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发帖数: 6708 | 1 隋末,群雄并起,其时以李密的瓦岗军势力最强,
一度天下的反王都劝李密称帝, 被李密拒绝, 李渊也急着巴结他
“四月,李密率三万瓦崗軍圍攻東都洛陽,大批隋軍投降,其中包括隋朝虎牢关将领裴
仁基。黎阳李文相、洹水张升、清河赵君德、平原郝孝德等河南地區起义军首领纷纷前
来归附,瓦岗军趁势攻破了黎阳仓并开仓放粮。李密又与隋将王世充在洛阳附近激战,
互有胜负。瓦岗军的祖君彦起草《为李密檄洛州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天下震动
。孟让、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各地豪杰,纷纷
建议李密登基称帝,但被李密以“东都未定”为由拒绝了。据守太原的李渊(即后来的
唐高祖)知瓦岗军壮大,遣使前来通好,称李密为兄长。”
作为一位君王,李密既有谋略,又有文采,还会写诗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这么一个NB的势力,为什么说衰败就衰败了?
难道就是因为杀了翟让,让内部起了矛盾,再有偃... 阅读全帖 |
|
a*p 发帖数: 495 | 2 苻坚
淝水之战后,随着局势的恶化,苻坚开始出现精神病症状,完全丧失形势判断能力,沦
为自暴自弃的怨妇,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直至灭亡。
苻坚这个人,上天给与他的眷顾,远多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其它的胡汉君主们。首先,他
在关中的基业,祖辈父辈们已经帮他建立起来了;其次,他的前任是个超级烂的昏君,
苻坚得到全民的拥护顺利上台,内部空前团结;第三,有王猛这个猛人帮他打点军政,
手下又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所以很顺利的消灭了慕容鲜卑的前燕,平定了张天锡的
凉州,以及夺取了东晋的巴蜀。一连串的胜利来得太容易,屡战屡胜,所以司马光借用
李克的话来评价苻坚是“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
淝水失利之后,前秦的形势也没有差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境内并没有发生大的叛乱;长
安有太子镇守,基本盘还算稳固;苻丕在邺城,控制着冀州兖州;益州幽州也还在手上
;吕光刚平定了西域... 东晋就算追击,由于补给的困难,顶多就到黄河一线;而且东
晋内部政治斗争的很厉害,互相拖后腿,未必肯真心全力北伐。
这时候就好比下围棋,本来稳杀对方一条大龙,要中盘获胜了,突然打了一个大勺子,
让对方大龙活了,还顺带破...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 罗马军队在Allia的大败让罗马人震惊不已。不过这份震惊也不光是罗马方面,高卢人
那边对突如其来的胜利一时半会也没回过味来。他们可能出于谨慎没有追击,只是在原
地打扫战场,清理罗马人留下来的战利品,然后就是干干砍掉尸体的脑袋然后堆成一堆
这种无聊的事情。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同时看到周围没有任何敌人可疑的活动,高卢人这
才出发继续向罗马进发。高卢人的缓慢帮了罗马很大的忙。当罗马战败的消息传到罗马
城里,罗马城一片混乱,人们对形势感到非常悲观。这里要说明一点,虽然罗马最早的
城墙,也就是被称为Servian Wall (图一)的城墙,传说是罗马王政时期倒数第二位
王Servius Tullius修建,但现代历史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在Battle of Allia时期的罗马
并没有坚固的用石头修筑的城墙(图二)。不然如同Battle of Cannae之后,罗马虽然
丧失主力,但据守坚城仍然毫无问题。像Senones这次缺乏后勤支持和攻城器械的状况
,攻城或是围困都不太可能。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此时的罗马没有一个以石质城墙为核
心的城防体系。在一片混乱中,罗马的行政体系还是起了作用,在他们的组织下一些...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4 徐达北伐前后不到一年,在山东花的时间少于半年,我不认为他有足够的时间建立有效
统治,当然,补充修整还是够了。徐达北伐的路线是先取山东,然后沿河往上去河南下
汴梁,之后分兵,一部去陕西取潼关,华县。等太祖到汴梁督战后,主力北上穿过河北
,在山东临清凑齐人马后沿运河北上,破通州后顺帝就北狩了。这算是北伐的第一阶段
。拿下大都后,常遇春南下保定、中山、真定准备从北边入山西,徐达在漳德一带准备
从南边进入山西。在前锋汤和部受挫后,徐达在不利情况下抓住了元军的一个战略错误
:顺帝非要王保保进攻大都。徐达让孙都督据守大都,自己帅主力抄王保保的老窝太原
(常遇春的行军路线不祥,不过他也去了太原),然后太原一战全歼王保保主力,算是
北伐胜利结束。其实北伐的难度在后半段对付悍将王保保,前面的那个路线当然也是优
化路线,但其实也没多重要。山东河南的元军随便怎么收拾,在徐达常遇春面前徒劳挣
扎而已。 |
|
s**r 发帖数: 669 | 5 五国出兵攻齐,各有收获,就是燕国想彻底灭亡齐国,其他国家不是很同意。
zz
乐毅并不是燕昭王招贤纳士招来的无名之辈,而是很早就在赵国当大臣了:
赵策三
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仇赵。不如请以河东易燕
地于齐。赵有河北,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强齐,以燕
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
齐。楚、魏憎之。令淖滑、惠施之赵,请伐齐而存燕。
可见,在BC314年齐破燕时,乐毅已在为赵武灵王策划存燕之策。同年赵武灵王派乐池送
公子职回燕即位,是为燕昭王。乐池也是来自灵寿乐氏,很可能是乐毅的亲戚。灵寿乐
氏这个赵国家族从燕昭王即位之初就参与了燕国政治。后来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赵
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在济西之战以前,乐毅是身兼赵、燕两国军队的统帅。
五国攻齐,领导者是秦相魏冉,魏相孟尝君,赵权臣李兑这三巨头,燕昭王还排不上号
。燕军的重要性也不高于赵军。只是在济西之战以后,其他四国军队都按约定各自瓜分
齐国领土,燕军独深入攻入临淄。《资治通鉴》此处记载燕军占领了齐国全境是错误...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669 | 6 五、孔丘新政
(一)孔丘其人
阳虎出逃之后,鲁国政坛迎来另一位非世卿的执政大人——孔丘。
孔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其六代祖孔父嘉曾任宋国司马,因为
妻子貌美,被大宰华父督看中,找机会杀死孔父嘉而夺其妻。孔父嘉之子木金父流落鲁
国。孔丘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勇士,为陬邑大夫,但在小孔丘三岁时就去世
了。孔丘少年以好学知礼闻名,早年曾经担任季氏小吏,随后开学教书,培养了一大批
门徒。学而优则仕,47岁时(前505年)应阳虎之邀出来做官,担任中都宰,一年之内
,中都大治,成为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前504年,升任鲁国司空;前502年,阳虎政变
失败,孔子担任司寇,或许是追拿、惩处阳虎党羽得力,在国内地位迅速上升。
孔丘其人,既做学问也走仕途,在鲁国有两大劲敌:仕途方面自然是阳虎,后来孔
丘为实现政治抱负周游列国,惟独不去强大的晋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阳虎正在那里
得势;学问方面是少正卯,这也绝不是一个平常角色,当时两人同时开门讲学,争夺教
育市场,弄得孔子的课堂“三盈三虚”,可见拉锯战的激烈。前501年,孔丘终于成为
鲁国的新任执政,上任七日就诛杀少正卯,并陈其尸示众,...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7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
