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革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d
发帖数: 2217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魏历任雍州刺史,征西将军
小考了一下曹魏历任雍州刺史和征西将军:
1.早期雍州刺史这个职位并不重要,大概因为
当时的敌人是张鲁,马超之类的.
2.到三国鼎立以后,这两个职位都很重要,特别是征西将军.
例如齐王即位后不久,曹爽就把职位给了夏侯玄,
并策划了从骆谷入侵蜀汉的军事行动,
高平陵政变以后,司马懿立马把夏侯玄更换为郭淮,
并导致了夏侯霸的叛逃.
3.这两个职位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雍州刺史干的不坏,
就可能升为征西将军,如郭淮,陈泰.
4.征西将军在夏侯渊之后到张郃的征西车骑将军以前,
居然没查到再有任职记录.难道痛失夏侯渊之后,让曹操决定
永久保留这个10号球衣的位置?
雍州刺史:
徐奕 建安17年(212)~建安21年(213)
张既 建安21年(216)~黄初元年(220),黄初4年死亡.
郭淮,黄初元年(220)~嘉平元年(249),迁征西将军.
陈泰,嘉平元年(249)~正元2年(255),迁征西将军.
王经,正元2年(255)~正元2年,战败革职?
诸葛绪,正元2年?(255)~景元4年(263)
征西将军:
夏侯渊,建安21年(216)~建安24年(219),战死
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太和2年(...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
☆─────────────────────────────────────☆
qed (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 于 (Wed Apr 11 23:57:15 2012, 美东) 提到:
小考了一下曹魏历任雍州刺史和征西将军:
1.早期雍州刺史这个职位并不重要,大概因为
当时的敌人是张鲁,马超之类的.
2.到三国鼎立以后,这两个职位都很重要,特别是征西将军.
例如齐王即位后不久,曹爽就把职位给了夏侯玄,
并策划了从骆谷入侵蜀汉的军事行动,
高平陵政变以后,司马懿立马把夏侯玄更换为郭淮,
并导致了夏侯霸的叛逃.
3.这两个职位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雍州刺史干的不坏,
就可能升为征西将军,如郭淮,陈泰.
4.征西将军在夏侯渊之后到张郃的征西车骑将军以前,
居然没查到再有任职记录.难道痛失夏侯渊之后,让曹操决定
永久保留这个10号球衣的位置?
雍州刺史:
徐奕 建安17年(212)~建安21年(213)
张既 建安21年(216)~黄初元年(220),黄初4年死亡.
郭淮,黄初元年(220)~嘉平元年(249),迁征西将军.
陈泰,嘉平元年(249)~正元2年(255...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左宗棠曾做骆秉章的幕宾。某日,樊燮公以总兵身份拜见骆秉章,骆让他顺便拜见一
下左宗棠。樊听命拜见,但不过寻常作揖,没有行请安大礼。左宗棠怒道:“武官无论
大小,见我都要请安,偏你为何不?”樊答:“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
武官虽轻,我也是朝廷二三品官呢!”左宗棠大怒之下,竟伸脚踹之,厉声呵斥道:“
王八蛋,滚出去!”不久之后,樊被革职。回乡之后,樊大宴父老,发誓道:“左宗棠
不过是个举人,既辱我身,又夺我官,且辱及我的先人,视武人如犬马。我的两个儿子
一定要为我雪耻,不中进士、点翰林,无以见先人于地下。”其又在牌板上写了“王八
蛋,滚出去”六字,放在祖宗神龛旁,时时作为警醒。而他的两个儿子樊增祹、樊增祥
均在其严厉督促下,习文励志,且每日以书写“左宗棠可杀”五字而警醒自己。二子后
来都学有所成。增祹早夭;增祥则中得进士,为一代诗词名家,曾任陕西藩司。清廷在
西安为左宗棠建专祠,增祥就拒绝致祭,说:“宁愿违命,也不能获罪于先人!”
f*******l
发帖数: 8811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如果按照个人人际交往,那么左宗棠不仅是嚣张,
而且是睚眦必报。
仅仅因为一个2/3品大员按照规矩而没有按照惯例给他行大礼,
就把对方革职了。
但是,前面说过了,这个事情不是个人行为。
左宗棠代表的是文官系统,他要对方行礼是文官对武官的羞辱与压制。
该武官不肯行礼,不仅是藐视左宗棠,而是挑战整个文官系统的权威。
这种事情,谈不上对错。
政治游戏,有它的规则。
谁赢了谁就是对的。
再要引申说,文官压制武官,到底对不对?利大于弊害是弊大于利?
