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发帖数: 13088 | 1 一、春秋末年,老子、孔子、墨子的哀叹:大道隐去了!
有一个时代,我们引为自豪,它的灵魂却充满了羞愧。
有一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宝,他们却为失去的东西痛惜了一生。
我指的是春秋末年,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先后。那时出了老子、孔子和墨子,创
立了道家、儒家和墨家1。如今古老苍黄的中国文化,就是那时呱呱坠地的。此后两千
多年间,中国有了独特的血液和乳汁,有了自己的先哲与圣贤,有了敬仰、骄傲和玩味
的国宝 2。
然而,事实令人难堪。不是别人,正是孔子、老子和墨子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中
华道统大失落的可悲年代,他们无力回天、痛心疾首、遗恨终生,而儒术不过是万般无
奈中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而已!
孔子
孔子一生的遭遇便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孔子35岁时,鲁国斗鸡引发战乱,移居齐
国。齐国大夫想害他,又返回鲁国。看到鲁君沉溺于美女舞乐三日不上朝,愤然去了卫
国。卫君听信谗言用兵骚扰他,只好去陈国。路上误被复仇民众围困了五天,又回到卫
。卫君爱美色胜过爱德行,孔子失望而去。在宋国,司马想害他。逃到郑国,郑国人称
他是丧家狗。到了陈国,正赶上晋、楚、吴轮番地攻打,便感叹说,还是回老家吧。路
过蒲邑,孔子被一伙... 阅读全帖 |
|
S*********k 发帖数: 507 | 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中國的槍法 來源: http://www.niwota.com/submsg/2253903
作者不詳。
中国的枪法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
,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
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
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
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
。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
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连知道的都很少。这两年不知是何故,一下子就流行开了,是个
八十岁以下的,幼儿园以上的,都搞几根来玩,仿佛不“抖大枪”就练不了拳。大枪搞
成了潮流,并不是好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我师傅有一根杆子,
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一看就是懂行
的人种出来的,最少有十年树龄,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那根杆子
是我师当年走...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 【周有光著《晚年所思2》部分赏析】
晚年所思第一辑:闲谈过往
百岁忆
我们这一代青年
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几个特点:当时并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但思想倾向
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因为共产党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都是宣传民主的。抗战时
期,周恩来在重庆,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任之一。
他常常说:我们共产党是主张民主的。我们青年一代就是讨厌国民党的专制。我们这一
代都是这样的思想。
蔡元培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蔡元培在北洋政府时期就提出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蔡元培是我丈人的朋
友。在苏州的时候,我见到蔡先生面。
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最自由的是军阀时代。军阀时代做
了很多好事情。军阀怎么会做好事情呢?那时候是民主制度,国会育,请蔡元培做教育
部长,做了很多好事情。注音字母就是军阀时代提出来的。
军阀不垄断整个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让进步的人来做。所以做出好事情。因此,
最坏的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胡适建议把国民党一分为二
胡适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国民党时期,他批评蒋介石。他劝蒋介石把国民党一分为二,两个党就可以互相监督。
我的老伴张允和是胡适的学生。胡适是上海...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434 | 4 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
——衣俊卿小n实录
序
1.人物关系
我:真实姓名常艳,1978年5月2日生,民盟盟员,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编译局博士后,曾供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
院,副教授。
衣俊卿:1958年1月生,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曾任黑龙江大学校长,黑龙江省委宣传
部长,2010年2月任现职。
杨金海:1955年生,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
曹荣湘:原为中央编译局人才处处长,后被提拔为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
董莹:编译局人才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
张萌萌:中央编译局战略所博士后,英国海归博士,我的室友。
下面的人物在我的“故事”里出现时间较晚,但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所以不得不
列出来。
张文成:中央编译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主任。
武锡生: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
刘仁胜:中央编译局副研究员,江洋的师兄,段忠桥老师的学生。
马瑞: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央编译局战略部副研究员。
张志银: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为杨金海老师的博士后。
刘长军:毕业于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为杨金海老师的博士后。
2....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19981 | 5 第七集 临安篇
内容简介:
程宗扬大胆潜入明庆寺,欲探查梦娘的真实身分,却被深藏不露的老太监强
行制伏。
让程宗扬在惊恐之余倍感讶异的是,太皇太后手腕上那条有着皇冠图案的「
手链」……
小瀛洲上杀机密布,程宗扬决定以己为饵,先除西门庆!