|
m*******3 发帖数: 1275 | 8 你们猪真和缅甸也猴子真一家也,编瞎话都得一道, 不亏同为畜生之流。 呵呵 缅甸
战事 清国确实没捞到好处。云贵总督明瑞在乾隆三十二年征缅甸 三十三年兵败自杀。
你的缅甸兄弟趁此机会打回云南老家。
清朝乾隆的三十四年,急命盛京将军恒禄征调驻防盛京沈阳的锡伯精骑1000 赴云南助
战。盛京锡伯兵分为二队,每队五百名。第一队官兵于四月初一日起程,十六日前抵达
京师、第二队官兵于四月初三日起程,十八日前抵达京师(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乾
隆三十四年二月十八日)。经重新编队后,锡伯官兵于五月初起程,七月中抵达云南前
线,锡伯骑兵和驻川八旗一道等共同“据守渡口,驻守要塞,设置守护二路驿站”(军
机处满文《月折档》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初三日)。经数月交战,你的缅甸猴子兄弟节节
溃退,终于在缅境与清廷议和。此次征战,盛京锡伯八旗,付出极大牺牲,:“新满洲
锡伯队原来之兵一千名,其中:阵亡之兵二十名;因伤死亡之兵三名;关外病故兵五十
四名;关内病故之兵三十六名。共亡之兵一百零五名”(军机处满文《月折档》乾隆三
十五年正月初四日条之附件)。
你们猪国人写的历史 从来就忽略自己曾经的对手。 你脑子里怎么想就是什...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784 | 9 第三节 山海关战役
三月,吴三桂率领辽东明军约四万人及八九万关外汉民陆续进关,暂屯于山海关至滦县
、昌黎、乐亭、开平一带(74)。这里需要纠正一种常见的误解:许多史籍都以为山海关
属于吴三桂的防区,甚至把吴三桂说成是山海关总兵(75)。其实当时的明山海关总兵是
高第(76),下辖兵员数目约为一万人。吴三桂进关之后即同高第汇合,密切注视形势的
变化。
三月十五日,大顺军进抵居庸关,明守将唐通投降。李自成对山海关一带的官军十分重
视,他知道吴三桂所统边兵是明朝的一支劲旅,距离北京比较近,又处于大顺军和满洲
贵族军队之间,如果不及时解决,将成为一个重大的隐患。至于解决的方式究竟是以武
力消灭还是采用政治手段招降,李自成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以招降比较稳妥。因为
自从大顺军进入山西以后,除了宁武总兵周遇吉负隅顽抗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外,据
守各战略要地的明朝统兵将领,如大同姜瓖、宣府王承胤、居庸关唐通等,都望风归附
。在这以前投降的总兵还有白广恩、牛成虎、郑嘉栋、左光先、陈永福等。这种先例对
吴三桂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其次,吴三桂自己统兵在外,他的父亲吴襄和其他家属却
留在北京,为了保住身家产...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617 | 10 六:哥特的凯歌
日耳曼人民族大迁徙的时代,至公元五世纪中叶,结束了其第一波高潮。第一轮比赛开
始时的参赛选手,有惨遭淘汰的(比如西林汪达尔人),有被打散并入其它民族的(比
如阿兰人),还有生存下来并在罗马帝国境内安家落户的。这其中哈斯丁汪达尔人走的
最远,跑得最疯,在北非建国。其余四个,都在高卢路(Praetorian Prefect of Gaul
)安了家。苏维汇王国占据了我们故事的主舞台: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国和勃艮第
王国分别扎根在高卢的西南和东部。我们尚未提及的法兰克王国的雏形此时在高卢北部
也逐渐形成。
在罗马帝国境外,沙隆大战之后一年多,匈人大帝阿提拉暴死。匈人宇下的诸多扈从日
耳曼民族以哥特人的近亲格皮德人(Gepids)为首,向宗主宣战。公元454年爆发的奈
道会战(Battle of Nedao),日耳曼联军决定性的战胜了匈人。庞大的匈人帝国分崩
离析。重获自由的日耳曼诸族,包括东哥特人、格皮德人、斯基里人(Scirii)等等,
按捺不住流浪的心,效仿他们先走一步的同胞,开始向已经支离破碎的罗马帝国继续移
民。第二波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开始了。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3343 | 11 从克林德被杀之后,在北京的外国使馆便成为攻击的目标。清廷围攻使馆的动也是一桩
争论不休的悬案。当时在北京的清军和义和团对于据守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的外国军队
有压倒性优势,却始终不能攻下。这与清政府的实际决策者慈禧太后有关,她为自己留
有余地,不肯全力进攻使馆。慈禧后来谈起此事说“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主意的,我
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但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
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
《庚子西狩丛谈》)清军多次停止进攻使馆,还向使馆送去米、面、蔬菜和西瓜等物资
。对使馆的围攻一直持续到北京被联军攻陷,解围后法国公使前去西什库教堂看望樊国
梁主教,他们“互庆余生,拥抱为礼”。 |
|
s**i 发帖数: 4448 | 12 明末关键是没有能和后金抗衡的野战兵团,所以只能据守坚城。完全放弃战略战术机动
。后金可以野战也有强大机动能力,所以抄后路,断粮道,围城打援什么都可以搞。
袁崇焕练关宁军已经初有成效,可惜他没有时间了。袁崇焕被杀太早,所以他的战略日
后会怎样,就无法知道了。他既然能提五年平辽,当然就有野战取胜的想法。坚城大炮
只是防御阶段保证战略相持。辽人收辽土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恢复家园,国仇家恨
,成军以后战斗力不会差。
皇太极入口长城只要京城不失,其实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他孤军深入,没有根据地,
不敢处处分兵占地,宁锦重兵在他身后时刻威胁老巢。只能是抢掠一下就走。
崇祯行事操切苛刻,自毁长城的批评不为过。
给袁崇焕扣军阀,指责他养贼自重,就太诛心了。当时军事力量依然悬殊,只够自保。 |
|
d*******s 发帖数: 695 | 13 两点,消耗战和李如松指挥出色。
1. 从《明史-神宗本纪,日本传》来看,自从大明轻易攻克平壤后,两边打的就是消耗
战而非歼灭战。经常出现败的一方“奔”,胜的一方“退”,胜败战损都很严重,由于
分据平壤和汉城,胜方无力追杀扩大战果。数量上来看,日本几乎没有补充,一开始15
万,到第一次议和,减员45%(《日本战史》,而明军是从开始的5万到3万,但是明,
朝联军达到7万。日本越打越少,明军越打越多。第二次开战也是如此,明军这边始终
维持了7到8万的兵力(《剑桥史》《中国通史》),而日本打一次少一次。
2. 李如松指挥很好,举两个栗子。
1)万历21年,李如松派祖承训乔装朝鲜军,麻痹了小西行长,轻易攻克平壤,获得
了可以打消耗战的稳固据点,不然阵地战败了没有据点防守,会被追杀的很惨。
2)决定性的“火烧龙山仓”是堪比官渡之战的经典战役。龙山仓是朝鲜汉城的国家
粮食仓库,囤积了朝鲜几十年的粮食,后来日本国内转运的军粮也囤积于此。第一次战
役僵持阶段,李如松兵力3万,而日军5万据守汉城。李如松无力攻克汉城,但奇袭烧毁
了龙山所有13座粮仓,使日军粮食补给不上。《明史-李如松传》“闻倭... 阅读全帖 |
|
m***x 发帖数: 404 | 14 以粟刚过河的时间点,就是四八年六月左右来看 -
山东全境国军的情况比东北好不了多少,据守的值得一提的城市两个巴掌数得过来:烟
台,青岛,临沂,荷泽,兖州,济南。而且这些地方的国民党守军无一不是仅能结结巴
巴自守,没有一个有主动出击的可能。事实上在这之前王耀武都飞到南京要求放弃济南
了,被常公拒绝。 |
|
v*****s 发帖数: 20290 | 15 ☆─────────────────────────────────────☆
madox (madox) 于 (Tue Sep 23 17:03:06 2014, 美东) 提到:
一,粟带一四六纵南渡黄河,想灭了邱疯子总觉得兵力不足,想从东兵团调一个纵队,
打完这一仗之后再归还,和尚种种推托不肯。那时东兵团的情况呢?打完了胶济路西段
