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隋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天竺热风录
第一回 唐太宗 遣使至天竺 王玄策 奉旨赴异域
【一】
本书要说的是王玄策在唐朝时千里迢迢前往天竺,立下罕世奇功的故事。突然提起
王玄策这个人,大家对他应该很陌生,甚至可能会想“他是何方神圣啊?”为此,本书
将先从举世闻名的伟人,也就是那位曾经造访天竺的玄奘三藏法师说起,内容并不长,
还请各位听笔者说下去。
有一天,三藏法师在自己的房间醒来。当然,诸位势必会对这一天是几时?房间又
是何处感到疑问。在此立刻说明,这一天是唐太宗执政时期的贞观二十一年,换算成西
历为西元六百四十七年,时逢一月,详细日期不明,房间则是在长安城内弘福寺的一处
室内。
也许有人会说:“玄奘的居所是慈恩寺吧?”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慈恩寺在此年尚未完成。
追根究底,玄奘法师从漫长的天竺之旅归来的时间正好是两年前,即为贞观十九年
一月,当时唐太宗刚好为远征高句丽而暂居东边的洛阳,但是他立刻就亲切地接见玄奘
法师并慰劳他的辛劳,而且命其留在长安的弘福寺。玄奘法师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百
姓俗称这些经书为“善经”,不过这些经文全都是梵文,也就是天竺的文字,所以必须
一一翻译成汉文,而弘福寺就被选为进行这项浩大工程...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38
2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告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书!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告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香港政府台湾政
府书!
第一章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
公元1945年签字通过《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
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
平等权利之信念”,也就是《联合国宪章》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归结为“基本人权,
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的丧失,“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
女与大小各国平等”仍可归结为人权及人权平等,所以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用一句话归结
就是:人权的丧失。这也为公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所佐证,1948年《世界人权宣
言》序言“鉴于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
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鉴于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蔑视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
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而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
,已被宣布为普通人民的最...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38
3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告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书!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告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香港政府台湾政
府书!
第一章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
公元1945年签字通过《联合国宪章》序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
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
平等权利之信念”,也就是《联合国宪章》将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归结为“基本人权,
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的丧失,“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
女与大小各国平等”仍可归结为人权及人权平等,所以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用一句话归结
就是:人权的丧失。这也为公元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所佐证,1948年《世界人权宣
言》序言“鉴于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
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鉴于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蔑视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
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而一个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予恐惧和匮乏的世界的来临
,已被宣布为普通人民的最...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最惨的就是杨虎城了
☆─────────────────────────────────────☆
alwayswet (总湿) 于 (Thu Oct 27 21:51:45 2011, 美东) 提到:
想想“疏不间亲”真是铁律
杨虎城力主的扣留常凯申,结果张学良这个不中用的公子哥排名一直在他前面;
张学良在杨虎城面前,跟前来的宋子文、宋美龄用英文交谈;
张学良吸毒泡妞,寿终正寝于夏威夷,杨虎城连同子女、卫士、秘书一家被人先用匕首
痛死,再强酸毁尸。。。。。。
☆─────────────────────────────────────☆
duiwu (不好带) 于 (Thu Oct 27 22:00:17 2011, 美东) 提到:
所以小张没脸回大陆了.
TG 倒台后,小张毫无疑问要钉到历史耻辱拄上.
☆─────────────────────────────────────☆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于 (Thu Oct 27 23:18:46 2011, 美东) 提到:
张学良的出发点是"谏",
做的也是"谏" 在老蒋面前哭诉了好半天,
杨虎城的...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5
☆─────────────────────────────────────☆
whoknowsme (萌面上网) 于 (Sat Oct 19 20:01:12 2013, 美东) 提到:
诸位有什么想法?我发了个言,被人骂回来,说是中国人就是活该。
☆─────────────────────────────────────☆
Zildjian (信仰在空中飘扬) 于 (Sat Oct 19 20:22:56 2013, 美东) 提到:
让城管上, 几个孩子一脚一个
☆─────────────────────────────────────☆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于 (Sat Oct 19 21:16:21 2013, 美东) 提到:
美国版嘴炮王
☆─────────────────────────────────────☆
dingdign (dingdig) 于 (Sat Oct 19 21:40:05 2013, 美东) 提到:
鬼子真是很笨很傻
不知道中国和大陆的区别。
应该是杀光大陆人就行了。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6
6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文化超男
易中天说:“裴松之《三国志注》里面是这样讲的……”
隋丽娟说:“翁同龢日记记载到……”
王立群说:“史书里讲……”这个“史书”其实就是《史记》了。
阎崇年似乎没有这样的口头禅。
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这两个题目显得更加高雅一些。阎崇年讲明亡清兴,这个题目我觉得是落了俗套。隋丽娟讲慈禧,这个题目则显得有些失败了。因为慈禧的事情,民间可以说已经传遍了,隋丽娟也讲不出什么……
王立群讲史记,开篇的总论,第一集,居然讲司马迁是反皇帝的,笑死人了。就算是借八个胆子给司马迁,他这样贪生怕死的人,也万万不敢反封建皇帝啊。讲汉武帝,开篇讲帮助汉武帝登上太子宝座的“五个女人”,这五个女人,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三个女人与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
