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诗文集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s********n
发帖数: 26222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集评补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多不拘
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唐〕任华《杂言寄李白》)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唐
〕吴融《禅月集序》)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
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
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
李白歌诗,度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宋〕黄庭坚《黄山谷诗话》)
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
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诸诗人,
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
一家耳……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宋〕范温《潜...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808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作非为】书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是不可一日无书,当然,这个书是泛指,指的是所有文字产品
,包括网络文章,甚至在童年时,还包括等车等人时百无聊赖地仔细研读电线杆上的梅
淋花毒病柳医治广告,及饮茶等位时随手捡起的某个产品或手术挽救了多少怨妇幸福可
歌可泣事迹的宣传单张。
但尽管贪吃,我还是有原则的。我看书要和那书有缘分。所谓的缘分,必须是我能看得
高兴轻松,有阅读快感。书是物件,为我的快活服务的,而不是要我去仰视供起来的。
所有的书,包括教科书(除却少许几篇supervisor指定阅读据说为某方向殿堂级人物
seminal的文章外,这是看钱份上出卖自己),如果不能在等人间厕所里地铁上继续阅
读的话,这本书我就认为和我无缘分,不会勉强。人生苦短,边正襟危坐,边问候作者
高堂,就为了与一本据别人说能增加自己智慧/品味/学识的书作斗争,何必呢?智慧/
品味/学识或许是真的,但注定我不能拥有,那就无缘算了。
和书的缘分或长或短。有些书,比如诗文集,适合放随手可及的地方填补时间空隙(尤
其在手机能上网前),随便一翻,看一两篇,或者缘深,值得以后再回味,或者缘浅,
过目即忘。有些书的缘分只能终止再开篇一两页。书...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168
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it is a miracle !!!
《桂苑笔耕集》,是唐末来华游学的新罗人崔致远诗文集,收录了宦游淮南时期为淮南
节度使高骈代撰的各种表状书启及自作诗文,是韩国第一部汉文诗文集,具有珍贵的文
献价值。陈寅恪在《韦庄〈秦妇吟〉校笺》中盛赞:“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代高骈所
作书牒,关于汴路区域徐州时溥、泗州于涛之兵争及运道阻塞之记载甚多,俱两《唐书
》及《通鉴》等所未详,实为最佳之史料。”
关于高骈任上的历史作用,《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中如是评论:“高骈在黄巢民变
中一方面按兵淮南,一方面坚持向朝廷输送淮南财赋,不仅维持了扬州‘睹耕农之蔽野
,听歌吹之沸天’的安定局面,更保证了唐王朝财赋之地的安定,为唐王朝剿灭黄巢民
变提供了物质支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扬州定则唐安,扬州乱则唐危,扬州失则唐
亡;扬州之所以影响唐王朝的休戚存亡,这是和淮南财赋地位的重要紧密相关的。”
中晚唐时期,盛产藩镇文职僚佐个人文集,而这些文稿多是代笔,有些是公事应酬。方
氏分析道,黄巢民乱后,朝廷与藩镇、藩镇与藩镇间敌友不常,其间机谋权变,全赖善
作表状的文职僚佐予以表达,因此从朝廷到地方,表状书启普遍受到重视,这也是崔致
远投身高骈帐下的一个重要...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ernstein原著和方舟子剽窃文的对应分析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2:01:14 2011, 美东)
