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观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a
发帖数: 89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 原文由 xg 所发表 】
所谓“用法轮大法直接观测物化反应”
--给“给何祚庥院士兼教授的公开信 ”的公开信
作为一名冶金工作者(钢铁冶金专业教授),读了“一个不愿误人子弟的退休教师吴
慧兰给何祚庥院士的信”,感觉到这封充满谎言,所引用的例子严重偏离事实,荒诞
离弃,给非专业人士带来一些疑问,迷惑公众,欺骗“法轮大法”信徒,特揭露之,
以正视听。
为了搞清问题,将“吴信”部分内容抄录如下:
*********************************
何院士兼教授:
您的《我不赞成青少年炼气功》一文(某刊专稿,下称“专稿”),很轰动。专稿的
个人简历上,说您是院士、研究员、兼教授,还从事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 …
可是读完专稿,觉得名不副实。好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鼓励我们和马列主义原
著见面,省得我们上当受骗。专稿有两处对“法轮功”进行了严重的歪曲和损害,以
下把这两处和大家共同分析、研究。
其一:
有一篇关于“法轮功”的宣传材料,就说有某工程师炼“法轮功”,元神出窍了,可
以钻到炼钢炉里,亲眼看到炼钢炉的原子分子的种
f*r
发帖数: 3968
2
发信人: richee (richee),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北京天文同好会梅西耶天体马拉松观测纪实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Apr 9 18:12:44 2000)
深空天体追逐赛
f*r
发帖数: 3968
3
哈勃观测到一个新的土星风暴(英文原文)
译:Jack
HST发现了在土星的赤道处有一个特别的白色箭头状的稀有的风暴。这个风暴是由一
个暖气流上升形成的,类似于地球上(雷暴前常见的)圆块积云。这个风暴东西方向的长度
等于地球的直径(月7,900英里)。哈勃望远镜向我们提供了这次土星风暴中占主导地位
的气流的新的细节。这张新的照片说明了这个风暴的运动和大小与1994年9月发现它的时
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次风暴是宽视场行星照相机2用宽视场模式于1994年12月1日当土星离地球907,000,00
0英里时拍摄的。为了展现这颗行星的“真彩色”,哈勃的照相机用了不同颜色的滤镜,
花了6分钟的时间才合成了这张照片。照片中,土星右边蓝色的分枝是在照片曝光时,为
了补偿行星自转而人工加上去的。
土星风暴中,占主导地位的气流就像是一个黑色的楔,插入例如图中西边(左边)亮
的中心云层,在这张哈勃的高清晰度照片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土星中最
强的气流(从航海者号太空船于1980~1981年拍摄的照片中分析,气流的速度约为1000英
里每小时)和那
f*r
发帖数: 3968
4
为了大众的需要:哈勃观测了马头星云(英文原文)
译:Jack
马头星云像是天空中最上镜头的天体之一。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海马头,从尘埃和气
体组成的“海洋”中升出。NASA的HST对马头星云作了仔细的观察,并且显现出了星云中
错综复杂的结构。这张马头星云的照片,就作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十一岁的生日贺礼。
哈勃Heritage小组拍摄了这张照片算是对马头星云这么高声望的一个补充。英特网的投票
人选择让哈勃拍摄这张照片。
马头星云,编号为B33(Barnard 33),是由冷暗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由于它遮住
了一个亮星云——IC 434,我们现在才能看见它。马头星云左上方的明亮区域是刚刚形成
的一颗恒星,但是它仍然睡在满是气体尘埃的“育儿室”中。这颗灼热的恒星发出的辐射
却已经将育儿室渐渐被腐蚀掉了。而星云的顶部现在仍被照片上面(未被拍摄出来)的恒
星的辐射雕刻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结束。

其实,这个星云像马头,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它与众不同的形象,最早发现于1800年的
照相用的金属板中。身处猎户座中,马头星云自然成为了著名的鹰状星云——一个由气体
和尘埃组成的星云的兄
f*r
发帖数: 3968
5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冬季天文观测的着装
冬季天文观测的着装
著:John Shibley 译:Shea
在窗外的严寒中,伴随着冰亮的恒星、闪闪发光的星团和绚丽的星云,冬季银河从天
顶倾泻而下。在屋里,依旧如夏天一样暖和,你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嘴里
