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ader版 - 《静静的顿河》坎坷命运 与 肖洛霍夫剽窃说
相关主题
请高手指教历史上著名的公案《静静的顿河》
哪里能找到电子版的《静静的顿河》?诺奖作品,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真的是一部反共小说吗?
静静的顿河好看吗?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与《丰乳肥臀》 (转载)静静的顿河 - 第一卷第三章
从苏联诺贝尔文学奖历史推测中国未来红卫兵批判诺贝尔奖
书山有路勤剪径(3)肖洛霍夫19岁写《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坎坷命运 与 肖洛霍夫剽窃说决定相信韩寒
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顿河话题: 肖洛霍夫话题: 静静的话题: 哥萨克话题: 克留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k********k
发帖数: 5617
1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7525
《静静的顿河》坎坷命运 与 肖洛霍夫剽窃说
杨开显
《静静的顿河》于1928—1940年问世后,给肖洛霍夫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截止苏联解体
时,肖洛霍夫的作品已用90余种语言出版了1千多次,总印数达1亿多册。他本人获得斯
大林奖金、列宁奖金、苏联国家奖金、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5枚列宁勋章、2枚镰与
锤金质奖章、诺贝尔文学奖金及其他许多苏联国内外的奖章和勋章;此外还为他建立了
半身铜像。他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和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是苏共中央委员和最高苏维埃
代表。
但是,在发表和出版《静静的顿河》的背后,也流传着作品不是出自肖洛霍夫之手的说
法。肖洛霍夫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也被谴责为剽窃者,他尝够了人世间的酸、涩、苦、
辣,作品也遭受坎坷命运。
肖洛霍夫1926年开始写作《静静的顿河》。1927年他将《静静的顿河》第1部的手稿寄
给由法捷耶夫主持的《十月》杂志编辑部。稿件被搁置下来,理由是第1部描写的是战
前哥萨克的旧时生活,没有现实政治意义,思想倾向有问题。后来,由于绥拉菲摩维奇
和高尔基的干预,《十月》杂志才于1928年1—4月发表了第1部,5—10月发表了第2部
,1929年1—3月发表了第3部前12章。此后,作者及其作品处于毁誉交加之中。批评的
一方认为,肖洛霍夫是“动摇的农民作家”,“同路人作家”,站在富农和白军的立场
为顿河哥萨克暴动进行辩护;甚至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的异己分子”,“哥萨克富
农和外国贵族的思想家”,“富农和反苏维埃分子的同谋”;《静静的顿河》是一部“
与无产阶级格格不入的和敌对的作品”等等。同时,传来了肖洛霍夫是剽窃者的说法。
肖洛霍夫一面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予以驳斥,一面请组织出面调查,澄清事实。同时,他
于1929年3月中旬来到莫斯科,提着一箱子亲笔手稿交给《真理报》社常务书记乌里扬
诺娃——列宁的妹妹,请组织鉴定,以批驳剽窃一说。
尽管如此,《静静的顿河》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还是未得到斯大林和高尔基的全面肯定
。斯大林1929年夏在写给费里克斯•康的信中顺便说到:“当代名作家肖洛霍夫
同志在他的《静静的顿河》中写了一些极为错误的东西,……做了简直是不确实的介绍
,但是难道由此应当得出结论说《静静的顿河》是一本毫无用处的书,应该禁止出售吗
?”20年后,肖洛霍夫从《斯大林全集》第12卷中第一次知道对自己的批评时,就给斯
大林写了一封信,要求他具体地指出“极为错误的东西”和“不确实的介绍”的实质。
但斯大林没有回信。据说,当时斯大林偏听了对顿河哥萨克采取或支持采取过火政策的
人的话,因此对《静静的顿河》的评价有失偏颇。不过他仍然高度赞扬了作品的艺术成
就,并同意其发表。1931年6月3日,高尔基在致法捷耶夫的信中说道,“《静静的顿河
》第3部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肖洛霍夫非常有才能”,但是“作者有时不
能将自己的立场同书中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立场明确地区分开”。高尔
基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原因是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揭露了苏维埃政权对顿河
哥萨克采取的极左路线,并以官逼民反的激烈形式来表现苏维埃政权对哥萨克的过火政
策的后果。肖洛霍夫在1931年6月6日(?)给高尔基的信中进一步陈述了他对《静静的
顿河》第3部所描写的顿河哥萨克暴动的看法,并批驳《十月》杂志编辑部对第3部提出
的意见。他说:“发生暴动是由于对待中农哥萨克采取过火行为的结果。……如在米古
林斯克镇不经审判就枪毙了62名哥萨克老头,又如在喀山斯克镇和舒米林斯克镇在6天
当中枪毙哥萨克的数目十分可观,竟达400余人之多。……商人、神父、磨房主,只缴
纳军款就算完事,而常常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哥萨克却要挨枪崩。”
由于《静静的顿河》真实而无情地再现了顿河哥萨克的暴动,揭示了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的悲剧,提出了对中农应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因而第3部受到猛烈批评,发
表受阻。但是,高尔基和斯大林最终还是帮助了肖洛霍夫。1931年7月,肖洛霍夫应约
前往高尔基在莫斯科近郊的别墅同斯大林见面。斯大林从《静静的顿河》的第2部谈起
……,然后问肖洛霍夫关于俄罗斯共产党(布)顿河委员会的过火行为和1919年顿河上
游革命军事法庭的过火作法的材料是从哪里来的。肖洛霍夫一一予以回答……。最后斯
大林果断地说:“我们发表《静静的顿河》第3部!”