诸战役,正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山东境内国军望风披靡,和尚手里有三个兵力装
备都有极大补充,士气高昂的纵队,山东的根据地的支持,内线作战的优势,地方武装
等还不算。下来的山东境内作战目标只有一些固守城市胆战心惊的国军,绝无主动出击
的可能。和尚真的连一个纵队都暂时拿不出吗?
☆─────────────────────────────────────☆
stoppingtime (停时) 于 (Tue Sep 23 17:08:45 2014, 美东) 提到:
反过来你也可以这样问啊,粟裕手头有三个纵队,难道就一定要从山东兵团调一个纵队
?粟裕有自己的作战目标,许世友也有自己的作战目标啊。粟裕想歼灭邱疯子,许石油
也希望解放山东全境...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16 ☆─────────────────────────────────────☆
madox (madox) 于 (Tue Sep 23 17:03:06 2014, 美东) 提到:
一,粟带一四六纵南渡黄河,想灭了邱疯子总觉得兵力不足,想从东兵团调一个纵队,
打完这一仗之后再归还,和尚种种推托不肯。那时东兵团的情况呢?打完了胶济路西段
诸战役,正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山东境内国军望风披靡,和尚手里有三个兵力装
备都有极大补充,士气高昂的纵队,山东的根据地的支持,内线作战的优势,地方武装
等还不算。下来的山东境内作战目标只有一些固守城市胆战心惊的国军,绝无主动出击
的可能。和尚真的连一个纵队都暂时拿不出吗?
☆─────────────────────────────────────☆
stoppingtime (停时) 于 (Tue Sep 23 17:08:45 2014, 美东) 提到:
反过来你也可以这样问啊,粟裕手头有三个纵队,难道就一定要从山东兵团调一个纵队
?粟裕有自己的作战目标,许世友也有自己的作战目标啊。粟裕想歼灭邱疯子,许石油
也希望解放山东全境... 阅读全帖 |
|
H*****l 发帖数: 1257 | 17 传奇上将许世友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70后小时候大都不清楚粟裕,但没有
不知道这位和尚将军的,他的传奇故事在杂志小报故事会上随处可见。在年幼的我心目
中,许乃侠客加猛将,是毛主席手下的张飞。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时至今日,他也是网友们热评的对象之一,而且是争议很大的人物。捧他的分为两类,
一类主要是针对其独特性格魅力的描画,以他的小故事为主,或真实或传奇;另一类则
抬他的军事能力,说他力挽狂澜为华东营造出胜利之势类似林彪在东北,并无边夸大其
战功,这类人大多是贬粟的。贬他的,骂他是许四姓大奸似忠,军事上则是冲锋队长水
准,比较蛮干。当然还有很多网友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不才这些年也读了不少历
史,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也形成了一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晒给大家,看看是不是这么回
事。
许世友35年主力军军长资历在华野里是出类拔萃的,比之同年粟裕在做诱饵的小小红7
军团里当管不了事参谋长,似乎更硬气不少。山东的胶东军区,创建于抗日中期,后来
成为磐石般的老根据地,可以说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身为胶东军区司令员
的许世友,从这里带出了...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18 美军战史指出:中国军队指挥官对于在前线抵抗到底的决心不够坚强,这就比死守每一
寸土地的人民军要差了。
突击队”作战计划虽然完成了,但中国人敏感到骑1师的进攻目标在于上尼翁里的后勤
基地,虽然师的巡逻兵在东部主抵抗线之前1000到4000码的区域可自由活动,但敌人对
于越过约科春向上尼翁里派遣尖兵或巡逻兵的任何尝试都反应十分强烈。在“突击队”
作战过程中,中国人把控守制高点看得十分珍贵。他们首次从基本战术原则的机动防御
体系中,转变到坚固防御。很深的掩体,复杂的堑壕体系,以及大规模地在前方阵地上
储存食品、供应品和弹药表明,他们企图固守阵地。当骑1师试图攻击敌主抵抗线时,
中国人就调动大量的新生预备队力量,自由发射储存的炮弹,并顽强地据守阵地。只有
当着人员伤亡惨重,弹药消耗殆尽时才被迫撤退,骑1师才最后得以占领“詹姆斯敦”
作战线。第1军司令部的情况报告提出,中国的指挥官中,似乎对于受命在前线抵抗到
底的决心不够坚强。根据情报处军官的说法,这一点说明,中国人认为,兵力薄弱的部
队除了以强大的反冲击夺回失掉的阵地之外,其它战术是打不赢的。
日本的朝鲜战争战史也是如此记载:
向詹姆斯敦线前...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13081 | 19 王树声在登封抗日一年间
http://bbs.songshan.tv/archiver/tid-35237.html
张存义 王云琦
1945年,王树声大将率部来到登封,开展了一年的抗日斗争,在登封留下了许多动
人的战斗故事。
受命到中原
1944年9月,在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来到登封的同时,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
开重要会议,决定成立河南人民抗日军和河南军区,由王树声担任司令员,戴季英任河
南区党委书记兼抗日军和军区政委。以后,毛主席多次找王树声、戴季英谈话交代任务
,帮助组建部队,11月底部队出发时,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又亲自为部队送行。毛主席紧
紧握住王树声的手说:“我预祝你们很快开辟中原根据地,这是插在蒋介石心上的一把
钢刀,希望部队像柳树一样插在那里就在那里生根发芽。”
1945年2月26日,王树声率领大部队,由延安到达登封东白栗坪,与先期到达登封建
立革命根据地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皮定均司令员和徐子荣政委会师。当时白栗坪一带住
满了尾随而来的1000多名日伪军。为了使河南军区部队在登封扎稳脚跟,王树声命令第
三支队和登封民兵配合于当晚在白坪三元、堂子坡... 阅读全帖 |
|
a***r 发帖数: 2677 | 20 孟良崮战役考
三剑客
发起于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战役,从一个侧面预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全面崩溃
。位居五大主力之首、被誉为“抗日铁军”的整编第74师,竟不敌“土八路”,短短三
天即遭覆灭,不仅成为第一个被歼的国民党军主力,也成为国共双方在华东前线的重要
转折点,给孟良崮一战披上最神奇的色彩。
当年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围绕这一战役的种种话题却经久不衰,一直都是军事界
、史学界、文学界进行探讨和创作的热点题材。笔者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逐一分
析孟良崮战役的前前后后,存疑定论,剖析疑义,供大家参考。
一、双方实力:果真是敌强我弱吗?
长期以来,通常都认为,孟良崮战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较大。例如:面对强
敌云集的严重形势,粟裕说:“敌人用于进攻我们的兵力是我们总兵力的两倍多”。曾
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孟良崮》,这样解说道:“从兵力上讲,我方是27万;敌方是45
万;兵力对比几乎是一比二。 从装备上看,我方还基本是小米加步枪;敌方已是青一
色的美式装备,双方几乎没有可比性。”
就连国民党一方也认为自己在军事上是占优的。当整74师被歼的噩耗传来,蒋介石
哀叹:“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21 据守洛阳的东北军一个旅已经投降,中央军已到潼关。国内国际舆论又是一边倒同声声
讨,东北军内部又起内讧。因为苏联的激烈反对,共产党出尔反尔,不仅事先许诺的斯
大林的卢布和机关枪没有了,而且执行斯大林的命令,逼迫张扬放蒋。以东北军那个德
