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妄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9
发帖数: 2766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是“勾牵无碍”连起来读的吧。
基本上就是说高僧他七世来回,要证了。证之前留给石野一段话。曾经,高僧是不是错
呢?
高僧当初没选择护住千里山川,而选择找梅氏兴师问罪,其中自然因为梅氏曾拒绝他使
用青冥镜助他复寺的原因。梅氏是说绝不用青冥镜动山川之气的。所以一旦山川动荡,
他倾向于立刻去问罪,而不是本能的去护住地气。
这其中,夹杂着一点私心,即使这私心也只是为了宣扬他佛法一脉。
说到这,类似与SeeU因为曾发贬大乘扬小乘的贴,被Yisu喝止,而到了论及Yisu扯板斧
公正与否的事情上,SeeU就出来质问Yisu一样。
且往高尚假设去,假设我们都没有小我的私心,没有小我的记仇心。
高僧是怎么说这件事的呢?
梅氏自裁,虽然过不在于梅氏。高僧会因此觉得有罪吗?尚云飞说,高僧对梅氏无过,
但是欠千里山川的(高僧也已经还了这债)。高僧因为对河山当时无作为,而有错。质问
梅氏,其实无可厚非,因为梅氏有约看护好青冥镜在先。
高僧觉得哪里错了呢?自己一心发扬自己佛法一脉,属于有欲勾牵,因为自己想得到而
引起了伤害,所以这并不合修行。得而無傷,才是修也。
还有,对于和尚而言,如果大家都吃素念佛,这是大家的福...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字大明咒中的性用语
现在大家议论密法里双修到底怎么回事,全是看书自己猜想,没一个真正见过双修怎么
修的。我也没见过,但双修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维摩诘经》中说:“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
痴性,即是解脱。”
《圆觉经》中直接说了菩萨入了如来随顺觉性,“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
,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
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
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
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
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
断其首,首巳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3
自以為护法而实為谤法,下恶道的话, 实在可怜
本版Tippi 為例, 因本身不懂佛法, 无力深入经典, 学人人云亦云, 竟与转贴出萧平实
(佛教正觉同修会) 為附佛外道一文, 理由為 :『把第八识阿赖耶识当作真心,以触证
阿赖耶识為明心,见到有两个心:真心、妄心,主张就算成佛,还是真心、妄心并存。』
愚痴之人, 学佛不看佛经, 把位宏扬唯识的真善知识谤為附佛外道, 枉送自身法身慧命.
Tippi虽因本身知见不足而误犯谤佛, 谤法, 谤僧之业, 為免大眾不明就裡, 造了恶业
还不知道為什麼, 以下先简单举例经文教証如下 :
1.『星云法师浅谈阿赖耶识(人间福报)
各位读者,大家吉祥!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
鼻识、舌 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
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著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
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
2.『《大乘入楞伽经》卷6〈10 偈颂品〉:「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於能所取、
我说为真如」(CBETA, T16, no. 672,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4
谢谢师兄!
我看了一下你说的密宗心法,感觉与别的心法差别也不是太多。其中我感觉突出的有两
点,一是强调了一定要遵守的严厉性,二是采用了咒语作为定神的手段。
前面我给师兄的回帖,其实已经想点一下师兄,我说的那个共鸣,其实指的就是念佛与
持咒所产生的效果。我对共鸣很熟悉,知道借力的效果,也深知借力不等于从心态的角
度成就了。这就好比借来的是清水,你总是用那清水去对付你自己的问题,让那清水不
断地流,你就不容易感觉到自己表面标示出来的问题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
不是你自己生产出来的,是借来的。我们修到最后的境界,一定是什么提醒都不用做,
也依然好好地呆在那里的,对不对?我觉得你的程度足够高了,所以我对师兄的建议,
是试试脱离对念佛和持咒的依赖,光是静心,看看能不能由自己的心力来对付妄念的干
扰。你应该足够敏感了,可以比较一下心力的作用与咒语的作用,在力量来源之间的分
别。
当然,借力给了你一个preview的显现,就好比你要登的山,为了鼓励你往山顶登,给
你看一下山顶的风景,让你明白放空的“好处”,当然能帮你建立能登到山顶的信心,
树立正确的目标,对理解“空”很有帮助。所以,我从来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5
谢谢师兄!
我看了一下你说的密宗心法,感觉与别的心法差别也不是太多。其中我感觉突出的有两
点,一是强调了一定要遵守的严厉性,二是采用了咒语作为定神的手段。
前面我给师兄的回帖,其实已经想点一下师兄,我说的那个共鸣,其实指的就是念佛与
持咒所产生的效果。我对共鸣很熟悉,知道借力的效果,也深知借力不等于从心态的角
度成就了。这就好比借来的是清水,你总是用那清水去对付你自己的问题,让那清水不
断地流,你就不容易感觉到自己表面标示出来的问题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
不是你自己生产出来的,是借来的。我们修到最后的境界,一定是什么提醒都不用做,
也依然好好地呆在那里的,对不对?我觉得你的程度足够高了,所以我对师兄的建议,
是试试脱离对念佛和持咒的依赖,光是静心,看看能不能由自己的心力来对付妄念的干
扰。你应该足够敏感了,可以比较一下心力的作用与咒语的作用,在力量来源之间的分
别。
当然,借力给了你一个preview的显现,就好比你要登的山,为了鼓励你往山顶登,给
你看一下山顶的风景,让你明白放空的“好处”,当然能帮你建立能登到山顶的信心,
树立正确的目标,对理解“空”很有帮助。所以,我从来不...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6
--------------1-----------
发信人: WRON (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0:38:31 2015, 美东)
佛不着尘衣。
结缘,
把个结系于何处?!
