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 发帖数: 54 | 1 爱
大乘小乘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行为的动机就是发心。在
修行的时候,发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的
过程。
为了获得人天福报而修行,这是下士道人天乘的发心。发善心、做善事,自然会修
得善果,下士道非常强调做人要正直善良,因为这是获得人天福报最关键的要素。为了
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而修行,是中士道声闻缘觉乘的发心。为了一切众生究竟解
脱而立志成就佛果,是上士道大乘的发心,也称为菩提心。
人天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三恶道的痛苦,希求今生来世得善趣的安乐;声缘乘和
大乘共称为解脱道,声缘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轮回的痛苦,希求涅槃的安乐,而大乘
则是进一步认识到轮回、涅槃皆为浮想,众生因为妄想、执著而痛苦,由此生起无伪大
悲心,希求所有众生断尽无明、究竟解脱。
皈依后是趋入大乘还是趋入小乘,最主要就是看有没有生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
菩提心以出离心为基础,是对出离心的扩展和深化,不求个人独自解脱,而求众生
解脱;不仅摆脱轮回的束缚,还要出离一切无明执著。因此,认为大乘不讲出离心、学
大乘可以不修出离心是错误的,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 《安士全书》今译
作者: 来源:弘化社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点击数: 2519
◎《安士全书》,为天下古今善书之冠。(《增广卷二·致陕西陈柏生督军书》)
◎但善书虽多,所说皆世间小因小果。惟《安士全书》,觉世牖民,尽善尽美。讲道论
德,超古超今。言简而该,理深而著。引事迹则证据的确,发议论则洞彻渊源。诚传家
之至宝,亦宣讲之奇书。言言皆佛祖之心法,圣贤之道脉。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后
之秘方。若能依而行之,则绳武圣贤,了生脱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与彼世所流通善
书,不啻有山垤海潦之异。(《增广卷一·与广东许豁然居士书》)
◎《安士全书》,实为古今第一融通儒佛心法,详示因果报应,及修持方法之导俗奇书
。(《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印光法师
编辑推荐
●清代昆山周安士居士述,印光大师亲为原本校订并作序,誉为“挽回世道人心之第一
奇书”,极力劝赞流通
●汇集儒释道三教典籍精华和历史故事,雅俗共赏,启人摒诸恶业,广行众善,戒杀护
生,节欲保身,并最终导归净土法门,圆满世出世间一切善法
●民国年间弘化社常年流通书籍之一,蒙政商各界赞助,印赠累计数万部,普赠社会各界
●... 阅读全帖 |
|
j********0 发帖数: 47 | 3 当值遇生死关头时,总会让人强烈地想要寻求生命的意义,探索「生从何处来,死往何
处去」,找寻生命的出口。自己往日在罹患重病时,就曾经极端迫切地渴求,希望生命
中能够出现善知识来教导「人生真实的智慧」,至少让我知道「我的本来真面目」是什
么,这样就能让我死而无憾。但是在茫茫佛海中,又要如何寻觅?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
处!
由于深信《三世因果经》中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
是」。所以对于自己病重的身体,毅然决然摒除了友人所介绍的求卜问卦建议,欢欢喜
喜地接受一切境界,此时脑海中不时浮起曾经读过的一句话『当业报至时,非空、非海
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才得以除灭』。相信唯有真
诚的忏悔,才能改变业力。所以在多年日夜不停地拜忏求悔之后,乃能在佛菩萨慈悲摄
受安排下,经友人介绍得以亲近『正觉』。但是首次见到平实居士身穿在家衣服,又让
我起了疑心:「这个人是在家人,我可以跟他学法吗?」,因为师父经常耳提面命教导
:「在家人是白衣,不可以白衣高座,不可以跟在家人学法。」
但因为求法若渴,也就暂且抛开师父的交待。当第一次到「正觉」讲堂试听平实居士的
...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4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当今世界佛教可分两大派系:一派以斯里兰卡为核心,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这一派系是原始正
教或真佛教。这一区域的沙门继承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严守戒律,过着日
中一食、持金钱戒,甚至托钵乞食、树下一夜的生活;另一派系以中国为核心,分布于
中国、日本、新迦坡、蒙古、尼泊尔等东亚地区和美国德国等欧美澳地区.这一派系是
大乘邪教或伪佛教,实为古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中国道教巫术诸外道之改头换面,是妄
图毁灭佛教的邪教。这一区域的沙门将原始正教贬低为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他们
将真佛经(四部阿含经,尤其前三部)弃置一边,不屑一顾,借着从古印度取回和送来
的一部分伪造的佛经(大藏经大部分伪佛经是古代中国人伪造),大肆宣传,不择手段
拉拢信徒,挂羊...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5 求証解脱果最重要的认知
求证解脱果者不但要否认识阴六识的虚妄性,要确实现前观察识阴六识的每一心都是因
缘所生法,都是无常性;还要现前证实六识的功能(又称為六识身。功能亦名為身)都
是缘生法,没有常住不坏性;现前观察就能了知这六识要在什麼情况下才能出生?才能
存在?才能运作?於是就有智慧可以现前证实:这六识的功能就是六识的自性,六识的
自性在阿含道中就称為『六识身』;而六识身是依六识心出生的,离於六识心就无法有
六识身被吾人体验到。而这六识都必须各有『二法為缘』才能出生,所谓『根与尘』二
法為缘。而且这二法必须相触,若二法不相触,也不能出生识阴中的任何一识;识出生
了,才能有识的自性出现。要能如此现观,才是真实知道识阴内容的人;真实知道识阴
内容的人,才有可能现前观察到识阴要如何灭除。确认识阴灭除方法的人,才有可能灭
除识阴对自己的贪爱与执著,特别是对意识自己的贪爱与执著,这样才有可能取证第四
果解脱。所以灭除识阴就是灭苦,灭除识阴的方法就是灭除识阴苦之道,这就是灭识阴
苦的道圣諦。
话说回头,关於亲证识阴的『苦圣諦』,关於确实了知识阴的苦集而亲证识阴的『苦集
圣諦』,关於确实了知识阴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梵行求,即是修远离行,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
1 梵行的要求即是要远离淫欲,但为什么要“图否定存在的爱求”?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88。
梵行的意思即是清净行,也就是离开了欲界的贪爱,而其中最难的就是断绝淫欲的
心行,能修梵行而得实证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大智度论》曰:【断婬欲天皆名为梵
,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婬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
定。】2
注2《大智度论》卷20〈序品第 1〉,《大正藏》册25,页211,中5-8。
释印顺在《中观论颂讲记》中这么说:
梵行,广义的说,一切的清净德行都是;狭义的说,出家人守持淫戒,在家人不欲
邪行,叫做梵行。梵行的反面,是不净的罪业。假使修梵行的人还有不净业,那就“破
”坏了“一切世间”的“语言法”了。语言法,即世俗谛的名相习惯,是大家共同承认
的。人格的高尚与卑劣,行为的善恶,法制的良窳等。如照上面所说,那就承认不作而
有罪恶,反之也可不作而有善德,好坏善恶一切破坏了。持戒者就是犯戒者,犯戒者就
是持戒者,“作罪”的及“作福”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释印顺的成佛之道
释印顺的《成佛之道》等书,偏离了如来正法,甚而转向藏密外道及欧日学术界求
学,加上他个人对三藏经论的不完全信受以及不如理的依文解义与意识思惟,因而割裂
佛法、自成体系,却又被无知的徒众与学者推崇、继承而成了“印顺学派”的一家之言
。释印顺的这些思想及作为,不仅突显其落在世俗法的心行与表现,况且以种种自外于
佛法的创见引为个人的成就,而非如实宣说佛陀的教法,已造下谤佛、谤法的最重罪,
