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进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z******4
发帖数: 4716
1
智化寺与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是历史上一段已有定论的公案。昨天读《双槐岁钞》时,发现一则故事
,“太学生进谏”。景泰初,王振已死,英宗身陷敌邦,太学生西安姚显疏言:“王振
竭生民膏血,修大兴隆寺(似为后来的万寿兴隆寺),极为壮丽,车驾不时临幸。夫佛本
与夷狄之祸若梁武帝,足鉴前车。请自今凡内臣修盖寺院,悉行拆毁,用备仓廒,勿复
兴作,万世之法也”。这段话虽说不是指的智化寺,但按理说,王振把英宗送入敌手,
罪不可赦,抄他的家,扒他的家庙,改为仓库理所应当。姚显的上疏也是义愤填膺,有
理有据。但是,偏偏历史上没有上演这一段。使人费解。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近三
百年后,才由一个叫沈庭芳的人,给皇帝参了一本,说王振这个太监骂名千古,为什么
还有他的立像?于是乾隆也依当时的政治形势,批了几个字“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后来,智化寺王振的塑像才被砸毁。
这就有一个大疑问,王振在有明一代的官方评价中如何?这个问题深究下来,可以
考问明人对土木堡之变的评价。而且英宗复辟后,非但没有究王之罪,还在复辟当年,
给他建了“精忠祠”,智化寺也成了“敕赐智化寺”。是英宗昏聩?还是另有别情?尚
未见详解。
宦...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2
又来重复长工缺乏对战争准备的谎言?请看:
第九节、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郭汝瑰 黄玉章 [中国]
[出自《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01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一)确立国防领导体制
(二)确定和建设战略后方
(三)发展交通系统
铁路方面
公路方面
航空方面
航运方面
(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五)整编陆军和建设特种兵
(六)加强海、空军并进行战备演习
(七)整备要塞和修筑国防工事
(八)调整、扩大兵工生产
(九)制订国防作战计划

一、西安事变和团结御辱局面的形成
日本对中国的不断侵略,特别是1935年制造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
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于12月9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运动,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
举行了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12月10日,北平各校实行总罢课。16日,学生与市民一起
集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北平学生的“一二·九”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天
津、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西安、广...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hu Sep 18 16:19:38 2014, 美东) 提到:
还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量进口钢?
☆─────────────────────────────────────☆
afei (afei) 于 (Thu Sep 18 16:23:13 2014, 美东) 提到:
我国军好像直接进口武器

☆─────────────────────────────────────☆
roygreat (Light be with you.) 于 (Thu Sep 18 16:30:17 2014, 美东) 提到:
那时候管钢钉叫“洋钉”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Thu Sep 18 17:46:49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倭瓜,番茄,洋葱,胡箩卜.....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
褚遂良说的吧,晋王是陛下亲自带大的,特别偏爱云云。从为人父母角度肯定也是越亲
历亲为的感情愈深。李泰是太宗曾经想让他搬进来住,李治则是后来太宗让他就住自己
寝殿旁边,褚遂良又进谏,才搬出去
m***n
发帖数: 12188
5
最近袁崇焕和明末又热了起来。我来说几句我的理解。袁崇焕不是坏人,但是也不是金
庸说的那样的圣人。
关键是,我们多半最熟悉的古代朝代是清朝,所以总是把清朝想象为整个古代社会,或
者整个古代社会都是清朝那样。
袁崇焕,你如果单拿出来,和清朝的书生比较,那是极为特别,非常有志气,或者是喜
欢大话。所以金庸大加称赞。因为金庸当时最熟悉的是清朝,脑袋里是把他和清朝人作
比较。清朝确实没有这样“勇于任事”的读书人,或许清末有。因为清朝是旗人的天下
,而旗人是皇帝的家奴。
但是在明朝书生里面,那其实是很普通的。明朝人喜欢说大话,也不仅是因为没有文字
狱,整个社会风气如此。
明朝的很多文字言论,在清朝,那是诛九族就几十次了。
袁崇焕的前半生,是一个梦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年轻人,喜欢做事业,而不是安稳
的生活。不然他在南方福建安稳地当知县,慢慢爬,怕不上去也没关系,日子别提多舒
坦了。就算清兵入关,到南方还有几十年呢。到时都退休了。但是他不是那种人,他是
要30岁就名扬天下,或者“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就当五鼎烹”,这两者他后来都做
到了。汗。
所以他极不安分,到处专营,想跳到北京去(本来他是归南京吏...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6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指出,李唐皇室以关陇集团起
家,在婚姻上的择偶对象,最初自然多眷顾关陇集团;武则天入宫为一大转折点,标志
着山东集团成为李唐皇室的联姻对象,从而构成了所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适应了大唐
帝国的统治情势。
这一婚姻集团居于最高统治核心层的百余年间,也正是唐代文治武功的极盛期。安
史之乱后,这一集团势力衰竭,随之而来的,则是李唐中央政权丧失了统治全国的实际
能力。
这个著名的史学案例,其实际意义远远超出唐代政治史研究的视阈,在中国历代王
朝中,类似李武韦杨那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式的婚姻集团,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存
在的,只是在具体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在君主制下,任何皇室集团都试图通过婚
姻的纽带笼络或倚重一个或几个可靠有力的势力集团,使一姓的家国有一个更广泛坚实
的政治联盟基础。
如果说,历史上中原王朝往往以陈寅恪揭示的李武韦杨式婚姻集团缔结政治联盟,
那么,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其皇室往往通过世婚制的形式,构成一个持
续稳定的婚姻集团。他们立后册妃不必外求,只在后族中遴选。这种世婚形式的后妃制
度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类婚...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40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成吉思汗攻为何没有取得印度