于是,《十月》杂志于1932年1—10月继续发表《静静的顿河》第3部。1937年11月,《
新世界》杂志发表《静静的顿河》第4部第7卷;1940年2—3月,《新世界》杂志发表《
静静的顿河》第4部第8卷(即最后1卷)。自此,《静静的顿河》才结束了它艰难问世
的坎坷命运。
尽管肖洛霍夫后来得到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绥拉菲摩维奇和高尔基等人的支持,最终更
得到斯大林的支持和帮助,但从1928年开始流传的肖洛霍夫剽窃《静静的顿河》的说法
未有丝毫收敛,种种传言和推测历半个多世纪而不衰,这是为什么呢?其一是肖洛霍夫
文化程度很低,而且他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时才21岁,他不可能有那么多阅历、那
么多思想、那么多知识和才能;其二是人们对肖洛霍夫的文学素养知之甚少,对《静静
的顿河》的材料来源更是一无所知;其三是只有对白军生活非常熟悉的人才写得出那样
的内容;其四是肖洛霍夫在写《静静的顿河》之前和之后并没有与之媲美或相差不多的
作品。于是,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众多说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几位有名有姓的人被说成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一位是作家、政论家罗季奥诺夫。他出生于哥萨克,熟悉顿河流域哥萨克的生活,读过
大学,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著有《我们的罪过》等长篇小说。小说受到列夫•
;托尔斯泰的积极评价,并在1909—1913年连年再版。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
年战斗间歇期间的一天,他向他身边的一个战友德尼普罗夫斯基朗诵了自己战前就开始
写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片段。德尼普罗夫斯基是一位乌克兰作家,他感到小说
带有列夫•托尔斯泰的风格。12年后,他在《十月》杂志上读到《静静的顿河》
的第1—2部,他感到与罗季奥诺夫的小说似曾相识,主题也差不多,可是署名却是肖洛
霍夫。他觉得奇怪,就写信到莫斯科等地问肖洛霍夫是什么人以及小说的创作情况等。
可得到的回答是警告他不得有任何有损于肖洛霍夫的言行。1934年,他因病逝世,弄清
《静静的顿河》及其作者一事就中断了。但是他在日记里留下了这些疑问。另一位是作
家、白军军官克留科夫。他生长在哥萨克地区,经历与《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
高里•麦列霍夫一样。他长期写作,手稿装了一箱子。他1920年死后,装有他的
手稿的铁皮箱就遗失了。有人说,这些手稿被肖洛霍夫偷去了。此外,还有职业革命家
莫施卡洛夫和作家、画家、艺术评论家哥洛乌舍夫等人也被猜测成是《静静的顿河》的
作者。肖洛霍夫窃取手稿的说法在俄罗斯和西方流传较广。支持这种说法的有不少名人
和权威人士,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和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
利卢叶娃等。
有没有那样一只铁皮箱呢?如果有,里面装没装有《静静的顿河》的手稿呢?这是没有
人能回答得了的问题。《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到底是谁,似乎还是一桩无头公案。
看来,唯一的线索就是只有找到并查看《静静的顿河》的手稿了。但是,没有一个研究
者见过《静静的顿河》的所有手稿;看过前两部手稿的人也寥寥无几。于是,当笔者见
到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家访问莫斯科听取《静静的顿河》手稿的介绍和因故未看到手稿
的有关报道后,就致函有关部门,请介绍《静静的顿河》手稿。不久,有关《静静的顿
河》的手稿的史料就被披露出来。
1942年,德国飞机轰炸肖洛霍夫的家乡时,《静静的顿河》的手稿失散了。一位坦克兵
旅长在镇上看到无数纸张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他捡起几张看了看,是手写的和打印的稿
纸,他立即意识到这些稿纸是有价值的,就把其他稿纸也捡起来,随身带着。后来,经
过辨认,确定了这些稿纸上的笔迹是肖洛霍夫的。1945年秋,他把稿纸还给了肖洛霍夫
。这些稿纸就是《静静的顿河》的部分手稿。这些残余手稿是放在一只破旧的橙黄色纸
壳夹子中的,上面有肖洛霍夫亲笔写的“《静静的顿河》草稿”字样。纸壳夹子内有手
写稿143页,打字稿110页,稿纸已经发黄,有揉皱的痕迹,字迹密密麻麻,且有多处修
改,笔迹有蓝色、紫色、红色和黑色,也有用铅笔写的。《静静的顿河》的这些残余手
稿从1975年6月起,被送至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永久保存。
而在此之前,挪威教授盖尔•海索用计算机分析了肖洛霍夫的全部作品,得出结
论:《静静的顿河》全系肖洛霍夫创作。在此之后,希耶特萨教授也用计算机研究了肖
洛霍夫的作品,确认了《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肖洛霍夫,而不是克留科夫等人。这些
研究成果在受到人们认可的同时,也被人怀疑方法有问题。1991年7月,塔斯社报道了
肖洛霍夫的手稿又为莫斯科一记者发现的消息,手稿经科学鉴定,认定是肖洛霍夫的笔
迹。不过这仍未使所有的人相信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有关《静静的顿河
》的著作权的争议仍在进行。
但是,学术界应取的态度是:在拿出相反的证据之前,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
者是不应该否定的。
k********k
发帖数: 5617
2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01/yujie/9_1.shtml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静静的顿河》究竟是谁写的?是不是出自肖洛霍夫之手?当1923年这本书的前两卷发
表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众说纷纭。有人说,肖洛霍夫是从一名军官的公文包里窃走了手
稿,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也有人说,肖洛霍夫是从一名被打死的白军军官身上搜到
这份手稿的。1929年3月,苏联《真理报》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
了由绥拉菲莫维奇、法捷耶夫等人签署的公开信,声称《静静的顿河》一书确系肖洛霍
夫所作,关于肖洛霍夫剽窃的传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制造出来的“恶毒诬陷
”。
然而,这则声明更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由一个庞大的作家团体和一群知
名作家来“证明”不是剽窃,这件事情本身多少就有点不正常。而且,“恶毒诬陷”的
说法,也不大符合基本的逻辑:如果仅仅是“革命”与“反革命”之争,那时候“革命
