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发帖数: 1785 | 1 别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都这样,侯马曲村遗址发现后,这边发掘清理旁边明目张胆的盗
挖,全村全公社的上,谁敢管。邹衡为了看住侯马晋侯墓地核心区,大过年的还守在工
地,结果居然有人持械上门威胁他,电话打到太原根本没人理,找国家文物局都推不动
山西地方,这已经不是村镇级的人在当保护伞了。说到简,郭店楚简算是研究意义最大
了,这可是出在一个士人级别的小墓里面,还有包山楚简等都在荆门那一块,连片的全
都是楚墓,考古发现后那片的小土包被村民翻了遍,据说出土器物简牍无算,最后实在
破坏的太厉害,中央压地方判了一个村子十几个男的死刑才收敛一些。就现在,直接去
文保单位偷盗盗掘的就没停过。 |
|
|
g******t 发帖数: 18158 | 3 要出钱买他们手里的“文物”,以“校友捐赠”的形式洗白这些“文物”,还要保护好
文物贩子的隐私,不但不能透露他们的姓名,也不能透露他们卖出的“文物”是何时
何地用何种方法取得的,要给我们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 |
|
D*****i 发帖数: 8922 | 4 这个保护文物贩子隐私的规矩,正是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时期定下来的,从1997算起,至少
50年不变。可以想象在西方文物贩子和盗墓贼的日子有多爽。在内地,二级文物以上就
不能自由买卖了。 |
|
g******t 发帖数: 18158 | 5 英国殖民统治者是你爹?他们顶的规矩就是最终规则?
你姥爷才是你亲爹,不要搞错
至少 |
|
D*****i 发帖数: 8922 | 6 清华简是在香港买的。tg承诺香港回归50年制度不变。香港文物交易的规矩,tg说了不
算,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不算,你的疯狗爹、烂逼妈说了也不算。 |
|
c******i 发帖数: 4091 | 7 国内盗墓倒卖文物走私,都有后台和官面的关系,即使是北京市局级别一般都无法插手
调查。 |
|
c******i 发帖数: 4091 | 8 后清的事情就是这样,政府官员的财产都不公开,别的就不用说了。
简的真实性验证,即使缺少清晰的来历,还是可以从文物本身及其文字内容判断的。
无论用何种标准均可,关键是不要双重标准。 |
|
s*******l 发帖数: 597 | 9 只能说如果这两个简是造假的,不论文史方面还是材料技术方面,都得需要中国最顶尖
的人合作,在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支持下才能完成。成本和收益比较远远不相称。 |
|
c***c 发帖数: 21374 | 10 不太可能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得需要多少资金,得需要多少专业人士,得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长期
保得住秘密的 --- 就算背后那位根本不图钱的造假大老板能把这个团队长期养着都没戏 |
|
c***c 发帖数: 21374 | 11 不会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nb的有钱有料的造假大boss,那么他更容易通过在学术界出人头地去赢
得享誉世界的快感,何必舍近求远 |
|
m****l 发帖数: 35 | 12 虽然清华没有对外公布清华简的购买价格,但据简牍专家胡平生说他07年底路过香港时
听闻古董商的报价是150万一批简(详见胡平生《简帛辨伪通论》)。
平均下来一支大概七八百块钱。花那工夫挖空心思组织团队造了两千多支简挣得这个钱
真不划算。 |
|
|
p******o 发帖数: 9007 | 14 人家不是说了吗,整理过程中,一开始可能只算整条简,后来发现某些残片也是独立的
一条简, “包括少数残片”。
另外新闻报道这东西还是以官方正式渠道为主,多渠道报道常会出错和纰漏,这在美国
也是一样。
新闻 |
|
g******t 发帖数: 18158 | 15 把两片或者多片零碎的,根据内容拼成一整片还差不多,那样总数量该减少才对。数量
增加就该把大片的劈成两小片或者多小片才行,有那么整理文物的吗?