阎崇年讲明亡清兴,一开始讲到明朝皇帝的荒淫时,还很含蓄,后来就相对暴露一些了。另外,常有联系现代、当代政治的影子,但却总是欲言又止。举一个例子:崇祯末年北京修的一座庙,袁崇年说:“这座庙,五十年代还在。”停顿了几秒钟,接着讲明亡清兴的故事。
f****r
发帖数: 571
7
全世界最苦难的有两大民族,犹太人和中国人。犹太人从亡国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流浪两
千余年,受到各个所在国民族的歧视、迫害、屠杀,直到上个世纪中叶才复国。中国人
的苦难比起犹太人有所不同的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犹太人一样彻底失去家园,而是无
论世道如何变迁始终生存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中国人不像犹太人一样几乎所有的苦难都
来自于外族的压迫残害,而是苦难更多地表现在被自己同胞的奴役残害上。上个世纪风
起云涌的国际大势使得犹太人两千余年的复国梦终于实现,同样是在那个犹太人复国的
四十年代,另一群苦难的东方人却在四十年代末亡了国。犹太人虽然亡国之后全球漂泊
两千余年,但精神信仰传承几十代而不绝,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中
国人虽然从来没有被赶出自己的家园,但如今国人精神世界普遍一片荒漠,几乎没有提
供多少能推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思想。柏杨老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过这样
一句话:二十世纪是中国人民向世界文明交白卷的世纪。
今天我想谈的话题是中国人的悲剧和苦难,拉出犹太人对比,只是想表达中国人的苦难
无论在受难人群的数量、还是人民痛苦指数、还是受难的时间之长,都非犹太人所能比
。比如说在最...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史上灭佛的“三武一宗”
佛教书籍中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麻衣和尚的一段对话。赵匡胤先前担任五代后周禁军
高级将领时,看到周世宗柴荣禁佛,把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赵
匡胤问麻衣和尚:“自古以来有灭佛的皇帝吗?”
麻衣回答说:“何必问古人的事,请看柴世宗家族即将遭到的报应就可验证。”赵匡胤
问:“主上(周世宗)神武聪明,任人以贤,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以求统一天下,有
唐太宗之风范,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说:“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赵匡胤于是又问:“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
,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
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
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
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
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史上灭佛的“三武一宗”
佛教书籍中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麻衣和尚的一段对话。赵匡胤先前担任五代后周禁军
高级将领时,看到周世宗柴荣禁佛,把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赵
匡胤问麻衣和尚:“自古以来有灭佛的皇帝吗?”
麻衣回答说:“何必问古人的事,请看柴世宗家族即将遭到的报应就可验证。”赵匡胤
问:“主上(周世宗)神武聪明,任人以贤,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以求统一天下,有
唐太宗之风范,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说:“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赵匡胤于是又问:“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
,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
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
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
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
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生命不息,逆袭不止!),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兴唐传》浅谈单罗矛盾的产生发展(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0 14:18:15 2015, 美东)
从《兴唐传》浅谈单罗矛盾的产生发展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62234/
2013-01-31 15:08:14   来自: 童心苹果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兴唐传(全四册)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以来关于单罗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过。有人说,罗成从瞧不起单,因为他本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本来就对单这帮绿林众人瞧不上眼!甚至有人因此而直接说,在罗
成的心中,贾家楼结义的兄弟在他的心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因为最后的反洛阳,擒五
龙,罗成对于单雄信的心狠手辣没有看到兄弟情。还有人说,罗成对不起单。在罗成围
困洛阳的时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1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f***x
发帖数: 3195
12

1/
北周于577年灭北齐,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杨坚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
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3月4日,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即隋文帝
,建国隋,北周亡。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587年10月26日废西梁后主萧琮,
西梁亡。隔年发动隋灭陈之战,589年2月10日,联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岭南诸州
悉为隋地。
至此,隋朝结束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二百八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中国的大一统。
请问,哪里写的"鲜卑就是蒙古种族蒙古语族,建立北魏统治华北地区,后来又和突厥
国联手南侵建立了唐朝"
w*******e
发帖数: 15912
13
从《兴唐传》浅谈单罗矛盾的产生发展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62234/
2013-01-31 15:08:14   来自: 童心苹果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兴唐传(全四册)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以来关于单罗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过。有人说,罗成从瞧不起单,因为他本
出身于官宦世家,他本来就对单这帮绿林众人瞧不上眼!甚至有人因此而直接说,在罗
成的心中,贾家楼结义的兄弟在他的心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因为最后的反洛阳,擒五
龙,罗成对于单雄信的心狠手辣没有看到兄弟情。还有人说,罗成对不起单。在罗成围
困洛阳的时候,是单的力保才让罗成活了下来。也是单的照料,罗成在洛阳一直住的好
,吃的好。但罗成最终恩将仇报,反了洛阳活捉了单雄信!当年贾家楼四十六友结义,
最后却面临对阵沙场的结局。所以,民间有言,要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单和罗的争议一直以来,是分析单雄信和罗成两个人物性格的时候都跳不过去的坎...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1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22
书名《六朝清羽记》22
作者:弄玉X 龙璇
出版:河图文化有限公司
OCR :妖刀手打团无名
出处:失落手打
第一章姊妹聚首
第二章波斯密信
第三章水路禁令
第四章明珠在怀
第五章泊陵鱼毒
第六章夜影入晴
第七章臂助复归
第八章田税三失
第一章姊妹聚首
临安。葛岭
「砰」的ー声,一只白玉碟砸得粉碎。清脆响声打破阁内的宁静,玉屑在青石板上
四处飞溅.
