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观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1920
1
国家海洋局发布了一条简讯,2017年1月1日起,海洋气象、水文观测、常规海洋环境监
测将投入业务化运行,南沙三大岛礁海洋环境预报也将同期发布。
目前,国家海洋局对三大岛礁的海洋气象和水文观测,涵盖了逐小时的风向风速、
气温、气压、湿度、降水、能见度、潮汐、海温、盐度、浪高、浪向、波周期等观测要
素;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水色、透明度等要素。海啸地震观测和专项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将在下一步开展。对南沙三大岛礁海洋环境预报,主要涵盖波浪、潮
汐、海温、风、热带气旋,72小时预报及海洋灾害警报等内容,每日在海洋预报网(nh
.hyyb.org)进行发布,并同时通过传真、短信等途径,发送给有关政府部门和涉海企
事业单位。
观察者网小编今天注意到,海洋预报网已经开始更新南沙三大岛礁的预报信息,点
击相应岛屿,即可获知风向、风力、最大浪高等信息。
信息很简单,但却来之不易。从地图上,我们难以感知南海究竟有多大:面积约356万
平方公里,约等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难想像基本的信息传输,在南海就是一个大问题。
据《中国海洋报》介绍,以前,地面传输专线是南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
中国学者最新研究:雾霾越严重 森林长得越快
分享到:
32
88
2018-07-19 13:06:13 字号:A- A A+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字:
森林在雾霾天长得更快。《中国青年报》7月18日报道,今年6月,这个和许多人印象相
反的结论发表在《气候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论文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王欣表示,在科学界,这不算令人惊讶。
雾霾属于大气气溶胶的一种。气溶胶和胶水在质地上没什么相似之处,它更像一团灰雾
,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过去30年里的观测数据显示,气溶
胶会影响全球森林的光合作用效率,浓度越高效率越高。
王欣采集到的数据为这种趋势贡献了野外证据。从2012年到2014年,她几乎每天都待在
北京香山脚下一片她亲手种植的杨树林中——这是中国北方最常见的树种之一。雾霾严
重时,不远处的香山完全隐身。
王欣在野外观测(受访者供图)
她的观察将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雾霾。在此之前,科学家对雾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人
体健康的影响,对于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引发的变化知之甚少。
森林加快成长,光合作用效率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作者:关增建
来源: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摘 要:明末清初,在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的影响下,中国计量领域出现了一些
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的出现,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相接轨,它们的出现,标
志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
明末清初,中国传统计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计量领域出
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它们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这一转化,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促成的

一、角度计量的奠基
中国传统计量中没有角度计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可用于计量的角
度概念。
像世界上别的民族一样,中国古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接触到角度问题。但中
国人处理角度问题时采用的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办法,他们没有发展出一套抽象
的角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统一的角度体系(例如像西方广泛采用的360°圆心
角分度体系那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Talk版 - 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
科学家们观察到一个伽马爆(Gamma Ray Burst,GRB)刚刚发生后的情景,见证了一个巨
大星体的毁灭和一个据信是旋转黑洞的诞生。这次观测是到目前为止对伽马爆的最详细
的记录。
https://youtu.be/7uN1AjMui5k
伽马爆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威力最大的爆炸,一次伽马爆所释放的能量是超新星爆发的数
百倍,亮度最高时达到太阳亮度的一百亿亿倍。科学家们对伽马爆的观测表明伽马爆发
生非常频繁,均匀且随机地分布在宇宙中,所以科学家认为伽马爆发生在离我们相当遥
远的天体。
0907
科学家们对伽马爆感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想知道这些威力巨大的爆炸的起源,现在认
为伽马爆可能由两个黑洞或中子星相互碰撞,或者是大质量星体在死亡时坍缩成黑洞所
引起。伽马爆虽然非常频繁,可是要即时观测到一个伽马爆却非常不易,因为它发生的
地点和方位都无法预测,而且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伽马爆大规模喷发伽马射线历时只
有几秒甚至短达几毫秒。这次的成功观测得益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瞬时高能射线
探索者(High-Energy Transient Explorer,HETE),设在地面的机械手望远镜... 阅读全帖
h********0
发帖数: 12056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fcyl (残废草原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科院要5年在这60项取得重大突破。这是要创造神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 06:09:07 2016, 美东)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中科院将围绕基础前
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大
领域,提出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和80项重点培育方向(均不含国防科技创
新),涉及器官修复与再造、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多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创新方向。
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60 个)
(一)基础前沿交叉(8 个)
. 数学与交叉方向
(1)Langlands 纲领和千禧数学问题。通过数论、表示 论、代数几何和调和分析等多
个分支交叉融合研究,培育凝练 能够引导数学方向发展的数学问题与猜想,争取在
Langlands 纲领、Riemann 猜想、BSD 猜想等重大数学难题的若干方向上 取得与国际
数学科学大奖同等水平的成果。
. 物理与交叉方向
(...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11.墨子烈焰焰焰焰

汪淼回到家里,之前没有忘记在游戏店买了一套V装具。妻子告诉他,单位的人一天都
在找他。
汪淼打开已关了一天的手机回了几个纳米中心来的电话,许诺明天去上班。吃饭的时候
,他真的
照大史说的又喝了不少酒,但毫无睡意。当妻儿睡熟后,他坐在电脑前戴上新买回的V
装具,再
次登录《三体》。
黎明的荒原,汪淼站在纣王的金字塔前,覆盖它的积雪早已消失,构筑金字塔的大石块
表面被风
化得坑坑洼洼,大地已是另一种颜色。远处有几幢巨大的建筑物。汪淼猜那都是干仓,
但形状与
上次所见已完全不同,一切都表明,漫长的岁月已经流逝。
借着天边的展曦,汪淼寻找着金字塔的入口,在那个位置,他看到入口已经被石块封死
了,但同
时看到旁边新修了一条长长的石阶,直通金字塔的顶部。他仰望高高的塔顶,看到原来
那直指苍
穹的塔顶已被削平了,成为一个平台,这座金字塔也由埃及式变为阿兹特克式。
沿着石阶,汪淼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看到了一处类似于古观星台的地方。平台的一角
有一架数
米高的天文望远镜,旁边还有几架较小型的。另一边是几台奇形怪状的仪器,很像古中
国的浑天
仪。最引人注目的是平台中央...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4844
7
1. 科学可以说是人类对世界的基于理性的认识,以及一些列方法论的集合。既然是人
总结出来的,就肯定会受到人的认识的局限性,而且也犯过很多错误。但随着新的实验
结果以及数学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世界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因此科学也因此不断演进,
旧的理论不断被推翻,被新的更符合观测的理论所取代。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自
然界观测的积累,使得人类能够排除和观测相矛盾的理论,修正已有的或者创立新的理
论来解释所有人类观测到的所有事件。绝大多数现有科学理论都非常精确地具有可重复
性,这就是在不断提高人类科学理论正确的可能性。每一次飞机起飞都证明空气动力学
更有可能正确;你的电脑每多跑一秒钟就证明量子力学更有可能正确...
