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陈垣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寿则多辱:“国宝”陈垣的悲剧
作者:刘小生
陈垣是史学大家,连毛泽东也称其为“国宝”。
法国著名汉学家伯希和认为,只有陈垣与王国维才称得上“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
。傅斯年说过“静庵先生(指王国维)驰誉海东于前,(陈垣)先生鹰扬河朔于后。”日本
汉学权威桑原骘藏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出版后,很快发表评论,称陈垣是现在中
国历史学者中“犹为有价值之学者”。而陈寅恪的学生戴家祥回忆:陈师和我在校散步
时,自称平生最佩服的是王静庵(王国维)先生,其次是陈垣。1949年他在国共之间选择
了后者,婉拒蒋介石和老友胡适的赴台邀请,而是留在大陆当了多年的大学校长,文革
正盛的1971年6月25日寿终正寝于北京,享年91岁。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珍藏的4万
余册图书,近两千件文物和一生积蓄全部交公。图书及大部分文物现藏国家图书馆,
281件珍贵文物现藏首都博物馆。4万元存款交北师大做党费。
194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三次派飞机到围城中的北平,要接陈垣和其他一些著名学
者南下,陈垣拒绝了。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年近古稀的
陈垣在学生的陪同下,从兴化寺街5号步行到西直门迎接解放军,迎接解放。
这还不是此老对...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垣:《释奴才》
本文摘自《陈垣史学论著选》 作者:陈垣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载广州《时事
画报》1907年第23期 原题为:释奴才
消融满汉之说出,于是有请满汉臣工一律称臣,不称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
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
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胡言遂载以俱来。《刘渊载记》(《晋
书》于五胡及诸割据者,别为载记,附于卷末。刘渊、刘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汉姓而
误为汉人):成都王既败,元海曰:颖不用吾言,遂自奔溃,真奴才也。
一、《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氏奴才,安敢希觊非分。二、王猛曰:慕容
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三、《水经注》:李特至剑阁,叹日:刘
氏有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四、《魏书》:尔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
是奴才,乘时作乱。五、凡此诸语,皆出自晋末六朝之间,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为是
语,盖亦久居塞外,习于胡言,犹今之操西语骂人者耳。陶宗仪以为此语始自令公,未
之考也。
后于令公而为是语,则《五代史》:董璋反,以书诱姚洪,洪不听。城陷,璋责之。洪
曰:汝奴才,固无耻...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垣:《释奴才》
摘要:
满汉大臣联名上奏,满臣在前,统称奴才,被乾隆训斥。
满汉大臣联名上奏,满称奴才,汉称臣,又被乾隆训斥。
前一个例子是怕汉人冒认奴才。
后一个例子是怕汉人不服,敲打敲打。
总之怎么说都是乾隆有理,好比猫捉老鼠,玩弄于股掌之间。
于是陈垣忍不住感叹:操纵臣下之术亦神哉!
m******s
发帖数: 6
4
来自主题: BNU版 - 陈垣
陈垣
现代史学家,字援庵。1880年11月12日出生,广东新会人。
早年在广州参加反清斗争。1907年考
取美国教会办的博济医学院。1913年当选众议员,留居北京,
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1926年
至1952年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起为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陈先生一生撰写史学专著和论文近二百篇,是中国宗
教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对各种宗教均有深入研究。
主要宗教史专著有《释氏疑年录》、《明
季滇黔佛教考》、《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元也里可温考》、
《南宋初河北新大道教考》
等。1971年6月21日在北京病逝。
N*****e
发帖数: 1094
5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zt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心与爱国
http://chuansong.me/n/389402651715
2015-04-21安立志
民心与爱国
安立志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人们多知王国维
、陈寅恪,却不知陈垣。其实,在民国学术界,陈垣与王国维齐名,与陈寅恪并称“史
学二陈”。
陈垣先生这样论爱国:“夫国必有可爱之道,而后能令人爱之”。可视为这是陈垣先生
为爱国主义确立的一个逻辑起点。这句话见于其史著《通鉴胡注表微》“民心篇”之开
篇词。这部书是对《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的研究,写于卢沟桥事变之后。当其时也,
日寇侵华,北平沦陷,陈垣先生因故滞留辅仁大学。日寇控制之下,处境险恶,精神痛
苦,陈垣先生只能以教书著书为事,但他仍陈古论今演义抗敌复国;春秋笔墨表彰故国
忠贞。
胡三省与陈垣,虽时空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处境和遭遇。胡三省(1230-1302),宋元
之际的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胡三省自南宋宝祐四年(1256)
开始著述《资治通鉴广注》。蒙古骑兵马踏中原,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逃亡
途中手稿散失,宋亡后,只得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9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11:24:30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0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335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个海归热潮的学人的结局。zz
蒋介石没抢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期间一个不剩?
