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赵珩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行文海),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莼鲈盐豉的诱惑——文人与吃 by 赵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8:29:35 2010, 美东)
常常有人出题,让我写一点关于中国文人与吃的文字,我想这个题目着实难写。首先是
中国文人的概念本身就很难界定,文人或文化人历来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文化程
度和出身的划分,又有着入仕与不仕、富贵与贫贱、得意与失意的不同境遇。尤其是隋
以后的一千多年以来,科举为读书人提供了平等竞争、晋身仕途的机会,文人这一社会
群体就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了。其次是口腹之欲人皆有之,文人也是人,焉能例外。我
一向认为,文人的口腹之欲没有什么特别的,几乎与普通人别无二致,荤素浓淡,各有
所钟,咸酸甜辣,各有所适;至于那些做了大官,掌了大权,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恶
吃,是历来为人所不齿的。
饮食之道,说来也极为简单,正如《礼记》“人饥而食,渴而饮”那样直白。但是如何
食,如何饮,往往又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操。
“君子远庖厨”和“食不厌精,脍不厌
j******n
发帖数: 21641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行文海),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8:35:49 2010, 美东)
大约是在十二岁的时候,有位邻居是旗人名宦后裔,我偶然一次到他家中,看到人家在
瓷青折扇上写金字,工整的写经小楷,按照每行回二的格式书写,是那样的清隽潇洒。
那金粉是用白芨调过的,与瓷青扇面相得益彰,非常好看,于是羡慕不已。小时候胆子
大,居然在东四牌楼的南纸店买了两柄瓷青面折扇,又去向邻居家要了些调好的金粉,
回来也写起扇子。好像写的是什么“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之类的词
,字虽写得不好,乍一看却也挺唬人。
几十年来对扇子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和感情,当然主要指的是折扇。一柄折扇大体可以分
为两个部分,一是扇骨,二是扇面,二者合一,才是一把完整的折扇,又谓之成扇。中
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视为一项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
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
j******n
发帖数: 21641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行文海),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从手帕到Napkin -- by 赵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8:33:34 2010, 美东)
生活中一些细微末节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一种时代变迁和生活节奏的演进,同时也可
以见出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以及审美的价值取向。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小物件
,随着时过境迁也会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甚至渐渐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手帕大概就
是其中之一罢。
手帕或称手绢,前者言其形,而后者谓之质。
帕,本是古代束额的头巾或束发的裹头,束额又称为抹额,一般男女都可以用,我们在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或是改琦、费丹旭的仕女画里也能看到这种戴在头上的巾子,到
底是为了装饰还是有御寒作用,尚未可知。不过戏曲中大多以抹额形式表现人物在病中
,如《群英会》中的周瑜、《洪洋洞》中的杨延昭,等等。至于帕头,则是古代男子束
发的头巾,也是无冠时一种随意性的裹头。历史上的“黄巾”、“红巾”之军,都是以
不同颜色裹头为标志。陕西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能见
j******n
发帖数: 21641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jsolomon (风行文海),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月华秋水夜闻歌——文人与戏 by 赵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8:26:46 2010, 美东)
