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发帖数: 70028 | 1 从长春市建设街下榻处到东方大剧院。3.5公里,驱车十几分钟的路程。
7月16日,长春。一位相声名家带着他的团队,走过这段路程,欢乐直达眼前。
笑声的背后,是他的行程满满。凌晨入住,白天彩排,晚上演出。多年的艺术生涯和曾经的艰苦生活,让他习惯于面对这种紧张劳碌、辛苦奔波。前一天夜里22点走下飞机。当天8点一刻下楼就餐,19点整演出开场,是他的两次亮相。前者是生活,在台下;后者是艺术,在台上。“是他吗?”自助餐厅一位小伙子悄悄问同伴,令其意外的是大腕如此亲和,可能忽略了除身为相声人外,他更是平民艺术家。
“是他吗?”剧场里一位中年观众执拗地问邻座的家人,他意外的是相声可以如此奔放劲爆,可能忽略了台上跳街舞的他,已然年过花甲。是他!
姜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常青树”,曲坛传承与相声光大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既因写相声、说相声、做“笑星”扬名至今,也因为相声著述、当文艺官员而成为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因较早接触互联网、运用新媒体及在影视、书画、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而备受关注,时时成为焦点。
他此次和多位中国曲艺名家为第三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公益演出奉献的是...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2 7月14日中午,义乌市的金女士像往常打开家门口的信箱,一封印着英国白金汉宫邮戳的信封掉了出来,这封信让金女士一家高兴了一整天。这封信是谁寄来的?
时间倒回今年5月8日,金女士的儿子,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一年级学生金汉邈给英国女王写了一封信,之后的两个多月里,金女士一家一直觉得这封信会“石沉大海”,并不指望会有回复。这封给英女王的信里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获得女王的回复?记者联系了金女士,揭开背后的秘密。
信里介绍了家乡、名字和中国文化
今年4月29日,首趟由伦敦开往义乌的中欧班列装载着400吨货物,抵达义乌。金妈妈注意到了这个新闻,动起了让儿子给英国女王写信的念头。一开始,金妈妈让儿子先自由发挥。金汉邈首先在信里写道,我听妈妈介绍,女王您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并且勇敢乐观。金汉邈同时祝福女王身体健康。
第二部分,金汉邈介绍了义乌的情况。他在信里向英女王介绍说,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中欧班列刚从伦敦带回了许多英国商品,火车开通加强了中英两国的贸易往来,现在买英国商品很方便。
第三部分,金汉邈向英女王介绍了自己的名字的由来,即出自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并写道,“李白是中国古代...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44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lon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nsparc 所发表 】
嘿嘿, 你现在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说这些"胡"也到了台湾, 你别不服气, 这些"胡"是汉民族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想要纯种的"汉"民族是没有的
我举数字吧, 就说五胡乱华. 符坚灭前燕时, 前燕人口为9,987,935人(晋书符坚传)
据此推断当时整个中国人口大概在两千万人以下. 又根据后来符坚将各"胡"移至
长安的数据来看, "胡"的人数在两百万以下. 你说中原因为这十分之一的胡全变
了不纯正的汉人. 那我们看看台湾
台湾郑成功带了25,000人去, 而后又移民大陆的居民去. 郑成功规定高山族每社
要加入汉族农民一人, 耕牛一头. 这是初步融合
施琅攻台后, 又带了清兵, 我们看看这时台湾有多少人,(你要有心理准备)
台湾有"户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人。" (台湾通史卷三)
注意这时还是康熙年间, 计户口和后世乾隆不一样,计口只计丁, 所以可以推算台
湾总人口大概在三万人左右. 且不说这三万人中有多少郑成功余部. 在这之外的
清军编制为: 台湾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 |
|
w*****s 发帖数: 71 | 4 发信人: cinason (琴生 II), 信区: History
标 题: CG《纪念黄仁宇》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an 24 09:29:23 2000)