圣经作于2000-3000年前,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现在相比可以说很原始,对很多
自然现象(包括地球的形成、生物的演化)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因此不能支持一个可
信度高的、以及排除不可信的理论来解释已观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的经验性
的甚至玄幻的理论都有存在的一席之地,包括基督教。基督徒忠于原本,拒绝对文本进
行修正。但几千年来对自然界的认识使得圣经的自然观越来越漏洞百出。...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17
8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不太理解这个引力波
引力波读后感
抽空读了一下引力波这篇文章。总结如下。
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从一个双黑洞体系的合并而观察到的引力波”,于2016年2月12
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原文的链接是 https://physics.aps.org/featured-
article-pdf/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2.这个引力波信号是于2015年9月14日观察到的,所以编号为GW150914, 频率为35至150
赫兹, 持续时间不到0.5秒.
这个信号被两个观测站差不多同时观察到. 这两个观测站的距离为10毫秒光程.观测到
的信号时差为6.9毫秒.
3.该观测的理论基础有两个: 第一个是1916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引力波
。 第二个是1916年卡尔·史瓦西提出的黑洞理论。
4.本观测限定引力的康普顿波长大于10万亿公里,这个距离比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2000
倍还长。爱因斯坦预测到引力波会很弱,直到1957年,还在辩论是否存在引力波。直到
1975年,才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
5. 世界上目前至少有4个引力波观测系统, 包括日本的TAMA 300,德国的G...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97
9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zz]
著:John Bortle 译:Shea
你的天空有多黑?对这一问题的精确回答有助于对观测场地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确定在这个观测地你的眼睛,望远镜或者照相机是否能达到它的理论极限。
而且,当你记录一些天体的边缘细节时,例如,一条极长的彗尾,一片暗弱的极光,或
者星系中难以察觉的细节,你需要精确的标准来对天空状况进行评定。
在互联网以及新闻组中,我看到许多初学者(有时甚至是富有经验的观测者)的贴
子,它们想知道如何对它们的天空质量进行评定。不幸的是,现今绝大多数的星空观测
者从没有在真正黑暗的天空环境中观测过,因此他们缺乏一个参考框架来对当地的观测
条件进行评价。许多人声称在“很暗”的观测地进行观测,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可以清
楚的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天空仅只能算是一般的暗而已。现今大多数的观测者无法在合
理的驾驶里程之内找到一个真正黑暗的观测地。因此,一旦能找到一个用肉眼就能看到
6.0至6.3等恒星的半乡村地点,他们就认为已找到一个观测的极乐世界了!
30年前,从市中心驾车一小时就能找到一片真正黑暗的天空。而现在你通常则需要
开上250
n******e
发帖数: 623
10
随手搜了一个
朱博士对这次选址建台的理由如数家珍:南极冰穹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观测地点之一
。这样的站址对望远镜的观测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好处。第一,观测时间长。每年有
135天,即4个半月连续全黑夜,而且晴天时间高达90%以上,很容易实现四个半月的连
续观测而且达到相应的科学目标,即探测系外行星和测星震等。第二,观测的大气环境
可以与太空媲美。南极冰穹A大气稀薄、冷、干燥、尘埃少,可以媲美太空环境,不只
对毫米波望远镜,对红外及光学波段望远镜都是地球上最佳的地面观测站址。第三,风
速小,大气湍动少,视宁度极好,我国南极科考队2005年1月设在冰穹A的自动气象站测
得的数据表明:冰穹A平均风速低于2 米/秒,超过4米/秒的风的情况极少,适合放置大
型望远镜阵进行光干涉成像观测等。第四,干扰少。南极是地面上人工光源干扰最少的
地方。第五,南极是天空视角最大的地点,比地面其他地方都适合天文观测,可以极大
地提高观测效率。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10/14/content_9049293.htm
我再加一条:传感器自然冷却降噪。。。
w********h
发帖数: 12367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fcyl (残废草原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鳖国科学院规划的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60 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 06:09:07 2016, 美东)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中科院将围绕基础前
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大
领域,提出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和80项重点培育方向(均不含国防科技创
新),涉及器官修复与再造、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多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创新方向。
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60 个)
(一)基础前沿交叉(8 个)
. 数学与交叉方向
(1)Langlands 纲领和千禧数学问题。通过数论、表示 论、代数几何和调和分析等多
个分支交叉融合研究,培育凝练 能够引导数学方向发展的数学问题与猜想,争取在
Langlands 纲领、Riemann 猜想、BSD 猜想等重大数学难题的若干方向上 取得与国际
数学科学大奖同等水平的成果。
. 物理与交叉方向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fcyl (残废草原狼),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鳖国科学院规划的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60 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 06:09:07 2016, 美东)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中科院将围绕基础前
沿交叉、先进材料、能源、生命与健康、海洋、资源生态环境、信息、光电空间等八大
领域,提出60项有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和80项重点培育方向(均不含国防科技创
新),涉及器官修复与再造、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多项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创新方向。
有望实现创新跨越的重大突破(60 个)
(一)基础前沿交叉(8 个)
. 数学与交叉方向
(1)Langlands 纲领和千禧数学问题。通过数论、表示 论、代数几何和调和分析等多
个分支交叉融合研究,培育凝练 能够引导数学方向发展的数学问题与猜想,争取在
Langlands 纲领、Riemann 猜想、BSD 猜想等重大数学难题的若干方向上 取得与国际
数学科学大奖同等水平的成果。
. 物理与交叉方向
...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3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温伯格:标准模型简史
