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钱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v
发帖数: 259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 vs 现在: 小康和富人
逻辑是你先讲的.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你连最基础的逻辑都没搞清的人,还有脸问?
我如果说钱穆算错了,就等于说钱穆研究没价值?
你逻辑真差
我没说过自己逻辑比你好.但起码,我知道自己在说啥.
不至于一点简单的古文都看不懂.
h***y
发帖数: 117
2
只是转载了一篇文章,结果就引起了这么多人对于胡适的谩骂,搞得自己好像很有资格
去谩骂(不是评
价)胡适似的。以前很少上mitbbs,只是耳闻上面五毛有多多多厉害,现在领教了。这
些人好歹也算个
小文人,没想到真的会甘付在某党下边,自我作践。现在我也明白了,以前我心中中国
知识分子的高大
形象,像鲁迅,像胡适,像钱穆,只是个例。对于大部分中国文人来讲,他们没有鲁迅
的勇气,没有胡
适的胸襟,没有钱穆的认真,更没有这三个人共有的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感。他们
只能匍匐在统治
者脚下,或气急败坏指责别人,或恶语中伤别人,或“含泪劝告”别人。有些明白为什
么当初毛主席这么
蔑视讨厌这帮文科男了,也明白为啥我一武大的同学讽刺武大的文科男为武大郎了。看
来,国家以后的
进步还是需要靠稳稳当当做实事的理工农商类的人。文科男,在中国,有屁用。文科男
,在中国,顶个
屁。
x*******n
发帖数: 969
3
又看了一个余大师写文章的时候偷偷摸摸篡改的例子,真是替他感到汗颜啊。
余英时篡改引文诬陷郭沫若的铁证
·方舟子·
余英时在《〈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一文中,列举了十二
条郭沫若抄袭钱穆的“证据”,其中最后一条“吕不韦与秦始皇”,他认为是“
最严重的抄袭”。这一条原引文甚长,这里只摘录与问题有关的部份。余氏对我
这样的摘录一定是满意的,因为这更可以突显二书之间的“惊人的相似”。
余氏摘录的《十批判书》云:“……明时的汤聘尹认为是‘战国好事者为之’
(史稗)……例如王世贞的《读书后记》便有两种说法。……”
余氏摘录的《先秦诸子系年》云:“……王世贞读书后记辨之曰……又明汤
聘尹史稗辨之曰……”
余氏得出结论说:“更明显的是《系年》援据汤聘尹的《史稗》以及王世贞
的《读书后记》两说,而《十批判书》也恰好同引此两书,这便决不是‘巧合’
了。”
(以上摘自《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10
9,110,112页。亦见《犹记风吹水上鳞》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11
9,120,122页。)
在余氏所举的
h****n
发帖数: 141
4
找错对象了吧,钱穆其实和郭沫若很像很像,都很有学问,而且是真才实学,但也都对
统治者很谄媚。钱先生给蒋介石贺寿的贺词赞蒋公曰:诚吾国历史人物中最具贞德之一
人。禀贞德而蹈贞运,斯以见天心之所属,而吾国家民族此一时代贞下起元之大任,所
以必由公胜之也。
人是复杂的,学问和德性未必非要兼具,不能因为德性不好否认其学问,比如郭沫若,
也不能因为学问太好就把其捧为完人,比如钱穆。
g****t
发帖数: 31659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aleege (隆冬盖),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某报:《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13:18:11 2010, 美东)
牛死了!借辛亥革命指桑骂槐呢。
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335515
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特刊卷首语:天朝垮台前,利益集团已经丢尽了它的脸
!!!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
么,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
样的立宪步骤。”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
王朝爱新觉罗“部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
成了王朝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态:王
朝不是被革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
形...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314
6
你似乎问过唐朝制度为啥袭北朝而不是“正统”的南朝。
北朝从北魏开始就视南朝为蛮夷,洛阳迦蓝记里对南朝,苏人,吴人的歧视是赤裸裸的