行,在历经长途跋涉,立足未稳的几千人红军残兵面前都一个师一个师地被吃掉,一开
战,就是望风而降。如有其它活路,张公子哪会跪地认罪。 |
|
h******n 发帖数: 3599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utuxian (南刀北猫东奇西虎中三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清鼎盛时的清缅战争,居然打平了,缅军战力很强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2:16:47 2015, 美东)
背景[编辑]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1]。在对原缅属
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向中国管辖的内地
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
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
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
隆皇帝忙于统一新疆,无暇南顾,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的政策
。而当乾隆皇帝成功统一新疆后再也不能容忍缅甸的这种侵犯。
乾隆皇帝
导火线[编辑]
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因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正式点燃
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缅兵入境骚扰[编辑]
公元1762...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23 恩, 没有粮尽, 天涯上的那个贴说廉颇就是要据守,设了好几道防线, 根本没有粮食的
问题.
是赵括出击,结果最后设好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秦军偷袭成功, 最后一道防线反而成了包
围圈, 然后才完蛋的. |
|
l**n 发帖数: 284 | 24 甲午战争清朝惨败,总体来说,清军将士的忠勇度、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完全被日军压制。时至今日翻看那段战史,每个中国人都依然觉得耻辱,但在令人窒息的惨淡里,还是有为数不多的将领,因其顽强不屈的人格、以死殉国的气节,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陆军皆遁,宝贵独死平壤;海军皆降,世昌独死东沟。”——《清史稿》。
1、左宝贵,日军为之立碑的唯一一人
左宝贵,丁汝昌,两个被敌军日本人敬重的清军将领。
左宝贵在平壤战死后,因为战乱遗体不知所终,日本人钦佩他死守玄武门的忠勇之举,在他战死的附近,用木栅立了一块碑,上面写“奉天师团总司令官左宝贵战死于此”。
此木碑后世散落,在英国著名女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的《朝鲜纪行》里,也专门提及这块碑。
给敌国名将立碑,这是无比藐视清军的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的唯一一次。相比之下,叶志超、宋庆、聂士成、戴宗骞等等其他清军陆军将领,都被日本人丑化得无以复加,看看当时大量的日本新闻、版画、浮世绘作品就可见一斑。
下面,重点说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2、丁汝昌被清廷箍棺涂漆,不准下葬
“两军雨泣咸惊疑,已降复死死为谁?可怜将军归骨时,白幡飘飘丹旐重。”这两句诗出自清代外交家、诗...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11319 | 25 中俄混血儿嘎丽娅:日本投降前曾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图)
发表时间:2015-05-04 18:06:39
1945年8月11日,日本正式投降前夕,会日语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受苏联红军指派,
只身前往驻扎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日军要塞劝降日军。之后,只有17岁的她再也没有
回来。2天后,苏联红军进行了几小时的毁灭性轰炸,日军要塞成为一片废墟。直到
1984年,当地民众与政府开始寻找这位烈士的踪迹,他们不仅找到了嘎丽娅亲属与照片
,还为她在绥芬河市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在雕像基座上刻着俄罗斯总统普京给绥芬河市
民回信中的一段话:“我们的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
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和绥芬河市一直重视嘎丽娅事迹的保存和展示。黑龙江省民政厅在
2014年7月1日正式批准嘎丽娅为革命烈士。绥芬河市也专门为解放绥芬河献出生命的嘎
丽娅修建了纪念馆。
嘎丽娅照片。图中“娜”应为“娅”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渐渐传开。
8月11日,她走进黑龙江绥芬河日军要塞劝降。
她是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的血液,人们习惯... 阅读全帖 |
|
q**7 发帖数: 79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lloterran (hi y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嘎丽娅---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的中俄混血姑娘(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4 17:51:16 2015, 美东)
中俄混血儿嘎丽娅:日本投降前曾只身进入日军要塞劝降(图)
发表时间:2015-05-04 18:06:39
嘎丽娅照片。图中“娜”应为“娅”
1945年8月10日傍晚,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渐渐传开。
8月11日,她走进黑龙江绥芬河日军要塞劝降。
她是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的血液,人们习惯叫她张
嘠丽娅,大人疼爱地叫她嘎拉。
8月11日,嘎丽娅的母亲菲涅和弟弟张树烈目送她离开,再也没能等到她回来……
那一年,嘎丽娅17岁。
嘎丽娅与哥哥张国列
2009年,嘎丽娅“重生”。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民用青铜为她塑起一座雕像。雕像就立在她最后上山的地方。她站在
6米高的基座上,花岗岩形如石崖,嶙峋峭立。熔岩流出石缝,火焰在她身后升腾,化
为双翅,凌空招展。那火焰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她...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1057 | 27 真有意思,正襟危坐的写一堆东西,引用的来源却模糊不清语焉不详,这种文章根本浪
费电,看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诸如据守工事的守方跟暴露在开放空间的攻方来比
较伤亡数,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毛病闹的。为了哗众取宠就可以这么干? |
|
y***f 发帖数: 341 | 28 三国名将魏延虽然不是五虎上将,其实名气也不小,早年深受刘备的重用,晚年提出“子午谷奇谋”更是深受军事专家的好评,好多人认为如果蜀汉采取魏延此计,定然兵不血刃拿下曹魏,然后令曹睿授首,大汉可兴。可恼诸葛亮居然不用魏延的奇谋,以致最后屈死五丈原,岂不可叹?