岂可与圣玄奘菩萨相提并论?可说是无知者的牵强附会、类比失当。这可说是蓝教授及
印顺学派为了高抬释印顺的“佛学成就”,所作攀龙附凤的不智之举。
且看释印顺及其徒众对《成佛之道》一书的介绍:
佛法的统贯条理,对于一般信众的持行来说,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宏传佛法的大德
们,是不能不有的必要胜解。这才能应机说法,而始终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于落入
杂乱与偏向的窠臼。……虚大师深感于中国佛教末流的空疏贫乏,所以以“五乘共法”
,“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统摄一切佛法,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这与西藏
宗喀巴大师,宗承印度的中观与瑜伽,以“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
而综...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8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上人
摘要:◎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
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
◎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
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
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
。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
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
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
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
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9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6日)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主要指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让
自己的心变得清净,是佛教,是佛法。佛法的核心主要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行一切
善。如果想学佛,想解脱,就要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第一,不杀生。不仅不杀生,还要保护自他的生命。不直接或间接杀害任何一个众
生的生命叫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动物、非人)叫行善。
第二,不偷盗。不偷、抢、骗属于他人的财物,叫断恶;行持布施,尽量帮助他人
,叫行善。
第三,不邪淫。不邪******断恶,受持戒律叫行善。戒律有在家的戒律,也有出家
的戒律。
这三种主要是身所造作的,所以称为身三业。
第四,不妄语。不打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他人,这是断恶。说实话,这叫行善。
第五,不恶语,不恶口骂人,叫断恶。说好听的话,让对方生欢喜心,让对方开心
,叫行善。
第六,不挑拨离间,叫断恶。他人之间有怨恨、矛盾,自己力所能及地去...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0 帕奥尊者的回答:
问: 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证到行舍智,不证道智?
答: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论他
如何精进修行,都不可能证得任何道果。即使是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
佛的强烈意愿,那么他的观智提升到行舍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里。
问:是否有不能证得佛果的人?
答:根据南传佛法,有几种人不能证得佛果:第一种人是佛陀,因为佛陀已经证得佛果
,他不能再证得佛果。已经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未来将成为辟支佛、上首弟子和大弟
子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因为他们肯定只会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分别证悟辟支菩提、
上首弟子菩提与大弟子菩提。证悟之后就不再有来生,不再有名色来履行十波罗蜜。再
者,已经证悟任何一种道果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即使是证得最低的道果——须陀洹道
果的人。须陀洹最多再经过七番生死就会断尽一切烦恼,在最后一世死亡之后即进入般
涅盘,他没有时间去履行至少要历经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来积聚的十波罗蜜。
至于普通弟子,如果已经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他们也不能证得佛果,因为他们肯定会
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成为普通弟子。然而,如果还未曾得到佛陀 |
|
Y**u 发帖数: 5466 | 11 ☆─────────────────────────────────────☆
bigfool (fool) 于 (Sun Dec 11 18:07:01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4. 站在魔王的角度想一想
魔王波旬一直给佛法捣蛋,想毁灭佛法,这是南北传经典里都有的。
知己知彼,才能够对抗魔王,坚持正确的道路。
让我们来替魔王波旬设想一下,破坏佛法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一个办法:在佛刚刚觉悟圣道之时,诱惑佛陀立刻涅磐,这样佛法只是佛陀
一个人的,佛法之火就无法燃起照亮世间。事实上,魔王波旬就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槃经》就提到佛告诉阿难
“阿难!往昔我成就无上正觉,住于郁裨罗尼连禅河边之阿输波罗尼拘律树
下。阿难!其时,恶魔诣我处,至已,立于一面。阿难!立于一面之恶魔如是言我
曰:世尊!世尊今应般涅槃,善逝现在宜般涅槃。世尊!现在是世尊应般涅槃之时。”
第二个办法:在佛传播圣道之时,催促佛陀尽快涅磐,因为只要佛陀驻世,
佛法就有最后的裁决者,魔王波旬就没法上下其手。魔王波旬也是这么做的。
《南传大般涅...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2 泉边林下
在此之前我先向“一切智者”文殊菩萨敬礼,他留下很多大乘的教诫,祈祷他的智
慧加持,同时要感谢普贤菩萨,他的十大愿是一切行者修行的基石,希望从他那儿获得启
示。即使外在的显现如佛陀的预言,这是一个斗争坚固的时代,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无
休止的争吵,我们作为佛教徒还应达观地看待这种现象,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
,也帮不上忙,我们还是多注意观察自己的心,多注意佛法。
佛法内部的争执也非常厉害,但是我们这个传承是三乘佛法为一体的,即小乘基础
,大乘为方便,禅、中观、大圆满为了义。所以我们今天简单梳理一下,我们先从外层
、内层、密层、无上秘密层方面辨别一下。在外层,因为每个人每个时期的法缘条件不
太一样,每个人根基也不同,所以佛法的教授也不尽相同,佛法在每个时代所显现兴盛
之地也不同,每个时期因为众生的根基的变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佛法发展到后
来,门派变得越来越多,这是外层。
内层上有的是针对普通根基培养善根的一些方便法,还有一些比较了义的佛法,比
如一个初果要七来人间,必须再来,而且必然证果,这些人的心中自然会有此生一定成
就的决心,不会等待死后往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3 有人提出 “佛陀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辨,拒绝形而上的思考(十四无记的提出以及对生
灭机制缺乏深入的理性审视)”. 在此以下文予以辨证.
