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马戛尔尼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k******7
发帖数: 521
1
马戛尔尼的观点绝非政治偏见。马戛尔尼所憎恶的现象,安尼斯·安德逊也看见了,区
别,仅仅在于,马戛尔尼总结了现象的本质。 而安尼斯·安德逊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
不仅仅是马戛尔尼,其它使团成员的观点
回国之后,英国副使副使乔治·斯当东编辑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以及使团随行人员
发表的各种报告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西方人的中国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中国
从天上掉到地下,从文明变成野蛮,从光明变为阴暗。
副使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这样描绘他见到的中国军队:“在一些地方,士兵
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如果天暖,他们手中操练的会是蒲扇而不是火枪。在另一些地
方,我们看到士兵单列成队,非常自如地双膝跪地迎接特使,在他们的长官下令起立之
前,他们都保持这种姿势。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
房中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
。他们的绣花背心,缎面靴子和蒲扇看起来笨拙不堪又女气十足,与军人气质格格不入
。”
“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我都怀疑这些炮是向葡萄牙人借来
的,因为那些火绳枪便是。”
约翰·巴罗注意到,... 阅读全帖
k******7
发帖数: 521
2
和凤凰网伪文一样,本文同样摘编自《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 作/译者:(英国)爱尼
斯·安德逊 费振东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严厉的酷刑,爱尼斯·安德逊看到的片段:
当天午后4时,杰克逊先生和他的同伴乘着那只快艇返回到船上。他们在被监禁的时间
内身体和精神方面都受到严酷的损伤,只由于他们是英国大使团的成员,才得免于死刑。
(马戛尔尼“生活在最为卑鄙的**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一处呼应)
爱尼斯·安德逊对于满清禁海防汉、限制造船一无所知,所以对于船舶技术停滞感到不
解:
我并没有资格来断定:是由于中国对内政策,或是由于一种偏见,老是固执着旧有习惯
不肯放弃,或者由于对机械学的无知,而使得航海技术方面的科学一无进展;这些船只
在今天所见的与100年前的显然是同样的。
(这种现象 和马戛尔尼中国被鞑靼征服后150年停滞的总结性观点,非常对应)
关于满清火器的情况,“很锈的火绳枪”:
在左侧所挂的武器下面悬一张弓,背上负着一只箭袋或箭筒,通常插上12支箭。其他士
兵则带着外表很锈的火绳枪。
(爱尼斯·安德逊在沿河看到“很锈的火绳枪”,而马戛尔尼看到乞丐一般的士兵)
缠足在清朝变得普遍:...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00
3
问 17:1792年马戛尔尼出使满清的回忆纪录说明了什么?
回答:马戛尔尼的这次出访确实也记录一些清史不愿记录的东西,
比如,他记录了当时汉人地位低下,景况凄惨,是满人侮辱和奴役的对象;比如,满人
并不把自己看作中国人,始终把自己和中国人区分对待,竭力保持满人自己的文化和认
同感的独立性和优越感;比如,他看到了在满人统治下的中国,满族与汉族的油水关系
和社会的泥足巨人特征;比如,他记录了满人对于汉人的大批屠杀;比如,他看到了中
国自满清1644年入关以来,社会并无明显的进步的痕迹,甚至相对于明朝有倒退的痕迹
;比如,他始终对于明朝的成就持客观和尊重的态度,不否认明朝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不贬低明朝的中国;比如,他不把满清统治下的国家看作是他们内心中认识到的中国,
更不把满清和大明相提并论;比如,他对于中国的认知和认可来自明朝,而不来自清朝
;比如,他并不认可满人的落后习惯和自大的认知;比如,他认为汉人就是汉人,满人
就是满人,汉满不属同一个中国,他们就是一个刀俎和鱼肉的关系;比如,他想学的中
文并不是满文,而是汉字;比如,在他看来,所谓的康乾盛世充其量不过是满人的盛世
,和汉人无关,满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大喜,以为是藩邦来朝,下旨命最高规格接待。船队经
停定海,当地官员热情接待,使团提出:想在民间高薪招募两名船夫,领航到天津。官
员们很费解,为啥要花钱呢?遂全城搜寻去过天津的船夫,齐跪衙门大院,随后挑选俩
,免费为使团服务。。英国人见识了天朝效率,也很费解。

