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h 发帖数: 1 | 1 曾国藩,是中国官场史上堪称奇迹的人物,出身农家,却九年内连升十级,三十七岁便
官至二品。从愤青到成为帝国重臣、屡败屡战到打垮太平天国、功高盖主却全身而退。
一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曾国藩相术精绝,可凭一面定人荣辱甚至生死。史载:江忠源任侠自喜,
曾国藩一见,即叹为奇士。江氏告辞出京之时,曾国藩看着他的背影,对朋友说:“此
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天下太平,谁都不相信曾国藩的话。后来太
平军兴,江忠源果然在安徽庐州(今合肥)城破时自杀(一说被杀),这成为后人证明曾国
藩相术之准的最佳证据。
曾国藩善相之名流传如此之广,乃至有人将《冰鉴》一书托于曾国藩名下,结果风
行海内,至今仍然畅销不绝。
另一种以为曾国藩既为不世之纯儒或者说醇儒,于相术必未用心。比如:葛虚存就
否认曾国藩以术相人:
盖生平之际,物色人才,危急之秋,激昂忠义。精神所感,诚至明生。文正儒臣,
岂有相人术哉?
二
我们先撇开这两种结论,厘定一些简单的事实。
曾国藩的识人本领确实高人一筹。
曾国藩以“识人之明”闻于史册。郭嵩焘所作墓志铭中说他:
以知人名天下,一见能辨其才之高下,与其人贤否。
清政府对他盖棺定论,有“尤得以人事君之义”一句。曾国藩发现人才之多,影响
之大,史上确实无人可与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祯、丁日昌、
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出身曾氏幕府位至巡抚、总
督者多达三十余人,这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曾国藩确曾以“相术”相人。
晚年曾国藩每接见生人,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先不说话,而是盯着客人,从上到下
看上几分钟。《清史稿·曾国藩传》载: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
这种相人方式当然不免使许多被接见者十分不舒服,曾国藩却在这几分钟内对这个
人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据说:“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1863年9月,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到安庆拜见曾国藩,商讨洋务事宜。在自己
的回忆录中,容闳这样回忆他与曾国藩首次见面的情形:
这天,当我的名片递进去以后,我在接待室只稍停留片刻,就被引到这位中国的大
人物面前。依照惯例,总督向我表示了欢迎,然后他便请我坐在他的正对面。他默默地
坐着,一直对我微笑着,这样长达几分钟,看样子见到我使他非常愉快。但同时他又以
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地审视着我,似乎从我的外表能够发现什么奇异之处。最后,他目
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双目,好像我的眼睛特别吸引他的注意。我必须承认,在这期间我
虽然没有羞怯感,但我的确感到不安得很。接着,他开始向我提问。
相过面后,曾国藩问容闳是否愿意在他麾下当一个军官,并且说:“我从你的相貌
可判断出,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因为我从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勇敢且具有
指挥才能的人。”
但容闳并不想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他回答说,他也许有军人需要的勇敢,但缺乏军
事训练,通过这种方式谢绝了曾国藩的好意。
这是文字中记载曾国藩相人实践最生动详细的一篇。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文字材料证明曾国藩精研相人之术。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同官册》一册,内容是曾国藩接见属员后写下的评语。从
这些评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相学素养。有一些人的身形面相为他所肯定,比如“唇
薄而定,鼻正而长”,“面如条瓜”,“腰劲挺”。在这些人名后面,他画○,这类面
相说明这些人“心术正”、“可造就”、“可用”。另一些人名下面则记有“目有浊气