灯油燃了,
檀香飘了,
结在哪里?!
和佛结缘,
为何心上
多了一个结?!
--------2---------------
发信人: POORMS (佛油子),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11:51:56 2015, 美东)
其实佛经上讲得很清楚,您说的这些都存在阿赖耶识中。人起心动念及各种行为产生的
业的种子不知不觉全都存在阿赖耶识中。只是凡夫的心太粗大没法直接现观阿赖耶识,
因此就成了个信不信的问题。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3-------------
发信人: WRON (五郎),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修佛论道学儒]佛缘
发信...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7
新加坡在不结盟运动峰会妄提南海仲裁 被多国反对作罢
发表时间:2016-09-21 10:36:35
字号:A-AA+
关键字: 不结盟运动首脑会闭幕新加坡不顾反对妄提南海仲裁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未果
新加坡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提南海仲裁未果南海仲裁
第17届不结盟运动(NAM)首脑会议9月18日在委内瑞拉闭幕,会议通过了指导不结盟运动
未来3年发展的《玛格丽塔岛宣言》。轮值主席国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表示,不结盟运
动将继续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不过,据《环球时报》9月21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磋商成果文件过程中,新加
坡曾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由于多个国家明确反对,最终只得
作罢。
不结盟运动诞生于1961年,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体现的是中小国家摆脱大国控制、奉
行独立自主的意愿,一直努力保持对世界重大局势的影响力。第17届不结盟运动系列会
议于13日至18日在委内瑞拉玛格丽塔岛举行,其中最重要的不结盟运动峰会于17日至18
日举行。14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 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层代表出席峰
会。委内瑞拉在此次峰会中接替伊朗成为该组织轮值主席国...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辨破《楞严百伪》
说楞严经是真常唯心论的外道理论,这是晚近二三十年中,新佛学研究派的论调。持此
论者只是在研究佛学,而并非实验修持佛法。他们把佛学当作学术思想来研究,却忽略
了有如科学实验的修证精神。而且这些理论,大都是根据日本式的佛学思想路线而来,
在日本,真正的佛法精神早已变质。学佛的人为了避重就轻,曲学取巧,竟舍本逐末,
实在是不智之甚。其中有些甚至说禅宗也是根据真常唯心论,同样属于神我外道的见解
。事实上,禅宗重在证悟自性,并不是证得神我。这些不值一辩,明眼人自知审择。楞
严的确说出一个常住真心,但是它也明白解说了那是为的有别于妄心而勉强假设的,随
着假设,立刻又提醒点破,只要仔细研究,就可以明白它的真意。举一个扼要的例子来
说:如本经佛说的偈语:「言妄显诸真,真妄同二妄。」岂不是很明显的证明楞严并不
是真常唯心论吗?总之,痴慢与疑,也正是佛说为大智能解脱积重难返的障碍;如果纯
粹站在哲学研究的立场,自有他的辨证、怀疑、批判的看法。如果站在佛法的立场,就
有些不同了。学佛的人若不首先虚心辨别,又不肯力行证验,只是人云亦云,实在是很
危险的偏差。佛说在我法中出家,却来毁我正法,那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z*****n
发帖数: 63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
略说修学菩提心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10
其实,你偶像最推崇的楞严里面说五阴就说了什么是妄境以及破妄。你光顾着拜偶像,
到底看了经没?要是看了的话,悟性那个差哇,要是没看地话,那你偶像会鄙视你地。
。。
你看完神游了,那结合神游说一下,什么是真心破妄境,啥是妄心合实境吧
Y**u
发帖数: 54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说修学菩提心Zz
越尘居士
佛法之中心在于破幻体真,自觉觉它,直至自他一切有情究竟解脱。此即菩提心,
亦即不生不灭心,谓真实体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应缘渡生。又名大圆觉,佛性等等,
见诸佛典,皆同体异名。菩提心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础,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根
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为魔业”。所以,菩提心之于佛门行人,有过于
那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不可离失。佛法在传播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时期及地域与
当地当时的文化相结合,其表达形式略有不同。例如,南传佛教,中土大乘及藏传佛教
之表现不同即与文化差异有关系。然而,佛陀教法之中心从来没变,均在引导有情趣向
解脱。亦即菩提心是为宗旨不变。
今日中土佛法复苏,百废初兴,寺庙等建筑虽已有相当恢复,但于佛法道理之弘扬
远未尽理想。于商品大潮冲激之下,旧有道德观念体制日渐衰落,新道德体制尚未完备
。于是砂金同起,鱼龙混杂。有人哗众取宠,将某些气功功法标榜为‘佛法真谛’,却
引人自私自利,而将佛法之要——空性与慈悲,亦既菩提心阉割掉!甚至以迷信惑众,
骗钱了事,以至破坏佛门声誉。一般群众多倾向求福报,此虽颇佳,尚须善加引导提高
。佛学研究应大加鼓励,但知识分...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12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乃为修
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于真正
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作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心。若
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菩提心
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个也没
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显密佛
法,无论属于闻思修何种阶段,从最初发心直至最终回向都不能离开菩提心,其原因就
在这里。
所谓菩提心,是来自于理性的观察,并伴随着智慧的利他心而生起的。以前在一个叫做
RA真的地方,有位名叫香门切出的修行人请教波多瓦格西:“请问什么是菩提心?”波
多瓦格西回答说:“所谓菩提心,是救度轮回中一切苦难众生,并将他们安置于佛的果
位。”弟子惊讶地说:“啊扎吗(表示惊叹的意思)!那可需要多大的胆量啊!”波多
瓦格...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您有愿心吗?