阵营”里知名度更高的作家有的是,为什么反动派偏偏挑中了肖洛霍夫来开刀呢?就肖
洛霍夫本人的创作来看,他除了《静静的顿河》以外,再没有别的一流大部头的作品。
他的其他作品,如《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与《静静的顿河》相比,无论是思想深度、
艺术价值还是语言风格,都有天壤之别。“拥肖派”用肖洛霍夫的才华过早地衰竭这一
理由来解释,而“反肖派”则抓住这一点大作文章,咬定可以判定肖洛霍夫不是《静静
的顿河》的作者。但是,双方都拿不出进一步的证据来。
1937-1938年之间,正是斯大林清洗持不同政见作家的一个高潮,也正是肖洛霍夫得宠
的时候。就在这样的时刻,罗斯托夫州的《铁锤报》和罗斯托夫州委收到许多群众的来
信,反映《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是哥萨克作家费尔多•克留科夫。克留科夫
的岳父是肖洛霍夫在顿河军团中的战友,他把女婿的手稿转交给了肖洛霍夫,没有想到
肖洛霍夫居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这个传闻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
苏联著名歌剧演员薇•亚•达维多娃,曾经是斯大林多年的秘密情人,与苏
联政界和文化界上层人物有很深入的交往。她跟高尔基、阿•托尔斯泰、帕斯捷
尔纳克、皮利尼亚克等人都是朋友。她很喜欢《静静的顿河》,但是不喜欢肖洛霍夫,
在她看来,肖洛霍夫身上充满了“小人得志”的猖狂。她在回忆录里如醉如痴地赞美《
静静的顿河》:“还没读几页,顿河哥萨克家乡的生活方式使我惊骇:人人酗酒,粗鲁
野蛮,前所未闻的流氓行为,父亲强奸女儿,丈夫把妻子打得半死。哥萨克愚昧无知,
他们相信巫术、咒语和赌咒发誓,他们对外部世界和他们不得不介入的战争目的的认识
是极其模糊不清的,但却清楚自己祖先的故事,善唱优美动听的歌曲,具有令人吃惊的
对大自然的审美感。他们恪守着传统习惯和生活习俗,鄙视自己的邻居:乌克兰人、俄
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但在实际接触中,她却发现肖洛霍夫是一个卑琐无知的家伙。
有一次,契诃夫的姐姐契诃娃邀请皮利尼亚克去雅尔塔度假,皮利尼亚克便邀请达维多
娃同行。那时,皮利尼亚克还没有意识到一根绞索已经套在自己的头上,依然压抑不住
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地表达着。在路上,达维多娃询问到《静静的顿河》的情况,认
为作者与作品相差太大了。于是,皮利尼亚克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达维多娃把皮利
尼亚克所说的一切都写到了回忆录里。
皮利尼亚克说,肖洛霍夫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蔚蓝色的原野》,后来收在《顿河故事
》里。这是一篇平平淡淡的、毫无动人之处的作品。肖洛霍夫请求皮利尼亚克为之写评
论,皮利尼亚克坚决拒绝了。
三年以后,大型文学月刊《十月》推出了厚厚的两卷本堪称用标准而绝美的散文体语言
写成的小说《静静的顿河》。整个文学界和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交口称赞。文学界光辉灿
烂的一天到来了,数十篇热情洋溢的评论对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大唱赞歌。
肖洛霍夫一夜成名。阿•托尔斯泰大惑不解,一个庸才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天
才?高尔基对着费定、列昂诺夫、法捷耶夫和皮利尼亚克等人说:“你们要向肖洛霍夫
学习!”然后又笑着说:“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如此不寻常的情况还是首次发生!”
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上,皮利尼亚克认识了沙俄时代奥廖尔中央监狱的政治犯奇斯加科夫
。而奇氏恰恰是肖洛霍夫在军队中的同事。他揭露了肖洛霍夫在一次作战中被俘,被俘
后向匪帮下跪求饶,并且替匪帮枪杀自己的几名战友的骇人听闻的行为。更不可思议的
是,他透露出《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另有其人。于是,皮利尼亚克经奇斯加科夫介
绍来到诺沃科夫松斯基村。在村边一所颓败的小房子里,皮利尼亚克见到了克留科夫的
母亲、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老人向皮利尼亚克讲述了儿子的生平。克留科夫1870年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过12年
的书。他深受人民的爱戴,1906年在顿河军队中当选国家杜马的代表。1907年,克留科
夫写出了反映哥萨克生活的作品《哥萨克主题》,受到文学界热烈的评价。柯罗连科称
赞说:“第一个给了我们真正的顿河色彩。”1914年,又出版《短篇集》。克留科夫走
遍了顿河流域,对哥萨克生活了如指掌,在革命以前,他就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声誉。10
年代,克留科夫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作一部长篇巨著。他有无数个笔记本,上面记载
了剽悍的哥萨克老人给他讲的故事以及各种传说、神话、谚语、歌曲、俚语、方言和俏
皮话。内战爆发以后,克留科夫在战争中受了伤,患伤寒而死。死前不久,他曾经给母
亲写了一封信。
老人把这封信看了无数遍,信的内容被老人一字不漏地记在心中:
亲爱的妈妈:
您知道战争不是过节。这里很多人都在流血,但更多的是无谓的死亡。吃尸体的鸦群可
高兴了!妈妈,战争比流放更残酷,流放毕竟打不死人。死我倒不怕,我总想把描写顿
河哥萨克命运的书奉献给人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我给了他您的地址。如果你们
有机会相遇,请您们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接待他。我喜欢他的谦逊,他很少谈自己,
很善于听别人谈话而自己缄默不语。他不博学,是个有点狡猾的小伙子,城府很深。他
有一双眯缝眼和紧闭的嘴唇。他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很肤浅。对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
莱蒙托夫知之甚少,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几乎没有读过,他说没有时间。果
戈里他不了解,柯罗连科对他来说简直是代数公式。战争结束后他打算教书,可是这种
教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知识?把孩子培养成呆傻人员、肖洛霍夫说他的外祖父是从梁赞
迁来的,他在一个富庶的庄园长大,后为谋生同母亲迁到顿河,也就是说他不是我们民
族的人。
妈妈,我是那么爱您,尊敬您,每天我都为您祈祷。
再见啦,亲爱的妈妈。致深深的敬意!
您的儿子
克留科夫死后,肖洛霍夫果然来看望战友的父母。克留科夫的父亲询问到儿子的笔记本。
肖洛霍夫说:“他的笔记本放在军用挎包里,经常拿出来在上面写东西,还跟我谈起他
的夙愿:写一部关于哥萨克、顿河和我们辽阔的大地的书。”
“那么,依您看,我儿子的笔记本会跑到哪里去呢?”
