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鸠摩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662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唐玄奘》
“玄奘以来第一人”(一)
壹、前言
印顺法师(1906年-2005年)的逝世,在佛教界掀起一片不大的涟漪。印顺法师被
普遍认知为佛学大师,并被越来越少的部分教内人士尊为“当代佛学泰斗”,那些极少
数的人们甚至尊他为“玄奘以来第一人”。原本并无写作意愿的我,看他们低调而庄严
的办完印顺的后事,就当是一场世间名人的生死常事而不曾起心动念;但他们在报纸上
却大力的宣扬他是玄奘以来第一人,这样与事实正好相反的说法,却使人不能不作罢,
这就必须探讨印顺的思想本质让大家了解了,因为印顺正是玄奘以来破坏正法的第一人
。那么到底所谓的“印顺思想”核心价值是什么,以及他对当代与后人的影响如何,我
们都应该作一番认识与探讨。
印顺法师一生浸霪于佛法中,并自谓以史学家的态度、宗教家的情怀,进行佛教的
研究、考证,进而确立了所主张的“缘起性空”及“人间佛教”二个核心价值观。缘起
性空被他认为是佛法的根本,人间佛教则被认为是佛法的实践。以下便分别对印顺法师
研究佛法的态度,“缘起性空”与“人间佛教”的主张,以及他对禅净的批评,作进一
步的剖析与评论。
贰、评印顺法师研究佛法的态度
印顺法师在佛法探究过程中,有一...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
为什么有些人学佛后万般不顺---索达吉堪布
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
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
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
亦不尽。”即使大海的水干涸了、须弥山倒塌了,可往昔所造的业也不会被摧毁,终将
成熟于自己的相续。
我们哪怕做了一点一滴的善事,其果到时候也一定会成熟;就算造了微不足道的罪业,
正如《百业经》所言,果报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蕴
、界、处上。所以,大家不要认为:“我即生中从小就喜欢做善事,从来也没造过恶业
,为什么还要感受痛苦?不公平!”这种说法是不懂因果的表现。
尤其是有些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
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这种强大的对治力,本来自己后世将堕入恶趣的罪业,可以
提前在今生成熟,并感受痛苦。如《能断金刚经》[注译1]云:“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
,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就像有人学了般若之后,要么生病...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5
中国佛教主要表现为大乘形态,而大乘佛教的核心内容在于菩萨道的实践。对此,姚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
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谓,愍念安
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
知见、力、无所谓,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有悖于此者应不是大
乘。具体到现代禅与印顺法师就菩萨道的争论,我们判断的依据将是《妙法莲华经》对
大乘的这一表述。
在现代禅与印顺法师的相关争论中,双方的焦点在于菩萨的资格问题。也就是说,
究竟行大乘菩萨道的主体应当是法眼清净的菩萨还是凡夫菩萨?双方之所以在此问题上
发生争论,导火索当是印顺法师主张(凡夫的)人菩萨行,而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先生
持否定的看法。李元松先生说:
针对禅师们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印顺法师曾给予批评,大意是:「禅师们太
过于强调修证了,以致无法了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萨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萨行,以五
戒十善的凡夫身来力行菩萨道
a**u
发帖数: 8107
6
☆─────────────────────────────────────☆
racolf (浣豺) 于 (Wed May 19 11:57:46 2010, 美东) 提到:
请教各位大虾,想为老人祈寿祈福,应该诵哪部经,或者那部书可以为老人增寿免病日
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办,恳请有道之人指点,谢谢。
☆─────────────────────────────────────☆
bigfool (fool) 于 (Wed May 19 13:14:53 2010, 美东) 提到:
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心经这些是比较常见的。

☆─────────────────────────────────────☆
fishrice (fish.rice) 于 (Wed May 19 13:18:28 2010, 美东) 提到:
哪位高人能讲讲念经发生作用的机理么?