。南朝的陈庆之到洛阳后,感叹“乃知一贯文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至于后来为
啥人们认为南朝是正统,可能是后来南方文人多,控制话语权了。这个本就是随时代在
变的
还有,看历史不能看一本书就以为得了真相,像这两年不少人拿着钱穆的东西,似乎三
联还出了钱穆的全集,即便是通鉴这样的也有很多biased的地方,要综合的看
c****i
发帖数: 793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内藤本来就在钱穆之前,比钱穆大了三十岁呢。
何不是宋史出身,但是他和柯睿格一样认为宋代以后科举促进社会流动性,所以中国社
会比西欧社会公平的多。何炳棣不是写学术文章批评郝若贝,而是他在郝若贝读博士的
时候就批评这个学生中文很烂,都是异想天开。
这方面的争论可以看看清华罗祎楠的综述文章,现在罗祎楠在哈佛跟包弼德读博士。
另,郝若贝晚年私下承认自己的观点都是错的。

要。
c*c
发帖数: 2397
8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9
我不知道俄语的常凯申正如她不知道威氏注音的常凯申。她是留学俄国的,不知道英文
拼写很正常啊。至于校长干的是不是大事,你得看她用到的英文资料是什么,而不是猜
测她该不该知道。批评她不知道常校长的威氏注音是失去了批评的焦点。该批评的不是
她的学识,而应该是她的学术方法和学术道德。
题外话,按同样的标准,钱穆,季羡林这些在自己学术领域外乱说话的人都该被批,不
过是王奇犯的错误比较搞笑,普通人也能理解,于是普通人也能站在批评的道德高地,
而钱穆,季羡林的错误,你要是不懂的话,根本就无法察觉,更谈不上看得出他们的笑
点所在。而翻译错误的笑话,那就太多了,你就是去看商务出的汉译名著,那些专家译
的经典文章,也是错误一堆一堆的,而且大多稍微对照一下引文就能发现。你去看好了
,大多不通顺的地方,一查原文或英译本,就发现是中文翻译错了。你能在这里随意笑
话人家,是自己没翻译过东西,不知道学术翻译的不容易。

人名,都要去对照了再用。
的。
G********C
发帖数: 456
10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1
为什么读英文版?钱穆的《论语新解》就很好了,钱穆在耶鲁的讲稿。
h***n
发帖数: 1275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又见相权说,又见内挺外朝说
都是是一贯的恶俗萎缩阴谋论,都是从钱穆这个老匹夫这儿来的。
丫的主题先行,意在笔先,枉顾事实,信口开河,迎合炒作民族主义这种人格最低劣的
人才有的想法,这就是某些专家教授的学行德行,你说说,钱穆之流不批倒批臭行么
h******x
发帖数: 1015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真的“积贫积弱”吗 zt
积贫”指长期的贫困。钱穆说:“宋代……内部又终年闹贫,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
不可支持。”宋代真的“积贫”到这等程度吗?

财政入不敷出是皇帝刻意制造的假象
宋代政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但这并不代表入不敷出。宋代中央收入除了政府的收
入之外,还有皇帝内藏库收入。它的收入达到政府收入的六分之一,并且不计入政府收
入,财政部门也无权过问其收支。将这一部分计入,宋代不存在赤字问题。在政府财政
困于“入不敷出”时,皇帝就将内藏库中的财富“借”给政府,达到收支平衡。这正是
宋代皇帝控制政府财政的一个手段。是在入大于出的情况下人为制造出了财政赤字假象
。(李伟国《宋代财政和文献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被称为“积贫”的宋代政府始终有大量财富积蓄
一个号称“积贫”的政府,自然不可能有多少积蓄。但宋代政府是这样的么?就在
被极力批评为积贫的仁宗英宗时代,宋政府依旧有大量的积蓄和储备。宋英宗“治平二
年,入116 138 405,出120 343 674,非常出11 821 27,诸路积160 292 093”(《文
献通考?国用》)也就是说,仅仅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政府储备财富,已经...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4
一位拒绝明太祖征辟的“少数民族”真隐士
1379年(明洪武12年)秋冬之际,悄然隐居在江西进贤某乡村中的伯颜子中,忽然
受到来自县衙门的传唤。找上门来的本县衙役身后,还紧随着一名受当日主政江西全省
的南昌布政使沈立本派遣、专程前来找寻他的公差。临行前,沈立本曾叮嘱公差说:“
倘若带不回伯颜子中,你也不要再来见我”。所以那人不敢怠慢,从县城一路跟到北山
脚下的子中居所。
乍看起来,这还真像是一件大好事。原来太祖皇帝朱元璋新近君临天下,亟需能帮
他治理国家的各色人才,所以下诏“搜求博学老成之士”。诏书递到江西,沈立本便决
意把这个在元朝曾“四领乡荐”(即四次通过省级“乡试”、获得进京参加全国性“会
试”的功名)的色目书生列入他的举荐名单。村里人围在伯颜子中三间简陋的竹屋外面
交头接耳,都打心眼里为他高兴:这个“晨饘暮粥”、穷困孤独的老头,如今总算熬出
了一个模样来!