嘟哝着,“要是外面暖和一点就好了。”不远处,你忠实的望远镜或是双筒镜舒适的躺在
储藏室里,就像一只冬眠的熊。火炉中干柴爆裂的声音声声入耳,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你
心中的负罪感——又一个辉煌的晴朗夜晚被浪费了。
确实,冬天会让最热心的天文爱好者望而却步,有时候他们仅仅是看一眼新月或是看
一下难得一见的行星会合。但是并不需要这样。其实,一些适当的措施以及对寒冷天气的
知识就可以消除冬季的严寒和壮丽的冬季星空之间的屏障。
多层衣服
首先,请卸下你的负罪感。由于长期的进化,使得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向往温暖。于是
,你本能的会忘记星空,直到春天的到来。但是,在这里你可以重拾起星空给你带来的乐
趣。你会了解到在冬夜里该如何保暖。热源:你的身体;方法:缓冲空气层。
据传闻,这就是军方耗资数百万美元所得出的冬季保暖方法。衣物能够留住热量的功
能不是必需的,但
g****e
发帖数: 612
6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3-15/1654333827.shtml
夜空将现“五星连珠”奇观 肉眼即可观测到
g****e
发帖数: 612
7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5-07/0901358073.shtml
中国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尼特彗星 貌似蒲公英
g****e
发帖数: 612
8
http://tech.sina.com.cn/d/2004-10-03/1121435009.shtml
本报讯 (记者 江玲,通讯员 李建基) 狮子座、英仙座流星雨您可能看过,但天龙座流星
雨您看过吗?据广东天文学会预告,今年10月6日至10日,将会出现少见的天龙座流星雨
。其中最佳观测时间是10月8日和9日的晚上。
天龙座流星雨在上世纪初还是默默无闻的,直至在1933年10月9日和1946年10月9日,
天龙座流星雨出现了两次特大爆发,它才被人们另眼相看。1998年10月8日晚上,我国和
日本的天文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观察到其流星雨的大爆发,每小时流星雨量达700颗。
何时观察最佳?据称,各地最佳观察日期是10月8日和9日两天,最佳观察时间是日落
后40分钟至深夜12时,观察方位在偏北的晚空。10月8日广州日落时间是18时08分,由于
今年没有月光影响,观察时机十分难得,但观察的地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人烟稀少、灯
光惨淡的地方。
c***s
发帖数: 51
9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试观测报告
昨天终于拿到了 ORION XT 10,真是够大的烟囱,好重。
晚上在家里试观测了一把,真是备受打击。
我住的是2楼,楼梯很窄,我费了好大力气把大烟囱搬下楼,当然是和DOB BASE分开搬的
,不然根本拿不下来。看了看天上,CYGNUS 和 SCORPION 还比较明显。用20MM对准看了
看,调焦。。。。终于看见了。。。几个小星星。咦,怎么跟9X50看的差不多,换个高倍
的试试,于是,拿出3X的BARLOW加上10MM的看,晕,竟然什么都看不见。反复试过几次,
不灵,郁闷中。。。把大烟囱抱上楼,开始查星图,发现CYGNUS附近应该有几个M什么的
啊,还有当时天上其他地方也有好多M什么的啊。有点不服气,又抱着大烟囱下楼,再来
。低倍的20MM的先试,恩,几个小星星。再换高倍,晕,又是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已
经快崩溃了,抱着大烟囱楼上楼下的已经很累了,又看了半天什么都看不见,极其郁闷。
难道看那些DEEP SKY OBJECTS 非要极黑极黑的夜晚吗?如果只能看到星座这样的环境情
况,一定看不到DEEP SKY吗?昨晚半夜3点多醒过一次,本想再试试看火星,可是疲惫加
上郁闷已经实在无法
s*****t
发帖数: 1994
10

帕罗奥多斯坦福大学, 首席观测师, 翻译得很有创造性。
Stanford University of Palo Alto, CA
Principal Investigator
n******e
发帖数: 623
11
就是说光速随能量变化的修正被排除了。应该还有让光速不变的修正方法吧?
难道观测的不是光子?
r****r
发帖数: 755
12
GeoEye-1商用地球观测卫星发射
搭乘“德尔它”-2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United Launch Alliance (ULA) have launched a Delta II carrying the next-
generation, sub half-meter Earth-imaging satellite, GeoEye-1. Lift-off was
at 11:50am PDT from 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 in California. Launch video
available below.
