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迁回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2
发帖数: 48111
1
日本的历史很能说明问题。 日本接触西方最积极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当时他们比明朝
(只有登州的徐等几个官僚)的积极性大的多, 国家实权掌握者或者竞争者吸纳西方
科技, 改信基督教, 地方实力大名完全西化。 结果呢? 内乱一平, 立刻闭关。 他
们那300年也是被异族祸害了?
大明有满清这个外患的时候, 还可以接纳点诸如红衣大炮, 葡萄占据澳门多少年了。
板鸭殖民菲律宾多少年了, 要西化, 早去干什么了。 有外患才如此, 如果运气好
平灭了外患,还能不走回老路?
封建大国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在那里。 大明朝又不是没有搞过禁海。 相对来说满清
的个人英才式统治还有个在台湾建府的机会, 如果换成大明朝, 肯定迁回全部流民弃
岛不顾, 历史也是就是如此, 台湾整个大明朝早就是地理发现范围内, 但是一直只
是海盗基地和偷渡逃民。
历史的所有偶然中都隐含着必然。 葡萄和板鸭的地理探索是因为他们有贸易的需要。
大明朝有吗? 他们靠什么去地理大发现, 靠什么去实现文明交流和科技突破。
资本主义萌芽不是找几篇故纸萌芽一下就可以实现的。
论经济规模和集中化, 中华千余年前就比欧洲资本主义初期繁荣多了。 要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
鲜为人知的1949年前的中国飞机制造业,相当发达(组图)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
谈到抗战时期中国的航空业,一定要谈到“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
,这座飞机厂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自行研制的第一架运输机——“中运一号”。通常,
经过我们“共和国义务教育”的国民脑海中都会有一个印象:旧中国时期民不聊生,政
治腐败科技工业落后……。然而,事实上在旧中国的军事、科技领域并不是我们一直以
为的那般一无是处。这座第二飞机制造厂吸收当时国际先进技术以及优秀的留学人才,
技术实力在远东地区也是一流,与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杭州飞机制造公司并列中国三大
飞机制造厂。甚至抗日战争中随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在资源极度匮乏和艰难的时期
,在陪都重庆也曾自行设计并生产出多款飞机。
建在山洞中的第二飞机制造厂
建在重庆南川海孔洞中的第二飞机制造厂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是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重庆南川的飞
机制造厂,又名“南川飞机厂”。因飞机厂为了躲避日本飞机对重庆的轰炸而建在南川
的一座叫“海孔”的山洞中,因此又叫做“海孔飞机厂”。飞机厂前身是1935年,中国
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中... 阅读全帖
h******x
发帖数: 10156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天子的墓被发现过没有?
洛阳金村古墓------8位周天子王陵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
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原来,这一带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
墓中陪葬了无数青铜礼器。这些文物虽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编钟等乐器仍可演奏,
声音洪亮,音律动听。每逢雷雨天气,雷声和古乐器振动的频率一致,于是便有了天上
地下的共鸣现象。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另外,由于金村地下古
墓很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分布,掘井不易,于是就有了独特的“串井”现象。
金村地下的惊世发现,使得众多文化盗贼垂涎三尺。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
纳等所谓的学者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一些古玩奸商,威逼利诱当地农民为他们盗墓。
从1928年至1932年,这些人带着荷枪实弹的卫兵,在金村一带公开盗挖文物,
共盗掘大墓8座,出土文物数千件。这些珍贵的文物被盗贼们用马车运到洛阳,然后转
运出国。其中华尔纳盗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运往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存
留国内的文物微乎其微。
《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共收录金村出土的文物238件,其中大多数珍贵文物
流失海外。这些...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4
新旧唐书也是承认高句丽贵族很多投奔新罗的
高句丽灭亡后很快就叛乱“大长钳牟岑率众反,立(末代高句丽王)藏外孙安舜为主...
舜杀钳牟岑走新罗。”“...于是平壤痍残不能军,相率奔新罗,凡四年乃平。”
新唐书有对高句丽的结局有一句总结“旧城往往入新罗,遗人散奔突厥、靺鞨,由是高
氏君长皆绝。”
而到底唐朝迁移了多少高句丽人到内地呢?新唐书也是写的很明白的,高句丽灭亡时共
六十九万户。唐朝迁徙了其中三万人:“总章二年,徙高丽民三万于江淮、山南。”就
是这三万人,仪凤二年,“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又给送回去了。不过其中又有点小
周折,当时高句丽末代国王高藏参与谋反,事情泄露,所以这些送回去的高句丽人中的
强悍者再次被迁回内地(可能高仙芝一家就在其中),比较弱的留在原地。“厮其人于
河南、陇右,弱窭者留安东”。
所以说,唐朝灭高句丽以后,总共迁到内地的高句丽人估计为一两万,大约占高句丽总
人口的百分之一。
高句丽的大部分居民,除了被迁徙、“散奔突厥、靺鞨”的以外,留在原地的话,那么
他们大部分后来归入渤海国,小部分归入新罗。
M*****t
发帖数: 1842
5
你说的容易。你不想想为什么车臣人又迁回来了?
另外,什么德国人日本人送到集中营杀光的话,
你先去表演个“杀人”给我看看?