标准模型简史
- 作者:Steven Weinberg 译者:卢昌海 -
译者序: 2003 年, 物理学家们相聚在欧洲核子中心 (CERN) 纪念中性流发现三十周
年及 W 与 Z 粒子发现二十周年。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Steven Weinberg 在纪念会上作
了题为 "The Making of the Standard Model" 的演讲。 这一演讲经整理后发表于
Eur. Phys. J. C34 5-13, 2004, 本文便是据此而译。 Weinberg 是电弱统一理论的
提出者之一, 亲身参与了标准模型诞生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进展, 因此他的这篇
文章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翻译本文的过程中恰逢今年的 Nobel 物理学奖颁给了美
国物理学家 D. J. Gross, H. D. Politzer 和 F. Wilczek, 以表彰他们对 “发现强
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进自由” 所做出的贡献。 这是物理学家因标准模型领域中的工作
又一次获奖。 标准模型虽已不再 fancy, 却枝繁叶茂、 沉稳如昔。 最后提醒读者一
下, 原文所附的参考文献实在太多, 为了节...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4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爱丁顿和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1918 年, 爱丁顿开始与皇家天文学家、 格林威治天文台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台长戴森 (Frank Dyson, 1868-1939) 商量组织日食远征队, 检验广义
相对论的光线引力偏折效应的计划。 这个计划当时对爱丁顿来说有着双重意义, 一方
面当然是可以检验让他如此着迷的广义相对论; 另一方面, 则可以使他摆脱一个现实
困境。 我们在前面提到, 爱丁顿是一位和平主义者, 事实上, 他的和平主义立场还
相当激进, 激进到了因拒服兵役而将自己推到牢狱之灾边缘的程度。 在这个节骨眼上
, 检验广义相对论成为了戴森帮他在英国海军部面前开脱的最好理由[注六]。
1919 年日食的全食带
1919 年日食的全食带
方略既已确定, 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日全食了。 我们在 上节 中曾经说过, 对单
一地点来说, 日全食的出现是相当稀有的。 拿英国来说, 当爱丁顿想要检验广义相
对论时, 英国本土已有近两百年没有发生日全食了 (英国本土的上一次日全食发生在
1724 年), 而且未来的短时间内也不会有。 爱丁顿如果想在英国本土进行观测, 起
码得再等上九...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97
15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波特尔黑暗天空分类法 [zz]
著:John Bortle 译:Shea
你的天空有多黑?对这一问题的精确回答有助于对观测场地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确定在这个观测地你的眼睛,望远镜或者照相机是否能达到它的理论极限。
而且,当你记录一些天体的边缘细节时,例如,一条极长的彗尾,一片暗弱的极光,或
者星系中难以察觉的细节,你需要精确的标准来对天空状况进行评定。
在互联网以及新闻组中,我看到许多初学者(有时甚至是富有经验的观测者)的贴
子,它们想知道如何对它们的天空质量进行评定。不幸的是,现今绝大多数的星空观测
者从没有在真正黑暗的天空环境中观测过,因此他们缺乏一个参考框架来对当地的观测
条件进行评价。许多人声称在“很暗”的观测地进行观测,但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可以清
楚的发现,他们所描述的天空仅只能算是一般的暗而已。现今大多数的观测者无法在合
理的驾驶里程之内找到一个真正黑暗的观测地。因此,一旦能找到一个用肉眼就能看到
6.0至6.3等恒星的半乡村地点,他们就认为已找到一个观测的极乐世界了!
30年前,从市中心驾车一小时就能找到一片真正黑暗的天空。而现在你通常则需要
开上250
d********a
发帖数: 9567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院士谈地震预测
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

(一)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在地震观测与研究方面,应努力变“被动观测”
为“主动观测”,流动地震台网(台阵)与固定式的地震台网相配合以加密观测;不但
利用天然地震震源,而且也运用人工震源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

在地震前兆的观测与研究方面,应继续强化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监测、拓宽对地震前
兆的探索范围。地震前兆涉及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质、地球化学等众多的学科和广
阔的领域。此外,另辟蹊径,提出新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探索新的前兆,应当予以
提倡鼓励。20世纪90年代以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和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进步,使得观
测技术在分辨率、覆盖面、动态性等方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高新技术(如全球定位系
统GPS、卫星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术InSAR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用于探测地震前兆的“地
震卫星”等)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为地震预测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多学科协同配合
和相互渗透是寻找发现与可靠地确定地震前兆的有力手段。

(二)坚持地震预测科学试验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震源区地质
环境的复杂性密切相关。因地而异,即在
w*********g
发帖数: 30882
17
中国人将在2025年前实现载人月球探测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 14:48:06 2012, 美东)
中国人将在2025年前实现载人月球探测活动
来源: cool~v~oice 于 2012-01-01 06:49:1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4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2011-12-31 20:42:29

资料图:国产长征-5号运载火箭大尺寸模型
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中国于29日发布了第三部航天白皮书———《2011年中国的航
天》。白皮书公布了今后5年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总 体规划,引起国内外广泛关
注。根据白皮书,未来5年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
一批重大航天科技专项,将开展的深空探测专项论 证包括火星探测内容。对于其中一
些重点问题,专家进行了解读。
发展大推力火箭意义重大
白皮书提到,在今后5年内实现长征五号、六号、七号新一代大型火箭首飞,开展重型
运载火箭专项...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92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将对黄岩岛钓鱼岛海洋预报
中国首部关于海洋观测预报活动管理的法律规范20日发布,将于6月1日起实施。这部《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实施后,中国将开展包括黄岩岛钓鱼岛及附近海域海洋预报。