China\'s Science Cop Plagiarized His Professor
While a PH.D. Student at MSU
Fang Shimin (aka Fang Zhouzi) is a well known figure in the world of
academia. Science magazine and Nature journals have several times reported
his fraud busting, whistleblowing activities in China. Science magazine
alone has given him the titles of “China’s science misconduct watchdog...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3
68岁的铁岭昌图人姜立夫是一位书迷,自从30多年前沈阳有了书市,他年年不落下,如今他在沈阳书市上淘到的宝贝已经累计不下一百种。
姜立夫在接受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采访时介绍,从1966年参加工作以后,爱好看书的他就开始了寻书藏书的经历。当时爱书成痴的他甚至走遍全国各地的书店和书市收藏自己喜欢的书。“北京潘家园,南京的高云岭,还有成都的盐道街,全国的古籍书店、大小城市的书摊,我几乎都走遍了。”姜立夫介绍,因为自己是中文专业出身,所以,更喜欢古典和现代文学方面的作品,收藏的书籍当中有很多是诗文集。
时隔几年旧书叫价都翻倍
年年来逛书市,姜立夫在沈阳书市上淘到的宝贝已经不下一百种,比如194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一共20册,他一本不缺,这都是他年复一年逛书市积累下来的,当时花50元钱买的一本,现在要价300元。这还不算什么,姜立夫给记者讲了另外他在书市淘宝的经历,更是让人惊奇。
如今,姜立夫手里有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的一版一印的辽宁作家马加的作品《开不败的花朵》,谈及这本书的来源,还有一段比较有趣的经历。“大概是在五年前,我逛沈阳的鲁园旧书市场,有个比我小几岁的女士在那摆摊卖书,我观察她好...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14
台湾歌手辛晓琪今天早上在微博上透露94岁父亲离世的消息,她写道:“父亲早上10:40很安详的辞世!”还在脸书上贴出黑白照片哀悼,她在过年团聚时刻痛失至亲,不少粉丝留言安慰她,希望她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其后,她贴出玫瑰花的黑白照,写道:“辛爸爸一生有精彩丰富的成就,孝顺友爱的子孙成群,豪气万千的诗文集,还有给后人立下的楷模。缅怀他。”
辛晓琪跟父亲感情好,辛爸老年回沈阳定居,她为陪伴爸爸常在台北、沈阳两边跑,她3年前更与哥哥把辛爸毕生写作集结成册,出版了《走过》一书。
相关阅读
辛晓琪回顾7段感情经历:每次总被伤得很深
辛晓琪并不讳言,现在的男友比她小20多岁,而她似乎总是容易被年轻男生吸引。她认为,爱情里年龄不是问题,主要还是个性。
台湾地区著名女歌手辛晓琪首部自传散文随笔《时间带不走的天真》近日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书中记录了她出道以来的点点滴滴,涵盖生活、事业、爱情和友情等各个方面。辛晓琪在书中坦诚回顾了人生中的7段感情经历,包括一段相差15岁的姐弟恋以及现在与小20岁男友的恋情,也记录了与张国荣相处的点滴以及与综艺大哥大张菲、费玉清的深厚友情。辛晓琪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15
比如大名鼎鼎的吴宓教授,在思想改造之前,办《学衡》开历史倒车,“苦恋”毛彦文
,写
文言日记记载自己阴暗心理。除此之外,他有什么学术成绩?一本像样的著作都没有!
(别跟我说《吴宓诗文集》有任何文学价值。)
共产党来了,每个月给他足够的小米,让他认识到自己前半生碌碌无为,徒有虚名,并且
给他一个恰当的工作:教英文。有什么不对?我承认后来搞武斗,游街批斗,停发工资之
类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50年代的思想改造,还真没什么不妥。就算有点矫枉过正,也
是因为他之前的虚名太招摇了。
共产党给他们一个称呼“反动学术权威。我看,反动则已,权威二字,已经是高抬吴宓他
们了。有过没有著述的学术权威么?现在动不动称他们”大师”,太过肉麻。我看还是
来句
英文:call a spade a spade。
S*******C
发帖数: 7325
16
☆─────────────────────────────────────☆
happyboar (We must continue our struggle) 于 (Tue Sep 7 11:50:47 2010, 美东) 提到:
比如大名鼎鼎的吴宓教授,在思想改造之前,办《学衡》开历史倒车,“苦恋”毛彦文
,写
文言日记记载自己阴暗心理。除此之外,他有什么学术成绩?一本像样的著作都没有!
