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ingpong版 - 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ZT)
相关主题
长胶阿长胶,俺怕了长胶拱回来的半高球怎么处理最好?
长胶初体验 - 兼浅谈实战打法朱世赫还是很牛!
光搓球有意思吗?幸好FZD 顶住了。18岁以下派谁去都危险吧
直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求推荐适当打法平野美宇貌似涨球了
rating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差现在国际乒联有规定球拍必须粘海绵吗?
丐帮的防弧胶皮继科对朱世赫的这场比赛太好看了
TSP curl P1 R 长胶简单感觉版上有没有横打改削球的?
实验证明,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球赛。对付长胶选手的办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削球话题: 削球手话题: 拍型话题: 长胶话题: 击球
进入Pingpo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h*h
发帖数: 27852
1
写给削球手们的文章 (ZT)
By admin, on February 4th, 2009
其实我很早就想为这里的削球手们写点什么,不过苦于一直没时间。今天我在这里写了
这篇文字,希望能对削球手们有所帮助。
事先声明一下,我写在这里的,不论是技术,战术,都不是书上的教材。有些东西,乒
乓教科书已经写的很详细了,如果我再照抄过来显然没太大意义,大家完全可以买本书
来看,所以我下面要写的,差不多都是我自己在打球过程中的体会,有些个人体会不一
定和教科书上的一样,所以仅供大家参考。
因为想写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不可能一下都写完,我以后会慢慢补充。
一. 陪练
之所以把陪练写在最前面,是因为我认为一个好的陪练很重要,特别是对削球手来说。
削球打法因为它的特殊性,对陪练的要求比较高,如果随便找一个不会拉弧圈的人,那
么你的削弧圈技术就永远不可能练出来;如果你的陪练只会拉不会打,那我想你的顶突
击球恐怕也很难有所提高。
削球手的陪练,其实只要有三项基本技术比较过硬就足够了,搓,拉,打。我所说的技
术过硬,并不是指搓球拉球有多转,击打有多么迅猛,而是指稳定性,接球很稳,轻易
不失误,只有这样的陪练才能帮削球手练出回合球来。因为我们都是业余爱好者,不可
能像专业球手那样有很多机会练习多球,可削球又是一个特别讲究回合球的打法,那么
我们怎么练呢?只有靠好陪练了。
如果找不到一个各项全能的好陪练怎么办呢?也不要紧,可以找三个各有所长的球友,
一个善于搓球,控制;一个善于拉球;一个善于快速击打。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效果也
不错。
二、 配置
经常有球友会问,削球用什么配置好?是生胶?长胶?
我要说,削球打法的配置可能要算是所有打法中最特别的了,它的随意性很大,完全是
根据个人的特点量身打造的。
如果是弧圈打法,那肯定是要用反胶了,而快攻打法要用正胶生胶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但是削球,完全是个性化的配置。你可以用两面反胶,也可以用一反一长,一反一生,
一反一正,一反一防弧,甚至两面生胶,一生一长,一防弧一长......等等,只
要你削起来攻起来觉得顺手就完全可以!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削球最好采用两面异质胶皮,而且要有一面是反胶。因为这样两面
削出的球旋转不同,更易迷惑对手,而且反胶一面可以控制旋转,并有利于进攻。
目前比较常见的组合,首推一反一长的搭配,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制造
反差很大的旋转,同时可以利用长胶的特性增加削球的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长胶一面
利守难攻,旋转变化较死,容易被对手摸清规律,同时由于两面性能反差很大,自己控
制起来也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倒板时对手感要求很高;另外还有一反一生或一反一正的
搭配,这种配置也可以制造两面不同的旋转,同时生胶正胶一面比长胶更易进攻,并能
自由控制回球的旋转,缺点是削球的稳定性比起长胶来要逊色不少;两面反胶的组合也
比较常见,这样的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正反手都能自如地控制削球的旋转,使对手难以
摸清规律,同时正反手的攻击性都比较强,可拉可打,回旋余地大,美中不足在于削球
的稳定性较差,面对连续的高质量弧圈球和重扣,较难稳定削接。另外还有一反一防弧
的组合,我个人感觉这种配置的性能与一反一长的组合比较接近,但是防弧胶一面在攻
球时比长胶更难于控制,同时削球的稳定性也稍差一些,回球飘忽下沉但是削球旋转不
是很强(对手攻球下网也多是因为回球下沉所致而不是因为它的旋转有强),因为防弧
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粘性,所以搓球时很容易打滑。
