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o 发帖数: 208 | 1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2752 | 2 五十、白影
就如来时一般突然,人群的消散也只用了极短的时间。足球场上重新恢复了寂静,
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场地中央多了一个碎石堆砌的小山,远远望去,活似一个
新砌而成的坟墓。
小石山前并排插着两件冷冰冰的兵器,看上去就象是被埋葬者的墓碑。
“要抽烟么?”唐考掏出一盒已经压扁了的三五。
靠坐在球场边缘休息椅上的宇文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唐考从烟盒中抖出两支皱巴巴的烟卷,并排叼在自己唇上点燃后,分了一支给宇文
。
“咳……咳咳……我也要……”一直平躺在宇文脚边的丁岚竟然自己支撑着坐了起
来。
“行啊你,居然这么快就能动了!你是不是属蟑螂的啊?”唐考惊喜地拍打着丁岚
的肩膀。
“别碰我……痛……痛死了!”丁岚面孔扭曲地捂着右肋,“你到底给不给?”
唐考拍了拍空裤兜,表示已经没有烟了。
宇文狠狠地抽了一口手上的香烟,又一言不发地递给了丁岚。
三个男人就这么并排坐着,若有所思地望着那灰白色的石头坟墓。方欣却站在距离
他们有些远的地方,披着唐考的外衣,双手抱在胸前,抬头望着星光闪耀的夜空。
宇文扭头看了一下方欣,悄悄对唐考问道:“她没事吧?”
唐考摇了摇头,说道:“自从你告诉她柏叶的最后遗言...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
就如同上一位网友说的那样,
当下即证,是指活着证果时,当下即证。
也就是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相对的,非当下即证,就是活着没法知道,总之不是活着的事了。
我这么说,当然是耍嘴皮子啦,你知道的,我还没证阿罗汉果。
我对轮回涅盘可还没净信不疑,疑的可多了。
前世今生,生前死后的我不知道。
不过,活着现在发生的,略知一二。(不见得正确)
举一个现下就轮回例子说明。
轮回,这里指缘起法则里,
”无明”以至”老病死忧悲脑苦”,然后有产生下一个”无明”以至”老病死忧悲脑苦”
我们从小到大,发生千万件烦脑(苦)事情,
就说现在吧,如果仔细一点,大一点也总有十件,
总而言之,就是一大堆烦恼事。
这么多烦恼(苦)事,整个断除,是大工程,整个来看,也看不清,
So,就只看一样,比较清楚,e.g.---上儒释道版。
我想可以这样看,就像,一个NP-Completed问题求得,polynomial time算法,
其它NP-Completed问题也解开了,一定有polynomial time算法。
这件事的烦恼(苦)真正的断除,心清净,其它烦恼也比照办理,也可断除。
那么,为什么我们每天还在上儒释道版...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
|
y*******g 发帖数: 5 | 5 原文链接:http://www.zhibeifw.com/ssks/qa_list.php?id=671
前面从两方面阐述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尤其是佛法,指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
,它可摄于九乘法门、三乘法门,或者分为显宗、密宗法要。这样的佛法,大家一定要
认识,不然,有些人趋入显宗而不了解密宗,就认为密宗的法不殊胜、不究竟,对此产
生各种诽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不了解之前绝不能轻易诽谤,
否则,且不论佛教的因果如何可怕,单单是世间伦理也说不过去。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就讲过:“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
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佛法包括显宗和密宗,只有将这二者圆融无违地修学,学佛才会很全面。不然,你只学
习密宗,却不了解显宗;或者,只喜欢显宗,而排斥密宗;又或,只接受显宗的小乘法
门,对大乘教法一概否定,这样的学佛都不完美。因此,你如果自称为一个佛教徒,就
要圆满地修学佛法。就好比学习世间的知识,读完小学、中学之后,只有再读上去,才
算是学业完整。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教。
假如你想诋毁某个法门,至少也应先亲自研究一番...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6 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
华智仁波切 著
一、皈依之基础: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的就是皈依,而要开启皈依的门必须依赖信心。因此,
在皈依之初,自相续生起稳固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
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
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
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阿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
;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
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
——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它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
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7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8 怎么样学佛?