那么魏延到底是不是军事奇才,有人认为他和西汉开国元勋韩信相仿,果真如此吗?
江湖以为此事断断不可能,魏延有些本领,但还不至于有韩信那样的奇才。
其一,刘备的态度。刘备很重视魏延,但也只是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刘备取川,带着黄忠魏延两员战将,魏延年轻气盛,和黄忠争功,却差点丧命。葭萌关战马超,魏延又与张飞争功,被马岱箭射臂膀。但随着战争的进行,魏延也就变得越来越成熟。曹魏大将张郃,不服张飞,率兵来攻打张飞。不料被张飞打败,据守关隘不出,张飞于是整日醉酒怒骂。刘备不放心,就派魏延相助,可见魏延在刘备的心中,地位是很高的,甚至可以超越张飞。也可以反映出张飞对魏延这名小将的态度,他也是对魏延的能力是尊重和认可的。曹操二次起兵,来汉中和刘备争夺东川,魏延是一马当先,大战魏将庞德,后来又一箭射中曹操人中,将其门牙射掉两颗。这也是曹操戎马一生当中所受的最...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996 | 29 朝廷受伤太多次就不讲感情只讲生意了 机会主义路线 不会故意歧视或者重视那一个军
阀 有用就待见
李克用官爵很高了 不过那时候官爵已经没毛用 大家地位都是凭手上的军队地盘 朝廷
自己已经没啥本钱了
朝廷一直在朱李之间和稀泥 只是后期李实力衰弱 只能据守晋阳 |
|
d********y 发帖数: 6566 | 30 东王府里都有好几万忠于杨秀清的精兵,被北王韦昌辉全部消灭。同样北王韦昌辉手下
的精兵也被翼王石达开给消灭了。最后翼王石达开率兵出走,有近十万。
这些都是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内讧掉了太可惜了。如果拿下南京后,马不停蹄直接北
伐,真有可能灭了清廷的。
江南固然是富庶之地。可是清廷缓过劲来,太平天国是不可能再有机会北上的。
太平天国一路从广西杀到南京,沿途并没有分兵据守。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等才可以从
湖南举湘兵。
最后天京被围破城,也完全印证了这个观点。 |
|
m***n 发帖数: 12188 | 31 提醒一点,张献忠是顺治3年死的,你说满清灭(其实是驱赶,因为李定国等人跑到云
南,湖北山区去了)西军是顺治16年,这期间打了十几年的仗。
张献忠是一开局就突然死了,在没有了领袖,西军还能坚持这么久。另外其实四川是乱
战,也就是明军也在内,也在抗清。
简单的逻辑:如果四川被张献忠屠杀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劲头抗清?
另外,张献忠从未能占领全部四川,实际上他占领的地盘连之前造反的奢崇明占领的地
盘都不如,老张只是名身大,笑。
很多地盘一直在明军手里,比如秦良玉等人。所以张献忠就算屠,也只能屠半个四川。
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减少是三次乱战的结果。主要是最后一次:长期抗清的结果。类似宋
末元初,长期抗蒙的结果。
最后,四川在明末清初其实有三次大战。张献忠入蜀只是一次,而且战斗不多,不是最
激烈的一次。大家似乎除了张献忠之乱就不知道别的了。
随便拷贝一下百度资料:
第一次:奢安之乱。贵州土司造反。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占领重庆以后,又包围成都,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
征讨。秦良玉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
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 阅读全帖 |
|
E***y 发帖数: 336 | 32 事后诸葛亮的话,
郭松岭之前,就是让郭只做参谋和教官,尽快完成军队的正规化。
当时就是个土匪联合体,松散的狠,张家只有一半多点的股份。
改旗易帜屁都不算,改不改都不耽误以后,联日抗蒋,或者实力够了直接反蒋。
不过改了好听点,主要看张是什么样的人,当然张人品好。
杨宇霆必须得杀,没军队还想造反,还勾结日本人造反,根本没活路。
西安事变是必然的,只是不去送老蒋,然后慢慢被老蒋削藩。
最后扛不住了,投了中共,军队被中共改编,中共给他一个元帅,国家副主席。
完全穿越的话,应该占了华北就凭险据守,慢慢消化。
东北老家里,老张下了很大本钱搞重工业,基本是设备买了,刚能产出一点军火。
工业化还没开展。
如果完成工业化,再联合苏俄把日本的铁路夺回来。前途不可限量。
要知道那个时候,全国都没有重工业。TG建国后也才只有东北那点重工业。
弄不好能和土共划江而治,把日本挤回朝鲜。 |
|
Z**********g 发帖数: 14173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uYongKang (周永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吴三桂手握几万精兵,宣布山海关易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0 14:47:34 2016, 美东)
李自成归还圆圆,大顺名义上统一天下。
转年,大顺跟大西争霸,吴三桂军坐观成败,然后帮助大顺打败大西,趁机占领直隶地
区。
吴三桂为大顺国副皇帝。
年余后,满洲以精兵500人突袭山海关,当日,吴三桂本人在北京操圆圆,吴三桂守军
几万人不战而退,据守直隶。
李自成责备吴三桂不战而退,吴三桂大骂自成坐观成败。
李自成调吴三桂军征讨蒙古,数战数败,吴军损伤惨重得不到补充。
吴三桂发动长安事变,兵谏李自成。自成大怒,扣押三桂,收编吴军。吴军将领无奈,
后大多投降满清。
清兵入关,占领北直隶,开始了清-顺战争。
自成为保扬州,跟登陆的满清海军陆战队20000人血战数月,满清伤亡4000人,大顺伤
亡高达30000人。
满清占领扬州,开始了著名的扬州10日。
自成一路逃窜,武汉失守;自成丞相牛金星投降满清,成立新大顺,史称“伪顺”。
自成...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4 余英时:打天下的光棍毛泽东一生三部曲(图)
来源: judd 于 2016-08-28 14:54:36
1993年10月23日,旅美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余英
时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撰文《打天下的光棍——毛泽东一生的三部曲》指出,毛泽
东一生明显地分成三个段落,通过这三个段落的历史背景,才能比较具体地说明毛泽东
在中国现代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1969年中共九大,毛泽东威望如日中天(图源:VCG)
今年大陆上传说全年都在庆祝毛泽东的“百年诞辰”,但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未见到任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报导。由于中共内部已隐然分裂成所谓“保守”和“改革”两派,而十
几年来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弃毛泽东的浪漫乌托邦路线,中共官方对于毛
泽东的态度已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
在此“百年庆典”中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
庆祝过于热烈则又恰是以助长“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所以大
陆的庆毛活动事实上是为了党内两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战场。
在中国大陆以外,我还没有听见...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5 蒙古本身没有重骑兵。
蒙古骑兵是轻骑兵的顶峰,主要特点是骑射+游击。相当于老毛说的:“大步进退,诱
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按照狼图腾的说法,这是狼群的战术,实际上也