不过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具体情况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功力如何。理论上长胶利守难
攻,可俄罗斯的削球手加尼娜反手长胶可拨可弹,反攻的准确性性丝毫不逊于反胶;理
论上两面反胶削球稳定性不佳,但河北的王婷婷双面反胶削球却固若金汤;理论上防弧
胶较难控制,但以前朝鲜的削球手李松淑却利用一反一防弧倒板削球,接连削掉了张立
,张德英。所以不论使用哪种胶皮,手感永远都是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底板上来说,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种模式中,从五层防守板到较软的弧圈板
,甚至两面异质球板都可以考虑(当然我不建议用快攻板和加碳板,道理大家都明白,
那种板弹性太大,根本削不住),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特点而定的。如果你以削为主,削
中反攻,那么可以选专业削球板配稍硬的海绵,这样既不失稳健又可以提高攻球的威胁
性;如果你是攻削结合,或攻球比例稍大,那么可以选择较软的弧圈板配软海绵,这样
可以发挥攻球的优势同时削球也可以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你是像朱世赫那样,反手稳
削,正手暴冲,那我觉得两面异质球板会更适合你,较软的一面用于反手防守,较硬的
一面用来正手冲杀,各取所长。
至于海绵问题,也要依每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来说,较厚较硬的海绵吃球好,利于
拉球,加转削,但是控球难度较大;较薄较软的海绵比较透板,手感清晰,容易控制,
不易吃转,但攻球拉球后劲不足,威胁较小。
如果你的底板较软,那么选择较厚较硬的海绵可以在保证削球稳定性的同时弥补攻球上
的不足;如果你的底板较硬,那么选择较薄较软的海绵可以在保证攻球质量的同时增加
削球的稳健度;如果你反攻时以拉冲为主,那么厚海绵可以使你的冲球更有威胁;如果
你反攻是以击打扣杀为主,那么较薄的海绵会帮你在击打时不易吃转,保证命中率。
说说我自己,其实我刚开始打削球用的就是一块偏软的弧圈板,两面反胶。因为那时懂
的不多,所以就选择了这么个配置,但当时我削起来觉得也还算顺手。后来在打球的过
程中,我尝试过很多种胶皮搭配,一反一正,一反一生,一反一防弧,甚至还打过一段
时间的一生一长,最后确定了五层削球板,一反一长的组合,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最大限
度地发挥我的优势。
所以我建议削球爱好者们,不要迷信某种配置,有可能的话尽量多去尝试,去发现最适
合自己的,一旦找到了最适合的配置了,最好就不要轻易更换了,除非你是个器材迷,
呵呵
三、 模仿对象
为什么我要把模仿对象也列出来呢?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样是削球
手,每个人的打法特点却完全不同。有人以稳削为主,有人攻削结合;有人以转不转削
球为主,有人却以逼大角见长;有人站位偏近,习惯高点快速切削;有人则离台稍远,
两面频繁倒板,回球飘忽不定。。。。。。根据自身特点,选则一个模仿对象可以帮助
自己明确技术风格,快速提高球技,少走弯路。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朱世赫打球的风格,我本人也觉得他的球很好看,但我认为他的
球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特别是业余爱好者。因为他的反手稳削,正手暴冲的打法特
点本身对步法要求非常高,仅就这一点来说,我想我们就只有羡慕的份了。与其盲目追
求高难度的风格,倒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特点的球员来模仿会更实际一些。
就拿我来说,我的削球在业余爱好者里来说算是很稳健的了,而且变化很多,但是我不
会冲球,有时拉球也是以高吊为主,以扰乱为目的,不过我的击打能力还可以,而且倒
板频繁。所以我的风格更偏向于这次在不莱梅女团比赛中大放异彩的白俄罗斯削球手帕
芙洛维奇。而实际比赛中也证明了,这种风格的确能充份发挥我的特长。
四、 手感/反应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手感和反应也很重要吗?是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攻球而言,
削球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打法,即使是在攻击力超强的丁松和朱世赫身上,削球也依然是
从“挨打”开始。但同样是“挨打”,你削球质量不高,被对手随意抽杀,自己狼狈不
堪是一种情况;你削球变幻莫测,对手进攻完全是根着你的节奏在走,这又是另一种情
况。我想大家都明白,第二种情况才是削球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练到这一层呢?出色
的手感和灵活的反应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削高吊/前冲,制造加转球/不转球需要出色的手感才能控制自如;顶重扣,削追身,救
短球也需要灵活的反应才可以应付,还有倒板削,大角度救球,伺机反攻......