文章来源: 微信头条 于 2016-10-01 13:30: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蒋介石无法抢救出境的大师们 文革期间一个不剩!(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8 14:06:27 2016, 美东)
1954年3月25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蒋介石为第二任总统,胡适与锺莫德惠
(左一)、国大秘书长洪兰友(右一)代表国民大会致送总统当选赠书。(网络图片)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鲜为人知的蒋介石和中共「抢人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9 22:05:33 2016, 美东)
作者:张东园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
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
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
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1
14
甘肃中药材价格又现周期性暴跌:党参跌超80%
2014年06月16日 01:57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以来,在中药材重要产区甘肃,党参、当归等中药材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党
参价格下跌幅度超过80%,不少药农损失惨重。专家认为,中药材价格频繁的过山车式
波动不仅不利于中药材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国家急需建立完善中药
材的仓储和预警体系。
“今年党参统货价格在每公斤18~20元,去年每公斤120~125元,到现在我已经损失
了几十万元。” 甘肃宕昌县大拇指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李爱忠说,当归统货的价
格也由50~55元/公斤降到25~27元/公斤,农民和经销商手中的药材普遍滞留。
据甘肃宕昌县中药材开发联合会理事长柴水平介绍,去年当归每亩收益可以达到一
万元左右,今年普遍亏损,一亩地的亏损额在2000到3000元。“国内厂家进货量小,销
往东南亚一带的药材也大幅减少,药农损失都很大。”
据甘肃省农牧厅统计,截至5月份,甘肃党参、当归、黄芪等8种主要地产中药材的
统货市场平均价格为19.7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38.87 元/公斤下降19.12元,降幅达
49.2...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5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学勤抄袭事件又有新料
不知道过些日子,会不会又有更多的抄袭被发现,服了这帮“有胆有识”不要脸的家伙。
http://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2/zhuxueqin29.tx
朱学勤大量剽窃沈福伟著作的铁证
作者:明月族人
网上能够找到的朱学勤简历中,除了其主要“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之外,都会出现一本《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如下例: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1952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
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书斋里的革
命》、《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等。在中国思想界论战中,被视为自由主义代表人
物。
http://news.qq.com/a/20090828/001937.htm
这本标题一看就让人肃然起敬的著作是什么样的书呢?这本书是论述中国与
欧洲从古至今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这属于专门的
“中西交通史”领域,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进入门槛极高。朱学勤作为一个专
业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者,如果有能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48年学人抢救计划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岳南
1948年11月29日,共产党所属东北野战军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在北平、天津
、张家口地区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12月12日,北
平城被解放军包围,南苑机场失守,国民党军气脉已竭,力不能支,平津即将陷落。蒋
介石急派飞机空投手谕致平津守军各军长,以鼓舞士气。手谕末尾以悲壮无奈的口气道
:“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13日,北平西效炮声隆隆,解放军发射的弹片从清
华园上空“嗖嗖”掠过,校内师生及家属大为惊恐,纷纷逃跑躲避,清华陷入混乱。鉴
于此情,校方只好宣布停课,师生员工自寻出路。
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朱家骅、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
陈雪屏等在蒋介石授意下,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
细节办法,很快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名单包括四类:
(一)各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
(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
(三)中央研究院院士;
(四)在学术上有贡献并自愿南来者。
计划既定,立...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询问神秘署名“林〇〇”
多维新闻
习近平教师节前夕视察北师大,在参观北师大校史展览时,习近平提问为何老校长林励
儒给毛泽东的一封信的落款为“林〇〇”。在媒体对习近平尊崇传统的聚焦下,这个难
题被冲刷到角落,没有得到舆论关注。时隔几日,北师大相关人员翻阅校史档案和调查
后,找到了习近平提问的答案,以“姓氏+〇〇”的署名方式可以防止文件草稿被当做
正式文件发出。
9月9日,习近平在观看北师大校史展览时,看到老校长林砺儒给毛泽东的一封信的落款
竟为“林〇〇”,“为什么画两个圈?这是什么意思?”习近平当时这一问,一时间没
人能回答上来。于是,这“林〇〇”的奇特落款,也成习近平北师大一行的待解之谜。
此后,北师大专门为此展开了调研。“姓氏+〇〇”的署名落款组合方式在北师大的信
件中经常使用,“林〇〇”是老校长林砺儒的署名,此外还有“黎〇〇”、“陈〇”等
。这样的署名方式常出现在文件的草稿中。换言之,以“姓氏+〇〇”的署名方式可以
防止文件草稿被当做正式文件发出。
据悉,当年毛主席宴请北师大前校长陈垣,陈垣提出希望主席能给学校题写校名。1950
年时,林砺儒校长也给毛主席写信,表达了希望毛主席题写校名的愿望,这才有了这封...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1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谢泳:论中国知识分子
1.常遇到一些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文章,我总是这样回答:好文章都在网上。
2.一般说来,凡是批评的声音,最后证明总是对的。
3.中国新闻史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被查封过的报纸不是好报纸!
