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这不科学!!诸葛大爷,你真是来借箭的吗?
相关主题
【夏日围城】破镜记毛泽东三次提出要根治淮河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三国时期,弓箭手的装备
北宋包拯年间流行 元青花 么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
史书记载的“百人斩”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
汉语是高度发展的孤立语,决定了它的优势地位 (转载)秦始皇弓弩为何后人无人复制
看看谓前无古人的毛泽东诗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没有发明过联弩
古代的中国人到了海外境遇怎样 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吗蜀汉为何少人才
毛泽东是第一个批评亩产万斤粮浮夸风的人[原创]对诸葛亮割据还是统一的一些意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箭杆话题: 孔明话题: 草人话题: 箭镞话题: 诸葛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f
发帖数: 376
1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脑子进海水了吗?
一、你用的是什么船?
《三国演义》原文有写: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看见没?轻快船!不能是“斗舰”吧,那个大家伙开出来,东吴军营里每一只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然这顿打白挨了。
“冒突”也不用想了,听名字就知道是用来冲锋的猛货;“大舡”也不行,它倒是运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二、十万支箭有多重?
船预备好了,草人也摆上了,敲锣打鼓借箭去喽!等一下,借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箭。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的一支箭有多重了,参照现代标准,弓的拉力与箭的重量比约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三、火呢?说好的火呢?
在中国古代水战战术中,利用纵火器材进行火攻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以弓、弩发射带燃烧油脂的火箭,以及“火兽”、“火禽”和“火船”等,对敌方进行攻击。
你千万别跟我说曹老大不懂水战,所以他的弓箭不用火。《水战兵法》,是伍子胥在春秋时期所著,其中对水上弓射火箭有着相当详尽的描述。曹操军营读过书的人有很多。水面作战时用火攻击敌人战船,曹操也想到过,正因为想到了,才会觉得没有东南风就不会烧到自己。在雾锁横江的情况下,曹军无法探明敌军进攻,担心冒然进击会中了埋伏,这是逻辑的第一个环节,诸葛大爷算准了。然后呢?第二个逻辑环节呢?正因为看不清你,所以要发射火箭,既能够照明江面以达到观测侦查的目的,也可以通过船只中箭起火的状况判明来敌的数量和部署的方向。
哇咔咔,”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的草人……“孔明先生,面对漫天火雨,你还有心喝酒吗?
四、那一夜,周瑜光顾着睡小乔了吗?
赤壁一带的江面有多宽?看阚泽一晚上轻松横渡无压力的样子,估计不过2、3公里而已了。这样的距离,在没有机帆船的情况下,小船慢慢划,确实费点劲,但这并不影响你听声辨位夹苍蝇啊。对于周都督而言,同样的雾锁横江、同样的大军压境、同样的不明敌情(船都被偷走了二十艘),孔明在两公里开外击鼓伴奏、又唱又跳,曹军水陆两个大营鸡飞狗跳、杀声不断,周大哥你就真能呼呼大睡不闻不问?晚上跟小乔妹妹酒喝高了吧?东吴水军既不戒备也不出战,好像根本不怕曹军有什么阴谋似的,难道公瑾兄早就胸有成竹?否则凭什么实力雄厚的进攻方一惊一乍的,而危若累卵的防守方却对这么古怪的动静不闻不问呢?《三国演义》原文说:“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我卡,搬运工都准备好等在那里了,孔明周瑜,你们哥俩唱的这是哪一出戏啊?!
a****e
发帖数: 9589
2
跟小说较真,是不是种病?