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後,有大貂璫协力的程宗扬,真能扳倒神秘莫测的剑
玉姬吗?
第一章
「初八日卯时一刻,太皇太后、皇太后銮驾出大内,沿途由禁军护送。六刻
至明庆寺,稍事休息。辰时一刻,叩拜寺内宝塔;四刻,至五岳楼祈福放生。巳
时一刻,入大雄宝殿恭迎佛像;三刻,安座金盆、上香、礼佛;五刻,备五色香
汤浴佛;七刻,绕佛祝圣。午时一刻用斋饭,四刻启驾返宫。銮驾及寺内由皇城
司及大内守卫。自卯时起,至午时末,沿途及明庆寺周围两里禁止百姓通行。」
程宗扬放下纸张,笑道:「难为你写得仔细。」
孙天羽毕恭毕敬地说道:「叔叔的吩咐,小侄自当尽力!」
姓孙的虽然够乖巧,一句话都不多问,但漏洞不能不补。程宗扬叹了口气,
一脸头痛的表情,半是随意半是为难地说道:「你也知道,原来的武穆王府如今
正在拆迁,王府又紧邻着明庆寺,万一浴佛法会上那些工匠惊扰了宫里的贵人,
我这罪过可...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1776 | 6 第十课
论天使
━━神的超人圣仆
一、序言
新正统神学巨擘巴特在其“系统神学”杰着内谓“天使学是神学范畴中一门最困难的科
目”〔注1〕,但这门学科反撩起古圣徒极大研究的兴趣,如游斯丁、奥利根、拿先斯的
贵格利、亚奎那斯(此君对天使研究兴趣之深令其同僚尊他为“天使博士”〔Angelic
Doctor〕、加尔文、俄坎(或译作奥肯)(Occam,此人谓天使研究如在天空建造楼阁,
毫无价值,后人称他的讽语原则为〔俄坎的剃刀〕)等不赘,先后撰著有关论天使的文
章;中古的经院哲学士又常在天使论上产生极大的争辩,是有“针尖上能站立多少天使
”一语流传迄今。虽然今日新学派强烈反对天使的实在(如巴特,布鲁曼),但天使一
词在圣经中共出现273次(旧约108,新约165)〔注2〕,可见他们并非虚谈泛语;况且
他们是神的特殊使者,自被造以来到处“奔波劳碌”,完成神的旨意,明白他们的属性
与任务,对神创造的真理有更完整的领会。
二、天使的来源
A.被造的事实
圣经遍处记载天使的实在,但只有少数经文暗示他们确是一群被造的灵体(但7:10;太
26:53;来12:22;启5:11)。
1.旧约经文:
a.诗148...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0018 | 7 第五章 使徒所设立的教会
使徒出去,到各地作工,有人得了救,他们就在各地成立了教会。然后在那些教会里设
立了长老,叫他们管理当地的事务,然后使徒就往别的地方去。现在我们要问:使徒在
他们中间,设立的是甚么样的教会?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使徒为甚么在各地设立了
许多的教会呢?按圣经来看,教会只有一个,为甚么又说使徒在各地设立了许多教会呢
?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只有一个,怎么教会又有许多了呢?我们今天,要花一点工夫
来查考这个。
“教会”二字,在希腊文是很简单的,意思就是“呼召出来的人们”。这团体是甚么团
体呢?就是呼召出来的人们,这个就叫作教会。这辞在四福音里,只用过两次,一次在
马太十六章,一次在马太十八章,此外未再题起。这两个字,在使徒行传里题起的很多
。在四福音,两次都是我们的主说的,并且这两次的用法也不一样。
教会与众教会
马太十六章十八节:“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这
一个教会是甚么教会呢?这里的磐石,是指基督自己说的。彼得承认主是基督,是神的
儿子,教会就是建立在这个磐石上。主要将祂的教会,建立在:祂是神的儿子,(祂自
己的身位,)和神的基督(祂...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5785 | 8 加尔文:基督徒生活手册
基督徒生活手册
加尔文
汉译:赵中辉
译 序
《基督徒生活手册》首先于一五五○年用拉丁文与法文出版,名为“De Vita Hominis
Christiani”,即《论基督徒的生活》。曾载与《基督教要义》卷三第六至第十章中,
后来又译成英文(一五九四)与德文(一八五七),所用的是同一名称。一八五八年用
荷兰文出版。《基督徒生活手册》这本小书曾经用荷兰文出版了四次,最后一次出版是
在一九三八年。现在的美国版是从加尔文彻底改订本所翻译的,它是根据法文与拉丁文
所改订的,原题称为《基督徒生活的黄金手册》。
本《手册》是用比加尔文所著《基督教要义》的其他任何部分更为简易的体裁而写。由
于本书属灵的实际性格,给予荷兰民众一个最深而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致在基督教文艺
复兴时代产生了肯培多马和约翰·范雷斯布鲁克这样的名作家。此外本书也对圣游者、
清教徒以及感觉基督教需要信行一致的诸团体的影响颇巨。加尔文一生运用头脑、心思
与双手,因为他是详细发挥有关基督的三个职分,即君王、祭司、先知三者的第一人,
他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也是一个神秘的、注重实践的人。许多学者、宗教领袖以及政治
...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9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2011-08-22 21:24:03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38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
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世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禅宗
密宗
净土宗
(壹)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
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10 问:世间法讲劝人爱惜字纸,将废纸烧毁,然世间贫苦人专收废纸卖给制纸厂,稍图微
利,并且废纸,一举有两得,前后哪一种最好?(衡钰)
答:残废佛经,不能修补者,可采前法:普通字纸,可采后法。
问:敝人幼年无知,傲慢不听母诲,反出污言恶骂双亲,现已年长,自知不孝,有无量
无边之罪过,欲求忏悔,双亲已隔世远矣。悔之不及,心中十分惭愧和悲哀,未知如何
能报答亲恩?如何忏其罪?(潘玉泉)
答:每日定时诵阿弥陀经一卷,念弥陀圣号几百声,或几千声,以此功德,回向双亲,
往生极乐,此是真实之报恩,彻底之忏悔,追远者要不懈,事死者如事生,果能如是,
古人丁兰又不能专美于前矣。
问:晚一入睡,即梦幻潮涌,甚至入睡前,而梦幻已起,可说无时不梦,但晚询及他人
,都说是间有,难道独我常有,到底是间有是常有,其对心理或生理有何关系,有何方
法克制?(章普明)
答:梦境纷纭,系杂念过多,精神不能专一所致,若身体四大不调,亦能多梦。
问:常闻定业不可解,然则杀人者人定杀之,佛法所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亦可离苦
得乐,甚至解脱证果,那么杀人的罪业,消到什么地方呢?(詹金枝)
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是原则,如会佛法,则...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11 黄檗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
