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商务印书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4
发帖数: 2617
1
☆─────────────────────────────────────☆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于 (Thu Sep 18 16:19:38 2014, 美东) 提到:
还是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大量进口钢?
☆─────────────────────────────────────☆
afei (afei) 于 (Thu Sep 18 16:23:13 2014, 美东) 提到:
我国军好像直接进口武器

☆─────────────────────────────────────☆
roygreat (Light be with you.) 于 (Thu Sep 18 16:30:17 2014, 美东) 提到:
那时候管钢钉叫“洋钉”
☆─────────────────────────────────────☆
quchudalu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于 (Thu Sep 18 17:46:49 2014, 美东) 提到:
还有倭瓜,番茄,洋葱,胡箩卜.....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本文摘自《读·党史》第2辑,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原标题为“周恩来被黄埔同学搭
救”。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当时,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
义的周恩来亦不幸被捕。如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位名叫鲍靖
中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挺身而出救了他。
1927年4月11日晚,正在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驻地――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工作
的周恩来,突然接到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师师长斯烈送来的急信,请他和工人纠察队副总
指挥顾顺章一起到第二师师部商谈重要问题。当时上海形势已万分紧张,种种迹象表明
,一场严重的反革命逆流即将出现。在场的人都反对周恩来或指挥部其他负责人前往,
认定此信绝对是一个骗局,若真的赴约,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但是,为了谋求解决危
局的办法,周恩来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即便危机四伏,他毅然决定前往。
周恩来等人一来到位于宝山路天主堂的第二师司令部,随行卫士即被缴去了所带的
枪械,一场特殊的谈判随即展开。起初,斯烈很客气,声称请周总指挥来,是要消除误
会,共商合作。可是一谈到保持工人武装、制止流言飞语等具体问题,斯烈便环顾左右
而言他。很显然,他是别有企图,有...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伪问题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伪问题
作者:有毒元素
转帖:wanshi
转帖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观点

我在阅读欧洲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
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
那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
的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
官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
那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
史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
本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
无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6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伪问题
作者:有毒元素
转帖:wanshi
转帖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博博主观点

我在阅读欧洲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
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
那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
的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
官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
那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
史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
本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
无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的过程
海森伯在《物理学与哲学》一书中这样说∶“今天,当人们谈到现代物理学时,首
先就想到原子武器. ……并且都心悦诚服地承认物理学对一般政治形势的影响比以往任
何时期都要大.但是,现代物理学的政治方面真的是它的最重要的方面吗?……·每个
工具都带有用来创造它的那种精神. 因为每个国家和政治集团,不管它的地理位置和文
化传统如何,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关心这种新武器,所以,现代物理学的精神必将渗透到
许多人的心灵之中,并以各种不同方式和老传统联系起来. ”对于某些地区和某种文化
传统,它“将同本地文化的宗教基础和哲学基础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引起全新的
、难以预料的发展”. 现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恰好证实了这个论断.这一过
程是漫长而且充满冲突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传入中国就是一个例证.
1“几何原本”的传入
欧几里得的《九何原本》是意大利传教士耶苏会士利玛窦(155乞-1610)传入中
国的. 利玛窦曾受教于克拉维乌斯(1537-1612,著名数学家,耶苏会士,曾受教皇格
里高里十三世之命,主持了Grcgory历的制订,完成了主要的计算工作). 根据教皇保
罗二世当时向...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控”字当选中国2011年度汉字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汉语盘点2011”年度字词14日在此间商务印书馆揭晓。“控
”和“伤不起”、“债”和“欧债危机”最终脱颖而出,分列年度国内字词和国际字国
际词首位。
“2011年度中国网络推介字词”榜单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
、新浪网、中国青年报联合发布。经过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三个阶段。
主办方表示,此次入选的年度国内字“控”,一方面承接2010年度国内字“涨”而
来,有涨就有控,有涨就需控,一个“控”字反映了政府的努力和百姓的期盼。另一方
面,一系列的“XX控”,更折射出“控”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控”字广为流行,具
有更为轻盈的意义空间和更为斑斓的语言景观。
而对“伤不起”的解读,主办方认为充分反映了网民和媒体对这个词的高度认同。
“XXX,你伤不起!”这近似咆哮似的语言,既承载了全民娱乐时代中个人近乎无厘头
的情绪化表达,更展示了国人那由于种种不如意而变得日益敏感的情绪和脆弱的神经。
“伤不起”的遍地开花,既是当事人伤痕赤裸的展示,也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呼唤。
国际方面,“债”和“欧债危机”领衔国际年度字词,国人对全球问题的关注焦点
可见一... 阅读全帖
i****k
发帖数: 4085
9
编者按:
语文教育及其背后更深广的母语教育,是一个不会也不应过时的话题。近一百年前
的国语老课本,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共和气象,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风。从臣
民到国民、公民,如何在少年时期养成独立之人格,如何在共和社会中安身立命?年末
的最后一期冰点特稿,我们刊发教育学者王丽的这篇文章,作为对辛亥革命一个小小的
纪念,当然,也作为对当下教科书一番恳切的期许。
本世纪初,我曾参与过某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期间的经历可以用“痛苦
”两个字来形容,幸而不多久就逃离了。
后来当我第一次见到重版的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和世界书局这3套民国小学国语老
课本时,那种惊喜如逢离散多年的亲人,心里说:哦,这就是我亲爱的母语啊!如此优
美、如此典雅、如此亲切。
透过那一帧帧工笔线描的插图、一行行竖排的繁体字、一篇篇隽永的课文,作为一
名语文教材编写者,我仿佛重新发现了汉语的美,呼吸到来自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新蓬勃
的气息。并且,这3套老课本也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国时期不少人念
完小学之后,便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
中国韵味,潜移默化审美观
老课本第一眼吸引我的与其说是内容,不如...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0
战争与革命:何新论朝鲜战争和20世纪
(本文首发于1988年《自学》杂志,收入何新著《孤独与挑战——我的奋斗与思索》,
1997年出版)
战争与革命
何新论朝鲜战争
【共和国从百年耻辱中兴起】
我出生的年代,是新中国诞生的年代。共和国在我出生日之前84天成立。
因此,我生命的全部成长历程,生活的全部欢乐与痛苦,幸福与磨难,注定地与共和国
的成长历程同步。
要认识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必须理解诞生和塑造了我们性格的那一整个时代。马克思
讲得对:就人性而言,那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其现实性而言,人性乃是其
所依赖的全部社会关系的综合。
我降生的这一年代,是中国大地上还沐浴着革命风暴和战争火焰的时代。
中国革命之父毛泽东曾指出,1949年胜利的中国革命,是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
继承。而俄国革命之父列宁则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政治
继承。
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人类历史中,这三次伟大的革命像三座火山一样骤然爆发而深刻改
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949年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不是历史变迁中的偶然戏剧性产物。如果我们深入追溯这
一革命的生成与壮大,会意...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1542
11
陈云: 1934年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陈云(1905年~1995年)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
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05年6月13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2岁丧父(陈梅堂)、4岁
丧母(廖顺妹),由裁缝出身的舅父(廖文光)抚养。1919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无法
升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8月任商务印
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后为职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
利。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历任中共青浦县委
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
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0年和1931年先后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1931年5月担任保卫中共中央机关安全的中央特科书记;9月任临时中央领导成员。
1932年担任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2
“麦金德悖论”与英美霸权的衰落
2012-11-02 17:03 作者:张文木
24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麦金德悖论”与英美霸权的衰落
时间是作品的终极裁判
“西进”,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新论
今日,中日的“百年国运”在此相交
俄罗斯入世机遇挑战并存
关键词:
地缘麦金德霸权衰落心脏地带世界扩张
19世纪末,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的地缘政治学说在英国流行。
1887年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宣读《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1904年又宣读《历
史的地理枢纽》。前一篇论文在当时的英国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
后一篇论文则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15种书并列,被称为改变世纪的“巨著
”([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前言》,商务印书
馆2007年版。)。英国牛津大学还为麦金德专设为期5年、薪水丰厚的讲师席位并于
1899年设立地理系,聘... 阅读全帖
y*h
发帖数: 25423
13
传说中北京有个神秘的地方,无论是在国产纸质地图还是电子地图上,它都是不存在的
。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做:西郊机场。
让我们在百度地图上输入西郊机场,搜索的结果如下:
看到没有,图上显示的这些标明“近西郊机场”的搜索结果在西四环外围成一个大圈,
中间包着一大片没有标注任何地物的地区,这就是西郊机场。不但在地图上找不到此地
,而且机场附近一带的地名也没有与西郊机场有关的,我们只能通过这些“近西郊机场
”的搜索结果来感知它的存在。
西郊机场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外出的专用机场,外宾来访专机也大多
降落在这里。这也是它几十年来一直在地图上保持神秘状态的原因。不过现实不是随便
能掩盖的,北京的居民大都知道西郊机场的存在,整天的飞机轰鸣瞒不了任何人,附近
的路牌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它的存在。
国内的地图上没有西郊机场,国外的是否也这样呢?我们再看看谷歌地图:
在谷歌地图上我们可以一睹西郊机场的真容。
由此可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城市边缘一个如此明显的机场,想通过在地图上将
其抹去的办法不让世人知晓它的存在,是十分幼稚的。你可以把它从国内出版的地图上
抹去,但天上飞的外国卫星你是管不了的。...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4
http://news.sina.com.cn/c/2013-05-21/165827185987.shtml
2013年05月21日16:58 《红旗文稿》
(作者:杨晓青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和学界有关“宪政”的呼声抬头。有人认为,西方宪政是现代
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有人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打出“改革已死,宪政当立”
的旗号,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主张,认为“中国梦即宪政梦”;
还有人论述了“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可见,宪政话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论题,