元代杂剧的兴盛,大抵是基于散曲形式的繁荣。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元杂剧的创
作与文人的参与,是因为元代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废除科举,使文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而
怡情于杂剧的创作。其实这种说法也有其片面性,并不能反映出元代文人的整体状况,
金元诗词也并没有因散曲形式的出现而沉寂,只是到了元代,散曲、杂剧才以一种新的
形式生面别开。正如王国维所说,“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戏剧将历史与文学以更加
直观的形式向平民阶层呈现,成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同时也是文人将自己的思想
、性灵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自我表达。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纪君祥、马致远等人的戏
曲创作被后人赋予那么多现实意义、反抗精神和人民性,等等,恐怕也是他们在创作之
际始料未及的。
明清传奇应该说更多地渗入了文人的唯美主义追求,传奇作者的文化层次与社会地位也
较之元代更
i***s
发帖数: 39120
5
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故,32岁女游客赵某中途下车,被老虎拖走,其母周某下车去追遭老虎撕咬。该事件造成周某死亡,赵某受伤。此前网上一直流传一段事发时的视频,但并不是完整版。今天,事发时的完整版首度曝光。
10月12日,在事发近三个月后,赵女士首度公开露面,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赵女士称,当时她并不是因为在车里跟丈夫吵架后暴怒下车,而是因为自己开车有点累,于是跟丈夫换着开,由于丈夫是新手,车子开开停停,导致自己晕车厉害,在事发地点他们误以为到了安全区,这才下车打算跟丈夫换着开,但是没想到随后发生惨剧。
此前,网上流传一段事发时的视频,但完整视频一直未对外公开,后来家属申请信息公开,最近拿到了事发时候的视频。今天,这段完整视频首度曝光。
家属称,视频的主要内容是事发时候的场景,从视频可以看出,在赵女士下车之后,主驾驶座位的车门就打开了,这说明二人是在车内商量好了换人开车,并不是吵架。
此外,视频还记录了事发之后动物园的施救过程,当赵女士被老虎扑倒后,在他们后方很快出现了巡逻车,但是巡逻车只是停在原位不停按喇叭。家属认为,从视频可以看出动物园在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New Haven地区爱读中文书的朋友
New Haven public library有不少中文书和杂志,大人和小孩的都有,从韩寒郭敬明的
流行读物,到茅盾文学奖作品,甚至村上春树和哈利波特的中译本都看得到。去年负责
买中文书的管理员问我有什么推荐书单,我写了一批,今年基本全买到了。很激动,先
借了三本,昨晚看其中一本毕淑敏的小说集《昆仑殇》,看到凌晨四点,写昆仑山驻军
拉练、临终关怀医院等等,看得我也想找这里的临终关怀医院当义工……图书馆的人问
我今年有什么推荐书单。版上有朋友想看什么中文书请写个书名,我收集在一起寄给他
们。下周就会order;如果下周以后再写,可以放到明年order。
我去年给的书单是读书听歌看电影版讨论较多或者网友推荐的:
方方 祖父在父亲心中
梁羽生 女帝奇英传,冰川天女传
江南 九州—缥缈录
党益民 石羊里的西夏
古龙 欢乐英雄
程乃珊 蓝屋
林太乙 林语堂传,林家次女
於梨华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傅家的儿女们
凌力 少年天子
严歌苓 小姨多鹤 第九个寡妇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毕淑敏 昆仑殇
裘山山 我在天堂等你
桑格格 黑花黄
丁丁历险记
马悦然 我的老师高本汉
刘震云 故乡天下黄花...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2382
7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New Haven地区爱读中文书的朋友
推荐几本书,也是我想看的。有推荐人的点评
1.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 石守谦 北大出版社
强烈推荐。石守谦,台大毕业在美国普林斯顿获得艺术史博士,回台湾任故宫博物院院
长。他显然熟悉美国艺术史的个案式研究,也深通中国传统的风格流变理论,甚至了解
大陆近几十年来艺术史课堂主流论点,这些特点在这笔文集中皆有体现。
2.饮膳札记 林文月 广西师大
推荐。操作性很强,作者的文笔和深度都比《京都一年》老成不少
3.旧时风物 : 赵珩
推荐,赵先生的文笔很好
4.老饕漫笔: 赵珩
推荐,赵珩也不算太老--1948年生人,是王世襄、朱家晋的晚辈,老成凋谢,这代在青
年时代经历文革的人、而后为王、朱等老辈人做过助手的人,也要渐渐成为文化耄宿了。
5.城门开 北岛 三联
年度推荐。
厚积薄发,点到为止,北岛近几年最好的一本散文集。
6.西藏一年 书云
推荐。如果看过纪录片,应该就不需要看了,文字并无过人之处