这是根本说不清楚的事情。
l**k
发帖数: 45267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这事就跟什么文官系统武官系统没有关系。左公牛逼,最大的本钱是因为他有治军用兵
的韬略,这在当时的乱世乃是朝廷最看重的本事。骆秉章手下无论文武,见他都要行礼
的。
只不过呢,姓樊的是唯一因为不敬左公而被革职的官员,因为他是独一份,所以悲愤的
时候想到自己的身份,把这归咎于左宗棠看不起武人,这自然不奇怪。但实际上,左宗
棠自入幕参赞军务,到拜为总督,政治生涯以兵事为主,跟手下武将关系也不错,说他
歧视武人没有丝毫依据。我怀疑这个樊总兵没多大本事,所以左公一直看不上他,这次
是故意找茬了。
s********n
发帖数: 1540
6
太平天国北伐军最后悲壮的一战----冯官屯之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19:33:47 2012, 美东)
1854年4月29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在林凤祥、李开芳带领下,冲破重围,自阜城南下,
于5月5日攻克连镇。为接应北伐援军,李开芳又与林凤祥相商,于5月28日统带630余名
骑兵南下,次日占据高唐,在高唐与胜保为首的清军相持9个多月。1855年3月7日,僧
格林沁攻克连镇,北伐军主力覆灭,旋奉命“带兵驰往高唐督办军务”。李开芳又于3
月17日夜率余众300余人自高唐突围而出。太平天国北伐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
自高唐突围后,太平军直奔东南而去。僧格林沁亦整队穷追。途中,太平军打听到茌平
冯官屯粮草甚多,遂一鼓而进,向屯内发动攻击。当地地主武装企图抵挡,但经不住太
平军的锐利攻势,武监生邹桂林等执械阻挡,先后被杀,太平军乘胜占领了冯官屯。鉴
于该屯不仅确实有粮,而且还有城堡,加上后面官兵追赶甚急,太平军遂决定在此据守
,进行最后的抵抗。
冯官屯距高唐州城45里,距茌平县城18里。 “屯内富室之居高楼大厦,缭以墙垣,皆
砖石为之”,“十分坚固,炮不能入”。太...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7
孙之獬(1591—1647),山东淄博淄川县人。明天启2年(1622年)进士,初为庶吉士
,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7年(1627)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元年(1628),被列入
魏忠贤阉党逆案,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又命以兵部尚
书衔招抚江西。后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应“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
用。”
据野史笔记载,孙之獬投清居官时,有过一段臭名昭著的“上疏建议清廷下达削发令”
的历史,人称中国第一汉奸。
《研堂见闻杂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薙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其为汉
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
,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
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
,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清稗类钞》载:
“世祖初入关,前朝降臣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殿陛之间,分满、汉两班,
久已相安无事矣。淄川孙之獬,明时官列九卿。睿亲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8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693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秋瑾的家庭生活和一些八卦ZT
1)鲁迅?可不是一般人啊。祖父是进士,父亲是秀才,祖父被革职下狱时"周家每年必
须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
以下来自wiki: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绍興府會稽縣府城内東昌坊口(今屬绍興市越
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名為周樟壽。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
在北京任官員。鲁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颐。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
才,母親鲁瑞。
1892年,11歲就讀於家鄉绍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
1898年,17歲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
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並與陳衡恪结下友谊,
1901年畢業。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鲁迅兄弟則被安插
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
家每年必须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
2)老蒋?可也不是一般人啊。"蔣家自蔣中正祖父蔣斯千開始經營鹽業,家境可謂富裕
"。而且"十七歲入奉化鳳麓學堂,學習英文、算術等西學",1904年就能有老师教学英
文的...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693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秋瑾的家庭生活和一些八卦ZT
1)鲁迅?可不是一般人啊。祖父是进士,父亲是秀才,祖父被革职下狱时"周家每年必
须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
以下来自wiki: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绍興府會稽縣府城内東昌坊口(今屬绍興市越
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名為周樟壽。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
在北京任官員。鲁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颐。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
才,母親鲁瑞。
1892年,11歲就讀於家鄉绍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
1898年,17歲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改名為周樹人。
