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人看世界目前处于“知己不知彼”的状态 很危险
相关主题
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张维迎:不要用强盗逻辑思考国际关系
边芹: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宽衣帝回八一学校又出丑了
对华战争随时都在进行,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转载)点击:582 回复:24 作者:wanggh8810 发表日期:2011-10-15 22:51:00 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马来西亚真是奇葩马戛尔尼使团大副眼中的清朝:人民文雅而富裕 皇帝仁慈
西方如何暗中抹杀中华文明zt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问 17:1792年马戛尔尼出使满清的回忆纪录说明了什么?【兲朝的铁幕是怎样被撬开的】
两百年前, 英使团评价如此中国人(zz)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还闭关锁国留辫子
尼玛一个APEC重现当年乾隆盛世,乾隆接见马戛尔尼勋爵被打脸的盛世,中国失去的134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西方话题: 法国话题: 文明话题: 征服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30882
1
西方对待其他人种和文明从来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只有西方国家对待西方国家的时
候,才讲点民主自由普世价值。所以中国人切莫被西方媒体蒙混了双眼。这个世界的资
源远不够让中国和西方同时享受高度的民主福利制度,所以天无二日才是中西关系的真
实写照。
==========================================
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
2012-12-26 17:46 作者:边芹
12
边芹文化马戛尔尼乾隆清朝闭关法国中国世界中心
1793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此行的使命,除了探明古老帝国的虚实,其余目
的均未达到,乾隆虽礼貌待客但什么都没答应。马特使个人其实没什么可抱怨的,中方
对不速之客一路款待,吃喝全包,以致全程陪同的中方官员送使团走时依依不舍、泪洒
衣襟。但英国人毕竟不是中国人,记得爱默生在他的《英国人的气质》一书中说过,英
国人脑袋宁死在目的上,绝不会因为个人得到好处就忘了使命。所以马特使丝毫没有被
中国人对他的笼络打动,他在半年横跨中国的旅行中,一路收集军情,顺带偷窃诸如茶
树之类的技术“专利”,这一切都在对他们日久生情的中方陪同人员眼皮底下进行。回
到英国,马特使也未有一刻顾念朝夕相处的中国人对他的情谊,去搭建中英理解之桥,
反而开始谋划后来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的那场战争。
我固然不希望中国人也有英国人那样的海盗本性,因为5岁学童的要求得到满足,就忘
了美国军舰在中国大门口耀武扬威,是不是有点像当年那位泪水涟涟的陪同官?如果说
,清末的中国对世界处于一种“不知彼,不知己”的状态,那么今天我们至多处于“不
知彼而知己”罢了。因此“知彼”,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的全部奢望,就是能为“知
彼”提供一个窗口。
最近在翻阅法国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刊时,读到一本右翼执政党党员Chenva Tieu的小
书:《有关中国玩艺儿的教材》。文中对那句名言“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世界将为之发
抖”的解释颇为精辟。Tieu认为,将这句话归于“拿破仑语录”颇能说明西方文明的某
种潜意识:“如果他(指拿破仑)拥有中国那么多人力的话,他无疑将发动对全世界的
征服。”“然而皇帝想象中的中国,一个亚历山大大帝统率的中国,一个拥有哥仑布或
拿破仑的中国,就将不是中国了!因为这样一个拥有那些征服者、充满了跨越边界和与
世界一比高下的中国,根本就是欧洲各国轮番想象或塑造出来的,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
试图尝试这一切。”Tieu准确地将两个文明的本质差异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来:西方文明