7.妆匣遗珍 杭海 三联
清末民初民间老银饰的收藏集,朴素的美
j**n
发帖数: 13789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牟传珩:“胡温版政改”走向探索
写在前面
最近俞可平一篇题为“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耀眼文章,在海外引起中共胡温当局会
不会推动“政改”,会推动什么样“政改”的争论。大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抒己
见,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如果这样的争论能在大陆媒体展开来去,其意义是不
言而喻的。因此,否定这些争论的武断言论是不可取的。有人因俞文是在中共保守媒体
上发表的,所以便拒绝其背景意义。但在本人看来,恰恰正因为它不是在自由平台上推
出,才更有意味,更有看点。至于有言论认为中共人才招聘市场上“不存在‘智囊’的
位置”,而否定中国那些为执政者提供政策论证与参议脚色的客观存在,也未免太ABC
了。在本人看来,能站得住脚的评论文章,必是经过长期观察、缜密思考与充分论证的
,特别是应采取事实澄清的客观分析态度,而不是情绪化的武断。在此作者还应强调指
出,不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本文所指的戴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具的“胡温版政
改”,偷换成自由主义者期待的那种政改。
-------------------------------
  不久前,胡锦涛借出访越南之际,对越政治改革做出了高度评价,但并未引起
多少人的注...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977
9
2017要过去了,回头检点一下读书笔记,竟然《中学图书馆文库》占了一大半。中学毕
业都二十多年了,品位能力还是中学生水平,而记性和汲取知识的能力比中学生远远下
降,哈哈。
1.《文言读本》,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编,“中学图书馆文库”之一,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7月北京1版3印本。从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现在还能背诵第
一篇文言文《为学》。只是从来没有想想,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是谁选出了这些古文
当范文?读了这三位近代语文教育大家合编的《文言读本》,我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这部《文言读本》,是非常独立的一部文言教材。在假设读者(学生)没有文言知识背
景的前提下,本书在尽可能小的篇幅里面,完成了文言文的教育。可以说,现代中学语
文课本的文言文教育部分,是以本书为蓝本,或者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本书编成的。这三
位大家在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筚路蓝缕之功,不可磨灭。可以说,任何有小学以上语
文程度的读者,如果能够在适当辅导下,认真研习完此书,包括背诵关键篇章,就可以
独立阅读大量的文言文了。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通习此书(白日梦!),我想我
的中文教育也就可以完美交卷了。
2.《兔...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15642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林斤澜写温州小馄饨
这一头是火灶一头是备料的担子很牛啊,好像浮生六记里就有这种担子了,也许更早?
林斤澜写吃没看过,这几天看了赵珩写的《老饕随笔》,有些篇写得很不错,吃货看着
很过瘾。。。文笔不好说,赵珩是爱吃的人,见识也不算不广,但同样是老北京谈吃,
唐鲁孙的文笔更好,见识更广,加上记忆力出众,非常可读;王敦煌的家学不错——一
家子都喜欢吃,爱琢磨吃,所以他写的吃主儿是最实用的,有些篇章可以直接当菜谱看
。别人的没系统看过。。。
d**********0
发帖数: 13081
11
1943年, 日军和八路军联合打击入鲁的李仙洲部, 李仙洲部入鲁半年损失惨重,只好
退回皖北。
================================================================
http://www.bjqx.org.cn/qxweb/n72163c774.aspx
国民党在山东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鉴于东北军损失惨重,兵员械弹补给困难,大量军
队投敌,再加上日伪的进攻,难以坚持,于学忠屡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要求派军队
接防。蒋介石决定派其嫡系部队第28集团军李仙洲部即刻入鲁。1943年8月,于学忠、
牟中珩率鲁苏战区总部和山东省政府西撤到安徽阜阳。
1943年8月鲁苏战区和山东省政府撤出山东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为第四阶段。