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並與陳衡恪结下友谊,
1901年畢業。
18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鲁迅兄弟則被安插
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
家每年必须花費大筆資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
2)老蒋?可也不是一般人啊。"蔣家自蔣中正祖父蔣斯千開始經營鹽業,家境可謂富裕
"。而且"十七歲入奉化鳳麓學堂,學習英文、算術等西學",1904年就能有老师教学英
文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人民日报》编者按(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
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
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
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种种不同的意见,因
为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辩论,多年来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本报过去也发表过吴晗同志的《海瑞骂皇帝》(笔名刘勉之,一九五九年六月十六日)
、《论海瑞》(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还发表过其他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
我们准备就《海瑞罢官》这出戏和有关问题在报纸上展开一次辩论,欢迎史学界、哲学
界、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踊跃参加。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的政权
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
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
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写错了,那末,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
并没有什么不...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59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教一个历史问题:关于李卫
看看这个。你会发现李卫能上位根本还是因为是个能臣,而非忠臣,更不是愚忠。
李卫轶事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苏丰县一家家境
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
“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
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禛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
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
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雍正十分看重李卫“勇敢任事
”的优点,一继位就任命李卫为云南道盐驿道,次年擢升为布政使掌管朝廷重要税源的
盐务。雍正三年 1725年 又被擢升为浙江巡抚兼理两浙盐政。雍正五年,李卫“寻授浙
江总督,管巡抚事”;翌年,朝廷又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
,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
、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
李卫任浙江、直隶总督十多年倒做了几件让世人称赞的好事。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
强了...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7 20:48:38 2012, 美东)
宾长初
李秀成(1823~1864年),原名以文,出生于广西藤县的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曾
随舅父读过三年书,成年后“孤寒无食”,依靠“种地耕山,帮工就食”,过着清贫的
生活。
效命疆场
1851年9月,太平军路过藤县,李秀成同家人一道参加了太平军,成为一名普通的
“圣兵”。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亲自提拔他为右四军帅,把守太平
门外新营。不久,又升为后四监军,把守仪凤门外高桥。同年10月,李秀成随石达开赴
安庆抚民,“巡查民务,又兼带兵,修营作寨,无不尽心”。1854年春,春官正丞相胡
以晃克庐州,李秀成奉调协守,以功被提拔为殿右二十指挥。1856年初,升任地官副丞
相,奉调随燕王秦日纲救援镇江。李秀成出奇兵,带三千人乘黑夜越过汤头岔河包抄清
军侧后,与陈玉成、吴如孝内外夹攻,重创清军,解除了镇江之围。太平军乘胜渡江至
瓜洲,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6月,又配合石达开等踏破清军苦心经营了
三年多的江南大营。因功升为地官正丞相。
1856年9月,天...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充满了内讧和汉奸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开国的汉族功臣
李率泰(1608-1666年)清代将领。初名延龄,字寿畴,汉军正蓝旗人,后金将领李永
芳子。历官都督同知、兵部侍郎。
初名延龄,年十二,入侍清太祖,赐今名。年十六,以宗室女妻之。弱冠 李延龄画像
[1]
,从清太宗征察哈尔、朝鲜及明锦州,又从贝勒阿巴泰征山东,并有功,洊擢梅勒额真。
编辑本段入关立功顺治元年,命以刑部参政兼任,率师驻防锦州。四月,从睿亲王多尔
衮入关,破李自成;又率兵徇山东、河南,斩自成将赵应元,降其众万人。二年,从豫
亲王多铎破自成兵潼关。移师南征,克扬州,下江宁,分兵定苏州、松江诸郡。江阴典
史阎应元拒守,督兵攻破之。豫亲王令驻防苏州。会明将吴志葵、黄蜚等来犯,时城兵
仅千馀,率泰使绕城张帜为援兵状。志葵等斩关入,劲骑突起截击,尽歼之。
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平浙江、福建,叙功,授世职二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五
年,郑彩犯福建漳、泉诸郡,诏率泰与靖南将军陈泰协剿,斩获甚众。复长乐、连江二
县。彩走,复擒斩所署总督顾世臣等,遂克兴化。寇攻福州十四月,围始解。民食尽,
江西盗郭天才自杉关长驱至福州,载米麦江上,诱民出就食。率泰师次建宁,檄守吏严
备,乃夜焚洪山桥遁。... 阅读全帖
N***i
发帖数: 410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萧峰痛诉民族苦难史 三
王孝杰还是唐代武庙祭祀的64历代名将和北宋武庙祭祀的历代72名将之一
丫的光辉事迹是,把唐朝中前期的三次大败全部凑齐了。第一次被俘好几年才逃回去,