这些全都是需要细腻的手感和迅捷的反应才可以做到的。
细腻的手感能够帮你随心所欲地控制回球的旋转,落点,角度,线路,速度,从而有效
遏制对手的攻势,而迅捷的反应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来球的性质和线路,从
而做出最合理地回击。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只要看看丁松,朱世赫的比赛就能明白了,没有出色的手感和灵活
的反应,他们是无法打到这么高的水平的。
五.意志品质
有人说性格内向的人更适合打削球,而性格外向的人打起削球有难度,但我认为,不论
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最重要的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在修为
。虽然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任何打法都很重要,但对削球手来说,它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
突出。
削球打法,由于它的特殊性,经常是在十几甚至数十回合之后才取得一分;有时更会因
为慢热,一开局就落后很多分;有时遇到打削球的高手,面对对手的猛攻而疲于招架.
.....这时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那么这球很可能很轻易地就丢掉了。削球,
本身就是在多回合的较量中与对手缠斗,如果自己在对手前面先垮掉了,那么你的削球
是永远都打不出好成绩的。
看看历史上取得过辉煌战绩的削球手,不论性格内向外向,无一不是具有惊人的耐力和
超强的斗志的。最经典的一场比赛,童玲面对朝鲜的朴英顺,朴英顺打削球的功力有口
皆碑,而童玲却在先失一局,第二局又12:20落后的情况下,靠着惊人的韧性和意志连
得8分并最终翻盘,以3:1将朴英顺淘汰出局。近期的乒超联赛中,朱世赫VS孔令辉,
要说孔令辉打削球是很有一套的,但最终却被朱世赫软磨硬泡拖进了决胜局,并因为对
手防守顽强,多次冲球未果而拉伤了手臂,以2:3负于朱世赫。
“不论难度多大的来球,只要它还没有落地,我就一定要把它弄上台,一定不能在对手
前面先垮掉”,我想这是每个想打好削球的爱好者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信念,没有它
,削球手们是无法和对手抗衡的。
以上是一些除技战术以外,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先把它们写在前面。如果能做到
这几点,我想你已经具备了练好削球的前题条件了,那么接下来的呢?就是技战术的练
习了,我会慢慢把我的体会告诉大家的~
从这两场比赛中就不难看出,韧性与意志对削球手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时,就算是面
对强敌,只要你能坚持再多顶回一板重扣,对手的耐心就会多经受一次冲击,那么下一
个来球很可能就是你得分的机会;如果你在落后时,能坚持再咬回一分,对手的信心就
可能多了一分动摇。
现在我要说一些我在技战术方面的心得体会了,不过在这之前,我建议想要打好削球的
朋友们最好去买本专业的教科书,我向大家推荐王蒲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乒
乓技战术与训练》丛书中的第三册《削球》,这本书写的非常详细,从步法到各种削球
技术,攻球技术,面对各种不同打法的战术以及世界优秀削球运动员的打法特点,都做
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并配有插图,定价12元。
各位削球爱好者们,如果你们不是仅仅想随便削削玩玩,而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业余削
球高手,如果你们已经花了几百甚至上千元购置了专业的器材,如果你们每天花费数小
时流览各大乒乓网站,那么也请你们不要吝惜这十几元书钱,不要舍不得每天抽出几分
钟翻看几页,系统的理论指导会让我们大家受益无穷的。
鉴于削球的技战术种类繁多,所以请恕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向大家做出理论说明,具体的
详细解说大家可以参考《削球》这本书,我下面想说的,是我在实战中对书上各种技战
术的个人体会。
六.步法
之所以把步法写在各项技术前面,是因为我深深体会到灵活的步法对一个削球手来说是
多么重要。在比赛中,削球手的移动范围之大,可能要远远超出其它打法的运动员,这
全靠敏捷的步法在支撑。很多时候,我们削球失误,并不全都是手上没有控制好,而是
因为脚下没有跑到位。步法不到位,击球位置没有调整到最佳,全凭手上的调节肯定会
影响削球的质量,并增加了失误率。