2012-11-02晚上Osifu開示
Osifu經常說一句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但心裏還是想給大家說些什麼。”
Osifu有太多太多的心聲要宣流給大家,Osifu明白自己的心,無非是反復地講同樣的內
容。
Osifu有時也笑自己,Osifu為人惜字如金,可是一旦給大家開示,即使給一個人開示都
會滔滔不絕,有說不完的話。
心呀!殷切咐囑。
心呀!苦口婆心。
心呀!不知疲憊。
心呀!懇切迫切。
有時,Osifu也會和自己的心靈對話。
Osifu理解自己的心,Osifu的心只有一件事要做--造福蒼生,普濟億靈。
Osifu的心釋放出強大的驅動力、推動力、加持力使Osifu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在造
福蒼生普濟億靈上。
Osifu無法做到不想這件事情、不做這件事情。心的力量太強大了!
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這是Osifu親修實證來的智慧之一。
Osifu甚至可以進一步講,心的力量主宰一切。
Osifu的心主宰Osifu的命運,Osifu的心主宰Osifu的一切。
Osifu相信自己的心,Osifu是一個活在心靈中的人。
Osifu的心是Osifu的師父。
OsiOsifu的心是Os...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4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
日期:2012-04-12
丹增活佛  讲述
----------------------------------------------------------------------------
----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
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
乃为修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
于真正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做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
心。若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
菩提心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
个也没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
显密佛法,无...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居士)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
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
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
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
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
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
,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
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
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
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
者,则违菩提门。...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16
15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三)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2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五天,接着给大家讲《噶当教言》的内容:贡巴瓦格西讲了学
佛修行中的十一种根本。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了解、都明白了,才能知道怎样得
到这些功德,怎样达到这种境界。贡巴瓦格西是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修行非常好,关
于他的很多故事非常有加持力,非常有感染力。
格西讲,想成佛,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资粮圆满了,就能成佛了。
成佛要靠积累两种资粮,积累两种资粮要靠菩提心。如果缺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
的摄持,无论学佛修行,还是行善积德,都不是成佛之因。有菩提心的摄持,学修才是
如法的,最终才能成佛;有菩提心的摄持,行善积德才能变成成佛的因。如果没有菩提
心,无论是学佛还是修行,无论怎样精进,最终也不能成佛;如果没有菩提心,无论怎
样行善积德,最终也不能成佛。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主要指利他心。这种利他心不是普
通的利他心,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Mon Jun 11 12:49:47 2012, 美东) 提到:
解脱,涅槃,其实就是不存在了。大家为什么要追求“不存在”呢?
解脱,就是没有自我这个边界了,就是“全存在”了,就是全部了。
但是这个全部形式的存在,打个比方吧,孙悟空在一个房间里,他要变成“全存在”的
形式,也就是桌子里有他,他就是桌子;凳子里有他,他就是凳子;地板里有他,他就
是地板;空气中有他,他就是空气。。。
也就是说,“全存在”这个存在形式,就等于是“不存在”了。因为存在的特征性没有
了。
要知道,自杀并不能消灭自我,所以还要继续轮回。但是涅槃是彻底达到“全存在/不
存在”了,所以想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不会轮回了。所以涅槃也可以认为是最彻底的躲
猫猫,是最彻底的”自杀“。
大家确定你追求的就是这个解脱吗?
想起了一个经典的笑话:Everyone wants to go to heaven, but no one wants to
die.
:)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八章 即心即佛
禅宗被称为“佛心宗”。
“即心即佛”,作为宗门顿法的基本理念由来已久,到了马祖时期更为广泛地流传起来。
马祖所谓“即心即佛”,其实就是“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门精髓的
高度概括。
遇人即途中授与,不遇即世谛流布。所有言说,无非应病与药。后来,马祖看到学人
执着“即心即佛”,就说“非心非佛”。如果学人再执着“非心非佛”,马祖又该说什
么好呢?实在大难!