脑子进海水了吗?
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
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
备,候孔明调用。
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
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
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
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
然这顿打白挨了。
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
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
,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一下——箭。
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
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
,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
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
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 ,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
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
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
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
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
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
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在 t****f 的大作中提到】
: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脑子进海水了吗?
: 一、你用的是什么船?
: 《三国演义》原文有写: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 看见没?轻快船!不能是“斗舰”吧,那个大家伙开出来,东吴军营里每一只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然这顿打白挨了。
: “冒突”也不用想了,听名字就知道是用来冲锋的猛货;“大舡”也不行,它倒是运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 二、十万支箭有多重?
: 船预备好了,草人也摆上了,敲锣打鼓借箭去喽!等一下,借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箭。
: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的一支箭有多重了,参照现代标准,弓的拉力与箭的重量比约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 三、火呢?说好的火呢?

h***i
发帖数: 89031
3
这哪里是较真 这是不懂
弓箭的 箭, 长度和重心,都是要和弓匹配的, 不匹配的话,射程和稳定度都要受影响
两军的弓不一样,你用敌人的箭,你的射程和稳定度就不如敌人
所以用敌人的箭,是没有战斗力的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交10万只箭,长度和重心都是由要求的,达不到要求,是要砍头的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跟小说较真,是不是种病?
:
: 脑子进海水了吗?
: 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
: 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
: 备,候孔明调用。
: 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
: 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
: 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
: 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

h***i
发帖数: 89031
4
古代的文科生没有打过仗,写小说胡编
今天的文科生,有个叫做qed的,认为自己的弓肯定可以射出去敌人的箭
射出去当然可以,但是你的射程没有敌人远,瞄准不如敌人的精度高,这个仗就没有办
法打
古代淡然要避免敌人把自己社出去的箭再社回来

影响
头的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哪里是较真 这是不懂
: 弓箭的 箭, 长度和重心,都是要和弓匹配的, 不匹配的话,射程和稳定度都要受影响
: 两军的弓不一样,你用敌人的箭,你的射程和稳定度就不如敌人
: 所以用敌人的箭,是没有战斗力的
: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交10万只箭,长度和重心都是由要求的,达不到要求,是要砍头的

h******i
发帖数: 21077
5
你这也是扯淡,10万只箭,一会儿就射光了,根本不够。

影响
头的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哪里是较真 这是不懂
: 弓箭的 箭, 长度和重心,都是要和弓匹配的, 不匹配的话,射程和稳定度都要受影响
: 两军的弓不一样,你用敌人的箭,你的射程和稳定度就不如敌人
: 所以用敌人的箭,是没有战斗力的
: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交10万只箭,长度和重心都是由要求的,达不到要求,是要砍头的

m********s
发帖数: 55301
6
一人射10支箭,需要1万人。
一人射100支箭,需要1000人。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也是扯淡,10万只箭,一会儿就射光了,根本不够。
:
: 影响
: 头的

r**********g
发帖数: 22734
7
周瑜也没交代箭的规格,猪哥亮就说按荆州标准造的。反正本来就是蔡瑁他们的箭。
R***a
发帖数: 41892
8
不可能是荆州标准,主要都是北方兵,不然也不需要连环计了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周瑜也没交代箭的规格,猪哥亮就说按荆州标准造的。反正本来就是蔡瑁他们的箭。
r**********g
发帖数: 22734
9
呃,荆州人很多。另外曹操让水军乱射,张辽带了三千人来助射,总共一万人。老罗编
得清清楚楚。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可能是荆州标准,主要都是北方兵,不然也不需要连环计了
R***a
发帖数: 41892
10
这段描述没看出来荆州人很多啊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呃,荆州人很多。另外曹操让水军乱射,张辽带了三千人来助射,总共一万人。老罗编
: 得清清楚楚。

相关主题
看看谓前无古人的毛泽东诗词是怎么来的毛泽东三次提出要根治淮河
古代的中国人到了海外境遇怎样 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吗三国时期,弓箭手的装备
毛泽东是第一个批评亩产万斤粮浮夸风的人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h******i
发帖数: 21077
11
qed的笑话多了去了,这个不好笑。
不过有可能曹操和诸葛亮的部队都是同一家弓箭作坊做得,所以有可能share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古代的文科生没有打过仗,写小说胡编
: 今天的文科生,有个叫做qed的,认为自己的弓肯定可以射出去敌人的箭
: 射出去当然可以,但是你的射程没有敌人远,瞄准不如敌人的精度高,这个仗就没有办
: 法打
: 古代淡然要避免敌人把自己社出去的箭再社回来
:
: 影响
: 头的