发帖数: 1
5
本文摘编自《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 作/译者:(英国)爱尼斯·安德逊 费振东
序言中一段申明
我无意于考证前人对中国问题的记载:要指出他们的不符事实的地方或揭露他们的荒诞
无稽的杜撰,这些事无须我来做——我要做的只是把我光荣地随从马戛尔尼伯爵参加其
一切活动的使团的经历中所见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抵达北京
在这个国家里,在我们所经过的地方,人口是极为众多而且是到处是那么多:我们走过
的乡村前后每1英里路上的人数足以充塞我们英国最大的市镇。道路两旁不少别墅田庄
散布在田野之间,大为增色,也足以证明其富裕。
我看到许多肉店,店里切肉的模样同我们的相似,我们不能说伦敦的肉类供应比北京好。
在这大城市里,同我们在自己的大城市所见一样,除了各种没有门面的商店以外,还有
好几千人叫卖他们的货物。
认为中国妇女是被关在屋子里不准与外人相见的见解,是无甚根据的。会集观看英国使
团马车队的大量人群中至少有1/4的人是妇女,这比例数字大大超过在我们自己国内所
遇到的由于观看新奇事物而聚集起来的人群中的妇女的数目。
我们在北京旅行时所见的妇女,一般的容貌极为娇嫩,面色是自然的优美。
乾隆
这天是皇帝刚满8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美国已经独立了。

发帖数: 1
7
马戛尔尼使团带来一台瓦特蒸汽机作为礼品,希望当场演示,结果皇上不感兴趣,不了
了之。
50年后,蒸汽机推动的英国军舰打上门来了。
C*******r
发帖数: 10345
8
尼玛,这个又是历史盲写的,腓特烈大帝(腓特烈二世)成了弗里德里希二世了?这种
历史名人译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乱改。就算是这个英国使团头子马嘎尔尼不能译成麦
卡特尼(成了披头士了),鸦片战争时的义律懿律两个堂兄弟不能都译成艾略特(成了
诗人,荒原的作者了)。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马嘎尔尼使团评价广州人
马戛尔尼使团有个大副对当时的中国评价很高
s*****r
发帖数: 43070
10
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在库房里面惊奇地发现当年马勋爵送给乾隆的西洋枪炮,连包装
都没打开,上面的黄油都没擦,和新的一样。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兲朝的铁幕是怎样被撬开的】
教科书曾经一再教育我们: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方就处于不平等状态,中国就
饱受列强欺凌。但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B面:在鸦片战争以前,中西方同样处于
不平等状态,中国自命“天朝上国”,对洋人加以种种苛求、歧视、压制
老高按:“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句话,我从读中学起就被各种课本、报告乃至电影
谆谆教导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从来也没有怀疑过——没有想想人类社会在逐渐告别丛林
之后,世上国家、民族那么多,有先进有落后,落后者天天在挨打吗?
用这个观点解释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年的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其片面偏狭也
就不言而喻了。读到聂作平一篇文章《驴与虎的博弈》,从一个“小洋人”的视角写起
,就告诉我们:哪里是“落后要挨打”,分明是“自大和蒙昧要挨打”——尽管打人者
也并不“伟光正”“高大上”,但中国“挨打”这件事并不是因为“落后”,则是毫无
疑问的。作者在文中说“只有既落后,又拒绝浩荡的世界潮流,才真的有可能挨打”,
也是这个意思。
这段历史中外有许多人写过,我也读过若干。但是此文讲述的许多细节,还是让我
匪夷所思,掩卷叹息。例如:乾隆亲自给英国人洪任辉拟定的几条罪名中,最令今人意
外的一条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教科书曾经一再教育我们: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方就处于不平等状态,中国就
饱受列强欺凌。但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B面:在鸦片战争以前,中西方同样处于
不平等状态,中国自命“天朝上国”,对洋人加以种种苛求、歧视、压制
老高按:“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句话,我从读中学起就被各种课本、报告乃至电影
谆谆教导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从来也没有怀疑过——没有想想人类社会在逐渐告别丛林
之后,世上国家、民族那么多,有先进有落后,落后者天天在挨打吗?