01.梅子熟也
法常752年出生,湖北襄阳人,幼年出家。
他初次参见马祖,就单刀直入:“如何是佛?”马祖也不拐弯抹角,你问四个字,我
答四个字:“即心是佛。”这家伙实在根器太利了,一言之下,就这么干脆利索地悟去。
当然,您不能看到这里就自艾自叹、自暴自弃,说咱们不是那块料儿,死了这条心吧
。这就是倒果为因,用错心思了。
天上不会凭空掉下馅饼。据载,小法常出家后,“凡百经书,一览必暗诵,更无遗忘
”。这说明法常也是无量劫来积攒福慧资粮,才有今天言下大悟的成果。
您如果抱怨今生业障深重,根机迟钝,知难而退,不再努力,那就会被魔摄取去,被
业力挟持去;您如果敢与业力撕捱,勇与命运抗争,他时后日自有出头之日,纵然今...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0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
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
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
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
心。
(一)相对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
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
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1)观修自他交换法(2)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1)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菩萨的修行:第十一、所有痛苦无一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圆满成佛则来自利他
的念头。因此,真正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乃是菩萨的修行。
目前,当你快乐时,你或许相当满足。其它人或许不快乐,但你不真正地把它视为你的
问题。当你不快乐时,你只顾着想要去除让你心烦意乱的人和事物,而不在乎、甚或不
记得其它人或许也不快乐;这一切都是迷妄!
有一个方法可以训练你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称为“自他交换”的法门
,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原来娑婆世界就是佛刹净土啊!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9 22:49:37 2013, 美东)
在人间按:文章由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和顶果仁波切的两篇重要开示组成,第一篇文章
传达了藏传佛教中重要的生起次第,把您带入八地菩萨以上的“婆娑世界如极乐世界的
证境”,而第二篇文章,具体讲述了六字大明咒生起次第的实修法门。
正当难解难分之际,佛以神通显示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场的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到
: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
之后,佛陀告诉大众:我的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只是你们没有看见
而已。
什么样的见解是密宗的见解
德兰根迥活佛开示
摘自 解脱之路
堪布慈诚罗珠曾经对此问题有比较清晰的开示。他说,密宗的见解指中观理论,一切法
空性,原本清净等观点。慈诚罗珠堪布在《如何学密》一文中,谈到“略谈密宗的见解
和修法”时,原文如下:

...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
修菩提心一定要落到实处---索达吉堪布
修菩提心时,有时候可以观想众生平等,亲人和怨敌没有差别,安住在舍心的境界中;
有时候愿通过自己的能力,让一切有情获得彼岸的快乐,在慈心的状态中念诵;有时候
愿众生离开所有的痛苦,住于悲心的状态中;有时候看到众生离苦得乐,内心由衷欢喜
,处于喜心的状态中。以此四无量心来修也可以,但最关键的是要想到众生。
否则,《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上师若只是煞有介事地说说“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
生”,弟子也是装模作样地想想,双方都眯着眼睛说“好可怜啊”,这样空洞地说大话
,没有任何实质,就像空中漂浮的云,没办法滋润地上的庄稼。
所以,我们修菩提心时,最好能先修四无量心,并参考一下《前行备忘录》的发心部分
。藏地所有的高僧大德,共称这部论典是最甚深、最圆满的次第法要,学院很多人在修
菩提心时,也常借鉴它的内容。因此,大家对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
尤其是学院的四众道友,今年除了学习《入行论》以外,其他的背诵、辩论都放下了,
全力以赴要先把加行修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应该把这部窍诀书多看一下,尽量减少
一些琐事,不要边修加行边做很多事,否则,心很散乱的话,修的效果不一定...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索达吉堪布依簫平實先生著作而開示: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
從堪布能依簫平實著作而開示断我见的勘验方法, 末學於此讚嘆堪布的智慧,
雖然堪布為了其宗派之名聞利養而不能公開贊許正覺同修會法義之正確性, 其世間法不
得不為之顧忌可以理解.
索达吉堪布:断我见的两种勘验方法
http://blog.fjnet.com/lychsh/200812/t20081208_95889.html
lianhuasheng的新浪博客
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
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
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盘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
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於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
、或如前念已过後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
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皆是大乘法中未断我见之人也。云何谓此为我见未断之凡
夫?
谓佛於四阿含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生。”意识是意根与法尘为缘方能出生
之法,是有生必灭之法,堕於意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中真正的解脱
轮回本来就是虚妄性,因此它并没有什么叫作确实存在或确实不存在;然而,众生
没有办法离开无始以来的执取,所以轮回它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相续的存在。因此
,这个相续的变异的存在不是一个真实的,可是这样的虚假的轮回,却能让一切有情的
身心受到巨大的痛苦;所以佛法才要告诉我们,要如何从这个轮回中真正的解脱。
在 佛陀之前,就有许多人想要透过修行,然后来获得涅槃,然后成就阿罗汉,可
是他们的方法都失败了;甚至他们认为的往生天上等等,这种都不究竟,最后到了天上
享受快乐,或是在天上在寂静的禅定境界中,最终还是要堕落。所以,轮回它意思是说
,不断重复生死——生与死,所以这样叫作轮回。轮回中有六道,它并不是特别来施设
的,而是众生心的变化、变异而产生了这个六道轮回。如果广说的话,每一道就有无量
的众生,所以,它并不是像世间所认为的如何如何,一定是如何一定是如何。
而一乘法里面要说的是,轮回它本身不究竟,所以它是可以解脱的;然而这个解脱
,并不是根源于只有说对于说真如法的信受而已,你必须要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
,然后在这个行门之中确实的履践。也就是说解、行是合一的,你对于一切法的知解,
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轮回本来就是虚妄性,因此它并没有什么叫作确实存在或确实不存在;然而,众生没
有办法离开无始以来的执取,所以轮回它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相续的存在。因此,
这个相续的变异的存在不是一个真实的,可是这样的虚假的轮回,却能让一切有情的身
心受到巨大的痛苦;所以佛法才要告诉我们,要如何从这个轮回中真正的解脱。
在 佛陀之前,就有许多人想要透过修行,然后来获得涅槃,然后成就阿罗汉,可
