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ainland版 - 有恩于我的初恋另嫁他人
相关主题
我是吃窝窝头长大的
国内出国的越来越多 出国投亲访友16条仅供参考
过去100年最有恩于中国的国家是印度
点一柱心香,鲜一束鲜花
国内出国的越来越多 出国投亲访友16条仅供参考
[合集] 杭州惠娟面馆
啃着巧克力威化,忽然想念钱柜的雪菜肉丝面
[zz] 吃在杭州--杭州菜
[征文]馋虫出洞——想念杭州的美食
薄熙来与村官座谈:到广阔天地学习不亚于读研究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惠娟话题: 红薯面话题: 有恩于话题: 红薯话题: 窝窝头
进入Mainland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h
发帖数: 16
1
(转)
这是那个年代的爱情,一场错过了的爱情。没有浪漫的风花雪月,没有精致的哀怨
和轻愁,就连那痛彻的放手都是隐忍的。朴素得就像她当初每个午后偷偷塞给他的那个
杂面窝窝,带着粮食的纯良气息。可是它的分量,却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一生无法忘
怀。
同桌的她
我生长在农村,家里兄弟五人,家境贫寒。但我自小用功读书,成绩一直不错。1978年,我考入了公社(那时的乡统称为公社)的初中,过完了暑假,我就来到学校开始了初中生活。
新生入校后就是分班,我的同桌是个娇小的女生,她叫惠娟。惠娟模样挺文静,扎着两根细细小小的羊角辫子。那时候的女孩子都非常朴素,难得有一件新衣裳,更不要说追求什么流行和高档了,但她们还是有女孩子的那一份娟秀的美丽。
惠娟的衣服虽然比较旧,但干净整洁,十分合体。而我穿的都是哥哥们传下来的旧衣服,不仅破旧,而且极不合身,穿在身上像套了个水桶,尤其到了冬天,因为不合体,一点不暖和。一个破落小子在一个文静美丽的女生面前,有些自惭形秽,心里对她有点隐隐的好感,但那个懵懂的年纪,并不晓得什么。我是个听话的孩子,也是个上进的学生,只是怀抱着一个单纯而坚定的信念:我来学校的目的
m*********h
发帖数: 16
2
那年春荒
过了春节,新学期开学了。
在当时的农村,每到春天农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夏季小麦的亩产大多只有二三百斤
,而且大多数要交给国家,供应城市的居民吃,最后分到农户手中的口粮,已经所剩无
几,平均每人五六十斤,通常难以维持到来年春天。春天新的庄稼还没成熟,上年的口
粮基本吃光,家家打饥荒,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甚至断了口粮。有的家庭为了节省,
每天只吃一顿饭或两顿饭,上午10点左右吃一餐,下午5点左右吃一餐。当时这在农村
称为“春荒”,不仅地里荒,无粮可收,而且家里荒,无粮可吃。
我家的情况也很糟糕,每到春天,家里能吃的就只有红薯、红薯干、红薯面。家里
每天的三餐,早饭是红薯面汤,午饭是红薯面窝窝头、红薯面汤,晚饭又是红薯面汤。
整个春天吃的饭基本都是如此,没什么变化,吃得胃里都是酸的。在学校吃饭也是这样
,大部分同学吃红薯面窝窝头。因此那时候农村有“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红薯半年粮”的说法。如果哪一家的窝窝头用豆杂面、野菜、玉米面,间或掺上
一点小麦面做成,那就是上等的美味,简直就像过上了天堂的生活。
在学校,有时我连红薯面做的窝窝头也吃不上。因为家里断粮,没有红薯面,
m*********h
发帖数: 16
3
你,要好好读书
就要上县城读书了,那是另一个广阔的天地,未来既茫然又明确,感觉自己一下子
是个有力量、能担当的成年人了。最惦记、最放不下的就是惠娟。在去县一高报到的前
几天,我通过一个亲戚传话,约惠娟到学校。
那是一个午后。秋初的天气不再那么燥热了,学校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不见,只
有知了有一声没一声地在枝头鸣叫。我在树荫底下站着等惠娟,心里装满了要对她说的
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惠娟终于来了。过了一个暑假,她的脸晒得黑红,大日头底下走了半天,额上微微