(别跟我说《吴宓诗文集》有任何文学价值。)
共产党来了,每个月给他足够的小米,让他认识到自己前半生碌碌无为,徒有虚名,并且
给他一个恰当的工作:教英文。有什么不对?我承认后来搞武斗,游街批斗,停发工资之
类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50年代的思想改造,还真没什么不妥。就算有点矫枉过正,也
是因为他之前的虚名太招摇了。
共产党给他们一个称呼“反动学术权威。我看,反动则已,权威二字,已经是高抬吴宓他
们了。有过没有著述的学术权威么?现在动不动称他们”大师”,太过肉麻。我看还是
来句
英文:call a spade a spade。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总调度长安路生:安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9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役郑成功麾下高级将佐战殁者达十余人,各军全覆者十五镇,战士折损十之
六七,不得已退守金、厦,在兵力悬殊状况下,自保尚且不足,再无能力北上抗清。
而清廷为澈底消除明郑余部,颁布「迁界令」,此一迁界政策对台湾的郑军影响并不如
预期,但由于渔舟商船禁止出海,田园荒芜不得耕种,却使得沿海居民...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292
20
原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113d0101oxp3.html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姜广辉 付赞 邱梦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戎
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元前
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饰语
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不
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目。
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见于
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现代
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孔子
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百零
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假
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1
一位拒绝明太祖征辟的“少数民族”真隐士
1379年(明洪武12年)秋冬之际,悄然隐居在江西进贤某乡村中的伯颜子中,忽然
受到来自县衙门的传唤。找上门来的本县衙役身后,还紧随着一名受当日主政江西全省
的南昌布政使沈立本派遣、专程前来找寻他的公差。临行前,沈立本曾叮嘱公差说:“
倘若带不回伯颜子中,你也不要再来见我”。所以那人不敢怠慢,从县城一路跟到北山
脚下的子中居所。
乍看起来,这还真像是一件大好事。原来太祖皇帝朱元璋新近君临天下,亟需能帮
他治理国家的各色人才,所以下诏“搜求博学老成之士”。诏书递到江西,沈立本便决
意把这个在元朝曾“四领乡荐”(即四次通过省级“乡试”、获得进京参加全国性“会
试”的功名)的色目书生列入他的举荐名单。村里人围在伯颜子中三间简陋的竹屋外面
交头接耳,都打心眼里为他高兴:这个“晨饘暮粥”、穷困孤独的老头,如今总算熬出
了一个模样来!
但是,面对“上面来人”软言细语、却又斩钉截铁的邀约,伯颜子中的心里充满了
懊伤。他懊悔自己选错了隐身埋名的地方。他本不是汉人,祖上来自西域,是作为由蒙
古人调发到中原汉地的远征军而被集体迁徙到华北的。自从蒙古征服南宋疆土以来,...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22804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岂有百姓困穷,而国家自求富强之理?
比郭嵩焘更早的徐继畬,早在鸦片战争后不久就在《瀛寰志略》中大力推介美国的情况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徐继畬:
《瀛寰志略》,卷九)
徐继畬对共和制美国的赞誉比君主立宪的英国高许多。而当时(1840年代)美国国力还
不如英国,打败中国的也是英国,美国那时还根本没跟中国打过仗。在1844年的时候,
美国还是门罗主义的时代,实力仅及于西半球,在世界上并不是一个强国。半个多世纪
后的美西战争后,她才具有追求世界霸权的能力。如果只是因为被打败而崇拜强者,徐
继畬何以有如此评价?其实徐甚至认为美国“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
”。(徐继畬:《瀛寰志略》,台湾华文书局影印道光三十年福州版,745页)美国是
否真的“不尚武功”当然大有争议,但徐对美国的赞誉并非因为美国的武功则是无疑的
。徐继畬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近于“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他因此以华盛顿比古圣,
说华盛顿堪称“全人类的典范和导师”,他开创共和的“贤德”之举已成为联结“...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今天刚从波士顿图书馆借来 《吴宓日记续编》,说老实话我听说过这个人,但所知寥
寥,而且不会念这个字:宓。
google 了一下,果然是个大人物!
============================================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记述他最后二十余年生命历程的日记。1949年,经历了晚清和
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吴宓,在又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嬗变之际,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