Meanwhile,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disaster monitoring satellites at 03:
25UTC, Saturday - via a CZ-2C Chang Zheng-2C/SMA launch vehicle from the
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
h******y
发帖数: 1374
13
有人用过GFP或者mCherry标记的LC3来观测autophagy吗?
能不能用FACS来检测autophagy
g******e
发帖数: 210
1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及美国宇航局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今年南极臭氧
损耗严重。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衣,可以有效阻挡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南极臭氧空
洞是南极地区上空臭氧层出现的严重损耗现象。美国宇航局说,9月21日到9月30日,南
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2745万平方公里)。
美国宇航局“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
层上部的臭氧总量。据报告,该监测设备10月8日在“东南极”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
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
厚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则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
直接测量南极臭氧。他们的测量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
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93多布森单位。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公
里至21.9公里区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无空洞期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
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目前已经急剧下降,最低时测到的臭氧量仅为1.2多布森单位。
美国宇航局说,“奥拉”卫星
g******e
发帖数: 210
15
谁能告诉我臭氧层空洞为什么在南极上空?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及美国宇航局19日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今年南极臭氧
损耗严重。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衣,可以有效阻挡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南极臭氧空
洞是南极地区上空臭氧层出现的严重损耗现象。美国宇航局说,9月21日到9月30日,南
极臭氧空洞平均面积为1060万平方英里(约合2745万平方公里)。
美国宇航局“奥拉”卫星上的臭氧观测仪,可以测量到整个南极大陆从地表到大气
层上部的臭氧总量。据报告,该监测设备10月8日在“东南极”冰原上空检测到那里的
臭氧量值极低,仅为85多布森单位(1个多布森单位是标准状态下千分之一厘米的臭氧层
厚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则利用气球上携带的设备
直接测量南极臭氧。他们的测量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南极的臭氧总量已经从7月的
约300多布森单位骤降至93多布森单位。更令科学家吃惊的是,臭氧层中距地表12.9公
里至21.9公里区间内的臭氧基本被损耗殆尽。7、8月份无空洞期时,这一区间的平均臭
氧量为125多布森单位,目前已经急剧下降,最低时测到的臭氧量仅为1.
p********t
发帖数: 1219
16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史匹哲红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的
一项最新观测,在螺旋星云(Helix Nebula)中心的一颗死亡恒星附近,一些彗星发生了
碰撞,激起的灰尘盘围绕在恒星周围35到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的距离,
约1.5亿公里)的距离范围内。该发现将发表在3月1日的《天体物理杂志通讯》(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螺旋星云位于距我们约700光年的水瓶星座中,是由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死亡后外
层脱落形成的。1万年后,该星云将失去所有的闪亮色彩,只剩下一颗白矮星和围绕着
它的彗星在茫茫宇宙中渐渐冷却。
天文学家对螺旋星云中心的白矮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它的附近有任何灰尘。那么此次的灰尘究竟何来?该论文的主要作者、美国亚利桑那大
学Kate Su博士表示,“我们很惊讶看到了如此之多围绕着恒星的灰尘,它们一定是来
自该白矮星系统没有死亡的彗星。”天文学家表示,灰尘很可能是由新近发生的白矮星
系统外缘彗星相互碰撞产生搅动引起的。而这些彗星发生碰撞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
g*****s
发帖数: 1288
17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引力波难道只能观测到一次?
各位专家,这个引力波难道不应该持续观测的到吗?否则很难想象十亿年的旅行今年正
好到达地球。
A****s
发帖数: 932
18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引力波难道只能观测到一次?
两个黑洞建立了共同的事件平面后。里面的信息就出不来了。

各位专家,这个引力波难道不应该持续观测的到吗?否则很难想象十亿年的旅行今年正
好到达地球。
s**********e
发帖数: 16
19
1, 请问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你如何匹配有无限个moments的分布?
2, GMM 是使parameter fit模型的一种方法,你如何证明一组观测就一定是哪种分布?

Moments
s**********e
发帖数: 16
20
1, 请问您这个分布的名字:一个分布有两个峰,一个峰左偏,一个峰右偏,请问你这
个分布的名字?再或者,一个分部,其他部分都很像正态分布,但是在尾部 96%-97%的
地方数据量很少,几乎没有数据,但在98%-99%的地方突然变出来很多数据,请问你这
是什么分布?
