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萨谬
首页 上页 1 2 3 (共3页)
a**********u
发帖数: 28450
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钟琴:勘破韩寒“代笔”门zz
来源日期:2012-2-22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的鲍鹏山先生等等。
我怀疑,“公知”们可能忙于思考着怎么解决国际、国内大事,对所谓“方韩之争”这
类“没有意思”(张鸣先生语)的...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2
韩粉还是先把自己满头虱子捉干净
几十个质疑一个都没敢回应
又涎着二皮脸出来招摇
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7316
3
和尚们崇尚和平,他们的反击方式也很文艺。和尚们说,你们写同人?好啊!我
们也写!看谁的影响力大!
先是东晋(或着刘宋时期伪称)的一位佛教大手,写了一部《大灌顶经》,里面
开了一个脑洞:
佛语阿难葬法无数。
吾今当为略说少事。
示现未来诸众生也。
我此国土水葬火葬。
塔冢之葬其事有三。
阎浮界内有震旦国。
我遣三圣在中化导。
人民慈哀礼义具足。
上下相率无逆忤者。
你不是说老子去天竺传的佛教吗?那我就反着写,是佛祖早早就派了三圣来震旦
(即中国)护法传教!
道教的反击也很快。刘宋末年,一个顾欢的道士发表了《夷夏论》,劈头就是一句:
寻二教之源,故两标经句。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
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
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此出《玄妙内篇》。
这个《玄妙内篇》,估计是《老子化胡经》的另外一个版本,绘声绘色地把释迦
出生的故事,加了一个老子投胎的前缀,添加了好多细节。
顾欢借此宣称,佛、道同源,而道是源头。中国人学什么佛法啊,正根就在中原。
这篇同人一出,佛教界立刻炸了毛。各位高僧纷纷撰文予以反驳,
更有一代同人...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4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刨根问底(3):心与物质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5
疑惑七:视师如佛,是否依人不依法?
索达吉:有些人认为:“密宗把上师当佛一样看待,这种做法不正确。佛教要
求‘依法不依人’,如果把上师当成佛,一切身口意全依赖于他,那就是‘依人不依法
’了,四依法就颠倒了。”
这种想法不合理。什么是四依颠倒?什么是依人不依法?我讲《解义慧剑》时
曾分析过,在此就不啰唆了。但把上师视为佛、依止上师而成就的说法,不仅是密宗或
藏传佛教中有,汉地经典中也比比皆是。如《苏悉地经》云:“弟子之法,视阿阇梨,
犹如三宝及菩萨等。为能授与归依之处,于诸善事,而为因首。现世安乐,当来获果,
为依阿阇梨故。”
《大辩邪正经》中也说:“汝若学此安心妙法,先洹归依真善知识。何以故?
未知者令知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觉者令觉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悟者令悟亦当归依真
善知识,未通者令通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证菩提者令证菩提亦当归依真善知识。”大
家都知道,依止佛陀的话,佛陀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就是自己以前不了知的会了知,不
通达的会通达,未证悟的会证悟。而依止善知识也是如此,所以,善知识跟佛陀没什么
差别。
还有,《般舟三昧经》...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类理解研究--休谟
第十章神迹
第一节
在梯洛岑博士(Dr·Tillotson)的著作内有反对“神肉实在说”、(RealPresence)
的一种论证。对那样不值得认真反驳的一种学说,他那个论证也
就够简洁,够精美,够有力了,别的较好的论证也就难以再找到了。那个博
学的教长说,人人都承认,那种权威,不论根据圣经或传说,都只是建立在
圣徒们的证据上的,因为只有他们亲眼见过我们“救主”为证明他的神圣使
命而行的那些神迹。因此,我们对基督教真理所有的明验,不及我们对自己
威官的真理所有的明验那样可靠;因为即在原始建立宗教的人方面,前一种
明验也不比后一种大。那种明验如果再传给他们的信徒们,则它分明又要减
弱一等。任何人之相信那些证据,都不及他们相信自己感官的直接对象。一
个较弱的明验也从不能消灭较强的明验,因此,神肉实在说纵然在圣经中明
白给我们显示出来,而我们要相信它,那也是和正确的推论规则恰恰相反的。
这种教条所根据的圣经和传说,我们如果只当它们是外部的证据看,而且我
们如果不曾借圣灵的直接威动来心领神会它们,那它们的明验便没有感官的
明验那样强烈。因此,那种教条是和我们的感官相冲突的。
这类论证是最中肯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
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
,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
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
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
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
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
。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
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未晚也。
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祩宏识。
禅关策进。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辑。
一、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契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
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9
法师:尊者您好!我对南传佛教很感兴趣,知道她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保持了佛陀
在世时的风貌。但是,我们对南传佛教一直以来的“保守”态度却难以接受。
尊者:如何保守呢?
