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d 发帖数: 7538 | 1 近来,“两栖攻击舰”成为热点新闻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作为两栖舰船庞大家族
里的一员,搭载多种登陆装备的两栖攻击舰,其核心能力为海空一体投送,可谓战斗
力与救援力兼具,“铁面”与“柔情”集于一身。在利比亚,它执行的任务是打击,
在日本它担纲的职责是救援,在争议岛屿,它更被视为“必要的武器”……这个两栖
舰船明星正在到处扮演着多栖角色。
两栖舰船明星的多栖角色
地 点:利比亚
角 色:打击·营救
小规模局部战争,两栖攻击舰比航母更实用
尽管两栖攻击舰并不像驱逐舰、核潜艇那样能直接发射“战斧”导弹,但美国“
卡尔萨基”号等两艘两栖攻击舰,还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与其它几艘美国
军舰共同监视着利比亚的战争风云。
3月19日,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实施空袭。“卡尔萨基”号上的AV-8B战斗机连
续两天对利比亚政府军实施打击,摧毁其坦克和装甲运兵车。除了“动手”,“卡尔
萨基”号还参与营救美坠机飞行员。3月21日,一架F-15E战斗机在利比亚班加西东部
坠毁,“卡尔萨基”号旋即做出紧急反应,90分钟内即派出一支由V-22“鱼鹰”倾转
旋翼机、CH-53E“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和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组成的
联合救援队,将其中一名飞行员成功救回。据此,有专家认为“有直通甲板的大型两
栖攻击舰在应对小规模局部战争时甚至比航母更加实用”。
两栖攻击舰可搭载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及其它登陆装备,具备航空打击能力,能
够遂行由海到岸登陆、提供火力支援和对陆攻击等作战任务。此外,在反海盗、反恐
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同样也能大显身手。美海军“拳师”号两栖攻击舰在亚丁湾护
航行动中,曾担任多国联合任务部队的旗舰。其舰载直升机所带来的大范围侦察能力
,使之能对反海盗行动做出快速反应。
地 点:日本
角 色:救援
搭载多种登陆装备,是海上抢险救灾的理想平台
在日本地震灾区同样活跃着两栖攻击舰的身影。3月11日,地震当天正在马来西
亚婆罗岛休整的美海军第七舰队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匆忙赶赴日本。美《大西
洋月刊》网站文章称,美国向日本派出的11艘救援军舰中,将近一半是两栖攻击舰。
“埃塞克斯”号为“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第2艘舰,搭载大量直升机在内的多
种登陆装备,拥有4个手术室、2个急诊室等多种先进医疗舱室和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
,能够快速运送救灾物资,抢救伤员,搜救被困人员,是实施海上抢险救灾的理想平
台。相对驱护舰而言,两栖攻击舰吨位较大,生活设施比较齐全,能够安顿较多的人
员,在救灾或撤侨时大有可为。
地 点:争议岛屿
角 色:“必要的武器”
飞行甲板可同时起降6架直升机,具备良好的远洋投送能力
俄日岛屿之争激烈时,“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随之被推上风口浪尖。2月9日,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必须在南千岛群岛部署“必要的、足够的、先进的武器
”,几天后,俄罗斯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对媒体说:“我们不排除将派遣一艘或者两艘
‘西北风’级战舰前往太平洋舰队,不排除是为了解决千岛群岛的安全问题。”
“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装载能力很强,具备良好的远洋投送能力。其飞行甲板
可同时起降6架直升机。飞行甲板下是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直升机库,可停放16架NH90
或“虎”式直升机。舰上设有面积1000平方米的车辆库,可装载60辆装甲车或12辆“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舰后部有大型坞舱,用于装载2艘LCAC大型气垫登陆艇或4艘LCM
通用登陆艇。
【专家视点】
两栖攻击舰的发展不会寂寞
■海军某支队支队长 纪洪涛
一种新的武器装备的出现总是与新的作战理念息息相关。两栖攻击舰也不例外。
20世纪60年代后,“垂直包围”登陆理论成熟,直升机进入两栖作战体系,“两
栖攻击舰”新舰种的出现,使得作战空间由二维平面拓展至三维立体空间,无疑成为
两栖战模式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20世纪70年代出现“均衡装载”理论,使得按建制单位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
和物资,实施立体登陆作战成为现实,这便是现代两栖攻击舰的问世之因。
50多年前,美国海军理论家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意味着海滩攻击的结束,从而大胆
预测两栖作战的终结,这声音一度成为两栖战舰船发展的一道强大阻力。今天,同样
来自美国的学者却撰文呼吁“两栖攻击舰不应成为削减目标”。
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注定不会寂寞。关于两栖登陆舰的现在进行时包括:美国海军
计划在2011年采购一艘LHA6级两栖攻击舰,俄罗斯与法国敲定了引进4艘“西北风”
级两栖攻击舰的采购计划。
法国海军对“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评价是“好用不贵”,如今在俄罗斯眼中
,“好用”还在,“不贵”已逝。因为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法国坐地涨价26%,俄罗
斯仍“痴心不改”。
必须认识到的是,两栖攻击舰的功能毕竟有限,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广为诟病。随
着时代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理念逐渐衍生,两栖攻击舰不能止乎其身,需要不
断发展与改变,才不会被历史的洪荒过早地淹没。正因为如此,有人预测了大型化、
隐身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