自1943年1月,李仙洲部陆续到达鲁南、鲁西南地区。日军为了加强对山东的控制,尤
其是平息因李部入鲁在伪军中引起的不安,进行了阻击。八路军对入鲁反共的李仙洲部
也进行了打击。结果,李仙洲部入鲁半年损失惨重,只好退回皖北。这一时期,山东在
军事和政权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组和变动。国民党将在山东各地的游击部队统一... 阅读全帖
f***c
发帖数: 1285
12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年度最好的八卦贴
zz
从天涯上转来的一份音乐圈八卦帖,堪称是今年最好的八卦帖了,真心不错,内容不仅
仅是八卦更多的是对中国音乐的想法
好久没看到这么高水准的帖子了,有些八卦还是亮瞎了眼睛,但是楼主的深度已经不是
一般狗血八卦了。当年我因为王菲而去看窦唯,然后就喜欢了窦唯,还有段时间多罗绮
的爱,都被八道了。因为楼主八的大多是老人,所以感觉爸妈这一卦的也好这一口,里
面的一些代号我都给他们改过来了,有助于大家的欣赏。
作为一个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来八一八歌手们的陈年往事
从那说起呢?先说说歌影两大天后。王后周后。这俩以前都是果儿,王的家世颇有底势
,但从小就叛逆,当时的摇滚圈第一拨人,崔健什么的,可不是如今的小青年,第一波
接触摇滚的全都是有点家势的,否则当时的情况根本接触不到摇滚乐。王就这样和他们
混在一起,换了好几个男朋友,最有名的就是栾某和窦某了,其实在他俩之前,还有好
几个。天后的所有男人无一例外和摇滚圈沾边,包括李亚谢霆,都是摇滚铁杆。李亚本
人没出道时就独立的组织过大型的摇滚演出。天后已经成为天后之后,还是改不了这爱
好,没事了找点看得上眼的,一起滚一下,算是生活调剂了。天后不沾重口味的,只吸...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1525
13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合集] 年度最好的八卦贴
☆─────────────────────────────────────☆
fishc (悟空) 于 (Mon Oct 14 21:14:37 2013, 美东) 提到:
zz
从天涯上转来的一份音乐圈八卦帖,堪称是今年最好的八卦帖了,真心不错,内容不仅
仅是八卦更多的是对中国音乐的想法
好久没看到这么高水准的帖子了,有些八卦还是亮瞎了眼睛,但是楼主的深度已经不是
一般狗血八卦了。当年我因为王菲而去看窦唯,然后就喜欢了窦唯,还有段时间多罗绮
的爱,都被八道了。因为楼主八的大多是老人,所以感觉爸妈这一卦的也好这一口,里
面的一些代号我都给他们改过来了,有助于大家的欣赏。
作为一个音乐产业的从业人员来八一八歌手们的陈年往事
从那说起呢?先说说歌影两大天后。王后周后。这俩以前都是果儿,王的家世颇有底势
,但从小就叛逆,当时的摇滚圈第一拨人,崔健什么的,可不是如今的小青年,第一波
接触摇滚的全都是有点家势的,否则当时的情况根本接触不到摇滚乐。王就这样和他们
混在一起,换了好几个男朋友,最有名的就是栾某和窦某了,其实在他俩之前,还有好
几个。天后的所有男人无一例外和摇滚圈沾边,包括...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4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onews(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过气20年却成亿万富豪,揭秘男明星为何这么有钱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Aug 9 11:12:53 2017,GMT)
娱乐圈有些曾红极一时的明星,过气后可能日子就过得有些差了,有的甚至变得落魄。但我们今日要讲的这位男明星,却在过气20年后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一起来揭秘一下他的发家史吧。
90年代的内地歌坛,是群雄争霸的年代,而他凭借俊朗的外形和不俗的唱功,93年,凭借一首《爱情鸟》迅速火遍全国,虽然后来也唱过其他歌,但影响力都不如这首,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他早已退出歌坛,做主持,出版书籍、投资房地产,累积亿万身家!
他就是林依轮,现在还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今年47岁的老男人了。然而,他事业的成就,要感谢他背后的两只爱情鸟,一只让他事业成名;一只让他发家致富,累积亿万财富!收藏字画、沉香,价值连城!
一只爱情鸟,就是他的前妻,年轻时候的他,独自来到广州打拼,结识了第一任妻子黄琏。在当时黄琏是广州红极一时的女歌手。林依轮还是默默无闻的菜鸟。两人冲破黄父(泰国华侨)的...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5
http://news.163.com/14/0128/15/9JMHHM8H00011229.html
实际上,直到新中国成立,"福"字就从来不曾倒着贴过。倒着贴"福",也不是"福到",
而是"福倒"了,福都倒了还怎么上门送福气呢?若是"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那就更坏
了,那预示着房梁都倒置了,也就是说你将自家的福气倒在门外,福气都跑到人家去了!
