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蒋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a
发帖数: 32122
1
☆─────────────────────────────────────☆
playadelrey (A smile is a curve gets things straight) 于 (Sun Jul 8 17:18:52 2012, 美东) 提到:
根据史实,报告,调查。横向对比,中共,国民党,苏联,美国。美国这边中学历史书
里面说的不知道可不可信,我国的近代史教课书可信度很低是真的,基本就是中共的意
淫史。
其实古代史也好不到哪去。。。
☆─────────────────────────────────────☆
microyu (yu) 于 (Sun Jul 8 17:21:32 2012, 美东) 提到:
现在的中共教科书要比弯弯的客观的多。毛时代的不算

☆─────────────────────────────────────☆
playadelrey (A smile is a curve gets things straight) 于 (Sun Jul 8 17:26:07 2012, 美东) 提到:
求更多史料。弯弯的教...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92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没有谁来八一下守业(王)?
这个前线文工团的蒋雯人很漂亮, 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啊, 居然联络了王的其他三个
情妇一起告, 告倒了万岁军出来的、我天朝海军PLAN 的海军副司令中将大人啊?
这个王守业也太抠门了, 贪污了好几个亿, 居然连500万都不肯出, 最后阴沟
里面翻了船, 否则还要快乐到什么时候?这个部队纪委简直对于王守业这个级别的,
简直就完全兄同虚设啊
http://www.jl.xinhuanet.com/2006shangye/2006-11/24/content_8609
王守业有多名情妇,其中相对固定、时间最长的是蒋某。蒋某原系某大军区的文工团演
员,在王守业相中后,便相互勾搭在一起。王凭着他的少将基建部长的权势地位,轻易
便将她调至北京,从此包养起来,过起了地下夫妻生活。当年二十多岁、现已三十多岁
的蒋某,还为王守业生下一个儿子,令王守业高兴得不得了。
2001年,王守业晋升为海军中将副司令员后,蒋提出要与王结婚。而王最终未能答
应,于是,蒋提出分手,另择夫而嫁,否则再拖下去成了黄脸婆一个,终将耽误青春,
悔恨一生。王守业也同意分手,但他最看中的是与蒋某生的那个儿子,因此提出要将儿
子...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962
3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广西历史名人-1:桂林版
古代记述桂林地情的文献主要有:王歆编纂的《始安记》,唐代莫休符撰写的《桂林风
土记》,南宋范成大撰写的《桂海虞衡志》,宋朝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 十二卷
,明朝陈琏纂修的《桂林郡志》三十二卷,明朝张鸣凤撰写的《桂胜》十六卷、《桂故
》八卷,明朝魏浚撰写的《岭南琐记》二卷,清朝程可则撰修的《桂林 府志》,清朝
高熊征等编纂的《临桂县志》十卷,清朝胡虔、朱依真编纂的《临桂县志》三十二卷,
清朝黄泌、曹驯撰写的《临桂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1、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广西临桂人(今桂林城南文昌门外
文明路--安新洲一带)。自幼聪颖,刻苦攻读。明嘉靖29年(1550)廷试一甲第二名(探
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次
辅)、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等。留京近30年,以廉正闻名
。与张居正合编《帝鉴图说》,撰有《佛塔寺碑》、《全州建库楼记》、《勘定古田序
》、《奉国中尉约畲墓志铭》等碑。卒于桂林,葬北郊狮子岭。
2、蒋冕(1462~1532)明朝首辅、理学名臣。字敬之,广西全州人。成化十三年(
...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寻找香格里拉-大宝法王传奇 z
http://www.xici.net/d92084675.htm
很多人都向往西藏这一个神秘的地方,对活佛和大法王也充满了好奇。现在有机缘能看
到这个纪录片,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西藏最著名十七世大宝法王神奇的转生纪录,以及西
藏的诸多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下再来看看,不方便的可以先看看简要的图文内容。
纪录片视频下载 (长度约2小时,供185Mb)用flashget,网络蚂蚁等都速度很快。
http://hcbx.vicp.net/gaosengdade/qingdingfashi-a.rm
http://hcbx.vicp.net/gaosengdade/qingdingfashi-b.rm
相关资料
历代大宝法王(噶玛巴) 略传目录
http://www.shippingtrade.net.cn/bajia/doc/guest/dbfwlz/index1.htm
图文
http://karmapa.51.net/1.1.htm
顶礼大宝法王噶玛巴
大宝法王传奇
图文
http://karmapa.51.net/1.1.htm
生死书网站推出此片图文,不是为了让网友去学习噶举派教法,...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八大饭局
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
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
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一)、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出席人物:刘邦、张良、樊哙、曹无伤、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饭局始末: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
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
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
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
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
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
杀掉刘邦。项伯为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vuse (vuse),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ZT 我为什么怀疑张灵甫是个将军级的余则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 14:53:39 2015, 美东)
ZT 我为什么怀疑张灵甫是个将军级的余则成?
作者:一件马甲穿十年
关于张灵甫的事,网上炒得不可开交。但双方的立论都基于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定,
即张是坚定的国军将领。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至少能够发现张灵甫身上的五大疑
点。通过对这些疑点的思考,我就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得出一个结论:张很可能是个余则
成,他使用非常微妙而巧妙的手法,促成了蒋帮武装力量的覆灭。
下面,我就来解剖这五个重大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张为何投笔从戎?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疑点,是因为中国素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儒家传
统。张于1923年就读北大历史系,距离大家都以为很“民国范儿”的文人只有几里之遥
。如果他是儒家传统的继承者,那他有什么理由去当兵呢?
当时,大学生当兵是极为罕见的。即使到了1944年,远征军向西南联大等大学招兵
充当翻译官,一...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7

关于张灵甫的事,网上炒得不可开交。但双方的立论都基于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
定,即张是坚定的国军将领。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至少能够发现张灵甫身上的五
大疑点。通过对这些疑点的思考,我就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得出一个结论:张很可能是个
余则成,他使用非常微妙而巧妙的手法,促成了蒋帮武装力量的覆灭。
下面,我就来解剖这五个重大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张为何投笔从戎?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疑点,是因为中国素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儒家传
统。张于1923年就读北大历史系,距离大家都以为很“民国范儿”的文人只有几里之遥
。如果他是儒家传统的继承者,那他有什么理由去当兵呢?