纪念黄仁宇
CG
黄仁宇先生辞世了。这是进入这个千年以来,最让我黯然的消息。
黄仁宇先生应算是史学界的异数。他半路出家,发愤苦攻,在大多数国
人已经子孙绕膝、准备颐养天年之时,而终能以一介白首而成为有所成就之
职业历史学者,其人之愍志学术之毅力,在这个崇尚未老先衰和不学无术之
时代,凿要让人敬佩。他从为大多数人视为学术生涯终点之时际出发,年五
十七始发表第一篇著作,到今以八二高龄谢世,中间凡二十五年,勤奋终始
,笔耕不歇,学术造诣亦日臻完善;夫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之精神
,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之发扬。因此,无论其学术造诣如何,其史家地位该如
何评定,其人谨严的追求学问之治学精神,亦足垂范后人。
考察历史,不外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大处居高临下地看,大刀阔斧而不
纠缠于细枝末节,以试图厘清历史发展之大脉络为目的,尤以现代英国大史
家汤因比(ARNOL...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1585 | 5 kirklook问得问题很好,不过我对经济上的研究不多,所以只能做大概的回答。
宋代时,根据《宋史 食货志》记载“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
、交址、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其后乃诏:“自今惟珠贝、玳瑁、
犀象、镔铁、社皮、珊瑚、玛瑙、乳香禁榷外,他药官市之余,听市于民。雍熙中,遣
内侍八人继敕书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诸蕃。商人出海外蕃国贩易者,令并诣两浙司市
舶司请给官券,违者没入其宝货。”可以看出宋代是某些物品不许交易外,基本上允许
商人之间进行贸易往来,但是要得到官方的许可,不可以私自贸易。只是在两宋之际因
为战乱,有所禁止。那个《元代 食货志》等我查好了再说。
至于你说的大商人,在元代倒是有几个,翻了《中国通史》,查到了比如朱清、张瑄,
他们“富过封君,珠宝番货,以巨万万计”
宋代的大商人和中国在海外的商人聚集区以及回回商人为何能做大暂时没有查到,我有
朋友在南京大学研究宋代历史,我已经发电子邮件询问,如有答案,将在此帖更新。 |
|
|
h********y 发帖数: 3778 | 7 hoho,你的主页不错啊.东西很多的说.
有几个问题探讨探讨.
关于宋朝,从财政制度方面来分析在我看来正是正道.宋朝文化之多姿多彩
经济之富庶好象是真,不过国库号称岁入16000万贯,并不都是真正的银子吧.
因为商业不发达,国库里很多都是实物,长年无用直至烂掉,王安石也由此
萌生了改革方案,以政府发贷的办法刺激小农经济.怎奈各方面支持制度
完全没有根基,这才辗转反侧,成了一庄大的公案.
游牧民族的破坏性是有的,可也要考虑宋之前就丢了燕云十八州,北方屏障顿去.
仿若我们今日若丢了西藏,那就大事不妙啦. |
|
k*******y 发帖数: 219 | 8
宋朝的商业够发达了
民间商业恐怕比现在的中国要发达上百倍
当然我是指制度和结构上,如果要比手机的销售
就没办法了。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我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
方向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工商业,当然会失败啦。 |
|
|
h********y 发帖数: 3778 | 10 hoho,你的主页不错啊.东西很多的说.
有几个问题探讨探讨.
关于宋朝,从财政制度方面来分析在我看来正是正道.宋朝文化之多姿多彩
经济之富庶好象是真,不过国库号称岁入16000万贯,并不都是真正的银子吧.
因为商业不发达,国库里很多都是实物,长年无用直至烂掉,王安石也由此
萌生了改革方案,以政府发贷的办法刺激小农经济.怎奈各方面支持制度
完全没有根基,这才辗转反侧,成了一庄大的公案.
游牧民族的破坏性是有的,可也要考虑宋之前就丢了燕云十八州,北方屏障顿去.
仿若我们今日若丢了西藏,那就大事不妙啦. |
|
k*******y 发帖数: 219 | 11
宋朝的商业够发达了
民间商业恐怕比现在的中国要发达上百倍
当然我是指制度和结构上,如果要比手机的销售
就没办法了。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我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
方向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工商业,当然会失败啦。 |
|
|
b****e 发帖数: 119 | 13 其实虽然罗马向希腊学习了很多东西, 但是这个拱形建筑却是他本土的,埃特鲁斯坎民族
很早就开始使用, 那时候希腊力学还远未成熟,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时代才是希
腊力学真正建立的时代, 但那时候的理论还是集中在杠杆, 浮力这些方面, 只怕还没有土
木工程意义上的材料力学. 经典的希腊建筑, 如帕台农神庙, 并不使用拱形结构, 而和
中国的庙宇一样, 使用柱子.