的征服本质和中华文明的和平本质。所以我不认为中国由于不具征服本性,以自己的世
界为中心,就应该为野蛮入侵承担责任。说中国因为自大而挨打,正是接受了征服者的
逻辑。这也是我和潘先生的根本差别:他相信并接受了中国人的原罪,我不相信也不接
受。接受不接受原罪也是一切的分水岭,是近代以来被放在征服棋盘上的文明难以弥合
的巨大伤口,它注定了看见与看不见“那个槛”。不接受原罪与梦想“天朝大国”,是
根本扯不到一起的两码事。
遗憾的是,这样的见解,往往只能在西方人或浸透西方文明的人笔下出现(Tieu先生是
生在柬埔寨不会讲国语的华裔),因为我们往往以中式良心与西方人将心比心,就如西
方人以他们的本能来揣摩中国人一样。不可否认,西方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火车头,但
它走出地球一角,一路经过战争与灾难,将他文明碾压在地,至今没人能测算损失成本
。这个文明充满与生俱来的征服欲。虽然有人对前辈洗劫中国,感到愧疚,但统治精英
并无悔意,法国为将犹太人遣送纳粹德国而忏悔、对贩卖黑奴道歉……但何时对火烧圆
明园道歉?再说怎么会道歉,如果中国人都觉得挨打是自己不好。在统治阶层的刻意隐
瞒下,普通民众甚至不知道法国曾在19世纪野蛮入侵中国,中法之间发生过第二次鸦片
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战争,以及一系列以法国为施害者、中国为受害者的打劫条
约。法国《世界报》股东之一、奢侈品集团老板彼埃尔·贝尔热就是在这种普遍无愧的
氛围中,将圆明园两个兽首拿出来拍卖,还将这一抢来的赃物与“中国的人权”挂钩。
强盗总有打劫的理由!
但正如雨果在他那封谴责火烧圆明园的信中所说,政府可以是强盗,人民永远不是。我
从来没有将百姓与操纵他们的统治者混为一谈。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为“西方文明讳”,
将西方视中国为征服对象的事实抹去。《向西看的那个槛》被法国一家网站翻译成法语
刊登,有意思的是,译者为事先圈定读者的思维而有意偏译,而偏导的方向恰恰与潘文
的思路如出一辙:自大、排外、仇视西方。打人的与被打的思想统一到如此程度,打人
者如此反应颇合逻辑,被打的人低头认罪他都心有余悸,若抬起头直视他,而且竟敢破
解打人的秘密,那还不罪加三等。网民的诠释虽各有不同,却同意 “文章所举事例是
无可争议的”。有的网友还表示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细节的篡变,真假
掺和,关键是长期接力,大众在这种舆论操纵的技巧中无知无觉。所以在文明另一极的
中国人上百年没有发现,不足为奇,在征服者设定的思想轨道上做惯性思维,没有几代
人是脱不出的。技能型智慧与思想的独到并无必然联系。
所以举几个美国例子——女儿的历史课、学习太极拳、挂上五星红旗等来证明我说的“
不符合事实”,是用对叶子的了解来证明研究森林的人无理。以美国国土之大,华人之
众,在某地某时,看不到我说的现象,是可能的。太极拳早已成为一项国际体育运动,
各国都有人练,法国也不例外,就像中国学小提琴的人成千上万一样。班上挂五星红旗
只是美国人给予接纳的人的一点公平,甚至是礼貌的一部分。这面小旗也毫不阻碍美军
炸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介绍“南京大屠杀”确有公正的一面,但也不乏推助华裔
归化的考量,何况针对的是中美二战的共同敌人日本,这同样遮避不了美日今天的军事
同盟,以及针对中国大张旗鼓的联合军事演习!
我佩服西方统治者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极擅长让被洗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这是一
门高等艺术,让人察觉的,就不叫洗脑而叫灌输了。潘先生举了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
的例子来反证。如果一个体育项目,西方人占绝对优势,且由正拓展中国市场的国际奢
侈品集团赞助经营,偶尔有个冠军让中国人得了,而西方主流媒体不报道,那就不叫洗
脑了。但只要看看世乒、世羽冠军是否同样命运,比较报道李娜夺冠的新闻与对中国奥
运新闻的恶意操作(我曾写过一文记述在法国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可看到什么
叫舆论操纵。更何况,在关于李娜的报道中有一些微妙“细节”,比如法国媒体在不封
夺冠事实的同时,大多掺进了附加主题,说李娜是与政府对抗的人(法国《解放报》报
道标题“李娜,一个朴实的反抗者”),她的成功与其母国无关,她根本移民德国。这
些“细节”才是“洗脑”的内容,也是西方精英的高明之处。由此一个中学女孩在美国
学中国历史,极有可能辨不出这类“细节”。再说快成年的女儿要到美国的课堂上才第
一次感觉中国不错,岂不是中华文明的悲哀?