但是,面对“上面来人”软言细语、却又斩钉截铁的邀约,伯颜子中的心里充满了
懊伤。他懊悔自己选错了隐身埋名的地方。他本不是汉人,祖上来自西域,是作为由蒙
古人调发到中原汉地的远征军而被集体迁徙到华北的。自从蒙古征服南宋疆土以来,...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5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6
钱穆的《国史大纲》有类似的说法。
前面有人问了南北朝。很有意思的问题。
钱穆说了,乱世并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就文明而言,有的乱世是大破坏大退步,有
的乱世却是大进步。比如西方,罗马灭亡及其后的几百年的乱世是大退步大破坏,而两
次世界大战则是科技和普世价值的大进步。
在中国,大进步的乱世有春秋战国,三国。春秋战国就不必说了。中国的奠基时代。
而三国,又是一个科技和政治的大爆发时代,可惜太短。很快结束,如果能再对立持续
200年,就很有意思了。比如东吴的航海业大发展,甚至到日本去抓人,墓葬里面发现
了铝合金,后来又失传了。 蜀国魏国在农业和军事技术都有长足进步。 天文学也是
大爆发的时代。岁差和恒星运动的发现, 在政治思想上也很活跃。虽然士族还是统治
地位,但是在思想上已经挖了坟墓。 对外来文明的极大兴趣,佛教,还有论衡到神灭
论。 同样也有人口的爆发,所以后来虽然有五胡时代的多次大屠杀,汉人依然能坚持
下来。 而罗马就挺不下来。 所以三国似乎是汉民族的一次预防针。 罗马没打这个预
防针,就挺不下来。
而五代则是“天地闭,贤人隐”(钱大师原话)。这样的时代再持续100年,就根本没
有...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贾宝玉和程鹏举(转载)
这贾宝玉的知名度,比程鹏举要大得多。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精神》一文中就有这
样一句“人人知有贾宝玉,乃或不知有程鹏举。”这句话是在讲到中西史学之异同时讲
到的。西洋史学重事,中国史学重人。西方史学认为不是历史人物就不能写到历史中去
,而中国史籍中却有很多的西方所谓的“非历史人物”,程鹏举就是一例。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文学人物,以他和黛玉、宝钗等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人所
知。程鹏举这人,《新元史》有载,记载的是他和妻子新婚几天后被迫分离三十年,而
后破镜重圆的事。同为婚姻爱情故事,或许以此而有可比性吧。
《新元史》是明朝人所写。在这以前,陈鹏举的故事已先见于元陶宗仪《辍耕录》和
明蒋一葵所辑《尧山堂外纪》,两书所载大致相同,不过《辍耕录》写的是程鹏举,《
尧山堂外纪》写成程万里,而《新元史》中则又写成程鹏飞,姓名虽略有不同,其人其
事则是大体相同的。
程鹏举,南宋人,官家子弟。被北方金国掳去(和大批平民一起),沦落为张万户家家
奴。万户见他有才,令其管家,并以同为掳来平民女子给他为妻。女子(玉娘0原来也
是宦家女,新婚三日,就对程鹏举说“观君才貌,非在人后者,何不为逃亡计...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直都觉得明朝腐朽
明朝因公事上呈皇帝的本章叫题本,为他事上呈皇帝的本章叫奏本。内阁的工作之一就
是“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两个都是公开的。秘密上呈的本章叫揭帖。清入关,基
本上继承明制,一开始也是题奏这个制度,问题是这一套手续复杂,运转速度慢,而且
涉及国家机密的时候缺乏保密性,这才有张廷玉帮忙搞出来的奏折制度。奏折也可以公
开,一般是先上奏折,皇上朱批认可了,再变成题本(朱批不入题本)。题本就是公开
的文件了。
另外,引谁的话也别引钱穆。钱穆和元代历史不兼容。老钱在元史上根本就没下过功夫
,错误一大堆。要我说,元政治属于混乱政治,草原习俗和中国传统政治一锅烩,再加
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补丁摞补丁,混乱是其特点,说不上秘密政治。说到秘密政治,
那么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又是干什么的?
d**n
发帖数: 317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元朝真有四等人制度吗
大象公会
元代真实的民族分类情况是怎样的?所谓民族歧视的实质是什么?四等人制的说法从何
而来?
