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二)
相关主题
“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一)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印度奥义书思想
初果到初禅的发起欲界天,色、无色界天 -玛欣德尊者开示
儒释道与落水的希特勒 (转载)“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三)
[合集] 儒释道与落水的希特勒 (转载)“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四)
佛陀与梵天的对话(zt)菩萨十地(摘录)
試論部派佛教時代的人類來源說(ZZ)中有成就秘笈 (元音老人 述) (3)
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道门语要序 (黄元吉)
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楞严通议(六)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初禅话题: 欲界话题: 大梵天话题: 众生话题: 吠陀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上一集中,我们讲到欲界六天的兜率陀天;我们说到所有即将来人间示现成佛,
一生补处的妙觉菩萨,都会先居住在兜率陀天。例如,现在 弥勒菩萨就住在兜率内院
说法,等待时间到了,就要来到人间示现成佛。同修可能会想:为什么 弥勒菩萨,他
不住在高一点的天界或者下面一点的天界呢?为什么诸尊妙觉菩萨在成佛之前,他都是
先住于兜率陀天呢?在经上说:“这是由于下天放逸而上天闇钝。”也就是说,在兜率
陀天以下的天,对于五欲——欲界的五欲,享受比较重,心不能安止;而兜率陀天以上
的天,则是多定而少慧,多住于自心定境当中,所以叫作闇钝。兜率陀天则是介于两者
之间,不厚不利,定境不会太厚而五盖障不会过于锋利;另一个原因则是寿命的问题,
越往上的天人寿命就越长。例如四天王天天寿五百岁,那个地方的一天等于人间的五十
年;往上到了忉利天则是天寿一千岁,那个地方的一天,人间就是一百年。所以为了要
配合时间的恰到好处,兜率陀天就是最后身菩萨—妙觉菩萨—最好的住锡之处。
讲到这里,可能有同修接著会问:“不是说欲界六天吗?为什么算一算前面讲了
七个天?”这是因为欲界之顶——魔天,严格来说它不算在欲界六天之中,因为它是介
于欲界与色界之间;也就是说,魔天的众生,他的定力其实已经超过欲界了,福德也非
常的大。甚至魔天的众生,就像是色界天人一样,天身无有皮肤、骨髓、筋脉、血肉,
也就是已经不是欲界的粗重身了;但是他一直只能住在未到地定的深定当中,初禅的境
界就是无法发起;因为他的欲界贪爱还有一分断不了,主要就是在眷属欲上面染著太深
了,造成了他们的情况卡在欲界跟色界之间,因此就不把他们算在欲界六天里面。
接下来,欲界的众生如果能够降伏了自己的五盖障;甚至是圣弟子能够断除了五
盖障,而将五下分结给断除了,那么初禅就会不求自得,未来下一世往生,就有能力往
生到色界初禅天。如同 佛在《长阿含经》中说到:“若一位比丘被自己的五盖障所遮
覆,也就是无法伏除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与疑盖,那么这一位比丘就会常
常怀著不得解脱的忧愁,与不得自在的畏惧;就好像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奴隶,又好像是
一个负债之人,好像是一个久病不愈之人,或者像是一个被关在监狱中的囚犯,他走在
无边的大旷野之中,却无法离开。这个人被五阴覆盖了他的清净心,因为被覆蔽了,所
以心中闇冥不清、慧眼不明。如此,这位比丘他如果懂得精勤修行,舍去了欲界的五欲
以及恶不善之法,那么就会发起有觉有观的三昧,离开了欲界生的心喜与身乐,进入了
初禅。发起了初禅之人,他已经被这种初禅的心喜与身乐润渍于全身,周遍盈满,最后
遍身而发,无一处不充满;如同有人在一个巧浴器当中盛满了众药,以水来浸渍其身,
内外俱润,无不周遍。比丘就像这样子得入初禅,喜乐遍身,无不充满。如是,摩纳!
这是初禅最初的此现身而得身乐,所以者何?那是由于精进的修行,心念无错无乱,乐
于处在静中而闲居之所得也。”就像这样子,初禅就不求自得,于此欲界身中现起了色
界的天身。所以,在佛经里 世尊常常提到灭五盖而得初禅,但是现在教导禅定的法师
大德们,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常常只是一昧地要求徒众每日枯坐;也不懂得修学禅定乃
是福德的法门,能够离开下界,往生到上界,它本来就是一种世间的福德。所以修禅定
者,通常不在修福上面用心,不论是有形的行福德、或者是无形的心福德都缺乏的状况
下,不懂得禅定是依著离五欲、除五盖而能有所进步,当然他们的禅定就会久修而难有
成就。一昧枯坐最好的结果,顶多就是达到了未到地定;如果不去改正自己世间恶法的
心态,又不肯除五盖障,了不起就是未到地定过深,然后去到了魔天作魔子魔民。不过
绝大部分的人连魔天也到不了,那是因为没有具备那种对应的福德的缘故;一般的佛弟
子也不知道,其实魔天的世间福德是很大的。
发起初禅的行者可以往生到色界,色界的众生有二十二种,其中初禅天相应的境
界有四种:第一是梵身天、第二梵辅天、第三梵众天、第四大梵天。依著这一位众生,
他所证的初禅的这个品质的殊胜、坚固程度的不同,也就是福德的大小,初禅天中会有
这四种等级。有些经论则只分三种等级:证得初禅下品者则生梵众天,就像是一个王国
里面的平民百姓;中品的人则生于梵辅天,也就是大臣、贵人;至于上品初禅遍身发者
,诸般初禅功德具足者,则生为大梵天王,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四面佛、四面天神。其
实他绝对不适合被叫作四面佛,因为这个是僭越,大梵天王他与佛地的境界相差甚远,
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同样是出生在初禅天中,大梵天王与其他的梵天王、梵辅天、梵众