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
意。史料称,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军并没
有攻进印度境内,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
遥见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
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
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
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
种怪兽名叫甪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
应天意,没有行进。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立即率军返回了蒙古国。
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这也不足为
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估计应该是耶律楚材的牵强附会之辞
,耶律楚材本有劝主早归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可能借题发挥,假借怪兽的叫声
来规劝成吉思汗班师。
耶律楚...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8
我们来说说秦国的帝太后,她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嬴政。看官要问
,女主角不就是赵姬吗?她是赵姬,但却不叫赵姬。史料上没有记载她的姓名,对她的
称呼要么是吕不韦姬、要么是子楚夫人(子楚是她的合法丈夫赢异人啦)、要么是太后
,帝太后则是她死后的谥号,因为她来自赵国,所以后世也含混地称呼她为赵姬。
在说帝太后赵姬的故事之前,得先说说她的婆婆华阳太后(作者你想歪楼吗?非也非也
,华阳太后是赵姬如何进入秦国、继而当上秦国王太后的关键。)
华阳太后来自楚国,本是秦昭襄王(他是宣太后之子,灭义渠、远交近攻、任用白起攻
赵战于长平的那个,你们还记得不)次子安国君的宠妃。本来历史也没她什么事儿,谁
让她丈夫安国君命好,在哥哥悼太子死于魏国之后被立为新任太子,于是乎受宠的华阳
夫人就成了秦国太子的正夫人。
要说华阳夫人也真是有手段,安国君有姬妾一大堆,儿子都有二十几个,最宠爱的反而
是她这个无子嗣的女人,安国君成为太子之后,正夫人的位子仍然留给了她。
此时我们的女主角赵姬还身在赵国,邂逅了商人吕不韦。关于赵姬的身世,史记也是前
后矛盾,前一段还是出身低贱的“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后一段又成了...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4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世民究竟有没有爱过武则天
李世民可能根本就没有碰过武则天,言下之意是,李世民与武则天之间没有性爱关系
。理由是,武则天在李世民的后宫长达7年,竟然没有生育和怀孕记录。而李世民死后
,新皇帝李治将出家为尼的武则天,从“感业寺”中带进后宫“幸”了后,第二年就生
下了儿子李弘——这就是李世民“没有碰过”武则天的最直接的注解。
这话说来就长了。武则天进入李世民后宫后,正式职称是“才人”。此职是内宫女官的
之一,在皇帝嫔妃中的地位偏下,当然一样有“被幸”的义务。
在后宫嫔妃中,“才人”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
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
居注。甚至还参与皇帝在内廷中接见大臣的公务活动,代皇帝起草手谕。可以说,才人
在后宫中有皇帝“性伴侣”和“秘书”的双重身份。
可见,“才人”这个岗位不一定要有天仙般的美貌,但一定要有才,是才女,需具备一
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化水平才能胜任。其他级别的嫔妃只要容貌美丽、性情温柔、贞德贤
良就成。唐太宗封武则天为“才人”,想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欣赏她的才智,而非她的容
貌。
李世民是很好色的,性功能亦强。他一生共有35个...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540
10
史上荒淫无道的皇帝很多,会玩的皇帝也不少。不过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他的花样可谓
是最多的。谁?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正德皇帝”。
朱厚照的生母是张皇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一人,因此朱厚照也被视为掌上明珠。
况且,他也很聪明,很受孝宗喜爱。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时东宫有“八虎
”太监,以刘瑾为首,他们为了巴结新皇。因此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组织各式
各样节目,当时的东宫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聪明的朱厚照还是个孩子,他哪受
得了这种诱惑,于是就沉溺于其中,一生无法自拔。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开始了他荒淫和游玩的帝王生涯。正德三年,武宗离
开了禁城,住进了皇城西北的豹房新宅。豹房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
其实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又非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武宗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
人就认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豹房新宅多构密室,有如迷宫,又建有妓院、
校场、佛寺,甚至养了许多动物,武宗曾买来大量猛兽试验,发现豹子最为凶猛,因此
多养豹子。武宗每日广招乐妓承应,荒淫无度。正德九年正月十六日,宫中元宵节放烟
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11
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12
作者:金满楼
雍正当政时,有个御史谢济世弹劾田文镜,这让雍正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将奏章退回,
希望谢不要再多事,孰料后者却是个牛脾气,非要坚持上劾。这下,把雍正是气得够呛
,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之辩护,说“田文镜秉公持正,实心办事,乃天下督抚中所罕
见者”,什么贪赃坏法之事,我可以保证田文镜绝对没有;我倒是纳闷了,天下督抚这
么多,为什么谢济世非揪着田文镜不放,究竟是何居心?
不惜以皇帝之尊而为田文镜拍胸脯、打包票后,雍正又说:科道无私,方能弹劾人之有
私,这是我此前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若是自恃为言官,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
国政,那将为国法所不容;我并非不知诛戮谏官乃史书所戒,但要是言官为私利而危害
人心世道,那此等区区小节,我必不在乎。说到这里,雍正越想越气,随后下令:先将
谢济世的御史革去,然后查他究竟受谁指使、又与何人结党,这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
不罢休!