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亲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
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
。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
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
。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
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
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
。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
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
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
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
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12 五祖最上乘论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
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
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
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
,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
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
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般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答曰:维摩经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清净。清净
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
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
不灭。故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
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 阅读全帖 |
|
h*******d 发帖数: 1191 | 13 贰. 经节详解
脫離死亡(八1~39)
1. 靈裏的生活(八1~17)
保羅曾對加拉太人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
)170。他在這裏將這句話作了擴大說明。聖靈在第七章中並沒有提及,但卻充滿在第
八章中;本章描述「在基督耶穌裏」(第1節),「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第4節
)的人,如何過著得勝、有盼望的生活。
他們若是運用自己的資源,即使竭盡一切努力,也必定戰敗無疑;但若是運用「在
耶穌基督裏」已屬於他們的生命、能力之資源,就能得勝有餘。因此,他們沒有理由要
繼續聽從罪和死的暴虐命令,活在刑罰的奴役之中。基督現在藉著祂的靈住在他們裏面
,祂的靈將一個新的原則貫注於他們裏面,就是生命的律,這律強過原來內住的罪,能
救他們脫離罪的轄制。
在聖靈蒞臨之前,亦即在舊的秩序之下,人不可能履行神的旨意;只要一個人的生
命仍然被舊秩序轄管,履行神的旨意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聖靈新秩序之下的人,
可以從心裏履行神的旨意。他們自己的靈,從前是死的,毫無感覺,可是現在卻充滿了
神的靈所賦與生命。因為罪進入世界的緣故,他們的身體暫時仍然服於死的律,但是生
命的聖靈才是最後...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14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思考
作者:丁为祥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641 更新时间:2009-6-15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儒学的核心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不仅表现为子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
得而闻也”的感慨,表现为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宏愿,而且也表现在
张载“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的论定中。因此,这一问题完全可以说是贯彻儒学始终的
问题。但对于这种贯彻始终的重大主题,不同时代的儒学却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作出完
全不同的探索与回答,——这又构成了儒学发展的历史性与时代性;而不同时代的儒学
,其借以区别的标志,往往也就体现在其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的把握视角上。
具体到宋明理学来说,它的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要对天地万物作出本体论的思考和
论证;而这样一种任务,同时也表现着其作为新儒学对佛老之空、无本体伦的一种创造
性的回应。至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志),为生民立命(道),为往(去)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①],其实也正表现了理学家经天纬地的关怀。但是,当理...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4956 | 15 首先给大家看个故事,然后再探讨经文:
林慈信牧师的《基督教教义发展史》中提到这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134fd01013i7l.html
基督论的发展史(1):基督论的争辩
HISTORY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1):
The Christological Controversies
(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pp. 101ff.)