a***e
发帖数: 27968
12
尼玛大家都还是东汉标准好吧
尼玛又不是北约对华约
人草船借箭还很贴心的把船转过来了
防止翻船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可能是荆州标准,主要都是北方兵,不然也不需要连环计了
J********n
发帖数: 215
13
楼主或者原作者是脑残么?
每条船平均受300公斤箭就叫嚷着要侧翻?东吴的船这么精密,只需要4个人跑到同一侧
去就要翻?
m**d
发帖数: 21441
14
进攻作战时使用火箭,防御作战时不能使用火箭。原因是火箭射程近,弹道不稳定。一旦
把进攻方小船点着,进攻方正好冲上去把防御方大船也点着。

脑子进海水了吗?
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
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
备,候孔明调用。
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
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
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
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
然这顿打白挨了。
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
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
,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一下——箭。
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
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
,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
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
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 ,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
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
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
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
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
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
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在 t****f 的大作中提到】
: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脑子进海水了吗?
: 一、你用的是什么船?
: 《三国演义》原文有写: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 看见没?轻快船!不能是“斗舰”吧,那个大家伙开出来,东吴军营里每一只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然这顿打白挨了。
: “冒突”也不用想了,听名字就知道是用来冲锋的猛货;“大舡”也不行,它倒是运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 二、十万支箭有多重?
: 船预备好了,草人也摆上了,敲锣打鼓借箭去喽!等一下,借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箭。
: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的一支箭有多重了,参照现代标准,弓的拉力与箭的重量比约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 三、火呢?说好的火呢?

s*******u
发帖数: 676
15
那是小说,看看正史吧: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
箭均船平,乃还。
孙权为避免翻船急中生智所为,被小说改为诸葛为赚取敌方的箭只蓄意所为。
w****n
发帖数: 25644
16
扯,一个人射不了100支箭,顶多10几支

【在 m********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人射10支箭,需要1万人。
: 一人射100支箭,需要1000人。

r**********g
发帖数: 22734
17
所以老罗说了,一万人啊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扯,一个人射不了100支箭,顶多10几支
w****n
发帖数: 25644
18
20条船的侧面和1万人的正面,你觉得这个阵势摆的开?
看不见的情况下怎么射的中?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老罗说了,一万人啊
z*********a
发帖数: 643
19
就一小说,值得操这蛋心么

脑子进海水了吗?
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
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
备,候孔明调用。
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
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
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
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
然这顿打白挨了。
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
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
,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一下——箭。
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
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
,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
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
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 ,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
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
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
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
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
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
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在 t****f 的大作中提到】
: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脑子进海水了吗?
: 一、你用的是什么船?
: 《三国演义》原文有写: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 看见没?轻快船!不能是“斗舰”吧,那个大家伙开出来,东吴军营里每一只蚂蚁都会奔走相告“快来看呐,孔明偷船啦!”箭还没借着,先把鲁肃这个二五仔咔嚓了。“楼船”也不行,战斗主力,没兵符你想调就调?再说五层楼高的船体,怎么看也不像轻快船。“艨艟”呢?且不说这种船体型细长,光是附有厚牛皮的奇葩防御造型,也没地方摆草人啊。再说,黄盖兄趴在床上哼哼呢:都别动啊,老子还要用那船撞曹操呢,不然这顿打白挨了。
: “冒突”也不用想了,听名字就知道是用来冲锋的猛货;“大舡”也不行,它倒是运输船,但个头太大,主要用来运输兵员和战备物资,二十艘大舡呼啦啦开出去,你当周都督是猪头啊,不会问啊?“斥候”、“游艇”也不用想了,轻快是轻快,就是小了点,实在不好用。最有可能的,就是“赤马”和”走舸”。
: 二、十万支箭有多重?
: 船预备好了,草人也摆上了,敲锣打鼓借箭去喽!等一下,借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箭。
: 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 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到了三国魏晋时代多用钢铁箭镞。
: 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当时的一支箭有多重了,参照现代标准,弓的拉力与箭的重量比约为:1磅的拉力对应8-10格令。大家都知道,箭这玩意,轻则伤弓,重则失速,我们取个中间数,大概一支破甲箭约60克左右。10万支箭就大概6000公斤,平均到每船即300公斤。《三国志·孙权传》提到“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你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一艘二三十人载重规模的小木船,行驶在长江里,吃着火锅唱着歌,骤然间被金属风暴撞了一下,100多公斤的箭矢钉在船的一侧,结果只能有两个:草人被扯到江里,或者……小船侧翻。
: 三、火呢?说好的火呢?