谢济世,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后为翰林院检讨,卷入田文镜案时刚升为浙
江道监察御史。究竟是刚升职想有所表现呢,还是出于读书人的正义或意气使然,总之
审讯过程很具戏剧性:雍正令大学士及各部院高官组成联合法庭进行审问,...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为人民立新功
一九六七年四月十二日
说明:这篇讲话可以说是文革运动中最著名的讲话之一,以至它有自己的标题:《
为人民立新功》。这篇讲话的记录整理稿曾先后两次送毛泽东审改。江青一九六七年四
月十五日给毛泽东的送审报告说:“这是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一次讲话,林彪同志说
是要发。我改了几次,缺引证,不够典,因为没有发言稿,毛泽东作了一些修改。主要
是对“触[龙言]赵太后”的故事作了一些内容上的补充。其他修改包括:在“主席早就
说过:‘所谓‘不介入’是假的,……’”之前,加上“就许多单位说”。江青原讲话
稿还有:“我身体上慢性病是很多的,但是我的心脏是好的。前年冬天就被他们整出心
脏病来了。”毛泽东删了这句话。
背景:1966年10月起,各地各级当权派在“批资反线”(“资反线”即资产阶级反
动路线。指:党内当权派不相信群众、压制群众、甚至随意把提意见的群众打成右派或
反革命等的“训政”路线,以及血统论等。)中受到群众的冲击(揭批、斗争);另一方
面,自66年8月初以来,高干子弟“老红卫兵”推行极左路线,并建立“联动”组织,
大搞“血统论”、“打砸抢抄冲”等,... 阅读全帖
t****f
发帖数: 376
14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李斯——明哲保身反丧命的“软骨头”
李斯在秦始皇时任丞相,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李斯先于吕不韦手下任郎官,后秦王任他为长史、客卿,后升为廷尉。李斯是个历史上功过、毁誉各半的人物。秦始皇依靠他不论国别、任人唯贤的谋略而统一了全国。作为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在秦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他这人骨头不硬,又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贪图富贵,助纣为虐,因而最终又葬送了秦王朝,自己也被赵高陷害致死。
李斯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开始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办事员。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在社会底层了此一生,他决心改变环境,去谋求一种滋润的人生。
于是,李斯辞去了小办事员的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子一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学成之后,...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326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浅析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1949年3月23日,是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把李自成当作反面教材:“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
在毛泽东眼里,李自成无疑是个失败的考生。回首李自成十余年的起义生涯,最致命的就是流寇主义和山头主义。
流寇主义
流寇主义是历朝农民起义军的老问题。在李自成之前,曾经有过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成功先例;潼关南原大战后,李自成也有过商洛山练兵的实践,只可惜没有坚持下去。
第一,李自成等农民军首领并不重视根据地建设,也没有夺取政权的长远规划。归附于李自成的“十三家”首领罗汝才说“我等横行天下为快,何必据土”,同样也是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的思想。李岩起义后,曾向李自成提出了据宛洛以得天下的真知灼见,可惜并未被采纳。
第二,攻克洛阳后,农民军的扩军速度过快。原先李自成起家部队“老八队”的战士仅千余人,农民军却迅速扩张到了20多万人马,留在基层的老八队战士渐渐无力约束军纪,造成了实质上的战斗力下降。
第三,境内割据势力未及时“清理”,最终养虎为患。李自成进京后,本应...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6:54 2016, 美东)
全文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2922/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我信佛十年,去年终于不信了。
到今天,我和佛教分手一年了。
回首十一年,我坚信脱离佛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今年虚岁34了,张三丰道长的
《称骨歌》里说:“三十三岁始知人生”(我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去推算的)。作为一个
理性主义者,我不大相信命理。但我却在虚岁33岁(去年)开始反省自己,反思人生,
可能冥冥中有安排吧。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我常
对他们说我信佛十年的历史,告诫他们别信佛,别让孩子们接触佛教,因为佛教没正能
量。
我就像《雪山飞狐》里的胡斐,中了七星海棠的剧毒之后,再也百毒不侵了。我中
佛教的毒中了十年,如今醒悟过来,算是有些生活的智慧了。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成吉思汗名为孛儿只斤·铁木真,他是古代蒙古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各部落最终
实现了统一,他是世界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
落先后败亡,鞑靼、克烈、篾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
铁木真遂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即蒙古汗国
,顺理成章,他便被推举为蒙古汗国的大汗,被尊为成吉思汗,这个称号在蒙古语中有
“海洋”或“强大”之义。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十分广阔,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
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尽管这个帝国十分庞大
,但有一点是令人疑惑的,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
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胸怀大志的成吉思汗怎么可能放弃征伐一个离自己近而
又富有的帝国呢?历史上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种
叫“甪端”的怪兽有关。史料称,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
成吉思汗的大军并没有攻进印度境内,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
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
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
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
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
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
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
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
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
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
。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
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武帝用人之道
汉武帝的时代,是西汉开拓进取的时代,如同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肆意挥洒着自己的
热血,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纵观汉武帝的一生,有功有过,而他的用人之道,则是一
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纵观武帝的用人之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建立起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受到颜驷的启发,武帝革新了选官制度,宣布唯
才是举,广开仕途,实行察举制和征召制,发现了一大批人才,如董仲舒、主父偃、公
孙弘、朱买臣等。
二,非常规用人才,自己发现并亲自培养。察举制和征召制,是一种官方正式选拔人才
的制度,而除了察举制和征召制外,汉武帝亲自发掘人才,进行培养。如卫青、霍去病
、金日磾等人。金日磾本是休屠王太子,一个地道的“胡儿”,汉武帝发现他有才能,
多次提拔于他,后来武帝临死之前,任命金日磾与霍光、上官桀一起被选为托孤重臣。
由此可见一斑。