埃特鲁斯坎人Etruscans可能来自小亚细亚,于公元前800年前后移居台伯河北面,然后征
服南面的拉丁人。他们发明了拱形建筑风格(见斯氏<世界通史>). 但是根据汤恩比说, 拱
形屋顶的采用, 最早是罗马城哈德良皇帝的万神庙, 在公元2世纪(120年~公元124). |
|
k***g 发帖数: 7244 | 14 评论一下,简而言之,觉得这个作者粗浅的读了一些东西,然后开始yy,胡乱的臆想和政
治上的上纲上线。
首先,关于四大文明古国,或是四大文明发源地之说,并非中国首创,更不是什么”笑话
”,随便翻一本世界通史都会有相关的记载。譬如我以前在版上说到的那本打折的Collin
s Atlas of World History(现在Borders还有,9.99刀),第五十页,在总体介绍the
first civilisations,写到:
“These were first civilisations, and their emergence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phase of world history. They arose, apparently independently, in four
widely dispersed areas (the early civilisation of America were considerably
later in date): the lower Tigirs and Euphrates valleys, t |
|
d******a 发帖数: 32122 | 15 高句丽通史 高句丽研究会 徐吉沫
1. 高句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2. 高句丽人是如何生活的? 3. 高句丽的文化和风俗
4. 高句丽的代表人物 5. 高句丽王世系图
1. 高句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高句丽的建国和壮大
高句丽占据亚洲东部的广阔区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帝国。从公元前37年建
国到公元668年灭亡,在705年间,高句丽取得的历史成就,成为后人无尽的自豪。与其他
国家一样,发源于鸭绿江流域卒本地区的高句丽最初也很衰弱。
高句丽的创建人是扶余国出身的邹牟王(高朱蒙)。他逃出扶余,最初建立高句丽时
连宫殿都没有,粮食生产也非常短缺。高句丽推行以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扩张政策,来征
服周边小国。高句丽先后征服了周边的沸流国、沃沮、荇人国等小国,于公元1世纪初发
展成为凌驾于扶余国之上的国家。高句丽吸纳当时处于领先地位的古朝鲜和扶余的文化,
到了1世纪中期太祖大王时期,发展为系统的统治体制的稳定国家。太祖大王攻占了东汉
的东方郡县乐浪、玄菟、辽东郡,并把他们赶到西方,成功地进入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的平原地带。
246年,高句丽曾受到从西方进犯的魏国(三国魏)军 |
|
s***s 发帖数: 107 | 16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8538
明代国史与野史的生态关系
——以《明实录》的禁藏与流传为线索
作者:谢贵安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
浏览:238 次
一
史学生态是指史学“群落”中不同层次的史学类别的共生状态。史学群落依据史学类别
的不同功用,而达到主次分明的生态平衡。现代史学群落由宏观的历史哲学、通史,中
观的断代史、专门史和微观的史实考据及个案研究所构成。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史学
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叙事史学,史学群落主要是由依据史料来源不同而划分的各种类别的
记事史书所构成,如正史、国史、野史、稗史等,它们反映在体裁上则为纪传、编年、
纪事本末和典章制度等。中国古代史学群落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的目录分类上可以得到印
证,如《四库全书》中史部的分类,分为正史(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别史(纪传
、国别等)、杂史(野史、稗史等)、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
官、政书、目录、史评诸类,就既反映了史料来源的差别,又反映了体裁的不同。由于 |
|
u****e 发帖数: 118 | 17
王晓波的时代四部曲名字,应来自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神所造的人逐渐褪去神性,而渐渐堕落,
“一代不如一代”,由神,向半神半人,凡人变化
在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里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公元前3500-1000年)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 七 章 最初的欧亚文化高度发达的核心区