用这个观点解释自鸦片战争以来180年的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其片面偏狭也
就不言而喻了。读到聂作平一篇文章《驴与虎的博弈》,从一个“小洋人”的视角写起
,就告诉我们:哪里是“落后要挨打”,分明是“自大和蒙昧要挨打”——尽管打人者
也并不“伟光正”“高大上”,但中国“挨打”这件事并不是因为“落后”,则是毫无
疑问的。作者在文中说“只有既落后,又拒绝浩荡的世界潮流,才真的有可能挨打”,
也是这个意思。
这段历史中外有许多人写过,我也读过若干。但是此文讲述的许多细节,还是让我
匪夷所思,掩卷叹息。例如:乾隆亲自给英国人洪任辉拟定的几条罪名中,最令今人意
外的一条竟... 阅读全帖
z******m
发帖数: 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帝国旅行记
8月7日,是一个好机会,本可以消减隔阂,加深中英双方的感情。可惜,英国人又错过
了。
一大早,三品武官王文雄来到主宾船,告知马戛尔尼,总督梁大人将于十时回拜特
使大人。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让马戛尔尼作些礼仪安排,好好迎接一下。不然的话,何
必这么早就来告知。
马戛尔尼并未想到,总督大人还要回拜。只是唯唯诺诺,不知说什么好。
王文雄明白了,英国人不懂礼仪,不知如何应付。那就再挑开一点,他说,总督大
人年事己高,到岸之后,过桥上船恐有不便。
马戛尔尼一字一句认真听王文雄说,就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心想,这座便桥搭得
这么宽平稳固,两边还有护栏,走来走去很舒服很安全吗,有什么不便呢。就算总督大
人年事己高,却健朗敏捷,昨天会谈时又不是没见过。再说,总督大人身边那么多年轻
力壮的侍从,过桥时还不能搀扶一下呀。
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就说,总督大人以如此高龄屈尊回拜,我等己是万不敢当。
怎敢让总督大人冒这么大的危险过桥上船。又觉得还是没说到点子上。只好向王文雄请
教。我等初来贵国,对贵国的风俗礼仪一点都搞不懂。请王大人明白教给我们怎么做为
好,我们一定完全遵从。(马戛尔尼笔记原文,“请各位大人就贵国习...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15
来自主题: China版 -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个重大问题提了
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深
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和
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打脸的盛世,中国失去的134年
微信公号:最爱历史

乾隆的爷爷康熙,自称历代皇帝中最懂科学。
据说为了了解人体解剖学,他亲自解剖过一头冬眠的熊。
他曾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的天文和数学老师。还向两名法国传教士学过
几何、代数等课程。
谁能想象,300多年前,当几乎所有中国人对地球的概念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他们的皇
上已在紫禁城的深宫内玩对数机、开平方根。
但这正是康熙所要的效果:科学这玩意儿,我知道就好,你们不用知道,也不能知道。
他要垄断权力,也要垄断新知。
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书籍,他不仅不鼓励翻译传播,而且设法禁止,尤其是禁止流向
民间。
早在康熙二十年(1681),南怀仁就做出了蒸汽驱动的玩具。康熙始终将其锁入宫中,
作为自己的玩物。
与康熙大帝同一时期的俄国,出了个彼得大帝。
彼得对科技也很着迷。他刻意隐瞒帝王身份,像个普通人一样去西欧游学。
在瑞典,他扮做一名普通游客,爬到这个国家的制高点,去测绘人家的要塞形势,为此
差点和守军发生肢体冲突。
在英国,他又摇身一变,成为学者,上门拜访牛顿,还和数学家弗哈森交上朋友,一起
探讨学术问题。
最重要的是,他将个人对科技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决策和行动。...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8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据报道,一个外国人,只来了一趟中国,说了三句话,戳破了清朝盛世的假象公元1793年,正值清朝乾隆年间,一支浩大的外国使团来到了中国。这支慕名而来英国使团,为了这次造访精心筹备了六百多箱礼物,同时携带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欲与他们心中强盛的中国“互通有无”。
马戛尔尼是这支700多人使团的团长,作为当时英国最顶尖的外交家,英国对他的这次出使寄予厚望。
乾隆时期,清廷全力贯彻闭关锁国政策,只开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为了多往中国输入商品,包括英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商人不得不上下打点通商口岸的官员,以求多加“照顾”。但是,即便如此,对于英国这样的海上强国、贸易输出大国,一个被驻地官员加以“利用”的岸口,依然不能满足其强大的输出能力,所以,英国希望借助这次乾隆寿辰的机会,通过使团来访,好让大清对其多开放几个口岸,扩大贸易。
83岁的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使团。然而初次的接洽并不算愉快,因为马戛尔尼拒绝双膝下跪叩头膜拜,只对乾陵行驶了英国人所用的单膝下跪的礼节,这在当时大清统治者的眼里是非常大逆不道的。
虽然开场不愉快,但是英国使团准备的礼物还是相当有诚意的。在六百件箱礼物当中,有包括蒸汽机、绵纺机、迫击...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0
导读:”强盗逻辑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近代史的编写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国人至今仍
然对我们在近代所受的屈辱耿耿于怀。我们虽然也怨恨自己的政府不争气,更愤怒于列
强的不讲理。也许,只有中国真正强大了,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和描述我们的历史,就像
我们现在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一样。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近代中国所遭的强盗逻辑
之苦,与我们的”强盗逻辑的思维方式”不是没有关系的。近几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也是从强盗逻辑到市场逻辑的跳跃。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团访问中国,目
的是与清政府进行外交谈判,扩展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和交流。英国当然希望获取一些特
权,因为当时的中国,通商仍然是一种特权,没有政府的允许不行。
经过近10个月的旅程,马戛尔尼终于来到了中国。1793年9月8日,马戛尔尼使团一行到
达乾隆皇帝的热河行宫。虽然在觐见乾隆帝之前,曾因觐见礼仪问题双方发生争执,但
乾隆帝对第一个英国朝贡使团因为仰慕他的天朝并前来恭贺他的寿辰,还是感到非常欣
慰,马戛尔尼一行受到殷勤的接待。随后,马戛尔尼以英王陛下的名义呈交了一份照会
,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1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2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3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
对鸦片的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
问题在于,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
国官员的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核心提示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
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
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
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核心提示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
.义律是一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
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核心提示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
次,双方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核心提示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
同...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1192
24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干隆帝80
大寿为名出使中国。约翰·巴罗是马戛尔尼使团的主计员,回国后将一路上所见所闻著
成《巴罗中国行纪》(Travels in China),以下节选的是其中的第四章和第七章中译

第四章 中国社会状况一览
我已有机会指出中国人的本性因受政府法律和规章的影响几乎改变,在这个国家百
姓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比在别处受到更大的扭曲,因为这里的每条古谚语
都起到法律的效力。他们天性安静、顺从、胆小,但社会状况和实施的法律,把他们变
得冷漠、无情,甚至残忍,这有许多事例可以清楚证明。我有时从一些特殊案件推测他
们的品行,确定他们的道德特征。同时,我觉得应当容许完全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如出
现在我们本国,按统一标准得不到真正理解的特殊思想方式和风俗习惯。少女当着年轻
男子裸体舞蹈的斯巴达公众节日,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在欧洲对莱赛德蒙尼(Lace
demonian)青年起同样的作用;印度妇女的神经也不因看见灵根(Lingam)受到刺激。