如果你能亲手杀个人还拍照留念,我才可以初步相信你上面的看法。
d******a
发帖数: 3212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蜀怎么做到的

我来帮你补充一下。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后,他的礼部尚书吴继善向张献忠推荐这两位教士,称其“才德
兼优”,可备顾问。张献忠在同这两位洋人交谈时,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洋知识,非
常高兴,待以上宾之礼,封他们为“天学国师”,由国库按月发给银两。他们一直待在
张献忠身边,亲眼目睹了张献忠的去世。后辗转至京,口述其经历曰《圣教入川记》,
此书直到1917年才由上海教会译成中文,为张献忠“血迹斑斑”的“屠杀”提供了极具
权威的佐证。
开始,这两位传教士对张献忠不乏赞辞,如“智识宏深,决断过人”,“天姿英敏,知
足多谋,其才足以治国”等等。但到后来,张献忠嗜杀的本性则逐渐暴露出来。
书中记载说,张献忠性情暴虐,每日均杀人一二百,为时一年又五个月,累计杀人十万
。又,张献忠不喜僧人,屠杀僧人两千多,成都城内僧人无一漏网。书中还说,“计其
即位之初,在朝之官总计千人,离川时亦有七百,临死时仅得二十五人。皆因张献忠残
暴,杀人众多,或令死于刀下,或令鞭死,或令将头皮揭去,或令凌迟碎剐,种种非刑
,一言难尽”。
1645年冬,张献忠下令除大西政权官员家属以外,成都“城内居民一律杀绝”。两位洋
教士亲临其...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5454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秦国在哪里?
在 分子人类学看了一个帖子,说是秦国灭亡的时候,秦朝故地百姓(甘肃东部,宝鸡
以西)往西逃亡,后来在西域咸海以西建立了一个国家,就是大秦,后来逐渐穆斯林化
,人口被花剌子模吸收,蒙古西征的时候把他们迁回中国,叫做回回。
说得很传奇,回族同学出来说说,你们族里有这样的传说么?
j********p
发帖数: 9680
8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原文]
内容: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其他国家
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于1689年8月 27日,俄罗斯
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在尼布楚(现俄罗斯
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
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属中国,东属俄国;
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
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15人以上集体越境正法;
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两国彼此不得收留逃人。
另:
条约有中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
、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 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 但与大淸帝国建
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
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1693年,俄国派使节赴北京觐见要求通商,由于其使节行三拜九叩礼,康熙皇帝非
常高兴,特准俄国在北京建“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9
陈毅的空降兵--上海冠生园创始人洗冠生之死
--谋财害命的“五反”
当时上海市长陈毅每天晚上在沙发上端一杯清茶听汇报,悠闲地问:“今天又有多少空
降兵?”实际上就是问又有多少商人跳楼。“五反”运动使所有资本家在劫难逃,所谓
“反偷税漏税”是从光绪年间上海开埠算起,资本家倾家荡产也交不起“税”,想死又
不能跳黄浦江,因为会被说成去了香港,家属还要继续被逼迫,只好跳楼而死,让中共
看见尸体好死了心。据说当时上海高楼两侧无人敢走,怕突然被上面跳下来的人压死。
原文摘自 - 杨奎松 - 建国前后中共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
“三反”、“五反”运动对资产阶级所造成的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运动中,工人店
员扬眉吐气,对资本家呼来吼去,揭发检举此起彼伏;资本家则人人自危,纷纷写“坦
白”,做交待,许多人主动低头认罪,争取过关。即便如此,因为许多“坦白”或“交
待”与有关单位掌握的情况不能相符,或达不到需要的水平,致使不少单位搞“逼”“
供”“信”。特别是那些从事“三反”运动的机关部门和税收部门,为了落实对自己单
位人员贪污受贿的指控和落实对资方偷漏税的指控,往往动辄到工厂、商店抓人、打人。
... 阅读全帖
k*******t
发帖数: 211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家史
说起韶山冲毛氏家族的历史,可以往上追溯到14世纪中叶。当时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如
火如荼,天下大乱。在这王朝更迭的年代,家住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也就是现在的江
西省吉水县,有一个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不甘老死蓬蒿,寂寞一生,毅然弃农从戎
,投奔到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毛太华做了一个百夫长之类的下级军官,并随从明朝大将傅
友德和蓝玉,远征云南。在云南归入大明的版图后,毛太华被留了下来,成为一名戍滇
军官。
云南边陲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当时很少有汉族居住。在云南澜沧,毛太华同许多戍
滇军人一样,娶了一位当地少数民族姑娘为妻,生育了4个儿子,依次取名为:毛清一
、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毛太华渐渐地衰老了,他念念不忘内地的故乡,于是就告老还乡。因为他立有边功
,就被准许迁回内地。明朝洪武13年,毛太华偕妻子王氏及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回
到了湖南,居住在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地方政府就分给他田产几十亩。
数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移到了湘潭县七都七甲韶山定居,自此,毛氏家族便在
这山青水秀的韶山东茅塘一带繁衍生息,毛太华便成为韶山毛氏家族的第1代祖先。
毛太华随着儿子毛清... 阅读全帖
k*******t
发帖数: 2113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祖家史
说起韶山冲毛氏家族的历史,可以往上追溯到14世纪中叶。当时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如
火如荼,天下大乱。在这王朝更迭的年代,家住江西省吉州府龙城县,也就是现在的江
西省吉水县,有一个名叫毛太华的青年农民,不甘老死蓬蒿,寂寞一生,毅然弃农从戎
,投奔到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毛太华做了一个百夫长之类的下级军官,并随从明朝大将傅
友德和蓝玉,远征云南。在云南归入大明的版图后,毛太华被留了下来,成为一名戍滇
军官。