理由很简单,他不能离开这块对他来说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中国文化根植所在的土地。
吴宓先生于解放前两周西飞四川,此后在西南二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的际遇跌宕起
伏,暨得到当局的礼遇,也备受运动的摧残,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每日所思所行所见所
闻,直至因“宁肯杀头,也不批孔”而被打成“反革命”,最后含恨而终。
这是一部以生命实践个人文化理想的记录。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
《吴宓日记续编》共十册,记录了1949-1974年的个人生命历程,由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于2006年3月出版(内部发行)。
作者简介 · · · · · ·
吴宓,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作为极少数的满族何以能够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可以说是清史研究的核心课题。“汉化
说”认为满洲人接受并与汉人文化同化是清朝成功的基础,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新清史
”研究则认为满族主体性才是维系清帝国的关键;前者多强调清朝对明代官制与儒家思
想的承袭,后者虽不否认汉文化的影响,但更关注于非中国传统官僚体制、清帝国作为
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方式等面向。尽管学界相关的回响与讨论很多, 也不乏替代模式的
提出,但由于双方对于“汉化”的定义未必一致,所关注的层面也不甚相同,因而被称
为是“没有交集的对话”。的确“汉化说”与“新清史”的最大分歧之一,或在于前者
所重视的中国传统官僚制度与文化于清代之传承,却不是后者研究的重点;后者侧重的
满洲独特之八旗制度、尚武文化或是多民族帝国的统治策略,也非前者关怀的核心。如
果“汉化说”主要以中国本土社会为范围,聚焦于满人对汉人政治传统的受容,“新清
史”则更看重满洲统治集团如何维持对蒙古、西藏、汉人等多民族的支配,而着重研究
清帝国和边疆族群的关系,可以说两方讨论偏重的统治对象与区域有所不同。理论上二
者的研究应该在中国本土的汉人社会有所交集,但一般来说,“新清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第六章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东源(OCR自《新学苦旅》)
追求“会通”者的苦衷
在礼仪之争以后,西学的传入基本中断。此时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学术上有重要建
树,但在思维方式上、在骨子里,依然不脱固有的模式。总的说来,清代正统学术并没
有导致中国科学的复兴,到“乾嘉汉学”兴盛时反而更深地回到故纸堆中去了。作为掌
握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知识阶层,竟然作出某种驼鸟式的反应,这是令人惊诧的。
想当年,“西儒”利玛窦带来西方科学文化之初,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徐光
启提出的“会通中西”思路。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
书总目表》)。与他同时代的李之藻也说:西算“加减乘除,总不殊中土,至于奇零分
合,特自玄畅,多昔贤未发之旨。”(《同文算指序》)以上系就西学中的特殊门类—
—西历与西算而言的。就总体西学而言,则是利用其来“易佛补儒”。他们的这个思路
一直流行于此后若干代人中.如薛凤祚(1600-1680)说:“中土文明礼乐之乡,何讵
遂逊外洋?然非可强词饰说也。要必先自立于无过地,而后吾道始尊。此会通之不可缓
也。”(《历学会通序》)。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经三十余年而写成《历学会通》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羽戈:百年前的劝进者
袁世凯复辟帝制,共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准备工作却超过一年,前后严重不成比例。通
常把1915年8月14日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作为帝制运动的开端,其实这个时间点,起
码可以往前推一载。彼时夏寿田在袁世凯的总统府担任内史(秘书),系复辟帝制的主
持人之一,他告诉张国淦:“在民国三年下半年,我辈已由言论而进入实际阶段……”
若从此时计起,至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这一年多的漫长前戏,到底在忙乎
什么呢?
答案之一,便是劝进。
劝进者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论人数,以万计;论身份,上至总长、将军,中至学者、商
人,下至妓女、乞丐,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论派系,主流自然是袁世凯的追随者,却
也不乏曾与袁氏短兵相接、势不两立的革命党人和满清遗老。就此来看,劝进可谓一场
全国性的政治表演,充满了名与利、真情与假意、见风使舵与虚与委蛇、欲盖弥彰与欲
迎还拒。帝制两个字,成就了民国初年最滑稽的一出戏。
既然是戏,则分假戏真唱与真戏假唱,抑或本是观众,却成了主角,本是主角,却成了
观众。基于此,可将形形色色的劝进者,分作真劝进、假劝进、被迫劝进、半推半就劝
进等。而今辨析劝进的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羽戈:百年前的劝进者
袁世凯复辟帝制,共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准备工作却超过一年,前后严重不成比例。通
常把1915年8月14日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作为帝制运动的开端,其实这个时间点,起
码可以往前推一载。彼时夏寿田在袁世凯的总统府担任内史(秘书),系复辟帝制的主
持人之一,他告诉张国淦:“在民国三年下半年,我辈已由言论而进入实际阶段……”
若从此时计起,至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这一年多的漫长前戏,到底在忙乎
什么呢?
