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ZT 真现量及似现量-因明学纲要
相关主题
佛教思辨和论战的应有精神又开始觉得肉很腥了, 麻烦哪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惟贤法师)真实观不以概念为所缘
林国良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三量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请问各位这段笑死人的影片是现量,比量或者非量 ?
Re: WAICHI的一个著名论断发疯与梦境的差别
一句弥陀正宗宗旨现量 比量 至教量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zt[合集] 眼睛看到红色刹那过程的详细分析
身体业与果报心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现量话题: 因明话题: 能立话题: 比量话题: 能破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U
发帖数: 7025
1
因明学纲要
因明二字,梵云醯都费陀。醯都言因,费陀云明。
「因」指推理论证的基础和依据,「明」即知识和智慧之意。「因明」可释为藉论理而启人智慧的学问,能破除黯障,引发正智;藉澄清认识根源而剖析认识主体自身,并通过建立「立」「破」之则而令他人舍妄归真。它是印度古典逻辑中佛家所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除研究推理、论证等逻辑形式外,也探讨如何认识对象的一些问题(量论)。因明学乃菩萨度众工具,是菩萨五明学处之一,亦是必学之学。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简称《入论》)云∶「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此颂总摄因明要义,概括了佛家因明的全体内容,亦即古来所说的「二悟八义(又称二益八门),四真四似」。
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简称《大疏》)云∶「四真四似,即为八义∶
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
二者能破,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征宗,故名能破。
三者似能立,三支互阙,多言有过,虚功\\自陷,故名似立。
四者似能破,敌者量圆,妄生弹诘,所申过起,故名似破。……
宗义各定,邪正难知,由况既彰,是非遂著。功\\成胜负,彼此俱明,故从多分,皆悟他也。……
五者现量,行离动摇,明证众境,亲冥自体,故名现量。
六者比量,用已极成,证非先许\\,共相智决,故名比量。
七者似现量,行有筹度,非明证境,妄谓得体,名似现量。
八者似比量,妄兴由况,谬成邪宗,相违智起,名似比量。……
法有幽显,行分明昧,故此二刊定,唯悟自非他。虽自不晓,无以悟他,理应颂中,后他先自,但以权衡之制,本以利人,故先悟他,后方自悟。」
一、二悟八义
二悟,指自己和他人的了悟。
因明之目的有二∶一是悟他,可令他人了解自己之论议以启悟他人;二是自悟,可令自己求得证悟。
八义,指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及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共八者。其中,所谓「真」即正确,意谓从形式到本质皆无过失,而「似」即错误,意谓似是而非,为虚假的认识形式,故无从引发正智。
此中,于悟他利益方面设有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等四门,于自悟利益方面设有真现量、真比量、似现量、似比量等四门,故又称为「二益八门」。
二、四真四似
真能立和似能立,是因明八门中最主要的两大门类。
自己的主张,用语言文字组成论式表达出来,引述正当的理由加以证明,此即「能立」。「真能立」就是合乎规范的证明,其必须具备二条件∶第一是支圆,即宗、因、喻三支要圆满无缺;第二是成就,即宗、因、喻各要无过,就是不犯三十三过(宗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此二条件是正确推论所不可或缺的,如果不具备以上两条,或是缺支,或是犯过,推论即不能成立,这就是「似能立」。
「真能破」是用来反驳他人立论的谬误。此有两种∶一是显过破,一是立量破。所谓显过破,即自己不立论式,仅就对方论式上的过失而加以破斥;所谓立量破,即自立宗说,以破斥敌论。窥基《大疏》中说∶「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征宗,故名能破。」此所说的「善斥其非」,就是显过破;「或妙征宗」,就是立量破。
与真能破相反的,是似能破。如不能确实显示敌论能立的过失,就叫「似能破」。
此可归结为两种∶一是敌论无过而妄加破斥,二是敌论有过而破斥不当。
论式成问题的「似能立」必然是「真能破」的对象,而任何针对「真能立」的破斥,则无非是「似能破」而已。
「量」,本义为量度、衡量,在印度哲学中意谓知识途径,在佛家因明中表示认知了解的过程和作用。
现量就是由感官和对象(所量)接触所产生的知识。
商羯罗主《入论》云∶「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此所下的定义,强调了只有不加入思维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纯粹感觉,即无分别现量,才是「真现量」。具有概念思维成分的有分别现量,是虚假的感觉知识,称为「似现量」。「无迷乱」与「离分别」是形成真现量的必要条件∶「无迷乱」指五根感觉器官不发生失误错乱(商羯罗主称之为「正智」);「离分别」指纯然感觉活动,不涉及语言思维。
比量,通常指推理过程和推理知识。觉知的对象及关于它的知识不能直接获得,但可依据某征象标志,间接揣测到某一事理,此从已知推至未知,是属于比知,因而称为比量。
佛家将比量分为两种∶不形之于语言文字的内心推度,称「为自比量」,其功\\能在自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论证式,称「为他比量」,其作用在开悟他人。为他比量其实就是因明八门中的能立,八门中所指的比量,当是为自比量。
唯有以能立因与所立宗「不相离性」为推理基础,遵守「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的规则,如此才是「真比量」。如果在内心推度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失因,不能正确了解,这就成为「似比量」。
以上是纲领性的总述,主要是论述因明学的中心意义。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业与果报心 (转载)Re: WAICHI的一个著名论断
人能自由选择么?一句弥陀正宗宗旨
请教南传法师关于‘业’的解释玄奘“真唯识量”简论zt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一节 五位百法身体
佛教思辨和论战的应有精神又开始觉得肉很腥了, 麻烦哪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惟贤法师)真实观不以概念为所缘
林国良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三量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zz请问各位这段笑死人的影片是现量,比量或者非量 ?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现量话题: 因明话题: 能立话题: 比量话题: 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