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z 发帖数: 3244 | 1 这不是首次“发现”引力波
就在2年前的几乎同一时间,同样是一个美国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当时,讨论
最欢的就是团队谁要获得诺贝尔奖。这一团队里还有一名中国科学家郭兆林。彼时,华
人世界都认为郭兆林将是下一个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然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
转折。一年后,这一发现被证伪,引力波的直接证据再度空缺。
具体的事件经过是这样的。美国人依据宇宙泛星系偏振背景成像实验在南极设立了一个
天文望远镜BICEP2, 2014年1月的一天基于这一望远镜的宇宙膨胀探测器侦测到了所谓
的宇宙微波背景B模痕迹。至于宇宙微波背景B模痕迹是什么?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不过多
解释。但由于B模痕迹主要由引力波产生。于是,算是直接发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且
还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的那次引力波。不过,这一系统的设计原理与LIGO一样数十年前就
已经提出,并不是什么值得怀疑的理论。
但是,再经得起推敲的理论,在落实到实验上都有莫大的变数。各种人为的误差和不可
预测的环境变量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被证伪。1月发现引力波后,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
中心于2014年3月17日召开发布会表示BICEP2望远镜探测到早期宇宙的引力波所形成的B
模偏振。
可是随后的大量质疑导致BICEP2团队于2014年6月19日在《物理评论快报》发布论文承
认,观测到的信号可能大部分是由银河系尘埃的前景效应造成,对于这结果的正确性持
保留态度。而且必须要等到十月份普朗克数据分析结果发布之后,才可做定论。2015年
1月30日,研究团队承认对于资料的判读错误,观测到的信号无法排除掉银河系辐射尘
埃的影响,不足以证实这项结果就是早期宇宙的引力波所形成的B模偏振。
再来看看当时的媒体环境,有没有感觉2014年发生的事情2016年又出现了轮回。
发现引力波?也许又是空欢喜一场
当时,美国媒体也是像今天这样疯狂报道,宣传力度铺天盖地,全世界的媒体也跟着全
面震荡。可是对于后面证伪的部分反倒是很少有媒体关心了。所以导致这次的新闻一出
,竟然发现了不少挖坟党转错了新闻。
物理大神们的质疑已经开始
理论物理学家Matt Strassler首先发难,在自己的一篇博文中表示,“让我假设LIGO的
结果实际上是正确的。但这一假设需要数月的检验(记住Opera所发现的快于光的中微
子和BICEP2的引力波发现事件)。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任何了不起的科学成果都要通过
专家仔细审查并确认,在那之前科学家们是无法相信的!发现是困难的,而且很大一部
分败给了时间的考验。”
发现引力波?也许又是空欢喜一场
一位叫做Vincent Sauve的物理大神则表示,“我认为引力波不仅会影响干涉仪臂的长
度,而且会影响激光束的波长。但似乎只有臂的长度改变,激光的波长没有改变。”
有一位叫做Mike Darcy的大神表示,“我想知道这个黑洞合并的“信号”怎么会这么短
,不到一秒。我们应该会看到高于噪声的引力波信号的时间要长许多。”
以下是各大物理爱好者论坛对此次发现所表达的疑问。“如果是一个玻色子(或其他亚
粒子),破坏了激光测量怎么办?毕竟,玻色子也有质量,能产生引力场。”
“我高度怀疑他们的发现,尤其在LIGO升级和校准的当月。我认为他们现在的仪器准确
度等级并不可信,而且他们可能特别希望对40年来支持他们的纳税人有所交代。”
“如果LIGO的检测器具有10至21阶的功率灵敏度,那么它应该是能够检测到由月亮引起
的地球变形,因此应该每天有一个交变信号。我搜遍了互联网,LIGO并没有报道这种现
象。”
而更多的怀疑则来自于目前大量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计划。比如说马上就要进入工作的
LISA引力波探测器。之所以各国要把引力波探测器弄到太空,就是因为地面的探测器太
容易受到杂讯干扰。
另外,《华盛顿邮报》提到,“为了检测到如此小的信号,科学家们需要不断的过滤环
境振动。有时甚至看似完美的结果最后仍会令人失望。为了防止误报,LIGO制定了一个
复杂的系统,偶尔注入人造的信号。只有三位科学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的真相,而且有
一次他们的同事都准备公布结果了,他们才告知了这些人造信号的存在。” 所以,
LIGO系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完美的引力波探测装置。未来结果出现变化也并不
令人奇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