法师:比如你们不会考虑来到汉地后作些变通吗?例如你们所穿的衣服,可否考虑
在里面也穿着咱们汉传的大褂呢?
尊者:对于我们来说,比库所穿的袈裟必须符合戒律的规定,要按一定的尺寸进行
割截、缝制、染色等,否则是犯戒的。
法师:但佛陀不是也说过“随方毗尼”吗?
尊者:什么是“随方毗尼”?
法师:佛陀规定比丘们应该根据各地的风土民情对戒律进行取舍变通。假如佛所制
定的戒律与当地的风土习俗不合,则不可用。又虽然不是佛所制定的戒律,但在当地必
须遵行的,则必须遵行。[1]
尊者:上座部佛教并没有这样的说法。而且,据唐代到印度、南海(今东南亚)等
地求法学律达25年之久的义净大师认为这段律文在翻译上有问题。[2]
法师:那佛陀应该说过“小小戒可舍”吧!
尊者:是的,佛陀确实说过!
法师:那对一些小小戒就不用那么执着了。
尊者:佛陀说的这句话原文...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的独特观点:净观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面对它是否为佛陀教法的质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
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样地抨击金刚乘佛法
的真实性。
就某些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发展出来的,印度文化由种姓系统
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来支配,由神圣又过分精神化的婆罗门贵族订定了社会上可接受
的宗教标准和宗教信徒行为的规范。婆罗门的宗教道德观,除了平常的不杀生、不邪淫
等等之外,还包括了严格的饮食规则,规定行者要吃净素,不可吃洋葱、大蒜等具有强
烈气味的食物,绝对不可饮酒;此外还有其它在现代会被认为很极端的限制,例如,一
位婆罗门,只要被贱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须经历很复杂的净化仪式来清净自己。
除此之外,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期望,认为宗教的功能在于传播一套道德规范,教化出
温文有礼的人民,强调健全、温和、仁慈等等的品性;人们期望宗教导师和教法成为那
个宗教最高和最严格道德标准的规范。金刚乘和这些期望背道而驰,它经常使用一些看
起来野蛮而怪异的行为,它的教法与修行方式也非常让人惊讶——要相信这种教法来自
温和宁静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有点困难。金...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刨根问底(3):心与物质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2
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楼宇烈

目前传存于世的《坛经》异本甚多,日本石井修道的“六祖坛经异本系统图”[1]共列
出异本十四种。又,日本柳田圣山编“禅学丛书”之一的《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中,也
收入了十一本之多。然而根据目前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从《坛经》内容的演变历史来考
察,真正具有异本意义的只有四种,即:唐敦煌本、晚唐惠昕本、北宋契嵩本以及元宗
宝本。《坛经》从敦煌本至宗宝本,文字增加了一倍,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对于研
究禅宗思想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和深入分析一下这四种《坛经》本子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在
这四个本子的演变中,契嵩本的出现,才使《坛经》在内容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惠昕
本虽说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和文字,但总的来讲与敦煌本相去还不算甚远。而宗宝本则是
在契嵩本的基础上增衍出来的,也可算作一个系统。因此,《坛经》内容的关键性变化
是发生在契嵩本上。
据契嵩本最初的刊刻者郎简在《六祖坛经序》中说,他素来敬重《坛经》,但“患其为
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于是,他请契嵩对通行的《坛经》进行校订
。不久,“嵩果得曹...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3
六字大明咒是伪咒,出自伪经《大乘庄严宝王经》不可持诵——转帖
一、《大乘庄严宝王经》卷4说:【佛告善男子:「于波罗奈大城有一法师,而常作意
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我今欲往波罗奈大城,见
彼法师礼拜供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
明陀罗尼,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如见功德圣地,又如见福德之聚、如见珍宝之积、
如见施愿如意摩尼珠、如见法藏、如见救世者,善男子!汝若见彼法师,不得生其轻慢
疑虑之心。善男子!恐退失汝菩萨之地,反受沈沦,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大
小便利,触污袈裟,无有威仪。」】
(1)请问以上的《大乘庄严宝王经》,是真经还是伪经?
(2)其中所谓六字大明陀罗尼:「唵.么.抳.钵.讷铭(二合).吽」是否为藏密所说
的六字大 明咒「唵.嘛.呢.呗.咪.吽」之来源依据呢?