☆─────────────────────────────────────☆
racolf (浣豺) 于 (Wed May 19 14:02:14 2010, 美东) 提到:
谢谢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
☆─────────────────────────────────────☆
augustina (augustina) 于 (Wed Mar 10 18:32: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常来这个版,偶尔来一下常常撞见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骂人帖,觉得跟这个版的
主旨很不相符。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把所谓大小乘做了本质主义的解释,好像两
千多年来,这两个乘都不曾发展变化过。我最近读了一些书,跟大家念叨念叨,也许会
有一些帮助。(本文中的“小乘”指的的是产生在大乘以前的主流佛教,仅仅为了方便
用此词指代。)
中国的佛教自称“大乘”,中文佛经中有很多对“小乘”的批判。但我们必须知道
这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我们把这一面之词当真理或事实,肯定有偏颇。比如说,很多人
以为“菩萨”是大乘才有的,其实在上座部的经典(也就是巴利文佛典)里,“菩萨”
一词出现了无数次。更有一部Buddhavamsa,“佛史”,讲述了释迦之前的24个过去佛,
在前世给作为“菩萨”的释迦受记(prediction)的故事。这听上去就有一点大乘的味
道了。再比如,大乘说小乘不懂得慈悲,只自己修行...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一节课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
寿者相。”
佛告诉须菩提:“我还回忆过去做过五百世的忍辱仙人,在那些时候,我都没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大家记得吧,法王如意宝给我们讲过《白莲花论》,每次讲到佛陀因地修安忍时——对
怨敌的安忍、修法的安忍、舍弃身体生命的安忍,经常在课堂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有时候上师哭了很长时间,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第二天早上我给大家讲解时,你们才知道上师哭的原因。
佛陀在因地时当过很多世的仙人,仙人的名字都叫忍辱,每一世都没有我相、人相、众
生相、寿者相,这是对昨天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那么,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不是一个呢?汉地的有些法师认为是一个
,藏地的炯尼夏智也赞同这种观点。但如果分开的话,歌利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与具诤国
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公案,只不过故事情节大致相同而已,就像《百业
经》的许多公案一样。
《贤愚经》中记载:印度鹿野苑有位具诤国王,性情野蛮粗暴。一次他携王妃仆女一起
去打猎,因感疲倦就到林中休息...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一节课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
寿者相。”
佛告诉须菩提:“我还回忆过去做过五百世的忍辱仙人,在那些时候,我都没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大家记得吧,法王如意宝给我们讲过《白莲花论》,每次讲到佛陀因地修安忍时——对
怨敌的安忍、修法的安忍、舍弃身体生命的安忍,经常在课堂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有时候上师哭了很长时间,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
只有第二天早上我给大家讲解时,你们才知道上师哭的原因。
佛陀在因地时当过很多世的仙人,仙人的名字都叫忍辱,每一世都没有我相、人相、众
生相、寿者相,这是对昨天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那么,歌利王的公案与此处忍辱仙人的公案是不是一个呢?汉地的有些法师认为是一个
,藏地的炯尼夏智也赞同这种观点。但如果分开的话,歌利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与具诤国
王时代的忍辱仙人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公案,只不过故事情节大致相同而已,就像《百业
经》的许多公案一样。
《贤愚经》中记载:印度鹿野苑有位具诤国王,性情野蛮粗暴。一次他携王妃仆女一起
去打猎,因感疲倦就到林中休息...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0
二乘道次第
我打算把这个次第分为三乘道来讲,首先是二乘道。汉传佛教把声闻与缘觉合起来称为
小乘。汉传佛教认为当代的南传佛教是小乘,说他是小乘,他们一般不大高兴,叫二乘
比较好,这个他们是接受的。但从汉传佛教的判教来讲,与大乘相比,它也的确是小乘
。小乘的部派原来有二十多个,实际上影响比较大的,流传到现在的有两个,一个就是
北传的“说一切有部”,一个就是现在南传佛教的“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的修学次第是依据《中阿含经》。《中阿含经》里面有一个《七车经》,用
七个车子来比喻乘着什么样的车子,一步步达到解脱的七个过程。它分为七种清净。比
如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以及其他的经典,都是按照七个清净的次第来论述修学道
的内容的。
七清净,第一个是“戒清净”,就是持四种清净的戒,有出家戒与在家戒。第二个是“
心清净”,“心清净”的意思是修禅定,三学里面的增上心学,通过修行禅定达到近行
定与安止定。近行定就是我们汉传佛教所说的未到地定,安止定就是四禅八定。第三步