座中男子戴着一顶乌角巾,须发犹如墨染;虽然年逾五十,但狭长的眼中精光闪动
,显露出旺盛精力和勃勃的欲望。此时他面露怒容,旁边一名官员束手不语,噤若寒蝉.
一名男子弯下腰从容捡起玉屑,道:「太师息怒。陛下既然手诏请太师亲自出镇,
以朝廷惯例须建节,授节度使,并无他意。」
「节度使一职乃粗人至极致!老夫节制诸将如弄小儿,何须此职!」贾师宪厉声道
:「应龙!」
旁边那名官员躬身道:「在。」「替老夫上表,辞去节度使职位!」翁应龙道:「
是。」
廖群玉微微叹息。他放下玉屑,挺身望着座中独掌大权十余年的宋国一品太师,良
久说道:「太师不肯领节度使,请朝廷颁赐双旌双节,以明赏罚,如何?」贾师宪余怒
未消,只哼了一声。一名家仆进来。「老爷,夏将军求见。」贾...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15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薛 道 衡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 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 609年)。字玄
卿,隋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仕北齐、北周、隋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
名,为当时文坛领袖。
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13岁时,读《春
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世时人称为奇才。由
此以文才召世。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
,与当时文坛才子李德林、卢思道等常相过从。
北齐亡,周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
来又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土。
杨坚作相时,薛道衡效力于大将军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后又从征突厥,还
朝后,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仕途上开始有起色。当时薛道衡还兼任聘陈主使,多次往还江
东,对陈朝的腐败情况了解很深,所以多次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责以称藩”,也就是
不承认陈朝和隋对等,实有灭陈、统一南方之意。
隋文帝开皇八年( 588年),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吏部郎,随从晋王杨广、宰
相高颖出兵伐陈,专掌文翰。隋师临江,高颖问薛道衡:“
a***n
发帖数: 1993
16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7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北史笔记之九 隋家宫阙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隋文得天下
与不成功的前辈王莽有类似处,与后来赵宋也有类似处。更近的前辈且同姓的杨骏,西
晋杨后芷的父亲就狠颓,在女婿司马炎死后本来试图掌握大权,却干脆利落的被惠帝贾
后以皇帝名义矫诏夷三族。杨骏与之杨坚,从家族势力,到个人名望才能,可见杨坚得
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杨坚说,女儿乐平公主"有大恩于我",乐平公主更以为
自己"以四海与至尊"。这句话未必是事实,乐平公主对北周的影响力有限,而杨氏从
武川司马杨元寿,到起兵反鲜于修礼的杨桢,大将军杨忠,隋公杨坚,历西魏到北周,
其中杨忠更战功显赫,为其子建立起广泛的人际关系。
宇文泰建府兵制,设二十四军,以六柱国与十二大将军统率,后来又有更多的人封柱国
与大将军头衔,与杨忠地位相似的大有人在,那么宇文泰死后若干年,权力是如何落入
汉人杨坚之手?首先是老一辈柱国将军们,或赐死,或故去,宇文护杀赵贵与独孤信,
侯莫陈崇,李远,到宇文赟之时,握兵权有实力的,除了宇文家宗室外,就是尉迟迥了
...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632
18
来自葛书
在《普天之下》中我做过如下结论: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经过了一二千年的发展,到这时建立了以中原
为中心,以华夏族为主干的集权政权,但同时还存在着其他自治政权。 此后有一千余
年的时间内,存在着一个以秦朝疆域为基础的中原政权(在找不到确切名称的情况下,
姑且依惯例这样称谓),其版图时有盈缩;其余时间则分裂为若干个政权,但自治的政
权始终存在。
中国真正的统一是在1759年实现的,持续了81年。1840年后中国又进入了局部分裂或分
裂的阶段,至今还没有结束,真正的统一还有待完成。
所以对中国而言,分裂、分治的时间是主要的,统一的时间是短暂的。对中原王朝而言
,统一的时间略少于分裂的时间。但元朝以前分裂时间多于统一时间,元朝以后则基本
上是统一的。
在《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以下简称《启示》)中我进一步作了说明和具
体计算: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
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这九百五十年
中有若干年,严格说是不能算统一的,如东汉的中期、崇祯后期等。
如果以秦始皇灭...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2章 曹溪一脉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本为什么叫美国做米国zz
关于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是否含有侮辱中国的意思,最近又成为一个沸沸扬扬的话
题,前些时候新浪网使用域名“sina”,曾引起一些爱国人士的呕血之愤。不过对于“
支那”一词的由来,日本人为什么要用“支那”称呼中国等深层问题,却很少有人谈起
,因此试图在这里对“支那”问题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对中国的称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长期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一直怀有敬仰之心,在
隋唐时代日本专门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文化,这些结果使日本成为