2,再次请你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如何根据你观测到moments证明一组数据就一定是哪个
分布?(分布的名字)。 如果您会,请回答,如果不会,就说不会,没任何问题。
谢谢

out
a****y
发帖数: 1035
21
观测日食的安全眼镜需要能减少可见光,并且阻挡红外和紫外。
要达到ISO 12312-2 标准。
可靠品牌:https://eclipse.aas.org/resources/solar-filters
Solar Viewer Brands
American Paper Optics (Eclipser) / EclipseGlasses.com / 3dglassesonline.com
APM Telescopes (Sunfilter Glasses)*
Baader Planetarium (AstroSolar Silver/Gold Film)* [see note 1]
Celestron (EclipSmart Glasses & Viewers)
DayStar (Solar Glasses)
Explore Scientific (Solar Eclipse Sun Catcher Glasses)
Halo Solar Eclipse Spectacles
Jaxy Optical Instrument Co., Ltd.* [see note 2]
Lunt...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1168
22
近日,科研人员在位于长江源头地区的森林灌木地带观测到雪豹幼崽。由于该物种大多
偏好在高山裸岩栖息、繁衍,此次发现对于相关生态科研具有重要价值。  新华社发
(江永土登 摄)
f*r
发帖数: 3968
23
发信人: richee (richee), 信区: Astronomy
标 题: 北京天文同好会梅西耶天体马拉松观测纪实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Apr 9 18:12:44 2000)
深空天体追逐赛
f*r
发帖数: 3968
24
哈勃观测到一个新的土星风暴(英文原文)
译:Jack
HST发现了在土星的赤道处有一个特别的白色箭头状的稀有的风暴。这个风暴是由一
个暖气流上升形成的,类似于地球上(雷暴前常见的)圆块积云。这个风暴东西方向的长度
等于地球的直径(月7,900英里)。哈勃望远镜向我们提供了这次土星风暴中占主导地位
的气流的新的细节。这张新的照片说明了这个风暴的运动和大小与1994年9月发现它的时
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次风暴是宽视场行星照相机2用宽视场模式于1994年12月1日当土星离地球907,000,00
0英里时拍摄的。为了展现这颗行星的“真彩色”,哈勃的照相机用了不同颜色的滤镜,
花了6分钟的时间才合成了这张照片。照片中,土星右边蓝色的分枝是在照片曝光时,为
了补偿行星自转而人工加上去的。
土星风暴中,占主导地位的气流就像是一个黑色的楔,插入例如图中西边(左边)亮
的中心云层,在这张哈勃的高清晰度照片中,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土星中最
强的气流(从航海者号太空船于1980~1981年拍摄的照片中分析,气流的速度约为1000英
里每小时)和那
f*r
发帖数: 3968
25
为了大众的需要:哈勃观测了马头星云(英文原文)
译:Jack
马头星云像是天空中最上镜头的天体之一。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海马头,从尘埃和气
体组成的“海洋”中升出。NASA的HST对马头星云作了仔细的观察,并且显现出了星云中
错综复杂的结构。这张马头星云的照片,就作为对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十一岁的生日贺礼。
哈勃Heritage小组拍摄了这张照片算是对马头星云这么高声望的一个补充。英特网的投票
人选择让哈勃拍摄这张照片。
马头星云,编号为B33(Barnard 33),是由冷暗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由于它遮住
了一个亮星云——IC 434,我们现在才能看见它。马头星云左上方的明亮区域是刚刚形成
的一颗恒星,但是它仍然睡在满是气体尘埃的“育儿室”中。这颗灼热的恒星发出的辐射
却已经将育儿室渐渐被腐蚀掉了。而星云的顶部现在仍被照片上面(未被拍摄出来)的恒
星的辐射雕刻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结束。

其实,这个星云像马头,也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它与众不同的形象,最早发现于1800年的
照相用的金属板中。身处猎户座中,马头星云自然成为了著名的鹰状星云——一个由气体
和尘埃组成的星云的兄
f*r
发帖数: 3968
26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冬季天文观测的着装
冬季天文观测的着装
著:John Shibley 译:Shea
在窗外的严寒中,伴随着冰亮的恒星、闪闪发光的星团和绚丽的星云,冬季银河从天
顶倾泻而下。在屋里,依旧如夏天一样暖和,你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嘴里
嘟哝着,“要是外面暖和一点就好了。”不远处,你忠实的望远镜或是双筒镜舒适的躺在
储藏室里,就像一只冬眠的熊。火炉中干柴爆裂的声音声声入耳,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你
心中的负罪感——又一个辉煌的晴朗夜晚被浪费了。
确实,冬天会让最热心的天文爱好者望而却步,有时候他们仅仅是看一眼新月或是看
一下难得一见的行星会合。但是并不需要这样。其实,一些适当的措施以及对寒冷天气的
知识就可以消除冬季的严寒和壮丽的冬季星空之间的屏障。
多层衣服
首先,请卸下你的负罪感。由于长期的进化,使得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向往温暖。于是
,你本能的会忘记星空,直到春天的到来。但是,在这里你可以重拾起星空给你带来的乐
趣。你会了解到在冬夜里该如何保暖。热源:你的身体;方法:缓冲空气层。
据传闻,这就是军方耗资数百万美元所得出的冬季保暖方法。衣物能够留住热量的功
能不是必需的,但
g****e
发帖数: 612
27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3-15/1654333827.shtml
夜空将现“五星连珠”奇观 肉眼即可观测到
g****e
发帖数: 612
28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5-07/0901358073.shtml
中国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尼特彗星 貌似蒲公英
g****e
发帖数: 612
29
http://tech.sina.com.cn/d/2004-10-03/1121435009.shtml