”、“横纹入口”、“视下,言闪烁”、“鼻削下锐,面干瘦非福相”等从相法角度来
说是恶相的描述,这些人的名字被画了△,后面评以“心术或坏”、“庸俗”甚至“坏
种”等词。很显然,许多下属仅凭这一面之缘,或者说,仅仅因为自己鼻子和眼睛的形
状,就被曾国藩决定了政治前途的穷与通。
除了这本《同官册》,曾国藩研究运用相术的记载还大量见于其日记之中。
咸丰八、九两年,曾国藩日记中大量记载了他接见部下时的相面结果,随手举出几
例:
陈青云……眼圆而动,不甚可靠。
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挺拔,面英气可爱。
廖世霖……充哨长。鼻梁直,腰身正。在家小贸营生。头发、眉毛有浊气。
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准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三年入罗营,
从救江西。
周惠堂……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
傅裕昆……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
……
曾国藩之精通相术,与他的识人之明之间,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自然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但多数人认为二者是有必然联系的。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就这样说:
湘乡(指曾氏)出入将相,手定东南,勋业之盛,一时无两。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
,名臣名将,指不胜屈。
三
相面术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之时,在中国贵族之中已经十分流行。《左传·文公
元年》载: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
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
也就是说,周天子派遣内史叔服前来鲁国参加葬礼,公孙敖听说内史叔服会看相,
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叔服对公孙敖说:“谷可以祭祀供养你,难可以安葬你
。谷的下颔丰满,其后代必定兴于鲁国。”
而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尉缭讲秦始皇“蜂准(鼻子高),长目,鸷鸟膺(
胸部挺起),豺声,少恩而虎狼心”,这是在历史上更广为人知的相面实例。
春秋以降,相术大兴,历代著名的相人专家层出不穷,比如,汉朝时的许负、王充
、王符,唐朝时的袁天罡,宋朝时的陈抟,明朝时的袁珙、袁忠彻。各类相书更是汗牛
充栋,像《麻衣相书》、《五行相书》、《柳庄神相全篇》、《平镜宝库》、《骨相法
》……不一而足。及至明清,相面摊遍及城乡,相面术成为影响中国人生活的一种重要
方术。在晚清政治高层人物中,以相术择人甚至成为一种风气。
胡林翼在向曾国藩竭力推荐李鸿章时,理由之一就是李氏的相貌显示他肯定会飞黄
腾达:
少荃可治淮上之师,并带去营哨官也……少荃如评骨法,必大阔,才力又宏远,择
福将而使之,亦大勋之助也。大局安危只看丈之放手放胆耳!
胡林翼还给曾国藩的另一位幕友冯卓怀相过面,结果评价很低,说他“唇不掩齿,
非期颐之难致,即谗谤之易集”。冯卓怀就是曾国藩早年日记中常提到的好友冯树堂,
此人与曾国藩定交多年,关系深密,最后还是因种种原因终生未得大用。
而更有意思的是,曾国藩身边的人,也经常给曾相面。王运相面的结论是:其相法
当刑死,而竟封侯,亦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也。
而薛福成给曾国藩相面后得出另一种结论:
曾公器宇凝重而面如月满,发髯奇伟,殆韩子所云,如高山深林,钜谷龙虎,变化
不测者。当代钜公,无与匹也。惟鬃眉稍低,生平劳多逸少。
除了曾国藩的湘军集团,晚清另一些重臣也对相术很有研究,比如荣禄,在《梦蕉
亭杂记》中,陈夔龙记载过荣禄和他的一次谈话,内容是谈论肃顺的相貌。荣禄说:
以相法言,肃顺长身玉立,鸢肩,火色,头部长锐下丰,全系火形。五行火形最少
,亦最贵。但忌声嘶。肃顺豺声,是以不克善终。
曾国藩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研习相人之术的。阅读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他的
相术知识主要来源于历代相术名著。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四页纸,是他的相学“札记”,记载了一系列相人原则。比