是草原游牧部落的本能。一人多马,不要后勤,随处掠夺,特别能吃苦。士兵能几个月
不下马。 对付强敌的时候是跑和射箭,敌人溃退的时候冲上去砍杀。
以下拷贝网络,不保证正确,可以看出明显的战斗风格:
----------------
亨利二世领军走到瓦尔斯塔特平原时,发现两万拜答尔蒙古军队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亨利二世立刻指挥波兰联军列阵,将三万军队排出四条战线。
波兰国王博列斯拉夫四世率领他的骑兵组成第一道阵线;波兰国王的弟弟苏里斯拉夫公
爵率领克拉科夫骑兵组成第二道阵线;条顿骑士团大首领(Heermeister)奥施特恩(
Poppo von Ostern)率领数千条顿骑士,和欧波兰公爵梅希科(Meshko)的部队一道组成
第三条阵线;而亨利二世率领西里西亚骑兵和一些法国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在最后
压阵。联军的阵形体现了当时欧洲军队的标准战术,那就是以铁甲骑兵为核心,分几个
波次正面冲击敌阵。
对面的蒙古军队...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6 历史想起就是一段(二)
沈听雪
101、文革中的哈尔滨出了一份叫《向北方》的油印小报,其中在毛主席语录“领导我
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加
了一句“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任何人不许篡改和代替”。结果被当权者认为“篡改毛
主席语录”“打着红旗反红旗,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谓《向北方》就是“向
往北方的苏修”。于是小报的两名作者哈尔滨青年工人巫炳源、王永增被定为"6811现
行反革命集团主犯"。1968年4月5日,他们在公判大会上被宣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巫炳源听到死刑判决时,仰天长叹,大喊一声:"这个世道太黑暗了!"此后直到
被架入刑场枪毙,巫炳源至死没有睁眼。
102、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决裂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斯拉夫政府和军队中有相当
数量的人选择了支持苏联,拥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的决议。如在二战中功
绩卓著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约瓦诺维奇上将就试图投奔苏联,结果在偷越边
境到罗马尼亚时被南斯拉夫边防军打死。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集团不得不在国内进行了清
洗,据统计当时有1.6万多名支持情报局的南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7 今年大陆上传说全年都在庆祝毛泽东的“百年诞辰”,但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未见到任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报导。由于中共内部已隐然分裂成所谓“保守”和“改革”两派,而十
几年来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弃毛泽东的浪漫乌托邦路线,中共官方对于毛
泽东的态度已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
在此“百年庆典”中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
庆祝过于热烈则又恰是以助长“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所以大
陆的庆毛活动事实上是为了党内两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战场。
在中国大陆以外,我还没有听见有什么地方注意到这件事。“人间”副刊主编约我写一
篇谈毛泽东的文字,当然部署于“纪念的性质”。毛泽东对于现代中国人“影响”之大
是无可估计的。无论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影响”,这一事实的本身毕竟无可否认。在台
湾和海外的中国人当然也希望对毛泽东其人有较深切的认识。但是我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是颇费踌躇。首先,这几年来,大陆上虽出版了不少有关追忆毛泽东生平的作品,但其
真实性都尚待考察,为可据为典要。到现在为止,我们还看不到可信的直接史料。其次...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8 前言
曾国藩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他的评价却大毁大誉,
差之天渊,正如章太炎所论:「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又一次出现研究、评论、仿效曾国藩的热潮。不仅
是史学界、文化界、士农工商无不关心死去百余年的曾国藩。有人称之为「曾
国藩现象」。
曾国藩毕竟是历史人物,这本《曾国藩本传》旨在如实反映曾国藩的一
生史实,帮助大家研究了解,或能透视「曾国藩现象」的本质。
总序
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一个研究、评论曾国藩的热
潮。当前,这个热潮已波及到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并广泛
影响到政界和工商界。被人们称之为「曾国藩热」或「曾国藩现象」。
对这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出现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人作
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考察。认为其基本原因是:世界范围的儒学复兴热潮,
为「曾国藩热」的产生准备了良好土壤;新形势下新道德重建的社会呼声,
为「曾国藩热」创造了必要前提;领袖崇拜的自然延伸和向纵深发展,推动
了「曾国藩「热」的出现和形成;长篇文学作品《曾国藩》的出现,促使「曾
国藩热」由学术热潮转为社会热潮,等等。
上述分析无疑是有道理的。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1985年5月31日,越军二军区在蓄谋已久后,突然对刚刚接防南京军区第1军阵地的济南
军区67军发动了代号为“M-1”计划的大规模进攻。经2昼夜战斗,67军199师守备部队
在绝大多数方向挫败了越军的进攻,但位于那拉前沿的211高地却终于失守。后199师组
织突击队反击,夺回了该高地的3号哨位,然而位于山顶的1、2号哨位却未能夺回。
211高地丢失了2个哨位,67军开始是想伺机收复,内部解决。不料此事很快惊动了总部
,多次打电话到昆明军区查问。昆明军区又催问67军,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感到压力很
大。为了尽快挽回影响,军区前指命令67军组织反击务必夺回2个哨位。67军承受的压
力更大,不但丢了第1军交过来的阵地,还被俘虏去了人,加上上级一再督促,根本就
撑不住了。从6月4日至6日,军前指多次催促199师尽快夺回211高地。6月7日,在准备
不足的情况下,67军军长张志坚严令199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并由军参谋长粟戎生下到199师加强指挥。
就前8天战斗的情况来看,211高地的地形对中方非常不利,战斗中变数极多。首先,
211高地地势较低,处于227高地、小青山...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40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635915