x****o
发帖数: 29677
20
箭难道不能通用?
古代弓都是按力量分级,步弓基本是八斗,一石,射的箭当然都是一般通用的箭
相关主题
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蜀汉为何少人才
秦始皇弓弩为何后人无人复制[原创]对诸葛亮割据还是统一的一些意见
为什么没有发明过联弩谭其骧和郭沫若关于三国问题的论战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k******s
发帖数: 506
21
跟一个写小说的较劲也是搞。这事正史有载,罗贯中夸大了一下。射程和精度不高有所
谓么,又不是狙击手对射,还射程精度,能把冲在前的步兵射倒就行了。正史里围城战
守城一方把敌人的箭射回去的多了海的去了。

【在 h***i 的大作中提到】
: 古代的文科生没有打过仗,写小说胡编
: 今天的文科生,有个叫做qed的,认为自己的弓肯定可以射出去敌人的箭
: 射出去当然可以,但是你的射程没有敌人远,瞄准不如敌人的精度高,这个仗就没有办
: 法打
: 古代淡然要避免敌人把自己社出去的箭再社回来
:
: 影响
: 头的

x******e
发帖数: 466
22
就是,尼玛小说看看就好了,还尼玛去抬杠较真,我也是醉了。尼玛你除非百分百证明
小说瞎几把扯淡,但凡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合理性,那小说怎么写你都没辙。
S*E
发帖数: 3662
23
小时候读这个故事最大的感触是诸葛亮为什么要立军令状。本来是立下大功的事情,
结果反而弄得好像拿不到十万根箭就得死,拿到十万根箭也不过保命而已。
现在知道这个事情和诸葛亮的性格完全不符。孔明是绝对不会冒这个险的。
M*P
发帖数: 6456
24
100公斤就是一个大胖子而已,载30人的船再站两个大胖子就沉了?
[在 tlbbqf (天龙八部) 的大作中提到:]
:草船借箭的故事,不详细陈述了,直接说问题:诸葛大爷(或者说罗贯中大爷),你
脑子进海水了吗?

:...........
M*P
发帖数: 6456
25
射箭怎么调精度?不都是往45度角射出,然后靠重力往下掉么?
[在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的大作中提到:]


:...........
M*P
发帖数: 6456
26
四排一排2500
[在 wyiqin (QQ) 的大作中提到:]
:20条船的侧面和1万人的正面,你觉得这个阵势摆的开?

:...........
m********a
发帖数: 12601
27
嗯,古代射箭其实就是在保证一定杀伤力的前提下,怎么射的快,怎么射的远
所以蒙古式撒放,射速快,在古代是有优势的。现代基本都地中海式,主要是现代弓箭
比的都是射得准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跟一个写小说的较劲也是搞。这事正史有载,罗贯中夸大了一下。射程和精度不高有所
: 谓么,又不是狙击手对射,还射程精度,能把冲在前的步兵射倒就行了。正史里围城战
: 守城一方把敌人的箭射回去的多了海的去了。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原创]对诸葛亮割据还是统一的一些意见汉语是高度发展的孤立语,决定了它的优势地位 (转载)
谭其骧和郭沫若关于三国问题的论战看看谓前无古人的毛泽东诗词是怎么来的
濯灵:郭沫若为何替曹操翻案?古代的中国人到了海外境遇怎样 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吗
历史上一些三国名将的真实死法毛泽东是第一个批评亩产万斤粮浮夸风的人
【夏日围城】破镜记毛泽东三次提出要根治淮河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三国时期,弓箭手的装备
北宋包拯年间流行 元青花 么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
史书记载的“百人斩”古人怎样过夜生活?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箭杆话题: 孔明话题: 草人话题: 箭镞话题: 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