肖洛霍夫的脸一下子红了,他说:“我怎么会知道?也许同军用挎包一起被埋进了阵亡
将士公墓?也许被谁藏起来了?当卷烟纸,干什么都行。”
“您认得我儿子的挎包吧?”克留科夫的父亲接着问。
“怎么不认识!”肖洛霍夫脱口而出。
老人从抽屉里拿出用破了的、绣着儿子姓名的挎包,说:“有人把挎包连同死亡通知书
一起送过来了。”
肖洛霍夫顿时像惊弓之鸟一样坐立不安。
母亲也开始说话了:“您说,我的儿子的坟墓在哪里?他的笔记本又在哪里?求求您还
给我们吧。我们可以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您。这是我对死去的儿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您要他的笔记本有什么用处?母亲的心是不容欺骗的,它告诉我,您有什么事情瞒着
我!”
肖洛霍夫没有道别就走了。几年以后,克留科夫的父亲去世了。有一天,有人给克留科
夫的母亲拿来一本《十月》杂志。母亲在上面看到了儿子熟悉的文字,而署名却成了肖
洛霍夫。母亲前往莫斯科,向编辑部的人反映,但人们把她当作疯子。她又去找已经飞
黄腾达的肖洛霍夫。肖洛霍夫拒绝见她,让人送来一张纸条:“要钱应该找社会救济部
。”母亲去找律师,律师说:“您没有任何物证,您要告他,只能使自己陷入可笑的、
狼狈的处境里。律师不相信语言,只承认证据。我无法帮助您,而且我相信谁也帮不了
您……”
以上是皮利尼亚克讲述自己亲身见闻的事实。后来,克留科夫的母亲在绝望中自杀了。
达维多娃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一切。但是,她的回忆录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我们今天
也很难判断。那封信就有点让人疑惑:在一封家书里,克留科夫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
来描述肖洛霍夫?难道他早就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肖洛霍夫剽窃?既然他有预感,为什
么还把肖洛霍夫当作朋友?是不是因为军队中实在难以找到值得信任的人,他不得不与
肖洛霍夫结交,希望对方在自己遇到不测的时候,能够向自己的双亲报信?从信中可以
隐约看出,克留科夫对自己的死亡似乎早已预料到,肖洛霍夫是他选好的介绍给父母的
朋友。
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凭借崇高的文学地位为官方的文艺政策
服务,在苏共23大上激烈攻击持不同政见的作家西尼亚夫斯基和丹尼埃尔。这样,他就
成了一个“风暴眼”。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权的争论,扩大成为冷战时代“左”
与“右”两大阵营的斗争。
1974年,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用A的笔名在巴黎出版了名为《〈静静的顿河〉•小
说之谜》的研究著作。该书通过对《静静的顿河》的情节、风格等的全面研究,认为作
者不是肖洛霍夫而是克留科夫。《静静的顿河》第一、二卷中的95%和第三、四卷中的
70%是克留科夫所之的。这本书得到索尔仁尼琴的完全肯定,并为其写序。因而在西方
轰动一时。
当然,也有不少对肖洛霍夫有利的材料。奥斯陆斯拉夫-波罗的海研究所的克耶特萨教
授写过一本名叫《〈静静的顿河〉是谁写的?》的专著。刘文飞先生在《电脑批评:文
学作品的电脑数据研究》一文中对此书及其研究方法有详细的介绍。(见《墙里墙外—
—俄语文学论集》,刘文飞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克耶特萨教授运用计算机对
肖洛霍夫与克留科夫两位作家文本的句长、词长、词类及其位置和搭配、词汇构成等进
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极其细致。他得出的结论是,各种指数都偏向肖洛霍夫,因此在
肖洛霍夫与克留科夫两人当中,肖洛霍夫更像是《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但是,同
样不能完全确定肖洛霍夫肯定就是原书的作者。而且,在文学研究领域,电脑分析是否
可信,也让人心存疑虑。在1978年在萨格勒布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斯拉夫学者会议上,就
有学者在报上公开表示对此结论不以为然,“较之于任何一种计算机,我更相信索尔仁
尼琴。”
[下一页]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01/yujie/9_2.shtml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接上页博讯www.peacehall.com
最近,俄罗斯文化双月刊《话语》第四期刊登了《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一文
,文章作者根据肖洛霍夫的邻居的讲述、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介绍了“葛利高里”的
原形——叶尔马科夫。叶氏是一个典型的哥萨克,其生活经历与《静静的顿河》中的葛
利高里有惊人的相似性。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勇敢而获得乔治十字章。1919年,
顿河领域暴动,叶氏成为白军的一名师长。此后,他多次摇摆于红军与白军之间,时而
是红军布琼尼部队中的干将,时而是白军里的台柱。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叶氏的遭遇是
悲剧性的。他于1927年被捕,同年6月被作为“苏维埃政权的特别危险的敌人”处死。
当地村民都深为不平,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哥萨克”。1989年,叶氏的冤案获得平反。
据叶氏的女儿回忆,20年代,肖洛霍夫结识了叶氏,两人成为好朋友。叶氏详细向肖洛
霍夫讲述了自己的战争经历。在已经解密的叶氏的档案中,有一封肖洛霍夫给叶氏的信
,全文如下:
尊敬的叶尔马科夫同志:
我需要从您那儿再了解某些关于1919年的情况。
希望我从莫斯科去看您时,您不会推辞,会乐意告诉我这些情况。我打算今年5月到6月
间去您那里。这些情况与顿河暴动的细节有关。请您写信到卡尔金斯镇,告知何时去您
那里比较方便?这几个月您是否准备长时间外出?
