,利用工程索取钱财,成
亿成亿地索取,若干亿的回扣,生活糜烂啊。”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近日在一场5000名年轻党员听讲的课堂上,从本身家族受
迫害谈到当前社会矛盾与冲突,直指中共党内腐败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
在上海交通大学新体育馆内进行的党课上,俞正声以老共产党员身份,主动谈到文
化大革命等争议话题,也不避讳地触及腐败等社会敏感问题。
俞正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收入差距扩大以及腐败:“
党内的腐败现象,我看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遏制,最近报的铁道部部长的案子,利用工程
索取钱财,成亿成亿地索取,若干亿的回扣,生活糜烂啊。”
从普通养路工人一路擢升为中国铁道部部长的刘志军,今年2月因“严重违纪”被
免职调查。中国官方至今未公布刘志军的违纪细节。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日前指出,
20...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288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shanhu (我代表党和人民处决你!),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19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3 19:12:10 2012, 美东)
王立军事件给人的启示(十九)
2012-04-10 22:32:59
第一季 第10回《瓜瓜遭擒薄熙来被双免,大使离间余强生终叛逃》-----------------
----------------------------------------------------------------------------
-------------------------------------------------------------------------花
开万朵,枝枝鲜艳,这说书人一张嘴来不及说。再回到美利坚,说说那薄公子瓜瓜的事
。--------------------------------------------------------------------------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2
关于李秀成的历史评价,向来有褒有贬,结论也是明确的。功大于过。
然而,1963年,《历史研究》第四期刊出戚本禹文章,题为《评李秀成自述——并与罗
尔纲、梁枯庐、 吕集义等先生的商榷》。文章说:“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
秀成,在 1864年7月22日被曾国藩的军队俘虏了。他在敌人的囚笼里写了一个自述。这
个自述,从它的史料价值来看,无疑是极其珍贵的;但是,从它的根本立场来看,却是
一个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他的结论是:李秀成是叛徒,并“认贼作
父”。
戚本禹其时,仅仅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山东威海人,1931年生于上海,1949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下属一个科室的科长。他的文章与观点,理所当然
受到历史学界的反对。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邓拓、刘大年、李新等著名学者,对
戚本禹文章和观点提出了严厉批评。但是,戚本禹的文章,也被江青看到了。好事的江
青便将文章呈送毛泽东。喜欢历史的毛泽东特意据此读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
读毕,毛泽东随笔一批:“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忠,不足为训。”对戚本禹文
章予以肯定。自此,李秀成被定性, 当时正在上演的话...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
刘步蟾是中国早期海军的一位重要将领,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知道的人并不多。
他后来之所以出名,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与彩色电影故事片《甲午风云》的上映
大有关系。《甲午风云》把刘步蟾当做反面角色来写,把他定性为胆小怯敌的投降派。
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信者固信,疑者亦疑,这本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不料却由此引
起了一场风波。
身后恶名从何来
刘步蟾,字子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1852年生。16岁考入福州船政学
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曾充任建威兵船管带。25岁时,船政学堂派第一
批毕业生出洋学习海军,入选。留英3年,学业猛进,出类拔萃,每试“成绩冠诸生”
。英国海军中将斐利曼特对其有两句评语:“涉猎西学,功深伏案。”《清史稿》亦有
评论称:“华人明海战术,步蟾为最先。”1879年回国后,刘步蟾认为中国加强海
防,必须建设强大海军,因撰《西洋兵船炮台操法大略》条陈,上于北洋大臣李鸿章,
提出采取积极防御方针:“最上之策,非拥铁甲等船自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
为守之妙。”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清朝命丁汝昌为提督,刘步蟾为右翼总兵、“
定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44
蔡美彪研究员著《中华史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出
版座谈会于2012年7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
院长陈奎元同志在会上宣读了江泽民同志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写的序言,中央政治
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原中央文献研究
室常务副主任、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
文海,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先后发言。
在京思想文化领域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负责人、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中国社会
科学院研究所和相关职能局负责人200多人出席。
《中华史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奎元院长遵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出版简史的提议,
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蔡美彪先生编写的。蔡美彪先
生领受此项工作,殚精竭虑,精心构思,穷一生积学,花三年时光,圆满完成了这一工
作。
这是一部句句斟酌、字字推敲的“小书”,也是一部概述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揭示...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5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
对鸦片的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
问题在于,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
国官员的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核心提示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
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
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
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核心提示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
.义律是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
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核心提示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
次,双方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核心提示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
同...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95
46
温家宝的家世
作者:宗道一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
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
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
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
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
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
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
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温瀛士在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
激情与理想,17岁即开始投身教...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95
47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80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uanmit (v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匈奴究竟输在了哪---------汉武帝伐大宛探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3 17:45:44 2012, 美东)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9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770
1969年10月10日。夜,漆黑。风,瘆人。一股肃杀的气氛缠绕着古城北京某监狱。行将
归天的吴晗,苦苦挣扎着不肯离去。
呼吸越来越困难了。他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下颚,笨拙的身子在被他的热血浸泡过的干
草上急剧地抽搐、颤抖,两条干瘦的小腿伸开、蜷回、又伸开,灵魂在挣脱躯壳的最后
时刻是那样不情愿。或许,这颗痛苦的灵魂在彻底绝望之前,还要回到清华园的绿草地
、北京市政府那张明净的办公桌前,到定陵那神秘深邃的地宫中再走一趟,向他们一一
告别、辞行。
吴晗1928年入北京清华大学史学系,1937年,年仅28岁被聘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1940
年到西南大学执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北平被中共夺取,吴晗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
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人代表
,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以及全国青联副主席、秘
书长、民盟北京市主任委...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50
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书,私货太多。有时间去看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至于明史最好就
不要看了,要看就要看国榷和明实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