因此中国人因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理应受到我们的宽容,但我把这点留给读者去考虑
他...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张宏杰 中国国家历史 微信号 zggjls
功能介绍
人民出版社旗下《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公众号。我们主要依托历史学科
,客观、通俗、生动地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故事,
并对当代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及时报导与解读。
摘要
在传统时代,任何一个藩属国在朝贡体系中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都是利用天朝的游戏规则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人却一直顽固地停留在“中
华天朝”的想象中,导致外交活动中经常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万国来朝图》局部
朝贡国对中原王朝的政治态度
朝贡体系首先是一个政治体系或者说礼仪体系,有一系列的严格礼仪规定。不同的朝贡
国,对中国的政治态度并不相同。
在中华帝国的属国中,越南(此文以“越南”指代历史上的交趾、安南和越南)与朝鲜
、琉球属于“第一梯队”,都是中华帝国的“好学生”、模范藩属。康熙称“累世以来
抒诚进贡,恭顺有年,谊属屏藩,忠荩夙著”。雍正称越南“累世恭顺,深属可嘉”。
但历来被我们认为非常恭顺的藩属国越南实际上对中原王朝一直采取欺骗的手段。
首先体现在国号上。按照“礼仪”,只有中国才能在国名或称谓前... 阅读全帖
b*****t
发帖数: 9671
26
上午12:05(19 小时前)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从 人人都是艺术家 作
者:梁萧“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胜过
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的中
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李
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英国
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证他们的
心情愉快。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富庶强大。
据估算,英国人一行使北京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即十七万三千多镑白银。折成今天
的币值,为一亿零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皇帝赏赐的礼品,这些礼品
价值要远远高于此数。
...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251
27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546757.html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
胜过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
的中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
、李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
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
英国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证他
们的心情愉快。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富庶强大。
据估算,英国人一行使北京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即十七万三千多镑白银。折成
今天的币值,为一亿零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皇帝赏赐的礼品,这些
礼品价值要远远高于此数。... 阅读全帖
z****0
发帖数: 3942
2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转帖:300年前英国人如何看中国
古今惊人的相似 300年前英国人早就看透了中国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
的一句话,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比照今天的社会,应该说是“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考公务员。”
1、盛世下极端贫困的中国人
当时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而当时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如何呢?对此英国人也有
详细记载。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十八世纪末来到
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
困之中。
中国官员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
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
,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
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
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繁华表象下的贫穷。中国人一向处于
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比照今天的社会,应该说是“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考公务员。”
1、盛世下极端贫困的中国人
当时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而当时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如何呢?对此英国人也有详细记载。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十八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
中国官员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繁华表象下的贫穷。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还有随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lwaystrue (nichen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转贴)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的一句话让我震惊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3 20:35:47 2011,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546757.html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
胜过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
的中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
、李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
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
英国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1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200多年前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200多年前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2014-03-29喜欢就点一一MBA
线上分享,线下圈子,尽在微信:EMBACLUB
===================================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胜过
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的中
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李
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
殃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英国
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证他们的
心情愉快。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富庶强大。
据估算,英国人一行使北京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即十七万三千多镑白银。折成今天
的币值... 阅读全帖
x***0
发帖数: 14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lwaystrue (nichen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转贴)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的一句话让我震惊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3 20:35:47 2011,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546757.html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