基督论与三位一体之问题的关联
Connection of Christological and Trinitarian Problems
基督论的难题可以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与拯救论方面来加以
研究。早期教父对基督论拯救方面的关系,虽未曾加以轻忽,但他们在重要的讨论上却
没有重视。在三位一体争论的气氛中,他们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来研究基督
,乃天经地义的事,而三位一体争论所导致的决定则是,基督为神的儿子,事与父同质
的,因此祂是神。从此而发生的问题,就是基督...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16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7 阿弥陀佛!非常随喜lila 不杀生的慈悲。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阐述藏密素食观。
藏传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生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过:“杀害无辜众生仅为自
己能享用其血肉;又贪爱饮酒,只为杯中物能引人沉迷、陶醉,凡此种种皆已具足堕落
复活地狱之缘起。虽眼根齐备,奈何却直堕恶趣深渊,诸人天众生因此不能不引以为戒
:即便一根刺扎入身中,其疼痛也不堪忍受;杀害众生而食其肉,被杀者之苦痛又何堪
言表?来生堕入复活地狱后,必将感受难以忍受之痛苦——浑身烈焰熊熊,其景象实乃
惨不忍睹。”
对佛经了解一知半解之人,往往自以为在显密经典中对食肉过患的描述并不频繁、
其措辞也绝非如描述别的非理之事时那般严厉、痛切,特别在密宗教义中更是对吃肉与
否的问题轻描淡写。其实,这些理解纯粹是未深入经藏的表现,因显密经论中有数不清
的文字都在阐述佛教对这一问题的究竟立场与看法——那就是必须彻底、完全地禁肉!
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嗜肉如命之徒都找不到佛陀对食肉饮血片言只语的赞叹之处。相
反,大量的教证理证都表明佛弟子遮止肉食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
如果有人说:佛陀已经开许所有佛教徒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8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
净刹。"
上经八句,实为全经之总结,净宗修行之纲要。世尊此会所说之长行,于此告终。
故知此八句,实为净宗之末后句,全经之结束语也。此八句理事齐彰,正助并显。如来
秘藏,和盘托出。首云「常念不绝」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经。如本经《往生正因品
》中,劈头第一句便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
正是此处「常念不绝」之意。《非是小乘品》云:「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受菩提
记品》云:「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彼人临终,假
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世尊悲心无尽,普摄无余,故频
以持念本经为劝也。世尊力劝持念本经者,盖经中所宣正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无上
大法。行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万修万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经者,即
应依教奉行,如佛训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故知「常念不绝
」,究竟所指,则在常念此一句名号也。「不绝」者,净念相继也...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19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szhdcjjqs.php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索达吉堪布 著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缘 起
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偕同一万多名藏汉僧俗,朝拜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清
凉圣境。
朝山期间,我与慈诚罗珠恭受上师之命,初次将《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道次第摄
颂》等藏地流传甚广的佛学论著翻译成汉语。在翻译过程中,捉襟见肘的汉语水平使我
们费尽了周折,特别是对前所未见的汉地佛教专用词汇,我们更是一窍不通。但上师之
命难越,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上马,咬紧牙关坚持,翻阅了大量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
才算勉强完成了任务。不想以此因缘,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才有了今天与汉地众生所
结下的殊胜不解之缘。
五台山向来以自然风光神奇旖旎、名胜古刹鳞次栉比而著称。放眼四周,千山竞秀;俯
视谷底,万壑争流。既有云蒸霞蔚的东台,繁花似锦的南台,明月皎洁的西台,一览群
山的北台,巨石如星的中台,也有淙淙欢跃、南北穿流的清水河,更有集五台之殊胜为
一体的黛螺顶,以及堪称五台山标志的塔院...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0 企图否定一切形式的概念化?