当时,大学生当兵是极为罕见的。即使到了1944年,远征军向西南联大等大学招兵
充当翻译官,一开始应征者也寥寥,何况1923年乎?
但张为什么要去当兵?
这就得用1944年来解释1923年。毕竟在1944年,远征军最后还是征到了不少兵。为
什么?因为闻一多等人作了征兵动员。他说:“现在我们在政治上受压迫,说话也没有
人听,这是因为我们手里没有枪。现在有人给我们送枪,这是...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8
ZT 我为什么怀疑张灵甫是个将军级的余则成?
作者:一件马甲穿十年
关于张灵甫的事,网上炒得不可开交。但双方的立论都基于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定,
即张是坚定的国军将领。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至少能够发现张灵甫身上的五大疑
点。通过对这些疑点的思考,我就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得出一个结论:张很可能是个余则
成,他使用非常微妙而巧妙的手法,促成了蒋帮武装力量的覆灭。
下面,我就来解剖这五个重大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张为何投笔从戎?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疑点,是因为中国素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儒家传
统。张于1923年就读北大历史系,距离大家都以为很“民国范儿”的文人只有几里之遥
。如果他是儒家传统的继承者,那他有什么理由去当兵呢?
当时,大学生当兵是极为罕见的。即使到了1944年,远征军向西南联大等大学招兵
充当翻译官,一开始应征者也寥寥,何况1923年乎?
但张为什么要去当兵?
这就得用1944年来解释1923年。毕竟在1944年, 远征军最后还是征到了不少兵。
为什么?因为闻一多等人作了征兵动员。他说:“现在我们在政治上受压迫,说话也没
有人听,这是因为我们手里没有枪。现在有人 给我...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9
抬:“抬”在花脸戏中用的很多;如演关羽戏中的周仓,《棋盘会》中的柳
盖,在亮相时一腿站立,另一腿的膝盖向旁提起,脚抬高与裆 齐,既美观又
能烘托出这个抬腿的姿势....
另一种“抬”则是膝盖微曲,向前,脚跟稍离地面.如文戏的老外 上场时
就是用“抬步”,表示老态龙锺双腿笨重.小生中的穷生如 《金不换》里的
姚英在《投江》一场用的也是“抬”步.姚虽是年 青人,但由於身上无衣,
腹中无食,饥寒交迫而软弱无力故必须用 “抬”步走路.丑角上场也多用
“抬”步.这是根据古代侏儒形象 ,故屈膝而行.如舞台上的酒保店家等当
有人呼唤急忙而出时多是 用双脚抬起,脚掌向後翻的步法跑上,这种脚步也
是属於“抬”步 的一种.
勾脚,用满脚掌用力向外伸,叫“ ”,武戏的武打中或其它动作 中都常用
“蹦”.行话叫做“蹦鸭”.如昆曲《快活林》武松打蒋 忠酒店与蒋妻对
打,开打时便有这样一连串的动作:武松假醉卧倒 ,蒋妻向前扑来,武急伸
左脚 在蒋妻腰间,蒋妻翻抢背摔倒,武 用的就是“ 鸭”.“ ”有高 、平
、斜 的不同.如武松拿 起桌子,蒋妻扑虎翻身,武将桌子扔到蒋妻身上,
蒋妻用双腿 出 ,这是高 ;如二人对
c****t
发帖数: 19049
10
从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6月20日,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对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
31日期间发表、出版的科幻长、中、短篇小说,科幻图书,最佳科幻影视作品,最佳网
络科幻作品,最佳科幻美术作品,以及最佳新锐科幻作家、最佳科幻传播者、最佳科幻
编辑在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官方网站《星云网》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官方合作网站《科幻
网》进行了提名,推荐了最佳长篇科幻小说24部,最佳中篇科幻小说11部,最佳短篇科
幻小说88篇,最佳图书28部,最佳科幻影视6部,最佳科幻美术11篇,最佳科幻网络原
创作品20篇,最佳科幻传播17名,最佳科幻编辑16名,最佳新锐科幻作家15名,共231
项。
2012年6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首席顾问董仁威、组委
会主任姚海军,组委会秘书长程婧波、副秘书长杨枫,对由《科幻网》杨波、《星云网
》董晶及李蕊提供的推荐名单进行了审核,按照“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章程”对
推荐作品进行了调整,将分类不当的重新归类,删除了不在本届规定的评选期中的作品
,以及本届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韩松及其他应避嫌成员的作品。正式推荐名单拟定后,
由董仁威...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0
11
去年本版有个帖子讨论的那个安徽农民版的红楼后28回
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004635.html
刚发现这个已经出论文了都: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28870-1.shtml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确为红楼梦真本
楼主:吴氏红楼 时间:2014-05-23 15:47:00 点击:4638 回复:21
注:文已刊登在 《红楼研究》 2014年第一期
自《癸酉本石头记》2008年8月在网上流传以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
该书史无前例地披露了后28回的内容,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有的说,这是
曹雪芹真稿;有的说,这是后人假托,双方观点相去甚远。而红学界的权威却沉默不发
声,至今未给出明确的结论。笔者结合甲戌本、庚辰本、蒙府本、戚本、靖本前80回中
的批注,与《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情节内容与结构脉络进行比对、论证,得出了《
癸酉本》为《红楼梦》真本的结论。
读《红楼梦》,须结合批注方能深悟其意,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概因批
书者曾通览全书,故能在前80回中的批语中适度剧...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1188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秦晖:辛亥百年话传统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1911年武昌城头一声炮响,辛亥革命爆发,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辛亥革命要干什么?要推翻帝制。辛亥革命干成了什么?也就是推翻了帝制。辛亥
以后百年,当时先进者追求的民主、自由、宪政、人权等等依然任重道远。但是帝制这
玩意,后来再也行不通了。尽管民初的中国兵荒马乱,内忧外患,人祸天灾连绵,复辟
派说是今不如昔,客观地讲很多方面的确如此。相比起过去很多人夸张渲染东欧、泰国
等地民主化以后的所谓“乱象”,民初的乱象何啻百倍,比之更甚的恐怕只有俄国革命
后引发的惨烈内战了。
但所谓人心怀旧不过是想入非非,袁世凯、张勋两次尝试复辟帝制,都立即成为国
人公敌,身败名裂。人就是这样怪:有的事情人们就是认准了不能回头的。正如世上不
少国家独立后长期治理不善,但就是乱到卢旺达、索马里那种地步,也没有人把重回殖
民地作为选项。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后治安问题严重,过去也曾被一些人引为民主有害的
证据,但南非现在就是白人也无人想恢复种族主义的“好秩序”了。同样,辛亥以后国
人告别帝制也是义无反顾,民国再“乱”,复辟也是不得人心的。
但是辛亥革命毕竟...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3
姓名:朱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姓别:男
民族:汉
职业:后梁帝国开国皇帝
生卒:公元852年~公元912年
工龄:6年
父亲:朱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母亲:王氏
王位继承人:李友珪
最大爱好:淫乱
最大特长:杀人
最大缺点:淫乱好杀