至于以法国之眼涵盖西方,是因为此“西方”不是泛指欧洲、北美及大洋洲的白种基督
教国家,也不是七国集团,而是英、法、美三国。自17世纪英国打掉西班牙,英法成为
列强瓜分世界的主谋,一战英法联合战败德、俄,二战美英联手制服德、日,法国摇身
一变挤进战胜国行列,征服统领权移交美国。数百年来,西方主要就是这三个国家在全
球发动军事和文化征服,而在道义上始终未被打败。
臆想“这个民族简直太傻、太劣质了”,是把我没有说过的话套在我头上。感叹中国人
善而天真与认定其“劣质”之间的鸿沟,任何不带预设眼光的人都能分辨。于我而言,
看见中国人的善也是到了西方有了比较后的领悟,绝非“天朝大国”的先天意识,更不
可等同于“目中无人”。当我们津津乐道于西方奢侈品,甚至将其请入国家博物馆时,
人家并没有满足“市场经济的魅力”,而是竭尽全力在一切领域、用尽一切手段(从新
闻、电影到广告、出版等有形无形的方式)诋毁中国产品。当奥运开幕式李宁点燃火炬
时,法国人是这样解说的:中国人推出“李宁牌”与法国的XX牌争夺市场!封杀中国高
铁、嫦娥号……非关新闻价值而是利益驱动,是刻意避免为中国制造做免费广告!在以
征服为目的的西方上层精英看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偶然,一切都在算计之中!
何以中国人眼睛亮一点,就是对西方的仇视?此种荒谬逻辑为什么总像“卫士”似的冲
出来遮挡已经毫无忧患意识的国人之眼,好像我们介绍一头肉食动物时,说老虎可能吃
人就是仇视老虎?把中国人任何一点自尊都上纲上线扣上“排外”的罪名,把“开放”
作为对中国人的道德要挟,正是落入了征服者设计的思维陷阱。
其实有人愿意呆在“明信片”视野里没什么不好,以“国际主义胸怀”去搭桥也多多益
善,只不过若以为2008年后西方舆论对中国略抬贵手,是中方友谊搭桥而非抗争与实力
迫对方调整战略方针,真乃“知己”的水平都够不上。
218年前,假如陪同马戛尔尼的中国官员没被英国绅士的温文尔雅和自己两面讨好的心
理蒙住双眼,一路细察来客的真实意图,也许中国人就不用等到1840年才发现大敌的到
来。
w*********g
发帖数: 30882
2
w*********g
发帖数: 30882
3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被打脸的盛世,中国失去的134年西方如何暗中抹杀中华文明zt
清朝当年拥有6大番薯国问 17:1792年马戛尔尼出使满清的回忆纪录说明了什么?
边芹:“柏杨式”思维可以休矣zt两百年前, 英使团评价如此中国人(zz)
被西方白人策划的中国文艺(上)尼玛一个APEC重现当年乾隆盛世,乾隆接见马戛尔尼勋爵
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张维迎:不要用强盗逻辑思考国际关系
边芹:看世界少用心态,多用头脑宽衣帝回八一学校又出丑了
对华战争随时都在进行,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转载)点击:582 回复:24 作者:wanggh8810 发表日期:2011-10-15 22:51:00 回复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马来西亚真是奇葩马戛尔尼使团大副眼中的清朝:人民文雅而富裕 皇帝仁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西方话题: 法国话题: 文明话题: 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