是他们的方法都失败了;甚至他们认为的往生天上等等,这种都不究竟,最后到了天上
享受快乐,或是在天上在寂静的禅定境界中,最终还是要堕落。所以,轮回它意思是说
,不断重复生死——生与死,所以这样叫作轮回。轮回中有六道,它并不是特别来施设
的,而是众生心的变化、变异而产生了这个六道轮回。如果广说的话,每一道就有无量
的众生,所以,它并不是像世间所认为的如何如何,一定是如何一定是如何。
而一乘法里面要说的是,轮回它本身不究竟,所以它是可以解脱的;然而这个解脱
,并不是根源于只有说对于说真如法的信受而已,你必须要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
,然后在这个行门之中确实的履践。也就是说解、行是合一的,你对于一切法的知解,
包括对...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26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禅定的身心效应 (zt)
作为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这些效
应为许多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所证实,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可用心理学、超心理学和
人体科学等方法予以观察研究,解释其机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
些成绩。若修习不当,禅定也可能发生有害于身心的效应。
一、禅定的生理效应
通过禅定和与之同类的瑜伽、气功修习,能够健身治病乃至延龄却老,优化、变革
生理,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早就宣扬的,《白骡奥义书》即以‘身轻得康健’为修习瑜伽
的初步效益。道教尤以行气、守一等为祛疾健身、延命长生的要道。佛教显教重在破除
世人对肉体的普遍执着贪爱,不大讲禅定的生理效应,但说修习禅定中随心意的寂静,
会相应地发生身轻安及呼吸、脉搏、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乃至停息等生理变化,祛
疾健身,是随这些生理变化而来的附带效应。《摩诃止观》卷八云:
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
。……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大正藏》卷四六,110a。】。
说如果善于如法修习天台宗提倡的四种大乘禅定——常行(般舟)三昧、常坐(一行)
三昧、半行半坐(方等、法华)...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54
27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
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
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
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这六波罗密多。
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
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
布施
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若真的生活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
讨。就算被骗被利用,至少也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跟一个笑脸
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
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为了布施而刻意争取、积累财物,布施便也成为一种执著。
修持布施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贪执,如果因为布施的结果沾沾自喜,或者为了显示
自己高人一等而行布施,这都有悖于布施的初...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禪宗的开悟明心如何印证?
前言:

禪宗的开悟明心之印证,必须经过三量的检验:也就是圣言量、比量、现量这三量来验
证。圣言量就是他的所悟必须符合 佛陀经典的开示和大菩萨论中的开示,乃至禪宗真
悟祖师的开示与公案,真悟者也必定能够理解。
然而其中不仅是智慧上的印证,开悟明心的菩萨必定也要先修行菩萨六度,要有菩
萨种性,也就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行与功德。
在上一篇「禪宗的开悟明心是什麼意思?」的文章中,( http://www.chinaf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84358&extra=page%3D1 ) 我们提到开悟明心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有祂自己的功能体性,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能生万法的体性,是真实与如如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些在经典上都有说明。而六祖大师在开悟明心时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证明开悟明心时必定要亲证如来藏的这些自性。
以下我们用「圣言量」(经典、论典和真悟祖师之开示)和「现量、比量」来说明开
悟...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29
他们三位同学,老同学,同你们这里的那位新同学,不死心,硬要行香,走一趟,好吧
!(大众绕禅堂行香)。现在我们不是部队出操啊,不是在练兵,在行香,因此,走路
的脚步,不是在那里顿脚,玩把戏啊。真的会走路,行香的人,等于练武功的道理是一
样。走路是两句话的原则,举步,腿抬起来,如灵猫捕鼠。那个猫抓老鼠一样,一点声
音都没有。落脚踏到地上,如泰山压顶,实在的,很轻灵的。不是在那里穿个皮鞋,背
个枪,在那里练顿脚,踢呀,踏呀那一套。举步如灵猫捕鼠,下脚如泰山压顶。很轻灵
的,身体放开,没有身体的观念,很自然的,这个就是经行的道理。眼睛不要低视,平
视,看前面,照相机一样,看前面那个人的头颈领子那里,一样,这个视线的程度。不
要妄想。抬起头来,不要妄想。行若无事,自己不晓得在走、不走啊。眼睛不要上望,
也不对,平视。(南师香板击地,大众止步。……)

所谓观世音菩萨,普通叫做观音。为什么叫观音,本来翻译是观世音,到了唐朝有
个人做皇帝,避讳,他的名字叫李世民。所以观音菩萨,也退位一点,客气一点,把中
间世字拿掉,所以叫观音。就是观世音菩萨。每一个菩萨的名号,同修行做功夫的经验
有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能为因性与根本因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1 中说:“能为因性是相续展转就有的,就像植物的根茎
叶一样,成为前因后果的连索。”释印顺的意思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前法引生后法,前
法即是后法的生起因,这样诸法就能成就相续辗转的现象。他又说“业是过去了,但还
能感果”;可是,前法既然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又能引生后法?为什么业过去了却还
能感果?释印顺没有解释。然而,因果现象既然能够不错乱的如实存在,有情过去世所
造作的业既然能感得后世的果报皆不错乱,那就表示必定各自都有一个能含藏诸业种子
、而且刹那至永久都不会坏灭的真实法存在。所以有情所造作的种种业行,才能被如实
保存著而不会失坏,也才能在未来缘熟之时,现行而成就因缘果报的现象,这是一切有
智者都必然能够理解以及信受的正理。就好比植物的种子虽能长出根茎叶乃至发育而长
成,然而种子也要依附于大地才能发芽乃至成长,不是存在于虚空之中;也就是必须要
依附于大地作为根本,在外界的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缘具足,种子才有持续变异与生
长的功能。然而,释印顺却说:【为解决这因果不相及而能成为因果的现象,才采用了
种子生果的比喻。】(《唯识学探源》页168)【后代的唯识学...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2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everie (魅紫幻影), 信区: Wisdom
标 题: [合集] 观WAICH VS RUNSUN战有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4 22:40:51 2008), 站内
☆─────────────────────────────────────☆
youquan (sp) 于 (Tue Mar 18 07:46:39 2008) 提到:
很久没来了.