云南边陲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当时很少有汉族居住。在云南澜沧,毛太华同许多戍
滇军人一样,娶了一位当地少数民族姑娘为妻,生育了4个儿子,依次取名为:毛清一
、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毛太华渐渐地衰老了,他念念不忘内地的故乡,于是就告老还乡。因为他立有边功
,就被准许迁回内地。明朝洪武13年,毛太华偕妻子王氏及长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回
到了湖南,居住在湘乡县城北门外的绯紫桥,地方政府就分给他田产几十亩。
数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移到了湘潭县七都七甲韶山定居,自此,毛氏家族便在
这山青水秀的韶山东茅塘一带繁衍生息,毛太华便成为韶山毛氏家族的第1代祖先。
毛太华随着儿子毛清...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德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在大家都认为无论美苏,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情况下,你的最
伟大的战略家被吓得整天哆哆嗦嗦,城里打洞,人口疏散,工厂进山。以为这下安全了
,可以在后宫过安逸日子了。可是某日翻开线装书,看到一个词,叫做“大隐隐于市”
,一想,泥马不对啊,那些枪炮蛋蛋工厂现在放到了深山密林之中,也躲不过人家人
造卫星天上千里眼呀,深山密林之中建工厂,这不是告诉敌人定点轰炸么?不行不行,
得赶快迁回城里,这样敌人反倒不知哪个是军工,那个不是。泥马,争得是“以全世界
最快的速度建立了工业体系”,还城里-山里-城里,来回建了三遍。要不是后来抱上了
美爹大腿,还不知要折腾多少遍呢。
s**********e
发帖数: 3356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德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同学,我家就是三线工厂的,一堆军工厂,从炸药到高射机枪到子弹,基本没有迁回去
的。我知道的核工业部的单位有迁到大城市的,那也是八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了。你说
的这些迁来迁去的事例,不都是在三线的范围内变动?顶多说明搞三线建设的时候具体
规划不好,而不能说明老毛建三线的战略思想就是个错 --- 从湘西到怀化到长沙,
又不是老毛在具体指挥。事实上,你有证据证明老毛后来又下令大量三线厂搬回城市吗?
s**********e
发帖数: 3356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德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请问是哪个人告诉他这个的?你怎么知道的?
三线建设是战争的危险迫使的,到了和平时期发生变化也不奇怪啊。就好像战时经济运
行模式,到了战争结束就废除了,你能说战时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失败的政策?苏联二战
时往乌拉尔山搬迁大量工业,到了战后迁回去的话,就说明战时往乌拉尔山搬迁是失败
的政策?
z**********e
发帖数: 22064
15
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4-11-11/0813-170339.html
南水北调卫辉段现酋长墓 墓主曾被隋炀帝开除
2014年11月11日08:13大河报
乞扶令和墓的墓门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记者 姚伟 实习生 陈京文
记者 闫化庄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影学术顾问 张志清研究员
大地平旷,远山巍峨,一渠清流,柔柔缓缓,逶迤而来。
站在卫辉唐庄镇大司马村跨渠公路桥上,眼前大地美如画卷。自焦作到新乡,我们
追随南水北调干渠北行,沿途寻访王门、路固、毡匠屯等遗址,随后赶到大司马村。这
个村发现的鲜卑“酋长”墓,透露着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丰富讯息。
大司马村干渠沿线发现了28座古墓,其中一座发现墓志,证明墓主人是隋代“使持
节柱国西河郡开国公”乞扶令和及夫人郁久闾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单是“乞扶”、“郁久闾”这两个姓氏,已很令人瞩目。“郁久闾”是柔然王族,
柔然强大的时候,西魏文帝元宝炬、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尊为北齐高祖神武帝)都被迫
废正妻,分别娶郁久闾氏为妻。那时候,郁久闾氏都是“白富美”,非同小可。
“乞扶”则是鲜卑乞扶部世袭酋长...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16
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入
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
悄悄地抱来私生子顶替,也是可能的。
唐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亲生了四子:长
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长子李弘为皇太子,性情仁厚,高宗欲禅位
给他,李弘每次见到专权擅政,就旁敲侧击地加以劝谏,渐渐引起武则天的反感。已被
贬入冷宫的萧淑妃生有二女,一个是义阳公主,一个是宣城公主,此时也因母亲得罪武
则天被幽禁于掖庭,年龄都三十多了,也嫁不出去。李弘对她们十分怜悯,要娶为妻子
。武氏大为怫意,不久便以药酒毒死了李弘。
高宗又立二十二岁的次子李贤为皇太子。李贤也是武则天亲生。他自幼“容止端雅”,
小小年纪就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过目不忘。曾受封为雍王,高宗
对李贤也十分爱宠,因李弘已故,便令李贤继立。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士人中
有一定声望。读过《后汉书》的人都知道有“章怀注”,注者正是李贤。李贤组织一批
名儒注释《后汉书》,尽管得到父皇的褒奖,但也引起母后的猜疑,因为...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87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蒋介石的身世之谜(zz)
一天,南昌市邮差送来一封我母亲给我的信。这是对我此前查询介石父亲之事的答
复。她信中附有调查员提供给她的报告。报告如下:关于蒋介石的第一次报告:
在名义上,蒋介石为浙江奉化县溪口故蒋肃庵之子,但经更彻底之调查后,发现蒋
肃庵老先生实为蒋介石之继父。缘由如下:
蒋介石原姓郑,人称三发子,与其生父母居于河南省许州。他生于清光绪13年9月
15日(1887年10月31日),为其生父母之第三子。其长兄较之年长七岁,名郑绍发。次兄
较之年长四岁,人称二发子。其父业农,拥有十二亩耕地。其母本姓王,为一能干妇人
,精于裁缝手艺。其人身材高瘦,人称“郑瘦妈”。此一五口小家庭尚可维生裕如。三
发子为幼子,体质较弱,故其母不免溺纵之。
光绪20年,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饥荒,三发子决心将其小家庭迁往洛阳。
但郑母说:“如此艰苦的长途跋涉,三发子和我们必然无法熬得过去。”
最终,两位大儿子,绍发和二发跟爸爸上路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郑母和三发子把家里剩下来的仅有食物都吃光了。不久他们发现
最后几个留下的邻居也正要离开。这时,郑母不愿意继续留守,匆匆捡...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楼主的文章,后面又开始贩卖私货了,笑。这1000年的王朝,是历史还是传说?这传说
是啥时出现的?古代还是近代?