4.过去学美国历史,曾记住林肯说过的一句话:"让民众了解事实,国家定会安然无恙
。"这句话后来成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句名言,因为在美国人的理念中,民众有知情权。
5.宣传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很厉害的,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这可说是对宣传的最好解
释。
6.这一百年间,谁最爱这个国家?谁最关心这个国家?谁最能替老百姓说话?谁比较最
能不计自己一时的利害得失而为国家的命运着想?我想了想,还是知识分子。
7.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一个时代政治宽容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大陆这五十年实在是
乏善可陈。
8.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作家不是自由写作的群体,而是权力控制下的宣传力量。
9.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对于新时代的政治要求,没有表现出普遍的抵抗性,可能是
他们后来悲剧命运的开始。
10.不信任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在五十年代顺利走上苏联道路
,就是因为听不进知识分子的意见。
11.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来自主题: PKU版 - 中国曾经的世界一流大学
陈远

排除障碍,延揽名师
在燕大,司徒雷登看到的事实和其他教会大学的状况一样:不信仰基督的优秀教师
进不来;在校的仅有的几名能胜任教学的中国教师和西籍教师的待遇差别很大;学校中
层以上的专职管理人员全由西方人士担任。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状况,要把燕大
办成一流大学便无从谈起。司徒雷登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为燕大招才纳士。
首先,针对过去教会学校的所有教师都由各教会组织委派的惯例,司徒雷登向纽约
托事部提出申请,要求给燕大聘任教师的自主权。第二,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燕大任
教,司徒雷登决定不过问教师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和学术观点,只要有真才实学,具
备任教资格,燕大都可聘用。第三,司徒雷登决定从燕大自筹的经费中拿出一笔钱,大
幅度提高中国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与外籍教师同工同酬。
到20世纪30年代,燕园内已经是大师云集,其中既有国外归来的博士、硕士如洪业
、赵紫宸、冯友兰、吴文藻、雷洁琼等,也有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如陈垣、周作人、郭
绍虞、容庚、顾颉刚、钱穆、朱自清等,还有燕大自己培养并选送出国深造后学成归来
的学者,如冰心、许地山、齐思和、严景耀、侯仁之等。燕大的教师队伍,一下子变得...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1948年学人抢救计划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48年学人抢救计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9 08:43:59 2013, 美东)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岳南
1948年11月29日,共产党所属东北野战军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在北平、天津
、张家口地区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12月12日,北
平城被解放军包围,南苑机场失守,国民党军气脉已竭,力不能支,平津即将陷落。蒋
介石急派飞机空投手谕致平津守军各军长,以鼓舞士气。手谕末尾以悲壮无奈的口气道
:“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13日,北平西效炮声隆隆,解放军发射的弹片从清
华园上空“嗖嗖”掠过,校内师生及家属大为惊恐,纷纷逃跑躲避,清华陷入混乱。鉴
于此情,校方只好宣布停课,师生员工自寻出路。
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朱家骅、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
陈雪屏...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没跟蒋介石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一个不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9 20:26:20 2016, 美东)
1948年底,国民党输成定局,只好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
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
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
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
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3
吕思勉(资料图)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勉文集》之一种)的责任编辑,在细读《九种》之时,时时感叹他读得真细。吕氏“执微”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撰文略加评介,谨表晚辈景仰之情。
当日风气
“四家”之中,“二陈”对新材料之使用最为重视。海宁王国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继而大倡“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开风气之先。又言“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截钉斩铁,与先生平日语气不同,表示对治学要运用新材料这一点的强调。后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成一时名言,风气遂成。而其间新会陈援庵以其《元也里可温考》及《摩尼教入中国考》二文对...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4
1932年10月,他们结发为夫妻,不是自由恋爱,而是母姑之命。她比他还年长两岁。
夫妻四十三载,从无锦衣玉食之荣,但她无怨无悔。
平淡如水的日日夜夜,她兢兢业业操持家务;流言蜚语之时,她深明大义选择相信;千钧一发之刻,她鼓起勇气力挽狂澜;弥留存亡之际,她恋恋不舍怕他寂寞。
他叫启功,他的新娘叫章宝琛。他叫了她一辈子姐姐,她做了他身后最坚强的女人。
婚姻是什么?