三,善用人之长。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才能,擅长哪个方面,武帝便用他哪方面的长处
。如张骞了解西域诸国的情况,便派他出使西域,司马相如擅长文学,武帝便派他从事
重要的文告工作,等等。
四,赏罚分明。有功就赏,有错就罚。例如张骞,由于张骞在一次战役中贻误军期,按
律应该斩首,他用侯爵赎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德国之声
作者: 长平
专制政治对知识分子的羞辱,总是超过人们的预想。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中国主流舆论
的氛围,就从“改革开放”主调转变成“四个伟大”颂歌。回头看,那些激情昂扬的“
坚决不能让‘文革’重演”的口号,在很多情景中,不过是邓小平需要否定前朝以确立
自身合法性的政治环境中,知识分子自欺欺人的历史反思表演而已。习近平发出前后三
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的伟大号召以来,“梁家河颂”、“用习近平思想指导数学”、“把
十九大报告当佛经来诵读”之类“文革”旧戏毫无阻碍地重返历史舞台。
所幸还有那么多学者良心不安,还有那么多知识分子勇敢抗议。新年前后,来自体制内
的“我控诉”的声音达到近年来的历史高点。继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中国人民大学教
授向松祚等学者的直言批评之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一篇发表于网络的文
章《政改难产之因》中说:“今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所能做出的唯一可望载入史册的大
事情,就是引领这个党体面地淡出历史舞台。”他认为,“在其执政的70年历史中,这
个党给中国人民带来太多的灾难。而演化到今日,其权力的结构和生态决定了它已经不
能为中国社会输送优秀的各级领导者,它几乎完全丧失了...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9892
21
如果南方系攻击政府是单纯为了督促其进步,那大家鼓掌欢迎,问题是南方系真的那么
单纯么?明朝有非常健全而发达的言官体制,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问题是渐渐地言官
进谏变成了出名的途径,搞党争的工具,不再单纯是提个意见那么简单,成了为了反对
而反对。这还是出自内部因素,南方系更可能有外部因素。
g****g
发帖数: 1828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伍子胥
伍子胥(-前484年)(胥,xū)名员(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属今
湖北监利县(另一说襄樊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
,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
伍子胥先袓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
目录
[隐藏]
* 1 生平
* 2 评价
* 3 贡献
* 4 传说
* 5 文艺作品
* 6 注释
* 7 参看
[编辑] 生平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太子建被奸人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伍
奢被囚时,楚平王要伍子胥与其兄伍尚前往迎救,否则便杀了他们的父亲。伍子胥料到
楚平王欲杀其父子,劝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为父报仇,但伍尚不忍见父亲被害而
不救,还是前去相救,果然不久就和伍奢一起被杀了。
此时伍子胥欲逃往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只好作罢。之后他因太子建在宋国,遂投靠之
,但宋国内乱,只好与太子一起奔郑。在郑国,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反的意图被郑国
君主知晓而被杀,最后子胥只好奔吴。途中过陈国欲出昭关到吴。
楚平王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他的画像...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6682
23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作者: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
》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
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在计划之中;有些
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反右的——
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我
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后他有
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文革"。"百
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量是工农苦出身的,以前跟民
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他
要"大鸣大放... 阅读全帖
j***o
发帖数: 5096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朗朗明奏上甘岭暗讽胡进套
菌板无人啊
太明显了
朗朗演奏上甘岭,根本不是埋太奥巴马
朗朗以古讽今,以死进谏皇上千万要有卵蛋啊
他说了这曲子是送给胡主席的
胡主席听完只能尴尬地笑笑
所以美国方面没有动静
因为没有必要
s**********t
发帖数: 2401
25
目前埃及的这场历时已一周的大规模街头抗议运动,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它再次让人们
想起二十年前中国那场轰轰烈烈的天安门运动。同样是大众要求民主改革的运动,埃及
和中国有相同性,但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这种“不同”,很值得中国人思考。
第一个,口号目标不同。
埃及的示威民众,喊出的口号很清楚,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当权者穆巴拉克下台!这
个口号和目标没有任何的含糊、温吞之意。而在当时的中国,天安门运动的主导者,既
没有要求中国掌权者邓小平下台(真退休),更没有把它作为运动的目标。当时的主要
口号是“反腐败”。而这种口号目标,非常抽象笼统,缺乏具体实现的标准。
而且,由于运动从一开始就目标很低,高压之下目标就越来越低,而最后的要求则可谓
卑微了:承认学生是“爱国运动”,请不要“秋后算帐”。就别提最早的长时间跪在人
民大会堂前递交请愿书等自践举动了。
天安门运动之所以诉求相当低,首先是出于对共产党专制缺乏实质性了解,不明白这个
道理:独裁政权不结束,“反腐败”不仅不可能,简直是荒唐可笑的要求。正由于这样
的前提,所以运动从一开始就抱着“对政府好”的前提,摆出“进谏”的姿态,而不是
从争取人民的权利这...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埃及革命与中国天安门运动比较
曹长青
目前埃及的这场历时已一周的大规模街头抗议运动,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它再次让人们
想起二十年前中国那场轰轰烈烈的天安门运动。同样是大众要求民主改革的运动,埃及
和中国有相同性,但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这种“不同”,很值得中国人思考。
第一个,口号目标不同。
埃及的示威民众,喊出的口号很清楚,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当权者穆巴拉克下台!这
个口号和目标没有任何的含糊、温吞之意。而在当时的中国,天安门运动的主导者,既
没有要求中国掌权者邓小平下台(真退休),更没有把它作为运动的目标。当时的主要
口号是“反腐败”。而这种口号目标,非常抽象笼统,缺乏具体实现的标准。
而且,由于运动从一开始就目标很低,高压之下目标就越来越低,而最后的要求则可谓
卑微了:承认学生是“爱国运动”,请不要“秋后算帐”。就别提最早的长时间跪在人
民大会堂前递交请愿书等自践举动了。
天安门运动之所以诉求相当低,首先是出于对共产党专制缺乏实质性了解,不明白这个
道理:独裁政权不结束,“反腐败”不仅不可能,简直是荒唐可笑的要求。正由于这样
的前提,所以运动从一开始就抱着“对政府好”的前提,摆出“进谏”的姿态,而不是
从争取人民...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7
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本刊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右早
在计划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
才演变为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
“整风”。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
1949年之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
第三次是“文革”。“百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
管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
量是工农苦出身的,以前跟民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 阅读全帖
C***J
发帖数: 7594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墓志铭,on the wall.