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说古人比现代医学发达多了,你看以前的人类,平均寿命都是
900岁(圣经)。
其实,金始祖完颜函普是也是金国的传说,类似亚伯拉罕的故事这样的民族史诗。到金
太祖有10代了。
辽国也有传说,说契丹族的祖先就是一男一女,骑着青牛白马相遇,结为夫妻,生了八
个儿子,分为八个部落,以后成长为强大的契丹族(对比:以色列的传说是雅各的10儿
子成为12部)。
下面拷贝,还比较靠谱:
http://jinshi.h.baike.com/article-103934.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862.htm
金始祖完颜函普,粟末靺鞨部人。唐贞观年间,函普祖上避战乱进入汉四郡地区(汉江
以北)。
汉四郡地区在明朝中叶之前有大量粟末靺鞨及其同族人女真分布。辽代初期,函普由刚
刚成为高丽王国国土的“新罗旧地”迁回东北靺鞨故地按出虎水。这也就是史书上为何
记载函普一说出自新罗,一说出自高丽(王氏高丽)的历史原因所在。
《金史·列传第三...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叫渤海国是因为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
唐朝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曾经在渤海郡定居过。
渤海国初名震国,为大祚荣袭其父的唐朝封爵“震国公”[1]。而关于“震”的含义说
法不一,比较通行的看法是认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2],震是东方之卦,因此以地处
东方而以震为国号[3][4]。
朝鲜学者朴时亨所著渤海史则认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5],但武则天封“震国公”
用威震四方之意几乎不可能[1]。
粟末(松花,这两个都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时代的音译)被高句丽打败后,不愿臣服于
高句丽的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投奔隋朝,被当时的隋
文帝安置于幽州昌平一带(渤海郡)。
在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对高句丽的征战,带路党。
后来又给唐朝带路。
高句丽灭亡后,此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
丹、奚、等部民,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就是投降了高句丽的粟末靺鞨
部落)徙居辽西营州。
渤海高王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乞
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迁到营州到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众重新迁回“粟末故地”期间...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0
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抗战期间的一项伟大决策
大中小 2015-04-03 21:36:24
多维历史
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
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界内部也围绕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
。主流的意见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教
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
即停办”。面对意见分歧,蒋介石力排众议,作出决策:“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
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
看到战后。”本文选自2015年4月3日共识网,作者毕唐书,原题为《抗战时期一项伟大
的教育决策》。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
在中国现代史上,抗日战争的胜利应当是最辉煌的篇章。同政治和军事上的成果相比,
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更为可圈可点,甚至堪称世界奇迹。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自在情理之中。但事实
却恰恰相反。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经费投...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21
“出处在一本小说里面。”
OK
您老的这个分析扣得太细。这个达西亚-罗马的混合起源理论,从民族主义者的角度来
讲,根本没有什么精神分裂的。我又拜图拉真,又尊奉达西亚人,哪要管那么多细节让
自己烦心?这一点,中国人应该很好理解。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但故事情节实际上是黄
帝把炎帝痛殴了一顿打到服才组成了新的部落联盟。我们需要精神分裂么?这个达西亚
-罗马起源论根本没有人去细扣到底达西亚多还是罗马多,其整体就是民族主义史观的
构造。
和其对立的“非民族主义史观的构造”也是有的,不是像你这样在罗马征服达西亚这一
个框架内细扣,而是把其起源时间大大后推至中世纪。这个理论里面,达西亚-罗马先
民,不管它是罗马成分多些还是达西亚成份多些,都和后来的罗马尼亚人没什么直接关
系。他们早已被一波波的民族迁徙浪潮冲散。后来的Vlachs瓦拉几亚人其实本都是多瑙
河南岸的牧羊人(不排除他们也包含被冲散的达西亚-罗马人逃亡过来的成分)。出于
种种原因,公元9-10世纪又逐步集体迁回了多瑙河北岸,成为了罗马尼亚人的祖先。这