中国大陆岸线长1.8万多公里,5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海岛6,961个,主张管辖海域面积
300万平方公里。《新京报》20日的报道援引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
介绍,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海洋灾害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100亿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58美元,下同)。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海洋观测站点及其设施、观测环境遭到破坏,《条例》规定,海洋观
测站点及其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禁止在观
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影响海洋观测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以及进行围填海、爆
破、倾倒废弃物等影响海洋观测的活动。如果违反规定,除了责令恢复原状外,还将处
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石青峰说,随着海上国际合作和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境外
势力窃取中国管辖海域海洋状况数据的情况日益增多,对中国的海上国防安全造成潜在
威胁。《条例...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9
这张日本网友拍的日环食照片昨天在网上热传。
昨天早晨,在南京紫金山上看到的日偏食。
让众多天文爱好者期待的日环食,在昨天清晨准时“上演”了。遗憾的是,南京这次并不是环食带上,只能看到日偏食。因为发生的时间很早,很多人都因为贪睡而错过了。不过,昨天在网络上,一张日本网友拍的日环食图片可谓“颠倒众生”,大大地惊艳了一把。
记者从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下次国内可见的日环食将发生在2020年6月21日,但可惜的是,南京仍然不处在环食带上。扬子晚报记者 朱姝
早上5:33
被紫金山主峰遮挡 太阳“迟到”了
从前天晚上开始,南京高校天文联合会的100多位会员就来到了紫金山天文台。“日环食本身是没有科研价值的,但是观赏性很强。”张旸说。
根据之前的预报,南京日出是5:17左右。但是一直到5:33左右,在天堡城调试设备的张旸第一个发现了“迟到”的太阳。“太阳被紫金山的主峰挡住了,所以我们没有看到刚刚升起的太阳。”太阳一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已经被“吃”掉了一小块,日偏食就这样“迅速”地开始了。
“我们天文台此次共设有3个观测站点,”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主任告诉记者,分别是南京、厦门和浙江的洞头县。“日环食本...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汶川映秀镇“5·12地震”纪念碑。
2013年雅安地震后,武警战士和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一起查看救助身体不适的寻亲者。
第一时间即时测定并发布地震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汶川地震10分钟后才发布参数;而现在,最快在震后58秒就可以测定参数,并在2到3秒内推送给6.2亿互联网用户。
下午2点28分,绵竹市汉旺镇那口著名的大钟永久停留在这一时刻。龙门山脚下的老城一片寂静,空无一人的“艺术长廊”旁,是在路上横亘了7年的大树躯干和斜靠在它身上的路牌。随着一辆观光车的靠近,绵竹东汽厂的铁门哐啷啷地打开,引导着游客进入空无一人的遗址,这里是5·12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共有4800多人遇难。
7年过去,废墟里蓬蓬勃勃地长出了翠绿的杂草。
从汶川到北川,龙门山地震带的这条绵延一百多公里的“破裂线”上,处处可见5·12的遗迹,甚至是遗址公园。那些地方附近,不仅会有纳凉的老大爷讲述亲历地震的一刻,也会有大妈大婶兜售刻录着灾难历史的光碟,以及茶叶蛋等吃食。
逝者已矣,灾难留下的,除了殇痛,更多的则是成长与变化。7年来,灾后应急体系、民间救助力量、地震监测预报……它们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大震预测研究,必须给出的...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DF-21D具体是怎麽打航母的
DF-21D具体是怎麽打航母的
来源: 文一城 于 09-10-03 19:21:2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
话]

http://blog.huanqiu.com/?uid-6885-action-viewspace-itemid-2009
********************************************************************
作为一支近海防御力量,中国海军建立了以空潜快炮为主的海防体系,然而共和国的
决策者们在海湾战争后猛然发现,苦心孤诣40年的心血已经无法继续信任下去,世纪末
战争中美国海军以射程1000海里的巡航导弹告诉全世界,你们的海岸——不设防。如果
说海湾战争对中国军队还只是震撼,96年的台海冲突则给了海军切肤之痛。没有远洋打
击力量,更不具备远海防御能力,堂堂三百万人民解放军竟然无法对抗美国海军的两个
航母战斗群。近海防御海军的窘迫就在于无法脱离陆地独立行动,不具备远洋攻防作战
体系,不能构筑海上钢铁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能作为陆军的附属保卫区区十二海里
领海线。
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2
中国将在2025年前实现载人月球探测活动
来源: cool~v~oice 于 2012-01-01 06:49:1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4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2011-12-31 20:42:29

资料图:国产长征-5号运载火箭大尺寸模型
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中国于29日发布了第三部航天白皮书———《2011年中国的航
天》。白皮书公布了今后5年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方针和总 体规划,引起国内外广泛关
注。根据白皮书,未来5年我国将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
一批重大航天科技专项,将开展的深空探测专项论 证包括火星探测内容。对于其中一
些重点问题,专家进行了解读。
发展大推力火箭意义重大
白皮书提到,在今后5年内实现长征五号、六号、七号新一代大型火箭首飞,开展重型
运载火箭专项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对中国来说,研制大推力运载火箭 意义重大
。从世界空间站的发展来看,空间站单个舱段为20吨左右最佳,所以要发射空间...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3
7月27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国际论坛”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向于会者解读
了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功能定位及技术采用的指导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
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北斗。
为什么说这样话呢?这两年我接触一些业务圈以外的人士,包括用户。好像他们对
整个北斗系统的了解不是特别多,或者说不是特别系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
宣传是一方面,建设也很重要,让客户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北斗,这样才可以使用。
我主要向大家宣传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系统。因为在座很多都是产业界的人