世界上与中国在文化上最亲密的国家。当今世界上使用汉字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只有日
本了(韩国、越南等废除了汉字),这有点象英国和美国在语言文化上的亲密关系。日
本文化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很深,日本文化比中国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
族等的文化更接近汉族文化。英国和美国的语言文化纽带让他们成为密友,中国和日本
的语言文化纽带让我们成为仇敌,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尽管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可是“中国”这个名称却意外地非常年轻,1912年中华民国
成...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66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府的制度注定要互相残杀
从两《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可以分析出老李才是太原起
兵的总后台,李二只是急先锋。
zz
如果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所定的调子,在大业十三年以前,一直是
李世民在上蹿下跳搞三搞四,李渊则小心谨慎到几乎可以说懦弱的地步。
当时李世民拉拢了一大堆人以后,甚至担心父亲不肯造反,迟疑不敢向父亲说明。
这时已经下狱的刘文静向李世民出主意,说裴寂与李渊关系良好,可以先拉拢裴寂,然
后让裴寂帮忙劝说李渊。
于是李世民抓住裴寂好赌的性子,让辽山县令高斌廉做中介人,时不时就找裴寂赌
钱。大概裴老鬼过去太穷,所以对发横财这种事非常执着。李世民就故意输给裴老鬼很
多钱,一来二去,裴寂也不免陷入“拿人手短”的局面。然后李世民要裴寂帮他劝说父
亲,没想到裴寂向他透露一个消息,那就是他老爹居然已经和晋阳宫的美人有了一腿。
到了《新唐书》里,更进一步说,找宫人来和李渊上床正是李世民与裴寂商定的计策之
一,目的是逼李渊就范。这个,个人无法判断,所以不发表意见,呵呵。
总之这下李世民猜透老爹的假正经了,便跑去找父亲明目张胆劝父亲起兵,李渊开
始还继续装样子,气吼吼地吓唬...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534
22
真实的宫斗比影视剧要血淋淋得多。
先用几张影视作品截图来直观地展示古代后宫斗争的血淋淋。
#1
宋哲宗后宫,婕妤刘清菁指控孟皇后行巫蛊。由于此段历史没有影视作品,所以我截选
的是韩剧里朝鲜仁祖后宫赵贵人指控庄烈王后行巫蛊的这段,正好内容惊人相似。
当时孟皇后宫殿里的三十多个宫女太监们都被逮捕了,被刘清菁同党的梁从政残酷逼供
,手脚折断,舌头都被割掉。到了御史董敦逸来审查的时候,发现这三十多人都已经不
成人形了。
事闻,诏入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
,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
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
但根据另一本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的记载,当时审查的结果对孟皇后、尼姑法
端等人行巫蛊细节记得特别清楚,包括用驴驹媚等物制媚药,把病死者骨灰放到刘清菁
宫室,用大钉钉在刘清菁画像上等等。一个小小婕妤不可能有能力去布那么大一个局,
找来那么多证物来陷害皇后。由此判断,孟皇后确实如陈阿娇等皇后一样,的的确确行
了巫蛊。只是由于日后出于政治考虑,南宋皇室塑造了孟氏的无辜形象。看来宫斗真是
你死我活之战。...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譚嗣同:仁學
仁學
作者:譚嗣同 清
目录
■1 自敘
■2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3 仁學一
■3.1 一
■3.2 二
■3.3 三
■3.4 四
■3.5 五
■3.6 六
■3.7 七
■3.8 八
■3.9 九
■3.10 十
■3.11 十一
■3.12 十二
■3.13 十三
■3.14 十四
■3.15 十五
■3.16 十六
■3.17 十七
■3.18 十八
■3.19 十九
■3.20 二十
■3.21 二十一
■3.22 二十二
■3.23 二十三
■3.24 二十四
■3.25 二十五
■3.26 二十六
■3.27 二十七
■3.28 二十八
■3.29 二十九
■3.30 三十
■4 仁學二
■4.1 三十一
■4.2 三十二
■4.3 三十三
■4.4 三十四
■4.5 三十五
■4.6 三十六
■4.7 三十七
■4.8 三十八
■4.9 三十九
■4.10 四十
■4.11 四十一
■4.12 四十二
■4.13 四十三
■4.14 四十四
■4.15 四十五
■4.16 四十六
■4.17 四十七
■4.18 四十八
■4.19 四十九
■4.20 五十
自...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4

不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A%8B%E6%9C%9D
年代 戶數 口數 備註
陳宣帝太建九年(577年) 600,000戶 2,400,000人
北周靜帝大定年间(581年) 4,622,528户 29,016,484人 楊堅受禅,隋朝成
立,即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7,000,000户 约40,000,000人 隋文帝發動隋滅陳
之戰,南朝陳亡。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 8,700,000户 44,500,000人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 8,907,546户 46,019,956人 此為隋朝戶口最多時
期,大體上恢復了四個世紀以前東漢時期的戶口數。
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 8,613,345户(估計) 约44,500,000人 612年隋煬
帝征伐高句麗失敗,據說30多萬隋軍僅有2700人返回。613年發生隋末民變。
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 1,800,000户 ...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469
25
长篇历史纪实文学连载:大唐圣主李世民(5)(图)
周若水
李世民劝父起兵救民:“父亲大人,儿有大事要与父亲商量。如今主上昏庸无道,
百姓穷困,盗贼四起,大隋的气数已尽,我们何不承天时、顺民意,兴义师以号令
天下,拯救黎民出水火!”