个理论才是真正让罗马尼亚民族主义者头疼上火的理论。“两千年来的固有领土”在这
个理论面前轰然...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22
村中跟我同年出生的孩子有七、八个,其中有一个是地主的儿子,名叫雨龙,比他大两
岁的哥哥叫云龙。顾名思义,龙是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遗憾的是他们出生在解放后,
而且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不久,他们的父亲就因属于地主而被迫害致死,母亲带
着年幼的三个孩子(最小的是女孩)回到了婆家。
转眼几年过去了,大约在73、74年,村中一些无产阶级专政觉悟高的人大概是面对
无人可斗的局面感到了寂寞,于是忽然想起了村中这早被专政驱赶离乡的地主后代。本
着教育挽救地主后代的“崇高目的”,他们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提出了要“地主仔”回村
接受教育的要求,当时数百群众无人出面反对,普遍的沉默就意味着提议的通过。在当
时交通通讯可极为不便,我村与雨龙的外婆家虽只相距不足二十里,然而只能步行的山
路往返也得整天,并且还特别辛苦。尤其不易的是两村属于不同的省区,我村是广西,
他外婆家是湖南。在那个户口就是口粮,口粮就是生命的年月,两省之间要实现人员的
迁移非得惊动县以上机构,所以几个孩子要迁回村中原本是要费些周折的。不过在那个
大集体的岁月,派出几个平日劳动惜力如金却热衷于阶级斗争的人实在是件再容易不过
的事了。于是村中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7) 大禹治长江
五、治理南方水系
南方水系众多,主要有长江(大江)、淮河,而长江的支流繁多。
按计划治理徐州一带,包括徐州、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徐州东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
,北到泰山。河流有黄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东治理泗水、沂蒙水,
向南治理淮水,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和泗水、沂水会合,东流入大海。沂蒙山
、羽山可以种植了。
涂山娶妻
禹年三十尚未娶妻,禹道:“我若娶妻,必有一种奇异的征应。”
禹等一行在前往治理淮河的途中,一只九尾的白狐造访禹,说道:“我家住在南方涂山
旁边的一个涂山国。那涂山国的国君有两个女公子,美丽非常,才德兼备,要想嫁给崇
伯。”禹以异类为由而拒绝。
九尾狐道:“现在我用这个九尾白狐的形象来见你,是因为你前日有一句话,说你若娶
妻必定有奇异征应,所以我才给你个奇异征应,亦是来给你一个祥瑞。你要我是个人身
,这又何难?”说着,将身一摇,转眼之间便化成一个白须老者,仙风道骨,气概不凡。
大禹见老者不凡,大有来历。他想,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阳数也...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30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北京有个景点叫做明十三陵,那里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但这十三位皇帝中,并不包括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朱元璋驾崩时,明朝的首都还是南京,所以,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把首都迁到了北京,于是自他之后的明朝皇帝,死后自然就埋在北京了。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何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呢?
第一,朱棣习惯于北方的粗矿,不喜欢南方的绵软。
朱棣11岁被册封为燕王,然后在21岁那年就藩——也就是到北京的封地上生活。到他取得皇位为止,他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了,他立在北方翻卷的风沙中,与北方的少数民族征战,为大明把守着北边的国门。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等他到南京当皇帝时,感到在南京浑身不舒服,因此决心迁都北京。事实上,在正式迁都之前,他也经常到北京居住,而把皇太子留在南京监国。可见,朱棣对于北京绝对是真爱。
第二,天子守国门。
提起明朝,人们常说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其中,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崇祯皇帝殉国;而天子守国门,就是从朱棣开始的。
朱棣当燕王时,他替大明守着北方的国门;等他到南京当皇帝后,没人再替大明把守北边的国门了。但是,北...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676
25
这个问题是从80年代开始的,好像很多网友并不知道来龙去脉,这里简单说说经过。各
位记得经过的人,欢迎修正补充。
1983年,中国出版了一部统计年鉴,公布了从1949年以来人口统计。注意,是人口统计
,不是人口普查,是各地派出所上报的户籍数的汇总。每年人口,就是登记了户口的在
籍人数。还有两个数字:新生儿登记户籍人数、死亡注销户籍人数。
理论上说,这三个数字应该是吻合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就是本年净增人口,加在
去年在籍人口上,应该就是本年的在籍人口数。
今年户籍数 = 去年户籍数 + 今年新生儿登记户籍 - 今年死亡注销户籍
理论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公布的统计中,每年这个等式都不成立。这种误差在大
跃进年代前后非常大,美国一位学者注意到1960年初人口,加上5年净增人口,要比
1964年底的人口多2600万。就是说,5年中,除了公布的死亡数字外,还少了2600万人
。这位美国学者兴奋地认为自己发现了重大秘密:这2600万人饿死了,被政府隐瞒,没
有包括在死亡人数中。