第二次被革职为民,第三次把自己老命丢了
b*******7
发帖数: 907
19
作者:马勇
所谓”近代中国”,可能有很多解读,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中
国面对西方挑战而给出的回应。西方的挑战,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传统中国文明面对
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中国能不能在西方全新的工业文明挑战后给予积极回应,能不能
在精致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增加一个工业文明,确实一度成为中国人的焦虑。不过从过往
一百多年中国现代化史的角度想想,并不那么可怕。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是
一个不必怀疑的主题,关键只在于中国怎样走上世界?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中国取得
了巨大成就;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并将这些制度文明拣择性地融入中国既成制度架构
,中国也在甲午战争之后做了认真的尝试,直至维新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发生,中国
终于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沉痛反省,开始了新政,进而开始了预备立宪。应该承认,
中国在这个时间段的尝试并不错,踏准了世界历史的节奏,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全
新的宪政国家指日可待。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皇族内阁,一个铁路干线国有化政策,
将先前努力付之东流,中国还能走上宪政之路吗,成为许多中国人1911年下半年的现实
焦虑。
忍不住发难
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 阅读全帖
p********k
发帖数: 88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ZT] 作者:雷颐
1911年10月30日,武昌起义20天后,清廷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做出大幅度让步、妥
协,企望渐成燎原之势的“乱事”能因此迅速平息。
这四道上谕是:
——《俟简贤得人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
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7-598页)。此谕终于承认
,半年前惹众怒的“皇族内阁与立宪政体不能相容”,而“本年设立内阁,仍令王公等
充国务大臣,原属一时权宜之计,朝廷本无所容心”。宣布解散皇族内阁,许诺“一俟
事机稍定,简贤得人,即令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并将内阁办事暂行
章程撤销,以符宪政而立国本”。
——《准开党禁颁布特赦谕》(同上,第95-96页)。此谕先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党
禁”:“党禁之祸,自古垂为炯戒,不独戕贼人材,抑且消沮士气”,但是“况时事日
有变迁,政治随之递嬗,往往所持政见,在昔日为罪言,而在今日则为谠论者。虽或逋
亡海外,放言肆论,不无微瑕,究因热心政治,以致逾越范围,其情不无可原。兹特明
白宣示,特沛恩纶,与民更始,所有戊戌以来,因政变获咎,与先后因犯政治革命嫌疑
...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献忠屠川”真相 转
给你们转个比较专业的评论文章. 听人说,不能随口伙同;尽信书,还不如无书。独立
思考很重要
张献忠其人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在今陕西定边)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
1606 年)九月初十日。明朝将户口分为民籍、匠籍、灶籍、军籍,等等,张献忠祖先
世代是军籍。到明中后期,军队腐败,逃军增多,他父亲已脱离军籍而务农。张献忠自
幼家贫,读书不多,成年后曾在官府做捕快,后被革职,又投入军营做边兵。在军营中
受人欺侮而行凶,差点被判死罪,鉴于他曾立过战功,方免一死,挨了一百军棍,关入
狱中。他出狱后,穷无所归,于是投入了王嘉胤义军。
明朝一代,陕西、山西、宁夏等省都驻有不少防北方蒙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
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
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
,拉队伍造反。
崇祯元年(1628 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
,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民反。一人登高呼,众人如潮
涌,数月间陕北几十支饥民与边兵、驿卒的造反队...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字狱是利用文字的多义性
徐骏一个翰林院庶吉士,本人手里面没啥权。此案没啥牵连,可以政治目的即便有也很
有限。他老爸是前朝明珠党,不过这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啊。他之前“陛下”写成“狴
下”,雍正也就是革职处理而已,估计那时候就恨上了吧。
G*****0
发帖数: 166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你大清当年也不过如此
一帮人老在那吹大清是个神奇的朝代,除了开国的那帮满洲人确实比较能打,创建
一个异族王朝,其它的也乏善可陈,某些人一再吹捧的满洲建政后的武功我看也不过如
此,最被满疑吹捧的无非是彻底征服蒙古,然后顺便挤兑我大明。满清征服蒙古是事实
,这无非是满清前几个皇帝的决心和毅力比较强,坚持在王朝初期强盛的时候解决蒙古
不留后患能比较持续的用兵,不过即使如此,团灭的败仗也不少,初期努尔哈赤被林丹
汗打败过不少次,乌兰木通清朝也大败,乌兰巴托附近好像也全军覆灭了一次,傅尔丹
被革职,无非是前几个皇帝坚持不断的用兵,终于用国力和数量压倒了蒙古,明初定西
之战,辽东之战这种这种大胜一大把,更不用说朱棣直接把蒙古打了个5:0,虽然也被
王宝宝逆袭过一次,不过如果以明当时的国力,如果不断对蒙古用兵,徐达,蓝玉,常
遇春如果像清初一样不断出兵蒙古,估计蒙古被屠光只是时间问题,明没有灭蒙古只是
因为决心而不是实力,用句轮子王的话说,明朝那帮文人都不愿意花钱打那些鸟地方,
接下来就纯属打大清的脸了,来数数大清的绝世武功,大小金川几千夹坝的土匪打两次
没打下来,缅甸入侵,乾隆想一巴掌打回去,结果人家几杆破枪把寨...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24
乾隆早期,有个三朝元叫老张廷玉,康熙朝的军机大臣,乾隆总是看他不顺眼,动辄得
咎,熬到76岁(超过退休年龄6年了)总算恩准退休回乡,回到安徽桐城老家,心想总
可以过安稳日子了吧。谁知乾隆还借机耍无赖手段。
原来张廷玉的儿女亲家在京任闲职,清水衙门,家中入不敷出,就等着外放主持乡试时
捞一把回来还债。终于等来这样一个一个机会,可是不巧,还没到主考地,半路接报母
丧,这下为难了,如果回家奔丧,北京的债什么时候能还?最终决定化悲痛为力量,不