士,我尽量联系一下产业方面的情况和思路。
我是学校工作的,通俗讲叫做“书呆子”这个跟产业不大沾边,有讲的不到位的希
望大家理解,同时也请批评。
产业的发展是成败的标志,我指的是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在于广泛的
应用,并且取得效益。这个效益不仅仅是芯片制造商的效益,也不仅仅是整机的提供商
的效益,还有应用在铁路上,对铁路性能的提高...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24
三十米望远镜(Thirty Meter Telescope,简称TMT) 系新一代地基巨型光学-红外天文
观测设备.TMT将把望远镜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等技术指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强
大的洞察宇宙的能力必将引发天文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科技界已有强烈的共识,
以实物贡献的形式,参与下一代巨型光学-红外望远镜国际合作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天
文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本世纪一次不可错过的机会,对我国天文学以及其他相关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00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得参与TMT
项目的“观察员”地位,正式启动了双边科学技术合作谈判的工作。国家天文台和南京
天文光学技术所联合长春光机所、成都光电所和理化技术所等院内单位,通过与TMT管
理与技术团队的沟通与谈判,有望承担包括望远镜光学子系统,激光引导星子系统,科
学仪器系统等高技术任务,这些任务主要以“实物贡献”方式体现,因而中国将有望成
为TMT的主要建设伙伴之一。一旦TMT建成,中国将分享与实物贡献成比例的TMT的观测
时间,获得科学回报;通过承担TMT核心技术任务,带动相关高技术发展。
http://yz...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5
8月25日,国家航天局官网一则消息备受舆论关注,却被证实是“自摆乌龙”。
国家航天局官网8月21日发布消息称,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
期攻关成果,在吉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建国以来最大面积的大麻种植区;在中朝边界
、新疆发现数十条非法越境通道;在福建发现海上大型走私油库等。
针对“在吉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建国以来最大面积的大麻种植区”的信息,8月
25日下午,公安部禁毒局相关人员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否认了上述
信息,并称“具体情况正在核查中,正在寻找信息来源”。而信息发布方,国家航天局
新闻处负责人则向澎湃新闻表示,“信息有出入”,而当日上午还在其官网高挂的该文
章在下午已经被删除。内蒙古公安厅禁毒禁吸支队副主任聂磊直接否认在该自治区境内
曾发现有如此大面积大麻种植。
恰逢前段屡现明星吸食大麻被拘的新闻,高分一号“查获”大麻的信息甫一出现就
登上各大媒体要闻区。
8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向文章中涉及的吉林、内蒙古两地公安禁毒支队求证,内
蒙古公安厅禁毒禁吸支队副主任聂磊回应称,“我们也在查这个信息来源,据我了解,
国家禁毒办没有和国家航天局...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8699
26
王红旗(笔名重构,职业学者)
众所周知,生物学和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殿堂的两大理论支柱。长期以来,生物学的
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现代进展,物理学的基础是牛顿力学、量子力学和爱因斯
坦相对论,它们都是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西方学者占据着自然科学大厦的
霸主地位。我在2011年12月28日撰写并公开发表在互联网《2012是西方理论霸主地位终
结年》一文,事实表明我的这个预言对了。
一 、《2012是西方理论霸主地位终结年》指出:“生物学和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理
论大厦的两个主要支柱,其中创建于150多年前的达尔文随机进化论是西方生物学的核
心基础之一,并长期雄踞生物学理论霸主地位。问题是达尔文随机进化论存在着三大理
论空白(生命起源空白、生命智力起源与进化空白、生命智力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作用的
空白)和数十项逻辑悖论,而上述理论空白和逻辑悖论可以用中国人创建于21世纪初的
智因进化论暨生命智力学予以充分的描述和更好的解释。鉴于《智因进化论》、《生命
智力学》、《生命智力简史》、《生命智力导论》等专著将在2012年陆续出版,因此我
们有理由认为2012是西方生物学理论霸主地位的终结年!”...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7
《科学》杂志:黑洞中观察到新的“超光速”现象
发表时间:2014-12-02 15:01:29
字号:A-AA+
关键字: 光速相对论爱因斯坦物理学
最近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中巨大的黑洞和神奇的时滞效应让人目眩神迷,然而现实
世界中科学家们的新发现似乎已经打败了编剧的想象力。最新发现显示,某个遥远的黑
洞正在喷射出可能是“超光速”的伽马射线。科学家们认为,想要了解黑洞内部的景象
,恐怕不需要让宇航员和他的机器人冲进去了,直接研究这些“超光速”粒子或许就能
为我们揭开黑洞的谜团。
新浪网报道,北京时间2日消息,据报道,最近物理学家观察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
,他们观察到距地球2.6亿光年外一个黑洞吞噬星体所放射出的伽马射线似乎超过了光
速。光从文字描述上看,似乎这一现象违背了狭义相对论。其实,“超光速”现象在宇
宙学家看来并不算是惊世骇俗,这些事件在原理上并未“违背”现代理论物理学。但这
一新的“超光速”事件仍然令科学家们兴奋,这或许能为揭开黑洞内部景象之谜打开一
扇大门。
正在吞噬星体的黑洞
据报道,发生“超光速”现象的超大质量黑洞座落于IC 310星系中央,距地球2.6亿光
...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2836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jhe123 (jhe),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从此西太平洋水下对中国单向透明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 22:50:56 2017, 美东)
美军潜艇将无处可藏。
*************************************************
中国刷新一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探测仪器数量的世界记录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
新华社青岛1月2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
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
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
世界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
感和浮标。用于观测水下和深海数据的潜标只能每年回收一次,从中获取数据,无法像
卫星遥感和浮标那样获得实时数据。
“这是因为潜标最上面一个浮体距离海平面还有四五百米,这些数据无法穿透海水传输
到卫...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科学到科幻。。。好书好书!
好书好书,一口气读完! 作者很给力,知识丰富,素养扎实!
哪位菌斑读完的请本帖留名,有空本版切磋!
没读的就请别过了。
必须说明的是这是一本新书刚刚成书,是alfago战胜李世石后出的书!不是一本老掉牙
的老生常谈,十分值得菌斑有思辨爱好的将军一读!
