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陈蕃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b*********f
发帖数: 1585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桓灵之际 阉竖当道 党锢祸起 汉室将倾 时清流之首陈蕃欲铲除奸佞 匡扶汉室 虽时运
不济 兵败而亡 然东汉百余年间 乱而不亡 蕃等功不可没 蕃少时遭人讥曰:“一屋不
扫 何以扫天下” 但其终能位极人臣 名扬四海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蕃之浩然正气将永垂青史
东汉自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建立后 又历经明帝刘庄 章帝刘炟 和帝刘肇这三位皇帝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败而告终
杨震死后 外戚与宦官的角逐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阎后无子 就借江京等宦官之口 使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刘保为帝 同时立久病不起的小孩子刘懿为帝 是为少帝 阎氏一门由此掌握朝...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在中央方面,太尉杨秉与司空周景(周瑜的堂祖父)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单位上驱逐下去。桓帝予以支持,那些爪牙或免或死,天下莫不肃然。三年后,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杨秉又参奏中常伺侯览之弟,益州刺史侯参暴虐一方,侯参惶恐自杀。杨秉又进而参奏侯览与具瑗这两个权宦,结果桓帝迫不得已,罢免侯览的职务,削去具瑗的封地。但是同时桓帝又以河南尹李膺、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忤旨的罪名,为以上两个权宦抵罪。太尉陈蕃虽据理力争,然桓帝不听,不得宽赦。
同时,在地方方面,党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拉锯战,南阳太守成缙诛杀了与宦官勾结而作奸犯科的张汜;太原太守刘瓆诛杀了贪横放恣的小黄门赵津;山阳太守翟超没收了中常伺侯览的财产;中常伺徐璜之侄徐宣因射杀太守李暠之女;东海相黄浮则将处死徐宣一门,宦官集团就凑请皇帝将他们处死。太尉陈蕃又出面为此四人请命,桓帝反而大怒,将他们全部治死于狱中。陈蕃因是名臣,未敢加害,形势对党人集团颇为不利。
次年,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向党人集团反扑。起因是一个与宦官交结的方伎张成...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窦武陈蕃党锢
东汉时期当时流行回避,叫三互法,效果不大。此时流行勾党,互相照应,弹劾了A,同
党的人竞相声援。那时没有科举,一个人光靠名声就能做官。名声则靠互相吹捧,或者
某名人的评语,如曹操的"奸雄"
窦武陈蕃身为天下三君之二,似乎有点名不副实。杀宦官的策略就颇有问题,本来应该
是办其首恶,而不是试图一网打尽,也就是说,他们采取了愤青主义,把简单的事情搞
难了,而不是把难的事情简单化。失败看是偶然,也是必然。
没看到陈蕃前后拿出什么好的谋划,反而在事变发生之时带了80多个儒生以卵击石。窦
武也缺乏谋算,为宦官统领军队的张奂竟然是和窦武一个政治立场的,张奂在边境作战
N年,军事经验极其丰富,只是刚刚从边郡回来不了解京城的政治情况而已。这N多个变
数看似偶然,其实应该说是窦武的失败,没有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没有分化敌
人内部可以分化的力量。FQ主义不可取。
b*********f
发帖数: 158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说起陈蕃 大家一定会想到《腾王阁序》中那句“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在下集中 我会反复提及此人
c*****1
发帖数: 3240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汉质帝,桓帝,灵帝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 本初元年(146年):梁冀毒弑质帝。立蠡吾侯刘志为帝,年十五。免太尉李