而是必须回答的现实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
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
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在今天仍
然极具现实针对性。
一、对两种基本制度架构的比较
作为西方现代政治基本的制度架构,宪政的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属于资本主义
和资产阶级专政,而不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15
2013年05月21日16:58 《红旗文稿》
作者:杨晓青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和学界有关“宪政”的呼声抬头。有人认为,西方宪政是现
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有人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打出“改革已死,宪政当立
”的旗号,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主张,认为“中国梦即宪政梦”
;还有人论述了“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可见,宪政话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论题
,而是必须回答的现实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
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在今天
仍然极具现实针对性。
一、对两种基本制度架构的比较
作为西方现代政治基本的制度架构,宪政的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属于资本主义
和资产阶级专政,而不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这从对两种基本制度架构的比较即
可看出。
1. 宪政以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17、18世纪资
产阶级在自...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2285
16
杀气腾腾,献血淋淋啊。
《经济观察报》近日发表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文章《破解<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问》。
胡德平在文中指出,今天中国又有人重读法国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是对
那种“告别革命”思潮的一种反省和考问。中国人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牺牲,无法令人忘怀。我国革命在1949年已告结束,但绝不可忘记
过去的革命!为了不再发生革命,我们要以前辈的勇气、决心和智慧,参加今日中国的
改革。
胡德平认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必须以极大的勇气,谦逊的态度,继续研究社会主义国家
的国家学说及其相关知识。而托克维尔在国家学说方面对马克思的研究有相当的帮助。
所以,《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和学习。
以下为原文内容:
近两年,不少朋友阅读了法国托克维尔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各种评论很多。
这些评论大多和我国改革挂钩,因而引起我的兴趣。在这里谈点学习心得,希望听到批
评意见,以提高对当前我国改革事业的认识。
革命是否是不识好歹
托克维尔在书中经常反问自己,为何“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压迫)感受最轻的地方
爆发?”“何以繁荣反而造成大革命的到来?”“何以减轻...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方古代历史大部分出于伪造
西方古代历史大部分出于伪造-须以批判眼光重新认知世界历史
作者:周渝民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多年
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术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那
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的
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官
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那
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
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本
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无
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或者说是犹如...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8

老将跑你说得那个网站自慰去了
作家李迎兵
商务印书馆新版13年《新华字典》在解释“自”这个字的时候,删除了以前版本关于“
自由”和对“自由”的解读。请问商务印书馆砖家们,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想把
这个民族往死路上领吗?没有基本的自由和权利,谈何文化创造?
w*********g
发帖数: 30882
19
“麦金德悖论”与英美霸权的衰落
2012-11-02 17:03 作者:张文木
27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邮件 复制网址 收藏夹 打印 更多
相关阅读
英媒:中国玩地缘政治要先补历史
英媒:中国奇迹不足以打破美国体系
军售西方,必须是土耳其
在中亚“三不”,中国拒绝帝国思维
中国未来会吞并哪些地盘?
中国已成名副其实“中央之国”
关键词:
地缘麦金德霸权衰落心脏地带世界扩张
19世纪末,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 Mackinder)的地缘政治学说在英国流行。
1887年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宣读《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1904年又宣读《历
史的地理枢纽》。前一篇论文在当时的英国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
后一篇论文则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15种书并列,被称为改变世纪的“巨著
”([英]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译者前言》,商务印书
馆2007年版。)。英国牛津大学还为麦金德专设为期5年、薪水丰厚的讲师席位并于
1899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0
张文木:俄罗斯国家兴衰规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字号:小中大2014-03-27 07:27:45
更多
59
关键字 >> 俄罗斯中国俄罗斯国家战略能力地缘政治极限底线国家战略旧文存照
【本文原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今日仍颇具现实意义,观察者网特转
载全文,以飨读者。】
一. 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
俄罗斯民族从蒙古人那里汲取了巨大的扩张能量并因此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国家版图,这
个版图曾从波罗地海沿岸直抵阿拉斯加,横跨东经20度到西经145度之间。但也正是由
于这过于巨大的国家版图使俄罗斯人在历史上不堪重负,以至从19世纪60年代后开始一
次次后退收缩。收缩总是较多地发生在离其政治中心——莫斯科——较远的远东部分。
俄罗斯莫斯科
俄罗斯莫斯科
俄罗斯比较自觉的因而也是和平的收缩发生在1867年3月30日,俄罗斯和美国以720万美
元成交正式签订了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的协议。1在当时的俄罗斯看来,出售阿拉斯加
既赚了些钱,又赢得了与美国基于共同反英立场的友谊。在此之后,俄国便出现了被迫
因而也是流血的收缩。先是1905年败于日本并被迫在与日本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1
中国人早就搞了
你不知道?
