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q*****k 发帖数: 586 | 1 作者:金满楼
雍正当政时,有个御史谢济世弹劾田文镜,这让雍正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将奏章退回,
希望谢不要再多事,孰料后者却是个牛脾气,非要坚持上劾。这下,把雍正是气得够呛
,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之辩护,说“田文镜秉公持正,实心办事,乃天下督抚中所罕
见者”,什么贪赃坏法之事,我可以保证田文镜绝对没有;我倒是纳闷了,天下督抚这
么多,为什么谢济世非揪着田文镜不放,究竟是何居心?
不惜以皇帝之尊而为田文镜拍胸脯、打包票后,雍正又说:科道无私,方能弹劾人之有
私,这是我此前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若是自恃为言官,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
国政,那将为国法所不容;我并非不知诛戮谏官乃史书所戒,但要是言官为私利而危害
人心世道,那此等区区小节,我必不在乎。说到这里,雍正越想越气,随后下令:先将
谢济世的御史革去,然后查他究竟受谁指使、又与何人结党,这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
不罢休!
谢济世,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后为翰林院检讨,卷入田文镜案时刚升为浙
江道监察御史。究竟是刚升职想有所表现呢,还是出于读书人的正义或意气使然,总之
审讯过程很具戏剧性:雍正令大学士及各部院高官组成联合法庭进行审问,其中主审官
问:“究竟是何人指使你弹劾田文镜的,你且老实招来!’谢济世昂然说:“确有其人
!”主审官大喜,问:“谁?”谢济世说:“孔孟二圣人!”诸大臣听后面面相觑,哭
笑不得,有人问:“你这话怎讲?”谢答:“既读孔孟之书,即当尽忠进谏,我这样做
,当然是孔孟教我的!”
事后,诸大臣以“谢济世自认风闻上奏,但显系听人指使,要结朋党,扰乱是非”为审
判结论,上奏请将之斩立决。雍正接奏后,说“科道乃朝廷耳目之官,果能秉公持正,
据实敷陈,方合天下之公是公非”,但是像谢济世这样的言官,“背公怀私,朋比结党
”,借风闻言事之名而颠倒是非、扰乱国政,若不严惩,为害必大;现在好,审判下来
的结果怎么样呢?谢济世“茫无凭据,俯首无词”,倒是他说的黄振国、张球、邵言纶
、汪諴等事,与从前李绂所奏一一吻合,这不是太奇怪、太凑巧了吗?!各封疆大臣乃
国之栋梁、朕之股肱,我若不能保护而任人倾陷,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各督各抚?
接着,雍正又说:我之前就曾特意颁旨,说天下巡抚中,实心任事、不避嫌怨、为国为
民的惟田文镜、李卫、杨文乾三人。如今谢济世听人指使,非要将田文镜纠参,这不明
摆着跟我对着干吗?要知道,田文镜既非权要,也决不是什么贪官,那谢济世究竟想干
什么呢?哼哼,我看哪,他是想让天下督抚都因循苟且、庸碌偷安而不为国家实心效力
,这种结党营私、排挤倾陷之恶习,不可不严加惩治!
不过到最后,雍正认真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将谢济世杀头。原因很简单,杀谏官是历
朝历代之大忌,而且必在青史上留下骂名;此外,杀一谏官固然容易得很,但由此酿成
的危害却极大——你要是把那些敢于直言相谏的官员给杀了,那试问今后谁还敢站出来
说真话、提反对意见?既这样,雍正也只好强压心中的怒气,让自己慢慢平息下去。不
过,谢济世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死罪已免,活罪难逃,给我发配到阿尔泰军前效力赎
罪去!
谢济世被严惩固然在意料之中,跟着倒霉的还不止他一人。首先是弹劾案中所涉的几个
革职官员,原信阳知州黄振国因贪赃不法、勾结权贵而被处死,前固始县令汪諴也同遭
厄运;另两位一直喊冤的县令邵言纶及关敶,与谢济世一样被发配充军。雍正还说,汪
諴、邵言纶等人原本不过罢官,现在竟请托权要,勾结言官,必欲翻案而后快,实为法
所难容;“朕素性不嗜杀人,但此奸恶之风,不得不惩一以儆百”,你们要怪,就怪在
谢济世头上吧!