我在正反手削球/搓球时,多用单步,救短球时多用交叉步,各种步法间用碎步调整,
具体步法详解大家可以看书,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每打完一场球,我并不像攻球手那样觉得手臂疲劳,而是觉得双腿,双脚很累,可见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削球手是靠腿和脚来打球,所以请个位削球迷们千万别忽视了步法的
练习。
七.发球/接发球
发球和接发球是比赛的开始,这两项技术的好坏与否密切影响着比赛结果。可是很多削
球手都不太重视这两个环节,发球比较单一,接发球也不太讲究控制,总是觉得“反正
我防守好,就算自己发球不太好,或者接不好对手的发球,他打过来我不是还能削嘛”
,这是非常错误的。高质量的发球/接发球不但对攻球手来说很重要,对削球手也同样
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发球/接发球好的削球手,可以得到更多的得分机会,同时也为
自己下一板的防守减小了难度,看看丁松大家就明白了。
一般来说,以稳削为主,或正反手攻削能力比较均衡,或反手能力较强的削球手多采用
站在中间位或偏反手的位置用反手发球,这样发完球不用做很大移动就可以直接正反手
削球或攻球;削球不是很稳,或正手能力强于反手的削球手,多采用侧身位正手发球,
这样便于发球后用正手抢攻。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多掌握几种发球,比如高低抛发球,正反手交替发球,侧上侧下与
转不转发球,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的朋友可倒板发球,尽可能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干扰。
另外,如果觉得自己的发球在旋转上控制不是很好,旋转差别不大,这时可以考虑练习
以变化落点,节奏,线路为主,辅以旋转变化的发球。同样是下旋球,短球和急长球的
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不转球,慢而飘的和快而急的对对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发球一定要针对对手的薄弱环节而定,对手接下旋好,接不转差,那就多给不转;对手
接短球好,接长球差,那就主动发长球。总之要让他觉得别扭才行。
接发球也要改变以前单一的,短球搓,长球削的套路。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干扰手段,
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们,一定要多多利用两面胶皮的不同性能去干扰对手。
关于接发球时的站位,如果你以两面稳削为主,那么一般是站在中间位,右脚稍前,左
脚稍后(以右手执拍者为例),重心落于右脚上,右脚前脚掌着地,脚跟稍抬起,这样
便于启动,并有利于削两个大角和追身的长球以及接台内短球。如果你正手攻击力较强
,那么最好站在中间偏反手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这样便于正手接发球抢攻及侧身
进攻。
我的发球以站在中间位,反手的高/低抛发球为主,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发球,
关键时刻会改用侧身位正手高低抛发球,同样有侧上/侧下和转/不转两套变化,并准备
正手抢攻。其实我发球的旋转并不是特别强,但是我以落点,节奏,线路变化为主,所
以威胁也还比较大。
接发球时,我时常倒板,正手反胶可搓可摆,可挑可削,也可劈长,轻拉或直接抢攻,
长胶在正手时可以挑,拱,撇,摆,削;反胶在反手时主要使用搓,削,拉,长胶在反
手时花样最多,削,搓,摆,刮,拱,挤,撇,拨,或直接弹击。
个人感觉,这些手法的确可以帮助削球手在发球接发球阶段占据主动,为自己的下一板
球减小难度。
八.削球
削球技术是削球手们的看家本领,也是为反攻创造机会的前奏。
从站位上,削球分为近台削球和远台削球;从来球性质上,分为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
圈,削轻拉球,削追身球,削突击球(也就是俗称的顶重板);从削球性质上,可分为
削加转球,削不转球,削侧旋球,削逼角球。
先简单说一下削球时的步法,正反手削离身体不太远的来球时多用单步;削稍远的来球
时,多用并步;削角度很大的来球时,要用跨步;从远台上前救台内短球时,要用交叉
步;各种步法间用跳步或碎步调整。
步法种类比较多,大家可以看书上的说明,在此限于版面就不再赘述了。
注意:以右手为例,正手削球时,要右脚在后左脚在前;反手削球时,要左脚在后右脚
在前,这是最基本的削球站位。这个姿势是削起来最舒服的,两脚的位置绝不能颠倒,
否则会直接影响削球和攻球的质量!
