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大小和卓之乱(一)七城之地
相关主题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 (转载)蒙古国电影《阿奴女王》,康熙征准格尔
wiki上的塔兰奇人满清屠灭了准噶尔吗?
新疆地方史大事年表从土尔扈特事件看中国史学界的双重标准
ZT 清代火枪杂谈准噶尔悲歌 - 西蒙古人反抗满清野蛮屠杀的英雄史诗!
zz天地会诞生两百年:揭秘和谐社会的黑帮发迹史(图)清军灭了准噶尔之后为何不乘机征服整个哈萨克斯坦?
开疆拓土这差事,满清挺合适谭嗣同的汉奸卖国及鼓吹外F的言论!!! (转载)
蒙古和硕特部历史~~东迁青海骁勇的准噶尔骑兵是输在了大炮
清军二十五人夜袭数千人大营 如何做到的?准噶尔倒霉在于满清处于上升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南疆话题: 黑山话题: 霍集斯话题: 准噶尔话题: 乌什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a
发帖数: 32122
1
大小和卓之乱(一)七城之地
原创: 半路一把刀 一刀西域图志 2017-10-25
前 言
先简单说两句。
这个《大小和卓之乱》的系列实际上两三个月前就动笔了,但是一直没有时间继续去写
,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往上垒,到现在,勉强垒出来了一点。所以,也许更
新会慢一点吧,
我觉得,当下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年发生的大小和卓之乱,不无裨益。看历史故事就是这
样,通过当年的那些风云往事,多多少少能使人更好的了解今天,从而思索。
其实对我个人而言,努力复原当年的那些故事,就是一种学习,或者说,这些文字,更
像是我的学习笔记。也因为是“学习笔记”的缘故吧,所以写起来就有点信马由缰——
只要大家看起来不烦就好。
既然说大小和卓,自然就会牵涉到一些宗教的内容,但既然是说故事,就要尽量客观,
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
和以前的系列一样,这个系列的内容均引用自国内的公开出版物。我会在整个系列完结
后,列出所有参考书目。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军在西域对准噶尔部的征伐已经结束,准噶尔汗国的最后
一任大汗达瓦齐,在今天伊犁昭苏的格登山大败,率领着百余名亲兵,自夏特古道逃入
南疆乌什,最终被乌什的阿奇木伯克(地方长官)霍集斯用计擒获,将达瓦齐献俘与清
军。乾隆皇帝终于借助准噶尔汗国的内讧,一举将新疆纳入满清版图。
(参见《清军入疆(八)达瓦齐的结局》点击蓝色字体可直接跳转)
就在达瓦齐被擒后不久,一支满清的队伍来到了乌什。这支队伍由四百名清兵和一千名
新归附的准噶尔士兵组成,率队的是一个名叫托伦泰的清军侍卫。但是这支队伍中最重
要的人物却并不是托伦泰,而是一个出生于北疆,名叫包尔罕尼丁·伊本·艾合买德的
维吾尔人。
这个包尔罕尼丁·伊本·艾合买德,在清代文献中,一直被翻译为波罗尼都或者布拉尼
敦。事实上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称呼:大和卓。和他的弟弟霍集占,被后人合称为
大小和卓。
(注意:擒获达瓦齐的乌什城阿奇木伯克名叫霍集斯;而小和卓名叫霍集占,别搞混了
,不是一个人。)
那么,什么是和卓呢?
清军又为什么护送这位和卓前来南疆呢?