十四无记(十四难)
一、绪论
十四难是佛教建立前便存在的难解命题。佛陀对于十四难所指向“如来藏真实存在”的
命题是没有能力回答,才说为无记?还是有能力回答,而为有记?
十四难的基本命题,归纳区分为下列四组命题:
1、如来是常、如来无常、如来常亦无常、如来非常非无常。
2、世间是常、世间无常、世间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
3、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亦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
4、身与命同、身与命异。
十四难在佛学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极多的讨论,例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2,并
不认为十四难是“存而不论”,而是提问者有邪见过失,若是给予回答反而有罪过,所
以佛陀给予置答。
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
答,以无儿故。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复次置
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槃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
答。此中佛以置答,汝言无一切智人,有是言而无义,是大妄...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14 送交者: 高伐林2012年02月10日16:31:46于[史地人物]
据周宇驰的女儿介绍,她父亲在“九一三”之夜自杀之前曾经对其弟弟说过:林彪
若上台,将搞经济建设,搞科学技术,将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他根本不同意毛泽东(
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林说……马上改革!”她坚信父亲是“舍生取义,是现代的
荆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倡导改革开放的先烈”
老高按:《新史記》第4期(于2011年10月出版)刊出了向红的回忆文章,系作者
提交给北京“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讨会的一篇书面发言。
向红是被定为“林彪反党集团成员”、所谓“林立果小舰队成员”周宇驰的女儿。
查据“维基百科”等网站的资料:周宇驰(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乐亭县人
,曾任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秘书。1971年9月13日,
在林彪、叶群等人乘坐的三叉戟飞机起飞后,周宇驰、于新野及李伟信在北京沙河机场
乘直升机出逃,后被迫降,周宇驰及于新野开枪自杀身亡。
这篇文章(以及类似文章),都有强烈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例如她在文章中称颂
其父亲为“现代荆轲”,相信会让不少读者觉得刺眼。向红虽然当时年幼,... 阅读全帖 |
|
|
a**u 发帖数: 8107 | 16 ☆─────────────────────────────────────☆
redforres (redfor) 于 (Thu Apr 8 10:30:48 2010, 美东) 提到:
多谢大家对我的真诚帮助。理有多种, 心无二般。在此重开一贴, 一为感谢, 二再
补充一些思考供大家批评指正。
在我现在看来, 责任是人类规则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责任就是你的职责和任务。
比如所,小孩子生下来了, 你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他养大。 那么, 是谁为我们规定
的这些职责和任务呢? 我觉的责任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形成并一代一代传下来
的。 做父母的都知道, 我们平常教育孩子的时候, 让他们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我
们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为我们就是曾经这样被教育的, 不论是从父母那里还是从社会
那里。
这里存在这一个问题, 人类代代相传的东西是不是一定就是要坚守的? 比如说道德
这个东西, 同责任有一定的相似。 往往没有责任的人也会被这个社会定为不道德。比
如说你不赡养父母。 而道德这个东西是好是坏, 争论从来也没有停过。 就是道德和
责任本身的内涵, 也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我想...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13923 | 17 农历六月十九 恭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记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佛教认为,此日念佛
、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为什么把六月十九日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呢?这是因民间由来以久的一个说法演化而来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妙善公主,妙善
公主后来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文中
说:妙善公主,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北宋熙宁元年(一
零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大悲观音塔”是结构坚固雄伟的八角九层密
檐式砖塔,现尚保存完整。
《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
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
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
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
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
心不安忧...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
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
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
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
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
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
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
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
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
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