此致
敬礼
米•肖洛霍夫
1926年4月6日
这封信显然没有到达叶氏手中,而被有关部门扣住了。
这则材料可信度较高,但是它也只能证明肖洛霍夫与叶氏有过交往,却无法肯定另一个
更重要的前提,即:叶氏究竟是不是葛利高里唯一的原形?在内战中,像叶氏这样的哥
萨克太多了。我们很难排除克留科夫或者别的作家也接触过一个比叶氏更像葛利高里的
哥萨克传奇军人的假设。那么,这封信还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个谜。谜底什么时候才能够揭开呢?《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之谜,说明了本世纪以来
俄罗斯文化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在本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同样彰显着。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上一页][目前是第2页]
k********k
发帖数: 5617
3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7525
《静静的顿河》坎坷命运 与 肖洛霍夫剽窃说
杨开显
《静静的顿河》于1928—1940年问世后,给肖洛霍夫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截止苏联解体
时,肖洛霍夫的作品已用90余种语言出版了1千多次,总印数达1亿多册。他本人获得斯
大林奖金、列宁奖金、苏联国家奖金、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5枚列宁勋章、2枚镰与
锤金质奖章、诺贝尔文学奖金及其他许多苏联国内外的奖章和勋章;此外还为他建立了
半身铜像。他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和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是苏共中央委员和最高苏维埃
代表。
但是,在发表和出版《静静的顿河》的背后,也流传着作品不是出自肖洛霍夫之手的说
法。肖洛霍夫在走向辉煌的同时,也被谴责为剽窃者,他尝够了人世间的酸、涩、苦、
辣,作品也遭受坎坷命运。
肖洛霍夫1926年开始写作《静静的顿河》。1927年他将《静静的顿河》第1部的手稿寄
给由法捷耶夫主持的《十月》杂志编辑部。稿件被搁置下来,理由是第1部描写的是战
前哥萨克的旧时生活,没有现实政治意义,思想倾向有问题。后来,由于绥拉菲摩维奇
和高尔基的干预,《十月》杂志才于1928年1—4月发表了第1部,5—10月发表了第2部
,1929年1—3月发表了第3部前12章。此后,作者及其作品处于毁誉交加之中。批评的
一方认为,肖洛霍夫是“动摇的农民作家”,“同路人作家”,站在富农和白军的立场
为顿河哥萨克暴动进行辩护;甚至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中的异己分子”,“哥萨克富
农和外国贵族的思想家”,“富农和反苏维埃分子的同谋”;《静静的顿河》是一部“
与无产阶级格格不入的和敌对的作品”等等。同时,传来了肖洛霍夫是剽窃者的说法。
肖洛霍夫一面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予以驳斥,一面请组织出面调查,澄清事实。同时,他
于1929年3月中旬来到莫斯科,提着一箱子亲笔手稿交给《真理报》社常务书记乌里扬
诺娃——列宁的妹妹,请组织鉴定,以批驳剽窃一说。
尽管如此,《静静的顿河》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还是未得到斯大林和高尔基的全面肯定
。斯大林1929年夏在写给费里克斯•康的信中顺便说到:“当代名作家肖洛霍夫
同志在他的《静静的顿河》中写了一些极为错误的东西,……做了简直是不确实的介绍
,但是难道由此应当得出结论说《静静的顿河》是一本毫无用处的书,应该禁止出售吗
?”20年后,肖洛霍夫从《斯大林全集》第12卷中第一次知道对自己的批评时,就给斯
大林写了一封信,要求他具体地指出“极为错误的东西”和“不确实的介绍”的实质。
但斯大林没有回信。据说,当时斯大林偏听了对顿河哥萨克采取或支持采取过火政策的
人的话,因此对《静静的顿河》的评价有失偏颇。不过他仍然高度赞扬了作品的艺术成
就,并同意其发表。1931年6月3日,高尔基在致法捷耶夫的信中说道,“《静静的顿河
》第3部是一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肖洛霍夫非常有才能”,但是“作者有时不
能将自己的立场同书中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立场明确地区分开”。高尔
基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原因是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揭露了苏维埃政权对顿河
哥萨克采取的极左路线,并以官逼民反的激烈形式来表现苏维埃政权对哥萨克的过火政
策的后果。肖洛霍夫在1931年6月6日(?)给高尔基的信中进一步陈述了他对《静静的
顿河》第3部所描写的顿河哥萨克暴动的看法,并批驳《十月》杂志编辑部对第3部提出
的意见。他说:“发生暴动是由于对待中农哥萨克采取过火行为的结果。……如在米古
林斯克镇不经审判就枪毙了62名哥萨克老头,又如在喀山斯克镇和舒米林斯克镇在6天
当中枪毙哥萨克的数目十分可观,竟达400余人之多。……商人、神父、磨房主,只缴
纳军款就算完事,而常常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哥萨克却要挨枪崩。”
由于《静静的顿河》真实而无情地再现了顿河哥萨克的暴动,揭示了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的悲剧,提出了对中农应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因而第3部受到猛烈批评,发
表受阻。但是,高尔基和斯大林最终还是帮助了肖洛霍夫。1931年7月,肖洛霍夫应约
前往高尔基在莫斯科近郊的别墅同斯大林见面。斯大林从《静静的顿河》的第2部谈起
……,然后问肖洛霍夫关于俄罗斯共产党(布)顿河委员会的过火行为和1919年顿河上
游革命军事法庭的过火作法的材料是从哪里来的。肖洛霍夫一一予以回答……。最后斯
大林果断地说:“我们发表《静静的顿河》第3部!”