文|易黎 汤瑶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
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每一个在中国接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八〇后对以上这段话都不会陌生。“元朝民族地位极
不平等,四等人的制度歧视不亚于印度种姓,蒙古人随意欺压汉人”几乎是全民常识。
在中国知网的学术论文库中,还有专门阐述四等人制度的硕士论文。
▍教科书中的元代篇幅普遍不长,却在显要位置突出 “四等人制”这种令人不快的民
族歧视内容,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奇怪的是,“四等人制”并不见于《元典章》等官方制度文件中,元朝相关法令也从未
提及。对此,有人解释为“虽然还没有发现有史料记载元代明确实行四等人制的法令,
但是这种政策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
“四等人制”真的存在过吗?元朝的民族划分究竟是怎样的?
蒙古人也是色目人
蒙古征服中原后,... 阅读全帖
p**p
发帖数: 10318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2000年前就否定联邦制了
不能这么简单的说。钱穆写的还是谁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专门讨论过中国历史
上的联邦制和郡县制,并对照比较了欧洲的情况。
周朝的联邦制,也不是一无是处。郡县制也不是百利无一害。 再说,都是历史的产物
,对待这些问题,钱穆专门阐述过,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待,和从历史的角度,我们现代
人看,是有不同的。
再说,郡县制下,实际上的联邦存在也是有的。 联邦制下的郡县体系也是有的。
d**0
发帖数: 984
21
文/本报记者曾鸣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
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
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王朝
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态:王朝不是被革命
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历史舞
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败的同时
,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梦想,可以制
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
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那时还有
一个...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22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
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
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王朝
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 态:王朝不是被革
命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历史
舞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 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败的
同时,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文/本报记者曾鸣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梦想,可以制
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
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那时还有
... 阅读全帖
p**p
发帖数: 10318
23
关于这点,推荐你几篇文章,或者书
文章,名字我忘了,大意就是,不让官员腐败,根本就没人替党卖命。从高层对中层,
从中层对下层,从下层到基层,大家心知肚明。所谓老话无利不起早
第二个是个中共反腐的悖论,没有中纪委,这个党越来越烂,有目共睹,而中纪委这个
机构的存在,这个机构工作越有成效,则在另外一个方面显示这个党越烂。现在最腐败
,最烂的一群官员就是中纪委的官员,我可以给你举出很多例子。 你们都不知道的例
子。
第三,建议你读读钱穆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看看集权到不能再集权的朱元璋
对贪官不尽无奈发出“奈何朝杀而暮生”的原因,以及更重要的一点, 估计不少ID(
我没看回帖)会说制度的问题。 但这不是点子上, 点子钱穆所论及的制度简历是出于
公心,还是私心。 他从汉唐到宋明清历代政治的制度性建设阐述的,如果你参照共产
党, 共产党打天下说的那套是立党为公,所以制度好, 但一旦做了天下,立党为私,
一切都是党的私心为上,这就必然导致中国一切制度和措施在运转中和民众的离心离德
,哪怕最开始都是打着,或者核心们从最高层都是说为了权为民所执,当然,这就涉及
到了政治主权论, 主权在谁等等。这...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4
这个照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我怎么觉得左五不是杜维明。杜维明长这么个熊样子?我
怎么记得以前北大介绍他的时候,用的照片不是这个人呢?
此人在儒学重建上是有建树的,现在的学问基本就是老调重弹,没有了以往的新意,不
用读的。
他不是熊十力的学生吧,我记得他是钱穆的学生。由于钱穆的关系进了台大,又由于钱
穆地名声,去美国留的学。他娶的是个西女做老婆,现在有辞旧迎新了?
新儒学个P!应了鲁迅的那句话: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
g****a
发帖数: 1959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梵蒂冈到底多大?
我发现你作网络研究的速度挺快热情挺高
呵呵
我那是读了钱穆的一篇文, 大概是讲中国人的终极理想的
中间有和西方的宗教文化作比较
大意, 我记得的, 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多神教;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中国文
化不把世界分成此生和来生然后把死了近天堂座位理想(好像佛教和基督教), 而是讲究
在此生立德立言立功等等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钱穆对中国文化的信心
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一个例证他举的就是唐代各个宗教和平共处; 而且
中国没有西方那样连年的宗教战争, 以及宗教和皇权的争夺.