近台削球站位离台1米左右,多用来削接上旋不是很强的轻拉球,一般选在下降前期或
高点期削球,回球速度快,多用于逼角。削球时拍型水平,向前下方发力削接。
远台削球站位离台2米-3米,如果对手力量很大时,最多可以退至4米左右,但不要再向
后退了,因为离台过远会给上台扑接短球带来困难。远台削球多用来削接各种弧圈球,
顶重板。削球时拍型要随来球性质而定,但发力时向前的力一定要大于向下的力,也就
是要有一个向前送球的力,以保证回球上台。
削高吊弧圈时,一般选择下降中后期击球,如果来球上旋过于强烈,有时甚至要降至接
近地面的位置削球。反胶削球时,将手引至肩膀高度,以增加挥拍距离,提高击球时的
瞬间加速度;击球时拍型竖直,先压后削再送,一定要有一个压球的动作,同时瞬息加
速挥拍,以抵消来球的强烈上旋,并压低回球弧线,向前送的力可以不用太大,一般借
来球上旋的反弹力就足够把球削上台面了。长胶削球时,由于长胶的性能特殊,击球点
可以不用像反胶那么低,可以适当提高击球点,拍型也不必过于竖直,可以适当后仰一
些,同时要减小向下压球的力,增加向前送球的力,海绵越薄,胶粒越软,向下压球的
力要越小,向前送球的力要越大。
削前冲弧圈时,击球点一般在胸腹的高度,由于来球速度很快,要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
,并加速挥拍向前下方切削。反胶削球时,拍型稍后仰(一般呈45度角),向前下方发
力将球削回,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因为来球冲力已经很强了,这时如果再过多地
向前发力的话,很容易把球削出界。长胶削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向前的力
也可适当增大一些,如果拍型过于竖直回球容易下网。
削追身球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它需要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快速的移动让位削接。以右
手为例,如来球偏反手位,则快速向右让位用反手削球,如来球偏正手位,则向左移动
用正手削接。削球时的拍型和发力大家可以参考削前冲弧圈时的说明。
削突击球也是一项比较难掌握的技术,因为来球的节奏反差很大,所以需要迅速准确的
判断,快速的移动和良好的手感。对手重扣时,来球一般会弹跳较高,所以击球位置大
多会在胸甚至肩的高度。反胶削球时,迅速引拍至肩膀高度,拍型接近水平,向前下方
发力削接,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长胶削球时,拍型几乎水平,以向前发力为主将
球削回。因为顶重板时一般离台已经很远了,所以不要担心向前发力会回球出界,实际
上,如果向前的力不够的话,回球是很容易下网的。
削加转球时,拍型后仰,要用球拍中下部击球,以增加摩擦距离,同时瞬间加速挥拍,
增强回球的下旋强度;削不转球时,拍型较竖直,要用球拍中上部击球,拍触球时不要
向下发力,要有一个向前的力,近似将球“碰”出去,这样回球旋转就会减弱;削侧旋
球时,击球侧下部,回球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拐弯,但注意控制回球角度,因为削侧旋球
很容易飘出边线。
具体实战中,我的体会是,削球要以逼角为主,辅以旋转变化,如果单纯变化旋转而角
度逼不开的话,对手在很舒服的位置去进攻,他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判断削球的旋转,失
误就会减少,而让对手在移动中击球,他没有太多时间判断,失误就会大大增加。
使用两面异质胶皮,特别是使用长胶的削球手,最好能练好倒板技术,而且最好是不论
长胶反胶倒到正手还是反手,都可以熟练削接,这样对对手的干扰会很大,就算对手不
会直接失误,但由于判断不清旋转而不敢发力攻,这样就减小了自己防守的难度并且带
来了反攻的机会。
控制逼角可以在削轻拉球,削高吊弧圈,削前冲弧圈甚至顶重板时运用,但控制旋转时
,最好在削轻拉球和削高吊弧圈时运用。因为这两种来球速度不是很快,削球手有足够
的时间去调节板型,搞转不转:而在削前冲弧圈,削追身球和顶重板时,由于来球速度
很快,这时如果硬要去搞转不转的话会大大增加难度,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这时的削球