冒了汗珠,小碎花的棉布衫也有些汗湿了。我俩都半天不说话,她只顾用小手帕抹额上
的汗。
这次会面的含义不言而喻。已经记不起我们都说了什么,只记得她讲的一句话:你
,要好好读书。
我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等找到了工作,风风光光地把惠娟娶回家。在以
后的高中生活中,靠着她的这句鼓励,凭着自己的信念,我不敢有半点的松懈和倦怠,
每晚挑灯夜战,班里的同学中,几乎每天最后一个回宿舍睡觉的人都是我。我的目的十
分明确——考上大学,不辜负惠娟的希望。
我记得很清晰,1983年8月26日,我接到了省城一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拿到通知
书的一刹那,我喜
m*********h
发帖数: 16
4
她嫁人了
因为家境不好,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要自己挣,每个假期我都留在学校勤工俭
学。这期间我和惠娟始终没有见过面。那个时代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在偏远的农村
,就连通信都是很少的,除非是出了什么大事,通过写信谈情说爱更是无法想象的。
遥远的距离使思念更加浓厚,大三的暑假我回了趟家,又找到那个亲戚,请他替我
约惠娟回初中的母校见一面。过了两天,传话的那位亲戚告诉我,惠娟去西安的一个舅
舅家做保姆了,没能见着。
后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现在的城市,进了一家还不错的单位。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春节
,我回家探亲,心里念着多年前的那个承诺。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找到那个亲戚,打听
惠娟的情况。谁知亲戚沉默了良久,重重地吐了一口浓浓的烟,说道:惠娟已经嫁人了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我顿时觉得如雷轰顶,眼前一片黑暗……
后来听那位亲戚断断续续地讲才知道,惠娟起初是一直等着我的,但这么多年过去
,惠娟已经20多岁,在农村,这个年纪的女人已经是当妈的人了。而且惠娟的弟弟也已
经21岁,再不成家就不好找媳妇了,但如果姐姐不嫁,弟弟就结婚,在农村是很忌讳的
。而惠娟属意的我一直没有上门提亲,她的父亲说,我考上
m*********h
发帖数: 16
5
后来我也结婚成了家,婚后的日子平平和和,一切都按部就班,但在我内心深处,惠娟
,一直是我无法放下的,不知道她婚后过得好不好?
1993年的4月下旬,已是单位高层领导的我去西安参加一个会议。会议期间,在当
地一位同志的陪同下,我找到了她的家。
这是一个普通矿工的家,屋里狭小、昏暗。一家人正在吃着简单的午饭——窝窝头
,面汤,一碟咸菜。惠娟把我们让进屋,坐着唠了一会儿话。她已经有3个子女,她丈
夫是煤矿工人,按政策允许生二胎,她的第二胎是双胞胎。她的丈夫因为一次井下事故
砸断了双腿,现在家里全靠她一人支撑。惠娟变化非常大,往日秀气的长发已经不见踪
迹,取而代之的是短而又短的发型,面颊上再无昔日的光彩,娇小的身材已变得厚实,
坐在一把破旧的藤椅上,身子把藤椅塞得满满的。我的心头一阵阵作痛。趁她家人不注
意时,我将身上带的2000元钱放在她的衣袋里,她默默地接受了。
临走时,惠娟坚持送我出来,说了一句让我刻骨铭心的话语:你,还是来了。
…………
(the end)
1 (共1页)
进入Mainland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薄熙来与村官座谈:到广阔天地学习不亚于读研究生
讨论几点,关于我前面那个帖子
爸爸忆饥荒
毛时代百姓生活备忘录
全文莹:张召忠如何从穷屌丝变成高富帅
介绍一种外地比较少见的陕西面食--荞面饸饹
技术问题:三年大饥荒时为何不多种红薯土豆?
老中 + 老白 = 老莫
老贫农:亲历者祭奠大饥荒55周年
诚言:毕福剑倒下了,张召忠却站了出来!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惠娟话题: 红薯面话题: 有恩于话题: 红薯话题: 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