所谓和卓,又译为霍加、火者、和加等等,清代文献有时也译为和卓木。关于“和卓”
到底是什么身份,有很多种说法,简单的说,初期,和卓的意思就是“圣裔”,也就是
穆罕默德的后裔,后期逐渐变为一种尊称。但是穆罕默德的后裔有两种,除了和卓,还
有一种被称为赛义德,通常认为赛义德是穆罕默德的女儿和四大哈里发之一阿里所生的
后裔,而和卓则是其他哈里发,或者阿里其他妻子所生,或者阿里弟弟的后裔等等。这
一点与汉文化只认儿子一脉不认女儿一脉不太一样,而更为宽泛。
这一点也跟穆罕默德没有儿子有关。
穆罕默德一生虽然有三个儿子,但都未成年,没有后嗣。除此之外穆罕默德还有一个继
子,是穆罕默德第一任妻子嫁给他时带过来的。大约也有这个因素,后人才只能以穆罕
默德女儿的后裔为正统了。
不过和卓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尊称,或者用来称呼学者,也会用于人名等等。比如在新
疆积极进行“圣战”,最终强迫吐鲁番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任汗王黑的
儿火者,名字里虽然带有“火者”(和卓)二字,但并不是穆罕默德的后裔,而是成吉
思汗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大小和卓的祖上,却是自称为“圣裔”的。对于这个身份,清政
府也没什么异议,因此在后来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大和卓之孙张格尔之乱等等的时
候,都是将他们称为“逆裔”,也就是叛逆的“圣裔”。
新疆和卓的源头为中亚的马哈图木·阿杂木,这一支和卓家族在南疆不断繁衍发展,成
为当地的宗教领袖,随后其后代分为了两派: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虽然是源自一个祖
先,但水火不容,历史上双方实力此消彼长,都欲将另一派除之而后快。而大小和卓,
则是属于白山派,比如我们都熟悉的香妃,就出自于白山派和卓家族。所以我们今天在
喀什噶尔所游览的所谓香妃墓,其实是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墓地。
准噶尔部统治新疆时期,将整个南疆纳入汗国范围,对南疆维吾尔人课以重税。而准噶
尔的大汗们虽然需要和卓在南疆作为汗国的代理人,但对和卓们并不放心,因此曾将所
有的和卓,无论白山黑山,统统抓到伊犁软禁,后来大约是看黑山派和卓比较听话,因
此放回了黑山派和卓,为准噶尔人管理南疆,而一直软禁白山派的和卓。大小和卓的爸
爸阿哈玛特(又译玛罕木特)因此一直被软禁至死,而大小和卓便是在阿哈玛特被软禁
期间,出生于北疆。
等清军征伐准噶尔,一路攻打到伊犁的时候,被软禁的大小和卓终于也获得了自由,前
来向清军投诚。
既然大小和卓投了诚,北京的乾隆皇帝自然是要接见一下的,不仅要对这种弃暗投明,
一心向化的行为表示一下肯定,同时还要进行一下赏赐、册封,再展示展示天威,恩威
并施。因此清政府决定让小和卓霍集占继续留在伊犁,安抚和管理被准噶尔人掠到伊犁
种地的维吾尔人(塔兰奇);而让大和卓波罗尼都前往京城朝觐。
然而就在波罗尼都正要启程赴京朝觐的时候,当时在伊犁的清军主帅班第,忽然收到来
自南疆重镇阿克苏的一封信。
信是阿克苏的阿奇木伯克阿卜都瓦哈普(又译为阿卜都瓜卜)写的,而这个阿卜都瓦哈
普,正是擒获达瓦齐的乌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的哥哥。
阿卜都瓦哈普信中就表达了一个意思:请求清军立即派兵支援阿克苏、乌什一带,赶紧
进军南疆。为什么呢?因为南疆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的的黑山派和卓们蠢蠢欲动,看
样子是要趁着准噶尔人的倒台,趁机一统南疆,所谓“今闻叶尔羌、喀什噶尔将欲兴兵
”。而自己所守的阿克苏、乌什一带“兵力少弱,难以抵敌。求酌量派兵。”至于这些
黑山派的和卓们是否打算就此独立虽然还不好说,但是以阿卜都瓦哈普的白山派身份,
那铁定是要被人家灭了的头号目标。
所以阿卜都瓦哈普在信中要求,清军来支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刚刚投诚的白山派的和卓
,用其宗教领袖的身份对南疆进行招抚。同时赶紧让自己也在伊犁的弟弟霍集斯也回来
,共同抵抗黑山派和卓的威胁:“将我旧伯克、和卓木一并遣来拯救。”
阿克苏是天山南麓,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最为重要城市,因此班第接到信后当即决定,
波罗尼都暂停进京,一面拨出士兵,由托伦泰率队,护送波罗尼都与霍集斯前往阿克苏
、乌什招抚回部,一方面立即给皇帝汇报,暂停波罗尼都进京面圣,南疆的稳定要紧。
这样,这支队伍便赶到了阿克苏,进而继续往西,进驻乌什。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南疆的政治架构,主要是搞清楚和卓和伯克的关系。
和卓,我们已经知道,是宗教领袖,伯克,则是属于世俗官员。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
喻,伯克就相当于今天的行政长官,而和卓更像是党委书记。
同时伯克细分的话有很多种,比如司法的伯克、收税的伯克、掌管水务的伯克等等。其
中最大的伯克,相当于一城之主的,则是阿奇木伯克。
(参见《从乾隆嘴里夺食:新疆的一桩贪腐大案(上)》点击蓝色字体可直接跳转)
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和卓是靠血缘继承的,而伯克则是通过任命产生的。
那么在准噶尔时期,南疆的阿奇木伯克自然都是准噶尔人任命的。乾隆之后,则都是清
政府任命了。
而在整个清代,对新疆也没有今天南疆北疆这样的叫法,而是称为“回部”和“准部”。
回部所对应的,是今天的南疆,准部则对应北疆。而今天的东疆,即吐鲁番和哈密,则
似乎一会儿被算入回部,一会儿又是单列,好像一直在二部之外。
准部比较好理解,准噶尔部的活动区域嘛。但是为什么把南疆叫回部呢?