看完后心潮澎湃啊
G********C
发帖数: 456
2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8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9
经常听到什么‘民国很牛’,一个中学老师就很牛,钱穆就教中小学的。我就搞不懂,
民国时代,到底是人才太多还是太少?钱穆教中小学,到底是中国的光荣,还是中国的
耻辱?如果民国时代的教育真像当今美国一样,博士去教个中小学也不是啥新闻。问题
那时全国文盲率80%,鲁迅小说里能知道赵云字子龙的就是镇上最有学问的。资源本来
已经少了,还不好好分配,大量资源浪费。
这是啥?这就是腐败啊。
C*********l
发帖数: 10248
30
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以前从强国论坛保存下来的,帖子链接找不到了,就光剩内容了,
大家凑活着看看吧
疯僧从凯迪转了《1927:女工工资高过巡长——旧中国曾经真实的工薪阶层》,原作者
似乎叫王勇,也不知道在凯迪网是原创,还是也为转贴,姑且叫“凯迪的那位作者”。
在我看来,疯僧与这位王先生想证明,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工薪阶层”收入高、生活好
----本身不是错,无非是立场问题使然。但是盗亦有道,做戏做全套,基本的研究模式
、学术规范不能不要。疯僧与王勇先生既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我就帮助几位了解
一下那个年代-----利用正规的历史史料,用科学的研究套路,而不是用断章取义的模
式,先入为主的想象。
1、收入、支出的几个数据。1932年4月,英美烟草公司浦东老厂包装部职员杨闻远对本
厂几个工人的家庭月开支进行过调查,情况如下:房租4元,柴火2 元,米6元,衣服、
鞋3元,蔬菜9元,灯火1元,豆油、盐等1元,日常开支2元,冷、热水2元,合计30元。
上列仅是对某一家庭及其成员,包括一对夫妇和一个小孩而言,还不包括医药费、婚丧
费、怀孕开支、小孩糕点费、学费等。(见《英美烟草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1
郑永年/文
任何社会都有“贵族”群体。有时,这个群体也被称为精英群体。但贵族和精英群体又
有区分,精英更多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而贵族更多指的是有钱有势者。从历史
发展经验来看,一个社会贵族的结构和特质,不仅决定这个群体本身的未来,同时也会
深刻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很快从毛-时-代普遍贫困的无产阶级社会演变成为“贵族”社会
,即社会分化成为少部分富人和大多数穷人。在其它社会,贵族不仅仅指的是经济因素
,而且也是教育和文化因素,也就是说,用来衡量“贵族”的是综合因素。但在中国,
社会等级是用拥有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简单地说,“贵族”指的就是有钱有势者。从
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贵族的前途,并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今
天的中国,权贵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已经充满矛盾和敌意。
在很多社会,尤其是非民主社会,有钱有势者往往是贵族,也是统治阶层。在大众民主
产生之前,大多数社会实行的都是贵族统治。大众民主的来临摧毁了贵族统治的传统合
法性。不过,大众民主并没有排斥贵族统治,只不过是贵族已经不能天然地享受和垄断
统治权了,...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4116
32
又有没文化的举钱穆这个自以为有文化的文人的例子了 还很搞笑的想玩定义这个无
聊的把戏 以为自己就胜利了
封建 叫 建封 也可以的
你还是去让钱穆研究研究什么叫道 什么叫君 什么叫主子 然后去问问他蒋梅毒算什么
w*********g
发帖数: 3088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的背后真相
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的背后真相
远古的风 于 【文学城】的〖古风无痕〗博客 2011-08-08
2011年,发生了许多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大事:日本大地震、海啸、核灾难,美国债务
危机,欧洲债务危机,IMF总裁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案件,中国J20首次公
演,中国第一艘航母完工,利比亚战争,中东革命,新闻集团(News Corp)窃听事件
等等,纷呈复杂,不一而足。本文在以下的文字里,就以刚刚“落幕”的美债危机作为
切入点,阐述一下2011年世界局势的背后真相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未来世界大势的走向。
一、美债危机与美联储
在这次美债危机过程中,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传输的是如下的镜像:共和党是有钱人
的代表,因为他们反对加税;民主党是平民的代表,因为他们反对削减社会福利;而美
国总统是全民的代表,他的政府是为全美国服务的。而实际情况跟这个表象相差有多大
呢?为了弄清楚内幕,还得从奥巴马总统(Barack Obama)的所作所为入手。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奥巴马虽然打着改革的旗号入主白宫,可是上台后任命
的政府财经高官(美联储主席Bernanke、...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34
偶尔会在小报,论坛上看到余英时的名字,无一例外把他捧成著名学者,钱穆的著名学
生,有良心,有立场的文化人等等。
最近“占中”事件,他又跳出来了,看来良心,立场是大大的有。不过我很好奇,他做
为学者,有什么成就?