奔丧不丁忧,牺牲小我,坚守工作岗位,为党和政府选拔人才,为皇上效力。结果被人
举报,这可不得了,母丧不奔,猪狗不如,哪里还配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能主持乡试
的至少副部级领导),普通公务员都不行。革职问罪自是不在话下。倒霉的是张廷玉,
无赖乾隆居然以此为借口,指责张廷玉与这种猪狗不如的兽性结亲,哪里配拥有那么多
皇家赏赐?下旨追回历朝赏赐,借机把张廷玉家给抄了。
曾国藩母丧丁忧期间接到圣旨协助湖南省长张亮基办团练。皇帝征召赴军国大事,那叫
“夺情”,却是可以不去的,相反,如果去了,难免舆论讥讽。所以曾国藩还扭扭捏捏
了一番才去。曾国藩在江西前线时接到父丧,...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80
25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惩策划和领头的。好比:
如有在刑部、都察院、步军统领各衙门前故自伤残者,拏获严追主使。
匿名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告状方式,清代好像不行。大清律例说投匿名信告状的直接绞
监候,不管真假。见了匿名信就得烧了,敢带到官府里要打一顿严惩。抓到写信的官府
还有赏银。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80
26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惩策划和领头的。好比:
如有在刑部、都察院、步军统领各衙门前故自伤残者,拏获严追主使。
匿名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告状方式,清代好像不行。大清律例说投匿名信告状的直接绞
监候,不管真假。见了匿名信就得烧了,敢带到官府里要打一顿严惩。抓到写信的官府
还有赏银。
...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O***O
发帖数: 1854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庆除掉大老虎和珅后 (转载)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
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
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
其次,此人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是富于同情心,待人十分真
挚,善于为他人着想。
第三,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育,永琰对儒家
心性之学,颇有心得。他的修养是建立在学养的基础之上,因此根基牢固。另外,此子
武功骑射成绩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和曾祖父,在兄弟当中也是首屈一指。
第四,从外表看,嘉庆皇帝是清朝历代皇帝中长得最端正、最上相的一位。他中等
身材,皮肤白晰,五官端正,一副雍容华贵的相貌。脸型介于方圆之间,显示出他性格
的平衡和理智。经过从小就开始的仪表训练,他在出席大的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
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另外,这一年,嘉庆三十六岁。这个年龄,既精力充沛,又富于经验。生命由青春
期的青涩,青年期的热烈,转为中年前期的稳健有力,正是主掌一个庞大帝国的最佳年
龄。
因此,嘉庆元年...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9

“清风不识字”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
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
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
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
律斩立决。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
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一至于此,文字狱的消极影响于此可峥。
m******r
发帖数: 435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的问题出在基本思路上
发现崇祯可能是现代的人穿越回去的,其实他真的是很尽力的在做了,他讨厌文官,比
较偏爱武官,所以对文官狠,对武将从宽。 每天还要讲经学,甚至虔诚地拜四方神佛
。其实人也不算太笨,后金后来对黑云龙玩反间计想害后者,结果被他识破了,将计就
计还玩了后金一道。
这些明末的书里面讲了明末的各种弊端,其实崇祯基本上也都知道,比如卖官受贿等等
,惩罚的也格外严厉。崇祯做的似乎也不算大错。如果是太平时代,崇祯可能还是一代
明君。
我觉得崇祯的问题出在基本思路上。本来所有一切的出发点是为了拯救明朝,但为此需
要有人干活,干好活。
崇祯在找人干活上还成,经常破格提拔人,还动不动脱下衣服给人披上,让对方感激涕
零的。但是问题在于,崇祯之后所做所为,搞得最后没人想给他干活。
崇祯其实是被儒家那套学说害了。如陈启新疏言大明三大弊端,头一弊即是孔孟之道不
过是科举做官的敲门砖,没人把它当回事。崇祯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按照儒家所言,"文
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个个把忠君爱国放在第一。
想法是不错,但是世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就算你的铁哥们,危急关头,也是把他的孩
子和老婆放在你前面的。不求回报卖命给老板打工的,现在的人...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3640
31
这个要看林则徐在一鸦中的表现,虽然思想上没认识到西方强大的原因,但是
行动上他做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加强海防,密购利炮,提出利用关税来
制造炮船。在当时,他需要的是皇帝的足够信任,只给他高位,他就可能组织一
帮新人,变法革新很快就能提出。在他被革职之后,魏源受他的影响,提出“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算是思想上完成了学习西方的准备。
d******a
发帖数: 3212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zz
雍正八年(1730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
字,雍正皇帝马上把徐骏革职。复又查抄徐家,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
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认为其存心诽谤
,依大不敬律斩立决。
徐骏,江苏昆山人,康熙朝刑部侍郎徐乾学之子,顾炎武的甥孙。
l******3
发帖数: 293
33
雍正:抄家最多的皇帝
那时,还没有万能的“抑郁症”可供涉贪官员们使用,雍正也根本不信任何试图脱
罪的理由,他亲自下旨,要自杀的官员家人承担赔偿,还不起就抄家。
历史发展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腐败也随着经济、文化等发展达到登