谢谢
------------
从科学到科幻 —— 给《不存在》的讲稿
180 塔塔酱 作者
2016.05.10 02:18 打开App
目录
开场白
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
理论物理与数学
物理与哲学
物理与科幻
现代物理中所用的数学工具
微分几何
纤维丛
群论
其它数学
更多的物理话题
大尺度额外维
全息原理
标度相对论与二元相对论
Finsler宇宙
作为统计的宇宙
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关于黑洞
量子理论与自由意志
大数据与心灵史学
结尾
开场白
科幻与奇幻、魔幻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这种区别的主要体现,就在于整个世界环境的背景构建上,也在于人物对世界的观点与
看法上。
也及,科幻作品的整个世界背景的设定,以及人物对其所处环境的整个看法,必须要让
读者相信自己真的深处一个科技的世界。同样的魔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南海顺利回收一台其最新研制的“海翼
1000”水下滑翔机,该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北部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航行距离1884公里
,共采集了488个剖面数据,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水下滑翔机海上连续工作时间最长、
航行距离最远、观测剖面数最多的新纪录。
这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是7月14日由“科学号”科考船在南海东北部布放,
与其他11台水下滑翔机共同执行完水下滑翔机集群中尺度涡旋观测任务后进行长续航能
力考核的。在为期91天的海上连续观测过程中,先后经受住了5个台风引起的恶劣海况
考验,充分验证了“海翼”水下滑翔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次“海翼1000”水下
滑翔机创造的91天续航时间和1884公里续航距离将我国水下滑翔机续航力纪录提升了一
倍,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跨季度的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水下滑
翔机作为一种移动、可控、经济型海洋环境观测平台,逐渐成为重要的海洋环境观测技
术手段。未来通过大规模集群组网应用,水下滑翔机集群将可构建新一代智能移动海洋
观测网,获得其他观测手段无法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实时观测数据,为我国海洋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王孟源:为什么国际物理界没把悟空的这次发现当回事
王孟源
王孟源
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
分享到:
6
14
2017-12-02 08:40:23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悟空暗物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孟源】
物理界在1880年代就提出暗物质的猜测。一开始是因为银河系外围恒星的切向飞行速度
太快,银河系核心被观测到的质量远远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后来在20世纪发现同
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更大的尺度上,星系团(Galaxy Cluster)和超星系团(
Supercluster) 外围成员的切向飞行速度也是数倍于核心重力能维持的范围。如此一
来,只有两个逻辑可能,第一是每个星系(Galaxy)都有大量不参加强作用力(否则会
与原子核有反应)和电磁力(否则会与电子和质子有反应)的暗物质;第二,是广义相
对论的重力方程式在星系以上的尺度必须有新修正项。
近年来,用各种间接手段观测到的暗物质重力效应越来越多,要靠修改重力方程式来满
足所有的观测结果也越来越难自圆其说,所以暗物质就成为天文物理界的主流理论。
2017年11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是暖教的遭到老天的无情讥讽
全球变暖是20世纪骗钱大骗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131/answer/62798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
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
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
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
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
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
论上毫无价值”。 以下为《赛先生》原文。链接:为二氧化碳平反 -- 赛先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壮哉 我大元 海纳百川
回族科学家扎马刺丁(札马鲁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苦来亦阿儿子”。
西方现存最古的地球仪,是马廷·海贝姆于1492年所制,现存德国纽伦堡国家博物馆。
而早在至元四年(1267年)回回人扎马鲁丁就已经发明了地球仪,比马廷·海贝姆早二
百多年。
扎马刺丁原供职于波斯马拉加天文台,约于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前来到中国。到了至
元四年(1267年)他造回回天文仪器七件,同年又撰进《万年历》;至元八年(1271年
)设立回回司天台,以扎马刺丁为提点(即台长);过了两年,到了至元十年。(1273
年)又兼任秘书监事,并授嘉议大夫;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以集贤大学士中泰大夫
行秘书监事。
至元四年(1267年)扎马刺丁造的七种回回天文仪器,是当时我国观象台的新式设备,
是以前中国天文学界所没有。这些仪器,对中国天文学界的观测,有很大的帮助。此外
,扎马刺丁在编撰回回历,介绍回回天文数学书籍,绘制元代地图,编写《大元一统志
》几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史·天文志》和《 秘书监志》对扎马刺丁制作的这七件仪器的名称、结构、形状
、用途有详细记载。记载的这些仪器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震惊!科学家集体叫板包子!!
多名科学家质疑天河工程:荒诞幻想不知为何被立项
网际传媒 微信号 ns8367
功能介绍
网际传媒,精彩尽在眼前!
来源:新京报
今天(11月22日),中国科学网报道《气象学家实名批“天河工程”不顾质疑仓促上马
》,再次让“天河工程”引发关注。
该工程由青海大学国家实验室承担,基于中科院院士王光谦团队的“天河理论”,提出
利用三江源区天然的水汽输送格局,采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
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诱导到黄河流域,实现空中调水。
“天河工程”一直面临诸多争议。科学网援引多位气象、大气领域专家意见,称该工程
“气象学界集体缺席前期论证”“荒诞幻想项目”“没有物理内涵上的创新”等等。国
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教授陆汉城认为,“这是一个既没有科学基础也没有技术可行
性的荒诞幻想项目,居然得到立项支持,是不可思议的。人民的血汗要珍惜!”