固。
孝桓皇帝上之上 建和元年(147年):太尉胡广罢,杜乔为太尉。梁氏权倾。八月,立
皇后梁氏。九月,杜乔免官。清河王刘蒜自杀。李固、杜乔因清河王案下狱,皆死。马
融为梁冀作章表。
二年(148年):正月甲子,帝加元服。
三年(149年):名士:荀淑、李固、李膺、陈寔、钟皓、钟瑾。
和平元年(150年):二月,太后梁氏崩。封梁冀合三万户,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冀、
寿奢侈。陈蕃左转修武令。
元嘉元年(151年):梁冀、梁不疑兄弟有隙。马融、田明髠笞徙朔方。涿郡崔寔论世
事,作《政论》。
二年(152年):西域长史王敬为于窴所杀。
永兴元年(153年):朱穆下狱后赦之。
二年(154年):帝封乳母马惠子初为列侯。
永寿元年(155年):太学生刘陶上疏陈事,不省。
二年(156年):鲜卑檀石槐地据东西万四千余里。七月寇云中,度辽将军李膺退之。
颍川四长:韩韶、荀淑、钟皓、陈寔。段颎大破山东贼公孙举、东郭窦。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 永寿三年(157年):太学生刘陶上议罢铸大钱...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宴死 祭生
我不知道算不算文盲唐黑呀,黑黑很快乐;清朝,唉,提起来就伤心。缘起是国学概论
里钱的学术涨落观:说落在两汉、隋唐、清(学术)之修葺积累;涨在先秦、魏晋、宋
明之勃郁发明。。。这观点我不以为然。又,我觉得两汉没那么衰,后来忘了瞎七搭八
看了啥,又觉得些其他相似,就很想挖只《唐、清两朝学术》的坑 ,后来忙别的去了
,现在具体不记得了,囧
唐诗不懂呀,目下超喜欢两位诗域颇窄底,孟浩然和李贺。。。然然平淡中那一抹天真
妩媚我很没抵抗力,长吉不要说了,雄鸡一声天下白,壁立万仞只得他一只```
嗯,钱矫枉过正的很推重中国政治啊,,,不过我看不大懂他讲话-.-总疑心他是不是
明褒(贬)实抑(扬)了。。。陈寅恪很不同,看不懂只怪自家脑容量小,不要费力琢
磨。另外我觉得钱缺乏现代系统教育确实是短板很有害的。。。虽然觉得他很聪明常在
细处发人所未见,又颇有handle大局的睿智,可惜他用以贯通六合的想法一开始就觉得
不够高。。。//run
没读过历代得失,哦,听你讲了(比较失望),短期内不会去读啦LOL,,,史纲之前
读底,不记得有单讲光武,倒是张荫麟讲光武(政策变动)给我印象蛮深,主旨是并没
有什么想法...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98
8
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以说是一个含
金量较低的“瓷饭碗”。有人做过统计: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东汉时
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惨了,动不动就会打
破饭碗。他们做官时尚且如此仓皇,退休后就显得更加凄凉了。
唐代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
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赋的《思归》:“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
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意即我已准备辞职,同你一起畅游在
五老峰前。灵澈一笑:他怎舍得辞官?当下也写了一首诗请来人带回,诗云:“年老身
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果然,韦丹这个官
一直做到五十八岁卒于任上,始终没有写过辞职报告,而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
曾见一人”两句则成为传诵不辍的名言。宋代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年方四十余就
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见一” 两字,大家都知道这是“林下何曾
见一人”而反用的意思。
从韦丹作秀到鹿何自夸,时隔约三百六七十年,其间以这样那样形式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54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世事浑如梦,贻经累后生”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一