是钱钟书所说的,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的围城?还是“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对于启功,他说:“这老式婚姻就跟狗皮膏药似的,粘上就掉不下来;自由恋爱就跟氢气球似的,一撒手就跑了。”夫人走后,这位著名画家、书法家、教育家在坟头下跪,表达心中的感激和愧疚,从此再未婚娶。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能让启功死守着婚姻,为她守身三十余年?
世俗的眼光里,她配不上启功。章宝琛命苦,母亲早逝,后妈对她又刻薄,嫁给启功的时候还带着弟弟;她容貌平常,塌鼻梁、鼻孔外翻、脸圆肉多,但却让启功感受到温慈如母的气质;而在学问上更是难和在绘画书法领域颇有建树的启功相提并论,她着实是没什么文化,...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25
http://iwr.cass.cn/zjymz/201109/t20110923_8254.htm
摩尼教是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因其创始人为摩尼(216-277?)而得名。
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
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
黑暗斗争的二元论。摩尼教在波斯曾盛极一时,后来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274=277
)的残酷迫害,教徒流徙四方。其中向东的一支传入河中地区,以后逐渐东传进入中国
,于762/763年再传入回纥。8-9世纪时,在回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久便替代了原来
盛行的萨满教,一跃成为回纥的国教。在漠北回纥汗国(744-840)的推动下,摩尼教
在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伊朗、中亚、中国之外,摩尼教还曾流行于叙利
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乃至南亚次大陆等许多地方。摩尼教的经
典也曾由叙利亚文先后译成拉丁文、希腊文、亚美尼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突
厥文、粟特文、汉文、大夏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十余种文字。
摩尼教由于屡受迫...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26

鱼妈,偶尔狗下啊
=======================================
1姜立夫1890-1978数学
2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陈省身1911-数学
4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侯德榜1890-1974化学...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763
27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 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
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
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
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
不保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
风的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 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
前后,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
组)。他们,除了那 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
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
基本介绍,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 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所谓的民国之后无大师
文 赵皓阳

为什么中国解放后再未出现过像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陈寅恪、钱玄同、傅斯年、王国
维、罗家伦那样的大家?

其实这个题的争论点在于:民国的大师是普通人熟知的,其实想想也很简单的一个事儿,
譬如一直提辜鸿铭,可是大家除了辜老爷子的趣闻轶事外,到底知道多少他的学术?口口
声声都是王国维,可是除了他老人家沉湖的事儿外,又读过他多少本书?当然人间词话的
话就太泛滥了。

所以我不由得很悲哀的想,大家知道这些大师是大师,他们的名气这么响亮,很大程度上
不在于了解了他们做了什么学术,而在于他们是民国那个乱世下的有故事的人,就像是人
人都在说纪晓岚是大才子,这其中有几个看过阅微草堂笔记?恐怕都是看了铁齿铜牙纪晓
岚,觉得他老人家最擅长对对联捉弄和大人。

清季民国的学术,处于西学东渐之肇始,古典现代的交关,自然而然,学人的位置都是填
补空白者、整理框架者,他们的工作不可能太精细,也可能错漏不少,这是时代性决定的
。一旦进入现代,各个学术正常发展起来之后,必然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精细、专业往
往代表着小众,这也导致更多的人无法接触到当代的学术。

...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没跟蒋介石跑出去的大师们,文革一个不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9 20:26:20 2016, 美东)
1948年底,国民党输成定局,只好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
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
发展’的目的”。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
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
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78
30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
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中
,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
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留
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不保
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风的
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前后,
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组)。
他们,除了那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不堪忍受
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基本介绍
,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胡适幼子胡思杜的人生悲剧