至于另外两个倒霉蛋,他们的获罪原因简直可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躺着也能中枪
”。首先是詹事府左中允姚三辰,他老人家在发布惩罚谢济世的上谕时,“诸臣惟姚三
辰词色神气,不以朕言为然”,这让雍正大为恼怒并认定其“必系查嗣庭、汪景祺之同
类”,“心术不端,全无儆惧之意”。结果,严肃时刻出现错误表情的姚三辰被革职并
与谢济世一起发配阿尔泰军前。雍正说,且让你去“习观本朝兵制,练达边远地宜”,
好好学学规矩再来做官。
另一个就更倒霉了,这就是谢济世的广西老乡、工部主事陆生楠。陆此前为江南吴县县
令,雍正说他的奏折“前惟颂圣浮词,中间不过腐烂时文,无一语近于直言规正,亦无
一事切于国计民生,而倨傲诞妄之气,溢于言词”,于是命其入见,好好查看下究竟能
不能胜任知县一职。觐见时,陆生楠大概过于紧张,结果给雍正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说
他“举动乖张”,问他话又默不作声(难道听不懂雍正的普通话?!),被教训了几句
,这回倒听懂了,可惜表情错了,“转多愤懑之色”。
这样,陆生楠当然没好果子吃,雍正本想将之罢职,但想想这人或许只是不懂礼仪、没
见过大世面,其本人也许还有点小才华,算了,还是给他一条出路,让他留在工部学习
如何办事,锻炼锻炼也好。不久,陆生楠被授为工部主事,再次引见时,陆还是那副不
卑不亢、一点都不感恩的样子,雍正见了气不打一处来,这明摆着就是“逆抗”啊!得
,这人不能用。接着,雍正转念一想,陆生楠是广西人,谢济世也是广西人,李绂是广
西巡抚,嗐!我说怎么这么奇怪呢,这陆生楠平日里一定与谢济世、李绂结为党援,这
才有如此“猖狂”气派。好嘛,给我一并革职,发往军前与谢济世同时效力去!
如此将陆生楠革职发配似乎有些言之无据,于是雍正又补了一套说辞:陆生楠不诚不敬
无礼,将之发往军前,就是要让他学习三点:一是“令其观满洲尊君亲上之心”,学学
什么叫“谨懔”;二是“令其观我朝兵营之制”,知道什么叫“整严”;三是“令其观
各蒙古部落熙皞醇朴之风”,学习什么叫“诚实”。
按雍正的说法,如果谢济世、陆生楠能“化去私邪,勉于自新”,那还是可以召回任用
的,像陈学海、姚三辰不就如此吗?关键还得看你有没有端正心态、认识自己的错误。
可惜的是,被发配的谢、陆二人非但没有好好改造,反在之后又捅了一个大娄子,那结
果真叫倒霉到家了。
原来,谢济世、陆生楠被发配到阿尔泰后,两个文人到这荒远边地也没啥事干,结果谢
济世倒腾起经书注解,而陆生楠更厉害,弄出了一本《通鉴论》。后来,驻守阿尔泰的
振武将军、顺承郡王锡保邀功心切,将两人的作品给全行搜去并送至京城。雍正看后,
那是相当恼火,因为谢济世不但在《大学注释》中毁谤程朱,而且对时政“恣意谤讪”
,尤其是“拒谏饰非必至拂人之性,骄泰甚矣”这句,更是踩到了雍正的尾巴。事后,
雍正在谕旨中气愤地质问谢济世:你借注经责难我拒谏饰非,骄恣专横,那我倒也问问
你,这数年以来,除处分你算是“拒谏饰非”,你还能举出我“所拒者何谏、所饰者何
非”的例子吗?没有!你如此狂妄,那简直是不能饶恕了。
更不能饶恕的是陆生楠,其《通鉴论》十七篇简直篇篇都是“大毒草”,雍正称其“抗
愤不平之语甚多,其论封建之利,言词更属狂悖,显系诽议时政。”为此,雍正居然在