【人民报消息】(接上)
第五章 怜苍生世民承天命 弃无道李渊兴义师
隋炀帝雁门被围,经李世民神计退兵,劫后余生的他,隐隐地有种来日无多之感,也就
更觉得生之可贵。而东都洛阳实在是太不安全,北有突厥屡屡進犯,周围又是盗贼群起
,这令他寝食难安。自大业八年以来,杨广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晚上难以入睡,
夜里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每晚都要几个宫女在旁不停地轻拍慢抚,杨广方可入睡。
大业十二年四月(西元616年),杨广的宫殿西院起火了,这把火,令杨广对东都洛阳
彻底生厌。看着冲天的火光与滚滚的浓烟,杨广的胆都吓破了:“盗贼怎么这么快就杀
進宫来了?还放火烧宫!”杨广本能地跑到皇宫西花园的草丛里藏了起来,等到大火熄
灭了回宫,才知道原来是虚惊一场。此后,失眠的痛苦比以前更甚了,杨广想或许只有
远离北方才会安全。
这年七月,杨广不顾大臣的死谏,带着妃嫔、皇子,群臣,浩浩荡...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94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素季阿姨到炎帝黄帝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嘉定朱有曾辑录
五帝
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山海经·海内经》注。)
帝王之崩曰陟。(《韩昌黎集·黄陵庙碑》)国维案:此昌黎隐括本书之语,非原文如
是。
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太平御览》七十九
引《抱朴子》曰:“汲郡中竹书”云云。今《抱朴子》无此文。)
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路史·后纪》六。)
颛顼产伯鲧,是维若阳,居天穆之阳。(《山海经·大荒西经》注。)
帝尧元年丙子。(《隋书·律历志》引,丙作景,避唐讳。《路史·后记》十引,无帝
字。)
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山海经·海内南经》注。《史记·高祖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
子丹朱于丹水”。《五帝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子丹朱”。)
命咎陶作刑。(《北堂书钞》十七。)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通鉴外
纪》一注引《隋巢子》、《汲冢纪年》。《路史·后纪》十二注云《纪年》、《墨子》
言“龙生广,夏冰,雨血,地坼及泉,日夜出,昼不见”,与《外纪》所引小异。)
夏后氏

居阳城。(《汉书·地理—志》注、《续汉书·郡国志》注。)
黄帝至禹...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21667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从素季阿姨到炎帝黄帝
☆─────────────────────────────────────☆
RoadforCN (胡菊花:日出江花锦涛红) 于 (Sun Nov 14 07:05:57 2010, 美东) 提到:
现在缅甸的素季阿姨出来了,一个亮点是外发,外发了西方的白人。素季阿姨登基成功的话,等于又一个黄种人部落被白人精神统治了。缅甸黄人天天膜拜自己的民主女神,民主女神却天天在白人的鸡巴下叫床。多讽刺的一幕。
说到这来一段野史。炎黄何许人也,历史记载得似是而非。从现有的竹简史看,炎黄两部落都是从蒙古草原南下,征服了蚩尤部落。炎帝有赤发,黄帝有黄发,蚩尤则是黄虫子的意思,估计是战败被杀后对其黄皮肤的蔑称。
现在睁眼看世界了,赤发者,凯尔特部落也;黄发者日尔曼部落也。原来是两外来部落战胜了本地的黄皮肤蚩尤部落。实际上,有网络文章记述,在商墓里发现了不少贵族是白人,但相关单位禁止公开发表。
现在找不到反驳这个猜测的证据,从蒙古草原下来的部落会不会真是白人?但可以肯定,最后被统治的蚩尤部落应该就是现在黄皮肤的中国人。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赶在结束前凑一篇挣包子,轻砸
论起说书人,不能不提起鼎鼎大名的一位:柳敬亭柳麻子。他的名字在当时人笔记里都
有记载,尤其孔尚任桃花扇里他是点缀其中的重要人物,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昆曲桃花
扇因为时间等限制,而且为突出主角的悲欢离合罢,40出戏一番削减整合,这个人物
整个就被砍掉,更不要说他在剧中说书的段子了。据说当时这种传奇可以搬演几天细细
唱来,想必有柳敬亭说书段子,笙箫且住而听鼓板讲书,应该很是有趣。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光彩照人,第一出听稗即是中心,为复社的饱学书生们说些稗官野史
,正如柳先生自己所说:
相公都是讀書君子,甚麼《史記》、《通鑑》,不曾看熟,倒來聽老漢的俗談。
他却别开声面,对着书生们不讲那些英雄演义却讲孔子,还是书生们最最滥熟的论语里