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佛教在唐宋的时候最兴旺,到了蒙古人统治中国之后,由于蒙古人崇拜喇嘛教,因
此佛教逐渐没落;明朝初期有些恢复,但到了清朝依然崇拜喇嘛教,整个佛教就一蹶不
振了。有人也许不相信,怎么会这样?那就不妨去探究一下,佛门中最容易证得的初果
,证了没有?不然的话,至少也应该知道要怎样才能证得初果,如果连这个都不懂,那
就不能说他在修学佛法了。
有人说我身分低贱学不到佛法,那么贵为皇帝应该可以学到了吧?慈禧太后最有权
力了,她要向喇嘛学,当然喇嘛会把最高级的法教给她。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在
紫禁城的慈禧太后著急了,只会哭哭闹闹,要不然就拼命“念咒”。慈禧和
李莲英都相
信他们崇拜的喇嘛国师,教他们那个不可思议的密教神咒,说一天要是能够念此&ldquo
;千里
杀人的灵咒七十遍”,就可以把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德国的威廉大帝等等统统
咒死。
庚子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有权力的大官载漪、载勋把北京九个城门紧闭,使
城内居民无法向四郊逃难,死伤累累。清朝也是一样崇拜喇嘛,所以才会有千里杀人的
灵咒,从元朝以来就一直把喇嘛教当成佛教,却不知道喇嘛教的本质...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0 ☆─────────────────────────────────────☆
runsun02 (runsun) 于 (Tue Dec 15 13:24:00 2009, 北京) 提到:
(个人浅见,写得也比较粗略,仅仅供这里交流用,任何人不要转载传播到到其他任何
处)
一。认为证果者必然有大神通,大能力,必然有突破物质限制的能力,这一点是根本不
懂佛法解脱为何物,佛法解脱是彻底熄灭贪嗔痴,是灭苦,是取证涅槃,和神通以及改
变物质限制能力没有任何关系,那些拥有神通的,可以变化自在,穿墙入地的人未必是
证果者,只是禅定或者邪术的结果。须深经当中的慧解脱阿罗汉,就没有任何神通。佛
陀在世的时代,这种慧解脱阿罗汉也是大多数。杂阿含四十五经“五百比丘中,九十人
三明,九十人俱解 脱,余但慧解脱”
二、认为证果者都有四禅八定。这个也是错误的观点。因为解脱主要是慧,四禅八定并
不是必须的,只能说是解脱的一个有力辅助工具。根据原始经典以及后来的部派佛教记
载,初果和二果者相当多都不具备四禅八定。但是三果和四果则基本都有四禅八定,但
是少数的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只依靠接近初禅的欲界定就证果,...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7644 | 21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有分、睡、死、定、转生、与涅盘的分析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在每一个人生命的过程之中,它有几个极为特别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那即是有分的
状况;有分,睡与死的差别;有分、定、灭尽定、与死的差别;死与结生,如何转生于
三界、及如何到达涅盘。
认识这些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佛陀的教法,生起正见,证取道果。
有分
有分(Bhavanga)是生命之流或生命的成分,或生命相续流 。有,bhava生命,分,成分
。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的是单数。‘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剎那相续
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
当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等触撞到六个根门时,五门转向心还未生起,有分心仍在生灭,
第一个被触撞的有分心是‘过去有分心’(Atitabhavanga),第二个是‘有分波动’(
Bhanvangacalana),第三个是‘有分断’(Bhavangupaccheda),接下来是路心(
vithicitta)的生起。路心里有五门转向,五识,领受,推度,确定,七个速行心,二
彼所缘,然后又再进入有分心。意门的路心里有意门转向,七个速... 阅读全帖 |
|
r****r 发帖数: 755 | 22 见法之道一位阿拉汉的开示
缅甸 韦布 西亚多 (Venerable Webu Sayadaw)--蔡文熙 译
按语:韦布西亚多(Webu Sayadaw,U Kumara, 1896-1977)
生於上缅甸,剃度出家後,心仪佛陀教法中的实践面。然后他努力于内观的实践,
并获得伟大的阿拉汉果。
1927年,年仅三十一岁,便开始弘扬佛陀的内观训练,足迹遍及全缅各地,五十年
如一日,不曾间断,是当代缅甸佛教中,独树一格的长老。
1977年,韦布西亚多般涅磐。
他是二十世纪中缅甸僧团者伟大圣者之一,他以他的修行的努力和奋斗要无愧于佛
陀的教诲。
1.佛陀在三藏中的教法,只有一个目的:从痛苦中解脱。方法虽然很多,目的是
一致的。修行人没有必要追逐所有的方法,抉择其中一种,付诸实践,适切的努力,踏
实去做,就可以了。
2.智明(Vijja)与行为(carana)必须同时开发,两件事可以同时去做的。
3.遵从佛陀的教法,也要听从老师的引导。维持敬意、谦逊,恳切地修习忍耐与慈
悲。
4.直观就是澈见实相。修行人必须如实地澈见事物,否则,就不是直观。
5.真实不必外求,就在自己的身体,它是一直现前的,是...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3 佛陀般涅槃後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時代。在有“花城”之稱的巴嗒厘子城中,居住著
依西達西和菩提兩位長老尼。她們兩位長老尼,都是具足戒行、喜樂禅那、博學多聞,
並且斷盡了一切煩惱的四果阿拉漢聖者。
有一天,她們進入巴嗒厘子城托缽,用完餐後一起走到恆河邊散步,在一處無人的沙
灘上,快樂地坐著。
菩提長老尼比較年長,她好奇地問依西達西長老尼:
“聖尼依西達西,你長得端莊可愛,又青春年少,你見到了居家的什麼過患,而導致你
出家,過著出離的梵行生活?”
於是,依西達西長老尼,講述了她那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她出生在中印度西南方,阿
槃提國的伍揭尼城中,一個很富翁的家庭。
她的父親,不僅有錢而且品德很好,非常疼愛自己的獨生女依西達西,她從小就接受
良好的教育,使她變得既賢淑又可愛。等她到婚齡時,父親把她嫁給薩給德城的,一個
門當戶對的富貴人家子弟。依西達西成為人妻之後,她恪守婦道。
她在未嫁時,就很孝順自己的父母,為人妻後也很孝順公婆。每天起早貪黑,凡事都
恭親力行,照顧家人無微不至。
因此,當時的依西達西,是古印度婦女中,賢妻良母的優秀典范。可是好景不長,她
在夫家只做了一個月時間的新娘。
有一天,... 阅读全帖 |
|
a****l 发帖数: 87 | 24 拳头大小的黑色魔冲到慕行秋身前,白玉般的手掌厌恶地缩回数尺,厉声斥道:“走开
!”
魔像无畏的战士一样继续冲锋,手掌食指弹动,小小的魔破碎成灰,可是却有更多
的魔从慕行秋右手边冲出来,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黑色小妖似的字争先恐后,甚至排列成
阵形,以整齐划一的节奏向斜上方进攻,前排倒下,后排踏着灰尘继续前进。
慕行秋看呆了,过了一会才想起敲门,他已经确定从黑幕伸出的手臂不怀好意,刚
才参观拔魔洞三境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现在一想到要永远留在那种地方,他就不寒而栗。
门是木制的,这时却像铁一样坚硬,无论怎么敲打都不为所动,只是发出沉闷的声
音和回响。
“你太让我们失望了。”女声说,手掌仍在不停地弹灭魔,“居然拒绝我们的好意
,还有你这些……小东西,你是道统弟,怎么会有魔族遗物?道统不仅衰落,还堕落了
?”