这篇我觉得不错
佛教修持与心理卫生
陈兵
内容提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有不断退化之势
。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心灵环保,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佛教以善于医治众生心病
为己任,以善于治心著称,其三学六度等修行方法,都可以看作心理卫生之道,都可以
用作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技术,有些已经被心理学所吸收。新世纪的人类要求佛法心理
学化、生活化,要求佛教法师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以佛法的特出智能点化心理学,并
吸取科学心理学的长处以丰富佛法,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是佛教在二十
一世纪的一大使命。
主题词:佛教修持 心理卫生 精神健康
一.心理、精神问题的日益凸显
二十世纪后期,人类社会沿着“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科技的高度发达,创造
出高度的经济效益,提供给人们越来越方便、丰富、新鲜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信仰崩溃、...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21 浩浩在淮安治疗,而妈妈在昆山住院
病床上的庄梅每时每刻都牵挂着儿子
1981年出生的庄梅,是宿迁泗阳庄圩人,2010年底在昆山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今年春节后,因为病情复发,她再次住进昆山第三人民医院。在这期间,不幸再次降临这个苦难的家庭,6岁的儿子也查出了白血病,目前已经住进了淮安第一人民医院的病房,可由于家里没钱,孩子尚无法进一步治疗。
我不打算治了
钱拿去救儿子
妈妈
崩溃,儿子竟也得了白血病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昆山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和肿瘤科的病房里见到了庄梅,她穿着睡衣,戴着帽子和口罩。病床上的庄梅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来到数百公里以外的儿子身边。
庄梅告诉记者,她2001年就来到苏州打工,之前在昆山千灯镇一家金属加工类的民营企业做人事行政方面的工作。2010年底在昆山第三人民医院确诊患有白血病,因为病情反复发作,她已经做过9次化疗,这一次,她的肝肺伤得不轻,都出现了霉菌感染。
“生病以后一直在病房里过年,那种感受真的不好。今年家人把儿子也带到千灯来了,这是我一直盼望的,所以尽管发烧头疼,还是硬撑着在千灯的家里过了个年,可惜没有撑过年初五。”庄梅说,2月4日她再次入院,儿子也被送...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22 关于日本源氏和平氏关系
2007年03月24日 星期六 20:21
从镰仓幕府成立到明治维新,武士阶级统治日本长达700年之久。武士政权或武家政权
是日本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形态,而且直接与近现代日本相联结,因此在日本社
会和民族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91年日本集英社出版了一套(日本历史)丛书,其
中第7卷(武者之世)写武士阶级形成的历史。著者是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入间田宣夫。他
在该书结语中评价了武士政权的历史作用。他先引用了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
全图》中对日本的文字说明:“尚强力”、“权常在强臣”,然后评论道:这个评语决
不是褒奖语,其意思是说,日本人好战,武力优胜者即可掌握权力,由于这种野蛮的风
俗,日本不能成为先进的文明国家,这是很可悲的。著者认为:利玛窦是从国际性的或
普遍性的立场出发评价中世纪的日本人的,而国际性普遍性的立场,例如当时的中国人
认为男子应以习文修学为最高目标,而视武人为鹰犬,而日本正相反,“其民多习武,
少习文”。著者认为:这正是武士政权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而这一中世纪的遗产即轻文
重武的岛国风气,即使到了近代以至现代也未能消除,对此我们难道... 阅读全帖 |
|
Y*****2 发帖数: 38613 | 23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范云和何逊)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
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
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
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
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
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4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5 髯参军是郗超,短主簿是王珣。晋书郗超传,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郗超王珣均入桓温幕,此歌可见桓温对此二人的重视,但这二人政治倾向又有不同。郗
超祖父郗鉴与王珣祖父王导均对稳定东晋前半段政局有举足轻重地位,而继王庾郗之后
,桓温以楚子豪族建立功业进而把握东晋朝政,此过程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稿与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都论述甚详。桓温入居中枢前局势概而论之,元帝与明帝去世后,成帝司
马衍以冲龄继位,在位十八年而早逝,其间王导与帝舅庾亮辅政,赖郗鉴中间折冲矛盾
平衡势力,而早期又有苏峻祖约之乱,由陶侃,温峤,郗鉴,王允之等平定,而后至康
,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等时期维持大概数十年安宁。成帝后期温峤,王导,郗
鉴,庾亮先后去世,王导从侄,有事功军权的王允之又早逝,琅琊王氏暂时告退政治中
心。庾氏虽继之,却乏事功,兼缺人才,而成帝弟康帝司马岳只统治不到两年,其子穆
帝继之。康帝虽以庾亮弟庾冰与何充辅政,庾冰及弟庾翼也相继去世,何充为王导姻亲
实际亲近王氏,且名望不足,王导郗鉴庾亮留下的权利空档,最终却是桓温填补。世说
识鉴:
小庾臨終,自表以子園客為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928 | 26 竟然有傻子说阮籍不是诗人,贴点吧。好诗啊,国人都该读的。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七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7 桌上的电话陡然间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声音虽不大,却把心中本已是一团乱麻的宇文弄
得慌了手脚。宇文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饶是他机智过人,竟也不知该如何收拾面前这
被宋巧稚搅得混乱不堪的场面。
倒是一旁的玄罡显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它快速奔到门边,一下就将办公室大
门给撞关上,旋即叼起被甩到沙发上的顾青衣装,盖在仍昏迷的顾青身上。
宇文迷糊了好几秒钟,才想起电话铃声恐怕会惊醒顾青,倘若此刻顾青醒转,他该
如何向顾青解释为何她身无寸缕,自己却守在她身边?