最大优点: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最大成就:开创后梁
最大错误:滥杀无辜,淫乱乱伦
最大快乐:当上皇帝
最大痛苦:被自己儿子杀死
最大仇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最大理想:统一天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最大妥协:承认契丹独立
最大武功:打下后梁江山
最大文治:统治期间人民稍得安生
当前住址: 河南省洛阳市东南范村堡宣陵
[经典记载]
〖古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讳晃,本名温,宋州砀山人。(《旧五代史·
梁书·太祖本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今译〗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名晃,本名朱温,宋州砀...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14
本文作者刘小飞系刘文彩的孙子,文章乃作者授权共识网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
人观点,不代表共识网立场。
1992年,中共大邑县委统计历史上谁给本县贡献最大,统计结果:第一人是刘文彩
。主管当局里的马识途、李维嘉集团知道后惊恐万状,他们跑到大邑县来大吵大闹,强
令大邑县委不得将这一统计结果以文字形式进入挡案。
1995年,金嘉祥县长实事求是,准备恢复“文彩中学”校名,并提写了“文彩写春
秋”。这之后不久,县长金嘉祥和书记梁恩玉被调走,而金嘉祥县长一直受到马识途(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省级干部)的追杀打压。
当地的碑文称刘文彩“慷慨好义,有燕赵豪侠风。”当年还有民谣:“我们不盼家
乡出贵人,只盼家乡出善人”贵人指刘湘,他贵为省主席,却没给家乡做过一件实事。
善人指刘文彩,他回家乡扶困济危,修水利,修公路,修学校,修剧院,把一条街修成
七条街……所以大家公认他是刘大善人。
刘文彩和《收租院》的故事,是四川当局的一些人,当年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倚仗强权凭空捏造出来的。
刘小飞提供的刘文彩照片
由于害怕民众揭露他们的谎言,尤其是居住在刘文彩庄园周边民安村的民众。他们
知道的真相最...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泽东最喜欢的史书
毛泽东最喜欢的史书,一篇读罢头飞雪
来源:书摘 作者:陈晋 时间:2017-12-25
170 0 伟人毛泽东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24周年。
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成
为一代伟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爱读书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外历史上,像毛泽东那样酷爱读书,并且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非常罕见。毛泽东的学用之道,大体即在这读—得—用—巧之间。
毛泽东在波澜壮阔的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风云中度过了一生,也在广博无垠
的书海里游弋了一生。未知的东西,对他总有一种极强的吸引力。他试图以有涯之生,
尽量包容、囊括那未被掌握的知识空间。
对普通读者而言,读书属于一种兴趣和达到自己追求的途径选择;对学问家来说,读书
是一种职业习惯;对毛泽东来说,读书则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
种生活常态,是一种历史责任。
文 | 陈晋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
摘编自《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阅读全帖
l*******h
发帖数: 307
16
刘震云:1942年河南人为什么没有全都饿死?
是日本人来了
(博讯2003年11月17日)
刘震云记载下的1944年河南人民大起义(转载)
  在刘震云的著名小说“温故1942”中,记叙了1944年河南人民大起义的详细情
况,其具体如下
自然的暴君,又开始摇撼河南农民的生命线,旱灾烧死了他们的麦子,蝗虫吃了他们的
高粱,冰雹打死了他们的荞麦,最后的希望又随着一棵棵垂毙的秋苗枯焦,把他们赶上
死亡的路途。那时的河南人,十之八九困于饥饿中。
照此下去,我想我故乡的河南人,总有一天会被饿死光。这是我们和我们的政
府不愿意看到的。后来事实证明,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
息,五十年后,俨然又是在人口上的中国第二大省。当时为什么没有死绝呢?是政府又
采取什么措施了吗?不是。是蝗虫又自动飞走了吧?不是。那是什么?是日本人来了─
─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日本人在中国犯了滔
天罪行,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我们与他们不共戴天;但在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
春的河南灾区,却是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救了我不少乡亲的命。他们给我们发放了
不少军粮。我...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枭龙的前世:超-7史话
枭龙的前世:超-7史话
•航空档案06.9-07.4
屠基达
编者按:本刊自本期起独家连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屠基达的长篇力
作《超-7史话》,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独特的视角,再现了那段中外合作改进战机。研
发"超-7"的不平凡岁月和布满艰辛的坎坷之路。《超-7史话》资料翔实、文笔生
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超-7"者,超越歼-7之谓也。意思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以超过歼-
7。
作为"超-7"中方项目负责人的屠基达,曾任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总工程师,他主
持设计成功的飞机中,两种机型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种机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三种机型(系统)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他本人获航空金奖,可以说已功成名就。
可他和千千万万航空人一样,"总想为振兴我国的航空事业,奉献自己的无悔年华,回
报祖国的培育和人民的期望。"所以才对"超-7"的研发不遗余力。如今,全新的"
枭龙"已翱翔兰天,中国的航空工业需要更多的奋斗者。
◆作者寄语
很多同志都说超-7是搞不成的。十几年了,几起几落,的确很困难。
要搞出一种军用飞机,一无国家的预算拨款,二无公司自己的雄厚财力,三...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7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19
http://news.qq.com/zt2012/zxzg/1932.htm
关键词:法西斯主义 一党独裁 国民党 知识分子 独裁与民主
年度事件:中华复兴社
“打倒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政治口号。口号虽然简单粗
暴,但也并非捕风捉影凭空捏造。1930年代,蒋介石确实一度认为“法西斯模式”是拯
救中国危亡的最有效的办法;同时怀有这种看法的,还包括诸多的青年国民党人和大批
著名知识分子。在193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不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贬义词,相反,它
承载着许多人沉重的强国之梦……
蒋介石与国人的“法西斯主义救中国”之梦
1932年3月,以贺衷寒、桂永清、肖赞育、滕杰、康泽、戴笠、郑介民等人为首的一批
国民党青壮骨干,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华复兴社”的秘密团体。多年之后,这个