魔大军成片地化为灰烬,像雪一样往地面降落,慕行秋放弃敲门,转身面对那手掌
,摸出自己的电掣神行鞭。
既然不可逃,就只能面对了。
五彩长鞭绕过魔组成的队列,划出弧线,从另一侧攻向手臂。
“哈哈,你将鞭融入率兽变。这是不错的做法,可是居... 阅读全帖 |
|
q***2 发帖数: 412 | 25 第一百八十二章 十一层幻境
拳头大小的黑色魔文冲到慕行秋身前,白玉般的手掌厌恶地缩回数尺,厉声斥道:“走
开!”
魔文像无畏的战士一样继续冲锋,手掌食指弹动,小小的魔文破碎成灰,可是却有
更多的魔文从慕行秋右手边冲出来,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黑色小妖似的文字争先恐后,甚
至排列成阵形,以整齐划一的节奏向斜上方进攻,前排倒下,后排踏着灰尘继续前进。
慕行秋看呆了,过了一会才想起敲门,他已经确定从黑幕中伸出的手臂不怀好意,
刚才参观拔魔洞三境的时候不觉得什么,现在一想到要永远留在那种地方,他就不寒而
栗。
门是木制的,这时却像铁一样坚硬,无论怎么敲打都不为所动,只是发出沉闷的声
音和回响。
“你太让我们失望了。”女声说,手掌仍在不停地弹灭魔文,“居然拒绝我们的好
意,还有你这些……小东西,你是道统弟子,怎么会有魔族遗物?道统不仅衰落,还堕
落了?”
魔文大军成片地化为灰烬,像雪一样往地面降落,慕行秋放弃敲门,转身面对那手
掌,摸出zi的电掣神行鞭。
既然不可逃,就只能面对了。
五彩长鞭绕过魔文组成的队列,划出弧线,从另一侧攻向手臂。
...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26 我理解证得阿罗汉果,就是四果的,活着的时候体验的那个就是余依涅磐
死了的话,就是无余依涅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被叫做阿罗汉的原因吗?我的理解对吗?
入涅槃(最后的涅槃)是一种色、受、想、行、识五蕴以及一切与诸蕴有关的法都已停止不起
作用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性不存在的境界。它是超外界一切相对事物的。它不是因的
果,不是生起果的因。既不是道,亦不是果。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为。苦,生苦之因的爱
欲是世间的,涅槃则不是世间的,而在缘起法之外。所以,它是超因果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有
关系的,相对的,而作为无关系的涅槃则是绝对的。
不管彼以何感受领会,是乐,非乐,非乐非不乐,彼领会不执著,不被所缚。彼知身体解体
(生命本能结束以后),一切感受,一切体会,都会变成冷静,都会是安定。犹如油灯燃烧,
靠油与灯芯,油与灯芯烧完,由于燃料缺乏,灯即熄灭。如是,当比丘体会身体最后结束感受
时,彼知道:“我已体会到身体最后结束之感受。”当彼体会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时,彼
知:“我已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彼知“身体毁坏,生命最后结束,现此一切受,非
快乐,将变成冷静。”因此,一个人有如此天赋,被赋与此最...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7 禅宗略述
中国佛教的主体,长期以来作为代表性的就是禅宗。禅宗一般被认为是显教,但是藏传
佛教一看禅宗的话,他认为那是密宗,称之为大密宗。什么叫密宗呢?密宗就是有一些
自内证的东西,不可以言说,这是密宗的精髓。表面上、形式上的秘密都是次要的,比
如说一些咒语怎么念,坛场怎么布置,手印怎么结这些,并不是十分秘密。在这个时代
,你只要愿意向上师学,他马上就可以教给你。书上也都有,《大藏经》上都有,地摊
上也有出售的。现在台湾这种书更多,比大陆更多,你想学什么,那都是商品,马上就
可以买到,可以学。但是靠这些东西,不能得到解脱。得到解脱,特别是藏密,最密的
东西就是成就上师具体的指导。因为这种指导,是不可以都写在纸上的,不可以言传的
,所以这叫秘密。禅宗也是这样,禅宗虽然说也有自己看书开悟的,看经开悟的。像太
虚大师,大家都知道太虚大师是当时著名的禅师——八指头陀——寄禅禅师的弟子,但
是在太虚大师的讲话当中,我还没有发现他提到他的什么智慧跟他师父八指头陀有什么
关系。他的智慧是他在普陀山闭关,阅读《大般若经》的过程当中,忽然一下子开悟,
是这样证得的。
禅宗实际上就是大密宗。他必须要靠已经开...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76 | 28 No. 125 增壹阿含經 (卷1) T02, p0550b
尊者阿难作是念 如来法身不败坏
永存于世不断绝 天人得闻成道果
或有一法义亦深 难持难诵不可忆
我今当集一法义 一一相从不失绪
亦有二法还就二 三法就三如连珠
四法就四五亦然 五法次六六次七
八法义广九次第 十法从十至十一
如是法宝终不忘 亦恒处世久存在
于大众中集此法 即时阿难升乎座
弥勒称善快哉说 诸法义合宜配之
更有诸法宜分部 世尊所说各各异
菩萨发意趣大乘 如来说此种种别
人尊说六度无极 布施持戒忍精进
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睹诸法
诸有勇猛施头目 身体血肉无所惜
妻妾国财及男女 此名檀度不应弃
戒度无极如金刚 不毁不犯无漏失
持心护戒如坏瓶 此名戒度不应弃
或有人来截手足 不起嗔恚忍力强
如海含容无增减 此名忍度不应弃
诸有造作善恶行 身口意三无厌足
妨人诸行不至道 此名进度不应弃
诸有坐禅出入息 心意坚固无乱念
正使地动身不倾 此名禅度不应弃
以智慧力知尘数 劫数兆载不可称
书疏业聚意不乱 此名智度不应弃
诸法甚深论空理 难明难了不可观
将来后进怀狐疑 ...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9 藏密教派简述
佛教传入西藏后,于西藏宣扬者被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以金刚乘为主流