科学网援引多位气象、大气领域专家意见刊发文章。图片来源:科学网截图
新京报记者今天联系到部分实名批评的科学家,他们表示,言论系个人观点,未经过调
研。
陆汉城对记者表示,该工程既没有科学基础,技术上也不可实施。由河道专家主持的“
天河工程”绕开...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6
我国首次实现深海6000米大深度数据北斗卫星实时传输
分享到:3174
2019-01-31 21:11:31字号:A- A A+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字: 北斗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1月31日消息,1月31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
在完成2018年第6次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顺利返回青岛,靠泊中国科学院海洋所
青岛西海岸薛家岛码头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维护升级了我国的西太平洋实时
科学观测网,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王凡研究员介绍,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
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该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
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改变了以往依赖国外通信卫星的历史,显
著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在今年的航次中,另一项重大突破是我们融合感应耦合和水声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深
海6000米大水深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洋上层实现了每1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
输,在大洋中深层实现每500米一个温盐流数据的实时传输。”王凡说,“6000米深海
数据北斗卫星实时通信潜标自布...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7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819/198854/12354372.html
文︱陈一文
2010年08月05日10:37
几乎每一次强震,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面对毁灭性灾难,人们痛定思
痛,屡屡追问,以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能不能在事先对地震做出预测
预报?回顾40年来中国地震的预测预报历史,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0年,各国地震频发。从1月3日所罗门群岛7.1级地震、1月12日海地7.0级地震
,到2月27日智利马乌来8.8级强震,再到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种种迹象显示,全
球地震活动明显加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专业地震部门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国家。据笔
者不完全统计,自1970年成立中国地震局至今,地震部门有记录的地震预测至少77次,
其中强震31次,中强和有感地震46次。除此之外,地震局系统外比较准确预测的震例也
达数百次之多。
目前,关于地震能否有效预测预报,学术界仍存在重大分歧。主流观点认为“地震
不能预测”、“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坚...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许其凤解说“北斗Roadmap”: 原子钟还是被西方掐住了脖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2 23:31:13 2012, 美东)
7月27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海)国际论坛”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向于会者解读
了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功能定位及技术采用的指导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其凤
感谢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宣传一下北斗。
为什么说这样话呢?这两年我接触一些业务圈以外的人士,包括用户。好像他们对
整个北斗系统的了解不是特别多,或者说不是特别系统,存在了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
宣传是一方面,建设也很重要,让客户以及更多的人了解北斗,这样才可以使用。
我主要向大家宣传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系统。因为在座很多都是产业界的人
士,我尽量联系一下产业方面的情况和思路。
我是学校工作的,通...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2836
39
美军潜艇将无处可藏。
*************************************************
中国刷新一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探测仪器数量的世界记录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
新华社青岛1月2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
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
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
世界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
感和浮标。用于观测水下和深海数据的潜标只能每年回收一次,从中获取数据,无法像
卫星遥感和浮标那样获得实时数据。
“这是因为潜标最上面一个浮体距离海平面还有四五百米,这些数据无法穿透海水传输
到卫星上。”王凡说,“这个航次中,科考队员在水面上放置了一个数据实时传输的浮
体,它与潜标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连接。潜标将数据传输给浮体,浮体发射到卫星
上,卫星再反馈回陆地实验室。”
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介绍,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浮体与潜标之间要建立稳定的联...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0
来自主题: Salon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2836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jhe123 (jhe),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从此西太平洋水下对中国单向透明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 22:50:56 2017, 美东)
美军潜艇将无处可藏。
*************************************************
中国刷新一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探测仪器数量的世界记录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
新华社青岛1月2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
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
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
世界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
感和浮标。用于观测水下和深海数据的潜标只能每年回收一次,从中获取数据,无法像
卫星遥感和浮标那样获得实时数据。
“这是因为潜标最上面一个浮体距离海平面还有四五百米,这些数据无法穿透海水传输
到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全球变暖是20世纪骗钱大骗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131/answer/62798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
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
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
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
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
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
论上毫无价值”。 以下为《赛先生》原文。链接:为二氧化碳平反 -- 赛先生... 阅读全帖
f**z
发帖数: 186
43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
创生之爆炸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前,在这
片四大皆空的“无”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
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降。最初的
1秒钟之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形成的一锅
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这些物质的微粒
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个别天体
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
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型”
。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40年代得到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闻。直到
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们更
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至少现在没有
比它更好的理...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22.红红红红岸之五


自从进入红岸基地后.叶文洁就没有想到能够出去.在得知红岸工程真实目的后(这个绝
密信息是基
地许多中层干部都不知道的),她把与外界精神上的联系也斩断了.只是埋头于工作。这
以后,她
更深地介入到红岸系统的技术接心。开始承担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杨卫宁给予叶
文洁的信
任.雷志成一直耿耿于怀,但他还是很愿意将重要课题交到叶文洁手上——
以叶文洁的身份,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权利;而基地中。只有雷志成是天体物
理专业出
身的,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分子政委;这样.叶文洁的成果和论文最后都被他占去.使他成
了部队政工
干部中又红又专的典型。

调叶文洁进入红岸基地的最初缘由.是她读研究生时发表在<天文学学报>上的那篇试图
建立太阳数
学模型的论文。其实.与地球相比.太阳是一个更简单的物理系统.只是由氢和氦这两种
很简单的元
素构成.它的物理过程虽然剧烈,但十分单纯.只是氢至氦的聚变,所以.有可能建立一
个数学模型
来对太阳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那论文本来是一篇很基础的东西.但杨卫宁和雷志成却
从中看到了
解决红岸监听系统一个技
术难题的希望。
凌日干...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2 黑暗森林
从传回的影像上看,在剩下的三秒钟时间里,章北海转向东方延绪方向,竟笑了一下,
说出了几个字:“没关系的,都一样。”
对这几个字有猜测的成分,他没来得及说完,强大的电磁脉冲已经从三个方向到达,“自
然选择”号巨大的舰体像蝉翼般振动起来,振动的能量转化为次声波,影像中,迷漫的
血雾
笼罩了一切。
攻击来自“终极规律”号,它向星舰地球的其他四艘飞船发射了十二枚装载着次声波氢
弹弹头的隐形导弹,向二十万公里外的“自然选择”号发射的三枚比其他九枚提前了一
段时
间,以使其和向附近三艘飞船发射的导弹同时到达起爆位置。“终级规律”号上接任自
杀舰
长的是一位副舰长,但究竟是谁做出了这个终极抉择并首先发动攻击的却不得而知,也
永远
不可能知道了。
“终极规律”号并没有成为伊甸园最后的幸运儿。
在追击舰队其他三艘战舰中,“蓝色空间”号做好了应对意外事变的准备,在受到攻击
前,它的内部已被抽成真空,所有人员都穿上了航天服。由于真空条件下不可能产生次
声波,
所以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只是舰体在超强的电磁脉冲中受到了轻微损伤。
当核弹的火球刚刚亮起时,“蓝色空间”号就开始了反击。首先使用反应速度最快的激
光武器... 阅读全帖
q***2
发帖数: 412
4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艾比斯之梦
第4章 黑洞潜者
我在远离银河文明圈的黑暗中,几乎没有造访者的「乌佩欧瓦德尼亚(世界尽头)」,
持续著永无止境的监视,已经独自过了好几百年。
我的全长七百四十公尺。诚如「伊利安索斯(ηλιανθοζ,希腊语,意指向日葵)
」这个名称,呈纵长纤细的结构。三个区域以数条强既(韧?)的奈米碳管连结,电梯井
贯穿其中央。巨大黑洞「乌佩欧瓦德尼亚」的潮汐力经常将我拉长,使我笔直稳定。据
说从前的日本人和法国人相信,向日葵的花总是朝向太阳,但是我的圆盘状幅射屏蔽却
总是朝向黑洞。
我有许多眼睛和耳朵,以七十五秒绕行一周的速度,在距离「乌佩欧瓦德尼亚」六十万
公里的轨道上运行,侧耳倾听遥远银河喧嚣的电磁波杂讯。除了光线之外,更以人类的
眼睛看不见的红外线、紫外线、X光的波长看著繁星,并以全身感觉在银河间交错的宇
宙射线。缓缓脉动的变光星、迅速闪烁的脉冲星,有时候也会看到新星窜起耀眼的火光。
监视任务很单调。「乌佩欧瓦德尼亚」从几千万年前至今都没有重大变化,它和许多恆
星级黑洞、传说位於银河中心的「万物之母」不同,「乌佩欧瓦德尼亚」没有释放强烈
幅射的高温吸积盘。我的幅射屏蔽能够预防大型天体被黑洞吞噬...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9317
47

随便狗了一下,发现一个非常赞的句子。。。。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7395_17758.html
维格纳论证说,意识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使波函数坍缩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外部世界
的变化可以引起我们意识的改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意识也应当
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外部世界。他把论文命名为《对于灵肉问题的评》(Remarks on the
mind-body question),收集在他1967年的论文集里。
我的瞎想跟伟哥那朋友好像很不一样吧?