组织在历史留下了一个“法西斯特务”的标签,其政治理想——在中国推行“法西斯主
义”,以“法西斯主义”救中国——则随着“法西斯”一词在40年代的臭名昭著,而湮
没无闻。
回溯“中华复兴社”的成立,实是蒋介石的意思。骨干成员康泽后来回忆,复兴社成立
前,蒋氏多次召集他们谈话,其中语多痛切,...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0
小册子《刘格平政委同刘邓黑司令部的斗争》
最新最高指示
六十九军在山西文化大革命中,地位很重要,要跟六十九军同志说一下,要站在刘格平
同志一边,坚决支持刘格平同志。
刘格平政委同刘邓黑司令部的斗争
目录
最高指示
中央首长谈刘格平同志
英勇奋战的刘格平同志——刘格平同志革命斗争史简述
揭穿所谓“反地方民族主义斗争”的黑幕
触目惊心的政治迫害案一十几年来刘邓黑司令部迫害刘格平同志的部分史实
刘格平同志对北平反省院的回忆(片断)
刘格平同志谈韩培义
——京西宾馆访刘格平同志谈话纪要
一访韩培义同志
和刘格平同志共同战斗的日子里
刘格平同志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北航红旗播火兵团等革命组织关于坚决支持刘格平同志的评论
附:刘格平同志解放前斗争筒历
山西东风红色造反兵团
太原市饮食公司1.19无产阶级革命派
山西东风兵团太饮分团
1967年9月
(资料选辑,注意保存)
山西东风红色造反兵团、太原市饮食公司1.19无产阶级革命派、山西东风兵团太饮
分团、山西革命工人造反决死纵队太饮1.19分团、山西工人革命造反兵团新总部13军团
太饮分团。山西农民红卫兵总司令部、山西东风红卫兵团、东风红色造反兵团太郊...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4877
21
918是个大事件,中国丢了东北,这样的事件,张学良是一定要向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蒋
介石汇报的,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也是一定要对东北的军政长官张学良下
命令的。这个命令的内容只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不抵抗,再一是坚决抵抗,不可能有
骑墙命令。问王锦思先生,蒋介石在日本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后,给全国下得依然都是“
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的命令,在日本还没有暴露侵占全部东北的野心前,能
给张学良下个什么命令?
(正文)
今年是9.18事变80周年,9.18事变,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丢了东北三省。
918事变,助长了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918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大幕,它把中
华民族推向了亡种灭族的危急关头。
从9.18事变以来一直到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蒋介石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的不
抵抗政策,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事件,它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留下大量的抹不去
的历史事实。
把中华民族推向最危险的时刻的,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这一结论是有充分历史证据
的,是不容否定的。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企图否定历史,把水搞混,为蒋介石翻案是不
可能得逞的!
下面,我们研究一下王锦思先...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吴晗的《投枪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评吴晗的《投枪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 23:10:12 2015, 美东)
人民日报1966年04月29日第5版
史绍宾
一九五九年六、七月,吴晗在《海瑞骂皇帝》发表的同时,又把他四十年代写的杂文编
集成《投枪集》出版。
吴晗为什么选择庐山会议前夕抛出这批旧货并且命名为《投枪集》呢?他在《前言》里
说:“我们当年的确这样想过,这样说过,这样骂过,这样斗争过,这一段历史,是值
得回忆的,也还是值得年青的一代参考的。”在《海瑞骂皇帝》里,他颂扬海瑞那种敢
“骂”的勇敢精神;在这里,他又毛遂自荐,要人们“回忆”、“参考”他自己“骂过
”、“斗争过”的“光荣历史”,并且把这种“骂”的精神点化为自己的一杆“枪”,
然后宣称:“有枪总得使,怎么办?放不得,投它一下如何,管它三七二十一,要是投
中了,也会有点痛的,……”于是,他就把这本杂文,命名为《投枪集》。
我们要认真考察一下,吴晗在四十年代写的那些杂文究竟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吴晗的《投枪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评吴晗的《投枪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3 23:10:12 2015, 美东)
人民日报1966年04月29日第5版
史绍宾
一九五九年六、七月,吴晗在《海瑞骂皇帝》发表的同时,又把他四十年代写的杂文编
集成《投枪集》出版。
吴晗为什么选择庐山会议前夕抛出这批旧货并且命名为《投枪集》呢?他在《前言》里
说:“我们当年的确这样想过,这样说过,这样骂过,这样斗争过,这一段历史,是值
得回忆的,也还是值得年青的一代参考的。”在《海瑞骂皇帝》里,他颂扬海瑞那种敢
“骂”的勇敢精神;在这里,他又毛遂自荐,要人们“回忆”、“参考”他自己“骂过
”、“斗争过”的“光荣历史”,并且把这种“骂”的精神点化为自己的一杆“枪”,
然后宣称:“有枪总得使,怎么办?放不得,投它一下如何,管它三七二十一,要是投
中了,也会有点痛的,……”于是,他就把这本杂文,命名为《投枪集》。
我们要认真考察一下,吴晗在四十年代写的那些杂文究竟是...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12010
24
1.属鼠的人命名10原则
(1)字含五谷杂粮。名字选用宜有“豆”、“麦”、“米”、“梁”、“禾”、“草
”的部首。用字如:麦、梁、稔、程、蕙、芝、苏。
(2)字带王旁。老鼠为第一生肖,排名最前可以称王,名字中宜选用有“王”、“君
”、“令”之字。如玲、琴、冠、琳、珍、琪、玺、珲等。
(3)字有藏身之所。老鼠喜欢打洞,作为藏身之所,名字宜用“口”、“宀”、“乙
”、有“厶”的字也可用。这类字如:如、君、合、呈、和、品、哲、商、超、单、喜
、乔、嘉、严、园、宏、宇、家、宙、容、富、实。
(4)字有华丽之意。鼠喜欢披彩衣、华丽其身。可用“彡”、“巾”、“系”、“衣
”、“采”偏旁的字命名。如:彦、彤、彬、彩、帆、希、帅、绅、结、絮、紫、经、
绿、纲、绮、缘、绩、继。
(5)字有夜黑之意。老鼠喜欢在夜间活动,字形喜有“夕”字。如铭、名、多、外、
夜、黄、梦。
(6)字与鼠相合。申子辰三合,鼠为子,喜欢用“申”、“辰”的字形,帮助力大,
可以壮大其身,贵人运强、财运更顺畅。三合力量很大,如能选用三合字形,可优先考
虑,尤其在名字的第二个字。如:玖、坤、袁、媛、农、振、丽、震、麒。
(7)字与鼠相... 阅读全帖
r****5
发帖数: 95
2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1)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1949-1976) 2005-02-07
虎头蛇尾的叁峡舵手
毛泽东主席於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在北京病死时,大陆上曾流传一记幽默的
评语,说:毛如死於一九五六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中国的列宁」;
如死於一九六六年,还不失为一个「中国的史达林」。不幸他死於一九七六年,
那他就只是个「中国的毛泽东」了。
这项评语对毛来说,虽是谑而虐矣,却颇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为它评得
公平合理,恰到好处,也入木叁分。毛公在其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中,其所作所为
底祸国殃民的程度,也确实是每下愈况;若不及时蒙教主恩召,其不知伊於胡底
呢?