.祭坛与暗流
4.1一起同过窗
内战结束了,俄罗斯获得了重生,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开始复员
、整编,军人们在向往已久的和平岁月里休憩、总结经验。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将帅们理
所当然担负起军队领导重任,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两人先后担任过重要军区司令、
总参谋长、副国防人民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要职;布柳赫尔长期担任远东红军总司
令,负责盯着日本人。军事装备、军事理论都有了长足发展,以图哈、叶戈罗夫为首,
很多军事学术理论专著、新版战役战术条令得以发表、贯彻实施。
1935年,苏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叶戈罗夫、布琼尼、伏罗希
洛夫成为第一批5位元帅。叶戈罗夫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沙俄军队上校,1918年参加
红军、入党,一直在南方、西南战线作战,在邓尼金打到图拉威胁莫斯科最危急的时刻
被任命为南方战线司令,自此与斯大林并肩搭档在一口行军锅里舀汤喝,是位杰出的统
帅。布琼尼曾经是沙俄哥萨克骑兵中士,全套圣乔治章获得者,勇士中的勇士,一手组
建了以哥萨克为主体的最富盛名的第1骑兵军。伏...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galaxy (我家来克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一九四一晋察冀大扫荡: (四)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00:32:51 2018, 美东)
你懂个几波!你个狗比知道凭险据守的优势吗?
米军装备比共军牛吧,上甘岭拉锯成内样也还是没辙。
鬼子这么牛逼,为什么不1路拿下延安?
臭傻逼,脑残,叫尼玛个几波!1脑子翔 |
|
b*****e 发帖数: 5476 | 42 郭汝瑰于1997年10月23日逝世,奇怪的是对于这个在国军中最高级别的间谍,人民日报的
讣告中并未提及他在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贡献。遗作《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于20
02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49年12月有1日,郭汝瑰率部在宜宾起义,蒋介石据守西南,东山再起的美梦化为泡
影,他顿足捶胸:“郭小鬼,你坏了我的大事!”
——给旧营垒狠狠一击,郭汝瑰历经曲折惊险,终于寻回了光明。
一、奔向光明
1907年9月5日,郭汝瑰出生在离铜梁县城90里的尹家寺达昌祠的一个家道衰落的书香
之家。父亲郭朗溪,国学功底深厚,曾主笔《新修铜梁县志》。郭汝瑰受家父影响,自幼
苦读,谦约节俭。母亲常以儿歌为教材,教育他谨慎、正直,做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中学时的郭汝瑰确立了“走在时代前头”的志向。成都联全中学
毕业后,面临着三条道路选择:学医、学工、去军校,他最后择定了进黄埔。
在黄埔军校,他聆听了恽代英、肖楚女等共产党员的讲演,目睹了国民党右派的腐败
保守。因此,在宁汉分裂的关键时刻,郭汝瑰又作出了一次重要抉择,毅然站到国民左派
和共产党一边。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党 |
|
f**********r 发帖数: 576 | 43 一、50年前的战火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对于中朝一方来说,相对于1950年 底
鸭绿江边的岁月,己方已经小占便宜。在严酷的事实下,连首先挑起战争的金日成
同志也已经放弃了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此时社会主义阵
营所要面对的是:我们能不能在美帝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固守住这个共产主义
在东亚的桥头堡?
尽管我们的宣传是乐观的,以至于让我们在几十年后也认为我们当时只要愿 意,
就可以替朝鲜人民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可是历史是会告诉人们真相的:当时的情
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
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 的历
史负责。”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只是恐吓,可是当时的事实是在九月和十月里
,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北朝鲜人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 Ridge)”和“伤
心岭(HeartbreakRidge)”――由于朝方的扬胜讳败,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中朝一方
对这两战的叫法,只好以美方的称谓...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17 | 44 英勇的志愿军,可能在后人看来不可思议。
“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
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摘自英国牛津大学
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着《清长之战》。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
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公元1950年11月中美两支王牌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改变历史
进程的战斗。当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志愿军迎头阻击,但
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并不是不可悔的势力”。 因此即迅速集中其全部侵
朝部队兵力,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将志愿军赶过鸭绿江,占领全
朝鲜,并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为了查清志愿军参战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开始,“联合国军”以部分兵力对朝鲜进行
试探性进攻,东线美军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7师,还编有英国、土耳其各一个旅共
约9万余人沿黄草岭推进。美军步兵第七师一部沿丰山向北,南韩军首都一师据守明川。
蛰伏在长津湖地区,准备攻击这支强大的”联合国军”部队的是 |
|
d******n 发帖数: 77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duanjian 所发表 】
五
二月十九日,六纵队投入莱芜战役,具体任务是攻打吐丝口,封住"口袋"底。
菜芜战役,已是举世皆知了。莱芜市树起一块丰碑。李仙洲曾去参观这块耸入云霄的
纪念碑,当他看到正面刻的"莱芜战役纪念碑"几个大字,说道:"这个纪念碑也是为我立的
--要是没有我的失败,怎么会有这个纪念碑呢?"说完这句话,他转到纪念碑背面。背面的
刻文是李仙洲指挥六万人马于斯覆灭。他笑了:"我说对了吧!"