多出来四百片,比最初报道的数量多出去19%,增幅可观 |
|
p******o 发帖数: 9007 | 16 数量问题,一开始可能只计数整条的,但是后来发现残条是独立的简条,所以计数增加
。这19%的增量恰恰反映这些竹简的保存状况堪忧。
如果这一捆竹简都整齐一致,反倒是令人生疑。散乱的一大捆,有整条的有残缺的,更
符合经历多年的古墓和后来的盗墓,以及中间的反复倒手等等。 |
|
m****l 发帖数: 35 | 17 清华简的枚数为什么会变动增加何必大惊小怪,这查只要一下清华简的基本资料都有提
到的:
刘国忠《走进清华简》P54:
在照相过程中总共给竹简编了2388个编号,这也是清华简的主要内容所在。后来工作人
员在一些原以为是无字的残简中又发现了文字,总数有100多枚,因此清华简的最终数
量是接近于2500枚左右。
谷歌搜一下过往的新闻报道中也提到:
08年7月入藏清华大学的这批竹简最初鉴定有2388枚包含文字,后经过对残片的红外线
拍照,又发现了一百余枚包含文字的竹简,有文字的竹简数量上升到了约2500枚。 |
|
m****l 发帖数: 35 | 18 清华简整理者的解释是很多残简上的文字漫漶到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了,后来他们用红外
线拍照检查才发现很多原来以为没有字的残片原来是有字的,所以增加了。 |
|
g******t 发帖数: 18158 | 19 这些简来历不明,数量不断变化,由一批人控制,这批人也不屑于提供独立完整的检测
证据链。那么有人置疑一下,说几句怪话很正常。支持者或者逐条加以驳斥辩论,也可
以选择笑笑走开。某些人自己把洋大人定下的保护文物贩子隐私的规矩当成终极规则,
还要指责别人“你们这种见了西人就驯良”,岂不是很搞笑。骂人就是个体力活,先骂
人的也会被人家骂 |
|
g******t 发帖数: 18158 | 20 到底是简条数量增加了,还是简条上的字数增加了?有400条左右的简开始看不到字,
没有算,后来使用仪器又看到字了,所以又算了,是这个解释吗?目前还有看不出字的
空白简吗?也许技术会提高,以后又看见了呢 |
|
g******t 发帖数: 18158 | 21 如果真不划算,就不会有假简了。事实上从90年代中后期,古简出现了一个井喷,那些
突然出现的古简不会都是真的吧? |
|
h***i 发帖数: 89031 | 22 清华简就算真的,也没有很大的价值
不值得花那么多钱
造伪的不能造太牛的东西
伪造数据,上了 科学 自然, 那就等死吧 |
|
m****l 发帖数: 35 | 23 这关洋大人什么事。香港的法律中来源不明的文物收藏和买卖是合法的,所以香港是大
陆盗掘文物的最大集散地,香港的文物贩子是合法生意人,除非香港能重新修法。习近
平也来了解过清华简的情况,香港法律叫他也没辙。 |
|
m****l 发帖数: 35 | 24 清华说残简最后也会出版,是不是如他们所说是文字的墨色褪到非用红外线就看不清的
情况,出版后对照照片你就知道了,你现在胡乱猜测急个毛啊。 |
|
D*****i 发帖数: 8922 | 25 香港文物市场上匿名买家、匿名卖家都是常事,清华买东西,不知道是谁挖出来的很正
常。你有本事去告香港的文物市场保护盗墓贼的隐私,对着清华吼就是bark the wrong
tree。 |
|
g******t 发帖数: 18158 | 26 买卖那一下不值多少钱,后面还要研究很多年呢,只要不揭穿,可以吃一辈子 |
|
D*****i 发帖数: 8922 | 27 井喷就是考古、盗墓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第一个曾侯墓是几十年前挖到的,出了编钟等
等。然后就沉寂了几十年。最近几年接着挖到好几批曾侯墓,你是不是要说是考古队最
近几年连续伪造了好几批曾侯墓?
别把无知当力量。 |
|
|
P**5 发帖数: 7467 | 29 清华简与郭店简有联系。很可能就是被盗走的部分郭店简。
这些大学花大钱买竹简,就是assume买到的是被盗郭店简。 |
|
g******t 发帖数: 18158 | 30 现在简的数量逐年上涨,就此灌个水支持一下老邢的流量,是不是也违反香港基本法了? |
|
D*****i 发帖数: 8922 | 31 反清华简的也可以搏眼球,拿不知哪里的funding,就算现在没拿到,出了名也可以拿。 |
|
m****l 发帖数: 35 | 32 香港的假简很多据说有两万多枚,仿的大多是汉简因为好写好仿啊,有少量楚简是仿包
山的,饶宗颐也挨骗过买了一批发现里面只有十来根是真的,文物贩子搞真搭假,从上
博里头拆出十几根然后搭假的卖。
目前有五批可以确定是真的,上博楚简,岳麓秦简,清华楚简,北大汉简和秦简。浙大
也搞了一批,大家一致认定浙大简是假的。
我说的不划算是清华这种业内人士一看古文字和书法水平吊炸天,形制,检测都看不出
破绽的这种,没人有这水平造出来。 |
|
|
g******t 发帖数: 18158 | 34 台湾史学会funding
台湾史学会理事长怒指“清华简”学风问题
清华简:据百科名片介绍,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人们称
为清华简。“经碳14测定证实,这批竹简的年代是战国中晚期之际,文字风格主要是楚
国的,简的数量一共有2388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
清华简被媒体报道最多的就是再次证伪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一时间,舆论的焦
点也聚集于此。
国内疯炒的“清华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批斥“造假”后,海内外史学专家
纷纷站出来指责,对有关方面的学风和治史作风严辞批评。
《金陵晚报》“风雅颂文化周刊”2月12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独家刊登了中国社
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的署名文章《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该文对“
清华简”的史学价值提出有根据的质疑,对前段时期有人爆炒“清华简”妄称推翻了中
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真实性其意义,进行了逐条驳斥。当日,除本报官网和龙虎网