转自:
胡适有三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
”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在1925年5月早夭;幼子思杜
,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
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思杜少年时候患有肺病,时读时辍,所以胡适专门请家教辅导两兄弟,其中有一
个家庭教师,就是胡适的弟子,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罗尔纲。罗尔纲当过小学教师
,对付小孩子有一手,把两兄弟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其它老师教不了多久就要走人,罗
尔纲一直教了五年,所以他对胡家也比较了解。在罗尔纲晚年著的《胡适琐记》中,有
一章提到了胡思杜,说他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讯等等,这是他在有意替
胡思杜澄冤,有政治上的企图。当时的胡思杜只是小孩子,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想法,
他的举动应该归因于他生性比较活泼。胡思杜的堂兄胡恒立回忆他少年时,说他脸圆圆
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如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但是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胡适幼子胡思杜的人生悲剧
转自:
胡适有三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
”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在1925年5月早夭;幼子思杜
,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
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思杜少年时候患有肺病,时读时辍,所以胡适专门请家教辅导两兄弟,其中有一
个家庭教师,就是胡适的弟子,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罗尔纲。罗尔纲当过小学教师
,对付小孩子有一手,把两兄弟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其它老师教不了多久就要走人,罗
尔纲一直教了五年,所以他对胡家也比较了解。在罗尔纲晚年著的《胡适琐记》中,有
一章提到了胡思杜,说他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讯等等,这是他在有意替
胡思杜澄冤,有政治上的企图。当时的胡思杜只是小孩子,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想法,
他的举动应该归因于他生性比较活泼。胡思杜的堂兄胡恒立回忆他少年时,说他脸圆圆
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如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但是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193
35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8:1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8
鲜为人知的蒋介石“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图)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网络图片)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1948 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
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
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
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 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9
http://yanchh.blog.ifeng.com/article/16149266.html
颜昌海的博客
http://yanchh.blog.ifeng.com
2012-02-04 17:29:42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
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长
的陈雪屏,奉蒋“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
府教育部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
贻琦、胡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
派的飞机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
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2 20:14:51 2013,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2 20:14:33 2013, 美东)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留守大陆学人的悲惨结局
留守大陆学人的悲惨结局
2015-10-18 20:52:03
springdale
springdale
据资料统计,国共内战后期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共拥有81位院士,仅有10几位院士跟随
蒋介石去了台湾,而有60余位院士选择继续在大陆。选择离开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
数还是选择留下来。那么那些留在大陆的学人们,等待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本文
摘自《博客中国》,作者张东园,原题为《鲜为人知的蒋介石〈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兼述留守大陆学者的结局》。
陈寅恪与傅斯年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
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
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
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虚经腐史意何如:陈寅恪先生的文字游戏
陈寅恪先生五十年代初有《经史》诗云:
虚经腐史意何如,谿刻阴森惨不舒。竞作鲁论开卷语(一稿作:见说鲁论开卷语)
, 说瓜千古笑秦儒。
此诗收在《陈寅恪先生诗集》中。这里的“虚经腐史”一语无从解说,莫明其所由
来。周一良先生说:“陈先生晩年诗篇中出现的所感受的客观环境与自己主观心态,
1950年《经史》絶句中的七个字可以概括无遗:‘谿刻阴森惨不舒’。”蒋天枢先生曾
指出:“昔年先生尝语枢:在德时曾读德文版马克思《资本论》。此殆后来《经史》诗
之所由作欤?”这两位先生的解释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的。周先生寓意深远,而蒋先生
则故意美化此诗为歌颂《资本论》。金克木先生比较直接地说:“虚经腐史意何如?谿
刻阴森惨不舒,不好懂。‘虚经’不知有无出处。‘腐史’当然不会是通常用的指《史