一个人能当耶鲁的教授,基本上在本领域的地位,肯定是国际领先。可是,在美国一蹲
几十年,号称做中国研究,学术著作都用英文写。中国的一般人看不懂,因为语言不通
,美国的一般人也看不懂,因为题材陌生。所以余英时在中美大众的心目中,学术影响
等于零。所以他到底学术水平如何,只能经过专业评估才能确定。
当然,很多做高端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在大众中的学术影响也差不多等于零。但是他们
老老实实做自己的研究,只关心同行对自己的评价。想想也是,科研如此之难,大多数
人心无旁骛地做,也难成大家,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在报纸上发表政论,出版一些没有学
术价值,只有耸动视听的政治影响的小册子,就更难有出息了。(乔姆斯基似乎是反例
,但这种反例很少,只能说是例外。)可是余英时的政论,小册子却多得很。这更让人
对他的学术成就感到怀疑。一个不踏实的学者,能做出什么成绩?
任何学者,只要有干货,就要尊重他的专业贡献。...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35
钱穆的著作,只能用漏洞百出来形容。他还特别喜欢没事在自己根本没研究过的领域撒
野。民国时期也有好的学者,但不知为啥钱穆被捧得这么高。
x*****z
发帖数: 787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枪口下的生命权(zz)
精心剪辑的引导性视频、五毛大军的落井下石,以及舆论钳制的基本国策,在这三管齐
下的围剿中,徐纯合事件终于黯然落幕,国家大幕上留下的最后影像,是给屠伯们的掌
声。
徐纯合显然不是个奋发有为之人,可是,普通人不就是这样的吗?他也曾经出去不惜体
力地干苦活谋生,可是车祸的命运使他无法继续干下去,他也没有别的技能。是的,据
说他总在村里蹭吃蹭喝,被人们鄙视地同情着,可是他不偷不抢不犯罪,最后却死在庆
安火车站的候车室里。
现在,徐纯合在他死后半个月里以一个无能、无力甚至无赖的形象——当然在官府的眼
里,他更是个袭警的无耻暴民——几乎填满舆论空间。在官府的铁板面具下,在优雅的
孟晖们的眼里,徐纯合之死不但于其自身是件美事,于国于民更是美事,像徐纯合这样
的“垃圾人口”就该这样消灭掉,以免他们污染中国。
然而,几乎一直在无语关注此案进展、同样无能无力的我辈,不免担心,倘若哪天我也
成了孟晖们嘴里的那种垃圾人口,会是什么下场?当年卢旺达事件中,图西族的高音喇
叭里一天到晚咒骂的胡图族,也是被作为蟑螂和垃圾而被屠杀几无遗类的。
法律的治理意味着,人们应当在公正的规则范围内行动,公正规则外的行为,无论谁...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872
37
人品也没有那么差,
综观老郭建国后的所有行为,无非就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可人家总得保命吧?