没想出了这么大事.
我想灵视者会很同情R.会一起大战W.
我个人觉得这个是修者盲从和个人崇拜惹的祸.从阿含经看就连佛陀都不是神,无法全
知全觉的预测一切,经中说佛从长的禅定中出来了,问侍者为何比丘减少了,回答是比丘
们因修佛亲传的不净观厌世自杀了不少.我个人没认为W比佛陀还牛.佛可是在弟子们自
杀前,传了那不净观,并且,还入定很多天呢!后来,佛陀就又传了些补救的观法.
不知,R从前有无亲自拜W为师嘛?还是只在网上学习嘛?他把W看做比佛还牛的人么?谁
知对一个人的崇拜倒了会有多伤心啊!为了揭穿他崇拜过的所谓骗子,...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3
☆─────────────────────────────────────☆
Hermes99 (Hermes99) 于 (Sun Jul 8 23:14:21 2012, 美东) 提到:
觉得这个活动会很不错,会给大家带来些利益。斑竹看看,批准不。我有些钱,但
不多,还需要斑竹赞助。
参与的人每人每次五个包子。每人限于参加最多两次,两次参与之间要间隔5人次。
活动截止日就是此届斑竹(Yisu)任期结束的时候。
希望呢,分享一个你看过的修行方法,包含次第,字数大于50字。
出处暂时限于三处:
佛家的大藏经(不限版本),道家的道藏(不限版本),再加上个四库全书。
所谓修行方法,不一定就是求成佛求解脱的修行,可以是:治国、修身、齐家、求智慧
等等都可以。比如,你要是想分享如何成为钦天监的修行次第,也可以。
对次第的描述,可以细,可以粗,但要求起码有个有为的脉络。如果您觉得次第的话提
有点大,或者有其它的原因不能展开的话,也可以就该次第方法中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经
典部分作一个介绍,或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还有,希望不要把整本经都贴上。如果经太长,可以自己概括缩短一下,让大家能...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4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xiuxinbsl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2.pdf
第三頌 疾斷煩惱
願我恒常觀自心,煩惱妄念初生時,
毀壞自己他眾故,立即強行而斷除。
於日常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都應省察內觀自心,正當煩惱剛剛於內心萌
生,要危害自身與他人之時,願及時覺察並速疾作嚴厲呵斥令彼斷除。
在娑婆世界裡,眾生皆有煩惱,而其根本來源,顯密宗都有各自的說法。顯宗
認為,煩惱的根本是心所煩惱和無明;密續中說:彼心起二取之緣,即是微細業風或微
細精血氣能作三現遷移習氣。因此,顯密二宗在對治煩惱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顯教是
將因轉為道用,密宗是將果轉為道用,但在此不作廣述。
阿底峽尊者承無著菩薩的意趣,而朗日塘巴尊者又繼承阿底峽尊者...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5
http://www.guoxue.com/discord/yzw/ljzd.htm
临济宗的门庭施设及其现代诠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一、临济禅法概述
在禅门五宗中,临济宗流传时间长,影响大,与临济宗创立者义玄的禅法思想有
密切关系。那么,义玄的禅法思想有些什么主要特色呢?概略地说,义玄要求弟子和信
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本心
”与佛、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
(一)义玄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真正见解”
《临济录》的主体部分就是临济“示众”说法的语录。据此,义玄教诲徒众时一再
要求他们建立“真正见解”。《临济录》(以下凡引《临济录》,不再注明)载:
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
胜,殊胜自至。

道流,切要求取真正见解,向天下横行,免被这一般精魅惑乱。
夫出家者,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辨佛辨魔,辨真辨伪,辨凡辨圣。若如是辨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寂灭中何以有乐?
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寂灭为乐”.
但寂灭为乐的出处是哪里呢?我们给大家说,它是出自《大般涅槃经》。在《大般
涅槃经》里面 佛陀在临涅槃的时候,这样子给弟子们开示,佛陀说:“诸行无常,是
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接下来还说:“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
。”最后 佛陀说:“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所以最后告诉大家说
:“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
”(《大般涅槃经》卷三)同样在另外一部经里面,《杂阿含经》里面,佛陀也跟弟子
们说:“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杂阿含经》卷三
十四)这个是寂灭为乐这个四个字的出处。
当然就是说,我们在刚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免不了会有所疑惑:什么是寂灭?那
为什么……寂灭是乐趣吗?当然就是说,可能会直接联想到,是不是佛教在教所有的人
要舍离一切的欲望呢?