东汉党人、明末东林党人均以铲除宦官集团为其鲜明的政治特色,他们因此被宦官诬以
“党人”而惨遭迫害,其领袖人物大多死于狱中。生死之际,党人所表现出的气节与风范
,确非常人所能为。
东汉党人最著名的是陈蕃、李膺、杜密、范滂诸人。陈蕃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既成的肃杀
之气中,上书直斥桓帝拘捕党人无异秦之焚书坑儒,极言李膺等人为“死心社稷”之臣
,不可囚禁,并自申其志曰:“臣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
蒙采录,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所不恨也。”①后与外戚窦武合谋欲尽诛宦官,事泄,
情急之下,陈蕃竟以70余岁之身,仅率下属、门生80余人拔刃入宫,与宦官论理,即日为宦
官所害。李膺不奏请朝廷即诛杀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后,在朝堂之上面对桓帝的责难,
义正辞严地回答道:张朔虽死,主凶未擒,“特乞留五日,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
”②。他所谓的“元恶”显然指权倾一时的张让。第二次党锢之祸起,大捕党人,乡人
劝其逃亡,李膺却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
将安之?”③于是主动投狱而死。李膺之语
l*****r
发帖数: 1028
10
(继续昨天的,这是个下篇)
上边有人搭台,下边有人唱戏
咱还是回到外儒内法,看一看他的副作用,首先一个就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孝”,
人们竞相比孝心赛道德,孝成了演给领导看的戏。比如:
汉代就流传着一首儿歌,“举孝廉,父别居”,说是某人是被地方推举为孝廉,但
是一查才知道父亲早已被他赶出了家门;
《后汉书》记载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人推举一个叫赵宣的人,他自父母死后就住
在墓道中,守灵守了二十多年,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后来郡守陈蕃到乡里考察,发
现这个赵宣在服丧期间,却和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陈蕃大怒,主要原因就是“寝宿冢藏
,而孕育其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搂着老婆在墓道里睡觉,欺世盗名,被治了罪。
还有“二十四孝”里的那些故事,我们今天的人读来也匪夷所思。您要是连着读下
来,还会发现一个规律,一开始记载的故事还算正常,像是“亲尝汤药”,“百里负米
”,越到后来越匪夷所思,什么“埋儿奉母”、“刻木事亲”,想想都有点毛骨悚然。
这可能是因为剧本越来越难写,到后来谁的剧本最惊悚,谁就被捧成大孝子。
再回到红楼,贾敬去世后,贾珍贾蓉父子孝不孝?孝呀!
...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028
11
上边有人搭台,下边有人唱戏
咱还是回到外儒内法,看一看他的副作用,首先一个就是自上而下的提倡“孝”,
人们竞相比孝心赛道德,孝成了演给领导看的戏。比如:
汉代就流传着一首儿歌,“举孝廉,父别居”,说是某人是被地方推举为孝廉,但
是一查才知道父亲早已被他赶出了家门;
《后汉书》记载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人推举一个叫赵宣的人,他自父母死后就住
在墓道中,守灵守了二十多年,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后来郡守陈蕃到乡里考察,发
现这个赵宣在服丧期间,却和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陈蕃大怒,主要原因就是“寝宿冢藏
,而孕育其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搂着老婆在墓道里睡觉,欺世盗名,被治了罪。
还有“二十四孝”里的那些故事,我们今天的人读来也匪夷所思。您要是连着读下
来,还会发现一个规律,一开始记载的故事还算正常,像是“亲尝汤药”,“百里负米
”,越到后来越匪夷所思,什么“埋儿奉母”、“刻木事亲”,想想都有点毛骨悚然。
这可能是因为剧本越来越难写,到后来谁的剧本最惊悚,谁就被捧成大孝子。
再回到红楼,贾敬去世后,贾珍贾蓉父子孝不孝?孝呀!