比不上陈寅恪梁漱溟,但比陆定一周扬之流还是强太多了,比冯友兰也强了不少
至少郭从来没有落井下石构陷污蔑,而且对共产党的忠心也是始终如一,从无反复
一个文人,在凶险的政治运动中,做到这样不算良好,也基本合格了
郭如今得到这么多差评,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跪舔的是毛共
而同样跪舔老蒋的钱穆就名声好的太多了
钱穆的学生余英时还时不时讽刺老郭一把
老郭至少没跟国际反华势力沆瀣一气。

发帖数: 1
38
教育部长近日称,“敌对势力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教育系统”。忍不住翻出多年前为《
看历史》杂志写的一篇卷首语,关于大学精神。《看历史》曾是本好杂志,可惜现在也
沦丧了。
大学的三种精神
中国大学的历史,宽泛点可上溯到先秦,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可是我们并不能由此推断
,中国的大学必然有其内在精神。加微信xinhuo--7看更多深度内幕猛料。有良知的知
识人也不好意思声称,如今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体面的精神。若用“花果飘零、魂不附
体”(余英时语)来形容当代中国的大学精神,也不算过当。
要论精神,请先论其功能。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
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
样的空气更适合。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
练思维的必要条件。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
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乏味事实与僵化说教塞满头脑,而是
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39
复旦好友谈唐爽:精通周易 连老师也跟他学"术数"
2017-01-21 21:47:00 来源: 封面新闻(成都) 举报
8509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更多
(原标题:复旦好友谈唐爽:精通周易,连老师也跟他学术数)
复旦好友谈唐爽:精通周易,连老师也跟他学术数唐爽资料图。
21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唐爽在复旦时期好友胡先生,对网上报道的周
立波与唐爽在美国被捕一事他表示知情。“我并不确定,不了解情况,没有官方消息我
不评价。”而两人面对面的交流追溯到一两年前,“这两年多是在网上了解他的近况。
”胡先生告诉记者。但是在他眼里,唐爽既是一个天才级别的人物又是一个接地气的地
道成都人。他精通文理、学贯中西、身上又有着传统士大夫的放达与狂傲气质。
一个超级学霸与说着海派清口的周立波联系在一起,胡先生并不惊讶,在他眼里唐爽并
非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他有着过于常人的精力,还有各种社会交往,从政商人士到民
间交往,甚至文化圈子,唐爽都有深入的结交。”在他看来唐爽是一个有着很强正统道
德观念的人,无论是婚姻、家庭,还是为学、为人,他身上都有很浓烈的传统士大夫色
彩。
在校其间 被同...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1275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宋朝的强弩很厉害
随便读读一手史书就知道了
宋代田制不立,政治大坏
吹宋是近代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排满,由钱穆那拨人开始的
钱穆自己说了,他治史不维史史
洋大人对次也推波助澜
跳动中国的民族关系嘛
你看 中国都是少数民族搞坏的


: 那是每年都这样吗,全国都这样吗,你总是以偏概全


发帖数: 1
41
钱穆更垃圾
[在 dnls (西方伪史考) 的大作中提到:]
:康有为是个垃圾 莫说其政治主张 在学术上就是个屁 被钱穆用一部《汉书》写出的《
:刘向刘歆年谱》扒得连裤衩都不剩,暴露了其不学无术的本质
:石虎:度议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諸
夏,至於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
:宇文邕: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汉魏晋世,似有若无,五胡乱
治,风化方盛。朕非五胡,心无敬事,既非政教,所以废之
x****6
发帖数: 4339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南联合大学 能媲美藤校吗?
那倒是没有,西南联合大学已经不是晚清的留美预备学校的水平
很多原创啊,比如钱穆的 《国史大纲》就是那个时候写的,煌煌巨著。
来看看百度总结的:
学术研究
应用科学研究
为了适应战时需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
等与军事有关的许多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
及军事知识之用。土木系和机械系增加的军事类的课程有:庄前鼎的《兵器学》,施嘉
炀的《堡垒工程》、《要塞建筑》,王明云的《军用桥梁》、《军用结构》,李谟识的
《军事运输》等。内迁昆明后,清华大学研究院于1939年恢复,专门设立了农业、航空
、无线电、金属、国情普查5个特种研究所(其中农业所下设3个组),密切结合战时实
情从事有关军事、经济建设等多种专题研究。1940年迁往昆明白龙潭后克服困难建起当
时国内唯一的试验风洞,为航委会第二飞机制造厂试验轰炸机模型。在编译和推广航空
教材方面,该所成绩卓著,先后有《气动力学概论》、《飞机异型及螺旋桨原理》、《
飞机试飞学》、《空军战略的检讨》、《降落伞部队》等20余种著述完成,或作为航校
教材、或作为培训空军部队和普及防空知识之... 阅读全帖
w***b
发帖数: 535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可以没文凭,必须有文化
近代谈历史的我只佩服钱穆,钱穆有什么文凭,有人把民国大师贬的一文不值,有的还