这是因为南疆是维吾尔人聚居区,而维吾尔人,在清代一直和现在的回族一样,都被称
为回人,因此所聚居之地便被称之为回部。而清代对于维吾尔和今天的回族,在称呼上
的区别是:今天的回族人被称为汉回,而维吾尔人则被称为缠回。
今天的回族人之所以被称为汉回,一方面是因为和汉人的体貌特征一样,一方面满清乃
至民国对回族的认定都比较粗放,甚至不认为这是一个单独的民族,而是认为回族不过
是信仰回教(伊斯兰教)的汉人而已。
至于维吾尔人被称为缠回,则是来自于头上裹缠的缠头,所以清代对新疆的认知是“南
回北准”。
不过我们要清楚一点的是,清代的新疆和今天的新疆区划并非完全一样。除去后来被沙
俄占去的领土之外,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上还包括了当年乌里雅苏台的一部分
。乌里雅苏台的范围则包含了今天的蒙古国全部和今天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以及今天被俄
国人割走的一大块。阿勒泰地区划归新疆,要等到民国的杨增新时期。
(参见《杨增新:一代新疆王的风云传奇(九)塞上烟云》点击蓝色字体可直接跳转)
不过新疆的北疆部分虽然历史上变动很大,但南疆的区划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
南疆的维吾尔人和中亚的其他穆斯林地区,却从来也没有将南疆称为回部,而是称为“
六城”或者“七城”之地。这是因为南疆地区,或者说塔里木盆地周边分布着六个或者
七个主要的城市。
打开新疆地图,看看南疆的地形地貌我们就能清楚。整个南疆是夹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的一个盆地,基本是被山围了起来。而中间的这个名叫塔里木的盆地,又基本上都是浩
瀚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只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天山和昆仑山的山脚下,有
着一片片绿洲,围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刚好围成了一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汉的时候,
新疆就有着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的原因。其实这些国不过就是这个圈上的一个个绿洲城邦
,因为互相被沙漠阻断,交通不便,所以有一片绿洲就有一个国。而所谓六城或者七城
,就是六个或者七个大块的绿洲。
关于这个六城或者七城到底是哪几个?各种表述也不一致,一般认为所谓七城,就是库
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但是有
时候还会有喀喇沙尔(今库尔勒)和吐鲁番。所以等到慈禧时代,发生了差点让新疆永
远丢失的阿古柏之乱的时候,阿古柏在新疆所建立的政权名称就是“哲德沙尔”,而“
哲德”就是“七”,“沙尔”便是“城”。
但不管是“回部”还是“六城”“七城”,清政府当时对南疆的认知事实上非常有限,
而对南疆维吾尔人的了解就更加缺乏。我们今天看清代早期关于维吾尔族的记述,很多
地方表述的都有问题或者想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清政府后来对南疆维吾尔人的
一系列误判。这个原因大约还是接触的不够,因为一直以来,南疆的回部就是北疆准部
的附庸,准确的说是奴隶,自然没资格和清政府直接接触。因此和清政府打交道的,在
乾隆之前主要是准噶尔人,没维吾尔人什么事儿,尤其是南疆的维吾尔人,清政府就所
知更少。
那么在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既然已经被清廷降服,自然回部也应顺理成章的属于大清
版图,而且乾隆自信的认为,准噶尔人游牧,性格彪悍,桀骜不驯,难以管理,而回部
的缠回,和内地的汉人一样,都是世代农耕,自然温顺安分,好管理的多。
现如今北疆甫定,南疆不稳,乾隆接到班第的汇报后,自然也是同意波罗尼都赶紧前往
南疆稳定局势。
