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发帖数: 1854 | 1 《捕蛇者说》里面“观人(民)风者得焉”,为了避讳李世民。
那么为什么可以说 “苛政猛于虎也”? 不用避讳李虎么?
因为是圣人言,可以直接引用? |
x****o 发帖数: 29677 | |
t*n 发帖数: 14458 | 3 那个不是本朝皇上
就不用避讳吧
《捕蛇者说》里面“观人(民)风者得焉”,为了避讳李世民。
那么为什么可以说 “苛政猛于虎也”? 不用避讳李虎么?
因为是圣人言,可以直接引用?
【在 r****p 的大作中提到】 : 《捕蛇者说》里面“观人(民)风者得焉”,为了避讳李世民。 : 那么为什么可以说 “苛政猛于虎也”? 不用避讳李虎么? : 因为是圣人言,可以直接引用?
|
M******s 发帖数: 1772 | 4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在 r****p 的大作中提到】 : 《捕蛇者说》里面“观人(民)风者得焉”,为了避讳李世民。 : 那么为什么可以说 “苛政猛于虎也”? 不用避讳李虎么? : 因为是圣人言,可以直接引用?
|
S***p 发帖数: 19902 | 5 哦。。。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
C********g 发帖数: 9656 | 6 对,李白的诗里有“虎鼓瑟兮鸾回车”,那是玄宗时候,也已经不避讳了。这可不是引
用圣人的话。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
r****p 发帖数: 1854 | 7 多谢,并且对后面Communipig的赐教一并致谢。
前几天看《晋书》,看到刘元海(刘渊),石季龙(石虎),所以想起了这个问题。
如果北魏也严格遵守“天子七庙”的礼制,那么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宗庙拆迁工作是很重
的。452年太武帝拓跋焘被弑,到471年孝文帝拓跋宏登机,不到20年跨越了五代皇帝,
赫赫。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
c*******1 发帖数: 240 | 8 这个的标准答案难道不是二名不偏讳?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
M******s 发帖数: 1772 | 9 当然不是。如果你看过与柳宗元同时代的韩愈的《讳辩》就会知道,古人对单字名也是
很避讳的,比如汉朝讳雉为野鸡,讳彻为通。对于双字名,所谓“二名不偏讳”的原则
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观人风者”避讳的不是“世民”,而是“民”;同理,很多
姬姓被迫改为周姓,也是出于单纯避讳“基”字,而非“隆基”。《讳辩》里面提到,
“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虽然原文是说诏书当中不避讳“浒(李虎),势(李世民),秉(李昞),机(李
隆基)”,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韩愈显然是借此反驳当时社会上对避讳的执著,也就
是说,按照当时某些人的看法,“浒、势、秉、机”这几个单字也是要避讳的。
【在 c*******1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的标准答案难道不是二名不偏讳?
|
c*******1 发帖数: 240 | 10 我听到的解释是避了其中一个字就可以不避另一个字,所以捕蛇者说有“专其利三世矣
”句,不避世字。
我还发现个好玩的。
这是褚遂良的圣教序,其中有一句“当常现常之世。人仰德而知遵”。这个是唐太宗时
的碑。
这是怀仁集王圣教序,变成了“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虽说是分属两句,但
毕竟是世和民两字连着写了,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而且百度上说这是唐高宗时的碑,
可以反驳“不避讳是因为年代久远”的说法。
所以可以下结论,唐朝时候避讳不避讳完全看心情。。。。 |
b*******8 发帖数: 37364 | 11 有没有文人犯了避讳的错误被惩罚的?想看看下场到底会如何。 |
f*******l 发帖数: 8811 | 12 有的是吧。
下场从被砍头到无罪释放都有。
【在 b*******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文人犯了避讳的错误被惩罚的?想看看下场到底会如何。
|
k***g 发帖数: 7244 | 13 柳宗元也有避“虎”字的时候,譬如他的 “鸞凤标魏闕,熊武负崇牙”,熊
武 就是因为避讳 熊虎 而改的,《周官》上说:“熊虎为旗”;
柳宗元的诗文里提到“虎牢关”是,也因避讳而称之为“武牢”;
大概是因为早期有避讳严格的时候,影响到了语言习惯,约定俗成,到了柳
宗元,更多只是使用习惯。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古礼规定“天子七庙”,即供奉尊崇七代祖先,超过这个极限,位次就要撤除,避讳自 : 然也就没有了。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柳宗元被贬在永州,写捕蛇者说的时候,皇帝是宪 : 宗,为李世民的第八代子孙;柳宗元出生时,唐代宗,即李世民的第五代子孙,还在位 : 上。可见至少在柳宗元幼年受教育时,“民”字还是避讳的。此外,李虎毕竟是皇室祖 : 先,而非某位真正的先皇,对他的避讳原本也不严格。 : 此外,“观人风者”这个说法,很可能远在宪宗之前就有了,当时为了避讳李世民, : 后来即使不再需要严格避讳,这个说法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固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