答案之一,便是劝进。
劝进者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论人数,以万计;论身份,上至总长、将军,中至学者、商
人,下至妓女、乞丐,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论派系,主流自然是袁世凯的追随者,却
也不乏曾与袁氏短兵相接、势不两立的革命党人和满清遗老。就此来看,劝进可谓一场
全国性的政治表演,充满了名与利、真情与假意、见风使舵与虚与委蛇、欲盖弥彰与欲
迎还拒。帝制两个字,成就了民国初年最滑稽的一出戏。
既然是戏,则分假戏真唱与真戏假唱,抑或本是观众,却成了主角,本是主角,却成了
观众。基于此,可将形形色色的劝进者,分作真劝进、假劝进、被迫劝进、半推半就劝
进等。而今辨析劝进的角色,不仅为了明察哪些人...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183
31
1907年,庆亲王奕劻致书伊藤博文,要求日本政府将孙中山驱逐出境。伊藤征询内田的
意见,内田表示:“自前年以来,孙文屡向我朝野人士表示,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
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他向伊藤建议说:“纵令日本驱逐孙文出境,中国革命亦不能
避免。日本为长远着想,压迫革命党殊不明智,故不如劝孙自动离境。”
1912年初,孙中山对日本人说:“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
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孙中山:《与森恪的谈话》(1912年2月3日),《孙中山集
外集》1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文带领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同三井财团代
表森恪及宫崎滔天、山田纯三郎会谈。会谈前,森恪等曾得到日本政界元老授意,期望
能使东三省划给日本。会谈中,孙文表示:“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
日本,以此希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孙中山:《与森恪的谈话》(1912年2月3日),
《孙中山集外集》1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日本政府如能 “火速提供资金援
助”,“余或黄兴中之一人可赴日本会见桂公(桂太郎(1847-1913)三...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2
China\'s Science Cop Plagiarized His Professor
While a PH.D. Student at MSU
Fang Shimin (aka Fang Zhouzi) is a well known figure in the world of
academia. Science magazine and Nature journals have several times reported
his fraud busting, whistleblowing activities in China. Science magazine
alone has given him the titles of “China’s science misconduct watchdog”,
“China’s Fraud Buster”, “Chinese Whistleblower”. [1-4] These articles
have been widely circulated in China, and Fang himself has been u...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3
http://baike.baidu.com/view/40470.htm
柳亚子(1887年—1958年)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又号
稼轩,又字亚子。后为了统一名号,便用亚子。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出生吴江汾湖镇
北厍大胜村,1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父亲钝斋,学养有素,母亲费漱芳,曾从名士徐山
民的女儿徐凡如读书,《诗经》、《唐诗三百首》都能熟练背诵。亚子幼受母教,喜读
古诗。17岁至上海,入爱国学社,为蔡元培、章太炎弟子,始谈革命。1906年,由高旭
、陈陶遗、马君武、刘师培介绍,入同盟会,复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1909年11
月13日,和陈去病、高旭、朱少屏、姚石子等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主持社务多年。
第一次结集在苏州虎丘张公祠,到会17人。这一文学团体具有浓厚的反满色彩,会员多
为同盟会员。第二次结集在杭州西湖,第三次结集在上海张氏味莼园。每次结集出版一
部诗文集,共印了22集,汇为《南社丛刻》。会员后来发展到1000多人。1924年 青年
柳亚子
第一次国共合作,柳亚子以中国同盟会员身份为国民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委。
1927年“
l*********1
发帖数: 2971
34
"杨海鹏雇的大律师富敏荣当年在法庭上指控我是“在境外利用网络工具,散布资
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发泄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强烈不满的典型”、“长期以来发表了大
量恶毒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现在也摇身一变成了公知律师了?"
。//@陈村: 日前已将新语丝的方舟子诗文集全部存盘。知道是个脏活。给方舟子一个
机会,自己打一下脸。两会期间,先将微博首页的诗撤下。你是新华社员工家属,应自
律,应不去害你妻子。更不去无良设陷阱去害给你做采访的传媒。我在说什么你很明白
这里那位整日蹦搭的老将在中新刚对藏独有些微言就被其他众老将把屎都给操出来,老
将们自己圈内言论自由都没有,民主二字还谈个球。
c******k