等在显要位置刊登外,次日的凯迪社区猫眼论坛、天涯论坛天涯杂谈等一批思想性热门
网站,也全文转载。各方面读者反映比较踊跃。
台湾历史学会理事长、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5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6 《中国哲学史》房顶
清华简《保训》献疑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7 《中国社会科学报》房顶
【核心提示】在廓清史料迷障、构建可靠历史的道路上,证伪与证实二者同样居功
至伟。清人阎若璩曾经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
文异同等方面入手,成功破解了《伪古文尚书》这一学术史上的重大疑案。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自2008年以来就备受海内外学
界广泛关注的“清华简”从此揭开神秘面纱。该书包括《尹至》、《尹诰》、《程寤》
、《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楚居》等九篇文献,其中
《耆夜》记载周人征伐耆国(一般认为即历史上“西伯戡黎”之黎国)胜利,回到镐京
文太室举行“饮至”礼的情节。由于涉及先秦诗歌、礼仪、史事等诸多丰富内容,史料
价值重大,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佐证周代史事、检验“清华简”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已达20篇左右。在这
些文章中,多数学者采用“二重证据”的传统方法,力求从正面以新出文献佐证、补苴
上古史事。其中讨论周代礼乐制度者有田旭东《清华简〈耆夜〉中的礼乐实践》、刘光
胜《〈耆夜〉中的周代饮至礼》;考证“西伯戡黎”... 阅读全帖 |
|
m****l 发帖数: 35 | 38 清华简的古文字是什么水平,有人去问裘锡圭清华简的真假,裘老说他没本事造出这种
水平西。李学勤说凭他的学力只能看懂里面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完全都看不懂,
看懂一个字都高兴的不得了。
你有那个古文字水平把海内外那么多搞古文字的学者全骗的团团转,不用造假文字学水
平也足以碾压李学勤和裘锡圭,当文字学的泰山北斗,一辈子不愁名声。 |
|
D*****i 发帖数: 8922 | 39 北大的这个研究近代史出身的,转方向拿funding。
可惜不是北大正牌搞简帛研究的,不然有力多了。 |
|
g******t 发帖数: 18158 | 40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
|
|
m****l 发帖数: 35 | 42 那个吴锐就是半个民科,他跟李学勤是死对头,大家也都知道李学勤支持什么他就反对
什么。私人恩怨这种东西。
房德邻是搞近代史的,他和姜广辉的论证方式来来去去就是一套,用电脑查一下就是某
个词不见于先秦典籍而见于后世,那就是假的。但问题是他这样子是滥用默证,自然结
论不可信,这方面有很多反例。而且还有很多“心证”的东西,所以学术界多数不把他
的举证当一回事。 |
|
D*****i 发帖数: 8922 | 43 你昨天贴过这个吧。学术界也就这三五个人从学术角度来质疑了。洋洋洒洒的,就如同
当年的疑古派洋洋洒洒地说凡是提到五行的古文都是汉朝以后的,结果郭店简一出,顾
颉刚又被鞭尸打脸一回。 |
|
D*****i 发帖数: 8922 | 44 姜还有一个绝招,如果某段话,见于某个传世文献,他又会说造假者是在抄袭。
所以他们的辩伪方法,总结起来就是
1. 简里的东西,不见于古籍,这是伪简在编造。
2. 简里的东西,见于古籍,这是伪简在抄袭。
无敌逻辑。 |
|
p******o 发帖数: 9007 | 45 如果造假的话,干脆就拿着现有的典籍编编就行了,何必要生造字词呢?这种“造假”
逻辑上也过不去啊。 |
|
|
m****l 发帖数: 35 | 47 就怕他没有生字,这些生字会成为真伪很有力的证明
你说造那么多没见过的生字,要是这些字居然还能够和以后考古出土的文献完美对上,
那人要么是神仙要么手里有没人见过的真货。 |
|
g******t 发帖数: 18158 | 48 暂时没有生字没有关系,后来不又多出来400片简,
“很多残简上的文字漫漶到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了”,后来用新技术又能看见了 |
|
g******t 发帖数: 18158 | 49 以下是这里的网友的发言,我引用一下:
----------------------------
下面是对马承源先生的访谈。注意这些都是马先生的亲口表述,没有夸大其词,自证有
罪的可能。
http://www.jianbo.org/Fangtan/zhuyuanqing.htm
从里面我们看出
事件1:
1991年两伊战争爆发时,我正好去香港参加徐氏艺术馆的开幕式。特地去香港文物市场
走了走,结果发现很多新出土文物,其中有大量楚国漆器。当时我就深感我们有责任抢
救这些文物。回来后,上海市政府以及财政部门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从91年对楚国古
玩就有羡慕嫉妒恨之心。并成功说服上海市政府做投资。
事件2:
1994年初,再度去香港时嘱托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希望他特别留意竹简。告诉古
玩商你想要什么是高级别客户比较忌讳的做法。等于吸引人作假。这个马先生可能对张
教授过分信任,失察了。这个失察是不是因为某其他博物馆发掘出竹书类文物,刺激了
马先生的羡慕嫉妒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马先生对张教授的这个嘱托,学术上是有失
严谨的” |
|
g******t 发帖数: 18158 | 50 马承源先生的人品应该没有问题,陈进和周正龙那样的人是不会跳楼的。这个张光裕教
授太可疑了,大主顾的房顶和需求都到位了,目标简如祥瑞一般驾着七彩祥云就出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