最重要的不是去搞旋转变化,而是要注意压低弧线,遏制对手连续进攻,旋转上应主要
以加转为主,增加对手的回球难度。
同时在顶重板时要专心防守,不要胡乱反攻,我想我们都没有朱世赫那样超强的正手弧
圈球,如果盲目反攻搏杀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耐心地先把球削上台,等对手攻势
减弱而自己位置也调整好了以后再去反攻效果会更好。
九.台内球的处理
处理台内球的手法应该来说是最丰富的了,包括从远台扑救台内短球,快搓/慢搓,摆
短/劈长,搓加转球/不转球,撇,挑,拱,刮,拧,弹,磕……等等,在此限于版面恕
不能一一细述,我会挑一些我认为削球手比较常用的台内技术加以说明。
扑救台内短球需要良好的意识,准确的判断,迅速的移动和细腻的手感。
首先要说意识,这点非常重要,你要能预判出对手的意图,你要能提前预知对手何时要
放短球。因为有时削球手离台已经非常远了,如果看见对手放短球了再向前移动,这时
其实已经晚了,必需要在对手将出手未出手时就要向近台移动。一般来说,当对手进行
了一连串的猛攻,或削球弧线较低,落点在中台或近网时,就要提防对手放短球了。同
时由于扑救短球时,削球手们一般是在移动中接球(从远台跑到近台时的惯性作用),
而且击球点有时已经不是非常合适了,这就要求要有细腻的手感,才能稳定地控制住回
球的弧线,落点,速度等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才能遏制对手下一板的进攻。
扑救短球时要用交叉步迅速向近台移动,以右手为例,来到近台后右脚伸到台下,右手
伸进台内,触球时手腕用力要柔和,根据球的旋转来决定板型。切记手腕一定要放松,
柔和触球,如果手腕僵硬发死力的话,很容易接出高球或直接失误!
另外在用反手长胶扑接质量很高的短球时,我建议最好用搓或磕回接,尽量少用拱,刮
,挤,拧等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对击球点要求很高,最好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才能保
证最大的威力,可很多时候,削球手们来到近台时,球已经开始下降了,已经错过了使
用这些技术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硬要使用的话,不但没有很好的效果,还会增加失误
的几率。除非你有一双飞毛腿,能抢在高点期击球,或是你有超强的手感,可以自如地
在下降期进行高质量的拱,刮,拧,并且自己不失误,否则我建议大家不要冒险。
当然,面对台内短球,如果机会合适的话一定要起板反攻,这是最好的方法。
快搓/慢搓,快搓要在球的上升期击球,回球速度快;慢搓是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回
球较慢。交替运用快搓/慢搓可以在节奏上扰乱对手。
摆短/劈长,这两种技术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前期都可使用,但我一般在上升期使用较
多,感觉效果更好一些。摆短时手腕要放松,轻柔触球,一般不发力,视来球下旋强度
来调节拍型,拍子有一个很轻微的上抬的动作,借来球的下旋力将球回到对方近网处;
劈长时,也要视来球下旋强度来调节拍型,触球时手腕瞬间发力,加速向前下方抖动,
将球切向对方底线。
交替运用摆短/劈长,并控制好落点的话,可以充分利用球台宽度调动对手,遏制对手
的攻势并为自己创造得分机会。
搓加转球/不转球时,手法其实和削加转/不转球是非常相似的,搓加转球时,拍型水平
,用球拍中下部触球,击球瞬间加力磨擦;搓不转球时,拍型稍竖直(不能太竖直了,
否则容易回球下网,并且因为拍型反差较大易被对手识破),用球拍中上部触球,不要
发太大力磨擦,要有一个“碰”的动作,将球送到对手台面上。
以上说的是反胶的技术,其实长胶也可以运用这些技术。没有海绵的长胶,回台内短球
时旋转差别不是很大,加了海绵的长胶,如果击球时控制好发力的话,回球的旋转差别
也是很大的。我的长胶有1MM海绵,在处理台内球时,随手上的发力变化,同样可以控
制出加转球和不转球。
刮,这是个长胶技术,我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其他的长胶技术大家可以参考置顶帖中的
