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发帖数: 3584 | |
j******4 发帖数: 2944 | |
l*******e 发帖数: 3584 | 3 谢了。
完全是门外汉,以前学过一点吴氏,感觉与陈氏完全不同,
四十好几的人了,从头学陈氏是不是有点儿晚?
而且老先生讲陈氏不合适推手,有这个道理吗?
不练推手怎么体会得到太极实用性呢? |
j******4 发帖数: 2944 | 4
----------------------------------------------------
陈式往散手走,当中也要经过推手的。
推手各式太极拳都有,可能老先生上年纪了,不愿推手受伤,或是没跟师傅学过,只学
了拳架也是有可能的。
看老先生的拳架像是陈沟陈伯祥传下来的,东西不错,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都教给你。
40多学拳并不晚,如果老先生愿意倾囊相授,你还是可以学到东西并且练到一定层次的。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了。 : 完全是门外汉,以前学过一点吴氏,感觉与陈氏完全不同, : 四十好几的人了,从头学陈氏是不是有点儿晚? : 而且老先生讲陈氏不合适推手,有这个道理吗? : 不练推手怎么体会得到太极实用性呢?
|
l*******e 发帖数: 3584 | 5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j******4 发帖数: 2944 | 6
-------------------------------------------------------------
吴式打得好的话,很好看啊,有种独特的对称美。
起势,如果你指的是从并步分开双腿与肩同宽的动作的话,我们的练法是脚尖划地,先
落脚尖,再前脚掌,再脚跟。
好像这是各派通常的练法。
洪传把起势和收势都给去除了,整套是81式,其他的陈式都是83式;我们问过洪老师,
他说是刘子衡建议的数字,说83不合太极,81合。我至今未领悟其中奥妙,呵呵,有点
玄乎的味道,哈哈!
二路是64式。
九九八十一,八八六十四?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j******4 发帖数: 2944 | 7 这段时间练拳,先是右手臂小海穴有气鼓胀的感觉,几天后,左手臂小海穴同样的感觉
,然后都是气跳得蛮厉害的,感觉很舒服。 |
S*********N 发帖数: 6151 | 8
这个应该问问详细啊?
【在 j******4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段时间练拳,先是右手臂小海穴有气鼓胀的感觉,几天后,左手臂小海穴同样的感觉 : ,然后都是气跳得蛮厉害的,感觉很舒服。
|
j******4 发帖数: 2944 | 9
-------------------------------------
是啊 那时候少不更事 现在想来后悔
以后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悟出其义 或是一辈子也悟不出来了 呵呵
刘子衡很神的 文革中跟洪老师交往很多 对洪老师家庭生活也多有资助
洪老师则提供太极拳给刘子衡 作为他研究易经的样本
文革的时候 别的什么事都干不了 人们倒是可以潜下心来 研究点东西的
有点像阿城的《棋王》里面研究象棋的那个孩子。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应该问问详细啊?
|
a*******l 发帖数: 2353 | 10 吴式和陈式演练要求区别很大。练陈式不要想着用吴式去映证就行了。其实练其他的也
一样,不要总想着用以前练的东西去映证,须知每家拳法都有自己的规律,固然练到最
后殊途同归,但练习的时候要下纯功。
另外你说的吴式的步法有其道理的,先脚趾再脚掌相当于每一步都能作一个蹬地的动作
,虽然不需要做出来,是个意思。 这个蹬地的意很重要,力都从这里来。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
|
a***r 发帖数: 58 | |
l*******e 发帖数: 3584 | |
j******4 发帖数: 2944 | |
l*******e 发帖数: 3584 | 14 谢了。
完全是门外汉,以前学过一点吴氏,感觉与陈氏完全不同,
四十好几的人了,从头学陈氏是不是有点儿晚?
而且老先生讲陈氏不合适推手,有这个道理吗?
不练推手怎么体会得到太极实用性呢? |
j******4 发帖数: 2944 | 15
----------------------------------------------------
陈式往散手走,当中也要经过推手的。
推手各式太极拳都有,可能老先生上年纪了,不愿推手受伤,或是没跟师傅学过,只学
了拳架也是有可能的。
看老先生的拳架像是陈沟陈伯祥传下来的,东西不错,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都教给你。
40多学拳并不晚,如果老先生愿意倾囊相授,你还是可以学到东西并且练到一定层次的。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了。 : 完全是门外汉,以前学过一点吴氏,感觉与陈氏完全不同, : 四十好几的人了,从头学陈氏是不是有点儿晚? : 而且老先生讲陈氏不合适推手,有这个道理吗? : 不练推手怎么体会得到太极实用性呢?
|
l*******e 发帖数: 3584 | 16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j******4 发帖数: 2944 | 17
-------------------------------------------------------------
吴式打得好的话,很好看啊,有种独特的对称美。
起势,如果你指的是从并步分开双腿与肩同宽的动作的话,我们的练法是脚尖划地,先
落脚尖,再前脚掌,再脚跟。
好像这是各派通常的练法。
洪传把起势和收势都给去除了,整套是81式,其他的陈式都是83式;我们问过洪老师,
他说是刘子衡建议的数字,说83不合太极,81合。我至今未领悟其中奥妙,呵呵,有点
玄乎的味道,哈哈!