宇文忙不迭地扑过去提起了电话,话筒那端却挂掉了。他长吁了一口气,小心地将
话筒放下。玄罡站在屋角的小门前轻吠了一声,提醒宇文那里还有一个倒霉的家伙。宇
文皱着眉头看了看面朝下扑倒在地上的刘天明,决定还是先将刘天明弄醒,多一个证人
,才方便向顾青解释。
谁知刘天明竟怎么也弄不醒,宇文拍打他老半天,甚至将顾青桌上的半杯残茶泼到
他脸上也无济于事。宇文在扶起刘天明时,隐约摸到他后脑上有一个被钝物撞出的血肿
,别是被宋巧稚打伤了头吧?他一下担心起来,便想把刘天明背出楼外召救护车急救。
就在宇文背着刘天明,慢慢扶着墙向办公室大门走去时,顾青醒了!
当她...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28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9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191 | 30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来源: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作者:熊春锦发布时间:2009-05-11
http://www.dedao.org/home/html/laozi/20090511/526.html (里面有图片)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2009 04 19
熊春锦
一、人类六大发展阶段和相应的道德修养方法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三讲。
主要就是介绍一下“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也就是紧密地将道家的学问、儒家的学
问,以及我们传统的根文化与我们的生命健康联系起来,来探讨一下这里面的关系和来
龙去脉。
在研究这个主题的前提下,我们要知道,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老子有句名言:“知人
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就是说,既要知道别人,也要知道自己。后世的兵家学说,也
曾经深化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际上,我们对于我们自我生命真相的研究,既
要知道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生命的各个发展时期。根据道家的
学说以及古代医家的学说,人生可以分为这么六大发展阶段。
在这六个阶段里面,古代全部是利用道德修养来制约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六个阶段。也...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1 弘化社网站 >> 电子书坊 >> 电子杂志 >> 《弘化》2010年第1期(总第59期)>> 正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印光法师论念佛
文/于海波
一、念佛的态度——至诚恳切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要想往生,首先要解决信愿问题。在印光法师看来,净土法
门中,信愿比一心还重要。在《印光文钞续编卷上·复朱德大居士书》中印光法师云: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
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
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
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
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着实从心中念
,勿只滑口读过。”
若为达到真信切愿的效果,至诚恳切的心态是必要的。这种心态的外在表现,即是
一种对佛法谦卑的恭敬,印光法师认为,恭敬的态度是获得佛法实益的关键,如在《增
广文钞卷一》中印光法师云:“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
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1165 | 32 胡立阳炒股100招
1、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在股市中获胜
投资人问:投资股票制胜的先决条件就是“低买高卖”,然后在每一次的操作过程
中又都要做到“大赚小赔”,请问,一个正常的人做得到吗?