这位美国学者不明白中国户籍的误差和时间差。其实他如果不要盯着那5年,放眼30年
,很容易看到,历年误差相互...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02
26
太祖的墓谁也找不到!抗战的时候,本王扛着日本人的压力,才让党中央和群众
有时间把太祖的衣冠冢南迁!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九三八年,内
蒙古百灵庙、归绥、包头等地相继失陷。日本人敏感地意识到,要想征服中国,必先征
服满蒙,要想征服蒙古人,必须夺取八白室。稳定在鄂尔多斯高原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
八白室又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
奇·伊尔德尼博勒特:日本侵略者占领包头以后,派了一个叫内田的日本人,来鄂
尔多斯胁迫各族王爷,把成吉思汗八白室移往包头。当时伊克昭盟盟长沙格都尔扎布和
各旗王爷发誓绝不东迁。因为成吉思汗八白室是全体蒙古人信仰的神明。如果八白室东
迁,日本人分裂中华民族的阴谋就会得逞。我们鄂尔多斯人是爱国的,维护中华统一,
反对分裂的思想在我们蒙古人心中根深蒂固。当时形势所迫,无奈之下,八白室只好西
迁到甘肃兴隆山。西迁的消息迅速在草原上传开,人们在成吉思汗灵柩前长跪不起,想
最后亲近那古老而神秘的信息。
嘎日迪:当时牧民都聚集到这里,这一带是人山人海。在西迁的路上,护陵的达尔
扈特人走了一路,哭了一路。
成吉思汗的英灵即将远离,无数虔诚的心灵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秦始皇之母赵姬原是大商人吕不韦的侍妾,后被子楚看中,由吕不韦献给子楚做了子楚
夫人,一年后,生下嬴政。子楚继位后,赵姬被封为王后,嬴政被立为太子。三年后,
秦庄襄王(子楚)去世,嬴政以太子的身份登上了王位。在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
传》中有这样两段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姬自匿有
身,至大期时,生子政。”一处说吕不韦在邯郸时娶了绝色善舞的赵姬为妾,不久,就
知道赵姬有了身孕。一处说赵姬在改嫁给子楚时,自己隐瞒已有身孕的情况,到大期(
十二个月)时,生下了儿子,取名政。也就是说,嬴政是超过十月怀胎期而生的。那么
,秦始皇嬴政究竟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呢?正是由于司马迁的这两段记载
,在历史上引来了多种的解释,进而使得秦始皇的身世成了千古难解之谜。
吕不韦原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后举家迁居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吕
不韦往来各地做生意,在一地低价买进,在另一地高价卖出,由是累积家财巨万,成为
阳翟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但吕不韦不满足富甲一方的生活,他对政治和权力很感兴趣,
并时刻寻找投身政治的机会。当他在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时,遇到了在赵国当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纪元2018年01月15日讯
——兼评析《苦菜花》
作者:金逢星
人气: 334
【大纪元2018年01月15日讯】五、观上冯家村实地访贤问老
《苦菜花》书中写的王官庄,那是三个邻近的自然村,即王家庵、观上冯家、庄子夼的
合称,其实就是故事与人物的发源地——观上冯家村。苦菜至今仍是村民爱吃的时令野
菜。
《苦菜花》描写的故事,发生时间的上限,是上世纪40年代初。当时观上冯家村所在的
胶东半岛,国民政府、共产党和侵华日军在这块儿都有势力。共产党势力在胶东半岛落
脚之初,都是地下活动,白天隐形,黑夜出来。因此,当地百姓称之为“黑党”。今天
回眸几十年前的那段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弹指,若用百年人生来丈量,也算有些
年月了。因此,求证当年的历史真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把在观上冯家村遇
到的每一个人,都视为上天的恩赐,都感到那么的可敬可亲。因为他们的脑海里,珍藏
着我们要找的真实历史。
我们从观上冯家村西头的街口进入,就像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农村一样,街上看不见几个
人。走着走着,位处村南边的一处蓝砖蓝瓦的老宅子,映入我们眼帘。虽然历经多年风
雨剥食,在红砖红瓦的新式民宅间,这个宅院显得那么别致和入眼。我们知道,这就...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9
"补偿方案公布之初,就遭到了拆迁户们的一致指责。2009年11月上旬,拆迁户们联
合致信宁河县领导,指出:
一、返迁比例至少要1∶1.8,因为对面南小区的旧楼房拆迁都按1∶1.5比例;二、装修
费不得少于10万元。他们在信上
称,这是参照塘沽区东沽、西沽住宅楼拆迁时,每平米补贴500元的做法;三、免除每
户800元租房费,希望政府能在
附近的光明区或幸福小区为他们租同等条件的楼房。"
********************
装修费不得少于10万元-----靠,抹金子啊要装修10万元。
什么是“返迁”?意思是你暂时迁离,等楼盖好了以后你可以迁回来,这里给房子不
要钱,代替搬迁费。
返迁比例至少要1∶1.8-----意思是原来住100平米,搬回来就要住180平米。这还是
“至少”。
说实话我觉得这够贪的。
p*********n
发帖数: 1159
30
神木的户口现在超级值钱,原来很多神木人把户口迁到榆林,现在都想办法再迁回来。
这个时候,当地人就没人再骂户口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f**k
发帖数: 15238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把清华迁到西宁
那我们裤子大的人是不是迁回去?
对调一下算了
他们来南直隶, 我们去找燕王.
j******u
发帖数: 69
32
可以临时迁都, 以3年或5年为期; 到时再迁回北京.
只是这样一来, 乌市周边的县市得遭殃了.
看看如今的河北, 都快被北京祸害得不成人样了.