。其最初传入大约是在公元五世纪,即藏王拉脱多涅谮时期。据说当时从天而降「百拜
忏悔经」、「舍利宝塔」、「六字真言」、「法教轨则」等四宝,此皆属于印度金刚乘
之物,于此即开启西藏佛教之门。而佛教较大规模地传入则是在藏王松真干布时期。当
时藏王松真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尺尊公主联姻,文成公主从中国带了释尊十二
岁等身佛像至西藏,并建立小昭寺;尺尊公主则携带了释尊八岁等身佛像,建立大昭寺
。于此开启西藏寺庙的兴建及佛法的流布。
到了公元七七○年左右,藏王赤松德真邀请印度高僧寂护及莲花生大师入藏传教,
建立了西藏第一座出家僧寺-桑耶寺,并为七位藏族贵族青年剃度出家(此即著名的「
七觉士」)。寂护是一位娴晓三藏典籍的大法师,莲花生则是一位精通密咒的大宗师。
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之后,示现多种神通、降伏许多魔障,并传下大量珍贵的密法,开
创了西藏密宗法扬的大道。莲花生大师的伟大行径使得后世的藏密诸派皆对他尊崇备至
。此外,赤松德真为了奠定佛教根基,也广泛地翻译经典。其不仅从印度迎请多位译师
入藏译经,也派遣藏... 阅读全帖 |
|
k*****c 发帖数: 1670 | 30 第一章
光线穿过墙顶的透光孔,映在水雾弥漫的汤池上,幽暗的浴室内光影交错,
色彩斑斓。
汤池旁的青石板上,摆着一只黝黑的铁笼。曾经光彩照人的奉琼仙子此时仿
佛抽干所有精力,就像一只陷入绝境的雌兽伏在笼中。乌亮的秀发贴在肩上,湿
淋淋滴着水,身上如火的红衣已经湿透,那张玉雕般的面孔混杂着困惑、惊恐与
惶然,再也没有以往的矜持和骄傲。
铁笼旁立着七八个男子,穷年累月囚牢般的血腥生涯,给这些外姓人留下深
深的烙印,他们狞笑着盯着笼中的猎物,目光中充满了阴狠和残忍的意味。
带着气泡的泉水在青石砌成的浴池中不住翻滚,散发出热腾腾的水雾,朱殷
心头却一片冰冷。房门关上的刹那,她突然间意识到,刚才离开的菊姊,才是她
此时唯一的依靠。在众多视线环绕下,她曾经的从容荡然无存。惧意像野草一样
在心底滋生,使她禁不住微微发抖。
“难得老天爷开眼,挑中了仙子。”宋三开口说道,那笑容就像一个面具扣
在脸上,眼中殊无笑意,“仙子这样的美人儿肯留在镇上陪我们兄弟,实在是大
伙儿的福气。”
“嘿嘿……”
“呼呼……”
“哈哈……”
“呵呵……”
围观者发出一片怪笑。
朱殷苍白着脸一言不发,眼神却越来越绝望。反覆凝炼真...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031 | 31 【凡人丶连载】凡人修仙传 文字更新连接汇总°
http://tieba.baidu.com/p/1455685742
【凡人丶连载】最近二十章更新【注:禁水,违者封号】
http://tieba.baidu.com/p/1499421924
-------------------------------------------------------------
“哦,此事倒是传的挺快,不过他们恐怕要失望了,那真魂丹早被我换给灵界其他
几位大乘了,就算还有剩余的,自然也早已服下,绝不可能带在身上的。”韩立闻言并
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打了个哈哈的回道。
“换给他人,早已服下!这些接口哄骗一般人可以,但对那些威镇一界的真正强者
来说,恐怕没有多大作用的。”田飞儿斜瞅了韩立一眼后,似笑非笑的说道。
“信不信随他们了,若真有不知好歹之人,我也不介意多给些颜色看看的。”韩立
微微一笑,并不在意的说道。
“咯咯,看来道友对此事早有了应对之策,倒是小妹多事了。
不过本族金长垩老听闻真魂丹之事,倒是有意想和韩兄私下先见上一见的。”田飞
儿见此,黛眉不经意的皱了一皱后,忽又一笑的说道。
“金长垩老...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1798 | 32 什么叫“脸色变化数次”
很难想象啊
除非他是周星星还有可能
【凡人丶连载】凡人修仙传 文字更新连接汇总°
http://tieba.baidu.com/p/1455685742
【凡人丶连载】最近二十章更新【注:禁水,违者封号】
http://tieba.baidu.com/p/1499421924
-------------------------------------------------------------
“哦,此事倒是传的挺快,不过他们恐怕要失望了,那真魂丹早被我换给灵界其他
几位大乘了,就算还有剩余的,自然也早已服下,绝不可能带在身上的。”韩立闻言并
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打了个哈哈的回道。
“换给他人,早已服下!这些接口哄骗一般人可以,但对那些威镇一界的真正强者
来说,恐怕没有多大作用的。”田飞儿斜瞅了韩立一眼后,似笑非笑的说道。
“信不信随他们了,若真有不知好歹之人,我也不介意多给些颜色看看的。”韩立
微微一笑,并不在意的说道。
“咯咯,看来道友对此事早有了应对之策,倒是小妹多事了。
不过本族金长垩老听闻真魂丹之事,倒是有意想和韩兄私下先见上一见的。”田飞...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7110 | 33 第六章
在此稍早之前。
借助一阵被绝壁阻挡转而向上的风,疾展开双翅向上飞去,须臾便越过了蜀山最高的
山峰,茗和依来的身影被树木遮挡,再也看不分明了。
它继续上升。天空晴朗,大地在身子下面倾斜。当它的阴影掠过大地时,所有的牲畜
鸟禽都躲在阴暗处瑟瑟发抖。疾感到了这份恐惧,更加恣意地独霸天际。它心中涌动这
一种奇妙的感觉。
鹫是蜀山境内最大的灵兽,感日月光华而生,吸天地精华而长,通晓人语。虽然独自
一个也逍遥快活,因为除了吃饱了没事干的蜀王隔个几年要来折腾一次外,再无天敌。
不过……每每月圆之际,看着水中孤独的倒影,总不是滋味。
所以当茗将她的血抹到自己额头上时,先是被炙热的血烫得一跳,随即立即感到前所
未有的心安喜乐。好罢,虽然这个女人也很讨厌,不过……血盟就是血盟,又有什么法
子呢?