(3)其中述及有一出家法师受持课诵六字大明陀罗尼,虽彼法师戒行缺犯,而蓄养妻
子,身上袈裟沾到大小便,无有威仪,然能受持如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者,见彼法师如见
如来无异……等。请问不守戒律、蓄养妻子之出家法师,只要能受持读诵此咒...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6
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
!佛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
三昧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
辨正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
《禅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
出版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
文字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
一股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
实不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
德联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
修会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
终于看清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更严重千万倍的过失
双身法的藏传密教到底是喇嘛教还是佛教?如影随形跟随佛教约有一千五百多年
的密教,到现在还是有许多人分不清藏传密教到底是不是佛教?有人说佛教不是有禅、
律、密、净吗?那密就是佛教的一宗又复何疑?可是佛教之密就是喇嘛教之密宗吗?把
喇嘛教称为藏传佛教而说它是超越佛教显宗的金刚乘密宗,这就是密教借壳上市,绵延
一千多年而不绝的原因。造成这个误会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佛教界的僧伽、居士们没有智
慧去辨别,任其渗入佛教,最后将是李代桃僵,由密教取代了佛教,而真正的佛教就不
见了!这不就是印度佛教灭亡于密宗的历史写照吗?
为什么密教取代佛教,佛教就会灭亡?这就值得学佛人认真地去探讨其中的道理和
原因,才不至于被误导。否则像印顺法师他明明知道密教的所作所为,却还是把它当作
佛教,而且努力弘扬它的某些教义,看来密教对于无智慧的修行人还真是有它致命的吸
引力。大家可以想一想,修行人是背俗的,所谓“俗之所珍,道之所贱;道之所珍,俗
之所贱。”学佛人努力要远离财色名食睡、酒色财气,贪权力、名闻利养等等都要舍离
,可是密教却不必舍离,反而要你大贪特贪,美名为以贪止贪。所以密教当人王也要当
法王,既喝酒也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大家都知道忍辱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也是地上菩萨所修十波罗蜜多之一,称为
忍辱度或忍辱波罗蜜。所谓“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 "
可见忍辱表现出来,最平常的心行法相就是忍耐;就是面对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
恨怨恼的心。但佛法中讲忍,还有另一个层面的意义:所谓于法实相安住名忍。就是面
对深妙乃至闻所未闻法,依自己的智慧难以了知、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但却是诸
法实相时,心不惊怖能安忍,就是接受而安住不动摇。因此,对于菩萨六度的第三度忍
辱波罗蜜,经中也有只称为忍波罗蜜,或者称为安忍波罗蜜,是菩萨历经三大阿僧祇劫
修习成佛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所应学事之一。在经论中,忍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在菩萨
《优婆塞戒
经》中,【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
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
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瞋、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
忍。】又像《解深密经》中圣教【忍三种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谛察
法忍。】还有在《大智度论》中 龙树菩萨开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扫谎打非:敦促潘建伟院士走出迷途(王国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7 10:42:04 2016, 美东)
http://m.kdnet.net/share-10645022.html
宇筠锋
2015.01.15 09:50 转帖发表在 猫眼看人
(王国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4年6月1日)
【概述】
笔者与量子打交道久长(一甲子),对量子真相探究的昔今情况比较了解,包括哲学、
数学、理论和实验方面。自己漫长从容的探索也有所收获,结果可以说,还是拥护爱因
斯坦、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狄拉克、玻恩、盖尔曼、温伯格等不承认有
鬼魅隔空作用。说隔空作用存在,爱因斯坦错了,细查并无确实的实验根据。如今,眼
看量子物理被曲解,科学精神被罔顾,良知被泯灭,纳税人的辛苦钱被糟蹋,有些想法
越来越觉得不得不说。从物理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考察,有足够理由认为:所谓的非定域
关联(非定域性,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2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一) (zt)
问:世间法讲劝人爱惜字纸,将废纸烧毁,然世间贫苦人专收废纸卖给制纸厂,稍图微
利,并且废纸,一举有两得,前后哪一种最好?(衡钰)
答:残废佛经,不能修补者,可采前法:普通字纸,可采后法。
问:敝人幼年无知,傲慢不听母诲,反出污言恶骂双亲,现已年长,自知不孝,有无量
无边之罪过,欲求忏悔,双亲已隔世远矣。悔之不及,心中十分惭愧和悲哀,未知如何
能报答亲恩?如何忏其罪?(潘玉泉)
答:每日定时诵阿弥陀经一卷,念弥陀圣号几百声,或几千声,以此功德,回向双亲,
往生极乐,此是真实之报恩,彻底之忏悔,追远者要不懈,事死者如事生,果能如是,
古人丁兰又不能专美于前矣。
问:晚一入睡,即梦幻潮涌,甚至入睡前,而梦幻已起,可说无时不梦,但晚询及他人
,都说是间有,难道独我常有,到底是间有是常有,其对心理或生理有何关系,有何方
法克制?(章普明)
答:梦境纷纭,系杂念过多,精神不能专一所致,若身体四大不调,亦能多梦。
问:常闻定业不可解,然则杀人者人定杀之,佛法所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亦可离苦
得乐,甚至解脱证果,那么杀人的罪业,消到什么地方呢?(詹金枝)
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是原则,如会佛法,则...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2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十)
卷十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
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
。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
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
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
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
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
人坠入二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
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
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
。堕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
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从八万劫。无复改移。...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