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u***************r 发帖数: 11227 | 1 发信人: glory0607(without), 信区: Literature
标题: 为什么你读不懂现代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Jul 28 08:38:18 2017,GMT)
这其实是个特初级的问题。但这种笑话并不鲜见。
我少年时订阅《通俗歌曲》,记得其中一期有文章讨论齐秦《狼》的歌词,该不该
用“一匹”这个量词。不必说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一匹狼”或“七匹狼”的说法,当时
正在读高中的我都很惊讶,这也需要争论吗?那时在大陆的语言习惯中,常用于狼的量
词应该是“条”或“只”,而“匹”作为量词一般用于马骡。但只要稍微读过一点现代
文学,就会知道在二三十年代,匹这个量词是常用于狗类的。鲁迅、林语堂的文章里都
有这样的例子。台湾的书面语言更多继承了现代文学的用语习惯,所以齐秦说“我是一
匹来自北方的狼”,是毫无问题的。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某些你看似无法理解的问题,在专业领域里早八百辈
子就被讨论过了,而且早有定论。比如你读不懂现代诗的问题。就像现在肯定还有人接
受不了绘画要用裸体模特。我该怎么跟你解释呢?我相信一个画家也未必能说服你。如
果你喜欢抬杠的话,你可以凭这条质问,搅动中西画派早在100年前就不可开交的争论。
我之所以有兴趣探讨“读不读得懂现代诗”这个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昨天我在朋
友圈看到了一篇无知而无畏的文章,把“读不懂”当成现代诗坛的一个丑陋现象。这种
误解当然是常有的。正如我所言,当朦胧诗兴起时,类似问题就已被嚼烂了。我不是一
个诗人,按理不必为这种低级质问做出回应。但有趣的是,我看到一些写诗的朋友也在
转发这篇文章,甚至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也许他们觉得自己写的现代诗属于能读懂那类
吧。或者,更让人失望的是,我们的诗人不敢暴露自己的诗歌观,不敢去高举一个诗人
的本该拥有的文艺理想。
我以前经常忽悠文学青年说,选择诗歌就是选择一种高贵的灵魂生活,选择一条孤
独的献身之路。鲜花掌声对于写诗永远是意外的奖赏,寂寞才是这条道路上始终的陪伴
。如果你想名利双收,就不要从事写作,更不要去写诗。余秀华那种爆得大名的例子,
下一个会出现在3000年。而且余秀华的诗,就谁都懂得吗,谁都喜欢吗?诗人是人群里
的个别,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写作,不为理解才是常态。套用一句流行的鸡汤名句,如果
谁都能读懂你的诗,你的诗得平庸到什么地步?
所以诗人不如勇敢地承认自己是小众的一员。在生活里可以面目模糊,但在文字中
必须头角峥嵘,相信并坚守自己的诗歌观。你读不懂北岛就去读郭小川,你听不懂爵士
乐就去听二人转,你看不懂毕加索就去看伦勃朗,但你怎么敢说后者强于前者呢,怎么
敢认为你懂的才是对的?