“六·四”是我党历史上唯一不能写入党史或党章的重大事件。不能写入党史是因为关
于那件事至今还没有经过党的全体大会讨论通过任何一项决议。即便讨论了,也无法在
党的大会上通过,一是因为许多老同志无法认同我们的军队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和青年
学生开枪,二是因为没有人敢出来承担责任,三是无法给那件事定性。由于党内缺乏共
识,关于那件事的说法就前后不一。先是说那是一场反革命暴乱,后来说是一场破坏安
定团结的动乱,最后把那件事轻描淡写成“一场风波”。既然只不过是一场风波,那又
为什么不准党内外讨论呢?像文革、反右都是我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党勇于改正自
己的错误,公开给那些被冤屈的同志平反昭雪,为什么对于“六·四”这样“一场风波
”中的受害者却不能平反昭雪呢?
这个问题好回答也不好回答。简言之,“六·四”虽然死的人远少于“文革”和其它政
治运动,但这却是我党有史以来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没人敢碰。
“六·四”以前,尽管我党犯过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我党都有改过自新的能力。
即使文化大革命对我国造成那样的劫难,我党都能够最后靠自己的力量,粉碎“四人帮
”,否定自己的领袖毛泽东,结束“文革”,使我国走上改...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29
另外刘邦自己说的,萧何功最大: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许多功臣见到萧何受封第一
,甚为不悦,向刘邦抱怨道:“我们像狗像马一样地作战,在战事中出生入死,冒着性
命危险,徒然增加的是自己身上的伤痕。为什么萧何一个文弱书生,拿着一支笔,动动
嘴巴大放厥词,居然论功是第一?这又是什么道理!”刘邦说:“你们懂得狩猎的道理
吗?知道猎犬的作用吗?今天诸将你们就好像负责追踪的猎狗,但是发现猎物踪迹,并
指挥猎狗追杀的人,是萧何!而且你们只以个人身份追随我,但萧何是全家亲族都为我
卖命,我不能忘记他的功劳。”群臣听到后都没有怨言。[2]
群臣又认为猛将曹参军功无数,应列第一,但刘邦仍较属意萧何。关内侯鄂君于是进谏
:“群臣当然也没有错。曹参的确有野战略地之功,但楚汉相争五年,却失军亡众,丧
失不少兵将。但是萧何却从关中遣军补足士兵的不足,不是萧何,汉军早就在早就折损
所有兵卒了。楚汉相争在荥阳时,汉军面临缺粮危机,萧何利用关中的漕运,使得我们
都有兵粮可吃。虽然萧何没有随军,却守军关中支援,形同随时陪伴陛下一般,这应该
是万世之功。我认为论功应该是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学习一下这段古文
译文:
欧阳修顿首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
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
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文学著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
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而怀疑您
不知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
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正
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有学问,就
一定能明辨是非。
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
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
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您一脸正气,纵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
,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
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君子吧?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
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73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镕基绝对是功大于过的
迟评朱镕基的经济改革
(湖北)荆楚
老实说我不太懂经济。我不能将“经济”这一概念进行微言大义的解释,也不会玩
概念
空转,更不会搞空对空的文字游戏。但我认定亚当。斯密对经济的基本定义——那就是
如何
把国人的勤劳智慧激发出来,以使国人将勤劳智慧用于创造社会财富,以使国人建立一
种品
行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导向,以使人民富裕起来,以使社会财富增加,以使人民过上幸福
的生
活。当然,围绕激发国人的勤劳智慧来增加社会财富这个中心目标,而对再分配制度的
设计、
讨论和调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丢弃了这个中心目标,祇在再分配问题上打转
转,
并将这种打转转说成是经济学。哪怕他是政界高官,哪怕他是学界泰斗,我祇能说他们
是懵
懂无知,是走火入魔。
朱镕基担任副总理期间,邓小平说他懂经济,于是就让他夺了李鹏的权,让他兼任
了中
央银行行长的职权,主导中国经济运作。嗣后邓小平又让他完全取代了李鹏,正式当上
了中
国的总理。
当年我也认为,能有一个懂经济的人出任中国的总理,也许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但
朱镕
基刚一上台,他就说:现在地方集中了过多的财力,致使中央钱袋空空,所以要适当上...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73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镕基绝对是功大于过的
迟评朱镕基的经济改革
(湖北)荆楚
老实说我不太懂经济。我不能将“经济”这一概念进行微言大义的解释,也不会玩
概念
空转,更不会搞空对空的文字游戏。但我认定亚当。斯密对经济的基本定义——那就是
如何
把国人的勤劳智慧激发出来,以使国人将勤劳智慧用于创造社会财富,以使国人建立一
种品
行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导向,以使人民富裕起来,以使社会财富增加,以使人民过上幸福
的生
活。当然,围绕激发国人的勤劳智慧来增加社会财富这个中心目标,而对再分配制度的
设计、
讨论和调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丢弃了这个中心目标,祇在再分配问题上打转
转,
并将这种打转转说成是经济学。哪怕他是政界高官,哪怕他是学界泰斗,我祇能说他们
是懵
懂无知,是走火入魔。
朱镕基担任副总理期间,邓小平说他懂经济,于是就让他夺了李鹏的权,让他兼任
了中
央银行行长的职权,主导中国经济运作。嗣后邓小平又让他完全取代了李鹏,正式当上
了中
国的总理。
当年我也认为,能有一个懂经济的人出任中国的总理,也许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但
朱镕
基刚一上台,他就说:现在地方集中了过多的财力,致使中央钱袋空空,所以要适当上...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7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评价朱镕基 (转载)