贾珍下了马,和贾蓉放声大哭,...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68
12
本文为我们爱历史专栏作家,三国人物传记作家南门太守(陈忠海)。
有一部描写曹操的电视剧近日上映了,该剧定位为“历史正剧”,剧本请“多位权威历
史学家把关”,通过“多个部门的审核”,作为一名曹操的粉丝,对这部电视剧自然早
已翘首期待。但只看了前两集就让人大跌眼镜,类似“小曹操放小陈宫”的情节尚可视
为艺术创造而情有可原,而“曹操的曾祖父曹节也是大宦官”这样的情节就让人吃惊了
。今天,我们就借此跟三国迷来说一说曹操的身世。
此曹节非彼曹节,完全搭不上边
曹节是谁?仅在汉末三国,史书提到的就有3个人:
一个是曹操祖父曹腾的父亲,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司
马彪《续汉书》记载:“腾父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
一个是宦官曹节,《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也。其本魏郡
人,世吏二千石。顺帝初,以西园骑迁小黄门。桓帝时,迁中常侍,奉车都尉。”
一个是曹操的女儿,后来做了汉献帝刘协的皇后,《后汉书·皇后纪》记载:“献穆曹
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
在这3个人里论知名度宦官曹节最大,他是魏郡人,后移居南阳郡,汉桓帝时升任中常
侍,后因拥戴汉灵帝刘宏继位...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3
鸡鸣狗盗的另有其人呀,冯先生不是整天弹他那破剑鞘唱歌么,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啥的
。恩,他是所谓策士吧,可以算纵横家里面。剑应该是越往后越装饰,记得后汉书陈蕃传
里头还有陈蕃带一帮学生打算去跟宦官们火并,虽然失败聊。。。。
这一段很风流可爱,齐武也是妙人,lol
s**********n
发帖数: 3199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宴死 祭生
多谢,愉快~```恩,张君拿戴震寻开心的几篇文章看到我快笑死了。。。哎,读伊
底文章,虽然看不懂,噼里啪啦满眼金星总是不停 -.- 短命死矣 T.T
恩,安石有意思底,呵呵,元祐诸君子里二程为学,照钱穆的意思实际和他很有渊源。
。。朱子也是一脉。。。小光光和他们其实稍远。。。喔,二程不清楚,王氏、朱子屡
被“误国玄学”,蔡京是“王衍”,喔,虽然都是一面偏激之辞,总不是空穴来风。
窦何啊,昨天才补看了下,哦,不懂乱讲,感觉东汉底中、外朝很不像样啊。看上去窦
、何为两位女弟(太后)妇人之仁所累,但也可见她们(中朝小皇帝)没有名正言顺和
外戚、名士(外朝)合作的途径,何太后这话我觉得尤有深意:
“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
最后这个奈何。。。好像体制上连“权宜合作”的空档都没有的味道。与其说两位太后
都懦弱寡断,不如说中外朝关系恶化到皇后(连结的皇帝)和族兄(连结的士大夫)联
手都做不到。
反过来,中常侍们伏击何大将军前底发言,也很有意思:
“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
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卓
董卓,陇西农民出身,很小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革命抱负,到处行侠仗义,学宋公明那
样联络天下革命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自己的家财置之度外。有一次,当他正在地里
干活的时候,来了一群革命战友,他就牵着牛把同志们领回家,到家后立马把牛宰了招
待革命同志。后来投身戎马生涯,因为武艺高强,并且很有军事才能,所以很快就被一
路提拔到并州牧。
是钉子总会出头的。董卓响应大将军何进的号召,率领部队革宦官的命。胜利来得太早,
宦官们吓得纷纷自己下河革自己的命了。但是,董卓同志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生命
不息,革命不止。董卓先革了小皇
帝的命,然后又革了老太后的命。接着又开始革那些腐朽的封建官僚们的命。
接下来,董卓拨乱反正,对窦武陈蕃等进行平反昭雪;为大批过去被宦官打压得很惨的
名士们落实政策。破除封建等级观念,和公主宫女们发生了一段又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然后实施了货币革命,废了汉朝的五铢钱,改铸小钱,崩溃了汉朝的货币体系。
首都洛阳作为东汉反动政权的政治堡垒,坚持不懈地吸收全国人民的血汗一百六十多年
,到处是磷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豪华小区和豪华住宅一座挨着一座,百万富翁多得像狗
一样满街乱走,首都已经成
a**i
发帖数: 114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窦武陈蕃党锢
其实总结某事失败的原因总是能总结出很多的
w****j
发帖数: 558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没有逗号句号?