(1)“低买高卖”是买卖股票赚钱的唯一途径。但是,在经济萧条或者股价跌得
东倒西歪的时候,有谁敢买股票?相反的,正常人只有在行情大好的时候才敢进场。因
此,能在低档买进的人少之又少,而不幸抢到高档的人十有八九。一步错全盘错,自然
会一步一步演变成始乱终弃、“高买低卖”的投资悲剧。
(2)正常人在股市中总是“小赚大赔”。大多数的人好不容易才选中一支飙股,
就害怕煮熟的鸭子会飞掉,于是赚个两三块钱就急着卖掉。相反的,对于选错了的个股
,却不愿面对现实,反而安慰自己说是做长期投资。那么到底要如何做到“低买高卖”
及“大赚小赔”呢?我认为只有透过机械式的操作方法最能达到目的。我所发明的农夫
播种术便堪称是各种机械式操作方法中的翘楚,不但得到当时我们公司客户实际操作后
的夸奖,也广受全球媒体的报道。
2行情总... 阅读全帖 |
|
j****i 发帖数: 68152 | 33 古者皆以地球為中心,而太陽系及其他星球則環繞地球形成一天球,此節所謂渾天說。
史稱東漢張衡製渾天儀以研天象,可見我國古代之宇宙觀,亦係渾天說。自望遠鏡發明
以後,發現天上星球有遠近之不同,遂產生星球乃均勻散布於空間之概念。如星球係均
勻散布於廣大無涯之宇宙,則與觀測點等距離球面上所有星球之數目必與半徑之平方成
正比,惟星光強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是以與觀測點不同距離球面上所有星球所發之光
,其強度均相同。由此可知,宇宙中所有星球所發之光,其強度之總和當足以照亮夜空
,使夜晚如同白晝,然則何以夜空卻一片漆黑?
黑夜之產生,係因宇宙膨脹而使遠處星光幾無法到達地球所致。在詳述此問題之前,先
扼要闡明宇宙之構造與組成於次。宇宙約由百億星雲所構成,而星雲常三兩成群,甚而
數千翼聚。每一星雲中約合千億星球,同一星雲中之星球,因受彼此間相互萬有引力之
束縛,故能移形成一緩慢旋轉之整體。天文觀測之結果顯示,星雲群(Clusters of
Galaxies)乃經常均勻散布於全宇宙,惟吾人所見來自遠處星雲之光,乃其千百萬年前
所發出,故不表示其現在之狀態。
美國天文學家胡博(Hubble)於民國初年發現遠處...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34 赵飞燕外传
──汉江东都尉伶玄撰
赵后飞燕,父冯万金。祖大力,工理乐器,事江都王协律舍人。万金不肯传家业,编
习乐声,亡章曲,任为繁手哀声,自号凡靡之乐。闻者心动焉。江都王孙女姑苏主,
嫁江都中尉赵曼。曼幸万金,食不同器不饱,万金得通赵主。主有娠,曼性暴妒,且
早有私病,不近妇人。主恐,称疾居王宫。一产二女,归之万金,长曰宜主,次曰合
德,然皆冒姓赵。宜主幼聪悟,家有彭祖方脉①之书,善行气术,长而纤便轻细,举
止翩然,人谓之飞燕。合德膏滑,出浴不濡,善音辞,轻缓可听。二人皆出世色。
万金死,冯氏家败,飞燕妹弟流转至长安,于时人称赵主子,或云曼之他子。与阳阿
主家令赵临共里巷,托附临,屡为组文剌绣,献临,临愧受之。居临家,称临女。临
常有女事宫省,被病,归死。飞燕或称死者。飞燕妹弟事阳阿主家为舍直,常窃效歌
舞,积思精切,听至终日,不得食。待直赀服疏苦财,且颛事膏沐澡粉,其费亡所爱
,共直者指为愚人。
飞燕通邻羽林射鸟者,飞燕贫,与合德共被,夜雪期射鸟者于舍旁。飞燕露立,闭息
顺气,体温舒亡疹粟。射鸟者异之,以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36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6 12:07:56 2011, 美东) 提到:
按格律认真填写的诗词请单独发贴。本帖只供游戏用,供大家休闲娱乐,营造诗歌氛围
,任何人都能参加,不发包子。
规则:
1.后一帖必须有前一帖诗句中的至少一个字。
2.以古人名诗名词中的句字为主,也可以自己写一句
3.每贴字数大于等于5
4.拒绝各种不雅词汇及其各类缩写
5.同时接一句的以先接者为准。
6.当多人在线来不及分辨前后时,抢到哪句就接哪句
我来开个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6 12:09:49 2011, 美东) 提到:
自己接一个示范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Thu Jun 1...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238 | 3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预定论 預定論(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是講述神揀選人得救的道理。加爾文的神學特別
強調神揀選人的主權,他的跟隨者後來將加爾文對預定論的見解歸納為五大點,即是加
爾文主義五點(Five Points of Calvinism)。它們分別為「人完全敗壞」(Total
Depravity)、「無條件揀選」(Unconditional Election)、「有限度救贖」(Limited
Atonement)、「不能抗拒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及「聖徒的堅忍」(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現在讓我逐一簡單地解釋一下。
人完全敗壞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
「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 都
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羅3:10-12)
加爾文主義第一點是說人是完全敗壞的。人完全敗壞,不是說人犯罪犯到無可再差,壞
到無可再壞的程度,而是說人的身心靈每一部份都受到罪所影響,人天然不能明白神,
也不會尋求神,更加沒有能力作...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315 | 38 http://ref.kosmos.dreamhosters.com/?cat=46
黄叶闲谈 (维摩精舍丛书之二)
口授:盐亭袁焕仙先生
编撰:乐清南怀瑾
南充徐剑秋
记义:盐亭范天笃
记事:潼南傅仲穆
广汉扬光代
记言:盐亭黄人俊
盐亭王乃鹤
校讹:峨山大坪寺释通远
峨山大坪寺释通宽
华阳吕寒潭
西充扬介眉
结稿: 隆昌饶盛华
《黄叶闲谈》序
序曰:大言希声,大听绝闻,大道无阶,不即匪亲,求之转远。其趣学也,不亦难乎?
抑已渊矣。
焕师乃口授兹篇,一改平昔壁立千仞之风,而嗫嗫如老妪谈者,盖黄叶止啼,诱掖初机
,将以无阶而阶,求大言于声,大听于闻也。曰一门.曰六法,信口赴机耳。 虽然依
言立义,立处即真,苟至于真,则又一毫不寓,万相咸该,如牟尼珠然。方方显色,色
色透圆,而于是珠者色欤?圆欤?噫!其初学之津梁,入德之胜径者 矣。人俊躬味斯
法,妙逾灵兰,义不忍埋,发付之梓,乃揭于同侪,曰还家要道,及寝良规,于是乎在。
门人盐亭黄人俊敬序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
第一讲 缘起
维摩精舍第一届行七已,诸子日集,每兴难问。若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然则入
者何入?趋者何趋?百工之术尚有径...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39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经络本质被认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05:11:53 2011, 美东)