是“见清净”,第四步“度疑清净”,第五步“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步“行道智见
清净”,第七步“智见清净”。后五步的内容都是... 阅读全帖
i*******1
发帖数: 1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桥流水不流
桥流水不流
元音老人一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讲于杭州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这首偈看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好懂,我们从
桥上过去了。怎么会“桥流水不流”呢?“空手”怎么“把锄头”呢?“步行”又怎么
“骑水牛”呢?这是什么道理?原来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是等于我们住的房子,而佛
性才是住在里面的真人。众生迷于色相就错认这个色身肉体是我,而不知佛性是何物,
以致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首偈就是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我上次讲
临济大师说:“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就是说这个肉体自己不会动、不
会讲话,也不会听话。我们能运动、工作、走路、讲话、听话……都是这个主人公的作
用。
这首偈就是颂这个主人公的。“空手把锄头”,我没有拿东西啊,原来拿东西的那
个手(即肉体),就等于你的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你运作。“步行骑水牛”,你能够
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妙用,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人从
桥上过”,肉身就比作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就要走了,就圆
寂了,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所以,根据这...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6:54 2016, 美东)
全文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2922/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我信佛十年,去年终于不信了。
到今天,我和佛教分手一年了。
回首十一年,我坚信脱离佛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今年虚岁34了,张三丰道长的
《称骨歌》里说:“三十三岁始知人生”(我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去推算的)。作为一个
理性主义者,我不大相信命理。但我却在虚岁33岁(去年)开始反省自己,反思人生,
可能冥冥中有安排吧。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我常
对他们说我信佛十年的历史,告诫他们别信佛,别让孩子们接触佛教,因为佛教没正能
量。
我就像《雪山飞狐》里的胡斐,中了七星海棠的剧毒之后,再也百毒不侵了。我中
佛教的毒中了十年,如今醒悟过来,算是有些生活的智慧了。
...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7:36 2016, 美东)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6:54 2016, 美东)
全文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2922/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我信佛十年,去年终于不信了。
到今天,我和佛教分手一年了。
回首十一年,我坚信脱离佛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今年虚岁34了,张三丰道长的
《称骨歌》里说:“三十三岁始知人生”(我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去推算的)。作为一个
理性主义者,我不大相信命理。但我却在虚岁33岁(去年)开始反省自己,反思人生,
可能冥冥中有安排吧。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我...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我为什么不信佛教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7:36 2016, 美东)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6:54 2016, 美东)
全文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2922/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我信佛十年,去年终于不信了。
到今天,我和佛教分手一年了。
回首十一年,我坚信脱离佛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今年虚岁34了,张三丰道长的
《称骨歌》里说:“三十三岁始知人生”(我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去推算的)。作为一个
理性主义者,我不大相信命理。但我却在虚岁33岁(去年)开始反省自己,反思人生,
可能冥冥中有安排吧。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我...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戏论的二十种过失
大智度论释遍学品第七十四(卷八十六)