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
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
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
败而告终
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对宦官势力逐一打击 东汉的朝政完全归于阎氏的手中 然而少帝短命 执政两百天后就
疾笃而病入膏肓 不久死去 宦官孙程趁机拥立被废皇子刘保为帝 是为顺帝 孙程等宦官
皆被封侯 朝政又从外戚手中转入宦官手中 而顺帝开了宦官养子悉袭侯的先例 于是宦
官开始利用贿赂为人求高官增食邑 朝政益加混乱 这引起当时清流派官僚左雄 李固的
反对 却也无可奈何 清流派官僚便冀希望于依靠外戚对抗宦官 李固等人于是与顺帝时
的外戚梁商联合 而梁商一面交好宦官 另一面又笼络李? 陶庋氖咳?所以博得皇帝与
士人的...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平时讨论都习惯不加标点 呵呵
s*****j
发帖数: 643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顶你一下.
v*****s
发帖数: 20290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上集还是外戚宦官是坏人,党人清流是好人的传统史观啊。

b*********f
发帖数: 158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我认为外戚有好有坏 比如梁商做的还不错 但是大部分不是个东西
v*****s
发帖数: 2029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好坏不是主要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什么东汉会陷入这样一个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的
怪圈。为什么之后的各朝都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同样是宦官专政,小黄门,神策军护军
中尉,司礼监掌印太监之间又有什么异同?这中间体现了天朝政治制度特别是皇权什么
样的流变?
b*********f
发帖数: 1585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您老这个问题问的真是深刻啊 确实唐代 明代虽有宦官干政 却没有这个怪圈出现
我马上有事 晚上的时候我们再来聊聊:)
d****z
发帖数: 950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问题不是宦官,而是外戚。宦官就是皇权。除了唐的宦官,没有哪朝的宦官可以
换皇帝的吧,只有外戚换皇帝。宦官专权其实是皇帝对外朝极端不信任的结果。
唐的宦官领军,这个极大地提高了宦官本身的权力,所以唐的宦官是不同的。
b*****e
发帖数: 53215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宋的太监不也领军么,还封王
d****z
发帖数: 9503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宋的军队领不领,关系不大。老赵建立的那套以文制武,就算天顶星人领军都造不了反。
v*****s
发帖数: 2029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那个不是空降的,是自己从中层开始靠战功辗转升上来的。
我宋的制度还是很nb的。
b*****e
发帖数: 53215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靠,你也好意思说那叫积功升上来的
d****z
发帖数: 9503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难道他指的那个人不是童贯?
v*****s
发帖数: 2029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嗯,这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理论,把外戚宦官看成内外朝之间的争斗,有一种理论就认
为后汉因为外朝/相权过大,所以外戚才能和宦官争斗不休。可为啥外戚这个皇帝的自
家人会成了外朝的首领,而不是通过太后统领内朝呢?相权在这个斗争里面的位置又在
那儿?为什么唐的宦官可以取得领军的权力,而汉明的宦官无论多么权势滔天,都无法
控制禁军?我宋又是如何限制了宦官参政的?
以上这些还只是对fact的思考,如果要引入value的判断,问题就更复杂了,后汉为什
么会“亲小人,远贤臣”?黄门和外戚们为什么个个都面目狰狞,一心迫害清流,他们
这么做的利益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可以限制他们?