而当时护送着波罗尼都的队伍在乌什驻扎下来后,便直接面向着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地
了。
乌什城位于阿克苏城的西面(今天这两个地方同属于阿克苏地区),均位于塔里木盆地
北缘。这一片区域,一直都是霍集斯家族的势力范围。霍集斯家族算是南疆维吾尔的望
族,宗教信仰上属于白山派,和大小和卓是一派。但是霍集斯从本质上讲,更是一个世
俗的政客。在达瓦齐时期,由于霍集斯的白山派身份,自然与统治回部的黑山派和卓们
关系不佳,甚至非常紧张,因而霍集斯一直是积极向准噶尔靠拢,属于亲准派,当然这
样做自然也有现实的好处,比如霍集斯家族的兄弟子侄多人都被准噶尔大汗达瓦齐封为
各地的阿奇木伯克。
从乌什再往西南,就是南疆第一重镇,由黑山派控制的喀什噶尔了。因此乌什是进入喀
什噶尔的必经之地,由此才能进一步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同样也是由黑山派控制的的
英吉沙、叶尔羌、和阗等地。
这样,在整个南疆,就一直存在着两股势力,北边的霍集斯家族和南边的黑山派和卓家
族。
双方在达瓦齐时期就一直剑拔弩张,保持着随时擦枪走火的架势,而如今,准噶尔汗国
轰然倒塌,对黑山派和卓来说,这正是一个摆脱异教徒统治,吞并霍集斯家族一统七城
之地的机会。
事实上,还在达瓦齐与清军对战之时,当时的黑山派领袖:海则莱提·玉素甫和卓便已
经秘密的招兵买马,并且联络境外的吉尔吉斯人,结成联盟,决定要彻底摆脱北疆的控
制,或者说摆脱准噶尔人的统治。那么现在,准噶尔汗国已经灭亡,而要摆脱的对象,
自然就是消灭了准噶尔的满清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步,自然是先要吞并北边的
乌什和阿克苏,彻底搞掉霍集斯家族的势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黑山派准备的八九不离十之际,海则莱提·玉素甫却因病去世
,黑山派宗教领袖的位置,虽然名义上传给了他的儿子海则莱提·阿不都拉,但实际上
的领袖却是他的哥哥,海则莱提·和卓加罕。从后来发生的事儿来看,无论是阿不都拉
还是和卓加罕,能力上都远远逊于玉素甫。
当黑山派这边厉兵秣马的时候,乌什这边自然也没有闲着,同样是忙活着组织队伍,做
好和黑山派开打的准备。虽然海则莱提·玉素甫忽然病亡,但对黑山派来说,已经是箭
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进攻霍集斯的队伍便开始向乌什靠近。
在维吾尔史料《和卓传》中,记载了当时黑山派的和卓们在准备兵戎相见前,写给霍集
斯的一封劝降信。
黑山派的和卓们在信中对霍集斯说:“霍集斯伯克,您一定要理智一点,许多年来我们
一直为卡菲尔人所欺压,一直在为他们尽义务。现在安拉将胜利赐予了我们,您应该选
择正确的道路,即为了伊斯兰的振兴而努力。”
在这里,有一个“卡菲尔”的概念先解释一下。简单的说,“卡菲尔”就是指不信仰伊
斯兰教的异教徒。但却并非仅仅是异教徒这么简单。
在伊斯兰教的话语系统中,这个世界上一共分成三种人,第一种是穆斯林,自然,伊斯
兰教认为穆斯林是真主的选民,心理上是优越的——这一点其实脱胎于犹太教,我们都
知道,事实上穆罕默德在创伊斯兰教的时候,吸收了很多犹太教的内容;那么第二种,
是有经人,有经人的概念也是来自于犹太教,只不过在犹太教中,有经人就是指犹太教
徒本身,而在伊斯兰教中,所谓有经人,指的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这样都属于一神教
信仰,或者说信仰上有联系,诞生于一个系统的,只不过你们是1.0版,而我们是2.0版
,更准确的说你们的经是错误的、不完整的,而我们的才是终极的、正确的、不容置疑
的。所以有经人虽然等级低于穆斯林,但却高于所谓卡菲尔。
而卡菲尔,也被译为卡菲勒等等,简单的说就是除了穆斯林和有经人之外的其他人,而
更严谨一点的表述则是既不是穆斯林也不是有经人并否认伊斯兰者。
汉语的《古兰经》有时将卡菲尔翻译为“以物配主者”,所谓“以物配主”指的是偶像
崇拜——典型的如佛教;多神崇拜——典型的如道教、印度教;万物有灵崇拜——典型
的如萨满教等等,虽然上述这些宗教的具体情况更复杂一些,但都是与伊斯兰教,或者
犹太教、基督教这种“一神教”,只信仰一个主,反对崇拜任何偶像的宗教不同。