发帖数: 8998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陈村要告方舟子御状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szhb (金嗓子喉宝),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陈村要告方舟子御状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6 08:35:45 2012, 美东)
挺寒公知越来越五毛化了。
上海作协副主席要去告密。这事上海滩大律师富敏荣也干过。//@陈村: 日前已将新语
丝的方舟子诗文集全部存盘。知道是个脏活。给方舟子一个机会,自己打一下脸。两会
期间,先将微博首页的诗撤下。你是新华社员工家属,应自律,应不去害你妻子。更不
去无良设陷阱去害给你做采访的传媒。我在说什么你很明白
w****y
发帖数: 2952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被揭发写反诗了。
上海文联副主席陈村昨晚发微薄
@陈村: 日前已将新语丝的方舟子诗文集全部存盘。知道是个脏活。给方舟子一个机会
,自己打一下脸。两会期间,先将微博首页的诗撤下。你是新华社员工家属,应自律,
应不去害你妻子。更不去无良设陷阱去害给你做采访的传媒。我在说什么你很明白。
@陈村:这两天北京开大会。国家通讯社的员工肯定非常忙,等夫人回来后好好商量。
方舟子删诗,我可删除本贴。
这厮还扬言要考验一下肘子夫妻的真正感情。
肘子不买账,又贴了两首89年写的诗在微薄上。
w*p
发帖数: 16484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现在还在支持韩寒的大都是老将
发信人: jszhb (金嗓子喉宝),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陈村要告方舟子御状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6 08:35:45 2012, 美东)
挺寒公知越来越五毛化了。
上海作协副主席要去告密。这事上海滩大律师富敏荣也干过。//@陈村: 日前已将新语
丝的方舟子诗文集全部存盘。知道是个脏活。给方舟子一个机会,自己打一下脸。两会
期间,先将微博首页的诗撤下。你是新华社员工家属,应自律,应不去害你妻子。更不
去无良设陷阱去害给你做采访的传媒。我在说什么你很明白
-------------------------
n*******w
发帖数: 6708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orthsnow (北雪飘),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评析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南京之役」经过及影响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0 23:11:21 2012, 美东)
一、郑成功于公元1646年(明隆武2年,监国元年,清顺治3年)12月起兵南澳,誓师抗
清,迄1683年(明永历37年,清康熙22年)6月,刘国轩兵败澎湖、8月郑克塽在台降清
止,均奉永历正朔,延续明室香火,与清廷对峙达36年又8个多月之久。
二、1659年,郑成功乘清军进攻西南地区李定国,无暇他顾之际,大举出师,挥军北上
,先克瓜洲,复下镇江,直薄南京城下,声威大振。 惟在诸般不当战略作为影响下,
最后仍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南明亦自此再无规复之力。
三、郑军攻克瓜、镇两地之后,立即挥军直薄南京,此一决策衡诸当时情势,应属至当
。 后矫情于义师之名,未能尽诸般手段以求速胜。 复因连番奏捷,骄心顿起,斗志松
懈。 诸将疏于防务,忽视战场经营、地形掌握。 战事初起亦未考量天时因素,终于遭
致全军溃败。
四、南京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第六章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东源(OCR自《新学苦旅》)
追求“会通”者的苦衷
在礼仪之争以后,西学的传入基本中断。此时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学术上有重要建
树,但在思维方式上、在骨子里,依然不脱固有的模式。总的说来,清代正统学术并没
有导致中国科学的复兴,到“乾嘉汉学”兴盛时反而更深地回到故纸堆中去了。作为掌
握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知识阶层,竟然作出某种驼鸟式的反应,这是令人惊诧的。
想当年,“西儒”利玛窦带来西方科学文化之初,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徐光
启提出的“会通中西”思路。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
书总目表》)。与他同时代的李之藻也说:西算“加减乘除,总不殊中土,至于奇零分
合,特自玄畅,多昔贤未发之旨。”(《同文算指序》)以上系就西学中的特殊门类—
—西历与西算而言的。就总体西学而言,则是利用其来“易佛补儒”。他们的这个思路
一直流行于此后若干代人中.如薛凤祚(1600-1680)说:“中土文明礼乐之乡,何讵
遂逊外洋?然非可强词饰说也。要必先自立于无过地,而后吾道始尊。此会通之不可缓
也。”(《历学会通序》)。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经三十余年而写成《历学会通》一...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1新人点关注格局
2017-12-21新人点关注格局 商学内参 微信号
功能介绍
每日提供最顶级的智慧,亲子教育,家庭幸福和谐,正能量,财经格局商学等文章。让
每个人了解财经信息,通往财富之路。传播有价值观的分析评论。无论市场牛熊,我们
与您不离不弃!
巧官的“巧”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比如,特别善于打造完美形象,你需要什么他就是
什么形象。大家不是讨厌贪官吗?我就把我打造成清官。
清朝“名相”曹振镛用了一个技巧:上有政策,下有“顺”策!先琢磨清楚老板的基本
思路,再顺着老板的心思紧跟,而且跟得很到位,甚至还超过预期,然后就静静等着领
赏了。
当时官场中人大都以曹相为楷模,苦心钻研如何应付皇帝、如何让皇帝高兴,对自己没
好处的事情没人想、没人干,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逐渐造就了一个“不痛不痒”
的天下。即使偶尔出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好干部,也无出头之日。
也许,巧官就在眼前,可是你永远看不见。
清朝真是一个“奇迹”迭出的时代!