b*****e
发帖数: 53215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外企不是皇帝自家人吧,都不是一个姓,皇帝肯定要防着他们的
v*****s
发帖数: 2029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童贯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李宪在西北打仗了,他后来升上来的关键一仗是把徽宗退兵的手
谕密而不发,克复青唐四州,积功升了节度使,后来又克复一军一州,升司空,甚至在
他升成太尉以后,他仍然在西北又呆了三年,最后领枢密院事的时候才回来的。
d****z
发帖数: 9503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唐朝宦官领军是因为皇帝对武将完全失去信任和控制。这点在汉明都没有。
太后本身和皇权是对立的,而不是一致的。因为如果皇帝长大,必然要亲政。
这个是封建礼法的要求,同样也是任何一个非白痴皇帝的愿望。太后和皇帝
在权力斗争中注定不是一边的。
b*********f
发帖数: 158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唐朝的禁军在唐的前期分为南北衙禁军 南衙兵分隶宿卫京城的十六卫 靠府兵提供兵源
由宰相掌管 北衙兵守卫宫廷北门 他们最早源于和李渊一起在太原起兵 并且愿意宿卫
京师的三万兵士 当他们年老后 有他们的子弟接替 由皇帝管辖 由于府兵制的破坏 再
加上安史之乱 南衙十六卫已名存实亡 皇帝掌管的北衙就变得重要起来 北衙最早有
四军 即左右羽林军 左右龙武军 后来在肃宗时 置左右神武军 在 代宗时 置左右神策
军 德宗时 置左右神威军 由此变为北衙十军 以左右神策军最盛
在公元783年 唐德宗建中四年 发生泾原兵变 大唐天子的威严完全扫地 中央权力進一
步削弱 唐德宗成為第三个逃离长安的皇帝 从此不再信任宰相 对將领猜忌 并开始重用
宦官 所以宦官是在唐德宗时得到中央禁军的
所以唐代宦官得到禁军权利 一方面是唐德宗的“恩赐”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府兵制的破
坏 宰相失去了南衙十六卫
b*********f
发帖数: 158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我们再来看看外戚势力 西汉东汉始终没有解决好外戚的势力 不光两汉 西晋出现过贾
后的专权 就连统一中国的隋文帝杨坚也是靠外戚的身份夺权称帝 到了唐代 还出了个
顶顶大名的武则天 我们可以看出 外戚问题从汉朝一直到唐朝前期 都一直是个极大的
隐患 但是唐代以后 尤其是明清时期 外戚势力不像以往那么强势(除了慈禧)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科举制的确立 这使得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参与政治 2
、皇权的加强 从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 再到明代的内阁制 皇帝的权利愈加牢固 3、
门阀制度的瓦解 家族势力的衰落 也是外戚式微的一个原因吧
大家有什么其他意见和想法也可以说说
b*********f
发帖数: 158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说起宦官与皇帝的关系 这个恐怕不是我们按照史书的记述能理解的
比如明英宗时期的王振 明明王振是惹出土木之变这么大的乱子 结果英宗复辟后 他还
一个劲地想着王振 有时候 宦官与皇帝的感情是我们后人所无法想象的
对于皇帝与宦官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更多从人性的角度去想 而非家国大事的角度
不过在清代就很好地避免了宦官干政 解决方法很简单 杀
只要有哪个宦官稍微谈论政事 立即杀掉 如此一来 宦官干政就不再是个问题 清代就很
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东汉末年的皇帝会亲小人 远贤臣 我看是那几个糊涂皇帝分不清小人和贤臣的缘故吧
i*****g
发帖数: 11893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外戚和宦官
中国可以于罗马和拜占庭帝国参看
v*****s
发帖数: 20290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加一个注脚,董卓当时就是张奂军中的一个司马,正是在张奂手下积功升为郎中,完成
了他仕途的第一桶金。
而董卓在西北驻守的后十年里面,为大汉所主要对付的敌人就是打着诛杀宦官旗号的马
腾韩遂叛军,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w*******r
发帖数: 279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楼主不会用标点符号么?食古不化,干嘛不直接在竹子上写你的文章,用电脑干啥?
b*********f
发帖数: 1585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好吧 以后加标点
w*******r
发帖数: 279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多谢。本来好好的文章,你这么一搞,反倒曲高和寡了。
r***l
发帖数: 908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张奂后来知道真相,气的吐血。。。
r******t
发帖数: 8967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东林党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好人,南明时期国难当头还忙于内斗。
党人呢?