觉得江南地区过誉,现在想想,中国近代以来,最好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就是江泽民的
时候,我在绍兴在公路边上买过甘蔗,一个农民都那么文气,文雅的像个儒生,我当时
就很服气,这样的地方不发达,哪里才能发达,不是我要说其它地方的坏话,中国各个
地方各有千秋,但江南是中国的核心,江不仅是受了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他是在那个
氛围下长大的,台湾人是让人不爽,但有句话说的没错,没有言论自由,中国就不可能
强大。

发帖数: 1
44
2019年8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雁栖湖校区隆重举行2019
级新生开学典礼。
8月31日,国科大举行开学典礼。张京科 图
今年秋季学期,将有6800余名博士生、9100余名硕士生、398名本科生,以及来自五大
洲64个国家的400余名留学生开启在国科大的求知生涯。
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院士向现场师生通报
了一个重大喜讯:“今天早晨7时41分,中国科学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
一颗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这颗卫星的主要用户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据悉,国科大是
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联盟”的牵头单位,负责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项目的整
体规划及协调。这颗卫星将主要用于空间引力波探测、地球重力场反演、超高精度惯性
导航等研究。
卫星入轨送上入学祝福,白春礼也寄语即将入学的同学:今天,我们正站在比历史上任
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起点。我国科技事业也实现了历史性、
整体性、格局性的跨越。
他表示,2019级本科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收到了校长李树深随信赠送的一份特殊礼
物——“龙芯3号”处理器,希望同学们透...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45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枪口下的生命权(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枪口下的生命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8 14:20:35 2015, 美东)
精心剪辑的引导性视频、五毛大军的落井下石,以及舆论钳制的基本国策,在这三管齐
下的围剿中,徐纯合事件终于黯然落幕,国家大幕上留下的最后影像,是给屠伯们的掌
声。
徐纯合显然不是个奋发有为之人,可是,普通人不就是这样的吗?他也曾经出去不惜体
力地干苦活谋生,可是车祸的命运使他无法继续干下去,他也没有别的技能。是的,据
说他总在村里蹭吃蹭喝,被人们鄙视地同情着,可是他不偷不抢不犯罪,最后却死在庆
安火车站的候车室里。
现在,徐纯合在他死后半个月里以一个无能、无力甚至无赖的形象——当然在官府的眼
里,他更是个袭警的无耻暴民——几乎填满舆论空间。在官府的铁板面具下,在优雅的
孟晖们的眼里,徐纯合之死不但于其自身是件美事,于国于民更是美事,像徐纯合这样
的“垃圾人口”就该这样消灭掉,以免他们污染中国。
然而,几乎一直在无语关注此案进展、同样无能...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4196
48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周立波在NY被捕
人物简介编辑
唐爽,四川成都人。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科研人员、复旦大学《
周易》协会永久名誉会长、兴业全球基金中国文化高端论坛组委会委员、海外执行长、
“复兴论坛”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分论坛执行长。2012年4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
主页封面人物。
重要贡献编辑
唐爽与麻省理工学院最高首席教授崔瑟豪斯提出的“唐爽-崔瑟豪斯”理论,将引起电
子IT产业、热电能源产业和基础物理的重大革命。除了文字,还登出了两位研究者的照
片,其中年仅26岁的唐爽博士来自中国成都。文章称,该重大成就被美国物理世界等新
闻媒体以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韩国等国家报道。
媒体报道编辑
上中学
文理都很优秀 爱研究《红楼梦》
上初中后,唐爽担任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初2002级7班班长。现任该校副校长杨光荣依然
记得,“他曾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物理竞赛一等奖,踏实、聪明。”
高中时,唐爽在成都七中理科实验班就读时,给班主任老师伍新春留下的印象是:他是
班里少有的文科、理科都很优秀的学生。
上高中时,唐爽每天从成都东郊骑自行车到学校。伍老师记得,唐爽喜欢研究《红楼梦
》,还写过文章《...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823
50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难道,你们小时候没被推过吗?
你一说,我想起来我还在我妈肚子里头的时候,我妈就盘算,她以后以后给我爷爷养老
,让我爷爷跟我们住一起,这样我爷爷就可以教我英语了(老北大的)。结果,我还不
会说话,我爷爷就去世了。文革那些年被批得太厉害了,一直没缓过来。然后,我一直
以为北大的英语都特牛,结果高中时看书,发现钱穆就是土鳖类,跟海归胡适闹腾得不
可开交,英文也不咋样。可是,再往后,出国时我一封推荐信还是钱穆至亲给写的。想
想世界好奇妙。
有兴趣爱好多的爸妈如同一宝,咱们也要推推他们多发展他们的才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