胜过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
的中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
、李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
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
英国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2729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贴)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的一句话让我震惊不已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4 00:27:56 2011, 美东)
发信人: alwaystrue (nicheng),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转贴)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的一句话让我震惊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3 20:35:47 2011,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546757.html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
胜过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
的中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
、李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9 19:17:50 2011, 美东)
上午12:05(19 小时前)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从 人人都是艺术家 作
者:梁萧“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胜过
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的中
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李
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英国
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7595
35
来自主题: Salon版 - (ZT)300年前英国看中国。
古今惊人的相似 300年前英国人早就看透了中国
“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
尼说的一句话,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比照今天的社会,应该说是“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考公务员。

1、 盛世下极端贫困的中国人
当时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而当时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如何呢?对此英国人
也有详细记载。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十八世纪末
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
在穷困之中。
中国官员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
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
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
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
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繁华表象下的贫穷。中国人一向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盛世下的“饥饿”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中国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马戛尔尼一行人觐见乾隆皇帝(1793)
18世纪末,国势蒸蒸日上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充分的底气来与东方巨人中国握握手
了,于是,他们派出一个以著名外交家马戛尔尼勋爵为团长的、成员多达700人的庞大
使团,浩浩荡荡来到中国。
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乾隆皇帝最慷慨的礼遇。刚到大沽口,两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
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
可·波罗笔下中国的超级富庶。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刚刚离开,一个意想不到的
场面出现了: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
,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使船“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
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英国人的弃物。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事实上
,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中国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土地的唯一使命就是生产粮食
土地稀缺,人口密布——这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的中国国情。英国人完全没
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中国的全部土地,主
要是...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7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屠雨迅
人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然而历史又有太多的偶然性,最高统治者的一念之
差往往也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以至深刻地影响到当今的世界格局。
40多年前,中苏之间发生了珍宝岛武装冲突。笔者当时还不到10岁,但已经深切感
受到中国人的高度紧张,就连乡村学校也在挖地道。记得当时的新闻记录片有这样一个
画面:中方边防战士在雪地上写下“1689”,向苏联边境巡逻兵宣示对珍宝岛的主权。
1689年,正是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的那一年。按照这个条约,不仅珍宝岛,
就连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肥沃的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不过是中国的内河。
《尼布楚条约》首次把两个著名的帝王联系在了一起: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条约
签订的1689年时他们都很年轻:康熙大帝35岁,在位已经28年,彼得大帝才17岁,刚刚
亲政。14年后,即1703年,这两位相距万里从未谋面的大帝仿佛受到神灵的指引,同时
开始做一件相同的事:康熙大帝在承德开始建造避暑山庄,彼得大帝开始兴...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8
明朝比清朝究竟强在哪些方面
新浪历史论坛
朱家雄/文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文明的倒退,这是无数铁的事实所证明的。就清朝
和明朝的区别做一个比较的意义就在于能使我们对这种倒退看得更清楚,从而吸取历史
教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清
朝时期的中国这样评价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那里笼罩着不安全与恐怖。它的
统治只能靠大棒才能维持……”而明朝呢?在其中后期,似乎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
一般,在与专制渐渐拉开了若干距离。
有的网友曾在我的博客上留下评论,大意是说:现实问题这么多,为什么要谈历史而不
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呢?历史谈得再那个,不也是在逃避吗?这样的质疑当然
不无道理,那我就在这里做个回应,叨咕几句现实问题吧。
我以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尽早与西方民主国家接轨才对,毕竟西方发达国
家的政府官员都是围绕着老百姓(选民)在转悠,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围
绕着当官的转。这显然是很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给予解决的原因所在。如果当官的
都要看多数老百姓的眼色行事,都要时刻追踪民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政的驱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大清皇帝康熙,俨然是中国“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
康熙皇帝对西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令人瞠目: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甚至高等数
学、西洋音乐,他全都学过,而且学得还不错。谁能想象得到,300 多年前,当绝大多
数中国人连地球的概念都还不知道时,他们的皇上已在紫禁城的深宫内摇计算机、玩对
数器、开平方根?