我们搞历史的碰到这一情况,首先就要问一声,毛公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历
史人物,何以弄成这样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地可笑的结局呢?
关於毛氏晚年的失德,近年来大众媒体上的评毛之论,都太看重於毛氏个人
的行为了。历史人物尤其是转型期中的历史人物的政治行为,不是不重要,但是
其重要性亦有其极限。
在一个治宏观史学的社会科学家看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原只是一部近代中
国社会转型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它要从一个东方式的传统农业
大帝国千年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评吴晗的《投枪集》
人民日报1966年04月29日第5版
史绍宾
一九五九年六、七月,吴晗在《海瑞骂皇帝》发表的同时,又把他四十年代写的杂文编
集成《投枪集》出版。
吴晗为什么选择庐山会议前夕抛出这批旧货并且命名为《投枪集》呢?他在《前言》里
说:“我们当年的确这样想过,这样说过,这样骂过,这样斗争过,这一段历史,是值
得回忆的,也还是值得年青的一代参考的。”在《海瑞骂皇帝》里,他颂扬海瑞那种敢
“骂”的勇敢精神;在这里,他又毛遂自荐,要人们“回忆”、“参考”他自己“骂过
”、“斗争过”的“光荣历史”,并且把这种“骂”的精神点化为自己的一杆“枪”,
然后宣称:“有枪总得使,怎么办?放不得,投它一下如何,管它三七二十一,要是投
中了,也会有点痛的,……”于是,他就把这本杂文,命名为《投枪集》。
我们要认真考察一下,吴晗在四十年代写的那些杂文究竟是一杆什么枪?它在当时是投
向谁的?他在一九五九年拿出来,又是投向谁的?
一个政治骗局
吴晗长期以来吹嘘自己四十年代的所谓“革命”历史,这是他招摇撞骗,反党反人民的
主要政治资本。
其实,他所炫耀的“革命”历史,是彻头彻尾的捏造!
从解放以来,吴晗就着手伪造自己四十年...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11:15:11 2011, 美东)
给毛治国辩护的人最起码也得看看这个帖子。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芦笛这个帖子
完全是毛时代的记录,连夸张都没有。
一句话,毛搞政治确实牛逼,治国是旷世难寻的白痴中的白痴。
————————————————————————————
主题: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史海钩沉]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毛泽东的内政包括两部分,一曰“抓革命”,二曰“促生产”。
“抓革命”是毛泽东的独到发明,是他对“治国”的理解,从未在中国历史上见过,也
为文明世界憎恶。但至今还是党朋们的“治国”观。本坛某网友就以我总结的“三大硬
件八大软件”为毛泽东治国才能的证明,那其实就是我党、舔共同志以及无数天生贱民
为何认定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大英雄大天才的重大理由。
所谓“抓革命”的实质,就是故李慎之老一针见血地指...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文革中林彪致信国民党人,表示出对蒋介石的拥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7 08:42:36 2011, 美东)
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383550-1-1.html
文章提交者:已离休老干部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在文革爆发后不久,林在给国民党领导人的一封密信中表示出对蒋介石的拥戴。
1966年11月,林彪、陶铸密派黄埔四期同学萧正仪赴香港同国民党挂钩,萧正仪秘密会
晤了旅港黄埔四期同学、曾任国军华南补给区中将司令的周游(按:此人在大陆易手时
卷逃一笔军方钜款潜往香港坐享清福,以余不足观阁主笔名,在《春秋》等刊撰稿,俨
然一方富豪)。密函内容如下:
铁兄:久未通信至念,回忆当年共砚黄埔,恍如隔世。兄天姿明敏,正应为国家效
力,乃退闲塾处,殊为可惜,兹因文灼兄南行之便,特修寸楮致候,祈加指示。吾人处
危疑之局,遇多疑猜忌之主,朝荣夕,诡变莫测,因思校长爱护学生无微不至...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黑扎营无影野鬼 上
第二部 黑扎营无影野鬼
第一章 黑扎营兴修水渠 棺木发现野鬼
一七三年一月十三日,李云帆和他的战友们,经过几天的休整之后,开始了第二个
历史遗案的侦破工作,它就是发生在山城西部永峰公社黑河大队黑扎营八字山的“一棺
二尸”案——档案袋上的名称是“69——11。12案”。
报案人是黑河大队会计房民农。
案情简介:黑河大队在八字山开沟挖渠的时候,在一座男人的坟墓里面发现了一具
无名女尸。该男叫荣豪,荣家人和整个黑扎营的人都震惊不已。从入殓到下葬,棺材里
面明明只有荣豪一具尸体,挖开棺材的时候,怎么会突然冒出一具女尸来呢?