技术文章。
刮多用于反手长胶的选手接近网短球,在反手,中路和正手均可使用。在接正手位近网
短球时要侧过身来用反手刮(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接正手位球时要多用正手接,不要
太依赖长胶而侧过来用反手接),具体大家可以参考陈卫星和福冈春菜的比赛,他们使
用这项技术很频繁。
使用刮这项技术时,可根据来球旋转调节拍型,从水平到接近竖直都可以,刮下旋球时
拍型水平,刮不转球时拍型竖直(不过我建议大家对不转球最好还是直接弹打或挑,不
要为了球稳而一味刮接),以右手为例,发力方向可以水平从左向右,也可以从左下向
右上方发力,第二种发力手法回球的侧旋要更强一些,球体的晃动也更明显一些。
以上是一些我觉得比较常用的台内球技术,供大家参考。我在实战中的体会是,熟练运
用这些技术并配合倒板,会给对手带来非常大的干扰,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他攻
我削”的局面时,对手已经失误了,或回出机会球被我反攻。
十.攻球技术
我这里所说的攻球技术,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并不是单单指弧圈球,扣杀,弹打等狭
义上的攻球,我认为只要是带有攻击性的击球手法,比如长胶加力推拱,台内短球挑打
等,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攻球技术。
下面我挑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常用攻球技术加以说明。
反手长胶加力推拱,这个技术多用于回接反手位或中间位的下旋短球,或不转球。击球
时手腕一定要放松,接不是特别转的下旋球时,拍型一般呈45度角,在高点期触球中下
部,向前上方发力将球击出;接比较转的下旋球时,拍型后仰角度可更大一些,约30度
左右,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向上发力要大于向前发力;接不转球时拍型要竖直,接
近90度,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击球时手腕要有一个发力后瞬
间停滞的动作,这样回过去的球会更加飘晃,落台后下坠更明显,比一般的拱有更强的
攻击性。
这个技术多在接发球,或自己发球后对手回到反手位短球时使用。
正/反手台内短球挑打,这个技术反胶长胶都可以使用,但反胶挑打时较易控制,长胶
挑打难度较高,需要很好的手感才可以。
从来球旋转上说,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均可挑打,但较常用于挑打上旋和不转球,
挑打下旋球难度较大,对业余爱好者来说较难掌握,特别是来球下旋较强时,我建议大
家采用别的手法回接。
来球上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前倾,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
。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长胶击球时,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
下的力。
来球不转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稍前倾或竖直,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部或中上部
,手腕向前下方发力击球。反胶击球时,向下的力和向前的力基本持平;长胶击球时,
可适当增加向前的力,减小向下的力。
来球下旋时,将手伸到台内,拍型后仰,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发力时有一个翻腕的
动作,形象点说,即先托住球向上发力,将球托起后再翻腕向前发力挑打,但注意不要
再向下发力压球了,否则容易下网。这是个很细微的动作,请仔细体会。反胶击球时,
向上托球的力要大一些;长胶击球时,向上托球的力要小一些,向前的力要大一些。
注意:不论正反手挑打时,均以手腕发力为主,小臂稍发力即可。不过很多业余爱好者