康熙的开明和好学,有他身边的“国际友人”的不少记载可为佐证。据传教士洪若翰的
信件所述,康熙“自己选择了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基础、实用几何学和哲学”进行学习
,“教士们给皇帝作讲解,皇帝很容易就听懂他们给他上的课,越来越赞赏我们的科学
很实用,他的学习热情愈益高涨。他去离北京两法里的畅春园时也不中断课程,教士们
只得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去那里”。他们上完课走后,“皇帝也不空闲,复习刚听的课
。他重看那些图解,还叫来几个皇子,自己给他们讲解。如果对学的东西还有不清楚的
地方,他就不肯罢休,直到搞懂为止”。
康熙皇帝不但注重书本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法国传教士白晋作为康熙的老师,详细记
述了康熙热情高涨、学以致用:“他有时用四分象限仪观测太阳子午线的高度,有时用
天文环测定时刻,然后从这些观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科学家康熙为何不愿给大清带来科学
作者: 周淮安

爱新觉罗·玄烨肯定想不到,在去世近三百年后,他竟成了中国荧屏上最忙的人。
从男性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到女性的《步步惊心》等
穿越剧,他都是当仁不让的重要人物,连他的诸多皇子个个都可以撑起一部戏。现代女
性发疯似地梦想穿越过去跟四爷、八爷、十四爷还有其他阿哥来场一女多男的旷世畸恋。
如果说,满清入关拯救了中国电视剧事业,那么康熙一人就撑起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
山。
只关注权斗、宫斗、男女事的观众却很少知道:康熙堪称历代帝王中的“科学家”,其
科学素养已经达到了当时一流水准。
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除鳌拜,28岁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作为中国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一生的作为的确不负其“圣
祖”庙号。
其勤勉好学,超乎常人,完全是一个学习狂人与触类旁通的天才,“上而天象、地舆、
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
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
能出其范围。”
这样的能力,即使...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1
西方价值观已经被“神化”
李世默

在距今200多年前的1793年,乾隆皇帝极不情愿地接见了当时正在崛起中的英国派
来的代表马戛尔尼伯爵。他带来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请求:让我们开始贸易吧!乾隆皇帝
就此回应说:“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天朝抚有四海,对奇珍异宝,并不重视
。”
乾隆皇帝的做法自有其道理。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33%,是全球最
为强大和繁荣的大陆强国,而且基于儒家价值观的中国社会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稳
定发展,使当时的中国达到了看似无法企及的人类文明顶峰。对乾隆皇帝来说,他的帝
国便是“历史的终结”。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接见马戛尔尼之前不到4年的时间
,一场足以撼动整个世界的革命在英国发生,而马戛尔尼那看似简单的请求其实并不简
单。在其背后,是洛克、斯密等即将在接下来的世纪内统治人类文明的人物。在仅仅经
历一个半世纪的战争和饥荒之后,到1949年,中国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便下降至
不足5%。
现在,由美国领衔的现代西方社会已经将自身视为“历史的终结”。启蒙思想家带
来的思想在历经数个世纪后,已经被神化为一种宗教信仰,即...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2
西方对待其他人种和文明从来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只有西方国家对待西方国家的时
候,才讲点民主自由普世价值。所以中国人切莫被西方媒体蒙混了双眼。这个世界的资
源远不够让中国和西方同时享受高度的民主福利制度,所以天无二日才是中西关系的真
实写照。
==========================================
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
2012-12-26 17:46 作者:边芹
12
边芹文化马戛尔尼乾隆清朝闭关法国中国世界中心
1793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此行的使命,除了探明古老帝国的虚实,其余目
的均未达到,乾隆虽礼貌待客但什么都没答应。马特使个人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中方
对不速之客一路款待,吃喝全包,以致全程陪同的中方官员送使团走时依依不舍、泪洒
衣襟。但英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记得爱默生在他的《英国人的气质》一书中说过,英
国人脑袋宁死在目的上,绝不会因为个人得到好处就忘了使命。所以马特使丝毫没有被
中国人对他的笼络打动,他在半年横跨中国的旅行中,一路收集军情,顺带偷窃诸如茶
树之类的技术“专利”,这一切都在对他们日久生情的中方陪同人员眼皮底下...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443
43
精神瘟疫之路——白左进化史
幻想狂劉先生
11.27 19:02
阅读 81万+