商务印书馆的,世界名著系列,不过,偏文哲
理科工科这些,就不是商务印书馆的事情了
w*********g
发帖数: 30882
22
考虑到中共政府所控制的中国领土的数量和这一控制的稳定性,同时又考虑到国民党人
只控制了中国领土的一小部分以及它控制的脆弱性,在目前形势下,承认中共政府是中
国事实上的政府,并不能被视为有违国际法的原则和实践。可以断言,国民党政府在中
国的抵抗现在显然已无望,它在大陆上对任何中国领土的控制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在这
种情况下,贝文先生 认为,给予中共政府事实上的承认在法律上是正当的。
英国的对华承认态度 对一些欧洲国家及英联邦等国家产生影响。1949年底和1950年先
后有缅甸、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亚洲国家和挪威、丹
麦、芬兰、瑞典、瑞士、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国家率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了五十
年代到六十年代,美国在中东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及东南亚的印支半岛全面挤压英法
势力的同时又与苏联开始全球争霸。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包括英法在内的世界反美反霸的
浪潮。六七十年代,原英法殖民地纷纷独立,建立独立主权国家。此间新独立的国家,
尤其是非洲地区新独立的国家大多并没有追随不可一世的美国,而纷纷率先承认中华人
民共和国,此间,中国与非洲的外交关系增幅最大,以至在联合国内对美...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转载)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转载)
楼主:大旗卷西风 时间:2006-05-21 09:45:00 点击:871 回复:16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
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
那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
的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
官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
那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
史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
本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
无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6
俄罗斯一直以来的意图,其实都是想获得温带的出海口,获得天然不冻港,好加强同世
界的联系,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开路。
一. 俄罗斯国家力量的三级底线及其分布规律
俄罗斯民族从蒙古人那里汲取了巨大的扩张能量并因此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国家版图
,这个版图曾从波罗地海沿岸直抵阿拉斯加,横跨东经20度到西经145度之间。但也正
是由于这过于巨大的国家版图使俄罗斯人在历史上不堪重负,以至从19世纪60年代后开
始一次次后退收缩。收缩总是较多地发生在离其政治中心——莫斯科——较远的远东部
分。
俄罗斯莫斯科
俄罗斯莫斯科
俄罗斯比较自觉的因而也是和平的收缩发生在1867年3月30日,俄罗斯和美国以720
万美元成交正式签订了向美国出售阿拉斯加的协议。1在当时的俄罗斯看来,出售阿拉
斯加既赚了些钱,又赢得了与美国基于共同反英立场的友谊。在此之后,俄国便出现了
被迫因而也是流血的收缩。先是1905年败于日本并被迫在与日本签订的《朴次茅斯和约
》中让出其在朝鲜和中国的特权,并将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割让日本。
1917年沙俄帝国解体,从1918年初至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在国内出现了分裂以及
有外国武装势力支持...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唐皇室及其氏族与先世考辩 ZT
注释:
[1]参看刘盼遂《李唐为蕃姓考》,载《女师大学术季刊》第1卷第4期;《李唐为蕃姓
续考》,载《女师大学术季刊》第2卷第1期;《李唐为蕃姓三考》,载《燕京学报》第
15期。王桐龄《杨隋李唐先世系统考》,载《女师大学术季刊》第2卷第2期。
[2]原载1931年8月《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叁本第壹分。
[3]原载1933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叁本第肆分。
[4]原载1935年12月《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伍本第贰分。
[5]原载1936年12月《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陆本第肆分。
[6]《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页312。
[7]《三论李唐氏族问题》,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页346。
[8]《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1943,页8。
[9]《李唐氏族的推测后记》,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页344。
[10]《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1943,页12。
[11]《李唐氏族之推测》,页327。
[12]《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页331。
[13]《李唐武周先世事迹杂考》,载...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2570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是非常想学好英语的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这是毛对学英语的态度。
学好英语,等于打开了了解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往小了说,各种文献资料;往大了说,
另一种思维方式。
---------
zt:
学英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于一九五四年秋到毛泽东办公室担任他的国际
问题秘书,前后有十二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秘书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帮助他
学习英语。从那以后,二十年过去了,但毛泽东学习英语的生动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最近我查阅了毛泽东生前阅读过的英文书刊,访问了一些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并查
阅了我当时的笔记,以便使我的回忆和叙述更真切一些。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并主张把学习本国语言和学习外国语
言,学习现代汉语和学习古代汉语结合起来。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倡干部学习外语。一九五八年一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中,他建议在自愿的原则下,中央和省市的负责同志学一种外国文,争取在
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达到中等程度。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初期,他重申了这一建议。在