的一段: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这是当时鼓词,也是剧中讲书最细致的一次,一共五段鼓词,只贴一段未说之前的开场
白罢:
(拍醒木說介)敢告列位,今日所說不是別的,是申魯三家欺君之罪,表孔聖人正樂之功
。當時魯道衰微,人心僭竊,我夫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那些樂官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越南文獻與碑誌資料中的李常傑
耿慧玲∗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以中國史書、越南史書及越南其他文獻與銘文資料來
重現一
位越南歷史人物—李常傑的生平。
越南在五代時期逐漸脫離中國的直接統治,一直到李常傑率眾入侵
欽、廉、
邕州造成宋朝極大的挫敗,自此之後,宋朝默認越南的獨立地位,越南史家稱之
為「古今第一武功」,李常傑正是領導這一次戰役的重要人物。然而在中
國的史
書記載中並沒有「李常傑」的事蹟,透過中、越的史籍及地方文獻及刊刻的碑銘,
可以知道,李常傑世為簪纓,其父郭盛溢曾任李太宗時的太尉,常傑二十
歲清身
入宮侍太宗,聖宗時因從征占城,功拜輔國太傅、遙授諸鎮節度、同中書
門下、
上柱國、天子義弟、輔國上將軍、開國公,經略清化、乂安兩地,仁宗即
位,李
常傑任太尉...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0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赶在结束前凑一篇挣包子,轻砸
论起说书人,不能不提起鼎鼎大名的一位:柳敬亭柳麻子。他的名字在当时人笔记里都
有记载,尤其孔尚任桃花扇里他是点缀其中的重要人物,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昆曲桃花
扇因为时间等限制,而且为突出主角的悲欢离合罢,40出戏一番削减整合,这个人物
整个就被砍掉,更不要说他在剧中说书的段子了。据说当时这种传奇可以搬演几天细细
唱来,想必有柳敬亭说书段子,笙箫且住而听鼓板讲书,应该很是有趣。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光彩照人,第一出听稗即是中心,为复社的饱学书生们说些稗官野史
,正如柳先生自己所说:
相公都是讀書君子,甚麼《史記》、《通鑑》,不曾看熟,倒來聽老漢的俗談。
他却别开声面,对着书生们不讲那些英雄演义却讲孔子,还是书生们最最滥熟的论语里
的一段: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这是当时鼓词,也是剧中讲书最细致的一次,一共五段鼓词,只贴一段未说之前的开场
白罢:
(拍醒木說介)敢告列位,今日所說不是別的,是申魯三家欺君之罪,表孔聖人正樂之功
。當時魯道衰微,人心僭竊,我夫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那些樂官恍...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eawolf (执中以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小说讲经史】说书人柳敬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1 14:42:59 2013, 美东)
赶在结束前凑一篇挣包子,轻砸
论起说书人,不能不提起鼎鼎大名的一位:柳敬亭柳麻子。他的名字在当时人笔记里都
有记载,尤其孔尚任桃花扇里他是点缀其中的重要人物,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昆曲桃花
扇因为时间等限制,而且为突出主角的悲欢离合罢,40出戏一番削减整合,这个人物
整个就被砍掉,更不要说他在剧中说书的段子了。据说当时这种传奇可以搬演几天细细
唱来,想必有柳敬亭说书段子,笙箫且住而听鼓板讲书,应该很是有趣。
柳敬亭在桃花扇里光彩照人,第一出听稗即是中心,为复社的饱学书生们说些稗官野史
,正如柳先生自己所说:
相公都是讀書君子,甚麼《史記》、《通鑑》,不曾看熟,倒來聽老漢的俗談。
他却别开声面,对着书生们不讲那些英雄演义却讲孔子,还是书生们最最滥熟的论语里
的一段: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
少師陽... 阅读全帖
v***l
发帖数: 1738
32
127、神画张僧繇
南朝梁武帝萧衍时,大画家张僧繇为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绘画神技当世一绝
。梁武帝思念镇守在外的诸位皇子,招张僧繇为诸王画肖像,张僧繇援笔立成,皆惟妙
惟肖纤毫毕现,梁武帝看画,如对其人面。
张僧繇为江陵(今湖北荆州)天皇寺作壁画,画完佛像之后,又在一处墙壁之上,
画了孔子和"十哲"( 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
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都形神兼备呼之欲出。梁武帝很奇怪,问道
:"寺院里你画佛像就行了,干嘛要画孔圣人师徒呢?"