圣者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佛告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观色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色若苦若乐受想行识若苦若乐。是为戏论。
观色若我若非我受想行识若我若非我色若寂灭若不寂灭受想行识若寂灭若不寂灭。是为
戏论。
苦圣谛应见。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是为戏论。
应修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为戏论。
应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为戏论。
应修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是为戏论。
应修八背舍九次第定。是为戏论。
我当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是为戏论。
我当具足菩萨十地。是为戏论。
我当入菩萨位。是为戏论。
我当净佛国土。是为戏论。
我当成就众生。是为戏论。
我当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是为戏论。
我当得一切种智。是为戏论。
我当断一切烦恼习。是为戏论。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色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受想行识
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乃至一切种智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何以故。性
f***2
发帖数: 162
17
强烈推荐回家人老师的戒淫
戒淫(上篇)
这篇《戒淫》上篇,共分7大部分,分别是:
1.为什么要戒淫;
2.从相上看,正淫与邪淫的区别;
3.相上戒淫的原理(相上的淫是如何生成的);
4.如何戒;
5.戒不住相上淫的关键(戒淫的以后的事情);
6.根据不同的人建立的不同的戒邪淫模式(系统戒邪淫程序,心理测试等);
7.以后的问题。
里面还有很多小的标题,如现代人普遍的正淫观点,如现代人一些邪淫现象的生成等等
。总之会纵文化,含历史,看宗门,分正邪,破无明,说详尽,适现在,晓厉害。因此
对于大家的问题,如前面已经讲述范围中的,会立刻回答的,对于后面的要讲述的,可
能要过几天回答,见谅。
戒淫(上篇)
前言
偶尔心动,想写篇修行人如何将情执布施给法界的文章,将这个想法告诉白眉,白
眉嚷嚷道:“老师,你的烂尾工程太多。”想来也是,有好几篇文章都没有结束,还到
处心动发愿,实在不妥。
今日是佛陀的成道日,就找这个借口将《戒淫》上篇写完吧。
《戒淫》一共有3篇。
上篇是针对事相上淫欲心重,习气深,连相上的淫欲心都戒不了的人看的,主要就
是“誓不沉心”到“如如升起心”的应用。
中篇是针对事相上已经持...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8
即使不了解智顗大师的空假中三观,
有点逻辑常识也不会大嘴一张就是智顗大师错解什么什么了。
如果如你错解的智顗大师的错解, ”空” = 假名 = 中道,
那干嘛还要什么空假中三观,只要一观,即空观 or 假观 or 中观就可以了。
另外,鸠摩罗什的错误翻译也是一样的不知所云。
D**3
发帖数: 43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人自古就崇拜印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
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
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
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
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毕生弘扬华严的月霞法师
月霞法师(1858—1917) 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拥有人间佛教“以教育培养人才,以
文化弘扬佛法”的宏观。他从遍参善知识到结茅静修,来去之间开出华严法脉;从创办
学校到培育僧才, 步步酝酿出贤首子孙。其宗教活动与僧伽教育思想,虽保持古来丛
林制度的风范,但仍流露出鲜明的入世倾向。月霞法师是近代的佛教学者、佛教教育家
,是最早倡 办僧教育的人。他曾创办过江苏僧师范学堂及华严大学,培育僧才,对后
世颇有影响。尤其是华严大学,先后受教者三百余人,华严奥义,由斯昌明。
生平:出家办道 学菩萨行
月 霞法师,俗姓胡,名显珠,湖北黄冈人。幼年受传统的学塾教育,曾应童子试。月
霞在七岁时即被迫结婚,十余岁时,随师习医,旋对佛法发生兴趣。原本想要发心 出
家,却遭父母坚决反对,只好将心愿放在心中。至十八岁得一子,翌年复得一女后,月
霞遂向父母表白心意:“古往今来常闻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可 告无罪矣
!”随即拜别父母,只身行至南京大钟寺老和尚座下顶礼求度。
老 和尚问何以学佛,月霞恭敬笃定地表示,在家既不能为忠臣孝子,则当出家学诸菩
萨言行,以救世度生,因此求师度脱。老和尚闻言赞许,遂为月霞...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21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a*******g
发帖数: 86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发心即成等正觉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a*******g
发帖数: 867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戏论的二十种过失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95部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菩萨发菩提心有十法。何等为十?