峰造极的阶段。在当时的清朝官场之中,官员们将之称为“陋规”并明码标价确定下来。
康熙帝亲手开创了“康乾盛世”,但也为子孙留下了无尽的烦恼。
据史料记载,雍正帝接手清朝帝国之时,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国库储
银仅八百万两,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
雍正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
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
如此看来,那时的大清帝国,竟是一副空架子,看似强盛无比,内里却空空如也。
雍正帝认为,造成这样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吏治腐败。所以,他下决心整顿吏治。
雍正元年正月,雍正连续下了十三道谕旨,颁布到所有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
、知州、知县、文官武官,告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空额
,违者严重治罪。
随后雍正便派出直属自己指挥的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去各地查账,...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末路上的悲壮英雄
我要讲的这个人,不太出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因为他着
实没能掀起什么转折性的大波澜,不是袁崇焕那样有争议的将领,也不是洪承畴那样无
争议的叛徒,他只是个悲壮的末路英雄,牺牲在抗清沙场上的一名总督,卢象升。
卢象升很年轻,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虽然是文官出身,却爱好习武,骑射功夫了得。正
值明末各地战事吃紧,急需要上阵打仗的人才,因为农民起义军搞得陕西湖北等地十分
不太平,当地的地方官性格又都以懦弱胆小为主,时任大名三府兵备道的卢象升就因为
行事果敢、治行卓异被皇帝看中,去治理闹乱最严重的郧阳。卢象升接到调令后,在一
月之内便完成了交接大名政务、赶往郧阳、完成对接工作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过程,速
度之快让人叹服。
卢象升在战场上最初崭露头角是在崇祯八年,我们应该还记得,在那年,高迎祥、李自
成、张献忠闯到了凤阳崇祯的老祖坟所在地,刨了个倍儿爽后跑路,崇祯气得几乎吐血
,立刻调集兵马剿匪,以报刨坟之仇,这被调集来的将领,一个是洪承畴,另一个就是
卢象升。当时的兵部尚书要求洪承畴堵西北,卢象升管西南,合夹流寇,一举歼灭。卢
象升接到命令的时候是很惶恐的,因为农民军的规模非常...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5
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巡抚不可以调度湘军,巡抚要积极配合曾国藩的工作。咸丰五年曾经有巡抚(陈启迈)
不配合曾国藩的工作,被曾国藩用“多方掣肘,动以不肯给饷”的理由参了一本,咸丰
二话没说,当时将陈启迈革职,换了个新巡抚。
h******n
发帖数: 3599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赵紫阳前半生,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血腥往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7 15:22:38 2015, 美东)
上世纪80年代,赵紫阳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实际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接班人。然而1989
年的六四事件中,赵紫阳因同情学生和反对武力镇压,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
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最终在软禁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15年,于2005
年1月17日逝世。赵去世当月,中共驻纽约总领事馆写作组(正义党)曾发表司鹏程撰
文《紫阳是个好同志?何许人也!》指出,对赵紫阳的不幸遭遇,我个人也深表同情。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去世之前有大半生掌握着中共高层或最高层权力的赵紫阳在各类
疯狂的政治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赵紫阳在广东主政十数年,除了文革开始的头两年稍
受冲击外,其余时间一直忠实推行着所谓“村村流血,户户斗争”的极左路线。从“土
改”、“剿匪”到“镇反”、“肃反”、“三反”、“五反”以及后来的“反右”、“
四清社教”,... 阅读全帖
x******5
发帖数: 189
38
前些天,一篇《曾国藩拒绝称帝是因为对皇朝感恩》在版上议论纷纷,各种观点交织。
无独有偶在版上还看到一篇《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的帖子。
先说《曾国藩拒绝称帝是因为对皇朝感恩》的帖子,通读下来只是一篇正常帖而已。观
点可以不同,但污言碎语的人身攻击就过分了。
《看了曾国藩四次拒绝称帝的帖子,好恶心》的帖子就是满屏语无伦次的污言碎语。观
点更幼稚。从一处就看出这帖作者根本不清楚当时的历史形势。这贴的意思是天津教案
的曾国藩只知道一味向洋人退让,而最终形势失控(这是把原帖的污言碎语翻译成的人
话)。
天津教案的直接起因,源于一个年仅19岁、以迷药诱拐幼孩的罪犯武兰珍。他被人扭送
官府后当堂供称,是教民王三将他迷入法国天主教仁慈堂,然后由教堂提供迷药,命他
诱拐孩童,并称拐一人即付洋钱五元。消息传出,天津士绅、民众群情激昂,义愤填膺
,近万人不约而同齐聚仁慈堂外,要求逮捕主犯教民王三,并将仇恨情绪转移到传教士
、修女及一切外国人身上。
一个由罪犯提供且未经核实的谣传,竟然使得天津士民深信不疑,并成为“炸药包”的
“引信”,其实深层根源还在于民间长期以来对教堂一些捕风捉影的胡乱推...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33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死的冤枉?
打压,给个闲职,甚至革职都还可以接受,为了议和直接砍了,就有点太过头了。
y***f
发帖数: 341
40
“乌鸦好比潘仁美,早晚要把他性命追……”这是川剧名段《五台会兄》中的一句台词。《五台会兄》讲的是杨延昭深入辽国,盗取杨业遗骸,归途经五台山,夜宿兴国寺,与五郎杨延德相遇,随后共同与辽人战斗的故事。《五台会兄》中,有很多台词都在控诉奸臣潘仁美对杨家犯下的滔天大罪。
1978年,四川曾公开出版过这一名段的黑胶唱片。五郎杨延德的饰演者是川剧名家吴晓雷,这张唱片是他去世前两年(1958年)录制的。1952年10月,吴晓雷与名生角陈淡然带着《五台会兄》,作为川剧优秀表演项目,参加了文化部在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收音机还属奢侈品的年代,吴晓雷的唱段被电台反复播放,让潘仁美奸臣的形象在川人的心中扎了根。
潘仁美的原型叫潘美
在古代中国,曲艺的素材来源,最多的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加工。深入人心的奸臣潘仁美形象,是被戏剧文艺作品歪曲了的。那么,历史上的潘仁美,到底有没有害过杨家将?