算上当太上皇的几年,乾隆爷实际执政63年还多,创了纪录。
无独有偶,清朝的大臣中还有个叫曹振镛的牛人,在中央工作长达54年,历三朝、相二
帝,一路春风,福禄寿俱全。刚参加...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ernstein原著和方舟子剽窃文的对应分析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2:01:14 2011, 美东)
China\'s Science Cop Plagiarized His Professor
While a PH.D. Student at MSU
Fang Shimin (aka Fang Zhouzi) is a well known figure in the world of
academia. Science magazine and Nature journals have several times reported
his fraud busting, whistleblowing activities in China. Science magazine
alone has given him the titles of “China’s science misconduct watchdog... 阅读全帖
b***b
发帖数: 13249
42
离2012年父亲节还有一个小时就过了,赶快抓紧时间写个简单的关于俺老爸的文章。
老爸其实是1930年生人,可是以前写错了生辰年份,写成了1932年,一直懒得改,是呀
,谁不希望自己年青两岁呢,一不小心写错生日没人查,这种好事不是人人碰得到的。
所以,俺的爸爸就算是80岁吧。
老爸出身贫苦农民家庭,饥寒交迫苦求生17年,然后参军14载,转业到贫苦山区工作15
年后,历经文革变换动荡的剧情,严寒酷暑的艰难岁月,被人贴过满墙的大字报,经过
俺家人被整自杀的痛苦,然后文革后,从事政法工作13个春秋。 96年退休后,60几岁
的老人还勤于创作,自己写成自传上中下三大册(共六篇450个章节,厚厚的三大本),
诗文集一本,赴美游记两本。俺非常佩服老爸能写这么详细的内容丰富的人生记录。
俺觉得老爸的自传是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一个普通老百姓人生,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酸
甜苦辣,可读性和史料性特别强。前几年俺把老爸接到美国,老爸居然要开始学英语,
学了一阵子后,还是连ABC都搞不清,不过证实了自己还没有老年痴呆。在美国这么无
聊的环境里,老爸居然每天过得有滋有味的--散步,下棋,看电视,买菜,包饺子,做
点家...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98
43
这一句古诗,用在我等漂流在外的人再合适不过了!出,当然是出国。可是这个国,可
以指中国,也可以指美国。 -- 看<<半海归探路》有感。
来自网络:
金农:题墨兰(残句)
苦被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新1版《郑板桥集•补遗》,曾据《文物》杂志
1960年第7期辑录郑燮(板桥其号)题画文字一则:“杭州金寿门题墨兰诗云:‘苦被
春风勾引出,和葱和蒜卖街头。’盖伤时不遇,又不能决然自引去也。芸亭年兄索余画
,并索题寿门句。使当事尽如公等爱才,寿门何得出此恨句?”此处所引金农诗句,今
《金农诗文集》内未见,故此特为辑出。倒是该集所收《冬心先生自度曲》以及《冬心
先生杂画题记补遗》中载有一首《秋兰词》(9句44字),其文字与此诗颇为接近,今
附录于此,以相发明:
“梦山迭翠,楚水争流,有幽兰生长芳洲。纤枝骈穗,占住十分秋。
无人问,国香零零抱香愁。岂肯和葱和蒜,去卖街头?”
s********n
发帖数: 2622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Bernstein原著和方舟子剽窃文的对应分析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2:01:14 2011, 美东)
China\'s Science Cop Plagiarized His Professor
While a PH.D. Student at MSU
Fang Shimin (aka Fang Zhouzi) is a well known figure in the world of
academia. Science magazine and Nature journals have several times reported
his fraud busting, whistleblowing activities in China. Science magazine
alone has given him the titles of “China’s science misconduct watchdog...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也说说籍贯这事
在国内填表,都有籍贯一栏。好像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籍贯是哪的,想都不用想就填了。
可对我来说,籍贯却是个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我从小就按祖父,父亲的籍贯写安
徽石埭。可那是祖籍,祖父生在四川蓬溪,父亲生在北京,我生在四川广元。父亲告诉