作为一个现代诗的前爱好者,每次提到现代诗,我都会反复强调这个观点,诗歌是
必然走向小众的。我们对诗歌的大众属性的误解,源于古代的诗与歌不分的传统。不仅
中国古代诗歌不分,外国也一样,外国古代的诗歌以英雄赞美诗为主,都是可以唱的。
中国不必说了,《诗经》里都是民歌,“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由于古代传媒介质
的单一,文字承担着众多审美之外的功能。比如我们常说的文以载道,文字承担着繁重
的教化宣传功能。古代人的书信、奏章和檄文,搁现在看都属于应用文,算不上文学,
但那时都是混淆在一起的。直到进入现代社会,文学的诸多功能才被剥离,渐渐回归纯
粹的审美,唱首歌或者写个企划报告,通常不被视为与文学有关。诗歌无须再被传唱,
也无须教育人。诗歌就是诗歌,就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样说可能不太好懂,我们换个说法。比如你现在突然正能量爆发,想受教育,你
会选择做什么?首选是看CCTV,或者看看我写的文章什么的,假如你逼格比较高,你会
选择去读书,读读大领导推荐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或者《论美国的民主》。你会发现
,你读的都不属于现在所谓的文学。你不太可能抱着受教育学知识的目的去读《金瓶梅
》,而那才是文学。这就是文字功能的分化。再比如你现在突然想比较文明地嗨一下,
你会去歌厅唱《你牛什么牛》,或者去电影院看看《建军大业》,你会发现,你做的都
跟文学不搭界。你不太可能抱着嗨一下的目的去读《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可是在
古代,你以上的所有选择,都算文学。
在这个时代,能够通过写诗或读诗获得愉悦感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与你写的
好与不好,毫无关系。
其实想解释明白你为什么读不懂现代诗的问题,和要解释康定斯基到底画了什么或
者窦唯的《殃金咒》到底啥意思一样困难,就好像我能读懂艾略特的《荒原》似的,我
只能说我不喜欢艾略特那种充满意象和隐喻的写法,或者说我的专业素养不够。在这个
发言几无门槛(除了政治)的时代,挑战经典是很容易的事,只要脸皮够厚即可。
如我上文所言,现代诗歌写作已经纯粹个人化了。它是个人角度对世界的静观,没
有代言的虚妄,也没有立言的奢求。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诗歌写作实现个性化的
突破是非常难的。它企图说出灵魂最深处的声音,企图抓出冥想中一闪即逝的火花,这
必然导致现代诗歌趋向于语言操纵的极致追求,也必然要运用越来越多语言现代技巧,
比如意象、隐喻、象征、变形、通感、反讽、意境、荒诞、戏剧化、反抒情等等。我无
意将诗歌写作神秘化,但每个人大约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就是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可
你就是无法用语言捉住它呈现它。这大约能够作为一种解释,为何我们看到的有些诗句
是不合乎语法的,甚或是语流断裂的,语意悖反的。
“人群中几张面孔幽灵般出现,湿漉漉的黑纸条上的许多花瓣。”这是意象派诗人
庞德的《地铁车站》。我们要不要在前后句之间加个“像”字呢?反正人家也没写,也
没人这么翻译过,关键是我们不知道这厮所写的前后句是不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
“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它主要由你构成
”,这是海子《亚洲铜》的最后一段。我估计没人能完全搞明白诗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诗句气势十足,莫名其妙的牛逼。我上学时就喜欢,并且一直记得
。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认为海子是朦胧后诗人中最好的。但你要批评他的诗歌,请特码
专业一点,别大嘴一张说“俺看不懂”。微积分你也不懂,但也不影响你一顿吃俩馒头
。文艺不是常识,也并非生活必需品。诗人没有要你懂的义务,你可以选择不看,但如
果要批评,拜托跳到圈中来。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这句的前两句大家都熟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这后两句如何解释呢?尽管
北岛的这首《回答》隐喻指向明显,可如果一句一句翻译到谁都懂,那还有什么读诗的
意义呢?请结合某人的刚刚逝去来理解这句吧。哥只能帮你到这了。
我偶像卡夫卡同学曾说,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而我的手
杖则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这话说出了现代派写作与传统写作的区别,现代派
写作不是想让读者不懂,而是力图呈现工业时代或后工业时代人们内心的惶恐、迷惑、
焦虑、抗拒和混乱。
这样说吧,你读不懂现代诗也许是好事,那也许说明你的心智中没有现代文明发展
投射下的阴影。老老实实读你的“羊肚子手巾一尺五”“胆大心细性子刚”去吧。 | b*******8 发帖数: 37364 | 2 普通大学生看不懂普通物理教授的论文,觉得自己不行。爱因斯坦也看不懂,觉得教授
不行。
现代诗,就是扯淡。啥时候你觉得看不懂是他不行,就出家了。 | z****e 发帖数: 721 | 3 这句说的真好: 在生活里可以面目模糊,但在文字中必须头角峥嵘,相信并坚守自己的
诗歌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