反手挑打尚可,但正手挑打时,由于不是很顺手,经常会连同小臂一起挥动发力,这样
的话,一方面影响挑打的速度和突然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击球失误。改善方法除了要多
练习并体会发力部位以外,还要加强腕部力量和灵活性的训练。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会
直接影响挑打的质量。
其实常用的攻球技术,如快带,拉高吊/前冲弧圈,对拉弧圈,盖打弧圈等,在教科书
中均有详细说明,限于版面我就不再赘述了,下面我说一些书上不常见的攻球技术的个
人体会。
正手突击下旋球,这个技术削球手使用较少,不过我在实战中经常在发球抢攻这个环节
中使用,感觉效果还不错。
当来球呈下旋且出台时,正手拍头保持水平,拍型竖起(注意拍头一定要水平而不能上
翘,很多业余爱好者在正手攻球时都习惯于拍头翘起,这是错误的,这样的拍型攻球,
特别是攻下旋球时失误奇多,不信可以试试),击球中部,击球时要吃住球,以撞击为
主。来球下旋不是很强时,拍型竖起角度不用太大,可稍前倾,向上向前发力;来球下
旋很强时,拍型竖起角度增大,以向上发力撞击为主。
正手用长胶突击下旋球时,向上发力要更多,以撞击为主。不过横拍正手长胶突击下旋
很难控制,建议大家以反胶突击为主。
反手长胶弹打,这项技术可用于弹打弧圈球,力量不是很大的扣杀球和下旋球,不转球
比较难于弹打,这是由长胶的性能所决定的。
弹打时拍头水平不能上翘,根据来球旋转决定拍型角度。弹打高吊弧圈时,要赶在上升
点击球中上部,拍型前倾压住来球,以手腕发力向下向前弹打,向下压球的力要大于向
前的力,否则回球易出界;弹打前冲弧圈或扣杀球时,要在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向前向
下发力弹打,向前的力要大于向下的力,否则回球易下网;弹打下旋球时拍型稍前倾或
竖直,在最高点击球中部,向上向前发力弹打,向上的力要大于向前的力。
注意:长胶在弹打时,一定要以撞击为主,特别是在弹击下旋球时;另外,长胶虽然不
像反胶那么易吃转,但在弹击高质量的弧圈时也一定要有向下压球的动作,否则一样会
把球弹出界外。
而且我在这里还有个建议,我觉得削球手们不要一味总是看削球运动员的比赛,有时看
看攻球运动员的录像也可以帮我们提高自己的攻球技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攻球时的特
点,有选择性地观看。
绝大多数削球手都是两面异质胶皮,所以可以看一些快攻运动员的比赛。以正手攻球为
例:正手以快带,盖打为主并辅以高吊弧圈的人,可以看看邓亚萍的比赛;正手以封堵
,扣杀为主并辅以轻拉球的人,可以看看白杨的比赛;正手以拉弧圈,快带为主的人,
可以看看王涛的比赛;正手拉打均衡的人,可以参考陈静的比赛。
如果想模仿现在比较好的削球手的反攻技术,对绝大多数业余削球爱好者来说,金景娥
的打法比较实用;对正手攻击力很强的人,可以参考丁松,朱世赫,陈卫星的打法;两
面倒板频繁,正手能用反胶拉打,也能用长胶扣杀,反手能用长胶弹击,也能用反胶拉
冲的人,就要看看俄罗斯的加尼娜和白俄罗斯的帕芙洛维奇的比赛了。
1 (共1页)
进入Pingpo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对付长胶选手的办法rating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差
直板横打丐帮的防弧胶皮
奔新乒器Spectol + 简评TSP curl P1 R 长胶简单感觉
昨天近距离见证了hitloop的天赋实验证明,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球赛。
长胶阿长胶,俺怕了长胶拱回来的半高球怎么处理最好?
长胶初体验 - 兼浅谈实战打法朱世赫还是很牛!
光搓球有意思吗?幸好FZD 顶住了。18岁以下派谁去都危险吧
直拍,正面反胶,反面长胶,求推荐适当打法平野美宇貌似涨球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削球话题: 削球手话题: 拍型话题: 长胶话题: 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