发第一心,成就众善本,譬若须弥山以众宝庄严;
发第二心,行檀波罗蜜,譬若大地长养众善法;
发第三心,行尸波罗蜜,喻若师子王能降伏众兽,灭除邪见故;
发第四心,行羼提波罗蜜,喻若那罗延坚固不可坏,灭除烦恼故;
发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罗蜜,现行众善法喻若天华,如意说法故;
发第六心,行禅波罗蜜,喻若日光明灭除众闇故;
发第七心,行般若波罗蜜,诸愿得满足,喻若商贾客得离众难故;
发第八心,行方便波罗蜜,灭除诸障碍,喻若月盛满清净无秽故;
发第九心,欲满足本愿,游净佛国土乐听深妙法,灭除贫穷故;
发第十心,喻若虚空其智无穷尽,譬如转轮王成就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如是能发十种心,名为菩萨,亦名摩诃萨,亦名无为众生,亦名无障碍众生,亦
名已得度众生,亦名不思议众生,然于此中亦无有心亦无菩提。
a**u
发帖数: 8107
24
☆─────────────────────────────────────☆
runsun03 (runsun) 于 (Thu Apr 8 19:14:50 2010, 北京) 提到:
在佛陀制定的沙弥十戒里,第十戒是:不捉持金银宝物,也叫金银戒。此戒乃因佛陀认
为金银货币易使人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所
以,为了破除贪心佛陀对出家人而制定了这条戒。
在《北传杂阿含经第九一一篇》里记载,佛陀告诉一位长者说:「主张沙门比丘可
以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是清净的说法并不正确,我从未这么说过,这也不符合法义,当
然会受到谴责。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沙门比丘若是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就是不清净!
不是出家沙门应该有的行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应有的行为。」
最后佛陀还告诫诸比丘:「比丘们,从今日起,如果你们需要的是木头,就应该向
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头;如果需要的是草,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车
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车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务,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务。千万
不可擅自接受金银宝物的供养!」手不捉金银戒是佛陀亲自设立的僧...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二十五节课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若遭人轻毁
、损害,这是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本应堕入恶趣,但通过《金刚经》的功德,今生中
只需感受这些痛苦,便使罪业得以清净,并很快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受持读诵〗:玄奘法师和藏文中是“读诵、受持、书写、精通、如理作意”,但鸠摩
罗什的译本中只有受持和读诵。
很多人在念《金刚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受人欺负、别人与他不合
、修法出现障碍,表面看来都是违缘,实际上是一种顺缘,别人在帮自己消业障,以此
早日圆满佛果。
此处的翻译与义净法师相同,但玄奘译为:“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
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这种译法与藏文相同,意思也比较好懂。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但生活中的违缘越来越多,是不是佛经没有
加持力?”并不是这样!《金刚经》已告诉你了,本来你来世会堕入恶趣受苦,但通过
持经功德,消除了这一切...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二十五节课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若遭人轻毁
、损害,这是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本应堕入恶趣,但通过《金刚经》的功德,今生中
只需感受这些痛苦,便使罪业得以清净,并很快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受持读诵〗:玄奘法师和藏文中是“读诵、受持、书写、精通、如理作意”,但鸠摩
罗什的译本中只有受持和读诵。
很多人在念《金刚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受人欺负、别人与他不合
、修法出现障碍,表面看来都是违缘,实际上是一种顺缘,别人在帮自己消业障,以此
早日圆满佛果。
此处的翻译与义净法师相同,但玄奘译为:“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
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这种译法与藏文相同,意思也比较好懂。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但生活中的违缘越来越多,是不是佛经没有
加持力?”并不是这样!《金刚经》已告诉你了,本来你来世会堕入恶趣受苦,但通过
持经功德,消除了这一切...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我知道 中国自天台宗智顗大师 错解鸠摩罗什的错误翻译后,
就把 缘起缘灭 = ”空” = 假名 = 中道
并发展很多理论。例如 三观
但那是智顗大师误会。 今天我们讯息发达,了解真相后,不要往这方向走了。
c***h
发帖数: 2262
28

喔 嗯…智顗大师 也可能不是说 缘起缘灭 = ”空” = 假名 = 中道
看有没人懂的 给说一下 三观三谛
但智顗大师当初应该是依据鸠摩罗什的错误翻译。
那时应该没有其它翻译
f****2
发帖数: 31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义净法师的故事(10)
十、译经传法
洛阳城里的老百姓们,听说有大法师来到洛阳,连皇帝都准备亲自出迎,城门边早
已是人山人海。人人擎着香柱,个个口诵佛号,争先恐后,都想一睹大师的风仪。从上
东门外开始,数十里之内,已经布满无数军兵,维持秩序。洛阳城百座佛寺,都搭制卜
车、帐盖,僧众们手持香花,唱着赞呗,整齐地站立两边,正中是朝廷百官相迎,数百
面旗幡迎风飘扬!