那么卡菲尔这个词本意是什么呢?是阿拉伯语“遮盖”“掩盖”“蒙住”的意思,进而
引申为“蒙蔽”“被遮盖了理智”“愚昧”之意,再进一步延伸为“否认”“忘恩负义
”等。因此在汉语的一些翻译中,有时也将卡菲勒翻译成“昧者”。
毫无疑问,这个词是具有歧视和诅咒意义的。
按照伊斯兰教义,卡菲尔最终将坠入火狱,就是你既不信伊斯兰,又否认我,那么就“
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在《古兰经》和《圣训》中,多处都提到了卡菲尔
,比如规定穆斯林不可以与卡菲尔为友、在什么地方见到卡菲尔就要在什么地方杀掉他
们等等。固然这些都和伊斯兰教早期的形成过程、历史环境有关,但却一脉相传了下来。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在黑山派和卓给霍集斯的这封信中,所指的卡菲尔,自然包括了满
人、汉人和准噶尔人。
这封信接着要求霍集斯率领乌什和阿克苏的维吾尔人,一起攻伐卡菲尔:“若能证实卡
菲尔内部的确存在争权夺利的混乱状态(应该是指满清对准噶尔的作战),就派兵攻伐
他们。趁这个时机能使卡菲尔人皈依伊斯兰就再好不过了,否则就虏杀他们……洗刷多
年来为卡菲尔人服务所犯下的罪责。”
信中继续说:“善事的最高境界就是圣战,人生短暂,为了一时的享乐而失去理性和良
知,这不是明智的选择。走伊斯兰的道路是最好的选择。卡菲尔人不能为您带来幸福,
终究它会为您带来灾难。”
当然,黑山派和卓也明白,光讲大道理是不够的,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所以在
这封信中,黑山派的和卓们还对霍集斯进行了许诺,说只要霍集斯能和黑山派共同对付
卡菲尔,就保证其和其家族的荣华富贵,否则,则大军压境,将阿克苏、乌什“荡平”。
那么,一向精明的霍集斯将如何回应这封信?白山派的波罗尼都又将如何对抗来势汹汹
的黑山派?黑山派和白山派是怎么形成的?他们之间到底又有着什么样的恩怨?远在北
京的乾隆对黑山白山两派又了解多少呢?
Y**M
发帖数: 2315
2
讨论点问题。
一、伊朗宗教领袖名字中都有“赛义德”,这个是尊称,还是真的圣裔(或者说,
虽然不是真的,但被他们认为是真的)?多年来,我一直也没搞清楚,哪位知道的告诉
我一下,先谢谢了。
注:我知道伊朗宗教领袖是选举的,就像教皇是选举的一样,但这跟他们到底是不
是圣裔没有必然联系。
二、当年缠回所谓“和卓”,其实是专指“哈图木·阿杂木”的后代。这是所谓的
“苏菲派”。
三、1楼文中所谓:
“所以阿卜都瓦哈普在信中要求,清军来支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刚刚投诚的白山派
的和卓,用其宗教领袖的身份对南疆进行招抚。同时赶紧让自己也在伊犁的弟弟霍集斯
也回来,共同抵抗黑山派和卓的威胁:‘将我旧伯克、和卓木一并遣来拯救。’”
这个纯属是忽悠清朝政府。回部的格局是:“白帽子势众,黑帽子势寡”。只不过
清朝占领新疆前夕,黑帽子掌权(虽然他们是准噶尔人的部属,但也有些权力),所以
组织抵抗的自然是黑帽子。在此背景下,白帽子与其说是抵抗黑帽子,不如说是想借机
留住大小和卓。
准噶尔人控制大小和卓,就是要控制住多数派的领袖,使回部无法作乱。对此用意
,清朝政府当然很清楚,也打算照此办理。
所谓“回回的饭可以吃,话不能信”。清朝政府信了这个话,放虎归山,战祸从此
开始。
d******a
发帖数: 32122
3

转载自原文
所谓和卓,又译为霍加、火者、和加等等,清代文献有时也译为和卓木。关于“和卓”
到底是什么身份,有很多种说法,简单的说,初期,和卓的意思就是“圣裔”,也就是
穆罕默德的后裔,后期逐渐变为一种尊称。但是穆罕默德的后裔有两种,除了和卓,还
有一种被称为赛义德,通常认为赛义德是穆罕默德的女儿和四大哈里发之一阿里所生的
后裔,而和卓则是其他哈里发,或者阿里其他妻子所生,或者阿里弟弟的后裔等等。这
一点与汉文化只认儿子一脉不认女儿一脉不太一样,而更为宽泛。
这一点也跟穆罕默德没有儿子有关。
穆罕默德一生虽然有三个儿子,但都未成年,没有后嗣。除此之外穆罕默德还有一个继
子,是穆罕默德第一任妻子嫁给他时带过来的。大约也有这个因素,后人才只能以穆罕
默德女儿的后裔为正统了。
不过和卓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尊称,或者用来称呼学者,也会用于人名等等。比如在新