第 八 章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上)
第 八 章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下)
希腊黑暗时代之前,应该属于这里所谓的古代文明时期,
即希腊史前的爱琴文明和青铜时代的迈锡尼文明
黑暗时代之后,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是属于古典文明时期,
传统意义的古希腊主要是指古典文明时期的希腊,
黑暗时代的结束,直到罗马征服和基督教的兴起
现代欧洲文明主要是由古典文明时期的希腊和罗马的文明而来的,
这时候,柏拉图,和孔子,释迦牟尼,差不多见同时出现
应该是如此,
“公元前12世纪,随着多里安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见第六章第四章)。这
一时期的希腊以农业为主,实行部落制和贵族政治,活动范围限于爱琴海区域。到公元
前6世纪末,这一切都改变了。部落组织让位于城邦 |
|
w******6 发帖数: 115 | 18
牛津和岳麓的历史同样古老,都是至今都存在的学术机构,分别是对中英两国历史产生
过很大影响的学校,同时见证着两个国家的兴衰交替。
发现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很公平。
把公元1000年—2000年分成两个阶段,1000—1500年和1500—2000年各五百年。这选取
公元1500年也不是随便选的,《世界通史》的作者斯塔夫理阿诺斯便以1500年前后的世
界作为近代史的分界线;李约瑟也是以十六世纪中国强于欧洲各国为分界来探究的,哥
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是在1500年前后发生的,所以1500年便成为十分有趣而且奇特的数字
,命之曰“1500年现象”
前五百年,1000—1500年
这一时期,岳麓的学术强于牛津。
岳麓书院成立于公元976年,差不多就是刚好1000年时候,牛津成立于1096,只晚了120
年。同时期,处于中世纪的牛津主导主学是神学,处于文化高峰期宋朝的岳麓书院主学
是理学——儒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知道一句话:国家实力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根本保障。
这一时期的宋朝已经是文化富足,人民生活安康的年代,那时北宋崇宁元年,中国人口
史无前例的突破一亿,达到10415万,北宋的人均产值折合 |
|
i****r 发帖数: 42 | 19 想起以前看印度通史看到的有关密宗的看法。
主要是说佛教在印度衰落以后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
应该改革上层僧侣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回到原初那种粗
衣淡饭的修行中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回归普通民众去
争取信徒;另外有少部分人则吸取了神秘主义的教义,用
一些惊世骇俗或者神秘主义的东西来吸引人。其目的就是
为了吸引信徒。这种东西在原始宗教里不胜其数。我想大
体上就是两方面,一是哗众取宠,故意搞一些惊世骇俗的
东西,比方说使用接触一些平常人认为肮脏,厌恶的东西
如粪便,经血之类,甚至用死人乃至活人骨头做法器。因
为使用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可能付出了很大代价,所以一般
信徒容易受到震撼而信以为真。还有就是所谓双修之类,
说穿了,就是利用赤裸裸的肉欲来吸引信徒。这样,讲求
哲学的原初佛教就出现了一个退化而来的密宗。这样的佛
教传到西藏,因为其特别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其他地区相
比民众显得特别的蒙昧,为了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藏传
佛教就变得尤其的神秘,原始而且野蛮。所谓藏传佛教的
精神和思想境界,就我所看到的好像都只是金刚经之类的
原初的佛教经典,没有发现有哪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专属于
藏传佛教的经典。但是中 |
|
u***y 发帖数: 4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psky (恩),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对比一下中国对世界作的贡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4 04:13:33 2008), 转信
发信人: victd (扎伦图布札萨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5)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Aug 19 12:17:16 2000)
......
...