义净一行来到了上东门前,忽然一切都安静下来,只见正中门下,百官闪向两边,现出
了当今的大周女皇。她头戴旒冕,身披黄袍,雍容华贵,含笑而立。内侍扶义净下了御
车。义净定了定神,从容地走向武则天面前,合十致意。则天见状,也口称弟子,躬身
施礼。而后,众内侍又扶义净上了御车,当先入了上东门。这时,又旗幡招展,乐声大
起。洛阳城内也随处是卜车、牌坊,所过之处,香烟如云,诵佛号声不断!
车流、人流停在了建春门内的佛授记寺,义净及其带回的舍利、佛经、佛像,都被放置
在这所皇家寺院内。随后,敕旨下达:封义净大师“三藏”之号,可马上着手翻译带回
的经论,由朝廷提供一切便利。当时有“三藏”之号的僧人全国仅仅有四位,其他三位
都是外国的高僧,只有义净是本国人。
就在义净准...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30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金刚经一滴 --- 黄念祖(zt)
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
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
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
《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
入光明无际的宝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
,绕念圣号直达次日凌晨。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
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
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
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
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
,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82
31
1988年是躁动的一年。极具煽动性的政论片《河殇》
出炉,张家声解说。到处歌手大奖赛。到处骗子横行。
通货膨胀,官倒,腐败。。。
当年的作者们现今看23年前的作品不知会作何感想。
===============================================
第一集:寻梦
1987年6六月13日,吸引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黄河漂流探险传来凶讯。洛阳和北京两支黄
漂队都在落加峡下峡翻船遇难。曾经漂过长江虎跳峡的两位勇士郎宝珞、雷建生也被黄
河激流吞没。国内一时议论纷纷。
据报导,这些青年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黄河的首漂权才铤而走险
的。肯沃伦对此十分不解。他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去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会遭
到反对的。当然,沃伦先生永远无法把眼下的漂流,同列强的炮舰在中国江河里横行的
历史联系起来。可中国的青年忘不了。
当这些漂流者抛尸黄河的时候,我们是称道他们有爱国精神呢?还是批评他们的盲目民
族感情?
