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k***s 发帖数: 370 | 1 冯道一生,历经五朝,三入中书,担任宰相、三公、三师等职位近三十年,前后俸事八
姓十帝,终身享受“国家高级领导人待遇”。冯道处乱世而历巨变,政权和皇帝走马灯
似的轮替不休,他的官运却一路亨通,长兴不衰,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
王,五代末年其声望一度达到顶峰,实为历代所罕见。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唐末
投刘守光作参军,刘守光败后投时任河东监军的宦官张承业,被命为巡官。张承业以其
“文章履行”为由,将冯道推荐给晋王李克用,冯道遂被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后唐庄
宗李存勗即位后拜冯道为户部尚书、翰林学士。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后来兵变,夺取了
李存勖的皇位,即为后唐明宗。冯道转而奉迎李嗣源,因“劝进”有功拜为宰相。长兴
四年(933年)明宗死,继续担任愍帝时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从珂在凤翔反,愍帝出
逃后冯道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潞王登基,即唐末帝,冯道继续担任宰相一职。后晋灭后
唐后,冯道又事后晋,任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后又加封司徒,兼侍中,封鲁
国公。石敬瑭死后,冯道任后晋出帝石重贵之宰相。契丹灭晋后,冯道事契丹,被封为
太傅,跟从辽太宗耶律德光北归至常山。后汉建立后,乃归汉,以太师职奉后汉。后周
灭后汉后,又事后周,被拜为太师兼中书令。冯道死于954年,死年七十三岁。冯道死
后,被周世宗追封为瀛王
後世評價
許多著名的歷史學家對於馮道在多個王朝出侍要職的作為非常不齒,如歐陽修在《新五
代史》中就認為馮道「不知廉恥為何物」;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則說他「乃奸臣之尤
」。可以說在歷史上每逢提起馮道,往往都只有負面的評價。然而除了事君不忠這點飽
受批評外,馮道在事親、濟民、主政、提攜賢良上的表現,卻又能符合傳統中君子、聖
賢的行為標準,這使他既在五代有著「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
」的聲望,也成為傳統儒學者無法用傳統「至善-極惡」二分法來品評的尷尬特例。
在近代西洋民主觀念傳入中國後,歷史學家對馮道有了不同的評價,不少人開始為馮道
辯護,如近代史學家樊樹志便道:「在一種時局變動甚大的時代,出現馮道式的大臣,
並非咄咄怪事。」,他認為在五代這種政權變動頻繁的時代,皇帝對臣下的意態往往都
沒有多大印象,故出現像馮道這種因事四代十一君而自命為「長樂老」的人,實乃時代
的產物。何況以此批評馮道不知廉恥,主要都是從忠君愛國的觀念去看,而從務實的角
度來看,馮道的累受重用對五代政局與官僚體制的穩定反而起著正面作用。馮道在契丹
任職時,曾力勸契丹官兵不要殺害漢人百姓。另外,他還主持國子監《九經》的刻板印
刷工程,歷時22年未曾間斷,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即使改朝
換代,只要馮道不倒,印書的進度就不會耽誤。故以封建時代的忠君觀念責難馮道,明
顯有著時代的局限。現代有「公務員政治中立」的觀念,謂公務人員為人民服務,與當
權者的政治立場無關。馮道的出仕,大可以為此作一(古代)例證。 | t****a 发帖数: 3544 | 2 这老头的确牛B
不过对老百姓不错;敌人来了就开城投降,避免屠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