——索达吉堪布
前面从两方面阐述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尤其是佛法,指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
,它可摄于九乘法门、三乘法门,或者分为显宗、密宗法要。这样的佛法,大家一定要
认识,不然,有些人趋入显宗而不了解密宗,就认为密宗的法不殊胜、不究竟,对此产
生各种诽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不了解之前绝不能轻易诽谤,
否则,且不论佛教的因果如何可怕,单单是世间伦理也说不过去。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就讲过:“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
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佛法包括显宗和密宗,只有将这二者圆融无违地修学,学佛才会很全面。不然,你只学
习密宗,却不了解显宗;或者,只喜欢显宗,而排斥密宗;又或,只接受显宗的小乘法
门,对大乘教法一概否定,这样的学佛都不完美。因此,你如果自称为一个佛教徒,就
要圆满地修学佛法。就好比学习世间的知识,读完小学、中学之后,只有再读上去,才
算是学业完整。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教。
假如你想诋毁某个法门,至少也应先亲自研究...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9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九节课
昨天讲了法布施的功德,今天讲沙门四果必须要证悟空性的道理。
小乘圣果,是沙门四果或沙门八果。“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
汉果。“沙门八果”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不来向和不来果,阿
罗汉向和阿罗汉果。所谓“向”,是指没有真实达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马上就要到
了。“果”则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那种境界,获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须要证悟无相、无住的空性,倘若无法断除实执,则与凡夫没有
任何差别。《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麦彭仁波切在《辨答
日光疏》、《与萨格西的辩论书》等中也说:“声闻缘觉必须要证悟大乘的法无我空性
,若连一分都没有证悟,别说超离三界,就算预流果也无法获得。”
下面对此一一剖析: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预流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预流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预流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入流...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0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九节课
昨天讲了法布施的功德,今天讲沙门四果必须要证悟空性的道理。
小乘圣果,是沙门四果或沙门八果。“沙门四果”包括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
汉果。“沙门八果”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不来向和不来果,阿
罗汉向和阿罗汉果。所谓“向”,是指没有真实达到果位,但在路途之中,马上就要到
了。“果”则是已经超凡入圣,达到那种境界,获得了真正的果位。
不管得到哪一果,都必须要证悟无相、无住的空性,倘若无法断除实执,则与凡夫没有
任何差别。《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麦彭仁波切在《辨答
日光疏》、《与萨格西的辩论书》等中也说:“声闻缘觉必须要证悟大乘的法无我空性
,若连一分都没有证悟,别说超离三界,就算预流果也无法获得。”
下面对此一一剖析: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是名须陀洹。”
佛陀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预流果圣者是否认为:我已经得到了预流果?”须
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预流果虽然在名言中称为入流...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1 双运与戒律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
矛盾、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
能不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
而言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
明确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
个人的相...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12 索达吉堪布
问(2):在声闻的戒律中,以淫欲为障道法。比丘戒中,以淫戒为四根本戒之首。在
大乘律典中,《梵网经》是以淫戒为十重罪恶之一;《瑜伽菩萨戒》虽然没有将淫戒列
为重罪,但在四十三轻中,也只对在家菩萨有所开许,而修学解脱道的比丘是不可沾染
的。因为淫欲最易使人产生染著。众生无始以来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使其流转生死
,无有了期。可在密宗道场中,往往供奉着男女双身的造像。据说在密宗的无上瑜伽中
,也有男女双修的法门。这样的修行方式,似乎和原始佛教及声闻解脱道的禁欲思想严
重对立。不知这样的一种修行有没有佛经的依据?修习这一法门是否有资格上的限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后所要证得的境界是什么?