天子守国门
建议涛涛宝宝迁都乌鲁木齐。
这样才能表示中央建设新疆的决心毅力。
s****r
发帖数: 31686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朝还是有军事同盟关系的
这个, 可以迁回国内吧?
s***x
发帖数: 314
34
看湾湾的新闻总是在骂台商说什么商人无祖国,都把资金和就业机会投给中国了,然后
又消息说大陆工资上涨很多弯弯都很高兴说这回好了这些企业都会迁回台湾了把资金和
就业机会带回来了。
不知道台商在大陆到底是谁吃亏啊,为什么两边都说自己吃亏?大陆说屁民被压榨了台
湾说自己的资源流失了。。。
到底谁得利益啊?
j**p
发帖数: 1257
35
十几年前为了我升学,花了一笔巨款买了全家的城镇户口
最近我正在努力让我父母把全家户口迁回农村,
就为了占住那点自留地。
你这个问题不严谨,如果是上海市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当然是农业户口值钱。
上海的非农业户口当然比内地的农业户口好得多。
g******g
发帖数: 1310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This god damn gov will surely go to hell
YB是文盲吗? 爷叫孙子给你上上课。
“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救助的问题,文继发的态度确如特先生所说。老人表示,他的祖
籍在北京,但户口很难迁回,“试过,但条条框框太多,难得很。我到了这个岁数已无
力改变什么,如今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叶落归根’,死要死在北京”。”
l**k
发帖数: 45267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认中国护照太过分了
嘿嘿,我就没交。如果在学校里办护照,那肯定没法通融。但是我先把户口迁回家再办
护照签证,派出所就没管
b*****e
发帖数: 5476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认中国护照太过分了
sigh,你跟他们说那么多干啥,其实说把学校集体户口迁回来落户就足够了
学生毕业没找到工作打回原籍就这个流程
学校那边一般愿意你恢复户口迁走,他们少管个人就少件事
户口恢复了然后就是迁的事,恢复户口的事又不归你老家派出所管
v*****s
发帖数: 20290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菲律宾的经济总量只有香港的77%
你这话说得偏颇了。
古代选首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食和传统军功集团,秦汉时期关中平原是粮仓,所以选
长安为都,东汉
开始,关中衰败,河北地位升高,所以选洛阳为都。魏晋在河北发家,所以进一步迁都
许昌和邺。唐很
特殊,因为是靠关陇军事集团发家的,所以迁回长安,但实际上长安当时已经无法负担
起首都的职能,
所以武则天开始就屡屡就食洛阳。
明清以后定都北京,主要是天子守边的需要,但这又给帝国带来了漕运这个恶瘤。
m****t
发帖数: 1672
40
核心提示: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理性爱国
,之前有些人主张抵制日货,可是全球化进行到今天,要看清楚,索尼产品95%是中国
制造。抵制日货不愚蠢吗?他强调,不要被那种看来很激进很爱国实际上误国的言行所
忽悠,那是害国家的事情。
吴建民: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24日报道 在外交舞台上,他潇洒自如地在各国穿梭往返,是思维敏
捷、视野开阔的外交官;在外交学院的领导岗位上,他亲历亲为,是学识渊博、温文尔
雅的好老师;而在那些充满思辨和深刻理论的著作中,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位以赤子之
心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富有创见的外交家。
吴建民是怎样的外交家,他又如何看待50年的外交生涯?他的外交理念是什么?8月,
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的“新杏坛”,并接受笔者采访。
偶然走上外交道路
抗战胜利后,7岁的吴建民跟着父母由重庆旁边的一个小城迁回南京,进入南昌路小学
读书。由于战乱,吴建民称幼时调皮的自己小学都没有好好上过。但是到了高中,他的
成绩科科都很优异,并一心想学物理。20世纪50年代,属于国防外交系统的北京外国语
学院提前招生,班主
b*****d
发帖数: 61690
41
前驻法大使吴建民:不要被看来很爱国言行所忽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4日06:3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宋庄
在外交舞台上,他潇洒自如地在各国穿梭往返,是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外交官;
在外交学院的领导岗位上,他亲历亲为,是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好老师;而在那些充
满思辨和深刻理论的著作中,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位以赤子之心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富有
创见的外交家。
吴建民是怎样的外交家,他又如何看待50年的外交生涯?他的外交理念是什么?8
月,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的“新杏坛”,并接受笔者采访。
偶然走上外交道路
抗战胜利后,7岁的吴建民跟着父母由重庆旁边的一个小城迁回南京,进入南昌路
小学读书。由于战乱,吴建民称幼时调皮的自己小学都没有好好上过。但是到了高中,
他的成绩科科都很优异,并一心想学物理。20世纪50年代,属于国防外交系统的北京外
国语学院提前招生,班主任找吴建民谈话,希望他报考外院。吴建民总觉得当翻译就是
跟在领导后面拎皮包,心里老大不情愿。可是班主任的话如同“圣旨”,只能照办。他
到了北外,一看学校那么小,远没
b**********n
发帖数: 2812
42
中国前外交官呼吁理性爱国:抵制日货不愚蠢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9月24日04:23
我来说两句(43666)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
吴建民(资料图片)
吴建民: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在外交舞台上,他潇洒自如地在各国穿梭往返,是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外交官;
在外交学院的领导岗位上,他亲历亲为,是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的好老师;而在那些充
满思辨和深刻理论的著作中,我们认识到的,是一位以赤子之心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富有
创见的外交家。
吴建民是怎样的外交家,他又如何看待50年的外交生涯?他的外交理念是什么?8
月,前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的“新杏坛”,并接受笔者采访。
偶然走上外交道路
抗战胜利后,7岁的吴建民跟着父母由重庆旁边的一个小城迁回南京,进入南昌路
小学读书。由于战乱,吴建民称幼时调皮的自己小学都没有好好上过。但是到了高中,
他的成绩科科都很优异,并一心想学物理。20世纪50年代,属于国防外交系统的北京外
国语学院提前招生,班主任找吴建民谈话,希望他报考外院。吴建民总觉得当翻译就是
跟在领导后面拎皮包,心里老大不情愿。可是班主任的话如同“圣旨”
h*****p
发帖数: 2638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到7月中美贸易逆差1450亿美元?