伟哥那朋友里面,乙和甲是分开的,类似于我列举的其中两种情况,一方观测,另一方
不观测。这时候物体A只对于观测那方才“存在”。
我的瞎想是甲乙两个人的互动哦。
如果你是想说,当甲观测A的那一刻开始,A就开始存在了。
那我换个条件。
在第二个情况里面:
甲观测A,并改变A的形态,但是当甲完成这个动作之后,甲终止对A的观测。
乙在甲终止观测之后才开始观测A。
结果还是一样吗?
不过伟哥那朋友在我看来倒是恰恰好推翻了神创造了世界这个论调。
当然也是我的另外一个瞎想而已。
d******r
发帖数: 5008
48
根据中非Boshongo人的传说,世界太初只有黑暗、水和伟大的Bumba上帝。一天,
Bumba胃痛发作,呕吐出太阳。太阳灼干了一些水,留下土地。他仍然胃痛不止,又吐
出了月亮和星辰,然后吐出一些动物,豹、鳄鱼、乌龟、最后是人。
这个创世纪的神话,和其它许多神话一样,试图回答我们大家都想诘问的问题:为
何我们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一般的答案是,人类的起源是发生在比较近期的事。人类
正在知识上和技术上不断地取得进步。这样,它不可能存在那么久,否则的话,它应该
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一点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应该很清楚了。
例如,按照Usher主教《创世纪》把世界的创生定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时
。另一方面,诸如山岳和河流的自然环境,在人的生命周期里改变甚微。所以人们通常
把它们当作不变的背景。要么作为空洞的风景已经存在了无限久,要么是和人类在相同
的时刻被创生出来。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宇宙有个开端的思想。例如,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相信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某种永恒的东西比某种创生的东西更完美。他
提出我们之所以看到发展处于这个情形,那是因为洪水或者其它自然灾害,不...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93
4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上帝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
关于上帝
关于上帝的存在与否的问题,人类已经探讨很久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即便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使用最现代的科技,也无法看到宇宙的边际,无法
认清宇宙的结构组成,无法了解宇宙的来龙去脉。无神论者定义的存在必须是物理存在
。即便是按照物理存在的定义,既然无法看到宇宙的边际,又如何断定上帝不存在呢?
即便是虔诚的基督徒(或其他信神教徒),也承认上帝(或其他所信神)是一个灵体,
只能通过灵魂交流,而不是一个可以看得见、可以触摸的物理实体。信徒定义的存在,
可以是灵体,可以是感觉,并不一定是物理存在。
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和信徒的分歧,首先是存在的定义。无神论者的存在必须是物理存在
;而信徒定义的存在,可以是灵体或感觉。定义都不同,就无法进一步讨论。
如果双方都按照唯物主义无神论者的定义,信徒找不到物理存在的上帝,但是由于宇宙
的广大,无神论者无法看到宇宙的边际,也就无法确定上帝不存在。在目前阶段(或许
永远),上帝的物理存在是一个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命题。如果说看不见就是不
存在,那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唯心,就别说自己是唯物主义了。
如果双方都按照信徒的定义,上帝对于信徒而...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558
5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信佛教呢?还是信基督教?

整理一下手上有的资料,有具体文献的就附上了,没有的如果有疑问咱们再讨论.
这里是哥本哈根学派和其他学派之间的争论,每种学派都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所以你同
意一种,反对另外一种都很正常.
量子论的“哥本哈根”解释,它是以玻尔为首的一帮科学家作出的,他们大多数曾在哥
本哈根工作过,许多是量子论本身的创立者。哥本哈根派的人物除了玻尔,自然还有海
森堡、波恩、泡利、狄拉克、克莱默、约尔当,也包括后来的魏扎克和盖莫夫等等,这
个解释一直被当作是量子论的正统,被写进各种教科书中 (物理学与哲学, [德] W.
海森堡 , 范岱年译, 商务印书馆. 可参考关于哥本哈根解释)。
它包含了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说,不可能同时测准电子的动量p和位置q,任何精密的仪器也不行。
事实上,同时具有p和q的电子是不存在的!p和q也像波和微粒一样,在不确定原理和互
补原理的统治下以一种此长彼消的方式生存。对于一些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一个
准确的p,对于另一些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准确的q。我们能够测量到的电子才是
唯一的实在,这后面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或者“实际上”...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