案情如下:
案件发生的时间是一年秋末冬初;县里面决定,黑河大队要开挖一条引水渠,将黑
河的水引到周庄大队,在黑河大队和周庄大队之间有一个山坳,黑河大队在山坳的东边
,周庄大队在山坳的西边,周庄大队几乎年年干旱,要想解决干旱的问题,就必须挖一
条引水渠,要想挖通这条引水渠,就必须在山坳的间开一个口——山坳的部海拔比较低。
这个山坳的名字很特别,叫“八字山”,其位置在通天河的北边,鸡头山的西边,
在八字山和通天河所形成的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0
讲述河南1942-1943年大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坊间已成热词。但可惜的是,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作为脚本的纪实原著,乃至于媒体对该段历史的诸多重新发掘,均可谓是伪史当道。
本文所澄清的,只是这些伪史中的一部分。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政府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饥荒?
重庆《大公报》1943年2月3日因刊载该报主持者王芸生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而被当局停刊三天。电影及许多媒体,均以此为据,认定国民政府当年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大饥荒[详细]。《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不是因为报道河南饥荒,而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
《大公报》被停刊三天是实情,但其被停刊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该社论报道了河南的大饥荒。据王世杰1943年2月4日的日记披露,其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大公报》因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受停刊三日之处分。”王氏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部长,1942年12月7日刚刚辞任。以他的身份,自然知道《大公报》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换言之,报导灾荒并不犯禁,但指责政府限价不力则惹怒了当局。在《大公报》被停刊之前,重庆《新华日报》对河南灾荒的报道至少已有40余篇
事实上,对于河...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1
☆─────────────────────────────────────☆
Satine (瓜呆小贼) 于 (Sun Oct 3 14:31:59 2010, 美东) 提到:
张夫人,王太太这种称谓不算
前两天有个老外说本来中国女人随夫姓的
文革给改了
我怎么不记得有
...
☆─────────────────────────────────────☆
StationCC (观澜) 于 (Sun Oct 3 14:44:57 2010, 美东) 提到:
张王氏?
杨杜致礼?

☆─────────────────────────────────────☆
Teller (yy) 于 (Sun Oct 3 15:03:15 2010, 美东) 提到:
这老外肯定有个台湾或者香港的朋友来着。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un Oct 3 15:32:44 2010, 美东) 提到:
非但没有随夫姓,而且头衔或者称谓前还是用自己娘家的姓...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2
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383550-1-1.html
文章提交者:已离休老干部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在文革爆发后不久,林在给国民党领导人的一封密信中表示出对蒋介石的拥戴。
1966年11月,林彪、陶铸密派黄埔四期同学萧正仪赴香港同国民党挂钩,萧正仪秘密会
晤了旅港黄埔四期同学、曾任国军华南补给区中将司令的周游(按:此人在大陆易手时
卷逃一笔军方钜款潜往香港坐享清福,以余不足观阁主笔名,在《春秋》等刊撰稿,俨
然一方富豪)。密函内容如下:
铁兄:久未通信至念,回忆当年共砚黄埔,恍如隔世。兄天姿明敏,正应为国家效
力,乃退闲塾处,殊为可惜,兹因文灼兄南行之便,特修寸楮致候,祈加指示。吾人处
危疑之局,遇多疑猜忌之主,朝荣夕,诡变莫测,因思校长爱护学生无微不至,苟有自
拔之机,或不责已往之错,肺腑之言准乞代陈为感,此颂道安。
学弟
尤铸同启
十一月一日
林彪字尤肋,故信尾署名尤;铸是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中央文革小组顾
问陶铸。林陶二人早年均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一九四九年冬率十八军缔造金门古甯
头大捷,后升任参谋总长与...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
给毛治国辩护的人最起码也得看看这个帖子。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芦笛这个帖子
完全是毛时代的记录,连夸张都没有。
一句话,毛搞政治确实牛逼,治国是旷世难寻的白痴中的白痴。
————————————————————————————
主题: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史海钩沉]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
毛泽东的内政包括两部分,一曰“抓革命”,二曰“促生产”。
“抓革命”是毛泽东的独到发明,是他对“治国”的理解,从未在中国历史上见过,也
为文明世界憎恶。但至今还是党朋们的“治国”观。本坛某网友就以我总结的“三大硬
件八大软件”为毛泽东治国才能的证明,那其实就是我党、舔共同志以及无数天生贱民
为何认定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大英雄大天才的重大理由。
所谓“抓革命”的实质,就是故李慎之老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以小民为敌国” , 用对
敌斗争的战略策略去管理人民。
我已经在旧作中介绍过了,毛泽东和历史上所有的君王不同(唯一与之有三分相似的只
有朱元璋,但仍不及其万一),不但把人民当成敌人,而且在潜意识里坚信自己一定会
被人民推翻,因而引入和发明一系列监控...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
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
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
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
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
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
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
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
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
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
...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485
35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
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國人站起来了,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中國掼掉了扣在头
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他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
;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毕竟与美苏英...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6
☆─────────────────────────────────────☆
stansmith (stan_smith) 于 (Sat Sep 22 16:43:41 2012, 美东) 提到: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6250
38
土共对不住这些当年的英雄啊
http://news.sina.com.cn/s/p/2011-04-06/062522242139.shtml
蒋庆泉在自家房前
蒋庆泉和老伴儿在集上卖鞋垫 蒋庆泉和老伴儿在集上卖鞋垫
蒋庆泉(右)、洪炉(中)和陆洪坤 蒋庆泉(右)、洪炉(中)和陆洪坤
蒋庆泉的复员证 蒋庆泉的复员证
今年春节,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的蒋庆泉老汉接到北京老战友洪炉的电话,对方告
诉他,“美国要再拍一部《英雄儿女》,想请你去开机仪式现场。”
蒋老汉爽快地答应了这个邀约,甚至开始筹划,让正在上高中的孙女教自己几句“
简单的英文”。
但家里人有点担心这个83岁老人的健康。去年年底,一个电视编导专门带来一张电
影《英雄儿女》的光碟为老人播放。片子刚放了几分钟,蒋老汉便开始不停地发抖,随
后大喊着“不看,不能看”,冲出了屋门。
在场的孙女惊慌失措地跑出去追爷爷。她不知道,为什么黑白电影中的那个叫王成
的年轻战士出现的时候,爷爷会如此激动。
事实上,即便是这个家庭中对“王成”耳熟能详的那些成员,也直到最近几年才知
道了老人隐藏半个多世纪的往事——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著名的英雄形象,王成,其... 阅读全帖
x*********h
发帖数: 2223
39
任教主---Mao
神教---tg
岳掌门---Zhou.......