天,彼此也有许多的不同。例如在经藏说到:大梵天王他的名字叫作尸弃,如果有人修
得了上品的初禅,那就会出生为大梵天王,他能于梵天众中发出大音声,使得一切的大
众都能够听闻到,没有听不到的人;可是梵界的诸天,他们各自却又会认为,现在大梵
天王只与我一个人说话,没有和别人说话,其他人都听不到。大梵天王统治一个大千世
界,所以他对于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他最能得自在任运;他富有、丰饶,认为自己能创
造化育万物;他自认为我是一切众生的父母,是后来所有的这个梵天众第一尊重的对象。
那么大梵天王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众生的父母呢?这就要说到大梵与其他初禅天
的众生有一点极大的差异。在《阿含经》中 佛告诉比丘们:“世界的成、住、坏、空
之中,火灾过了以后,此世的天地即将成就之时,有一些二禅天的众生福尽了、业行尽
了、寿命尽了,所以他们在二禅的光音天命终之后,会出生到初禅梵天之处。当时的初
禅天中空无一物、空无众生,这一个人出生到这里,就生起了染著之心,爱乐于这个初
禅天;他发愿其余的初禅众生都能够与我共同的生于此处。发了这个愿之后,就会有其
他二禅天的众生,在他们福尽、行尽、寿命尽了以后,从光音天当中命终之后,就出生
在这一个空梵天之处。那个时候,第一个最先出生到这个地方的梵天就会想说:‘那这
样子,我就是梵天之王——大梵天王,因为并没有能够创造我的人,我是在这个地方自
然而出生的,并不是继承了谁,或者由谁而出生的;而且我在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当中
最能得到自在,又能善解这个世界当中各种的义理;我又很富有又很丰饶,所以我能创
造、我能变化万物,那么我就是创造这一切众生的父母。’而后来才出生在这个地方的
梵天众生也这样子想:‘那一位比我先出生的梵天,就是在这个地方的国王——大梵天
王,他是自然有的,没有谁能够创造他,所以他在这个大千世界当中,最为尊贵第一;
因为他无所继承,并不是由谁出生的,他又善解诸般义理旨趣;还富有丰饶,能够创造
万物,他是众生的父母,我则是从他才能够出生的。’这一位梵天王,他的样子就如同
像是童子一样,所以大梵天王另外一个名称又被叫作童子。”
那么在我们人间,像是在印度,为什么早在 佛陀出生前千年之久,就已经会有这
种大梵是宇宙创造者的思想呢?印度大陆它延伸出来的影响,在整个欧亚世界,包括了
西方的一神教,也都是这一种大梵思想的延伸。这一种有造物主的想法,可以说是几千
年来,影响我们地球人类最深的一门哲学,而且有关这一点,还会继续地延伸下去。世
尊在《阿含经》中也早就已经说明了,佛说世间诸教派的出家人、婆罗门,对于本劫成
、住、坏、空的原因,对于有情生命的起源,有根本的见解。他们说:“我以及世间是
常法、是无常法,或者是半常半无常。”这一些沙门、婆罗门因此对于本劫本见,虚妄
地计著有我,以及世间是常或是无常,或是半常或是半无常;人世间的见解一定落在这
四边范围的见解中,最多与此相等,不能超过四边。
那么这ㄧ些人间宗教的见解,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一些以大梵为创造主的思想
,在人间是怎么出现的呢?印度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是《吠陀经》,以《吠陀经》
为根本,后来在历史上陆续出现的本集samhita、梵书bramana、森林书aranyaka、奥义
书upanishad,乃至于新沙门主义的六师外道等等,他们大都只是以自己不同的想法去
解释《吠陀》。除了佛教以外,很少能有真正离开《吠陀经》的范围;甚至若是对于佛
法的实证、了解不深的人,也会认为佛法没有离开过《吠陀》。许多欧美的学者就是持
这样子的看法,认为佛法是印度哲学演化出来的一部分,这就是未能深解佛陀教法的后
果。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吠陀经》在印度哲学上的地位,绝大部分的印度哲学对于《
吠陀经》的起源,都说是吠陀天授或者说吠陀天起;也就是说,《吠陀经》这一种大梵
创世、梵我一如,也就是世界由大梵天所创造、大梵是众生的本源,这一些想法就是来
自于天神的教导;这一种吠陀天授的说法,并非完全的空穴来风。
在《阿含经》中 佛说到:“或有彼时,那一些梵天的众生寿命尽了、业行已尽,
他们转生来到欲界人世间,当他们的年纪渐渐长大了,他们选择了剃除须发、穿上三法
衣,出家跟随外道去修行;他们证入了禅定,进入了意识心相应的三昧定境;随著三昧
定境,他们自己想起了、认识了过去世的本身,于是他们就这样子讲:‘那个大梵天能
够自己造作自己,他是自己出生的,没有能造大梵天的;他尽知一切的义理经典;他于
这个大千世界中能够自在的任运,最为尊贵。’”
待续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楞严通议(六)佛陀与梵天的对话(zt)
圆觉经略说(5-6)試論部派佛教時代的人類來源說(ZZ)
楞严赞迷惘者往事书》第三章第X节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第十六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上帝
“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一)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印度奥义书思想
初果到初禅的发起欲界天,色、无色界天 -玛欣德尊者开示
儒释道与落水的希特勒 (转载)“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三)
[合集] 儒释道与落水的希特勒 (转载)“四面佛”是指谁? 宇宙是谁创造的?(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初禅话题: 欲界话题: 大梵天话题: 众生话题: 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