本报讯 (记者 江玲,通讯员 李建基) 狮子座、英仙座流星雨您可能看过,但天龙座流星
雨您看过吗?据广东天文学会预告,今年10月6日至10日,将会出现少见的天龙座流星雨
。其中最佳观测时间是10月8日和9日的晚上。
天龙座流星雨在上世纪初还是默默无闻的,直至在1933年10月9日和1946年10月9日,
天龙座流星雨出现了两次特大爆发,它才被人们另眼相看。1998年10月8日晚上,我国和
日本的天文爱好者不约而同地观察到其流星雨的大爆发,每小时流星雨量达700颗。
何时观察最佳?据称,各地最佳观察日期是10月8日和9日两天,最佳观察时间是日落
后40分钟至深夜12时,观察方位在偏北的晚空。10月8日广州日落时间是18时08分,由于
今年没有月光影响,观察时机十分难得,但观察的地点应选择在视野开阔、人烟稀少、灯
光惨淡的地方。
c***s
发帖数: 51
30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试观测报告
昨天终于拿到了 ORION XT 10,真是够大的烟囱,好重。
晚上在家里试观测了一把,真是备受打击。
我住的是2楼,楼梯很窄,我费了好大力气把大烟囱搬下楼,当然是和DOB BASE分开搬的
,不然根本拿不下来。看了看天上,CYGNUS 和 SCORPION 还比较明显。用20MM对准看了
看,调焦。。。。终于看见了。。。几个小星星。咦,怎么跟9X50看的差不多,换个高倍
的试试,于是,拿出3X的BARLOW加上10MM的看,晕,竟然什么都看不见。反复试过几次,
不灵,郁闷中。。。把大烟囱抱上楼,开始查星图,发现CYGNUS附近应该有几个M什么的
啊,还有当时天上其他地方也有好多M什么的啊。有点不服气,又抱着大烟囱下楼,再来
。低倍的20MM的先试,恩,几个小星星。再换高倍,晕,又是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已
经快崩溃了,抱着大烟囱楼上楼下的已经很累了,又看了半天什么都看不见,极其郁闷。
难道看那些DEEP SKY OBJECTS 非要极黑极黑的夜晚吗?如果只能看到星座这样的环境情
况,一定看不到DEEP SKY吗?昨晚半夜3点多醒过一次,本想再试试看火星,可是疲惫加
上郁闷已经实在无法
g****t
发帖数: 31659
3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三体3:好书必须看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2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合集] 三体 1
☆─────────────────────────────────────☆
casact (尝尝也) 于 (Fri Jul 22 20:55:29 2011, 美东) 提到:
刘慈欣


《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
。之前就
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
儿,单行
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其实这本书不是文革题材的,文革内容在其中只占不到十分之一,但却是一个漂荡在故
事中挥之
不去的精神幽灵。
本书虽不是《球状闪电》的续集,但可以看做那个故事所发生的世界在其后的延续,那
个物理学
家在故事中出现但已不重要,其他的人则永远消失了,林云真的死了,虽然我有时在想
,如果她
活下来,最后是不是这个主人公的样子?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
,忠诚与
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
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3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刨根问底(3):心与物质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刨根问底(3):心与物质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519
37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概念是193
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
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后来
发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 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
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519
38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概念是193
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
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后来
发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 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
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39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老子与粒子物理比较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节。有些内容需要结合该篇另外
章节理解(网友如果快速阅读,不清楚之处可以跳过。另外此节的“象”就是“道”)。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
1.2 “象”与真空
1.3 “象”与场
1.4 “象”与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3.1 强、弱相互作用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3.4 统一理论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0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t 百年宇宙线研究的中国故事
从乌蒙山到念青唐古拉——百年宇宙线研究的中国故事
2016-08-01 中科院物理所
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流(少数来自太阳爆发事件),其中能量最高者可达
到现今最大人工加速器所产生粒子能量的百万倍.伴随着宇宙透明、天体演化,它一直