三、技术传播
穆斯林帝国和蒙古帝国,不仅影响了欧亚大陆间的贸易交往,而且影响了技术的传播,
三角帆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是一种高大的、三角形纵帆帆船,一直为阿拉伯人所
使用。但在地中海,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却使用一种横帆帆船;这种帆
船气候恶劣时较易于驾驶。不过,阿拉伯帆船操纵更加灵敏,能逆风航行,并能在河流
和狭窄的水域里抢风转变航向。由于这一点,它不久便在地中海东部诸地区代替了横帆
帆船。到11世纪时,它已成为正式的运输工具,遍及地中海。尽管这种三角形的帆船是
阿拉伯人随穆斯林入侵传入地中海的,但今天却 |
|
t*n 发帖数: 14458 | 21 这篇文章狠详细了,并不是郭沫若的说法一直优势。
[日期:2006-0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家洲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曾长期处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但中国在何时进入封建社
会,则众说纷纭,争论了几十年。我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几乎都卷入了这场
学术大讨论,并且各执一说,至今没有定论。这场大讨论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
已不限于历史学界甚至学术界,它是一场带有公众色彩的讨论。尽管现在已经有新的
学说动态出现,但历史旧账是永远抹不掉的。
一个展览和一部教科书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中国通史陈列”按哪一种分期观点来布置,成
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历史博物馆专家洪廷彦当年参加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他回忆说
,大家都很慎重,因为这是最高级别的、最具权威性的历史陈列。一旦确定所依据的
理论体系,必然会有利于其学说的传播,而对其他不同观点自然也会产生相当不利的
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讨论的范文澜、翦伯赞态度通达,主动提议按 照“战国
封建论”的观点布展,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陈列体系,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
对扩大“战国封建论”的知名度 |
|
t*****i 发帖数: 10 | 22 作者:钱文军
在许多说教中,美国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成了铁打的罪证,一个帖子言之凿凿地教育我们
:美国原有250万印地安人;到19世纪末只剩24万人,濒临灭绝。一句话,这是美国的
罪恶。我不知这些宣传或说教者是粗枝大叶还是别有用心,历史并非他们说教的那样。
有印第安人被屠杀确是历史的真实,但与美国究竟有多大关系则是另外一个议题。举一
个也许不甚恰当的例子吧,倘若谁说共和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从而割去台湾,所有人
都会嗤之以鼻,许多人必定还要跳起来。但同样道理的事情,我们说别人何以就心安理
得呢?
我们无妨以《世界通史全编》这样的典籍文字为例:“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
,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
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
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
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
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一百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五十镑!’”
编撰这些上边这些文字 |
|
y***y 发帖数: 198 | 23 ☆─────────────────────────────────────☆
tiancai (天才甜菜) 于 (Wed Jul 30 01:25:43 2008) 提到:
作者:钱文军
在许多说教中,美国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成了铁打的罪证,一个帖子言之凿凿地教育我们
:美国原有250万印地安人;到19世纪末只剩24万人,濒临灭绝。一句话,这是美国的
罪恶。我不知这些宣传或说教者是粗枝大叶还是别有用心,历史并非他们说教的那样。
有印第安人被屠杀确是历史的真实,但与美国究竟有多大关系则是另外一个议题。举一
个也许不甚恰当的例子吧,倘若谁说共和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从而割去台湾,所有人
都会嗤之以鼻,许多人必定还要跳起来。但同样道理的事情,我们说别人何以就心安理
得呢?
我们无妨以《世界通史全编》这样的典籍文字为例:“在当时世界‘文明’的国度美国
,这种种族灭绝政策,来得更加凶残。他们一再提高屠杀印第安人的赏格。那些谨严的
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
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 |
|
l*******u 发帖数: 2496 | 24 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深刻揭示“清朝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谈论满清朝
在别处偶尔看到有人推荐国学大师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找来看,对中国历史