莱芜战役,六纵队碰了钉子:九个团打一个团,打了两天两夜,没有打下来。吐丝口
位于从莱芜通往济南的公路上,距莱芜十多里远。外围突破了,但核心工事--一座城隍庙
就是打不下来。
"口镇本来是很平常的大村庄,"皮定均在二月二十二日的日记里写道,"但是在此次鲁
中大会战中来说,是敌我两方面都很重要的战场,是两军必争之地。经过两天两夜的猛攻
,没有结果。我们要争取时间提前完成对口镇的攻击。口镇要是攻不下来,鲁中会战会受
到影响。故在本夜用了很大的努力来攻击。指战员都很关心,下了最后的决心,争取时间
早点... 阅读全帖 |
|
d*x 发帖数: 43 | 46 其实魔戒2的攻守城实在是土。守方在只有一面对敌的情况下,一晚上都坚持不下去。
当年王莽数十万大军围攻昆阳小城,城内守军才几千人,结果坚持了数月,还在刘秀1万
援军的支持下击败了对方围城大军。
看看我们中国的攻守城防吧。
第六章 攻与守
顾剑
古代战争分为四类,即战、御、攻、守。战指野战进攻,御指野战防御,攻与守
,则专指城池争夺中的攻城与守城。
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000 -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正如村落称不上城
市,其设施也只是一两道壕沟,略为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
高防御要求罢了。
到了距今4000 -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开始修筑城墙
了。早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 2 - 4米的低矮夯土墙,
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中残墙较高处仅有 1.7米的石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
些城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当时与其叫战争,不
若称为械斗的争斗,这已经足够了。龙山文化中晚期,也就是五帝时代,随着部
落的兴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城,形状已经
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332 | 47 国共战史:不可思议的败局[转帖]
引言
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28日,国共双方在锦州至锦西之间的塔山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攻防
作战。国民党方面总共调集了十一个师的兵力,并得到空军、海军、战车部队的火力支
持,进攻解放军在塔山、白台山一线构筑的临时性野战工事。双方在兵力、火力、地势
等客观因素上的差距是如此之明显,如果把整个战斗化为军事学院中的一次兵棋推演,
双方谁胜谁负不会有丝毫的悬念。
然而实际的战斗进程使以上数据对比显得毫无意义。经过五天激烈的战斗,解放军据守
的塔山阵地全线岿然不动。国民党军在付出了6222人伤亡、607人被俘的重大损失之后,
不能向锦州前进一步。在此期间,解放军于10月14日11时起发起对锦州的总攻,到15日
8时,全歼守军。两周之后,10月28日,由新一军、新六军等部队组成的廖耀湘西进兵团
在辽西黑山附近全军覆没。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11月9日,最后一批残余的国民
党军政人员乘船黯然离开葫芦岛。 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全面崩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终于轰然倒下。
一、 假如
如果历史可以改写,让国民党军队一举突破解放军塔山防线,从而产生的种种可能性非 |
|
t**********t 发帖数: 12071 | 48 陆军第11军31师(欠91团,炮兵团3、4营,高炮团2、3连)奉命歼灭1052.4高地、
1250高地、1185高地、柴山堡、新寨地区之越军。收复领土。
一、 地形
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乡当面,为中边境9号界碑地区,属喀斯特地貌,
山脉东北西南走向。1052.4、1142、1250高地比较突出。各高地比高300至700米,坡度
30至65度,北陡南缓。石灰岩溶洞较多,便于屯兵和存放各种作战物资;植被为灌木丛
林和茅草(草高1.5米以上),路少沟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该地区温差变化大,
上午多为浓雾笼罩,视度较差,雨天能见度10--50米。越军占领的各要点能瞰制我杨万
和纵深公里以上,又掩护江利以南地区的安全,有一定的战略地位。
二、 敌情
者阴山地区为越安明县独立第3营、县队第6连、105公安屯、887团5营(欠6连)、
特工第21营一部及安明县军指侦察队、青年冲锋队据守。部署是: 1250高地为安明县3
营1连和2连1排,连带一排队防守,连部设于11号高地;12号高地及2排防守;1142高地
为安明县第3营指挥所带直属队、营属火力连(4连), |
|
h*****9 发帖数: 6643 | 49 1946.10.4酉时张邓曾报中央
陈(毅)佳电悉。我们对陈此部署决不同意,对陈这几个月在华中指挥亦深表不满。当
他大军屯住陇海时,桂系攻占灵城,我们建议山野移灵泗公路间歼灭桂顽,陈不听,后
桂顽已占泗城,陈决攻泗城。我们曾两电建议不应攻泗,陈决心不变,又不亲自指挥,
而把如此重任给宋一人主持,结果八师、九纵损失甚重,情绪降低。当山野据守众兴,
陈拟北撤回山东,我们建议守泗阳,陈决在众兴与淮阴待机,但以后敌情未明,山野主
力即撤到六塘河以北,把泗阳防务交给元气未复之九纵把守。以后李延年三军南下泗阳
,阵地三天即失。陈尤不守淮阴,虽经中央电示两淮关系全局。但陈始终不重视,把主
力控制于渔沟、来安之间,等待桂顽,一无所获。而淮阴方面我守军兵力薄弱,主力未
到,我们几次求陈派队南援,终不来。后五旅赶驶顽强,给七四军以惨重杀伤,淮阴局
面已定,六师亦于皓日可到淮阴,陈亦允派二纵南来增援,并派人来要粟、谭布置出击
,巧晚粟、谭遵命布置,将部队摆开,但到皓晨三时半陈又来电,部队不来,此时淮阴
守军已摆开,一时收不回来,敌即在此时从我空虚处进入淮阴城。虽经皓日一日巷战,
已无可挽救。这完全是由于陈对 |
|
u******1 发帖数: 976 | 50 事件回放......尼克松出尔反尔引起民众不满,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向选民信誓旦旦
,承诺结束越
南战争。然而他上台不久的1969年,却出动庞大的B52机群,对柬埔寨动东部的
“胡志明小
道”狂轰滥炸,实际上将战争扩大到了柬埔寨境内。此举被许多人看作是对选民的欺骗
和愚弄,立刻
引发了席卷全国各地的抗议浪潮。参议院也嚷嚷着祗有国会才有宣战权,并通过一项议
桉,要求美国
军队在7月份之前停止对柬埔寨的轰炸行动。而尼克松却自恃有广大持保守立场人士的
支持,对此不
予理会,仍旧自行其事。美国社会陷入了深刻的分裂之中。
此后,抗议最为激烈的一群,自然非大学生莫属。1969年5月9日至10日,几十
万多学生直捣
首都华盛顿。美国大学生们“割据”了白宫前的广场,日夜据守在那里。市区公共汽车
一辆挨一辆并排
起来,组成屏障,将这片地方变成了一个武装兵营。尼克松总统的最初反应也象东土领
导人一样傲
慢,对抗议者不屑一顾,并且私下里称他们为“游民”。
5月4日这天,美国国民警卫队方面出动了大批持枪的军人用来驱散学生集会的人员,
并在当日宣布
戒严,违者格杀勿论。.......12点15分,警卫队员们开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