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发帖数: 45075 | 1 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设计的一种理想化的人生路线图,所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一个人要成
功,必须尊老爱幼、孝敬师长、品德高尚、毅力坚定、勤耕苦读、胸怀天下、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五讲四美三热爱……
不过,与儒家的完美设计不同,历史总是表现出一种强劲的“倒逼” 力量。“修身”修成
正果者,很少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反倒经常扮演被齐、被治、被平的角色,感天动
地的二十四孝竟然没有几个是皇亲贵族或大款大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同时那些凡是平
了天下的,哪怕先前曾是流氓泼皮无赖,但从死后的谥号上一看,却几乎清一色的深谙治
国之才、齐家之术、修身之道的人中龙凤。由此可见,“修身”与“平天下”之间并无必
然因果关系,非法治社会的成功者,与其说是会“修身”,倒不如说是敢“无耻”。
春秋时的宋襄公就是一位非常注意“修身”、并且指望通过“修身”来“平天下”的人。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
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 | f*******n 发帖数: 588 | 2 这是一个道德伦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互动的问题.行动者在这种互动中必定有相对的自由度
(偏离),问题的关键是体系建设开始完善后,是否应该追究行动者当初的偏离行动(原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