充斥在宇宙空间;数十亿年来,它还突破太阳和地球磁场的封锁而时刻普照着地球,而
在后来出现的地球生物却对此一直习以为常、浑然不觉.直到一百年前,人们在大量热
气球高空观测中才发现了它的存在(Victor Franz Hess 于1912).自此,人类得知了这
种自动送上门来的宇宙的物质样品和信息使者,也找到了当时唯一能轰开原子核的“粒
子炮弹”,从而可以去打开微观世界神秘的大门,促成了粒子物理学的诞生和人工加速
器的发展;并在今天人类活动范围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将它与地球的空间环境密切关联
了起来.在庆祝宇宙射线这个身兼宇观、微观和环境三重属性的宇宙的使者被人类发现
100 周年之际,全世界的相关学者都在盘点前辈们艰苦卓绝的探索历程和丰硕成果,此
时此刻,国人一定想知道,在人类百年宇宙线研究中,我们中国人做过些什么,占有何
等的位置.正如大家知道的,...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43
来自主题: China版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
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国迈进创新型
国家行列的行动指南。
第一篇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
和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系统谋划创新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拓发展新
境界,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一章 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作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
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阅读全帖
e***d
发帖数: 8248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白皮书】2016中国的航天
http://scitech.people.com.cn/n1/2016/1228/c1007-28981476.html
哥看到的亮点:
- 2018年前后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
- 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
- 开展新型电推进关键技术试验验证
------------------
2016中国的航天
(2016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6年12月28日02: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宗旨、愿景与原则
二、2011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四、发展政策与措施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前 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活动深刻改变了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广
大发展中国家将发展航天作为重要战略选择,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
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已走过60年光辉历程,创
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314
45
东海11号浮标成功布放 海洋参数每10分钟传一次
2013年08月20日 11:53 中国科学报 我有话说(101人参与)
船只拖动浮标稳稳前行(科学报图片)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与上海海洋气象台合作共建的东
海观测网络11号浮标成功布放至新的观测位置,开始对舟山群岛东北部外海海域进行长
周期的海洋观测,这是海洋所与上海海洋气象台深度合作、全力打造和构建东海观测网
络构想的第一步工作。
东海观测网络隶属于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系统未来发展规划“两阵一线”中
“东海浮标阵”内容,是海洋所自2009年开始在东海海礁附近顺利布放第一套10米综合
观测浮标系统以来,与地方合作的深入延伸和观测范围的有力拓展。
在前期,论证专家组对东海观测网络的构建给予了肯定,认为东海观测网络观测站
点布局合理,对研究该区域海洋科学问题和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具有重要价值,希望
通过共享其在长江口附近所有观测站点的资源,深化两家的合作关系,在已有数据共享
的基础上,升级为合作共建的深层次模式,更有利于观测系统的维护和运行,确保获取
的观测数据实时有效。
11号浮标作为共建观测网的第一个...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张古代星图,请大家指教
最早纪录星象的是《夏小正》罢?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象后来那样龟腚出那么多的星座。
网上搜到一篇文章,研究夏小正星象年代从而推断它编纂年代的: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胡铁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一 文献与研究回顾
《夏小正》的经文存在于西汉戴德所编《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中,共有四
百余字。它按12个月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星象物候历。对这部历法,《礼记·礼运》中记有:“孔子曰‘我欲观夏
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也’”。郑玄注云:“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
者有小正”。 《史记·夏本记》亦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后人
多据此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也有人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代。这篇文章的目