记》的意思。看来‘虚’和‘腐’都是动词。说,把经架空,把史破坏,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又似乎看明白了其中奥妙,并且说:“我看只好说其中有多层意思,不便明
讲。”首两句就解释不下去。吴小如先生则强为直解释说:
首两句盖指全国解放之初,有些极左人士对文化遗产持虚无主义观点,谓之“虚”、... 阅读全帖
g*q
发帖数: 26623
44
辅仁大学是一九二五年由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创办的。早在一九一二年,天主教知名
人氏马良(字相伯)、英华(字敛之)上书罗马教廷,请求在中国办学。一九一三年,
英敛之在香山休养,看到教会青年子弟,多不注意学习文化,于是在香山静宜园办起“
辅仁社”。辅仁一语乃取《论语·颜渊》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的意思。一九一
九之后,罗马教廷多次派人到中国,与英敛之一起磋商办学事宜。并委派美国本笃会筹
措经费,出面办学。一九二三年八月九日,全美本笃会决议,由美国宾夕法尼亚省圣文
森院院长司泰来统管此事,一九二五年,司泰来派本笃会教士奥图尔作首任大学校长。
当时,以十六万元租金,承租李广桥西街十号旧贝勒府。十月十日开学,开设中国文学
、历史、哲学、英文、数学等课,按教育部规定,并不设宗教课。当时只是大学预科。
一九二六年一月,英敛之去世,临终以大学校务托付陈垣。一九二七年六月举行学校第
一次董事会,选陈垣为校长,奥图尔为校务长。从那时起,学校定名为“辅仁大学”,
开始有了大学本科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时,国立大学纷纷迁往内地,一部分
师生也辗转南下。原在北平的各大学遂落日伪之手。一九...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就从福特基金会拿钱2011-06-07 13:58作者: 爱国求荣
时间: 2011-6-6 16:34 标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7年开始就从福特基金会拿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福特基金会协议备忘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政府
”)的同意,代表中国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单位,和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的福特基
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认识到基金会的目的是通过向政府和民间机构提供赠款,促进人类福利发展和国际
和平。
认识到基金会对教育、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资助有助于中国的现代
化建设。
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协调机构
社科院经政府同意并代表中国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单位,和代表基金会的福特基金会
驻京代表(以下简称“代表”),作为执行本协议的协调机构。
第二条 基金会办事处的设立
政府同意基金会在北京开设一个办事处。
第三条 基金会的资助项目
一、基金会在接到资助的申请时,可以根据本身的财力及其当时对项目的兴趣,按
照本协议第四条,为中国教育、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提供资助。
二、基金会的资助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6
福特基金的老底
美国在香港建立特务组织 妄图对我国建设进行破坏
(1952.08.22)
美国在香港建立特务组织
妄图对我国建设进行破坏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美帝国主义最近和英国合作,正在香港着手建立特务间谍组织,
妄图破坏我国的建设事业。据塔斯社罗马消息:“国家报”驻纽约记者报道:英国已同
意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所提的关于英美在香港通过所谓中国难民赈济委员会合力对中国进
行破坏活动的建议。“中国难民赈济委员会”是美国国务院正在香港着手建立的特务间
谍机关。该“委员会”的经费预算是一千万美元,这笔经费一半由美国政府根据“一九
五一年共同安全法”供给,一半由洛克斐勒和福特基金供给。该“委员会”将受艾奇逊
、马歇尔和魏德迈指挥。据悉:英国政府已对香港总督发出训令,要他协助该 “委员
会”在香港成立分会,并和已在香港的该“委员会”的美国代表合作。
====================
“盖瑟委员会”的班底
(1957.12.26)
“盖瑟委员会”的班底
美国“盖瑟委员会”根据总统府的命令草拟了疯狂扩军的“绝密报告”,鼓吹发动“先
发制人”的战争。
“盖瑟委员会”是些什么人组成的?拥有二十七亿...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2 20:14:33 2013, 美东)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
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
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8
不是我用现代的条件衡量过去的人,而是在解放前的当时,陈寅恪也并不比范文澜、郭
沫若等人的历史学造诣高,他只是普通学者水平而已。恰恰是八十年代一帮人通过造假
把一个历史上大家确知的“中等水平”学者抬高到神坛上去了。
所以我这不是苛刻,而是打假,起码要让陈寅恪回复到范文澜之下去吧。
"直到1994年,这个数字仍然只有212篇,不及其他历史学家如向达(223篇)、吴晗 (
245篇)、陈垣(269篇),比起范文澜(434篇)和郭沫若(508篇)更是连一半都不到
。陆键东这部传记面世以后,这个数字逐年急剧上升,到去年已经高达 3869篇,非但
令向达和陈垣等人望尘莫及,就连范文澜和郭沫若也要甘拜下风。 单从这个指标而言
,在民国知识分子的范畴内,目前陈寅恪已经和林语堂、徐志 摩等人并驾齐驱,位居
他们之上只有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
t**g
发帖数: 3107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爱北京天安门...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
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
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
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陈寅恪与傅斯年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结局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人各有志,许多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0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
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
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
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
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
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结局
然而,在北平的大多数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人各有志,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