那倒贴"福"字是怎么变得这么盛行的呢?新中国成立以后,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大江南
北的人开始有了交流,很多习俗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福"字的贴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发生了变化。
据民俗专家赵珩老师介绍,其实,"福"字倒贴这一做法是从粤港台那边传过来的。他们
讲究"讨口彩",就像广东经常把"红包"叫做"利是",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过年能有个好
彩头。
但是,家中第一道大门(类似于现今的入户门)的门心上一般是不贴"福"字的,院内屋门
、佛堂、院墙上贴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着贴的,因为房门(类似于屋内各房间门)是
家人出入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应该端正大方,以取"迎福"和"纳福"之意。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倒着贴"福"字,是"福到"的意思,其实这只是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啧啧,看到最后一句话,想起欧阳克……
j******n
发帖数: 21641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穆念慈?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欧阳克不是老拿一把折扇扇呀扇么。好像折扇里面还有迷香,可以迷倒女孩子。
a******e
发帖数: 6689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我觉得折扇真是纯粹的男性风雅道具,用起来超磨手,实用不如蒲扇,活泼不如团扇,
生命力也大多短暂。
这篇考据可真详细,收藏了。
j******n
发帖数: 21641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这本<旧时风物>的书不错,有篇关于秋千,用了Renoir的画,也很有意思
是否只有女孩喜欢秋千,(我是说成年女孩,小男孩当然也玩秋千的),大老爷们很少玩的
j******n
发帖数: 21641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转载)
【画作名称】《秋千》
【创作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法国)
【创作年代】1876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印象主义
【材质】 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奥赛博物馆藏
作品赏析
在这幅作品中,对女子娇羞神态的刻画,十分令人着迷。提起雷诺阿,令人不禁浮
现女性盈盈含笑的妩媚画面,或是孩童纯挚的容颜、轻松欢乐的聚会,还有阳光下款款
起舞的人群......
他的作品呈现一种优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悦感受外,不会让人有任何思考
性的负担。在他的画中找不到对人生负面的反应与答案。
x***n
发帖数: 10764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林斤澜写温州小馄饨
汪曾祺写过一篇馄饨担子的小说,很好看,反正他写这种小生意人手艺人总是错不了,
看得心里很愉快,胃口也会变得很好。
我倒是觉得赵珩写得比唐鲁孙好看,唐鲁孙给我感觉有点纨绔,见识是很广,不过我老
觉得他卖弄自己“先前阔过”,赫赫。还有就是一提起TG就咬牙切齿,常常看他说什么
反攻胜利后要好好喝一碗正宗的豆汁什么的,反正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家那种意思,有点酸哈。我这个人从小穷酸惯了,最喜欢仇富,尤其喜欢仇自认为家世
了得的人,看到这些就忍不住在心里不厚道地说一声“活该”,赫赫。
w***s
发帖数: 15642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林斤澜写温州小馄饨
呵呵,唐鲁孙是喜欢摆阔,不过比起其他一些港台人物还好了,前些年广西师范出版过
一套谈药膳的,作者叫陈存仁,是个老中医,常常最后就说给某某大人物看病用了几味
不值钱的小药,药到病除,自得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是风气使然。
赵珩也很阔的,上中学就经常自己下馆子,文革的时候花六块四毛钱在山东乡下吃红烧
海参,最显阔还不在这里,在于他当时对北京几大饭庄的海参价位了如指掌,吃之前还
心里斗争了一番。。。看得我心惊肉跳。呵呵,他倒没有刻意显阔,只是家世显贵,导
致他的口味实在太富贵。
王敦煌是王世襄之子,这一家子都爱吃,爱琢磨吃,而且在解放后条件很困难的时候想
方设法的吃得好又少花钱,是真正过日子的人。他写的《吃主儿》我很喜欢,文笔一般
,日子看着很亲切,要是没看过,推荐给你。。。
w***s
发帖数: 15642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林斤澜写温州小馄饨
对,赵珩行文的气质不太像个吃货。。。吃货的气质,往往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吃
,世上无物不可吃,而且时时对吃念念不忘。他更像机缘巧合顺其自然吃的那种,少点
趣味
b*****7
发帖数: 1637
25
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掉手帕,玉坠, 赠荷包、香囊、扇袋
若干年后我们的孙子回忆我们时,就只能写 bbs, msn, im, tx
w****r
发帖数: 17566
26
哈哈
还有外公是如何偷窥到外婆的IP ADDRESS从而LOCATE到她家的具体方位的。这个也蛮香
艳的唉
q****e
发帖数: 1911
27
看这标题老想着月明云淡露华浓。。。。
k***g
发帖数: 7244
28
revlon 的翻译不会就是从这句戏词里来的吧?