五千年前,黄帝与泰山之林翎互以鲜血誓盟,从此开创了灵兽与人血盟的先河。签下
血盟,人固然拥有了随时召唤灵兽的权利,灵兽却也由人的鲜血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
是以越强的灵兽,便越是渴望能与天生投契的人血盟。何况哪怕以鹫的眼光来看,茗也
是如此美丽……
它忽地觉得身体一沉,那股上升气流消失了。疾扇了两下翅膀,向...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7110 | 34 第六章
在此稍早之前。
借助一阵被绝壁阻挡转而向上的风,疾展开双翅向上飞去,须臾便越过了蜀山最高的
山峰,茗和依来的身影被树木遮挡,再也看不分明了。
它继续上升。天空晴朗,大地在身子下面倾斜。当它的阴影掠过大地时,所有的牲畜
鸟禽都躲在阴暗处瑟瑟发抖。疾感到了这份恐惧,更加恣意地独霸天际。它心中涌动这
一种奇妙的感觉。
鹫是蜀山境内最大的灵兽,感日月光华而生,吸天地精华而长,通晓人语。虽然独自
一个也逍遥快活,因为除了吃饱了没事干的蜀王隔个几年要来折腾一次外,再无天敌。
不过……每每月圆之际,看着水中孤独的倒影,总不是滋味。
所以当茗将她的血抹到自己额头上时,先是被炙热的血烫得一跳,随即立即感到前所
未有的心安喜乐。好罢,虽然这个女人也很讨厌,不过……血盟就是血盟,又有什么法
子呢?
五千年前,黄帝与泰山之林翎互以鲜血誓盟,从此开创了灵兽与人血盟的先河。签下
血盟,人固然拥有了随时召唤灵兽的权利,灵兽却也由人的鲜血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
是以越强的灵兽,便越是渴望能与天生投契的人血盟。何况哪怕以鹫的眼光来看,茗也
是如此美丽……
它忽地觉得身体一沉,那股上升气流消失了。疾扇了两下翅膀,向...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5 ☆─────────────────────────────────────☆
augustina (augustina) 于 (Wed Mar 10 18:32: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常来这个版,偶尔来一下常常撞见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骂人帖,觉得跟这个版的
主旨很不相符。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把所谓大小乘做了本质主义的解释,好像两
千多年来,这两个乘都不曾发展变化过。我最近读了一些书,跟大家念叨念叨,也许会
有一些帮助。(本文中的“小乘”指的的是产生在大乘以前的主流佛教,仅仅为了方便
用此词指代。)
中国的佛教自称“大乘”,中文佛经中有很多对“小乘”的批判。但我们必须知道
这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我们把这一面之词当真理或事实,肯定有偏颇。比如说,很多人
以为“菩萨”是大乘才有的,其实在上座部的经典(也就是巴利文佛典)里,“菩萨”
一词出现了无数次。更有一部Buddhavamsa,“佛史”,讲述了释迦之前的24个过去佛,
在前世给作为“菩萨”的释迦受记(prediction)的故事。这听上去就有一点大乘的味
道了。再比如,大乘说小乘不懂得慈悲,只自己修行...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7106 | 36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见在。
这首词乃宋朱希真所作,词寄《西江月》。单道着人生功名
富贵,总有天数,不如图一个见的怜活。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六史中,多少英雄豪杰
,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
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极至那痴呆懵董生来的有福分的,随他
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
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
听掌命司颠之倒之。所以吴彦高又有词云:“造化小儿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
眼见都如许。”僧晦庵亦有词云:“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
目。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7 Similar story at 北传:杂阿含93经, 南传:增支部7集47经
北传:杂阿含, 长身婆罗门证果.
But 害怕被杀 is not mentioned in either version.
杂阿含93经[正闻本1268经/佛光本1152经](婆罗门相应/八众诵/只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
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作是念∶
「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
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
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
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
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
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目 录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二、我见之意涵
三、如何断我见
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
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
丙、断疑见
丁、断戒禁取见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甲、五蕴我
乙、十二处我
丙、十八界我
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
甲、识阴的定义
乙、识阴的出生
丙、识阴的苦
丁、识阴的苦集
戊、识阴的苦灭
己、识阴的苦灭之道
六、总结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佛门修行者是否已证初果?
端以我见及三缚结是否巳断而判,
不以耕地时是否能使虫离四寸为判;
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于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
若实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者,则以求断我见而断三转结为急切之务;若断三转结
者,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即出离三界生死,是故
当以断除三缚结为首要之务,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禅宗开悟境界。若欲断除三缚结
者,首结即是我见;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随
之即断,对于众生是否真可实证初果,对于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我见等事,皆能明确判断
而无怀疑;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转: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3 22:51:52 2012, 美东)
http://a.bonze.cn/wlsjwz/305.htm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卷一)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劝读感应篇汇编启
太上感应篇
感应篇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
恶星灾之。
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
慈心于物。
忠孝。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缘起
科技愈发达,人心愈迷失,物质愈文明;道德愈堕落... 阅读全帖 |
|
i*******1 发帖数: 11 | 40 桥流水不流
元音老人一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讲于杭州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这首偈看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好懂,我们从
桥上过去了。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空手”怎么“把锄头”呢?“步行”又怎么
“骑水牛”呢?这是什么道理?原来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是等于我们住的房子,而佛
性才是住在里面的真人。众生迷于色相就错认这个色身肉体是我,而不知佛性是何物,
以致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首偈就是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我上次讲