原地址:
http://njzxhx.blog.163.com/blog/static/10527031720092605857104/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
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
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
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
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
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
,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 阅读全帖 |
|
b********6 发帖数: 556 | 41 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生命如同宇宙奥秘一样,使人们难以探索和破译。
一、生命的本源
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
动的本性。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生命的阳性物质是由被称
为“宇宙蛋”的光团爆炸后,能量转化,阴极生阳,转化为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我们
生存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由传说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阴阳两种
物质都源于道。生命就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不同的是,相对
来说,低级生命呈现以阳为主,高级生命呈现以阴为主。所谓的“高级”或“低级”只
是运行速度的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众生来到这个
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众生误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都
是实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颠倒
的久了,也和内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联系。由于长期在红尘这个舞台上游戏人生,也忘
记了自己原是为了发挥佛的力量,加...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42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30 | 43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此现实的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在“对佛陀以及佛教批判”中 提出了一些观点。
容当一一辨正。
观点既然提出来, 佛教正法从来无惧一些所谓的批判。
不过,末法时期佛教正法确实面对着错综复杂局面。
佛门内外都存在着对佛法的不正确的知见。
首先要辩证的是:“佛陀不承认时空外的非五蕴的
本体的存在”。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
这里上提一篇已发帖文来论证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47 原地址:
http://njzxhx.blog.163.com/blog/static/10527031720092605857104/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
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
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
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
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
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
,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为经络的存在方式主要是属于能
量层次的。经络与人体的关系,就像电能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上
所显示的图象文字等来认识电的作用,但如果你单纯从解剖学的角度来将计算机分解,
哪怕你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不可能看得到计算机里面的图象与文字。
也就是说,经络具有明显... 阅读全帖 |
|
x*m 发帖数: 276 | 48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49 ☆─────────────────────────────────────☆
znprc (Shrek) 于 (Sat Aug 13 21:20:17 2011, 美东) 提到: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发布时间:2011-01-22 08:58 作者:范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09次
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
,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
?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
公正的剖析。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
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
人平等的权利。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
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
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
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十年前初...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