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发帖数: 949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sail (vancomycin),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Re: 网络诗词八病(转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02:11:26 2009, 美东)
不是很清楚。口语素材比较少,难比较。比如说,笔记体的《论语》是否是口语体?《
孟子》显然文学加工的成分比较多,不太像是原生态的口语。
《乐府》里保存了些口语,但有限。比如《东门行》里的“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
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读着就更像是汉时的口语。
魏晋时保存的口语素材多了些,比如世说新语。口语明显与文言有差距。而佛经是另一
个好的例子:佛经翻译偏向于当时的口语,只是后来倾向于四字句。佛经和同时代的文
言的差异,也支持了汉至唐的文白差异。
反正我是倾向于,雅言的表达更接近文言,方言则离文言较远,汉至唐时,文白差异还
是明显的。 | b*****l 发帖数: 9499 | 2 记得读过从语法分析和用词的角度来判研文言文和白话在历代的差异和互相影响的书评
-- 书评么,浮光掠影,比如串钱的绳子。读一读可以用来饭后闲谈时蒙人,但终究不
能学到真东西。更何况当时读得昏昏,现在想来晕晕。
有没有大牛给具体讲一讲历史上的文白差异?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 发信人: bigsail (vancomycin), 信区: Literature : 标 题: Re: 网络诗词八病(转贴)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02:11:26 2009, 美东) : 不是很清楚。口语素材比较少,难比较。比如说,笔记体的《论语》是否是口语体?《 : 孟子》显然文学加工的成分比较多,不太像是原生态的口语。 : 《乐府》里保存了些口语,但有限。比如《东门行》里的“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 : 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 ”读着就更像是汉时的口语。 : 魏晋时保存的口语素材多了些,比如世说新语。口语明显与文言有差距。而佛经是另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