看这标题老想着月明云淡露华浓。。。。
j******n
发帖数: 21641
29
元代杂剧的兴盛,大抵是基于散曲形式的繁荣。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元杂剧的创
作与文人的参与,是因为元代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废除科举,使文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而
怡情于杂剧的创作。其实这种说法也有其片面性,并不能反映出元代文人的整体状况,
金元诗词也并没有因散曲形式的出现而沉寂,只是到了元代,散曲、杂剧才以一种新的
形式生面别开。正如王国维所说,“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戏剧将历史与文学以更加
直观的形式向平民阶层呈现,成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同时也是文人将自己的思想
、性灵和情感融入其中的自我表达。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纪君祥、马致远等人的戏
曲创作被后人赋予那么多现实意义、反抗精神和人民性,等等,恐怕也是他们在创作之
际始料未及的。
明清传奇应该说更多地渗入了文人的唯美主义追求,传奇作者的文化层次与社会地位也
较之元代更为复杂。明代从未阻塞过文人通过科举晋身仕途的道路,传奇也照样日渐繁
荣,文人的参与比元代更为广泛。
除了戏曲文学之外,在音律和声腔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介入,尤其是十六世纪以来昆腔的
形成,使得传奇在戏曲舞台上有了更为完美的表现。应该说,明中叶以来的戏曲即有雅
与俗之分,并不是
uq
发帖数: 1004
30
著名的小淵好久不見了
想找人學學都不容易。。
r****2
发帖数: 25
31
白丁你好:)你的签名档呢
uq
发帖数: 1004
32
不能總帶嘛
現在盜版,剽竊的太多。。
1900年的戶口張嘴就印啊,呵呵
r****2
发帖数: 25
33
你终于羞愧于剽窃了
uq
发帖数: 1004
34
是啊
總得和不知羞恥的您有點區別嘛,呵呵
r****2
发帖数: 25
35
我从来没有剽窃过啊。
在下姓白名丁字英雄。
uq
发帖数: 1004
36
自己前後都說不溜
您還是歇歇吧。。
r****2
发帖数: 25
37
说得流不流有什么关系。你剽窃后有改进也是正常的么
uq
发帖数: 1004
38
說不過就扣帽子
算了,皚皚
r****2
发帖数: 25
39
剽窃不是你先提的帽子么
c**m
发帖数: 1632
40
It's very hard for her to come to mitbbs from hongkong...
j******n
发帖数: 21641
41
常常有人出题,让我写一点关于中国文人与吃的文字,我想这个题目着实难写。首先是
中国文人的概念本身就很难界定,文人或文化人历来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文化程
度和出身的划分,又有着入仕与不仕、富贵与贫贱、得意与失意的不同境遇。尤其是隋
以后的一千多年以来,科举为读书人提供了平等竞争、晋身仕途的机会,文人这一社会
群体就变得更为复杂和多样了。其次是口腹之欲人皆有之,文人也是人,焉能例外。我
一向认为,文人的口腹之欲没有什么特别的,几乎与普通人别无二致,荤素浓淡,各有
所钟,咸酸甜辣,各有所适;至于那些做了大官,掌了大权,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恶
吃,是历来为人所不齿的。
饮食之道,说来也极为简单,正如《礼记》“人饥而食,渴而饮”那样直白。但是如何
食,如何饮,往往又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操。
“君子远庖厨”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历来有着很多不同的解释,甚至成为批判
的对象。在三十年前的荒诞年代,曾说“君子远庖厨”是看不起炊事工作,“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是追求糜烂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现在看来很可笑,可那确是事实。也有
人说,“君子远庖厨”是说君子不要沉湎于对饮食的欲望和追求。其实,“君子远
j******n
发帖数: 21641
42
鲁迅偏食和爱抽烟一样都是不健康的习性?