七十年代,他还提倡六十岁以下的同志要学习英语。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廖保平:隋炀帝死要面子毁江山
http://hx.cnd.org/?p=129781
历史上的帝王大多爱面子,喜欢搞大场面,其中一位要数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先生,
此君统治之时,恰逢国力强盛。
强大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说,“炀帝即位,是时户口益多,府库盈溢”。(《隋书·
食货志》)。
“户口益多”到什么程度?可以看一组数据。北周时,人口只有9009604人,隋炀帝大
业二年,人口一下子跃升到46019956人,增长了五倍。(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1940年版)
所谓“贞观之治”时的人口与隋炀帝早期比起来,都要逊色很多。“隋炀帝登基就有
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达夫、施奇等编
著《创造财富的经济名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7月版)如果国家没有一定的财力,
就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隋朝的“人口红利”相当可观。
“府库盈溢”又到什么程度?《通典》卷七《食货典》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
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
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富。”
《贞观政要·辩兴亡》里所说:隋氏“计天下... 阅读全帖
h**z
发帖数: 9751
30
消息和数字来源,当时国内外媒体书籍都有记载。你他妈替你倭爹不承认,不怕遭报应么
http://www.qinghistory.cn/qsyj/ztyj/zwgx/2006-06-27/25610.shtml
【参考文献】
[1]陈东.评贾逸君《甲午中日战争》〔A〕.光明日报,1956.02-02.
[2]大谷正.近代日本的对外宣传〔M〕.东京:日本研文出版出版1994.234-237,184.
[3]甲午旅大文献〔C〕.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89,71、76,178,174.
[4]龟井兹明.甲午战争亲历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204,187,209,
160,200,199、203,203-204,204,199-200.
[5]中日战争(续编)〔C〕.北京:中华书局,1993.第6册,390,203,402,395,396、399,
397,396-397,404-405,190、294,190、294.
[6]日清战争实记〔C〕.东京:博文馆,1894.第8编,109.
[7]有贺长雄.日清战役国际法论〔M〕.东京:东京陆军大学校,1896.107,1...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8873
31
从日本所著侵华战争相关著作中不难发现,国共争议最激烈的抗战领导权问题对日本根
本就不是问题。作为中国唯一的政府,国民党是唯一的领导者。然而谁才是抗日战争的
主力,日本人有了180度的转变。
在日本开始战争时,日本官员与军部虽然注意到了中共的抗日热情,但毫无疑问,国民
党军队才是他们对手。
从《大本营陆军部》一书中可以发现,国民党中央直系军队的战斗力,尤其中坚军官强
烈的抗日意识和斗志,绝对不容轻视。面对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的顽强死守,书中慨叹
“尸山血海,非日军所特有”;1939年底开始的冬季攻势乃“中国军攻势规模之大,斗
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均属罕见”,是“整个中国事变中陆军最暗淡的时代”;策
应对香港作战的第二次长沙作战,因薛岳的血战令日军“部分将士的必胜信念发生了动
摇,需要年余始能恢复”。
相较对重庆军的周密部署,大本营对中共并不重视,因为与苏联的联系,日军大本营一
直强调的是防共,斩断可能出现的红色通道。而早期中共也没有显示出强大的战力,只
有一直与中共缠斗的华北方面军备受困扰,“敌人擅长谍报工作,善于退避、潜伏”,
“击败重庆军并不难,而对付采取退避分散战术的中共军却不容...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3735
32
在我面前放着两本书。一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另一本是约翰·
密尔的《论自由》。《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论自由》出版于1859年,两书相
距11年。这两本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小书,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几乎整个人类的政治思
维和政治行为。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政治实践因此而分为两种:一种信奉共产主义
思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另一种崇尚自由理论实行民主政治。前一本是共产主义运动的
经典,后一本是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石。20世纪的世界曾一度由这两本书所生发开来的思
想和制度,分化为互相对立的两极。一直到20世纪将近结束的时候,这种两极对立的局
面才因为苏联的瓦解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有所改变。但在许多方面,由这两种观念而形
成的思想与体制上的对峙依然存在,依然成为人们思想和政治冲突的主要分歧。从18世
纪中叶到21世纪初,150年过去了,许多政治事件也已尘埃落定。或许,现在是可以比
较客观冷静地来重读这两本小书,比较一下这两本书作者的思想差异,梳理一下这两种
不同思想的脉络的时候了。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俳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
特涅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团中央发声追问:扒皮以“古希腊”为幌子的欧洲伪史!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大观 > 诸玄识 何新 · 2017-12-04 · 来源:团中央学校部
· 浏览数:5519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风流人物辗转于朝野江湖,“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互联网,拓展了今人抒怀发泄的无限想象空间,虽然乱草丛生荆棘密布,却也藏龙卧虎
高人云集,披沙简金、剖璞采玉,俯拾皆是。
回顾一篇2002年4月源自网络的文章,时隔十五年,作者当年的钩沉索隐发幽烛微,愈
发彰显出其深厚的考证底蕴,也充分证明了,欲沧海拾遗珠,则须“持论必执其中,实
事必求其是”。
关于西方历史的真假问题(请高人解答……)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多年
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那些
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的人
、事、言的“直言”记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美关系的简明历史脉络
中美关系的简明历史脉络——纯粹利已主义的民国篇
分享到:
时间:2018-03-22 09:30
•来源: 微信公众号“云泊天兮”
•作者: 云泊天
•浏览:103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所有的美国援助,都有着太过于强烈的功利心了。美国在前期支持日本打中国,到后期
支持中国打日本,这中间有多少是可以扯上崇高与伟大的?这又有几何值得中国人为之
念念不忘吗?
