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叶檀:为什么武汉留不住人才
相关主题
武汉能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吗?叶檀一针见血指出了外资在中国“剪羊毛”的步骤(图) 叶檀博客
应迁都武汉叶檀一针见血指出了外资在中国“剪羊毛”的步骤
人老了,一般是孩子多的,比孩子少的要好一点政府别“包办”基建投资 [叶檀] ZT
国产时速380公里高铁下线郎咸平、叶檀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出不同声音?
中石化等三大国企位列2011中国企业500强三甲美债违约几成定局 叶檀:谁持美元多 损失就大
细看中企500强名单 (转载)叶檀:与其让600亿进入温州不如为炒煤团正名
内蒙古国企老总贪污黄金百余斤白银1.4吨获死刑小将郎咸平与老将叶檀的共同观点
犀利!叶檀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叶檀:呼吁中国放货币与重振楼市 拉加德居心不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武汉话题: 城市话题: 人才话题: gdp话题: 文化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u
发帖数: 1700
1
本次副省级城市系列研究,将目光转向那些并没有被太多关注,甚至略有些被“遗忘”
的城市,寻找他们的发展潜力,正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将从15个副省级城市中,
挑选出此前没有写过的城市,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发展状况:
一是高铁、地铁和轻轨的交通运输规划,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二是人口的流入,包括回流的幅度和外来人口、务工人员占比。
三是教育资源是否充分。
四是财富状况,包括本外币存款和消费能力。
五是GDP增长速度。
第一次去武汉的人,恐怕对这座城市印象不会很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黑乎乎的热
干面、很多人说话嗓门都很大。热闹的“过早”简直是一场全城狂欢,与广州这样的慢
节奏城市不同,彪悍的武汉人民选择或端着热干面,或拿着面窝烧梅,或揣着豆皮煎包
匆匆忙忙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从早餐的习惯就可以看出,武汉的特点是“快”,与广东早茶文化一喝喝一上午完全不
同,原因在于早茶的兴起是建立在商业贸易基础上的,其附带了社交、商业、甚至休闲
娱乐的多重属性,生意还得慢慢谈,武汉的“过早文化”则起源于蓝领工人,尤其是码
头文化,主要需求是速战速决,更要高热量重油重盐,工人们吃饭哪来的慢条斯理,分
分钟解决早餐。两座城市的生态、产业结构和文化氛围完全不同,一个是市民文化,一
个是蓝领文化与商业文化。
武汉的快文化体现在挖路、吃饭、说话等各个方面,GDP增长也快,满城挖了以后,曾
经是满城赌车。整个湖北的城市集中在武汉,致力于打造昔日“大武汉”的商业荣光。
2015和2016年,武汉的GDP分别位于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和第四,增速略有下滑,从
2015年的8.8%下降至7.8%,排名也从第四降至第八。
作为传统的工业大市,武汉拥有一大批国企,比如武钢、东风汽车、武汉铁路局和武汉
烟草等,一直是当地经济支柱。数据显示,2012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
2%,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1.9%,分别比宁波、长沙、成都、杭州这四个城市低38.8%、
20%、17.1%和11.6%。而上述沿海城市中,民企已逐渐开始转向科技创新。以江苏为例
,近三年54%GDP由民营企业贡献,超过70%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全省三分之二企
业的研发投入也是在民营企业。武汉国强民不富的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对创新和制造业
转型形成制约。
武汉民企无法快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快速流失。武汉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人数,
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但留在当地就业的学生数量,与庞大的学生
数相比却不成比例。根据《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截止至2014年
9月1日,该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07%,国内升学占比50.34%,协议就业3094人
,占比40.15%。协议就业的3094人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为东部地区,其中977人前往广
东就业,占总人数31.58%,东部各省就业总人数1800人,而在湖北就业的仅有721人,
占比为23.3%。
毕业生不愿留在当地,一方面是因为专业与企业不对口,另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和中高
端企业,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小。
人才流失快,就导致产业结构快不起来。武汉的经济过于依赖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
新兴领域、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相对不足。近年钢铁产能过剩,去产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
,汽车行业热度也在下降,武汉急需在优势领域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中国企