中国古代有二十四本史书,是被广泛认可的正史,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二十四史”。关于宋代的正史叫《宋史》,修撰者脱脱,是元代的哈萨克政治家。中国古代历来有后朝修撰前朝历史的传统,《宋史》是研究宋...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1
喷了几十楼,议和也好,北伐也好,岳飞没什么大罪过,但被砍了被剖腹了,这个才是
关键。
为了议和,那把岳飞下狱革职就是了,何必杀人?万一金国过一年又撕毁合约重新来呢
?你当赵九是曼德拉那种自废武功的脑残么?
就算他不想北伐,他总得有人帮他防守吧?
其实很简单,就是岳飞有谋反谋逆举动。
秦相爷说“莫须有”其实也是瞧不起韩世忠,意思是你懂个屁啊!他背后真正的罪过大
了去了。
我大胆猜测,有可能是秦相爷在金国埋伏的人员掌握了岳飞和金国勾结的证据。
所以韩世忠他们不知道。
为了安军心,又不能明说岳飞通敌。否则容易引起大乱。
否则为什么不杀刘光世他们,为啥老韩自己五花大绑就能免罪?反而是立功最多、跟赵
九是嫡系的岳飞倒被砍了?
j**0
发帖数: 55
42
北宋绝对不会允许再出一个赵匡胤的。他们极力限制地方割据。岳父势力太大,不动对
皇权威胁太大,革职降级岳飞不反手下也可能反。唯一方法就是除掉他。怪只怪岳飞不
懂怎么为官,犯了大忌。
k*******c
发帖数: 438
43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
他积极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中有记载,杨坚曾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经有过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的记录,导致了河北官嘲整体沦陷”的局面。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
隋文帝在任期间,曾命令人悄悄把金银财宝以及丝绸和南方出产的缎子送给一些大臣和官员,以此来衡量一个大臣和官员是不是有贪贿行为。
假若某个大臣接受了金银财宝等钱物,不但以贪贿罪处理,甚至还面临在朝堂之上当着其他大臣的面被砍下头颅的风险。
隋文帝用这种“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搞得满朝文武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在开皇十三年(即公元593年),隋文帝曾暗中派人向一些他认为可能有贪腐行为的官员行贿,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104
44
昨日在论坛上见一“奇文”《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下称《金》)悚然宣称金庸是
不承认自己是旗人的旗人。和所有网络的谣言贴一样,该贴捏造事实,毫无逻辑,偏偏
有个别无知的网友却信以为真,欣欣然据此大谈什么“事实”和“历史”。在下抽闲徐
功夫,掰一掰该文中的历史和事实,看一看真正龌龊的到底是谁?
一、海宁查氏和少数民族有无关系?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 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考证,查姓源起有三支第一支出自姬
姓,第二支出自姜姓,第三支出自芈性。海宁查氏源自姬姓一支,其年谱、志传皆采此
说。如查继佐在《罪惟录·自序》中所说“查氏原系姬姓,鲁侯伯禽之苗裔”。《乾隆
海宁查氏族谱》记载:“新安统宗世谱云:姬姓,号永安公,周惠王时封于查,子爵,
后以封地为氏。凡新安迁派诸谱,奉为始封得姓之祖。”
姬支查姓始居于山东,其后子孙开始迁徙。就海宁查氏而言,它属于新安统宗,据《
查氏宗谱》所载,该宗嗣祖三七世查义祖由高邮迁歙州篁墩(今安徽东南部)为查姓新
安统嗣祖。五十世查文征则移居婺源。而海宁的查氏正是从歙州迁来元至正十七年,来
自婺源的查瑜偕妻儿由朋友介绍到海宁园花里(今海宁市袁花镇)祝家任西席(家...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5
咸丰对巡抚们的态度是必须积极配合曾国藩的军事行动,不换思想就换人。咸丰五年的
时候,曾国藩还没当上两江总督,奏参江西巡抚陈启迈:“奏为江西巡抚陈启迈劣迹较
多,恐误大局,恭折奏闻,仰祈圣鉴事。。。。”
曾国藩是六月十二日上的奏折,七月初二日就有了结果:“陈启迈着即革职,恽光宸着
先行撤任,均听候新任巡抚文俊查办。”
p********i
发帖数: 719
46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谁富有?当然非皇帝莫属。那么皇帝之下谁最富有,如果按皇室正
常俸禄规定来说,且在不贪污不受贿的情况下,应该说皇帝之下除了宗室贵胄,那就要
数到宰相了。如果要是贪污受贿的话,就连小小的太监也能成为宫室首富,甚至说是国
家首富。
你还被说,历史上富有的太监还真有,他就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刘瑾。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大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
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
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它珍宝细软未计。据《血酬定律》一书作者吴思据此计算出,
刘瑾家产仅金银一项相当于254.88亿人民币,和当时国库年收入的白银差不多。
一个太监是如何积攒起如此多的财富呢?这还得从他的发家说起。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
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
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
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 阅读全帖
j**d
发帖数: 40
47
和自己的老师曾国藩相比,李鸿章是个不计较小节的人。他敢于任事,勇于担当,不怕吃苦,不怕挨骂,但也不亏待自己。曾国藩一辈子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虽说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但从世俗的角度讲,生活质量并不高,尤其是亏欠了自己的胃。李鸿章的生活水平就高多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顿普通晚饭要吃掉多少银子。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被革职,闲居贤良寺。之后,趁着这段闲暇时光周游欧美诸国。抵达美国后,《纽约时报》记者采访了李鸿章的随从。
记者问:李大人的身体如何?