好吧。给你贴一个别人写的不看表面,深入论述的帖子。
迟评朱镕基的经济改革
(湖北)荆楚
老实说我不太懂经济。我不能将“经济”这一概念进行微言大义的解释,也不会玩
概念
空转,更不会搞空对空的文字游戏。但我认定亚当。斯密对经济的基本定义——那就是
如何
把国人的勤劳智慧激发出来,以使国人将勤劳智慧用于创造社会财富,以使国人建立一
种品
行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导向,以使人民富裕起来,以使社会财富增加,以使人民过上幸福
的生
活。当然,围绕激发国人的勤劳智慧来增加社会财富这个中心目标,而对再分配制度的
设计、
讨论和调整,也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丢弃了这个中心目标,祇在再分配问题上打转
转,
并将这种打转转说成是经济学。哪怕他是政界高官,哪怕他是学界泰斗,我祇能说他们
是懵
懂无知,是走火入魔。
朱镕基担任副总理期间,邓小平说他懂经济,于是就让他夺了李鹏的权,让他兼任
了中
央银行行长的职权,主导中国经济运作。嗣后邓小平又让他完全取代了李鹏,正式当上
了中
国的总理。
当年我也认为,能有一个懂经济的人出任中国的总理,也许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但
朱镕
基刚一上台,他就说:现在...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315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极端自由派媒体也发现风声不对
最早出现的思想库可能是1980年形成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它的成员是一批
具备“通天”关系的高干子弟和知识分子子弟。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社科院的支持下
,该组成员四处调研,并把报告直接送到中央领导人办公桌上,为1981年中央农村工作
会议准备了第一手调查数据。之后,他们又参与了中央关于农村的几个“一号文件”
的制定。后来,发展组成员分别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简称体改所)等研究机
构。随着改革向城市和工业方向推进,体改所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八十年代中国最有
影响的思想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在此前后,另外一些智囊机构也应运而生
,包括国务院内设立的若干个研究中心(后来整合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信国
际研究所等。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研究领域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因此,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部委办、各重点高校属下的研究机构开始越来越积极
卷入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即使在以前被视为非常敏感的外交领域、两岸关系领域,近
年来也出现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思想库。此外,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各民主党派也频繁
利用“直通车”的便利向政府高层建言、反映...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35
王绍光/历史的逻辑与知识分子命运的变迁
——王绍光博士专访
《南风窗》记者 阳敏
王绍光,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
》主编,1990年-2000年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学
者认为,毛泽东搞的是“阳谋”,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歼之”,反 右早在计划
之中;有些学者又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原先只是整风,后来情势发生逆转,才演变为
反右的——我想知道,您对五七年反右持什么样的看法。
王绍光(以下简称“王”):“阳谋”是毛主席后来自己讲的,但是开始就是要“整风
”。我一般讲毛泽东跟别的领导人不一样,他老想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制度,1949年之
后他有三次大的社会实践,第一次是“百花齐放”,第二次是“大跃进”,第三次是“
文革”。“百 花齐放”是他的一个试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新建立的,尽管是以公有
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里面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虽然干部大量是工农苦出
身的, 以前跟民众结合得也比较密切,但是这时候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还存在一系
列的问题...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6
古代封建王朝的弊病可没这么严重。
有君主,有御史。有言官。
天下是皇帝家的,皇帝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整个家族考虑。
本朝没有言官,少有进谏。御史是摆设。
O***2
发帖数: 622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批评比赞美更爱国
风青杨
整个八月,中国人沉侵在两件事里——伦敦奥运会和保护钓鱼岛的行动。而每一个中国
人,似乎都在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国,但究竟怎么样才算爱国?是拿金牌还是抵制日
货?是批评还是赞美?现在的一些人,认为爱国就是要无条件对政府的行为说好话、唱
赞歌。一见到批评者,他们立刻就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给你扣上。爱国,是否就意味
着放弃对这个国家的状况、政府批评的权利?是否就必须千人一面、众口一词?难道批
评者就不算爱国吗?
批评比赞美,谁更爱国?
批评这种爱国方式,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原因在于,批评这种爱国方式,往往与讲真话
连在一起;而讲真话往往要担风险、付出代价了。有教师陈平福甚至仅因为发了几篇博
文就要被审判了,用这种方式爱国你注定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不论是屈原的投江而死,
还是魏征的数次涉险,中国历史上总是不断演绎着忠臣抬棺进谏的故事。相比之下,歌
颂总让人比较舒服,别人也喜欢听,风险小,收获大,所以,往往歌功颂德者多。
总有人担心对国家的批评,会让国民产生负面情绪。但如今,主流媒体上已经大部分是
“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的声音了,我们根本不用担心负面情绪占上风。我们好像总
是在不断的歌功...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往今来最强的男人是谁?