疆积极进行“圣战”,最终强迫吐鲁番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任汗王黑的
儿火者,名字里虽然带有“火者”(和卓)二字,但并不是穆罕默德的后裔,而是成吉
思汗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大小和卓的祖上,却是自称为“圣裔”的。对于这个身份,清政
府也没什么异议,因此在后来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大和卓之孙张格尔之乱等等的时
候,都是将他们称为“逆裔”,也就是叛逆的“圣裔”。
新疆和卓的源头为中亚的马哈图木·阿杂木,这一支和卓家族在南疆不断繁衍发展,成
为当地的宗教领袖,随后其后代分为了两派: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虽然是源自一个祖
先,但水火不容,历史上双方实力此消彼长,都欲将另一派除之而后快。而大小和卓,
则是属于白山派,比如我们都熟悉的香妃,就出自于白山派和卓家族。所以我们今天在
喀什噶尔所游览的所谓香妃墓,其实是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墓地。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讨论点问题。
: 一、伊朗宗教领袖名字中都有“赛义德”,这个是尊称,还是真的圣裔(或者说,
: 虽然不是真的,但被他们认为是真的)?多年来,我一直也没搞清楚,哪位知道的告诉
: 我一下,先谢谢了。
: 注:我知道伊朗宗教领袖是选举的,就像教皇是选举的一样,但这跟他们到底是不
: 是圣裔没有必然联系。
: 二、当年缠回所谓“和卓”,其实是专指“哈图木·阿杂木”的后代。这是所谓的
: “苏菲派”。
: 三、1楼文中所谓:
: “所以阿卜都瓦哈普在信中要求,清军来支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刚刚投诚的白山派

Y**M
发帖数: 2315
4
首先感谢你贴出好文,我是说一楼。
但你把一楼的一部分重贴一遍,等于我说没仔细看一楼。其实我是仔细看过的。是
你没仔细看我的回帖,才以为我没仔细看一楼。汗。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载自原文
: 所谓和卓,又译为霍加、火者、和加等等,清代文献有时也译为和卓木。关于“和卓”
: 到底是什么身份,有很多种说法,简单的说,初期,和卓的意思就是“圣裔”,也就是
: 穆罕默德的后裔,后期逐渐变为一种尊称。但是穆罕默德的后裔有两种,除了和卓,还
: 有一种被称为赛义德,通常认为赛义德是穆罕默德的女儿和四大哈里发之一阿里所生的
: 后裔,而和卓则是其他哈里发,或者阿里其他妻子所生,或者阿里弟弟的后裔等等。这
: 一点与汉文化只认儿子一脉不认女儿一脉不太一样,而更为宽泛。
: 这一点也跟穆罕默德没有儿子有关。
: 穆罕默德一生虽然有三个儿子,但都未成年,没有后嗣。除此之外穆罕默德还有一个继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葛尔丹大汗zz天地会诞生两百年:揭秘和谐社会的黑帮发迹史(图)
毛子对现代中国领土的形成有过很大的正面贡献开疆拓土这差事,满清挺合适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蒙古和硕特部历史~~东迁青海
满族何以能够统治中国近三百年? zz清军二十五人夜袭数千人大营 如何做到的?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 (转载)蒙古国电影《阿奴女王》,康熙征准格尔
wiki上的塔兰奇人满清屠灭了准噶尔吗?
新疆地方史大事年表从土尔扈特事件看中国史学界的双重标准
ZT 清代火枪杂谈准噶尔悲歌 - 西蒙古人反抗满清野蛮屠杀的英雄史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南疆话题: 黑山话题: 霍集斯话题: 准噶尔话题: 乌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