d******i
发帖数: 137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农村人非得要生儿子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发贴心情 Post By:5/1/2012 3:14:00 AM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成为风俗(民国《吴县志
·传》)。浙江新昌人弃女,县令采取刑法处断的手段严行禁止,他在任...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和帝、殇帝、安帝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92年):帝与清河王、郑众收捕窦宪党人,窦宪等自杀,郭璜
等下狱死。迷唐羌复反。
五年(93年):鲜卑转徙故北匈奴地,匈奴余者十余万皆自号鲜卑。
六年(94年):南匈奴杀单于安国,立师子为新单于。前单于屯屠何子逢侯叛,亡出塞。
八年(96年):二月,立贵人阴氏为皇后。南匈奴右温禺犊王畔出塞,度辽将军庞奋等
击破之。汉阳太守史充为迷唐所败。
九年(97年):皇太后窦氏崩。追尊梁贵人为皇太后,谥皇太后父梁竦,封诸梁氏、宋
氏为侯。梁氏自此盛。烧当羌寇陇西。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安息西海而还。
十一年(99年):中大夫鲁丕言“和而不同承师教”辩论之道。
十二年(100年):是岁,迷唐复叛。
十三年(101年):侯霸击破迷唐,迷唐病死。鲜卑寇右北平。
十四年(102年):荆州巫蛮许圣等乞降。废阴皇后,立邓氏为皇后。班超“生入玉门
关”,九月卒。任尚继承西域都护。
十五年(103年):上罢岭南旧贡龙眼、荔枝。
元兴元年(105年):高句骊王寇入辽东,辽东太守耿夔破之。十二月,和帝崩于章德
殿前。少子刘隆生始百日,为帝。雒阳令王涣卒,民为之立祠作诗...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灵帝继续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 熹平元年(172年):正月,车驾上原陵(光武墓)。三月,太傅胡广
薨,年八十二。六月,窦太后崩,葬宣陵。张奂与段颎不和。段颎夷苏不韦族。
三年(174年):富春孙坚召精勇千余人助讨会稽许生。扬州刺史臧旻大破许生,斩之。
四年(175年):三月,诏诸儒正五经文学,议郎蔡邕以三体书之,刻石于太学门外(
熹平石刻)。蔡邕上书驳“三互”法,上不从。
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鸾因上疏求党禁,下狱,被诛。
六年(177年):蔡邕谏灵帝勿好虚文浮赋。护乌桓校尉夏育、护羌校尉田晏等征鲜卑
,大败而归,皆赎为庶人。辽西太守赵苞“杀母全义”败鲜卑。
光和元年(178年):置“鸿都门学”,士君子耻之。蔡邕为人所诬,徙朔方,阳球遣
人害之,得免。是岁,开西邸卖官鬻爵。
二年(179年):太尉桥玄舍子执法,劫质道绝。四月,王甫、段颎等伏诛。曹节等权
势尤盛。十月,刘郃、陈球、阳球、刘纳皆下狱,死。
三年(180年):立贵人何氏为皇后,何氏生皇子辨。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 光和四年(181年):灵帝宫中贩卖、弄狗、驾驴。王美人生皇子协。何皇
后鸩杀王美人。
六年(183年...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太监干政很具有时代特点
东汉的三角关系蛮有意思的,宦官-外戚-大臣,窦武跟陈蕃联合都没搞定曹节这些宦官
e**a
发帖数: 2169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除了我之前说的武将,文官中,年少时被人质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最终位
极人臣,名扬四海的陈蕃大家都耳熟能详吧?中学时,老师经常以那句被质问的话为题
出议论文,尽管此事是有杜撰的嫌疑。
x*******e
发帖数: 151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都干了些什么?
跟大家讨论还是很长知识的,总结一下,
东汉除末期三国之外的名人有刘秀,邓禹,窦固、窦宪、耿秉,段颎、张奂,张衡,姚
期,马武,岑彭,杜茂,蔡伦,班超,班固,班勇,班昭,班婕妤,陈蕃,许慎
百度了一些,这些人物还是很牛的。不过我不是要抬扛啊,我开个西汉牛人的单子,这
些人就有点逊色了。
西汉的顶尖人物,刘邦,刘恒,刘彻,萧何,韩信,张良,卫青,霍去病,司马迁,司
马相如,张骞,苏武,陈汤,次一点的有陈平,季布,樊哙,周勃,灌婴,周亚夫,霍
光,东方朔,李广,韩安国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我还是感觉这些人牛些啊。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