临济大师说:“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就是说这个肉体自己不会动、不
会讲话,也不会听话。我们能运动、工作、走路、讲话、听话……都是这个主人公的作
用。
这首偈就是颂这个主人公的。“空手把锄头”,我没有拿东西啊,原来拿东西的那
个手(即肉体),就等于你的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你运作。“步行骑水牛”,你能够
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妙用,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人从
桥上过”,肉身就比作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就要走了,就圆
寂了,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所以,根据这... 阅读全帖 |
|
w******o 发帖数: 442 | 41 第三十二节课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执著,修持一切善法,即可得到无上正等觉
的佛果。”
我们因地时积累资粮、忏悔罪障非常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应减少自己的贪执和实执
。假如一边对众生佛陀、基道果有很深的实执,一边去修持的话,无法获得究竟的果位
。《六祖坛经》云:“此心本净,无可取舍。”所以,心要清净,修持时不能有人我与
法我,应该远离四相,这样才可得到无上佛果。否则,所做的善法、所积累的资粮都成
了实执,只会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而不能直接趋达菩提。
有些没有通达究竟空性的小乘行者,始终将积累资粮获得佛果执为实有,认为自己所做
的善业永远不灭。尽管在名言中佛说了因果不虚的道理,但从实相而言,基道果或轮涅
所摄的一切法都是无生大空性。所谓的佛果,也没什么可得的,《楞严经》云:“圆满
菩提,归无所得。”名言中虽可承认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以实相来观察,首先
要远离四相修持,最终方能得到无实之佛果。
这次听闻《金刚经》,大家要减少对善根、如来等法的执著,如果没有减少,轮回之因
——实执没办法断掉,那就得...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42 **********************************************************
请勿转载
**********************************************************
《秋月传奇--买卖提岁月篇》目录
引子
第一回 初登买卖提 旋获免死牌
第二回 阿抠疑鬼神 祖德骂秋仙
第三回 寒鸦站高枝 冷月照浅塘
第四回 悬果戏玩少 笑语讥远华
第五回 诱蚪部落阁 送蛙外婆桥
尾声(秋祖德外传) 打虎把兄弟 弄潮疯牛熊
------------------------------------------
引子
同其他股票论坛一样,买卖提股版像一个土围的稻田,出入其中的主力是流水的青蛙。青蛙由柔弱的蝌蚪长成,四肢健全,颜色青绿,其同类在英语世界中又被称为greenhand,在天朝被称为菜鸟的物种也是青蛙的同类。如同热带地区有雨季旱季,股版的季节轮换分为牛季熊季。在牛季高峰,蛙声鼎沸;在熊季低谷,一片沉寂。
在蚪生蛙灭的新陈代谢中,间或嬗变出几个大牛。其特征是嗓门大...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274 | 43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
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
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鬘宝窟云:「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声闻乘所修
法门为四谛,即苦集灭道是也,苦是受报之果,集是招果之因,灭是断招果之因,道是
得寂灭之果,换言之,修四谛者,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是也。谛是审实之意,其修法乃
将六根断倒,澄心静虑,乃至仅存一点净念,此即小乘所达之境界,其果为阿罗汉果。
小乘人修行,其动机在於厌生死烦恼,而求清净寂灭,认为灵性中本无苦恼 ,一切苦
恼,皆
由六根招集起来,故欲得清净寂灭之乐,只有修道,将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
不见,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身不触,意不想,六根既断,六户已闭,灵性中仅有
清净一念尚存,寐静快乐,此即小乘所证之道果也,然六根虽暂断,而清净之一念,未
能放弃,非究竟也。
中乘,亦名缘觉乘,谓观因缘而悟解也,旧称辟支佛,所证果为辟支佛果,中乘所修法
门为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 |
|
发帖数: 1 | 44 甘露,我们把它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说世间的甘露,第二种是讲邪教的甘露,第三种则是说明佛法中所说的甘
露法门,就不是物质上的甘露了。
首先略说世间的甘露。世间的甘露有二种:第一种是人间的甘露,第二种是欲界天
的甘露。人间的甘露,主要是以食物和草药炼制而成;这种炼制的甘露,通常是可吃的
食物,加上一些羊乳、牛乳,再加上一些磨成粉末的草药来炼制而成。在密宗里面,这
一种甘露,有时还要加上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这东西为什么叫做不可思议呢?因为诸
位一定想象不到是加了什么?这些外加的东西,在密宗里面,叫做大香与小香。大香与
小香就是密宗上师的大便与小便。因为诸位一定想不到,所以叫做不可思议;不是因为
它微妙。
这个大香与小香的主张,宗喀巴就已经有提过了,不过他的标准比较严格;他主张
:“如果你要当人家的上师,大便一定要是香的,小便也一定要是香的。”所以叫做大
香与小香。如果上师的排泄物不是香的,那你就不要拜这个人做你的上师,这是黄教至
尊宗喀巴大师所讲的。在陈健民上师的《曲肱斋》全集第三册里面,也有提到过这个,
说密宗所炼制的丸药,有时候是要加大香与小香的。譬如萨迦...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5 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始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造
藏德客齐达瓦桑杜喇嘛译
英美国伊文思温博士校释
三密弟子光明心译汉
敬礼顶礼宝贵白系历代上师
所造文体为方便凡俗连续之能知,使之面对圣智故,此中阐明修法引导,名曰俱生
大手印。计分为三:一 入门教言。 二 本文要义。 三 结述。
一 入门教言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
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
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
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
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
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
,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
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825 | 46 单独开个贴:
=====================================
按照南传菩萨道的讲法,菩萨还是凡夫,因为他们没有证悟到道果智,
最多是达到行舍智的阶段,
因为当年那位人间的佛陀所开示的是修行者证悟初果之后,最多将经过七番生死即证入
涅盘,此为”正性决定“,(意思是自然规律),菩萨也不例外。
道智的作用是断除烦恼,所以菩萨们还是没有断除烦恼的凡夫,而不是北传佛教里神通
广大有求必应的那种形象。
另外南传的菩萨只是通过帮助和利益众生来积累菠萝蜜,并不能救度众生,因为真正能
救度众生的是去向涅盘的道果智, 而菩萨自己还未证得。
北传后期的一些说法诸如“不断烦恼,不入涅槃”都是为了掩饰这个漏洞。
=========
这段的论证很有力,从佛陀这位已知的大菩萨的最后一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菩萨还是凡夫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6785
虽然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要比阿拉汉圣者强得多,但在证悟佛果之前还
是一位凡夫,因为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
巴拉... 阅读全帖 |
|
n****f 发帖数: 905 | 47 今天看到这段经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
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
『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
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仔细看看这段经文,发现,佛说到阿罗汉的时候,刻意说成是《我得阿羅漢道》。
而前几个说成是《阿那含果》,《斯陀含果》等等。
这使得我联想起来以前同 WAI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