无论怎样,他们把这件事偏偏做在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上,悲壮和悲剧都是巨大的。
事情不仅仅表现在江河漂流上。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热呵。
当五星红旗...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48f470100lees.html
转贴: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作者余英时,转载自《艺术时代》的艺术空间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shushidai/141042
自19世纪末叶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便不断有人提出讨论;“五四”以后
,中西文化的争议更是高潮迭起。这些讨论和争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获得共同的结论,但
是多少也发生了一些澄清观念的作用。时至今日,大概已没有再坚持“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或“中体西用”种种旧说法了。以前谈文化问题的人往往显露两个倾向:第
一、他们将复杂万状的文化现象在文字上加以抽象化,并进一步用几个宇来概括整个文
化传统的精神。第二、这种抽象化又引起一个不易避免的倾向,即以为具体的文化现象
也和抽象的观念一样可以由我们任意摆布。上面所说“本位文化”、“全盘西化”之类
的态度便是这种倾向下的产物,其基本假定是人们(其实只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可以主观
地、片面地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在本文中将尽量避免这两种倾向.但是并不否...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2:15:42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48f470100lees.html
转贴: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作者余英时,转载自《艺术时代》的艺术空间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shushidai/141042
自19世纪末叶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便不断有人提出讨论;“五四”以后
,中西文化的争议更是高潮迭起。这些讨论和争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获得共同的结论,但
是多少也发生了一些澄清观念的作用。时至今日,大概已没有再坚持“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或“中体西用”种种旧说法了。以前谈文化问题的人往往显露两个倾向:第
一、他们将复杂万状的文化现象在文字上加以抽象化,并进一步用几个宇来概括整个文
化传统的精神。第二、这种抽象化又引起一个不易避免的...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论韩愈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349
36
你这就不对了。射雕三人组个个比一灯强


: 乔峰一打射雕三人组没压力 郭杨张也就是一灯水平 一灯也就段正明水平 乔峰
大于鸠

: 摩智大于七个段正明 所以乔峰对射雕三人组也是秒杀

g*****0
发帖数: 2998
37
一灯也是五绝级别 一个档次的 强也要几百招以后分胜负
十几个一灯对乔峰也不一定能打过 一阳指在天龙就是垃圾
[在 mocc (无可) 的大作中提到:]
:你这就不对了。射雕三人组个个比一灯强
:<br>: 乔峰一打射雕三人组没压力 郭杨张也就是一灯水平 一灯也就段正明
水平 乔峰
:大于鸠
:<br>: 摩智大于七个段正明 所以乔峰对射雕三人组也是秒杀
:<br>
c*c
发帖数: 2397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2:15:42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48f470100lees.html
转贴: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作者余英时,转载自《艺术时代》的艺术空间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shushidai/141042
自19世纪末叶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便不断有人提出讨论;“五四”以后
,中西文化的争议更是高潮迭起。这些讨论和争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获得共同的结论,但
是多少也发生了一些澄清观念的作用。时至今日,大概已没有再坚持“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或“中体西用”种种旧说法了。以前谈文化问题的人往往显露两个倾向:第
一、他们将复杂万状的文化现象在文字上加以抽象化,并进一步用几个宇来概括整个文
化传统的精神。第二、这种抽象化又引起一个不易避免的...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9
来自主题: Salon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8月14是盂兰盆日(佛欢喜日), 多孝敬父母长辈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6 22:09:47 2011, 美东)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23.htm
白话翻译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如是我闻。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陀宣讲的。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
二千五百人,与大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在一起听法。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
。恭敬礼拜。
这时,世尊引导并带领大众弟子,一直往南方行走,忽然看见路边聚集枯骨一堆。那时
候,如来就对著那些枯骨行大礼,以五体投地的方式,恭恭敬敬的顶礼膜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 阅读全帖
N*****3
发帖数: 1405
41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Re: hi
小黄你每天持诵心经一百遍吧,我比较喜欢鸠摩罗什的译本。或者直接上梵文的。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
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
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
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
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
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
恐布,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x*********o
发帖数: 208
4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密宗断惑论》密宗与显宗
又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纯粹是密宗,与汉传、南传佛教完全不同。此言实属荒唐,他