日理万机之中写了一篇四千多字的谕旨来驳斥陆生楠的观点。这等事,在雍正朱批中罕
有之极,由此也可见雍正的较真精神与重视程度。
学理论辩过程这里就不说了,只说雍正的结论:陆生楠生于盛世,服习诗书,曾中过举
人,选过朝官,并非曾静这样僻处深山旷野、不知天高地厚的冥顽不灵之人。我看其人
,未尝不小有才,本应感恩戴德,勉恩报效,孰知其怀不逞之邪心,肆无稽之横议。在
朝廷时,则暴戾恣睢之气,形于词色;远逐边塞,则猖狂怪诞之说,任意发舒。真不知
其怨望从何而来,愤懑从何而积!诚可谓不知天命而不畏,小人中之尤无忌惮者也。好
!既然陆生楠罪大恶极,情无可逭,那就将他军前正法,为人臣怀怨诬讪者戒!
或许是这四千多字写得太过辛苦,或许是雍正一向喜欢与人辩论,事后,雍正又命锡保
将上述谕旨发给陆生楠与谢济世,看他们“有何辨对”;如有的话,不必阻拦,“询明
确供具奏”。据锡保的回奏,“陆生楠、谢济世自知罪不容诛,一字无能置喙”。听到
这个结果,雍正或许还有些失落——不过别急,他还有花样要玩。
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谢济世与陆生楠两人同时被绑赴刑场,验明正身后,只见寒
光一闪,陆生楠人头落地,旁边的谢济世是一个寒噤,险些瘫倒。正当他以为自己将步
入黄泉时,监斩的锡保却拍拍他的肩膀,呵呵笑道:“谢济世从宽免死,令当苦差效力
赎罪!”
乖乖,搞了这半天,原来这是雍正故意弄的恶作剧——你是言官,我不能杀你,但至少
也得吓吓你!方能出我心中的一口恶气!
事后,有人问谢济世临刑时什么感受,谢说:“论逍遥自在,生不如死;论痛楚,病不
如刑。尸解而去,何惧之有?”还有人说,陆生楠被砍头后,主刑官曾问谢济世:“汝
见否?”谢昂然不惧,答道:“吾见矣!”
当然,也有不怎么英雄的记载。锡保即写了个折子,将行刑的详细过程向雍正汇报:“
解谢济世衣服捆绑时,甚惧而往后跌倒。推之往营外时,谢济世见陆生楠,勉强颤抖言
一句,‘我二人一道去也’等语。……到法场后,令陆生楠近前跪毕,奉旨:将尔之父
、母、祖、孙、兄、弟,皆已宽免流放,惟尔正法。谕毕,向陆生楠出示正法。继之亦
如杀谢济世,令其近前跪毕,谢济世昏迷,唤伊颁旨:‘将尔宽免正法,亦免尔之妻子
家产入官,令尔出苦力以赎罪’等情。伊竟未懂,复又告诉一次,方才懂得,问曰:‘
真宽我不死?’问毕,即跪地磕头。松绑之后,谢济世才清醒叩称:‘我之前罪应即诛
,而不杀宽免。今日仰蒙圣主又宽我不死,我竟末想到。自今日乃我再生之日。我若存
一日,则感激再生之恩一日’等语。谢济世并无逞强妄动之处。”两造说法,谁真谁假
也很难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雍正一定喜欢后一种。
节选自新书《治官手册:雍正和他的大臣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 r********9 发帖数: 10694 | | B****s 发帖数: 1509 | 3 中国文人淘汰之后活下来多是跪拜颂上的软骨头了。
[在 qtdsswk (齐天大圣) 的大作中提到:]
:作者:金满楼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