对日宣战之前
民国时期美国主要是以利用中国为主
随着辛亥革命的暴发,中国民众的意识逐渐觉醒,炮艇殖民引起的副作用越来越强。再
加上西方欧洲本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他顾。再加上随后
到来的经济大萧条,帝国主义军事干涉中国力不从心,大多转为贸易攫取与培植代理人
。中华大地成了西方的利益工具与赚钱机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逐步强盛
,渐渐取得列强殖民中国的主导权。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无力顾及
中国,及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日本取代战前的德国并独占中国9...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https://www.jianshu.com/p/2d4dc9229d07
宋剑平
2017.12.03 11:23
(相信博学的费老会原谅晚生的异论,对费老理论的念念不忘应该是对老先生最好的缅
怀吧,同时也希望同仁指正我的观点,共步老先生们走过的求识之路。)
费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已成为我们研究的定式,但如果以概念来检验概念,
我觉得费先生忽视了“民族”和“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的政治属性和形成的历史,这两
个词汇真正涵义和国人习惯的望文生义式的理解大不相同,“以为民是人们,族是种族
,民族就是一国之内的许多不同样的人民,于是血统和语言自成一格单位的他们称之为
一个民族,甚至宗教和文化自成一个单位的他们也称之为一个民族,而同国之中就有了
许多的民族出现。”(1)“多元一体格局”实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描述,如果用来描述
“中华民族”这一政治词汇,会造成理论和政策的混乱,严重的会埋下分裂的种子。
一、对“民族”概念的理解错误
早年,针对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提出“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的观点,
费先生发表了《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指出少数民族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受到尊重,
不同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论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技术转让与军售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 第一期 作者:忻怿 时间:2018-07-03
11 0 中美关系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timg.jpg
[摘要]美苏关系“缓和”希望破灭后,卡特政府深化美中防务关系,践行“有限武装
扶华”政策,向中国出售军用装备。里根政府认定中国为“友好非盟国”,开始向中国
出售武器,美中防务关系进展迅速。除了“联华制苏”的现实主义功用,里根政府对华
技术转让与军售亦体现了其自由主义的战略思维,成为美国谋求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引
导中国“美国化”变革的政策工具。但基于既扶华又控华,既有限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
又防止和遏制中国崛起的矛盾心理,里根政府就对华军售制定了相关底线,凸显了美中
防务关系的有限性。美国对华技术转让和军售与中国独立意志之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美
中防务合作必然终结。
继卡特政府推行“有限武装扶华”政策后,里根政府扩大对华转让军民两用技术并开始
向中国出售武器。除了“联华制苏”的目的,里根政府对华军售亦体现其自由主义的战
略思维,包含着谋求中国“美国化”变革的战略目的。同时,美国对华军售亦存在底线
,凸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作者:关增建
来源: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摘 要:明末清初,在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的影响下,中国计量领域出现了一些
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的出现,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相接轨,它们的出现,标
志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
明末清初,中国传统计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计量领域出
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单位,以及新的计量仪器,它们扩大了传统计量的范围,为新的计
量分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新的计量分支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它们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传统计量开始了向近代计量的转化。这一转化,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促成的

一、角度计量的奠基
中国传统计量中没有角度计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可用于计量的角
度概念。
像世界上别的民族一样,中国古人在其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不接触到角度问题。但中
国人处理角度问题时采用的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办法,他们没有发展出一套抽象
的角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统一的角度体系(例如像西方广泛采用的360°圆心
角分度体系那样...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日本每在中国杀死100万人 其中54万4千就是美国资本害死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8 13:49:23 2020, 美东)
https://kan.china.com/mobile/article/736022.html
瞭望智库 2020-2-19 05:16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坚定有力的
盟友”,“美国旗帜鲜明地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些观点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事实究竟是否如此?