答:若只从文字、现象来看,不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有自相矛盾
、互相抵触的地方。但若以实论之,则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是佛法,只看修行人能不
能、愿不愿圆融观之,并在实际的闻思修行中将其互摄贯通起来。比如戒律,一般而言
就可分为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等三种。凡是佛教徒都承认佛经中明确
指出过的一种观点,即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可以存在三种戒律。至于这三种戒律在一个人
的相...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3 Z.T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
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恼乱是
人。”——《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外道修行人,必须伏除欲界贪爱(尤其
是男女贪爱),复经由加行发起初禅定,寿终后才能由此欲界往生色界天成色界天人。
佛弟子则以断我见的智慧,深入观察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的过患而断除之,才能
度过生死大海,到达解脱的彼岸。故佛在《圆觉经》中告诫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又说:“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然而密教上师一边向弟子众宣说淫欲过患,一边又广赞淫欲,高唱他们的修行体系
中有男女双修即身成佛秘密法门——无上瑜珈。乃至提倡清净修行的宗喀巴在《密宗道
次第广论》中依然传授了种种男女双修的行淫技巧及把淫乐境界当作佛法成就的论述(
文繁不引,有疑者请自行查证),成为密宗上师广赞淫欲、力行双修的理论支柱。
妄说行淫能消除众生业障——“夫白菩提心者(男性精液),即利益众生也:修丹
田火时手抱明母,不知之人以为行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4
我们说真实心如来藏有祂的本觉相存在,而这个本觉的法相有四种究竟的义理;我
们说明了其中的第一种“真实空”的道理。我们要开始继续为大家解说。这个真实心祂
具有真实不空的体性,圆满具足世间一切法,本来就没有能坏之性,是一切染法所不能
染污;因此说真实不空又好像虚空、好像明镜一样。也许大家心里会觉得奇怪,前面说
真实心的第一种觉相,是真实空、如虚空明镜,为什么现在又说祂是真实不空呢?为什
么也说真实不空如虚空明镜呢?一切法明明是生灭变异的无常性,为什么在这里 却说
一切法都是圆满成就而又都是不坏性呢?乍听之下,似乎是充满了矛盾,其实不然!这
是因为一切法其实都是自心如来的体性,不生不灭的自心如来藏中含藏著无明种子、含
藏著业种、含藏著七转识的种子,但是也同时含藏著无漏法的种子。也就是说,世间及
出世间所有的法,都含藏在如来藏“心真如”里面,都附属于心真如,所以心真如能出
生一切法,一切法即是心真如。所以说一切法常住不坏、无能坏性,一切法在心真如中
统统圆满成就。
所谓无能坏性,就是没有能坏之性。在大乘佛菩提法的修证过程中,佛说所能坏的
、所应坏的只有一种,那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5 学佛人立誓修学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所应当修学的内容是什么?
譬如说在《解深密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向 佛请问:【“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
所应学事?”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
辱、精进、静虑、慧到彼岸。”】(《解深密经》卷4)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静虑以及智慧六种菩萨所应学事,是菩萨六度,或者称为六波罗蜜或六波罗蜜多。波罗
是彼岸,蜜或蜜多就是到,合起来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而度,则是解
脱系缚的意思。因为菩萨就是要借著这六种修学,而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烦恼系缚度到
彼岸,所以称为六度—六波罗蜜。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一般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不是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吗?般若就是实相智慧,简称为智慧,这可以理
解;可是《解深密经》中为什么要把“禅定”改为“静虑”呢?其实如果去阅读 玄奘
菩萨翻译的经论,除了《解深密经》之外,像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以及一百卷的《瑜
伽师地论》,也都是以静虑来称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五度,就是一般所称的禅定波罗
蜜。那么“静虑”和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究竟是同还是异呢?...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已经讲了菩萨要怎么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四度波罗蜜,现在所要讲的是
菩萨要怎么修行禅那波罗蜜?
我们现在来看 马鸣菩萨怎么说:“知法性无动无乱是清净禅度,随顺修行禅那波
罗蜜。”(《大乘起信论》卷2)
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
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先证得初禅
,才能证得二禅乃至证得四空定;那么初禅到底要怎么修?想要证得初禅先要修定,然
而定要怎么修?定的意思就是说,制心一处而不动摇,为什么要制心一处呢?因为我们
的心不断地攀缘六尘——想东想西,所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境界来让心安住在那个境界
上面而不动摇;然而我们的心并不是说,你想要安住在那边祂就会乖乖地安住在那边!
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来让祂停在那个位置上面。譬如说有人就用数息,不断地观察自己的
息进息出,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息进息出这个境界上面。当然制心一处不是
只有一种方法,譬如说持名念佛,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自己念佛的声音上面;还有观想念
佛,观想念佛是去观想佛的形像,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然后去观想...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7 不错,你问的问题很好,这确实是一个以五蕴之身出离自我的问题。这里的唯一方法,
就是佛法一直强调的断贪、离欲。具体的方法就是断十结,次第证果。这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就是我前面帖子提到的逐渐逼近无穷小,或无穷大的过程。
这十结就是,一者身见结、二者戒取结、三者疑结、四者贪欲结、五者嗔恚结(以上为五
下分结)、六者色贪结、七者无色贪结、八者慢结,九者掉举结、十者无明结(以上为五
上分结)。
次第证果就是次第证得四个果位,断前三结,身见、戒取、疑结后,证得须陀洹果。进
一步,基本断除贪结、嗔恚结,就是断贪、嗔、痴后,证得斯陀含果。而五下分结完全
断除,就证得阿那含果。在阿那含的基础上,再断除五上分结,就证得阿罗汉果。
果位再细分的话,有四双八辈或四向四果的说法:预流向、预流果(须陀洹果)、一来
向、一来果(斯陀含果)、不还向、不还果(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向与
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
到三果阿那含时都没有完全断除名色,只有借助去世的那一刻最后断我慢和无明,从此
不再投生。四果阿罗汉则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 |
|
z**n 发帖数: 22303 | 18 主讲人: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
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
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
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
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
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
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
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
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
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请...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19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护佑加持,胜伏一切损...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0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1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2 桌上的电话陡然间叮铃铃地响了起来,声音虽不大,却把心中本已是一团乱麻的宇文弄
得慌了手脚。宇文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饶是他机智过人,竟也不知该如何收拾面前这
被宋巧稚搅得混乱不堪的场面。
倒是一旁的玄罡显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它快速奔到门边,一下就将办公室大
门给撞关上,旋即叼起被甩到沙发上的顾青衣装,盖在仍昏迷的顾青身上。
宇文迷糊了好几秒钟,才想起电话铃声恐怕会惊醒顾青,倘若此刻顾青醒转,他该
如何向顾青解释为何她身无寸缕,自己却守在她身边?