于是,《十月》杂志于1932年1—10月继续发表《静静的顿河》第3部。1937年11月,《
新世界》杂志发表《静静的顿河》第4部第7卷;1940年2—3月,《新世界》杂志发表《
静静的顿河》第4部第8卷(即最后1卷)。自此,《静静的顿河》才结束了它艰难问世
的坎坷命运。
尽管肖洛霍夫后来得到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绥拉菲摩维奇和高尔基等人的支持,最终更
得到斯大林的支持和帮助,但从1928年开始流传的肖洛霍夫剽窃《静静的顿河》的说法
未有丝毫收敛,种种传言和推测历半个多世纪而不衰,这是为什么呢?其一是肖洛霍夫
文化程度很低,而且他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时才21岁,他不可能有那么多阅历、那
么多思想、那么多知识和才能;其二是人们对肖洛霍夫的文学素养知之甚少,对《静静
的顿河》的材料来源更是一无所知;其三是只有对白军生活非常熟悉的人才写得出那样
的内容;其四是肖洛霍夫在写《静静的顿河》之前和之后并没有与之媲美或相差不多的
作品。于是,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众多说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几位有名有姓的人被说成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一位是作家、政论家罗季奥诺夫。他出生于哥萨克,熟悉顿河流域哥萨克的生活,读过
大学,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著有《我们的罪过》等长篇小说。小说受到列夫•
;托尔斯泰的积极评价,并在1909—1913年连年再版。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
年战斗间歇期间的一天,他向他身边的一个战友德尼普罗夫斯基朗诵了自己战前就开始
写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片段。德尼普罗夫斯基是一位乌克兰作家,他感到小说
带有列夫•托尔斯泰的风格。12年后,他在《十月》杂志上读到《静静的顿河》
的第1—2部,他感到与罗季奥诺夫的小说似曾相识,主题也差不多,可是署名却是肖洛
霍夫。他觉得奇怪,就写信到莫斯科等地问肖洛霍夫是什么人以及小说的创作情况等。
可得到的回答是警告他不得有任何有损于肖洛霍夫的言行。1934年,他因病逝世,弄清
《静静的顿河》及其作者一事就中断了。但是他在日记里留下了这些疑问。另一位是作
家、白军军官克留科夫。他生长在哥萨克地区,经历与《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
高里•麦列霍夫一样。他长期写作,手稿装了一箱子。他1920年死后,装有他的
手稿的铁皮箱就遗失了。有人说,这些手稿被肖洛霍夫偷去了。此外,还有职业革命家
莫施卡洛夫和作家、画家、艺术评论家哥洛乌舍夫等人也被猜测成是《静静的顿河》的
作者。肖洛霍夫窃取手稿的说法在俄罗斯和西方流传较广。支持这种说法的有不少名人
和权威人士,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和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
利卢叶娃等。
有没有那样一只铁皮箱呢?如果有,里面装没装有《静静的顿河》的手稿呢?这是没有
人能回答得了的问题。《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到底是谁,似乎还是一桩无头公案。
看来,唯一的线索就是只有找到并查看《静静的顿河》的手稿了。但是,没有一个研究
者见过《静静的顿河》的所有手稿;看过前两部手稿的人也寥寥无几。于是,当笔者见
到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家访问莫斯科听取《静静的顿河》手稿的介绍和因故未看到手稿
的有关报道后,就致函有关部门,请介绍《静静的顿河》手稿。不久,有关《静静的顿
河》的手稿的史料就被披露出来。
1942年,德国飞机轰炸肖洛霍夫的家乡时,《静静的顿河》的手稿失散了。一位坦克兵
旅长在镇上看到无数纸张被风吹得到处都是,他捡起几张看了看,是手写的和打印的稿
纸,他立即意识到这些稿纸是有价值的,就把其他稿纸也捡起来,随身带着。后来,经
过辨认,确定了这些稿纸上的笔迹是肖洛霍夫的。1945年秋,他把稿纸还给了肖洛霍夫
。这些稿纸就是《静静的顿河》的部分手稿。这些残余手稿是放在一只破旧的橙黄色纸
壳夹子中的,上面有肖洛霍夫亲笔写的“《静静的顿河》草稿”字样。纸壳夹子内有手
写稿143页,打字稿110页,稿纸已经发黄,有揉皱的痕迹,字迹密密麻麻,且有多处修
改,笔迹有蓝色、紫色、红色和黑色,也有用铅笔写的。《静静的顿河》的这些残余手
稿从1975年6月起,被送至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永久保存。
而在此之前,挪威教授盖尔•海索用计算机分析了肖洛霍夫的全部作品,得出结
论:《静静的顿河》全系肖洛霍夫创作。在此之后,希耶特萨教授也用计算机研究了肖
洛霍夫的作品,确认了《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是肖洛霍夫,而不是克留科夫等人。这些
研究成果在受到人们认可的同时,也被人怀疑方法有问题。1991年7月,塔斯社报道了
肖洛霍夫的手稿又为莫斯科一记者发现的消息,手稿经科学鉴定,认定是肖洛霍夫的笔
迹。不过这仍未使所有的人相信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有关《静静的顿河
》的著作权的争议仍在进行。
但是,学术界应取的态度是:在拿出相反的证据之前,肖洛霍夫是《静静的顿河》的作
者是不应该否定的。
k********k
发帖数: 5617
4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01/yujie/9_1.shtml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静静的顿河》究竟是谁写的?是不是出自肖洛霍夫之手?当1923年这本书的前两卷发
表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众说纷纭。有人说,肖洛霍夫是从一名军官的公文包里窃走了手
稿,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也有人说,肖洛霍夫是从一名被打死的白军军官身上搜到
这份手稿的。1929年3月,苏联《真理报》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
了由绥拉菲莫维奇、法捷耶夫等人签署的公开信,声称《静静的顿河》一书确系肖洛霍
夫所作,关于肖洛霍夫剽窃的传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敌人”制造出来的“恶毒诬陷
”。
然而,这则声明更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由一个庞大的作家团体和一群知
名作家来“证明”不是剽窃,这件事情本身多少就有点不正常。而且,“恶毒诬陷”的
说法,也不大符合基本的逻辑:如果仅仅是“革命”与“反革命”之争,那时候“革命
阵营”里知名度更高的作家有的是,为什么反动派偏偏挑中了肖洛霍夫来开刀呢?就肖
洛霍夫本人的创作来看,他除了《静静的顿河》以外,再没有别的一流大部头的作品。
他的其他作品,如《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与《静静的顿河》相比,无论是思想深度、
艺术价值还是语言风格,都有天壤之别。“拥肖派”用肖洛霍夫的才华过早地衰竭这一
理由来解释,而“反肖派”则抓住这一点大作文章,咬定可以判定肖洛霍夫不是《静静
