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美国家的餐馆吃饭点菜,经常是许多华人在西语世界里备受考验的时刻。
当侍者介绍菜单、推荐菜色时,不论是主菜和配菜的内容、烹调方式、乃至配料与调味,大家都会问得详细些,就怕花了钱吃到令人“惊艳”的东西。口味不符事小,若吃到不该尝的,还会亏待胃肠。然而,既怕耽误宝贵时间,又要搞清楚侍者口中的西语,却往往让人更加口齿不清、舌头打结。
例如说,明明要点的是煎肉片churrasco(一种烤肉),可能就有人说成chubasco(大雨),虽然,体谅我们是外籍人士的侍者不致真的如字面意义给你一份倾盆大雨,但若是想要一客colacion(快餐),讲成corazon,就很可能真的把烩猪心片送到你面前,因为corazon是心脏、心肝之意。究其原因,只能怪我们华人料理中处理内脏的厨技声名远播,要求这种东方风味的料理,洋人恐怕早已不足为奇。
常叫人混淆的jamon(火腿)与jabon(肥皂),每回要说出口,就得三思,慢慢“ja…ja…”个半晌,偏偏一出口又错叫成“jabon”,让在座者都不禁哈哈笑起来。
而queso又和guiso很相似,它们不仅字眼相像,也同是浓稠热食,但前者是用于配料的乳酪,后者是杂菜烩品。曾经吃到一盘又浓又稠的“粘稠加强版”特餐,原来是因为点菜时一时仓促,把两种都一起叫了。
吃米饭的我们,每次在主餐的主食总选择arroz(米饭),这个字又像极了aros(耳环),两者一软一硬,原本毫无关联,但因为主餐需与肉排类一起点,所以就会有人叫一客“鸡戴耳环”(pollo con aros)如此的趣事发生。
说到配菜agregado这字,也与arreglo听起来近似,arreglo是整理、安排,也是插花的意思,心想着配菜却要了插花,说错了竟也相异成趣。而常出现的主食之一的马铃薯la papa,不可将阴阳性冠词误置,因为弄错就成了教宗 el Papa,除非你真想要咬他一口。
我们的点菜心得是,当侍者念了一大串的菜色内容和调理制作(当然是我们要求的)时,快速地从中抓住最耳熟的、最想吃的,重复侍者说的那个字句,再说一次就好。其实,说错或误解西班牙语,虽然出尽洋相,但是这种笑料也不失为大家饭前助兴的前菜。
点菜的最后,侍者问要喝什么饮料,我们常点的是果汁,当侍者回说有凤梨、橘子、柠檬、芒果、草莓……数种口味后,必会有人想问是否为现榨的还是浓缩果汁,于是,“Jugo de pulpo”出现了。见侍者满脸狐疑,才意识到一定又搞错出糗了。原该说的是pulpa(果肉、浆汁),而pulpo却是章鱼,“Jugo de pulpo”就成了“章鱼汁”啦!明明是这届世足的偶像,这下不仅成为俎上肉,连“原汁”都抢手,难怪侍者神情讶异,他大概认为我们华人真是懂得尝鲜、赶时髦,又发明了更令人惊艳、有创意的人间美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