张僧繇笑道:"以后就靠他们了。"
再问,张僧繇就说天机不可泄露。
后来,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下诏灭佛,大肆焚烧寺院庵堂,荼毒佛门中人,唯独天
皇寺画有孔圣人,才得以免除灭顶之灾。
张僧繇还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但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答道:"画
龙若点睛,龙必定飞去。"大家都笑他吹牛,坚持要他点上眼睛试试。张僧繇勉为其难
,轻轻四点,顿时雷霆霹雳,两条龙破壁腾空飞起,消失无踪。而没点眼睛的另两条龙
,还乖乖地留在墙壁上。
其鬼斧神工竟致于此啊!
唐 李冗《独异志》
另外,唐朝刘餗的《隋唐嘉话》...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2版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张宏良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张宏良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周天子老姬家的诸侯国
☆─────────────────────────────────────☆
father (炎黄太郎) 于 (Mon May 23 13:50:57 2011, 美东) 提到:
鲁国,周公旦的后代
燕国,召公奭的后代
魏国,据说是毕公高的后代
管国,蔡国,也就是姬(管)叔鲜,(姬)蔡叔度的国家
曹国,姬叔振铎
成国,姬叔武
霍国,姬叔处
卫国
滕国,姬叔绣
晋国,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
吴国,姬姓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
虞国,姬姓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
虢国,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
这是我抄的,燕国,魏国,和吴国都是姬姓?夫差原来是姓姬?
☆─────────────────────────────────────☆
dhzdhz (敦厚之大胡子教主) 于 (Mon May 23 13:55:54 2011, 美东) 提到:
郑应该也是姬姓。
吴显然是姬姓。是周文王伯伯的后人。

☆─────────────────────────────────────☆
fingerling54 (黑暗虎鲸) 于 (Mon May 23...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3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谁有千古兴亡一文?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民众抗衡官权的天然依靠力量
F*******e
发帖数: 589
37
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张宏良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
w*********g
发帖数: 30882
38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儒家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
、“义”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之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
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不忠不孝是
十恶不赦的重罪,人人得而诛之;
“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党营私,结党夺权争利,是
儒家文化官场的传统文化;
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的恩典,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被儒家当作圣人,
是永远伟大、光荣和正确,出了问题都是小人(即下级)的过错和责任。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上下纵横互为支撑
,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
体系。所以社会公德是不受重视的,自私自利衍生为团体、血缘和地域利益的亲疏,远
近,轻重和高下。所以任人唯亲是儒家这种文化的延伸;而强权就是真理,有权有钱就
有地位,只要有了地位,对于小人(劳动人民,...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39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
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
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近来可以看到
,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历史定律”。这其
中有黄炎培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杨写的“瓶颈定律”;秦晖写
的“黄宗羲定律”;吴思写的“血酬定律”;杨光写的“传统权力合法性定律”以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败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环定律”等等。

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否都能称之为“定律”,也有疑问。但它们确实是在不断地被
重复,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学者们何以对历史定律产生兴趣?我以为他们的用心,是要
打破我们历史上那些千古不变的东西。“后人复哀后人”,这样的重复,给我们太多的
痛苦。
从各种各样的说法中选出九条,姑且称之为“定律”,也谈一...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0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帖:历代攻蜀行军路线考略
历代攻蜀行军路线考略 作者:鲜肖威
来源: 陈庆之的日志
四川盆地四周高山环列, 路途崎岖, 自古有天险之称。三国时的诸葛亮就有“ 益州险
塞” 之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咏叹。故此, 人们历来
把进出四川视为畏途。平时出人蜀地尚且如此行军征战进人四川盆地更应是难上加难了
事实上也不尽然。二千多年来, 从境外攻人蜀地的行军征战行动不下二十多次, 其中十
几次都取得了成功。可见天险是不足畏的, 人谋可以涉天险。据笔者初步研究历代从境
外攻人四川。获得占有全川的重大军事行动共有以下十几次:
1.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
十月, 平蜀。
2.东汉建武十一年初公元35年, 光武帝刘秀派兵由川北陆路和川东长江水路伐蜀, 取成
都, 蜀亡。
3.三国时,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自秦陇伐蜀。邓艾出奇兵自阴平险
道取江油, 逼成都, 蜀汉亡。
4.东晋公元346年从长江水路伐蜀。次年攻下成都, 成汉亡。
5.十六国时公元373年秦符坚自秦地经剑阁攻蜀, 取成都。
6.公元413年刘裕命朱龄石为帅, 经长江水路...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朝打破了历史规律
这个“大乱”的标准太低了吧。秦和隋都是中国分裂数百年之后建立的王朝。从清亡到
土共一统天下,不到50年。这个真还算不上大乱。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比,秦,隋和民国都是中国政治体制大变革的朝代。秦是废封建行
郡县,隋实行三省六部制,民国行共和。不过民国和秦隋比起来实在是太弱了。
g*****p
发帖数: 790
43
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出身也最为高贵。他
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李世民除了具备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