有了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梳理,受益匪浅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
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
钱穆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
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居北平八年,先后授课于北京、清华、燕京、北师大等名校,与学术界友人时相切
磋。抗战军兴,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武汉、华西、齐鲁、四川各大学。撰写《国史大
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
国历史文化爱惜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
1949年秋天,钱穆答应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亚洲文商学院出任院长。1950 |
|
b*******k 发帖数: 1761 | 25 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人”(sag-gi-ga,即黑头发的人).人种是黄种这是不知道乱
扯的,但是头发是黑的比较确凿。另外苏美尔人的文字确实和汉字有某种相似性,这个
《全球通史》都有说。 |
|
s********k 发帖数: 31 | 26 共十册, 人民出版社。
要离开美国了, 有人要吗? $30 包邮费。 |
|
|
|
|
|
|
t****u 发帖数: 8614 | 32
问题是几个官儿是靠科举上去的,其中汉人又占几个?网上随便搜搜。
“
元代科举考试,共举行过9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科
举规模,无论就取录人数或进士的地位前途,都和唐、宋相两朝难以相比。元代后期50
多年,科举取士(包括国子监生员会试中选者)共 1200余人,占当时相应时期文职官员
总数的4%。按比例,只相当于唐代和北宋的十分之一强。元行复科举后54年间,可以确
定以科举进身参相者共9人,其进士中官至省部宰臣(包括侍郎)、行省宰相及路总管者
,据目前所知,亦不过六七十人(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
如上所述,元朝科举制度的规模很小,它对有元一代的既定用人格局,没有产生多
大影响。不过,元朝最先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非考亭(朱熹 --引者)之
学"的作品,被当作"邪说"而毁掉(《金华先生文集》卷26)。此后经明代直到晚清改革
科举制度,以理学科士,维持了将近600年。所以,从元代开始,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
文化史上几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
社,2001年)。
”
注意元朝科举分左右榜,左榜汉人进士根本没啥前 |
|
|
m********r 发帖数: 2895 | 34 非洲中部是高原,海岸线进去不远海拔就急剧升高,所以不能从沿海顺河流往内陆探索
,加上密林,基本上比美洲还难以进入,所以到20世纪都没有开发
这几个原因都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里讨论过的 |
|
s*****t 发帖数: 1661 | 35 通俗的说,根据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里的观点,不可能,希腊的东西和现代科学有本
质的区别,就像亚历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区别.他认为,理论和实验是不是共存且互惠是一
个主要区别.比方说亚历士多的,说女人牙齿比男人少,但是就不肯摆开人嘴去看看,这种
方法论下,不可能有现代科学.
艾伦,查尔莫斯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一本讲科学哲学的历史和总结的书里也持类似的观
点。他从约定论和客观论两个方向指出实践在现代科学体系里的不可取代。 |
|
s*****t 发帖数: 1661 | 36
首先,数学不属于科学,所以欧几里德,就不说了。
阿基米德个人是研究过一些力学的,但是当时的体系下,力学是不上台面的,只是作为
一些应用。他死的时候还是在搞几何。而且,他的力学,也没有通过实验去认识世界,
只是一些已知的规律的巧妙运用,更多地象机械工艺。
在这个问题上全球通史挺详细的评论道阿基米德。
另外,科学史上的一个小事情。说阿基米德用排水法搞定了皇冠的掺没掺银子。但是这
个故事到了伽利略那里,就不那么完美了。伽利略认为,如果不搞清掺了多少,那么将
不符合科学要求的严谨,不符合他认为的完美主义者阿基米德的作风。但是没有文献说
这个问题。所以伽利略最早的一篇论文的题目叫“小秤”,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天平刻度
系统,然后能够通过测量排水的多少,相当精确的算出掺了多少银子。
这也可以看出伽利略和阿基米德的不同,当然可能是文献的丢失造成的。
但一个普遍的认为是,伴随试验和观测以及相应的验证和承认体系的现代科学,其先驱
是伽利略和开普勒那一代人。 |
|
i*****y 发帖数: 3449 | 37 北伐进行期间,杨度以其潜心研究帝王之学,望王气浩然生于国民革命军队伍之
中,见太祖欣然跪拜,言定天下者非太祖莫属,时年太祖才而立之年,位立微末行伍,
但其见事之准,令人感慨!因此杨度于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杨度毅
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与周单线联
系。周离开上海后,由夏衍同他单线联系。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
怖,云何投机?”