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14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武汉仅6家上榜。而
工商联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武汉仅有9家。如果按营业收入,武汉仅有一家企
业进入前100。
另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也不容乐观,武汉2013年科技工作者报告显示,近20%
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77%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产品。调查指出,超过半
数科技人员在转化过程中,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有收益人群主要来自于奖金,金额不大
。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管理中,关键是如何促使知识产权流转,以及审批程序是否
繁琐,现实中专利更新换代效性极高,等所有流程走完,产品出现,可能已经落后了,
使学者和企业错过了机会。
实际上,武汉的高校为全国互联网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武大、华科走出了雷
军、张小龙等互联网企业人才,可从全国范围来看,武汉自身却很少有知名互联网企业
,除了比较著名的斗鱼、简寻和木仓科技等互联网公司,其他科技公司基本都处于初创
阶段,著名二次元弹幕网站AcFun,在武汉起家却最终迁往北京。
在知乎上的“为什么武汉留不住人才?”问题下,有回答者认为,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
教育中心,国家在此开办一系列大学,起到的是为华中地区培养人才的责任。国家把大
家请到武汉来读书,不是为了让大家建设武汉的,是为了让大家建设祖国的。大家都留
在武汉,别的地方还怎么搞教育、农业、医学、财政、地质、测绘、水利、建材、汽车
、船舶?要是大家都来了武汉就不想走,那国家就麻烦了。怎么逼大家走呢?把工资弄
调低一点,把房价弄高一点,把工作弄得难找一点。市场总要出清,价格是最好的供需
调节器。如果武汉的天气更好,城市更干净,武汉人民更文明,武汉房子就会更贵,工
资就会更低。不然的话,武汉那100万大学生最后去哪里?最后,这位同学强调,作为
一个武汉人,自己都被迫背井离乡搬砖了,都是泪。
现在,眼泪已经少多了。武汉光谷是块不错的创新园地,在全国范围内做出了自己的特
色,从最初4平方公里的科技成果转化园区,扩大到占地面积512平方公里的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从最初光通信产业领域的探索者,到如今激光器、面板、存储器芯片集群的
国家队,生物产业链的打造如火如荼。
为了留住毕业生,武汉有宽松的落户政策,根据新政策,毕业2年内在武汉市就(创)
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可不受单位所在区域限制,在本人有房屋产权的居住地、单位集
体户、亲朋好友家中或省人才服务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中落户,均为本市常住
户口,可以在市内正常迁移。
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正在实行,从2013到到2016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 10
.4万、10.8万、12.6万、15万,这使得严重依附两湖流域人才的深圳,必须建立自己的
教育体系,才能完成产业升级,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未来,就是规划、制度与人才的
竞争。作为中部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自贸区、光电技术、生物制药和物流行业的崛起
,必将带领武汉成为下一批1.5线城市,让毕业生真正能够,并且愿意留在当地。
如果不是武汉新兴经济的崛起,类似于武钢重组这样的大事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沉重
的打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实反过来证明武汉的经济发展的弹性比东北要大得多
。中部地区我们看好的城市是武汉、郑州,两者航空港等竞争白热化,但从人才、港口
等角度看,武汉略胜一筹。武大的经济学改革,还曾经执全国之牛耳。
武汉缺少了一些标签和印记,提起北京就让人想起“京派文化”,上海拥有“海派文化
”,重庆是码头文化,南京、苏州和成都都有独特的人文环境特点,武汉的城市品格是
什么?飙悍吗?码头文化?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叶檀:呼吁中国放货币与重振楼市 拉加德居心不良中石化等三大国企位列2011中国企业500强三甲
放狗咬了:叶檀--“独立学者”杜建国弱智的阴谋论可以休矣zt细看中企500强名单 (转载)
[猴王]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内蒙古国企老总贪污黄金百余斤白银1.4吨获死刑
叶檀:中国需要高铁犀利!叶檀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
武汉能成为中国的底特律吗?叶檀一针见血指出了外资在中国“剪羊毛”的步骤(图) 叶檀博客
应迁都武汉叶檀一针见血指出了外资在中国“剪羊毛”的步骤
人老了,一般是孩子多的,比孩子少的要好一点政府别“包办”基建投资 [叶檀] ZT
国产时速380公里高铁下线郎咸平、叶檀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出不同声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武汉话题: 城市话题: 人才话题: gdp话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