我们甚至无需去“扒”什么内幕或者绝密档案,从公开的历史资料中,就能寻找到答案。
文|殷杰
编辑|黄俊峰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
,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给寄望于自己的国民政府当头一棒
中国抗战的起点,应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抗战持续时间长达14年之久。
“九一八”是国耻,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如今人们多纠结于“不抵抗”的电...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日本每在中国杀死100万人 其中54万4千就是美国资本害死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8 13:49:23 2020, 美东)
https://kan.china.com/mobile/article/736022.html
瞭望智库 2020-2-19 05:16
文|殷杰
编辑|黄俊峰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
,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很长时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坚定有力的
盟友”,“美国旗帜鲜明地站在正义的一方”。
这些观点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事实究竟是否如此?
我们甚至无需去“扒”什么内幕或者绝密档案,从公开的历史资料中,就能寻找到答案。
1 **** 给寄望于自己的国民政府当头一棒
中国抗战的起点,应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抗战持续时间长达14年之久。
“九一八”是国耻,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如今人们多纠结于“...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2015年05月11日18:23
这组战地影像,是日本读卖新闻社的记者从8月下旬开始随军拍摄的,从日本人的视角
记录了日军攻占上海的过程。这些影像的背后,是70万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守疆卫土的
悲壮与豪情。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以付出伤亡29万人的惨重代价,粉碎了日本
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于1937年8月13日打响,导火索是发生在8月9日的“虹桥机场事件”。此时北
平和天津已经沦陷,在北平沦陷后的第二天,即7月30日,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就向
蒋介石提出:先消灭驻扎在上海的日军,以绝后患。图为8月下旬,上海军工路上的日
军敢死队。
1937年8月12日,张治中率国民党精锐87师、88师及两个重炮团共2万多人到达上海。此
时,上海驻扎着日军6个大队的海军陆战队及其他武装共4000多人,位于虹口的海军陆
战队司令部和位于杨浦军工路的公大纱厂为其主要军事据点。图为上海军工路上受伤的
日本兵。
张治中部队本想在日本援军到达上海之前消灭日本驻沪部队,稳定大后方后再北上抗日
。但是,驻沪日军凭借其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坚固的工事,使中国军队屡攻不下。再加上
蒋介石错误的指挥策略,寄希望于...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41
来自主题: RisingChina版 - 西方古代历史大部分出于伪造
西方古代历史大部分出于伪造-须以批判眼光重新认知世界历史
作者:周渝民
我在阅读西方有关历史著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多年
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术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著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著作往往是由那
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的
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
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官
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那
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
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本
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著作的“信史”本质无
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或者说是犹如一团乱麻,不仅
中国...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国家档案解密“三年自然灾害”饿死3755万(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30 19:39:45 2015, 美东)
过往通称“三年自然灾害”的档案资料,经过整理编辑后,已改为《一九五九年至一九
六二年全国各地非正常死亡情况》、《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全国粮食、钢年度实际
产量情况》,正式解密,对外公开。
该项国家档案解密“因饥饿死亡的原始数据是3755万”。和杨继绳在《墓碑》一书中估
计的至少饿死3600万,非常接近。
据悉,早在2005年,中共政治局经两次讨论,对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下令解封。但
又严禁公开,只准有限的高干接触这些档案。
比如规定要专业部门对口,经省委宣传部核准,省政府新闻办、人事部门核准;并规定
解封档案材料一律不作新闻、政论、宣传用途;还规定获准审阅解封档案部门、人员要
登记备案,还严格限制在厅局级或以上干部,等等。
但是,目前该项数据2009年起在网上疯传。 以下是摘自该档案的原始资料:
五九年... 阅读全帖
t**********3
发帖数: 12623
43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袁腾飞给日粉科普一些知识
1932年日军轰炸上海,直指商务印书馆,总厂全毁,东方图书馆几十万书籍片纸无存,
焚书的纸灰在空中飘浮。这是自火烧圆明园以后,最重的文化惨剧。一位日军司令说:
“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以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
构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D**********R
发帖数: 25234
44
初中
种类 书名 定价 出版日期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当当链接
文史哲
《最佳少年文学读本-初中卷三册》 36/三册 7/1/05 方卫平 选评
小学高年级也可以读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30893

新语文读本:初中卷-全6册/修订版/值得我们和孩子读一辈子的书 38/六册
2007.3.1 钱理群,王尚文 等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选文不够新颖,但是比较全面和经典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39530

时文选粹(第1辑)——智慧阅读系列丛书 9.2 2009.6.1 王玉强 主编
南方出版社
内容丰富质量好,读者评价高的一套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19704&re...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45
书单。价格是图书定价,真实进价要比这个便宜不少;如果需要看购书明细的话,我可
以跟国内义工要一份。
再次感谢大家对OCEF的支持,感谢大家对孩子们的帮助!