的就是通过对《夏小正》星象的计算确定该历可能的使用年代。关于《夏小正》的版
本源流等等,因台湾庄雅洲先生已有详尽的研究,本文将不再涉及[1][2]。
《夏小正》经文中给出的星象共有17个: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张古代星图,请大家指教
最早纪录星象的是《夏小正》罢?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象后来那样龟腚出那么多的星座。
网上搜到一篇文章,研究夏小正星象年代从而推断它编纂年代的: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胡铁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一 文献与研究回顾
《夏小正》的经文存在于西汉戴德所编《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中,共有四
百余字。它按12个月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星象物候历。对这部历法,《礼记·礼运》中记有:“孔子曰‘我欲观夏
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也’”。郑玄注云:“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
者有小正”。 《史记·夏本记》亦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后人
多据此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也有人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代。这篇文章的目
的就是通过对《夏小正》星象的计算确定该历可能的使用年代。关于《夏小正》的版
本源流等等,因台湾庄雅洲先生已有详尽的研究,本文将不再涉及[1][2]。
《夏小正》经文中给出的星象共有17个: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2026
4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为什么地震是不能预报的
中国地震局于近日批准发布了系列行业标准《地震地电观测方法》,自2009年6月1日起
实施,此5项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DB/T 33.1-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地电阻率观测 第1部分:单极距观测》
DB/T 33.2-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地电阻率观测 第2部分:多极距观测》
DB/T 33.3-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地电阻率观测 第3部分:大地电磁重复
测量》
DB/T 34-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地电场观测》
DB/T 35-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电磁扰动观测》
5项标准分别规定了不同地震地电观测方法的观测对象及要求、观测原理、台站观
测、组网观测、观测环境及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等方面,适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和相关科
学研究中的地震地电观测。
如果地震的发生与地电没有关系,地震局要观察地电干什么?其实读过高中就应该知道
,任何物体的运动都伴有电荷的改变。开车时人的身体与座椅相对运动就可以在身体上
积累静电。从而形成电场和电流。和地表红外辐射一样,地震发生前地电流,和地电场
的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果你连这也要否认,你只有重新去读大学
B********e
发帖数: 19317
49
俺继续来打酱油。
综合一下跑日和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说法。
假设在封闭系统里面有人物甲和物品A。
据我的理解,假如甲不去观测A,那么A就没有意义,可以说不“存在”。
但是当甲去观测A的时候,A的什么函数就被崩塌了,A就开始存在了。
应该是这样没错吧?
现在我们把甲抽离这个系统,但是在系统里面加入人物乙。
同上道理,A只在被乙观测的时候才被存在,否则不存在。
现在我们把甲放回到这个系统里面。
现在对于A是否存在,应该有下面四种可能性。
甲观测A,乙不观测。A相对于甲存在,相对于乙不存在。
乙观测A,甲不观测。A相对于乙存在,相对于甲不存在。
甲乙都观测A。A相对于甲乙都存在。
甲乙都不观测A。A不存在。
现在有一个小twist,但是这个可能会导致我的整个瞎想都不成立的。
下面假设两个情况,然后对这两个情况进行对比。
情况一:
甲开始观测A,乙不观测。
甲继续保持观测A,乙开始观测A。
情况二:
甲开始观测A,乙不观测。
甲开始改变A的形态,整个过程中保持观测A。这个过程中乙仍然不观测A。
甲完成对A的改变,继续保持观测A。乙开始观测A。
酱油问题:上面两个例子对比,对于乙,A的初状态是相同...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50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众所周知,每隔大约11年,太阳的整个磁场就会发
生一次磁极倒转——北磁极变成南磁极,而南磁极变成北磁极。在磁极发生倒转时,太
阳就会出现活动的高峰期,称之为“太阳极大”。
尽管这一过程看上去似乎呈现出11年的规律性,但是在近期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科
学家们却强调了这一过程中的不对称性。目前,太阳北磁极已经大大减弱,几乎接近于
零。这就说明太阳的磁极倒转过程已经开始,但是反观太阳南磁极,这里的磁场减弱过
程却似乎仅仅是刚刚开始。
乔纳森·瑟坦(Jonathan Cirtain)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太空科学家
,同时也是参与日本“日出”(Hinode)号太阳探测器项目的美方项目科学家。他说:“
太阳磁北极已经开始进入倒转期,远远领先于南极,我们不能理解其中缘由。”
这两份论文中的一篇直接源自“日出”号探测器获取的对于此次太阳磁极倒转的观
测数据。而另一份论文则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对太阳极地大气发出的微波辐射进行观测
,以此推断其表面发生的磁场活动特征。
这两篇描述太阳磁极转变不均衡的论文对传统上认为太阳南北磁极同步发生磁极倒
转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