英女酋独自进谏小平,旁人莫入。两时辰有余,女酋方出,两股战栗,几不能立,扑倒
国庙前台阶上。民间皆称小平曰能。
q****n
发帖数: 4574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秦白起杀降卒-后来被自杀
耶律楚材佐政止杀
耶律楚材是元朝时代有名的大臣,生平无书不读,学问很渊博,尤精通佛教内典,对于
术数黄老等学说,也很有研究。元太祖成吉思汗在行军之前,每次都要请楚材占卜得失
,预言常能应验如神,所以成吉思汗对他十分倚重信任。有一次,元军征伐东印度,行
军到铁门关地方,发现一只有角的兽,身形似鹿而尾巴像马,发出人声,对元太祖的侍
卫说:‘这地不宜再进攻,请你们皇上早日收兵为妙。’成吉思汗觉得大为惊奇,向楚
材请教,楚材回答说:‘这是世界上难见稀有的瑞兽,它的名称叫做角瑞,能够说各地
的方言,好生而恶杀,这是天降祥瑞,以示皇上,愿皇上承顺天心而保全民命。’成吉
思汗听了,立刻收兵回国。当时各地州郡的官吏,大多很暴虐,常常任意杀人,甚至奸
人妻女,取人货财,楚材听到各地政治黑暗的情形,不禁痛哭流涕,就向元太祖上奏,
下令各地州郡,官吏不能随便杀人,凡死刑一定要报经皇上核准,违者官吏处死。这样
以后,各地官吏暴虐的恶风,才渐渐的改变,元太祖南征的时候,楚材奏请制备招降的
旗数百面,发给降顺的民众,使他们各归故里,因此保全了很多的民命。后来元太祖率
军攻打汴梁(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带兵的武...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40
你这说的都是对的,但也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你也不是在Core身边确信时机动手不好
冒死进谏,那就等于没说。既然Core这么动手了,这里的言论又不能上达天庭,那不就
只有寄希望于Core的判断是正确的,手段是有效的。
b*******8
发帖数: 3736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现在总体还是比古代文明了!
扯鸡巴蛋,古代皇帝想咋搞就咋搞,是现代人YY出来的。
实际上皇帝找个老婆,绝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完全不能做主,政治婚姻找的无比难看的过
一辈子。想多找几个还受宫廷制度限制,一堆人进谏,皇太后也挑出来干预。
类似的童话还有皇帝想杀人,立马推出去就斩了,连司法程序都免了。
s*********g
发帖数: 161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文精选今译:诸葛亮认错
诸葛亮曾经亲自核对登记册,主簿杨颙,直入他的办公室,进谏说:“治理好国家,要
有一定的体制,上下级之间的工作,不可互相干扰。请允许我为您用治家之道,打个比
方:现在有个主人,派男仆从事农耕,女仆生火烧饭,雄鸡报时,狗看家防盗,牛拉重
载,马驰远途。这样,家里的各种工作,都没有荒废,所要求的都能满足,他从容无忧
,吃喝无虑。忽然有一天,主人想亲自去做所有的活儿,不再托付任务;劳累自己的身
体,为做这些琐碎的事情,累得精疲神衰,到头来一事无成。……现在您治理国政,竟
亲自核对登记册,整天流汗,不是太劳累了吗?”
诸葛亮当即承认错了,表示感谢他。
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流了三天眼泪。(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w*******y
发帖数: 5704
43
倒韩阵营抢大旗 吴法天被方舟子认定为五毛
甄鹏
话说“韩仁均博客”新证据出现后,方舟子和吴法天争抢倒韩的“大旗”。原因和过程
我前文已有叙述,不再重复。下面我点评一下各派的表现。
在“抢旗”事件中,《长江日报》报道不实,直接责任在于记者和编辑。吴法天没有明
显过错,然而“旗手”的荣誉属于不当得利,应澄清后推卸掉或返还原主。
方舟子反应过度。他连续发帖攻击吴法天、“仙人指路010”,属于无理纠缠。他的这
一问题在韩寒代笔事件中已有表现,这次尤其突出,连众多方粉也认清了。倒韩的旗手
毫无争议是方舟子,但是从人心归属来看,这次争论方舟子输给了吴法天。相比之下,
吴法天的反应比较理性,但是他的措辞绵里藏针,有阴险的意味。
我与吴法天是“老相识”。从刑诉法修改,到周吴约架,我批评过他,也为他辩解过。
他比较理性,但有取舍证据的行为。我早有体会,现在方舟子也看到了。
方舟子把“抢旗”问题延伸到“五毛”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案由,应分开讨论。关于
吴法天的“五毛”问题,我前文已有述及。例如,我说,“吴丹红站在官方的立场上说
话,无是非原则地为官方的错误辩护。这就是他被认为是‘高级五毛’的根本原因。”
...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92
44
原文地址:一个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民族。。。作者: 畫者一劍
由于长期搞愚民政策,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高度无知,甚至连自己差点被杀光的历史都
浑然不知,所以历史的悲剧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临到中国人的头上.我常常为我们这
个被愚民政策几乎毁掉的民族感到痛心.这里讲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
------种族灭绝!
在中国,有很多人尊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并且以成吉思汗打下的辽阔疆土为荣.这里我
想告诉这些人的是:你们搞错了.他是征服者,而且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差点让中国人绝种
的人! 成吉思汗对中国人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认为汉人太多,必须斩尽杀绝,要变城
廓和村庄为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具体的做法是:破城以后,将汉人驱赶到郊外,然后命令工
匠出列,其余全部杀光,一个不留.在这种血腥的屠杀下,北方的汉人在金人的名义下被杀
了个干干净净,南方的汉人也几乎被杀光,以四川省为例,南宋时有人口1300多万人,被杀
得只剩下80万人.其它南方各省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被杀汉人达7000
多万人.而宋代的中国总人口还不足一亿.