也许1:1了,就能把企业迁回美国了,老黑,红脖子也都有工作了,当然生活水平可能
下降到80年代
w****j
发帖数: 5581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没有殖民主义就没有北大清华
你就扯吧。北师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独立出来成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1912年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改为师范大学。31年和女
师大合并。37年迁往西安。38年到汉中,然后联合办学,是为西北联大。46年迁回北京
。50年代院系调整,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
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天主教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师范大学。而北大清华南开一
伙是跑到云南搞了西南联大。历史上北大北师大没啥继承关系。
你这么搞也太败坏老将的credit了吧?无间道?
c****a
发帖数: 2421
45
大迁徙之后的遗留问题
2004年,国家下拨5906万元紧急灾后重建款,两年过去了,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重建款
只有50万元。而在此期间,华阴市却耗资1600万元建起了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
与陈思忠见面,是在北拾村,这里距陈思忠的住处约5里路。
9月3日傍晚,72岁高龄的陈思忠乘坐孙子的摩托车一路颠簸来到北拾村,为的是避开当
地官员的盯防,“我家是华阴的,这里是华县,他们(华阴市的官员)管不着。”
1956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新中国第一座重点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陈思忠等
28万名渭南群众,被要求迁移到宁夏、渭北等地,成了“移民”。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已经步入暮年的陈思忠依然忿忿难平,他说,渭南移民工作
腐败严重,存在太多的“遗留问题”。
半个多世纪前的移民
渭南市移民局办公室副主任安培珍告诉记者,从1956年到1965年,渭南市共有28.7万名
移民搬迁,有的外迁宁夏,有的内迁渭北,有的自行迁移,有的后靠安置。
陈思忠就是最早外迁到宁夏那一批“先遣队”中的一员。
陈思忠的老家在华阴市焦镇乡良村,1956年,刚刚18岁的他,响应“迁一家,保千家;
一人迁,万人安”的伟大号召...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汉奸温世珍的罪恶一生
大汉奸温世珍的罪恶一生
纪念抗战胜利 60周年天津纪事
刘新芝
出身仕宦兼地主家庭、曾为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僚兼英文翻译的温世珍,一生善弄
权术,尤其是天津沦陷后,他死心塌地依附日寇,祸害天津百姓。抗战胜利后,国民党
政府虽将其逮捕,但押而不判,监狱与高级宾馆无异,解放前夕,竟假借“天津法团”
名义将其保释出狱。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解放后,天津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
, 1951年 7月 10日,一颗正义的子弹,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四处投靠 依附日寇
温世珍,字佩珊,天津宜兴埠人,清光绪四年( 1878)生于仕宦兼地主家庭。
1899年,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曾留英深造。回国后,被派往北洋舰队见习,因操作
升旗失误,从旗杆上掉下来摔成拐子。后经其兄温世源介绍,充任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
僚兼英文翻译,继任两江总督衙门洋务文案、江苏铁道总管等职。在李鸿章以钦差大臣
身份与八国联军议和、签订《辛丑条约》时,温世珍因“表现突出”而深得李鸿章的赏
识。 1911年,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随员之一,在南京临时政府任南京卫戍司令部
外交部长兼交通部长。孙中山北上后,他投在江西督军李纯门下任江西督军...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5476
47
俺说说俺家的情况吧,俺老婆出国比较晚,已经不用注销户口了,她硕士读一年后出的
国,她导师挺好,给她保留了学籍,三年后又回国答辩混了个硕士,算正常毕业,去学
校派出所,人家给了张户口迁移证明,回原籍落户了。
俺户口注销十多年了,发现俺老婆落户这么简单,于是跑去原大学派出所问问,人家说
马上就能办,因为n多学生毕业n年户口还没迁走,也没电子化,管户籍的人头疼的不得
了,一听说要迁户口人家可热情了。把户口卡找出来,写个申请恢复户口,然后就把户
口迁移证给俺开出来了。俺当天就拿着迁移证明回老家,第二天去派出所,跟俺老婆的
流程一样,顺利落户了,最后拍好身份证照片。总共花两天时间和几瓶矿泉水(户籍警
都是女的不抽烟)。一个月后身份证办下来时俺已经回美国了,俺老妈去给拿回来了,
就这么简单。
V*E
发帖数: 1642
48
hehe
I even didn't give them any bottled water.
just go there paid about 40 yuan or something
get my card after 20 days or so
r*******3
发帖数: 10886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说说我知道的这次武汉强拆
这种事一方面是国内立法没跟上,一方面也是执法的习惯一向不好。
说实话俺们那边几乎每家都有抢建的违章建筑,违章又怎么着?到时候要拆迁总要有人
来跟你谈价钱的。你不建违章建筑是你傻,到时候少拿几十百来万,有能力的更是把子
女户口想法迁回农村。
现在拆迁很敏感,今年下半年俺家那边一个镇,因为拆迁问题夫妻打架老婆自杀,结果
就是全县各城镇拆迁工作都停了
Q****r
发帖数: 734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成都的菜价 (转载)
我老妞儿都把户口迁到北京了,喊她迁回成都,弄死都不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