随从说:中堂大人的身体很好,因已74岁,我们都很注意他的饮食。
记者问:那李大人晚饭都吃什么?
随从说:鱼翅、燕窝、烤鸡和米饭。他每顿饭几乎都这么吃,他的生活极为简单。
另据李鸿章的亲信幕僚吴永的记载,李鸿章闲居贤良寺时的生活是这样的:
早间六七钟起,稍进餐点,即检阅公事,或随意看《通鉴》数页,临王《圣教》一纸。午间饭量颇佳,饭后更进浓粥一碗,鸡汁一杯。少停,更服铁水一盅。即脱去长袍,短衣负手,出廊下散步,非严寒冰雪不御长衣。予即于屋内伺之,看其沿廊下从彼端到此端,往复约数十次。一家人伺门外,大声报曰:“够矣!”即牵帘而入,瞑坐皮椅上,更进...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85
48
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
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
,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
这本书可不可靠?没法定论,不过咱们还是回到原始文件上来吧,《清朝档案史料
选编》里有一节名为《查办和珅案》,嘉庆皇帝和刑部等机构的谕旨奏章都记录在这里
头,现摘要翻译,并尽量还原当时处理和珅案件时的细节和进度,与读者分享。
初步清查结果
王爷未必有资格戴的宝石顶 和珅有十多个
翻开清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第一份就是嘉庆皇帝的上谕,时间是嘉庆四年(
1799年)正月初九,即公历2月13日,和珅极其同党福长安被革职拿下,交付刑部。当
时在京城的家产已经在查抄过程中。
嘉庆的谕旨特意嘱咐,除了清查京师财产外,还要清查热河寓所,此处可能存贮了
和珅的一些重要物件,查抄执行人为热河总管书鲁、姚良。此外,嘉庆还想到了河北蓟
州。因为和珅在京城的府邸已经向皇家的标准看齐,生宅如此,阴宅的规格恐怕也会跟
上。和珅在蓟州修建的豪华坟墓,也的确是向皇家标准看齐的,当地百姓私下里称他的
坟墓为“和陵...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请看“人民的儿子”
请看“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的真实面孔和内心
人民的1的儿子”——邓小平
朱长超
【作者简介】朱长超,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68年在上海无线电
一厂工作,当过工人,搞过化学分析。1974年调往自然辩证法杂志工作。1978年调入上
海社会科学院,1979年被录取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方法论专业研究生,1982年
毕业后一直该院信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1年被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
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兼任上海思维研究所所长。
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
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
程》、《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开发自我
》、《人生的智慧》等50余种,撰写《科学智慧》电视片40余集,已发表的各类文字在
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球上的足迹》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第7册。
朱长超性格温和而坚定,富有幽默感,同理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真理
,人生格言是:...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106
50
中国第一女神相
在秦末汉初的时候,有个名叫许负的女子,十分善于相面,据说许负还因善于相面被汉
高祖刘邦封为鸣雌亭候。汉朝初年有两个很有名的人物,一个叫周亚夫,另一个叫邓通
,许负给这两个人都想过面,预测了两人的一生,后来两人的人生经历竟然与许负的预
测完全一样。
为汉朝名将周亚夫相面,贵为丞相,最终饿死
周亚夫是汉朝名将周勃的儿子,早年在做河内(今河南沁阳)郡守的时候,曾请许负来
为自己相面。许负说,周亚夫3年后会被封侯,封侯8年后会胜任丞相,掌握国家大权,
位尊权重,在众大臣中将首屈一指,但是再过9年会因饥饿死。
周亚夫听后大笑说:“我的哥哥已经承袭了父亲的侯爵,如若我哥哥去世,也是由我哥
哥的儿子承袭爵位,我周亚夫怎说得上封侯呢?再说若我已显贵到如你所说的那样,贵
为丞相,怎么又会被饿死呢?”
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说:“你嘴边有条竖线,纹理入口,这就是饿死之相。”周亚夫听
后始终不相信。
为皇帝身边的红人邓通相面,富甲天下,最终依然会饿死
许负还曾为邓通相面。邓通和汉文帝是好基友的关系,邓通一直想方设法献媚汉文帝,
汉文帝对邓通十分宠爱,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
看过邓通的面相后许负说:...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