杨度晚年根据孙中山的建议,准备撰写的《中国通史》,做了许多准备,并写好了
大纲,然岁不与人未完成。民国二十年(1931年)他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葬上海外国
公墓。伍豪、潘汉年前往吊唁。杨度病中自题挽联: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他的党员身份鲜有人知,直到四十多年后周恩来病危时才公之于世。1975年冬,周
恩来在重病和王冶秋谈话时说,在重新修订《辞海》时,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要
客观公正。他特别提到了杨度晚年参加共产党一事:“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
直到他死。”后来王就此事发表了《难忘的记忆》
看来毛的确是真命天子 |
|
g****t 发帖数: 31659 | 38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吕思勉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
他的秦汉史,还有《武帝用将》专文没找到。
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卫青、霍去病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城蹋鞠,事多类此。”卫青、霍去病大出塞的一役,汉马死者至十余万匹,从此以马少则不能大举兵事。李广利再征大宛时,兵出敦煌的6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多,所以死亡如此,全由将吏不爱士卒之故。可见用人不守成法之害。只因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悬绝,所以终能得到胜利。然此乃国力的胜利,并非战略的胜利。 |
|
s********e 发帖数: 13723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phase (多情应笑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贞观外战史-------天可汗横扫东亚(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4 12:40:37 2010, 美东)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61908
这是第一部分,后面的从连接里面看
在整理这个旧文搬进河里之前,俺犹豫了很久。这文写于两三年前——这就意味着如果
这两三年俺没有退步、而且多读了一些书的话,回头再看旧作,总能挑出一堆大大小小
的毛病和破绽来F
还好《贞观外战史》这个文的写作初衷,就不是想写一个严谨的、考据周密的学术向作
品。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能扬眉吐气光荣露脸的时期之一,唐史特别是初唐史,向来是历史研
究领域中的热点。唐代的对外战争也被详细研究和描述过很多次,系统的学术性著作有
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军事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军事通史·唐代卷》、台
湾三军大学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等等。河里的帖子,有恶魔读书者的大唐西域系列作
品(已出书)。恶魔这个系列的文章,有的部 |
|
r*****y 发帖数: 53800 | 40 双石的书,是由李际均作序。以下是李际均简历:
李际均:陆军中将,研究员,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1949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
义青年团,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侦察参谋,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师、军司令部参谋,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陆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一师师长,第三十
八机械化集团军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第12届候补中央
委员,中央委员,第13、第14、第15届中央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被授予
陆军中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军事战略思维》、《论战略》、《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
防御战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出版),主编有《中国军事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世界军事年鉴》等。
你要是说李际均这样资历的人会给一部有明显错误的书作序,那我无话可说。 |
|
r*****y 发帖数: 53800 | 41 双石的书,是由李际均作序。以下是李际均简历:
李际均:陆军中将,研究员,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1949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
义青年团,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侦察参谋,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师、军司令部参谋,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陆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一师师长,第三十
八机械化集团军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第12届候补中央
委员,中央委员,第13、第14、第15届中央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被授予
陆军中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军事战略思维》、《论战略》、《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
防御战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出版),主编有《中国军事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世界军事年鉴》等。
你要是说李际均这样资历的人会给一部有明显错误的书作序,那我无话可说。
严格的讲,你列的这些东西也未必都和1万1符合,总数至少可以上升到1万2。15军伤亡
要多出400,12军伤亡要多出400-1000。 |
|
c****g 发帖数: 37081 | 42 作序的人要为书里的每一个数据负责??俺老闻所未闻。
ridgway胡搅蛮缠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了。
发信人: ridgway (ridgwa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几个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最新证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2 13:38:17 2010, 美东)
双石的书,是由李际均作序。以下是李际均简历:
李际均:陆军中将,研究员,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1949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
义青年团,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侦察参谋,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
师、军司令部参谋,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陆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一师师长,第三十
八机械化集团军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共第12届候补中央
委员,中央委员,第13、第14、第15届中央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被授予
陆军中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军事战略思维》、《论战略》、《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
防御战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出版),主编有《中国军事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世界军事年鉴》等。
你要是说李际均这样资历 |
|
t******o 发帖数: 2792 | 43 我是觉得如今的毛派有点巴尔扎克笔下拿破仑派的意思,当然差别还是蛮大的。
你说的有点道理,表面繁华,好大喜功,法国通史没看完,不瞎说了。 |
|
r******t 发帖数: 8967 | 44 好像《全球通史》的说法是抗战结束后,国军即没学会列强的正规战,又没学会TG的游击战,整体水平还停留在战前。 |
|
G********C 发帖数: 456 | 45 胡志伟(郑义)
大陸學者尊崇錢穆鄙視郭沫若范文瀾
去年春天,中共權威級的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大陸青年學者、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陳
勇博士的卅二萬言力作《錢穆傳》,把出生於貧窮農家、一生未上過大學、更未出洋留
學、完全靠自學成名成家——從鄉村小學教師、中學教師而走向大學講台成為著名教授
的錢穆,與陳寅恪、呂思勉、陳垣並稱為中國現代史學四大家。這位三十七歲的全國青
年優秀社科成果獎得主,完全不把哺育他成長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卓越的無產階
級文化戰士」郭沫若與《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中國歷史簡明教程》的
作者范文瀾放在眼裏,所以《錢穆傳》的面世,在大陸史學界起到石破天驚的作用,儘
管錢穆這個名字十分陌生,甚至連陳勇博士的老師、中共建政後培養的第一代馬列主義
史學家中多數人都未瀏覽過錢穆大師的傳世之作《劉向歆父子年譜》、《先秦諸子繫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朱子新學案》等。
由於什麽原因,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長期以來竟視錢穆學術思想的研究為「萬劫
不復」的禁區呢?這是因為「偉大領袖」毛澤東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在為新華社撰寫的
評論《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中直指「 |
|
t******o 发帖数: 2792 | 46 这个有点武断了吧?