这种屠杀的血腥程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来.正常情况下中国人应该被... 阅读全帖
r*****6
发帖数: 73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感觉国内经济栽在李总理手里了
你定你的,他可能认为惯性继续还凑合,你再进谏不迟。
w****2
发帖数: 12072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真实民国(技术男出手了,大家快收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8 02:38:49 2013, 美东)
真实民国 (技术男出手,很多数据和实际例证,大家可以跳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
三、什么是“民国范儿”?
四、所谓“不重视知识分子”的真相
五、民国地主不好当(北方篇)
六、民国地主不好当(南方篇)
七、光怪陆离的东方魔都
九、国齤民党杀自己人比杀共齤产党还狠!
小结:民国很黑的,大家不要萌它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按照我们在传统教科书上读到的信息,从1912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民
国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灾祸不断、饿殍遍地
、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入侵……在《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记》、
《茶馆》、《骆驼祥子》等脍炙人口的革齤命主流文学名著之中,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
,反映了民国时代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7
九、国民党杀自己人比杀共产党还狠!
当我们阅读党史的时候,在感叹前辈党员们的艰苦卓绝、百折不挠之余,对那一场
场残酷的内部肃反、政治运动、整风,以及冗长的无辜受害者名单,恐怕也会不由得心
有余悸。
总之,现代的很多人都觉得,在那年头投身红色革命真是太危险了,不仅要应付反
动派的残酷剿杀,还要提防背后那些“红色整人专家”(例如康生)上查八代,穿凿附
会,随意构陷。只要一丁点儿莫名其妙的小纰漏,甚至根本没有错误,就会被毫无道理
地逮捕、批斗和处决。
例如电视剧《长征》里面,就有过肃反委员会审判刘志丹的那一幕经典场面:“…
…先把这个反革命抓起来再说,证据以后会有的……要什么证据?白纸黑字就是证据!”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如果穿越回那个年代的话,似乎还是投靠国民党比较稳当—
—虽然这个党在最后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在失败之前,好歹也能享受一段舒服日子不
是?
但事实上,如果你在投靠国民党之后,不能很快混到一定地位,而是在基层党员的
位置上原地踏步的话。那么在蒋委员长的屠刀举起之时,恐怕还会死得更快!
——中共党史一般认为,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汪精卫的“七一五
”清党行动,给中共造...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齐威王与毛太祖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联想到太祖的阳谋和引蛇出洞,感叹
T*********2
发帖数: 8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
1949年,在大军渡江的隆隆炮声里,两名学者,钱穆和钱基成(钱钟书的伯父),做了
一次颇具意味的交谈。钱基成劝钱穆留在大陆。钱穆说:“君治古文辞,看军队渡江的
那篇文告,可有大度包容之气象?”基成不语。
此后钱穆游走港台,学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而留在大陆的众多学人,倘若能在历
次运动中保存性命,已属万幸。
钱穆的敏锐使我们惊叹。今天我们重读这一页掌故,更须惊叹的是:1949,当军队刚刚
取得战场上的优势,毛泽东的骄横戾气,已然在他的文字间崭露无遗。
钱穆读到的,还只是毛泽东的过江文告。如果他读了此后(1949年8月)的《别了,司
徒雷登》一文,只怕去意更决。
1949之前,毛泽东一直是一副民主、中庸的姿态面向世界的。但是当军事上的胜利迫近
,毛泽东陡然撕下温和的面具。其翻脸之快,竟在夙夕。
今天研究毛泽东的学者,常常被毛氏的复杂嬗变的“性格”所困惑。事实上,把对毛的
研究完全学术化,是找不到根本症结的。毛泽东身上体现最多的,不是领袖气质,而是
浓郁的市井气息。
今天的研究者常有感触:毛泽东所力行的,还是一套帝王权术。然而我们通观毛泽东时
代的政治轨迹,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痛苦的结论:毛...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94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共产党杀地主杀的是什么人
再来一个:
、国民党杀自己人比杀共产党还狠!
当我们阅读党史的时候,在感叹前辈党员们的艰苦卓绝、百折不挠之余,对那一场
场残酷的内部肃反、政治运动、整风,以及冗长的无辜受害者名单,恐怕也会不由得心
有余悸。
总之,现代的很多人都觉得,在那年头投身红色革命真是太危险了,不仅要应付反
动派的残酷剿杀,还要提防背后那些“红色整人专家”(例如康生)上查八代,穿凿附
会,随意构陷。只要一丁点儿莫名其妙的小纰漏,甚至根本没有错误,就会被毫无道理
地逮捕、批斗和处决。
例如电视剧《长征》里面,就有过肃反委员会审判刘志丹的那一幕经典场面:“…
…先把这个反革命抓起来再说,证据以后会有的……要什么证据?白纸黑字就是证据!

所以,很多人就觉得,如果穿越回那个年代的话,似乎还是投靠国民党比较稳当—
—虽然这个党在最后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在失败之前,好歹也能享受一段舒服日子不
是?
但事实上,如果你在投靠国民党之后,不能很快混到一定地位,而是在基层党员的
位置上原地踏步的话。那么在蒋委员长的屠刀举起之时,恐怕还会死得更快!
——中共党史一般认为,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汪精卫的“七一五
”清党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