卯金刀---Liu
士豆三---Peng
章节大致划分,首章十月围城,以清廷立场为基准点,次章五色迷局以孙宋袁段吴的五
人棋道为基本视角,三章青云之路以小浙江的十年发家史为线索,四章白日梦尽,观察
黑道漂白后的大哥是如何由永乐直接奔永历,把明朝二百年余年的沧桑浓缩在自己的头
上,五章黑木崖上,任教主的爱与哀愁,六章金水河畔,烟花放炮过春节,无风无波又
一年。
第五章,黑木崖上
任教主的爱与哀愁部分,篇幅长,猛料多,人物众,小熊只能用每晚餐前一个主题
的方式,来逐一解读。
第一夜。韩战。神教基业初立,韩战爆发。站在神教的角度来看,出兵绝对是有利
可图的。这是为什么呢?
新朝开基,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获得所谓的正统性。正统性分两个方面,
一是法统,二是道统。法统尚力,道统讲理。前者,神教兵强马壮,已经具备让国民服
从自己的硬实力,可后者还没有。凭甚能让黔首从心理上认可自身统治的正当性?这是
个难题。光有法统,没有道统,先天不足,法力总有潮涨潮落,到那时,如果没什么道
义上的理论支撑,又何以维持?
既想要大义名份,...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孟良崮战役考。
下面是一段关于刘斐的说法,供参考。
刘斐的名头与郭汝瑰不相上下,被很多昔日同僚视为是中共安插在国防部内的重要“共
谍”,利用指定作战计划的便利,将情报传递给解放军。然而这种论断多出自于猜测,
没有人能提供实证。
1、毛泽东没有说过刘斐是“人民解放军建树最大的人”
曾任西北第八战区剿共前敌总指挥、西安警备司令的盛文,他回忆说,自己因为与刘斐
不合,没有将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消息让国防部和刘斐知道。他回忆,“那时的国防部组
织并不严密,常常有泄露机密的事情发生,所以延安之役一直到军事行动开始,他们才
晓得,所以我判断攻击延安之后,刘斐一定受到共匪的责备:‘如此大的事情你都不晓
得!’全世界舆论都为之震惊的大事,主掌作战的刘斐事前毫不知情,这是相当难堪的
事。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无所知,相信他也略有所闻,只看我们从西安到南京几次,每次
必到主席官邸,他一定晓得有什么大事,但无论如何不会知道我们正计划五天攻取延安
。”盛文言下之意,就是自觉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然而我们知道,中共对胡宗南攻打延
安的计划早已洞悉,只是这情报不是来自刘斐,而是来自熊向晖。
刘斐刘斐
盛文还举了一个例子,说胡宗南在攻克延安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收音机传出钢琴独奏音乐
收音机传出钢琴独奏音乐,那是贝多芬的名曲《致爱丽丝》,太优美动人,莉莉听着
音乐在化妆。她三十五岁,是个曾经有点漂亮的女人,眼前依然犹具些风韵,那就是胸
挺臀圆腰细。做她这一行,化妆很重要。她在报上和网上打的广告,广告词是:莉莉,
住家少妇,二十八岁,以温柔体贴服侍,让你欲仙再欲仙。三十五岁说成二十八,也过
得去,适度的化妆掩盖真实的年岁。
莉莉喜欢音乐,在中国读高中时特别想学电子琴,《致爱丽丝》是她喜欢的乐曲。她很
想完整地欣赏这首钢琴曲,但身后床头柜处传来的电话铃声让她不得不去接听。
“……哦,是李先生,你好你好……记得,我怎么不记得你啊……我还想你呢……可以
啊,你来嘛……好的,十分钟后见, I waiting for you!”
她记得李先生么?实际上她需要努力努力地回想,因为她的客人太多了,无法数清。
莉莉来美国已经十二年,从做洗衣婆到傻保姆到铁脚收银员再到无脸面的按摩女郞,工
作不少于五种,最后选择了做“鸡”即性工作者。只做了五年,她就在曼哈顿唐人街买
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有时候照照镜子,看着里面的自己的一张脸,由曾经的青春靓
丽到现在开始的花谢凋零,再回头打量自己那套...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95
42
关于中国领土完整
1、1844年7月3日,鸦片战争结束两年后,美国派专使顾盛来华与清钦差大臣耆英
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该条约虽被我们笼统地称为“不平等条约”,但与其他列强
所签之约相比,算是平等多了。在条约协商中,顾盛表达了美方对待中国的原则,其中
有三点友好表示令人动容:一是“合众国将基于忠诚友好及持久和平的原则对待中国”
。二是“合众国并不希求中国领土的任何部分,也不希望有任何对中国以及对合众国不
公正和不荣誉的条件和条款”。三是“美国政府愿意两国在一切通商关系中完全互惠,
包括不收出口税在内。”([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60-361页。以下简称《关系史》)这些对当时任人宰割的中
国来说,还不是好处吗?
可惜当时的大清帝国至迟在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戛尔尼访问中国大陆时,就拒绝与
西方开展任何通商贸易。现在“美夷”硬要与中国建立“完全互惠”的通商关系,这不
是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吗?满清政府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官方至今也是这样
认为的,美国的好心就这样被我们当成了驴肝肺!
试想以美国的实力,完全不难像日、俄、英、法...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192
43
戳破:冯小刚电影新作《1942》中的那些伪历史(图) (ZZ)
讲述河南1942-1943年大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在坊间已成热词。但可惜的是,无
论是电影本身,还是作为脚本的纪实原著,乃至于媒体对该段历史的诸多重新发掘,均
可谓是伪史当道。
本文所澄清的,只是这些伪史中的一部分。
电影《一九四二》海报政府压制舆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饥荒?