关注
特朗普的胜利,只是人类对精神瘟疫的一个微小的胜利,西方文明的自我救赎,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
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里,某些逻辑却是无比清晰的,比如说,谁穷,谁就是穷
人,再比如说,谁贱,谁就是欠干。
一、 伏尔泰和卢梭—论初代白左的自我修养
比起现在这些靠反战、喷特朗普、反经济全球化、挺非法移民、支持各种自己
也不知道发生在世界那个角落的独立运动来蹭CNN镜头的乌合之众,初代白左的逼格不
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在18世纪饱食终日又无所事事的法国上流社会,伏尔泰和卢梭们关
于平等和博爱思想一经问世,一瞬间就捉住了饱食终日的闲人们的心。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闲人,他们的品位是整个法国时尚界的风向标,而法国又是整个欧洲
时尚界的风向标,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他们引发了好几场堪称可怕的潮流,比如为了
时髦而故意去感染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所以当这场关于自由和博爱拯救世
界的时髦风尚在法国贵族间像肺结核一样流行起来的时候,整个欧洲立刻趋之若鹜的匍
匐在启蒙思想家的脚下,连远在苦寒之地...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44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反共的来说说:你们不觉得西方价值观已经被深化了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9 23:21:35 2011, 美东)
西方价值观已经被“神化”
李世默
在距今200多年前的1793年,乾隆皇帝极不情愿地接见了当时正在崛起中的英国派
来的代表马戛尔尼伯爵。他带来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请求:让我们开始贸易吧!乾隆皇帝
就此回应说:“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天朝抚有四海,对奇珍异宝,并不重视
。”
乾隆皇帝的做法自有其道理。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33%,是全球最
为强大和繁荣的大陆强国,而且基于儒家价值观的中国社会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稳
定发展,使当时的中国达到了看似无法企及的人类文明顶峰。对乾隆皇帝来说,他的帝
国便是“历史的终结”。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接见马戛尔尼之前不到4年的时间
,一场足以撼动整个世界的革命在英国发生,而马戛尔尼那看似简单的请求其实并不简
单。在其背后,是洛克、斯密等即将在接下来的世纪内统治人类文明的人物。在仅仅经
历一个半世纪的战争和饥荒之...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937
45
时间:2012年3月1日
主题:北京与昆曲
主讲人:陈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
谢谢大家在这个寒冷的春夜,“杜丽娘夜不能寐”的夜晚来听这次昆曲课。首先,自我
介绍一下,基本的履历课件上面有,我来说一下我为什么来到这个课堂的缘由?我是
2005年从北大中文系博士毕业,当时我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工作,在那个学校开了一门昆
曲欣赏课程,也是一门公选课,过了两年之后我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去年5月份的
时候,我在一次研讨会碰到了白先勇老师,跟白先勇老师聊起来,他说既然你不坐班,
又主要从事昆曲研究,那么就到我们这门课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关于昆曲的一些
知识。和白老师一起聊天的时候,他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同学们”,比如说上一年的课
里面同学们反映,虽然听了很多很好的讲座,觉得有很多问题没有人交流,没有老师交
流。再比如说演戏,他说同学们想看戏,他就让苏州昆剧院来北大演戏,所以一个关键
词就是“同学们”,为了白老师的一片好意,也请同学们不吝赐教,有问题尽管问我。
今天我的题目是《北京与昆曲》。
我做的课件上的这幅图是当时乾隆为崇庆皇太后祝寿的万寿盛典,当时的北京城到处建
了很多经棚戏台,戏台上...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朝的衰落如今轮到西方头上
清朝的衰落如今轮到西方头上
发表时间:2015-06-13 14:55:31
字号:A-AA+
关键字: 中国模式张维为纽约时报中国道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中
国故事中国共产党
中国为什么会成功?这是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多年
来努力试图阐明的一个问题,既是向中国人自己,更是向国际社会。
昨天(6月12日),《纽约时报》刊登对张维为教授的采访,张教授指出:西方不少媒
体和批评人士对中国社会实际状况的歪曲,让他想起了1793年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访问中
国的情景。在那时,清朝的乾隆皇帝在异国使节面前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展现着中国
版的“历史终结”论。如今,西方民主“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事情难道正在发生反
转?这一命运似乎降临到了西方头上:西方正在变成傲慢的“乾隆”?