我印象里当时新加入联邦各州的蓄废奴与否是激化南北矛盾的重要原因。
我没看过南北战争的专门著作,但翻过的任何一本通史,只要涉及内战主要起因,就
不会把奴隶制存废排除在外。
退出联邦是南方对林肯上台的反应,是导火索,不是本质的原因。 |
|
S*******C 发帖数: 7325 | 47 ☆─────────────────────────────────────☆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于 (Sat Mar 13 23:56:46 2010, 美东) 提到: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吕思勉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
他的秦汉史,还有《武帝用将》专文没找到。
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卫青、霍去病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如霍去病,《史记》称其少而传中,贵不省士。其用兵,“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
ゲ∩写┏翘>希露嗬啻恕!蔽狼唷⒒羧ゲ〈蟪鋈囊灰郏郝硭勒咧潦嗤蚱ィ哟艘月砩僭虿荒艽缶俦隆@罟憷僬鞔笸鹗保龆鼗偷万人,私人自愿从军的还不在其内,马3万匹,回来时,进玉门关的只有1万多人,马1千多匹。史家说这一次并不乏食,战死的也不多,
如此,全由将吏不爱士卒之故。可见用人不守成法之害。只因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悬绝,所以终能得到胜利。然此乃国力的胜利,并非战略的胜利。
☆─────────────────────────────────────☆
tony |
|
t******o 发帖数: 2792 | 48 不客气,手头一套美国通史从来没看完过,所以的确谈不上熟悉.
100%支持当然不是说全体国民,而是狭义指百分百的选举人票。
崇拜当然说不上。
但两点应该是没太多疑问的,一是无论如何华盛顿本人的权利欲不强,二是不管他本人主观上有没高尚的想法,客观上此举开了个好头。
强。
到。 |
|
s**********l 发帖数: 8966 | 49 世界通史里面的观点:
1.北美没有马,不利于长距离旅行,所以没有大帝国。
2.非洲海岸线太平直,进入内陆突然变高,不利于沿海开发。(BTW: 马里 加纳附近还
是有一些帝国)
3.澳洲地方太小,啥也没有。 |
|
m*******e 发帖数: 21667 | 50 http://www.lifeweek.com.cn/2010-09-25/0000129774.shtml
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为祖国而战
◎ 李鸿谷 2010-09-14
朝鲜战争的中国价值
周恩来经过再三解释与争取,仍未如愿,斯大林坚持苏联空军至少还需要两个至两个半
月才可能准备就绪……这是一个有直接关联的因果:如果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中国志
愿军进入朝鲜无任何胜算的把握。苏联空军既无可能就位,那么,中国还能出兵朝鲜吗
?
1950年10月11日,斯大林与周恩来联名电报通知北京和平壤,告之他们的决定:准备放
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
这是朝鲜战争最为传奇的一刻。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毛泽东即复电表示同意他们的意
见。如果说中国放弃出兵,这是最有可能的时刻。但是,第三天,毛泽东做出了决定,
在给周恩来的连续三份电报里,均明确表示:中国出兵!
历史无可假设,后世读史者如果失去对历史现场的深度勘探与认知,无法理解当事人决
策的曲折与艰难,当然也无法理解一场战争的价值与意义。
◎李鸿谷
和平与战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新生的...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