学佛其实有两个方式去学:一个是出家,一个是在家。出家的人学习的时候,其实
是按照 佛陀所规划的环境,在里面好好的去学习,学习 佛陀所教的道理;所以,出家
人以出家的方式来学习解脱道的时候,会获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是外道梵我、神我吗
佛陀初转法轮宣说解脱道阿含诸经时,常开示无常、苦、空、无我;到了第二转法
轮演述般若系经典时,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是说无我;可是
到了第三转法轮开演唯识经典时,却说常、乐、我、净,变成有我。如果不能证解 佛
陀说法中的真实义,不能了解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我”,是依什么来说无我,般若诸经
所说的无我,又是从什么角度而说无我,当然就更不能够了知唯识经典中的“我”指的
是哪个我。可是,像这样不能够证解 佛陀说法真实义的人,却著书立说,说“三乘菩
提中的佛陀所说的无我的道理,就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如果听到有人说不空的如
来藏,就会指责说有如来藏的人,是同于主张梵我、神我的外道,诽谤说有如来藏的人
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诬蔑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正法不符合原始佛教正说。今天我
们就来探讨这样的说法正确不正确。
首先,我们就外道的神我、梵我思想的缘起及内涵,要作一个概略的说明。人类
之所以能够继往开来、文明进步,都有赖于生命的延续及经验的累积;所有的人类都有
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希望个体生命的永恒不灭以及离苦得乐。因此,在古时候印度各
种外道就已经开始探索,开始推究生...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之宗旨(ZT)
佛法十宗,各有教典可据,依教奉行,可证果地。唯禅门一宗,既不据于教典,又无轨
则可循,摒弃文字,壁立万仞,如一个铁馒头,叫人无下嘴处。诸方浩浩,商榷宗旨者
,终如寒潭月影,捞摝无踪。虽然如此,而其文彩亦自然而彰,如旃檀刻佛,惟妙惟肖
矣。宗旨之难言既若此,今欲强言之,亦若佛头著粪,罪过无比。尝言此事必至臻“手
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方有少分相应。否则,如在“冰凌上走,剑刃上行”,一有
放浪,即丧身失命矣。
宗门之始,即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滴髓一脉,永传慧命。言其理则,佛说
三藏十二分教,皆为所依。推其极致,则一字不立,扬眉瞬目,已是第二义事矣。故佛
说一大藏教,如僧繇画龙,鳞甲爪角毕俱,栩栩欲动。宗门工夫,则如双睛一点,立即
破壁飞去。故灵山一会,世尊以不说而说,尊者以不听而听,无上甚深之旨,尽在默然
中矣。
今世学者,有言禅宗者,极尽幽默讥讽之能事,例如谓:“打即不打,不打即打。”是
禅门之宗旨。噫!是何言欤!若认此为禅宗者,譬如有一盲人,问人曰:白色者何状?
答曰:如白雪之白。盲人又曰:白雪又是何状?曰:如白马之白。盲人复曰:白马何状
?曰:如白鹅之白。盲人再曰:白鹅何...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3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14:06:01 2009)
不是.
初禅者是只有 "心依" 之 "能力", 但有 "心依心" 和 "心依境"
的行法之别, 而且无论行者所修之法, 它本是心依心, or心
依境, 行者都会修对或修错, 而成了实修心依心, or心依境
之实法.
初禅以上的, 是有 "不依" 之 "能力", 但亦有 "心依心" 和
"心依境" 的行法之别, 而且无论行者所修之法, 它本是心
依心, or心依境, 行者都会修对或修错, 而成了实修心依
心, or心依境之实法.
All is指妄心 之 "能力".
d******y
发帖数: 3668
40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今天见到的,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4 14:06:01 2009)
不是.
初禅者是只有 "心依" 之 "能力", 但有 "心依心" 和 "心依境"
的行法之别, 而且无论行者所修之法, 它本是心依心, or心
依境, 行者都会修对或修错, 而成了实修心依心, or心依境
之实法.
初禅以上的, 是有 "不依" 之 "能力", 但亦有 "心依心" 和
"心依境" 的行法之别, 而且无论行者所修之法, 它本是心
依心, or心依境, 行者都会修对或修错, 而成了实修心依
心, or心依境之实法.