的顿河》的作者。但是,双方都拿不出进一步的证据来。
1937-1938年之间,正是斯大林清洗持不同政见作家的一个高潮,也正是肖洛霍夫得宠
的时候。就在这样的时刻,罗斯托夫州的《铁锤报》和罗斯托夫州委收到许多群众的来
信,反映《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是哥萨克作家费尔多•克留科夫。克留科夫
的岳父是肖洛霍夫在顿河军团中的战友,他把女婿的手稿转交给了肖洛霍夫,没有想到
肖洛霍夫居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这个传闻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
苏联著名歌剧演员薇•亚•达维多娃,曾经是斯大林多年的秘密情人,与苏
联政界和文化界上层人物有很深入的交往。她跟高尔基、阿•托尔斯泰、帕斯捷
尔纳克、皮利尼亚克等人都是朋友。她很喜欢《静静的顿河》,但是不喜欢肖洛霍夫,
在她看来,肖洛霍夫身上充满了“小人得志”的猖狂。她在回忆录里如醉如痴地赞美《
静静的顿河》:“还没读几页,顿河哥萨克家乡的生活方式使我惊骇:人人酗酒,粗鲁
野蛮,前所未闻的流氓行为,父亲强奸女儿,丈夫把妻子打得半死。哥萨克愚昧无知,
他们相信巫术、咒语和赌咒发誓,他们对外部世界和他们不得不介入的战争目的的认识
是极其模糊不清的,但却清楚自己祖先的故事,善唱优美动听的歌曲,具有令人吃惊的
对大自然的审美感。他们恪守着传统习惯和生活习俗,鄙视自己的邻居:乌克兰人、俄
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但在实际接触中,她却发现肖洛霍夫是一个卑琐无知的家伙。
有一次,契诃夫的姐姐契诃娃邀请皮利尼亚克去雅尔塔度假,皮利尼亚克便邀请达维多
娃同行。那时,皮利尼亚克还没有意识到一根绞索已经套在自己的头上,依然压抑不住
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地表达着。在路上,达维多娃询问到《静静的顿河》的情况,认
为作者与作品相差太大了。于是,皮利尼亚克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达维多娃把皮利
尼亚克所说的一切都写到了回忆录里。
皮利尼亚克说,肖洛霍夫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蔚蓝色的原野》,后来收在《顿河故事
》里。这是一篇平平淡淡的、毫无动人之处的作品。肖洛霍夫请求皮利尼亚克为之写评
论,皮利尼亚克坚决拒绝了。
三年以后,大型文学月刊《十月》推出了厚厚的两卷本堪称用标准而绝美的散文体语言
写成的小说《静静的顿河》。整个文学界和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交口称赞。文学界光辉灿
烂的一天到来了,数十篇热情洋溢的评论对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大唱赞歌。
肖洛霍夫一夜成名。阿•托尔斯泰大惑不解,一个庸才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天
才?高尔基对着费定、列昂诺夫、法捷耶夫和皮利尼亚克等人说:“你们要向肖洛霍夫
学习!”然后又笑着说:“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如此不寻常的情况还是首次发生!”
在一次文学讨论会上,皮利尼亚克认识了沙俄时代奥廖尔中央监狱的政治犯奇斯加科夫
。而奇氏恰恰是肖洛霍夫在军队中的同事。他揭露了肖洛霍夫在一次作战中被俘,被俘
后向匪帮下跪求饶,并且替匪帮枪杀自己的几名战友的骇人听闻的行为。更不可思议的
是,他透露出《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另有其人。于是,皮利尼亚克经奇斯加科夫介
绍来到诺沃科夫松斯基村。在村边一所颓败的小房子里,皮利尼亚克见到了克留科夫的
母亲、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老人向皮利尼亚克讲述了儿子的生平。克留科夫1870年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过12年
的书。他深受人民的爱戴,1906年在顿河军队中当选国家杜马的代表。1907年,克留科
夫写出了反映哥萨克生活的作品《哥萨克主题》,受到文学界热烈的评价。柯罗连科称
赞说:“第一个给了我们真正的顿河色彩。”1914年,又出版《短篇集》。克留科夫走
遍了顿河流域,对哥萨克生活了如指掌,在革命以前,他就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声誉。10
年代,克留科夫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作一部长篇巨著。他有无数个笔记本,上面记载
了剽悍的哥萨克老人给他讲的故事以及各种传说、神话、谚语、歌曲、俚语、方言和俏
皮话。内战爆发以后,克留科夫在战争中受了伤,患伤寒而死。死前不久,他曾经给母
亲写了一封信。
老人把这封信看了无数遍,信的内容被老人一字不漏地记在心中:
亲爱的妈妈:
您知道战争不是过节。这里很多人都在流血,但更多的是无谓的死亡。吃尸体的鸦群可
高兴了!妈妈,战争比流放更残酷,流放毕竟打不死人。死我倒不怕,我总想把描写顿
河哥萨克命运的书奉献给人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我给了他您的地址。如果你们
有机会相遇,请您们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接待他。我喜欢他的谦逊,他很少谈自己,
很善于听别人谈话而自己缄默不语。他不博学,是个有点狡猾的小伙子,城府很深。他
有一双眯缝眼和紧闭的嘴唇。他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很肤浅。对于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
莱蒙托夫知之甚少,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几乎没有读过,他说没有时间。果
戈里他不了解,柯罗连科对他来说简直是代数公式。战争结束后他打算教书,可是这种
教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知识?把孩子培养成呆傻人员、肖洛霍夫说他的外祖父是从梁赞
迁来的,他在一个富庶的庄园长大,后为谋生同母亲迁到顿河,也就是说他不是我们民
族的人。
妈妈,我是那么爱您,尊敬您,每天我都为您祈祷。
再见啦,亲爱的妈妈。致深深的敬意!
您的儿子
克留科夫死后,肖洛霍夫果然来看望战友的父母。克留科夫的父亲询问到儿子的笔记本。
肖洛霍夫说:“他的笔记本放在军用挎包里,经常拿出来在上面写东西,还跟我谈起他
的夙愿:写一部关于哥萨克、顿河和我们辽阔的大地的书。”
“那么,依您看,我儿子的笔记本会跑到哪里去呢?”
肖洛霍夫的脸一下子红了,他说:“我怎么会知道?也许同军用挎包一起被埋进了阵亡
将士公墓?也许被谁藏起来了?当卷烟纸,干什么都行。”
“您认得我儿子的挎包吧?”克留科夫的父亲接着问。
“怎么不认识!”肖洛霍夫脱口而出。
老人从抽屉里拿出用破了的、绣着儿子姓名的挎包,说:“有人把挎包连同死亡通知书
一起送过来了。”
肖洛霍夫顿时像惊弓之鸟一样坐立不安。
母亲也开始说话了:“您说,我的儿子的坟墓在哪里?他的笔记本又在哪里?求求您还
给我们吧。我们可以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您。这是我对死去的儿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您要他的笔记本有什么用处?母亲的心是不容欺骗的,它告诉我,您有什么事情瞒着
我!”