张维为教授认为,对这种傲慢,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形成新的“中国话
语”,造就新的“中国叙事”。
[点击查看大图]
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
以下为《纽约时报》报道全文:
不少中国学者和官员都曾提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阅读过张维为教授的专著—...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325
47
来自主题: Taiwan版 - 從馬戛爾尼到陳雲林<<轉載>>
FT
就知道会有人拿这两件事来比
其实当年乾隆见马嘎尔尼之后
双方来了个“一嗑各表”
从乾隆来说
他们基本上认为马嘎尔尼的表现虽然不是标准的三跪九叩
也是相去不远了
所以基本上满意
而马嘎尔尼一行则矢口否认按照清朝的要求叩头
号称是按照觐见英王的礼节来的
在回去后出版的各种书籍中基本上不提细节
到了嘉庆二十一年
英王又派了个阿梅士德使节团到大清
使节团的副使就是当年十来岁的斯当东
他们也同样碰到磕头的问题
而阿梅士德跟当年的马嘎尔尼一样
准备采取比较折中的策略
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觐见
而是希望清朝可以同意他们进一步通商
可那个小斯当东却极其反动
声称当年他爹跟马嘎尔尼来的时候
就没给乾隆磕头
所以这次更不能让步
这下惹恼了嘉庆
嘉庆说当年你爹跟马嘎尔尼给我爹磕头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站着呢
你小兔崽子也在场
我爹还赏了你个荷包
现在你竟然不认帐
显然没有诚意
那就都滚蛋吧
于是乎
这个阿梅士德使节团连嘉庆的面都没见着就回去了
小斯当东本来一直在广州混
嘉庆一怒之下索性把丫给驱逐出境了
这大概是小斯当东对大清怀着巨大仇恨的原因之一吧

」。
視。
z**********e
发帖数: 22064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钱文军:习大大的国际玩笑
那天忽然从电视里闻知,习大大在法国讲了个睡狮醒来了的故事:“拿破仑说过,中国
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接着又说:“中国这头
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老夫顿时惊讶得语塞。习大大记错了或无可厚非,毕竟我们这代人大抵是还小时就被教
育了,我也曾笃信不疑的。问题是,他如今有庞大的秘书班子,还有不少自诩为“帝师
”的幕僚群,这些人都是白吃干饭不干活的?咋就能让习大大开如此国际玩笑?于是查
看网络电视的实况转播,终于在凤凰卫视资讯台瞧见了这段视频,与官媒报道略有出入
的,是现场那些法国人迟钝了一下才爆发“哄堂大笑”的,然后掌声响起,由稀疏迅即
转入热烈。至少我是感受不到那帮家伙有什么赞赏之意,更谈不上有钦佩之情,反倒品
味出不是滋味的滋味来。
忽然想起几年前,我查阅电脑硬盘时,曾经瞧见了收藏下来的这个故事的出处,居然说
是卫兵听见拿破仑说梦话时讲的。疑窦顿时升起,谁能说如此完整的梦话?也就来了雅
兴,决定查查它的确实出处。于是在硬盘里找到当初未完成的“烂尾楼”,整理完成使
之竣工。
网络是个好东西,尤其是谷歌整出那套搜索程序,很快就找...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一 家庭、出身与学历
“和坤”是他的“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为“三纲之纲”之意,其乳名叫
“善宝”。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祖籍在长
白山英额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地区)。和坤的先祖叫噶哈察鸾,很早就
归顺了努尔哈赤(后金),过着平时狩猎、耕作,战时出征作战的生活。其五世祖尼牙
哈纳,因作战英勇,为他家挣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他的父亲名叫常保,
也是八旗军武官出身,除了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外,还因为他的堂弟阿哈硕色
,在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在西北地区阵亡,追叙军功,他家又获赠了
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后来也由其承接下来了。常保一生最高做到“福建副都统”
(正二品)的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军队中的“中将”级别的军官,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
个“高级武官”了。常保的妻子(即和坤的亲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其继妻
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和坤的妻子冯氏是清乾隆朝名臣大学士
英廉的亲孙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史(如《清史稿》等)、野史和传说中说和
坤家庭出身“低微”、“贫贱”、“少贫无...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50
价值判断权直接关系文明的生存,单从经济上讲它也决定了几乎所有事物的定价权。简
单说话语的流向不光决定一件衬衫、一瓶面霜或一块手表、一只手袋的定价 权,也决
定一部文艺作品乃至一个人的定价权。“中国造”的商品虽然质量同等但价格却远低于
价值,这就是控制世界话语流向的看不见的手决定的。中国人还远远 没有意识到这只
看不见的手翻云覆雨的厉害,这只无形而有力的手可以以数年时间,用信息(甚至假信
息)接力的方式,将某国产品变得一钱不值。这真是神不知鬼 不觉的“打劫”!所以
各国的“城墙”是阻挡“话语战争”、令看不见的手设法扩大“打劫”范围的工具。内
外不分的民族,往往舆论的心脏控于他手都无知无觉。
单讲阻截中国的话语,难以服人,下面说说日本。如果说对中国是全封锁,
对日本则是有封有放,对科技、工业是放,这意味着承认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这个
“话语平台”背后是巨大财富,除了西方盟国间,轻易是不让别国分享的,因为这决定
了工业产品的定价权。不断让百姓接受某国技术水平高的信息,就是潜移默化 的洗脑
,让其认同某国产品贵得有理。产品档次的提升,质优固然重要,但并不起绝对作用,
关键在于西方是否让你挤进“...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