j******n
发帖数: 21641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从手帕到Napkin -- by 赵珩
生活中一些细微末节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一种时代变迁和生活节奏的演进,同时也可
以见出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以及审美的价值取向。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小物件
,随着时过境迁也会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甚至渐渐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手帕大概就
是其中之一罢。
手帕或称手绢,前者言其形,而后者谓之质。
帕,本是古代束额的头巾或束发的裹头,束额又称为抹额,一般男女都可以用,我们在
陈老莲的“水浒叶子”或是改琦、费丹旭的仕女画里也能看到这种戴在头上的巾子,到
底是为了装饰还是有御寒作用,尚未可知。不过戏曲中大多以抹额形式表现人物在病中
,如《群英会》中的周瑜、《洪洋洞》中的杨延昭,等等。至于帕头,则是古代男子束
发的头巾,也是无冠时一种随意性的裹头。历史上的“黄巾”、“红巾”之军,都是以
不同颜色裹头为标志。陕西章怀太子墓壁画中就能见到许多系着红抹额的士兵,是当时
武人习用的一种装束。这种裹头之物,俗称之为“帕子”。
手帕是类似于帕子的物件,所不同者是置于手掌之中,故称之为“手帕”。其用途多是
揩嘴,擤鼻、拭泪、擦汗,有时也用干净的手帕包东西。无论手帕暂时存放于身边何处
,都得方便顺手取用,以备不时之
j******n
发帖数: 21641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徐来小清风——说扇 by 赵珩
大约是在十二岁的时候,有位邻居是旗人名宦后裔,我偶然一次到他家中,看到人家在
瓷青折扇上写金字,工整的写经小楷,按照每行回二的格式书写,是那样的清隽潇洒。
那金粉是用白芨调过的,与瓷青扇面相得益彰,非常好看,于是羡慕不已。小时候胆子
大,居然在东四牌楼的南纸店买了两柄瓷青面折扇,又去向邻居家要了些调好的金粉,
回来也写起扇子。好像写的是什么“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之类的词
,字虽写得不好,乍一看却也挺唬人。
几十年来对扇子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和感情,当然主要指的是折扇。一柄折扇大体可以分
为两个部分,一是扇骨,二是扇面,二者合一,才是一把完整的折扇,又谓之成扇。中
国人对折扇的喜爱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视为一项集多种艺术审美的工艺品,同
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收藏门类。自明代以来,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子的嗜
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四十三种,成扇或扇页的收藏多达数
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读《红楼梦》,贾赦给人最恶劣的印象是巧
取豪夺石呆子收藏的古扇数百把,那位石呆子是位真正的扇子收藏家,他收藏的折扇大
抵是明清两代的作品,所谓“古
R******g
发帖数: 272
45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饮食文化之三八
好像是突然之间,吃就成了一件非常文化的事,众多老笔杆子都纷纷摇笔写起了吃来
骗读者的钱,电视里面也陆续做起了饮食节目来争取广告费,就连麦兜的妈妈都搞起了纸
包鸡包纸倒特奈特来。
其中一些老先生们的文章,初读起来是颇有兴味,多读了几本之后,发现讲来讲去,
都是那几家馆子,那些个菜。像徐城北、唐振常、赵珩几位,都是在北京呆过的,相互间
可能都还认识,所以连带着吃过的馆子,遇见的名人,听来的掌故都差不多。我只在北京
呆过一个礼拜,吃过几次不出名的小馆子,可几本读下来,北京那些老字号,像什么“烤
肉宛、烤肉季”、“马克西姆”、“信远斋”、“谭家菜”等等我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更
别提“全聚德”“东来顺”这些已经普及化了的老字号了。
我的饮食文化之开蒙,陆文夫的《美食家》功不可没。其实大多数人(年纪大于等于
我的)都是从这本书才开始对饮食文化有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认识的。此文庄周的《齐人
物论》有评论如下:
陆文夫《美食家》(中篇小说)中国不少当代小说都遗憾地有一种报纸病,即如果你在第
一时间阅读它,会读得津津有味,搁的时间稍长,立刻味道大坏,甚至完全不明白作者在
说些什么。这
v********e
发帖数: 1058
46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大家推荐些好书吧
嗯,其实车辐跟唐鲁孙是一个年代的人,不过车老活得岁数比较大,书也写得比较晚。
赵珩和王敦煌比这两位是要晚上半个世纪了
r****y
发帖数: 26819
47
来自主题: Apple版 - google确实是最容易被追上的
呵呵,说了是很难找的书
老饕漫笔:近五十年饮馔摭记/赵珩,你觉得如果找这么一本书的电子版,你会去哪里找?