肖洛霍夫没有道别就走了。几年以后,克留科夫的父亲去世了。有一天,有人给克留科
夫的母亲拿来一本《十月》杂志。母亲在上面看到了儿子熟悉的文字,而署名却成了肖
洛霍夫。母亲前往莫斯科,向编辑部的人反映,但人们把她当作疯子。她又去找已经飞
黄腾达的肖洛霍夫。肖洛霍夫拒绝见她,让人送来一张纸条:“要钱应该找社会救济部
。”母亲去找律师,律师说:“您没有任何物证,您要告他,只能使自己陷入可笑的、
狼狈的处境里。律师不相信语言,只承认证据。我无法帮助您,而且我相信谁也帮不了
您……”
以上是皮利尼亚克讲述自己亲身见闻的事实。后来,克留科夫的母亲在绝望中自杀了。
达维多娃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一切。但是,她的回忆录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我们今天
也很难判断。那封信就有点让人疑惑:在一封家书里,克留科夫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
来描述肖洛霍夫?难道他早就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肖洛霍夫剽窃?既然他有预感,为什
么还把肖洛霍夫当作朋友?是不是因为军队中实在难以找到值得信任的人,他不得不与
肖洛霍夫结交,希望对方在自己遇到不测的时候,能够向自己的双亲报信?从信中可以
隐约看出,克留科夫对自己的死亡似乎早已预料到,肖洛霍夫是他选好的介绍给父母的
朋友。
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凭借崇高的文学地位为官方的文艺政策
服务,在苏共23大上激烈攻击持不同政见的作家西尼亚夫斯基和丹尼埃尔。这样,他就
成了一个“风暴眼”。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权的争论,扩大成为冷战时代“左”
与“右”两大阵营的斗争。
1974年,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用A的笔名在巴黎出版了名为《〈静静的顿河〉•小
说之谜》的研究著作。该书通过对《静静的顿河》的情节、风格等的全面研究,认为作
者不是肖洛霍夫而是克留科夫。《静静的顿河》第一、二卷中的95%和第三、四卷中的
70%是克留科夫所之的。这本书得到索尔仁尼琴的完全肯定,并为其写序。因而在西方
轰动一时。
当然,也有不少对肖洛霍夫有利的材料。奥斯陆斯拉夫-波罗的海研究所的克耶特萨教
授写过一本名叫《〈静静的顿河〉是谁写的?》的专著。刘文飞先生在《电脑批评:文
学作品的电脑数据研究》一文中对此书及其研究方法有详细的介绍。(见《墙里墙外—
—俄语文学论集》,刘文飞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克耶特萨教授运用计算机对
肖洛霍夫与克留科夫两位作家文本的句长、词长、词类及其位置和搭配、词汇构成等进
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极其细致。他得出的结论是,各种指数都偏向肖洛霍夫,因此在
肖洛霍夫与克留科夫两人当中,肖洛霍夫更像是《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但是,同
样不能完全确定肖洛霍夫肯定就是原书的作者。而且,在文学研究领域,电脑分析是否
可信,也让人心存疑虑。在1978年在萨格勒布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斯拉夫学者会议上,就
有学者在报上公开表示对此结论不以为然,“较之于任何一种计算机,我更相信索尔仁
尼琴。”
[下一页]
http://blog.boxun.com/hero/200801/yujie/9_2.shtml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接上页博讯www.peacehall.com
最近,俄罗斯文化双月刊《话语》第四期刊登了《关于〈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一文
,文章作者根据肖洛霍夫的邻居的讲述、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介绍了“葛利高里”的
原形——叶尔马科夫。叶氏是一个典型的哥萨克,其生活经历与《静静的顿河》中的葛
利高里有惊人的相似性。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勇敢而获得乔治十字章。1919年,
顿河领域暴动,叶氏成为白军的一名师长。此后,他多次摇摆于红军与白军之间,时而
是红军布琼尼部队中的干将,时而是白军里的台柱。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叶氏的遭遇是
悲剧性的。他于1927年被捕,同年6月被作为“苏维埃政权的特别危险的敌人”处死。
当地村民都深为不平,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哥萨克”。1989年,叶氏的冤案获得平反。
据叶氏的女儿回忆,20年代,肖洛霍夫结识了叶氏,两人成为好朋友。叶氏详细向肖洛
霍夫讲述了自己的战争经历。在已经解密的叶氏的档案中,有一封肖洛霍夫给叶氏的信
,全文如下:
尊敬的叶尔马科夫同志:
我需要从您那儿再了解某些关于1919年的情况。
希望我从莫斯科去看您时,您不会推辞,会乐意告诉我这些情况。我打算今年5月到6月
间去您那里。这些情况与顿河暴动的细节有关。请您写信到卡尔金斯镇,告知何时去您
那里比较方便?这几个月您是否准备长时间外出?
此致
敬礼
米•肖洛霍夫
1926年4月6日
这封信显然没有到达叶氏手中,而被有关部门扣住了。
这则材料可信度较高,但是它也只能证明肖洛霍夫与叶氏有过交往,却无法肯定另一个
更重要的前提,即:叶氏究竟是不是葛利高里唯一的原形?在内战中,像叶氏这样的哥
萨克太多了。我们很难排除克留科夫或者别的作家也接触过一个比叶氏更像葛利高里的
哥萨克传奇军人的假设。那么,这封信还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个谜。谜底什么时候才能够揭开呢?《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之谜,说明了本世纪以来
俄罗斯文化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在本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同样彰显着。
(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上一页][目前是第2页]
j***y
发帖数: 2074
5
我认为剽窃说是成立的,虽然证据目前并不充分。关键在于经历,书出版的时候萧洛霍
夫才20多岁,不可能对哥萨克的生活有书中描述得那样详尽。
1 (共1页)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 (转载)从苏联诺贝尔文学奖历史推测中国未来
肖洛霍夫的叛徒真面目书山有路勤剪径(3)
刚才提到肖洛霍夫,转一篇《静静的顿河》坎坷命运 与 肖洛霍夫剽窃说
刚才提到肖洛霍夫,转一篇 (转载)韩寒能不能质疑?——从《静静的顿河》说起(转载)
请高手指教历史上著名的公案《静静的顿河》
哪里能找到电子版的《静静的顿河》?诺奖作品,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真的是一部反共小说吗?
静静的顿河好看吗?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与《丰乳肥臀》 (转载)静静的顿河 - 第一卷第三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顿河话题: 肖洛霍夫话题: 静静的话题: 哥萨克话题: 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