All is指妄心 之 "能力".
q****u
发帖数: 1421
41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Re: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OfQingWu 俱乐部 】
发信人: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信区: PathOfQingWu
标 题: Re: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3 05:11:55 2013, 美东)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大家qxc,j,max,oops....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Jun 29 21:54:08 2003) WWW-POST
可住中 "念佛号", 住而念, 念而住, 直至极处时,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与心识之别, 业
识心识会分家, 此时需继续念佛号, 然后你会发现业识, 心识与心之别, 心者决定也
, 心识, 依相之拘策行也, 业识, 因心而非策而运转也. 即心一决定, 万法即运行,
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还继续不断策其行(心识即策其行), 无策而业识(念佛号)亦继续
运行, 策? "能" 也, 运行? 所也, 惑时则以 "心识" 为 "心" 立能所而堕两边, 悟时
则"心" 一立, 即不用能(破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2
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
!佛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
三昧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
辨正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
《禅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
出版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
文字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
一股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
实不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
德联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
修会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
终于看清楚...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3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佛
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
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
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禅
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出版
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文字
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一股
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实不
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德联
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修会
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终于
看清楚在以佛法名相义理为掩护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他自己“第一因...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4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无标题]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leonany (Cagalli Yula Athha), 信区: Wisdom
标 题: zz greenplant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 01:17:05 2009, 美东)
http://www.know999.com/knowcenter/Wisdom/hnbc/otherpaper/gqkk/00000000.h
tm
一直到几年前,佛教还是离我的生活很遥远的事情.我的生活很普通:单身,有个好工作,
忙碌的社会生活和各种兴趣和责任占据著我的时间. 然而,无论我是快乐还是悲伤,
在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是知道我所做的并不是我真的要做的.在我的
一生中,我曾经很严肃地花上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空闲下来,试图搞明白这
究竟是什么.我会坐在家里想,然后开始读很多书,看看一些有智慧的人对于生活是怎样
说的,然后坐下来继续想.象每一次一样,这样过一阵子,我就只好承认失败,重新开始过
忙碌的正常生活.
四年以前,我决定辞掉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我的生活.那个时候,我...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5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zz佛教徒的座右銘(节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2 22:15:42 2006)
>我这两天正琢磨念佛如何才能像您旧文中提到的“必须全心(全心=决定=动
>机=发心=愿力=老实)老实念佛号”,您能不能用心了解我心,请给些开示
>。谢谢。
不用琢磨.
如念佛者, 坐中不能入定, 那即是没出离 "心", 故身有空安坐, "心" 却对出离
生西没兴趣, 反而对五欲有浓烈兴趣, 故心强烈逃避那出离行(念佛)闪及走
神, 而尽力投进五欲中.
修行是要 "明 心", 明心要如实认识 "心", 切莫误以 "脑袋思维" 为 "心", 否则
本身已是大邪见, 将远远离道.
明心要如实认识 "心", 见 "心" 不喜出离, 或甚至讨厌出离, 亦莫惊慌. 因心本
乃法王, 他超越一切法, 他于因上基本上是不择一切法(包括天堂与地狱及佛
土)而任取又无俱, 更当然不会受妄 "我"(脑袋思维之自我)所控, 你(脑袋思维
之自我)所能做的, 只是将你(脑袋思维之自我)希望 "心" 他(心)做的事, ...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46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念佛-心识-能所-止安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读近期文之所得,兼请教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an 17 18:34:45 2000) WWW-POST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读近期文之所得,兼请教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an 17 13:52:14 2000) WWW-POST

> 1. 渴望心: 学佛首要之事是发"渴望心". 即出离世间, 希冀解脱之心. 以明心见性
, 解
> 脱轮回为人生之唯一真实皈依处, 唯一有价值, 有意义之事. 视世间之一切欲乐名
利如
> 火宅, 急欲出离. 所有人生之思维,造作皆应为明心见性,为出离世间. 如禅宗所言"
大事
> 未了, 如丧考妣".
> 2. 选择适当之修法, 依法门之要求和自身之能力而确立修法之目的. 此"目的"之
目的
> 是借之以制心一处,反观自心,得入禅定, 最终以明心见性. 修法目的之确...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560
47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L*****k
发帖数: 13042
4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为什么我的帖子又被删了?
....假唐僧挺立阶心,口中高叫:“比丘王,请我贫僧何说?”君王笑道:“朕得一疾
,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特请长老求些药引
。若得病愈,与长老修建祠堂,四时奉祭,永为传国之香火。”假唐僧道:“我乃出家
人,只身至此,不知陛下问国丈要甚东西作引。”昏君道:“特求长老的心肝。”假唐
僧道:“不瞒陛下说,心便有几个儿,不知要的甚么色样。”那国丈在旁指定道:“那
和尚,要你的黑心。”假唐僧道:“既如此,快取刀来。剖开胸腹,若有黑心,谨当奉
命。”那昏君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假僧。假僧接刀在手,解开
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
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
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
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
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那昏君唬得呆呆
挣挣,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
b********g
发帖数: 1562
49
不矛盾。
大乘度人是为众生好。不是自己的欲望。大乘菩萨在清净觉性中,明明了知众生的苦恼
,知道度脱众生是让众生得利的途径,于是普度众生,毫无自己的欲望。度人就是在解
脱后的境界中度的。
小乘也一样。小乘要无欲,行者刚开始修行时,这是一种欲望,这是以妄心去修真心。
但修到了契入真如本性的境界,就超越了这种欲望,超越了当初的妄心。
b********g
发帖数: 1562
50
不矛盾。
大乘度人是为众生好。不是自己的欲望。大乘菩萨在清净觉性中,明明了知众生的苦恼
,知道度脱众生是让众生得利的途径,于是普度众生,毫无自己的欲望。度人就是在解
脱后的境界中度的。
小乘也一样。小乘要无欲,行者刚开始修行时,这是一种欲望,这是以妄心去修真心。
但修到了契入真如本性的境界,就超越了这种欲望,超越了当初的妄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