S*******s
发帖数: 13043
48
这也太过时了吧。现在已经是36届了
第36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创新项目】获奖名单-未入终评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标题 学科分类 项目类型 竞赛组别 项目成员 成员年级 学校名称
指导教师 区县 辅导机构 "获奖
等级"
1 SO162048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书法教育现状研究 行为与社会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聂楚瑄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李 昆 赵 彧 王本喆 东城区 二等奖
2 EV162015 不同园林型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长动态比较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初中组 耿 畅 初三 北京市第一中学 李 霞 王 彪 东城区 二等奖
3 EV163038 人造沸石对NH4+的吸附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 个人项目 高中组 王光普 高
二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陈晓玲 黄占斌 陈 浣 东城区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青少年科技馆
,中国矿业大学 二等奖
4 ME162005 关于常用品牌洗涤灵的致突变性的初步探讨 医学与健康学 个人项目 初中
组 高子涵 初二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路 静 许建宁 东城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等奖
5 ME163009 UCHL-1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9
“猴年马月”是常用的中国成语,形容一件事遥遥无期。不过,随着农历猴年的到来,这个“遥遥无期”的日子终于来了。天文专家表示,“猴年马月”12年一轮回,今年的“猴年马月”为6月5日至7月3日,共计29天。
“猴年马月”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大约在6000年前,我国就有了“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
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例如2016年的春节在农历的“丙申年、庚寅月、庚申日”。
赵之珩进一步介绍说,为了把“十二地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的方法普及到民间,我们的老祖宗还设计了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把每一个“地支”贴上了非常明显的“标签”,使得人人熟记成诵,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事情就简化了,人们不再称呼什么 “乙未年”、“丙申年”,干脆就叫做“羊年”、“猴年”。
至于每...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2141
50
八年抗战,论语敌手的山东省,先后出现两位游击主席,率领省政府坚持敌后游击战,
与日伪与共匪坚决作战,鼓舞了山东3800万同胞。
他们就是沈鸿烈主席与何思源主席。
下面转两篇匪“山东省情资料库”的文章,分别介绍这二位,这可不算是国民党反动派
造谣了吧~
-------------
沈鸿烈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抗战初期,由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抗令不遵,不战而逃,于1938
年1月被蒋介石诱捕后处以死刑。韩复榘被捕后,山东省政府主席空缺。蒋介石有意让
于学忠接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考虑到韩复榘从济南撤到鲁西
南后,山东的省政已乱,情形极为复杂,自己不熟悉山东情况,表示最好只接任第三集
团军总司令职务,不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向蒋介石推荐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
沈鸿烈,字成章,湖北天门人。幼年读书勤奋,18岁中秀才。1905年取得官费去日
本留学,次年进入日本海军学校。不久参加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武昌起义后,策
动长江清海军反正。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军机处参谋,次年任参谋
本部上校科长,掌管海军事务。1916年作为赴欧观战团海军观战...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