二路是64式。
九九八十一,八八六十四?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j******4 发帖数: 2944 | 18 这段时间练拳,先是右手臂小海穴有气鼓胀的感觉,几天后,左手臂小海穴同样的感觉
,然后都是气跳得蛮厉害的,感觉很舒服。 |
S*********N 发帖数: 6151 | 19
这个应该问问详细啊?
【在 j******4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段时间练拳,先是右手臂小海穴有气鼓胀的感觉,几天后,左手臂小海穴同样的感觉 : ,然后都是气跳得蛮厉害的,感觉很舒服。
|
j******4 发帖数: 2944 | 20
-------------------------------------
是啊 那时候少不更事 现在想来后悔
以后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悟出其义 或是一辈子也悟不出来了 呵呵
刘子衡很神的 文革中跟洪老师交往很多 对洪老师家庭生活也多有资助
洪老师则提供太极拳给刘子衡 作为他研究易经的样本
文革的时候 别的什么事都干不了 人们倒是可以潜下心来 研究点东西的
有点像阿城的《棋王》里面研究象棋的那个孩子。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应该问问详细啊?
|
|
|
a*******l 发帖数: 2353 | 21 吴式和陈式演练要求区别很大。练陈式不要想着用吴式去映证就行了。其实练其他的也
一样,不要总想着用以前练的东西去映证,须知每家拳法都有自己的规律,固然练到最
后殊途同归,但练习的时候要下纯功。
另外你说的吴式的步法有其道理的,先脚趾再脚掌相当于每一步都能作一个蹬地的动作
,虽然不需要做出来,是个意思。 这个蹬地的意很重要,力都从这里来。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难的是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毅力, : 虽然没有练过什么,但是怎么也学了一路吴氏, : 用我妈的话说这是最难看的两种式子了。 : 早上和王先生聊起式,我记得我学的是大脚趾到小脚趾依次着地, : 然后再把重心移到两腿之间。而王先生讲陈氏是先脚跟着地。 : 当初学吴氏的时候记得强调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 因此在动作上没有那么严格的位置要求。 : 而王先生解释陈氏小架的时候一再地讲动作一定要到位。 : 改起来一定不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性懒散的人。
|
a***r 发帖数: 58 | |
l*******e 发帖数: 3584 | 23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在 j******4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是啊 那时候少不更事 现在想来后悔 : 以后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悟出其义 或是一辈子也悟不出来了 呵呵 : 刘子衡很神的 文革中跟洪老师交往很多 对洪老师家庭生活也多有资助 : 洪老师则提供太极拳给刘子衡 作为他研究易经的样本 : 文革的时候 别的什么事都干不了 人们倒是可以潜下心来 研究点东西的 : 有点像阿城的《棋王》里面研究象棋的那个孩子。
|
a******1 发帖数: 1519 | 24 没有绝对的。
向前上步, 脚根先着地。
脚根转动也有的。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
H******b 发帖数: 610 | 25 脚跟着地的目的是下腿的缠丝吧。
不太清楚,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下腿的缠丝。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
H******b 发帖数: 610 | 26 单鞭这个动作,是脚跟着地向外侧滑动。
我学的时候是这样。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
l*******e 发帖数: 3584 | 27 是要为了缠,高人,可是这个缠丝劲儿的作用是什么呢?
感觉怪怪的。
【在 H******b 的大作中提到】 : 脚跟着地的目的是下腿的缠丝吧。 : 不太清楚,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下腿的缠丝。 : : 不记得当时怎么没有回这个贴子了, : 这位先生讲的是脚跟先着地,我应该没有记错。
|
H******b 发帖数: 610 | 28 我个人感觉,未必正确哈,太极拳讲缠丝和螺旋。
缠丝不仅仅是上肢和手上有缠丝,腰上,下肢也有缠丝的,其实做到极致,应该全身处
处可缠丝的。有缠丝就有顺逆。
腿上的缠丝可能和摔跤有点类似,你的下肢和对方下肢接触之后,缠丝可以改变对方下
肢力的方向,如果你的下肢缠丝动作很快,很容易把对方摔倒。
是要为了缠,高人,可是这个缠丝劲儿的作用是什么呢?
感觉怪怪的。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要为了缠,高人,可是这个缠丝劲儿的作用是什么呢? : 感觉怪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