我,“七。七”事变后,他随浙江大学撤到西南,抗战胜利后,举家从重庆返回北京,
因水陆空都被国民党“劫收大员”和出川打仗的国军挤的水泄不通。父亲乃一介书生,
如何争的过发财心切的国府贪官,和凶神恶煞的国军丘八。走到广元就再也无法前行了
,父亲只好找了份工作,住了下来。生了我之后,又踏上回家的路。但那只是路过,和
籍贯没有关系。因为我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生的,祖父给我起个小名:利生。
对那些根还扎在老家的人来说,老家,父母家,出生地,就是籍贯。和这些人解释我的
籍贯,根本就是对牛弹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在一个华人聚会上,一个在北京工作的
山西人听说我是山西出来的就对我说:“你是山西来的就是山西‘扔’”。(山西乡下
人en,eng不分,读‘人’为‘扔’)言外之意,他从北京来的就是北京‘扔’。只不
过舌头不争气,不给他这个“北京扔”长脸。
也有那些离开老家外出读书做...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8347
46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讀帖雜記 (不定期更新)
ZZ
明朝推翻元朝而统治中国,这件事在明初的人看来,它的意义不过是实现了一次改朝换
代而已。这一点给钱穆以极大的刺激。在他的长篇论文《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里,
钱穆非常敏锐地发现,当时人们大都“仅言开国,不及攘夷”,“心中笔下无华夷之别
”。在钱穆看来,元亡明兴,远不止是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结束异族统治
、“华夏重光”的“大关节”。值得注意的是,钱穆自己感觉到,这是从当时人的历史
语境出发而自然应该达到的认识。但实际情况却与他的想法大相径庭。元朝灭亡了,人
们并没有伸直脖子吐一口恶气,大骂它是“伪政权”。元朝一百年统治的历史合法性并
没有随这个政权的被推翻而一同失落。当然朱元璋在他出师北伐的檄文里讲过“驱逐胡
虏”,这句话被后来的人们广为引用。但在更多的场合,他一直力图描绘这样一幅历史
图景:元末政治衰败,群雄并起。元失天下于群雄(有时候他也会说是“群盗”),而明
朝立国,乃是从“群雄”或“群盗”手中再夺得天下。所以他说:“元虽夷狄,然君主
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
s******g
发帖数: 755
47
☆─────────────────────────────────────☆
LeftEye (左眼观心) 于 (Mon May 9 14:18:10 2011, 美东) 提到:
包子就不發了,寫點東西吧。不過此樓無關風與月,感興趣的人可能不多。
先要說明一下的是,這裡的“帖”不是買賣提的帖子,是字帖。
最近新添了一毛病,喜歡讀帖。以前初習書法,讀帖時只見點畫結構,不見字字珠璣。
現在因為懶惰,沒有耐心也沒有時間展紙研墨,抓本字帖也只能是心摹而手不追,其惡
果自然是書法毫無進步,但意外的好處卻是發現了書法之美以外的文字之美。
當然,碑傳之類歌功頌德的帖在我所說的帖之外,我所指的大都是晉人書信短箋。我想
原因大抵是因為我是一個擺脫不了低級趣味的人,便箋短箋的私密性和隨意性,可以極
大地滿足我偷窺和八卦的慾望,尤其是晉人辭句,言簡意深,讀晉人帖就如讀一部手寫
的《世說新語》,那些毫無雕飾的文字,一下就能把我帶回千年前那煙雲水氣的南朝歲
月,無限貼近那直逼本心的魏晉之法。
嗯?我穿越了木有?有木有?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932
4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口音
这篇垃圾特别烂。。。先是我没有仔细修改--大的篇章结构都没理清,很乱(雪叔:有
结构?XD)。昨天post发现有1.6k就觉得不妙了。
似乎以我目前的语言水平,只能勉强控制字数在1.3-1.4k的--虽然有删过两遍的努力,
還是没有“收拢”--散了。
我文笔太挫,辞不达意,实在无奈。
不高兴改原文了,补充一点8g,侧面说明,留个纪念吧。
对陈寅恪,最近因为偶然的关系读到几篇,本来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忽然却因为这个“
口音”问题而twist了一下。
这位引我渐入佳境的前辈是陶潜,陶诗给我的印象和很多流行讲法大相径庭,一直到陈
寅恪那里猛然溴到“同党”的气味--刚猛卓迈。
此后又有两次,令我相信,我是步入桃园了:
第一次是陈、朱(光潜)关于陶和佛教关系的争论。朱态度温和,以为陶、佛理未必不
能互参,即是有实际史料证明陶本人至少不热心
参禅活动,对青睐他的沙门团体也不领情;朱甚至认为陶未必没有不自觉的参悟或达到
与佛理的一致。
相比之下,陈断然否认佛理对陶的影响,甚至给予陶高于佛家的“思想家”地位,根本
排除朱说“与佛理互参”的可能(因为陶发展的道家精神比佛理更高明阿,哈哈);陈
的这种观点合...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九十年代的书架
刚刚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余光中诗选,大概有几十首; 还有穆旦诗文集1,2和他译的拜
伦诗选,丘特切夫诗选(这人是谁?),都是pdf的,你要不要?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