还有几个优势是李世民独有的。
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浓厚的危机意识。
责任心是领导人物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没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
样会祸国殃民,不是渎职就是滥用职权。中国的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
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玩垮了或玩丢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
,中华文明也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中国也因此不可挽回地衰落下去,由天朝大国沦为二
流末国到最不发达国家。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坐上皇
帝宝座后,并没有象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下来
好好放松一下,利用手中的职权尽情享受一下荣华富贵的滋味。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
勤于政事,一头埋在公务里,每天只睡很少的时间,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
,裁决案件和办理公事,有时一连几个小时也不肯停下来休息一下,以致常常忘记了吃
饭睡觉。
和那些志得意满的 权力人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点一 一点花絮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加点八卦,虽然已经为人谈滥
独孤信作为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帅哥,侧帽风流留下一段佳话,更加以若干皇帝的岳父
身份为人瞩目。独孤一家历史,要从周书,隋书,北史看到新旧唐书。本传说他美容仪
,善骑射,其实这种描述在南北史里常见,魏晋风流遗韵。不过史书作者接下来记述的
那一段侧帽风流往事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
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帽应该是鲜卑人习戴的那种风帽,不过北周时已经是简化改良版,后来发展成华夏衣冠
习见的男子幞头,在北周北齐的墓俑壁画里亦常见。独孤信生平按北史本传,大致总结
一下,二十余岁从贺拔度起兵,到永熙三年32岁入关 ,随即出镇荆州,不敌东魏而奔
梁,在梁三年,至大统三年537年始还长安,其年35岁。四年守洛阳败走。六年先镇荆
州,再秦州,留下侧帽风流故事,其时年近四十。(此时依然重修饰而能领导服饰潮流
。而且不能不说名字真是重要,如果独孤同学一家当年南迁入洛,如果他没有跟随孝武
出关后来又被赐名信,那么他的名字就是:刘如愿。其实这个名字也还不错,不过刘这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S**m
发帖数: 5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英雄莫问出处 富贵当问缘由
盛唐中国强健的精神大概就来源
这些鲜卑战士吧.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记载北魏权臣尔朱荣把北魏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
淹死,在河阴诛杀朝臣两千多人,派兵又把自己刚刚立为魏帝的元子攸两个亲兄弟杀害,
把元子攸劫持于一个帐蓬内,准备处理掉。一不做二不休,尔朱荣军士高呼“元氏既灭,
尔朱氏兴”。“时都督高欢劝荣称帝,左右多同之。”《周书·贺拨岳传》关于此段历史
的记载也如此。可如果翻看《北齐书》和《魏书》中高欢的帝纪《神武纪》,倒成了“献
武王(高欢)等曰:‘未若奉长乐王以安天下’,于是还奉庄帝”、“荣将篡位,神武(
高欢)谏……”——史书记载大相抵触:《周书》、《资治通鉴》说高欢为了巴结尔朱荣
而劝他篡位自立,《北齐书》、《魏书》反而把高欢说成是一个心存魏室宗高的忠臣大好
人!为什么会如此呢?《魏书》的作者是魏收,他本来就是灭亡了魏朝的北齐臣子,加之
北齐帝王个个凶残荒淫,高压高爵之下自然要美化老皇帝,否则也说不通高欢日后起兵反
叛尔朱氏的理由;加之魏收本人也是个无良文人,谁和他关系好他就在史书中美化这些人
的先人前辈,谁和他不好他就故意不给这些官员的家人入传或有意丑化人家,并狂...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9
李密最初投靠翟让,以及翟让手下重要部下在旧唐书列传第三李密传里
是这么描写的
会东郡贼帅翟让聚党万余人,密往归之。或有知密是玄感亡将,潜劝让害之,
让囚密于营外。
密因王伯当以策于让曰:“当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
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京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
精勇,席卷二京,诛暴灭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让深加敬慕,遽释之。遣说诸
小贼,所至皆降。密又说让曰:“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
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未若直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勇马肥,然后与人争
利。”让以为然。自是破金堤关,掠荥阳诸县城堡,多下之。荥阳太宗杨庆及通守
张须陀以兵讨让,让曾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将远避之。密曰:“须陀勇而
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公但列阵以待,为公破之。”让不得
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于木林间设伏。让与战不利,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
须陀众溃,与让合击,大破之,遂斩须陀于阵。让于是令密别统所部。密军阵整肃,
凡号令兵士,虽盛夏皆若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皆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
用。寻复说让曰:“...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50
强力反弹 有限扩张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二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
,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
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
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总结中国
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面对强敌,坚
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从总体上看,中国
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
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
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历史上举凡曾经
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古罗马、拜占庭、西夏、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国
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竭枯涸。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
。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