重庆《大公报》1943年2月3日因刊载该报主持者王芸生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
的社论,而被当局停刊三天。电影及许多媒体,均以此为据,认定国民政府当年压制舆
论,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大饥荒[详细]。《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不是因为报道河南饥
荒,而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
《大公报》被停刊三天是实情,但其被停刊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该社论报道了
河南的大饥荒。据王世杰1943年2月4日的日记披露,其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大公
报》因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受停刊三日之处分。”王氏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部
长,1942年12月7日刚刚辞任。以他的身份,自然知道《大公报》被停刊的真实原因。
换言之,报导灾荒并不犯禁,但指责政府限价不力则惹怒了当局。在《大...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2752
44
之二。 “中流砥柱”的资格
前文提到,在建立全国民族统一战线上,中共是首倡者,是当的起中流砥柱的称赞的。
蒋介石自从“四。一二”开始清党掌权以来,完全抛弃先总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政策,将中共从国民党部队中清除出去,并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捉弄屠杀中共党员
,以至于连非中共的国民党党员也清洗了几万几十万人(维基资料https://zh.
wikipedia.org/wiki/%E5%9B%9B%E4%B8%80%E4%BA%8C%E4%BA%8B%E4%BB%B6 四一二事件
对中国国民党组织发展影响深远。清党前,中国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
党员)约121万(一说65万),其中有中国国民党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清
党一年后的1928年3月,中国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主动挑起了国共矛盾。
31年东北沦陷直至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一直以小股部队不断试探逐步深入中国腹地,
有头脑的人都知道中日间必有大战,何况松花江上,国土泪垂。国民党政府至少有六年
和平时间用以战争准备。可惜的是,这六年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五次围剿中共的战役,
却故意减少和回避与日军冲突相关的军...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4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转自人人
作者:赵无眠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计,静静地
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疲惫得多
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
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
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
尤其是中國,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
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
在庞然大物的中國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
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國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
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國人站起来了,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中國掼掉了扣在头
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他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
;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岳南:南渡北归─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http://hx.cnd.org/?p=102500
即便是夏日,读《南渡北归》第三部,依然让我从心里感到寒意。窗外吹进的是丝丝热
风,心里涌出的却是冰冰的寒凉,没有一点温热的感觉。
《南渡北归》第三部,讲的正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分野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的决策,及其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各自命运的遭遇和剧变。1949年,国民党军队兵败
如山倒,蒋介石划江而治的幻想彻底破灭,中国开始建立新的政治格局。
这一年,毛泽东给中国知识分子的未来命运画了一条深刻的分界线。
这一年,有些知识分子留在了大陆,有些知识分子去了台湾;之后,又有很多知识分子
响应党的号召,自世界各地回国建设新中国,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坚守国外自由民主的阵
地。
回望历史,有时如梦一般,真实与假设难辨真伪,清晰与模糊交替出现。
1951年7月,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巫宁坤接到国内急电,请他回国到燕京
大任教,他随即中断学业回国。当时正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的李政道前往送行。巫宁坤突然问李政道:你为何不回去为新中国工作?“李笑着说:
我不愿意让人洗脑子。此后的1957年,巫宁坤被打成右派,受尽...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7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63
4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 正文 第七节 交易
郑成功接到消息时,闽军的主力已经返回舟山,并会按照计划陆续启程返回福建,
当时郑成功身边只有断后的一股小部队。但得知邓名已经达到南京城下后,郑成功觉得
不来见上邓名一面实在说不过去,就率领亲卫乘坐快船重新进入长江口。这次郑成功的
行军相当顺利,在他回到长江江面上不久,马逢知就举起叛旗,常州府的清军自顾不暇
,根本没有阻扰郑成功行动的能力,甚至不知道延平郡王去而复返。
接着东风郑成功一直乘船进入镇江府境内,然后才离船走陆路赶往南京,现在镇江
府几乎称得上是空无一人。虽然郑成功没有大量的骑兵,但是也没有遇到任何危险。等
靠近南京后,郑成功就谨慎了一些,主力停下来等待船只跟上,同时派出手下所有的骑
士搜索四周,探听南京附近的战事近况。
得知清军都龟缩在南京城中后,郑成功就再次冒险带着亲卫前进,现在距离邓名已
经不远,今天来邓名营中的使者就是郑成功的斥候。根据这个斥候所述,大概两天内郑
成功就可抵达南京,与邓名会面。
“此事最好保密,”邓名对李来亨和张煌言说道:“延平藩的主力已经返回福建了
,现在延平郡王身边也就是一千多亲兵,不足以帮我们拿下东南、守住长江,但若...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9366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klix (AKLIX),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家之言:西安事变真相 张学良糊涂死了——假英雄、假将军、假基督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 01:11:41 2012, 美东)
一家之言:西安事变真相 张学良糊涂死了——假英雄、假将军、假基督徒
文章提供 于 2012-1-1 23:45:48 (北京时间: 2012-1-2 12:45:48)
文章作者: 曹长青
谈中国近代史,离不开国共两党;而研究国共两党史,离不开西安事变,因它是两
党关系的转捩点;但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活到101岁,就是不肯说出事变内幕,直
到2001年10月14日去世,把他知道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自1936年西安事变至今,海内外出版了很多关於这一事件的书籍,截止1991年底,
仅中国就已出版了23种;另外还有张学良接受各种媒体采访的谈话。但海峡两岸对张学
良的评价却像黑、白那样两极:中国大陆把他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定他为“历史罪
人”(解除党禁报禁後,台湾已有不同声音)。
到底怎...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煤油灯下的报告及其它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252
叶志江
我曾两次去巴黎出差。
巴黎当然是美丽的。但当我第一次走在巴黎的大街上时,震撼我的心灵的却并非她的美
丽而是那种恍若走进了时光隧道的感觉,年青时读过的和这座城市相关的历史和文学作
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曾经被那些历史巨人触摸过,正
在默默地叙说着所发生过的一切。我在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寻觅巴黎圣母院,坐在这座
哥特式教堂的长椅上静静地感受雨果的笔触。我又在左岸拉丁区寻觅普罗克普(Le
Procope)咖啡馆,坐在古色古香的餐厅里倾听伏尔泰、卢梭、丹东、罗伯斯比尔、马
拉以及巴尔扎克和雨果等当年聚在这里大声争辩的回音……。
历史,更准确地说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历史,当然是由大人物们创造的。然而,一个时代
的记录除了卢浮宫等博物馆里珍藏的艺术作品和文物以外,更主要地是保存在文学作品
中众多小人物的命运里。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
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描写了贵族阶级注定灭亡的命运和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