--------------------------------------------
2012年12月 天下溪发书 533册
图书编号 册数 书目名称 总码洋 出版单位
ISBN
7308 1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28.00 湖南文艺
9787540446260
7724 1 丛林守护神(《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18.00
中国少儿 9787500794035
5567 1 战马(迈克尔·莫波格|著) 16.00 南海出版
9787544249713
3049 1 夏日历险(国际大奖小说升级版,09B1H) ...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36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回国琐事-图书市场
西单王府井这样的书店就是看着很繁荣,不管是人还是书,不管是不是虚假繁荣。我不
是很喜欢这样的书店,就是觉得太闹了。
其实北京很多特色书店,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去海淀那一片的光合作用,万圣,风入松
,还有北大校内的野草,汉学什么的,也去过你说的单向街,那时候还在圆明园很幽静
的一个小院子,现在听说是搬家了。其他还有什么读易洞,第三极,三味书屋,专门卖
绘本的墨盒子什么的,隐藏在北京的各个角落,都很不错。
后来离三联很近,去的最多的就是三联书店,那里人也很多,但是却不是很吵,这里的
人文社科类的书比较多,特别是三联版的新书,环境也很轻松自由。抱上一堆杂志书籍
,运气好的话可以找到一个空凳子,坐下来慢慢读。人多的时候就蜷缩在楼梯上,角落
里,反正大家都是爱书人,不用担心会被打扰。同一条街上有另外一家商务印书馆涵芬
楼书店,我去的相对少,基本上都是逛完王府井或者从人艺小剧场出来等车的时候顺便
进去遛一圈。这家店的精华是在地下一层,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和三联的专区,还
有很多文学和哲学的书籍。书店里很安静,环境也很好。
wh
发帖数: 141625
4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魔变——读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他说列士传里写的,说吴越春秋是东汉成书,列士传是西汉成书,而且刘向看过的东西
比赵晔看过的靠谱。我查到列士传写的是“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晋伏滔《北征记
》说是魏王,三王陵在魏都宋城县西北四十五里,今河南境内。《汉书》魏张揖注司马
相如《子虚赋》说:“干将,韩王剑师也。”给iliad看百度条文:
http://baike.baidu.com/view/68568.htm
1.《列异传》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为三卷,魏文帝撰。后来此书亡逸。鲁迅《古小
说拘沈》辑本铸剑故事这一则录自《太平御览》卷第三百四十三。然《太平御览》卷第
三百四十三“兵部七十四·剑中”所辑录之文并非曹氏撰《列异传》,而是汉刘向所撰
《列士传》逸文。其文如下:
《列士传》曰:干将、莫耶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
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
。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
。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於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5804
48

http://paper.i21st.cn/story/58214.html
姓名:林纾
生卒:1852.11.8 — 1924.10.9
籍贯:福建闽县(今福州)
简介: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号冷红生,晚称蠡叟、践
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系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以依照他人口
述又不失原著风貌翻译西方名著而著称于世。
天下文人之脑力,虽欧亚之隔,亦未有不同者。
译《茶花女》初露锋芒
林纾自青年时代起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若要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进入中年后
,他“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
然而,作为不谙外语之士,林纾涉入译界却是一个偶然,他的译作如此风行也在人们的
意料之外。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1897年,时逢他的母亲和妻子接连去世。船政学堂的魏翰、王寿昌等
几位友人为帮助他走出丧亲之痛而邀他共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
一请求,与留法回国的王寿昌合译法国作家小仲马所著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在
翻译时,并非机械地记下王寿昌的口译,而是运笔写出“信、达、雅”的文言。这本妙
语连...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
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
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他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他译为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因为
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
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钟书的“饱蠹楼书记”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廿五年(一九
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
,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第二册有题辞如下:“心如椰子纳群书,金匮
青箱总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无鱼。(默存题,季康以狼鸡杂毫笔书于灯
下)”这都是用毛笔写的,显然不是在饱蠹楼边读边记,而是经过反刍,然后写成的笔
记。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
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钟书读书做笔记成了习惯。但养成这习惯,也因为我们多年来没个安顿的居处,没地方
...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50
参考文献: [1] [英]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85。
[2]Thomas Hill Green, ‘The Word is Nigh Thee’, in Works of Thomas Hill
Green, vol.3, edited by R.L.Nettleship, London: Longmans, 1888. [3]Thomas
Hill Green, Prolegomena to Ethics, edited by A.C.Bradley, M.A fifth edition,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07. [4]Thomas Hill Green, ‘Lecture on
Liberal Legislation and Freedom of Contract’, in Works, vol.3, 1888. [5]
Thomas Hill Green, ‘Lectures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Obligation’,
in Works, vol.2,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