们未曾看过一本正规的藏传佛教的书籍,也未实地调查一番,便作此断语,与事实完全
相悖,根本不值一驳。其实稍具常识的人,便知道藏地的宁玛、格鲁、嘎举等各家宗派
,都是显密并弘,显宗的典籍,其丰富程度实不亚于汉传与南传佛教。藏地在莲花生大
师入藏前,便已迎请了那烂陀寺的显宗大师静命菩萨,从那时起,以因明、戒律、俱舍
、中观、般若五大部为主的大小乘显宗的弘传便常盛不衰。五明佛学院九个大班中,有
五个便是学习上述五部的显宗班,平时也经常念诵显宗的《普贤行愿品》、《随念三宝
经》、《心经》、《金刚经》、《药师经》等等经典。此外,藏地大成就者如麦彭仁波
切、宗喀巴大师等著述了大量显宗论著,如《澄清宝珠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
,又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从小乘的出离心到大乘的菩提心直至密乘的
大圆满,都有极为详尽的修法引导。能海上师云:“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有则双
存,无则并遣。若不知显,则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则不知显之作用。”因此学习
藏传佛教也就意味着同时学习了汉传与南传的佛教,如此将各宗各派摄为...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3
索达吉堪布
有人认为藏地修密者,别解脱戒并不清净,这种观念实是很大的误解。藏地虽然密法兴
盛,但僧人所行持的主要还是清净的小乘戒律。明朗仁波切也曾根据续部说:在吃毒不
致中毒时,方可行持密宗行为。无论何种续部与论典,都没有对凡夫俗子开许双运、降
伏、饮酒等。《时轮金刚》云:“凡夫人不能作瑜珈士的行为,瑜珈士不能做大成就者
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阿日大班智达云:“无论声缘乘、菩萨乘与密
乘都未开许自相烦恼(即未有方便法所摄之贪嗔痴等)。”
藏王赤松德真当时作了规定:“藏地僧俗今后见解依龙树菩萨,行为依静命大堪布。”
麦彭仁波切也曾说:“希有萨霍堪布之行为,无等龙树菩萨之见解,彼二一味传承所印
持,愿盛前译胜者之教法。”在历史上,旧密的祖庭拉萨桑耶寺曾集会七千余持清净小
乘戒律的僧众,历来也经常有聚集数千持小乘戒僧众的寺院。1982年法王如意宝在整顿
四川、青海一带藏区的佛教时,教诫说:“夜空的星星虽然繁多,但启明星只有一颗,
除大瑜珈师和大成就者外,所有僧尼必须以别解脱戒律为首,破别解脱根本戒者不得与
僧团共住。”在如今的密法中心喇荣五明佛学院,六千余僧众也皆是持清净的小乘...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2:15:42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48f470100lees.html
转贴: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作者余英时,转载自《艺术时代》的艺术空间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shushidai/141042
自19世纪末叶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便不断有人提出讨论;“五四”以后
,中西文化的争议更是高潮迭起。这些讨论和争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获得共同的结论,但
是多少也发生了一些澄清观念的作用。时至今日,大概已没有再坚持“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或“中体西用”种种旧说法了。以前谈文化问题的人往往显露两个倾向:第
一、他们将复杂万状的文化现象在文字上加以抽象化,并进一步用几个宇来概括整个文
化传统的精神。第二、这种抽象化又引起一个不易避免的...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bowl (Big Bowl),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8月14是盂兰盆日(佛欢喜日), 多孝敬父母长辈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6 22:09:47 2011, 美东)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23.htm
白话翻译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如是我闻。
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陀宣讲的。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里说法,在场的有佛陀的常随弟子出家众
二千五百人,与大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在一起听法。
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
。恭敬礼拜。
这时,世尊引导并带领大众弟子,一直往南方行走,忽然看见路边聚集枯骨一堆。那时
候,如来就对著那些枯骨行大礼,以五体投地的方式,恭恭敬敬的顶礼膜拜。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众人归敬。以何因缘。...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18160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修行和心行(2) ZT
☆─────────────────────────────────────☆
bigfool (fool) 于 (Sat Sep 19 20:21:19 2009, 美东) 提到:
《如何修证佛法》 作者:南怀瑾
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
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是没有发出来的行为,一切的行动则是思想的发挥。我们想求得
空,这是在追寻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追寻能够发生思想的根源。在行为上、思想上真正
做到了空,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变成无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
?所以空的道理不是这样。
大家坐起来拼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对于空性的理,根本没有认清楚。
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论,这本书是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弟子僧肇法师所作。当然,这
本书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华,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
写“般若无知论”,我们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说智慧到了最高处是无智慧。等
于心经上讲的无智亦无得。又说物不迁论,物没有去来,无动也无静,没有过去,也没
有未来,只有当前这一下。又说:不真空论,空而不空
d******y
发帖数: 3668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
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
。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
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
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
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