如,面“色黄黑而润泽者吉,哑白而枯涩者凶”;“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头
如山者贵重”(谓头不乱动);“腰长过人者贵重”;“视上者傲,视下者,侧头旁视者
则奸”;“隆准而圆美如珠者贵,准削而歪者人心不正”;“指甲坚者心计定”;“行
路稳重者贵”。
对照《玉管照神局》、《太清神鉴》等著名相书,“札记”所云,大体相合。这说
明这本札记是曾国藩的学习笔记,他的相术确实“学有本源”。
《月波洞中记》卷上说:“眼中有神者,贵;无神者,不贵。”《照胆经》卷上则
说:“凡瞻视无力者,不可与立事。”
曾国藩日记中记人相貌,重点也在观察眼睛有无“精光”或“神光”,如:“目有
精光,三道分明”;“眼黄有神光”;“目有精光数道”;“眼有清光”;“眼无神光
”。
《照胆经》卷上说:“睛屡转动者,多诈。”曾国藩也通过眼睛判断一个人在关键
时刻能不能靠得住。他的评语中常见这样的结论:“目不妄动,为可靠”;“眼圆而动
,不甚可靠”;“目精光而动……不甚可靠”。
传统相书次重鼻子,认为“鼻为中岳,五行属土……须要端正耸直”;“鼻梁不正
,中年受困”;“鼻头斜曲,寿命亦促”。(《相理衡真》卷四)至于嘴则以方者为贵:
“若口不方者不贵。”(《月波洞中记》卷上)“口如一撮,孤独贫苦。”(《玉管照神
局》卷中)曾国藩对这些论断也奉为圭臬,日记中屡见“鼻梁直”、“鼻准勾而梁方,
口有神而纹俗”、“鼻歪,不可待”、“口方鼻正”、“方口好”、“口小,不可恃”
、“鼻正眉疏”等记载。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注意观察对象的腰身及身段,如:“腰身正”,“腰挺拔”,
“身段稳称”。这也依据传统相术对人物腰身的判断标准:“腰者为腹之山……直而厚
者富贵,细而薄者贫苦。”(《太清神鉴》卷五)“男儿腰细,难主福财。”(《神相全
编》卷6)
四
容貌与性格的关系,历来是人们争论不已的话题。由表及里,是人类观察世界的本
能方式。挑选苹果时,我们总会先看看苹果个头大不大,颜色好不好:有经验的人能从
外表看出这个苹果好不好吃。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初识者
“相面”: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嘴唇薄的人能言善辩,嘴唇太厚的人愚笨迟钝。方下
巴者性格刚毅,满脸横肉通常表明这个人性格蛮横……然而事实上,这些我们通常认为
比较有效的经验之谈,很少得到科学方法的支持。
西方骨相学曾经风行一时,甚至被警察当成识别坏人的依据。这种“学说”将高颧
骨、窄鼻梁、招风耳、头发浓而汗毛淡的面相界定为“罪犯型”。然而后来科学家在美
国测定了一万三千名罪犯的骨相特征,否定了骨相学的说法。也有人把不同的面相特征
(高额、浓眉、薄唇等)与不同的性格特征(聪明、敦厚、奸诈等)相配,共配成二百多个
项目;然后随机抽取大量调查对象,逐一测定,结果发现其相关系数很低。
虽然,中国相法被传得神乎其神,但相面技术之中有无科学成分实在令人怀疑。在
世相人心的复杂莫测面前,历代相术大师苦心揣摩的相法许多时候看起来过于简单明了
。我们翻阅传统相书,其中荒唐可笑、机械僵化、穿凿附会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袁天
罡的称骨测命法,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换算成骨头重量,求其和,说据此就可以
查出一个人的命运,其荒谬当然不值一提。
但是,传统相术确有部分合理内容。因为除了相五官外,它还有“相精神”的传统
。相书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刘劭在《人物志》中把人
的举止概括为“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九项内容,称为“九征”,并
说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的外在气质神态:
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夫仪动成容
,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休容之动,业业跄跄;德容之动,颙颙昂昂。夫容
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
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
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
除了对“相五官”做过研究外,曾国藩对于“相精神”、“相气质”、“相行动”
更是非常注重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