宇文忙不迭地扑过去提起了电话,话筒那端却挂掉了。他长吁了一口气,小心地将
话筒放下。玄罡站在屋角的小门前轻吠了一声,提醒宇文那里还有一个倒霉的家伙。宇
文皱着眉头看了看面朝下扑倒在地上的刘天明,决定还是先将刘天明弄醒,多一个证人
,才方便向顾青解释。
谁知刘天明竟怎么也弄不醒,宇文拍打他老半天,甚至将顾青桌上的半杯残茶泼到
他脸上也无济于事。宇文在扶起刘天明时,隐约摸到他后脑上有一个被钝物撞出的血肿
,别是被宋巧稚打伤了头吧?他一下担心起来,便想把刘天明背出楼外召救护车急救。
就在宇文背着刘天明,慢慢扶着墙向办公室大门走去时,顾青醒了!
当她...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922 | 23 二、显密的不同点
显密之分主要是在证悟空性的方法上。虽然证悟空性的总体目标没有差别,但方法却有
许多不同。
先看看显宗是用何种方法来证悟空性的。净土宗以念佛作为证悟空性最根本的方式;禅
宗的方法则主要针对根机极好的人,所以显得很简单,缺乏从加行到正行的一整套系统
。我们看六祖惠能大师证悟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这根本不是个方法,但是,对于像他
那样根机如此成熟的人而言,这确实不失为一种证悟之法。
除此之外,其它的显宗证悟方法就是因明(逻辑)的思维。譬如一个瓶子,我们确实看
到它存在,但它也是由许多的微尘组合而成,不是一体性的东西,而这些微尘也可再分
,到最后分完时,就是空性了。这并不是说,它到最后变成空性,而是它永远没有离开
过空性。我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这个空性的,而这种方法只是教给我们一种理论上的概
念,并用因明去作推理。譬如这一块布,把它拆开来就是一堆毛线,那么布到哪里去了
呢?是消失了吗?而我穿的到底是布还是毛线?这毛线也是由羊毛织成的,那我穿的是
布、毛线、还是羊毛?如将羊毛分割至最细的微尘然后放在一旁,则当初的那块布去了
那儿?难道我原来穿的就是微尘?显宗是经由此种推理方法去了解...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4 观心的第四个阶段:破俱生我执
观心的第二个阶段开始,是破有——破除对念头的执着与认同。观心的第三个阶段
,是破空——破除对无念的执着。
到第三个阶段的观心修持中,行者就己明了,“念头”不仅仅是心理方面的现象,
包括一念不生的“空”其实也是一念。乃至我人的身体状态、性格、观念、学识等等,
无不是一念。甚至所见、所闻、所感、所知(见闻觉知)的一切对象,究其实,也不过
是一念。果能有如此见地,则解脱气象,便油然而生了。“见惑”基本断除,对世间一
切道理,皆能了然,不再有疑。断见惑,在禅宗就是“见道”,也是破初关的开悟。当
然,这其中还需要有功夫的配合。
之所以说在第三阶段,“基本”断见惑,是因为,此时还有极细微的执着还没破除
——即对这一“知”的执着。而这一“知”其实也是一念,也是一种分别作用,只是它
极细微,没有很强的定力根本不能发现,还以为它一直是如如不动呢。这个知道有念,
知道无念的这一“知”,较之念头,较之无念,它确实是像一个见证者一般,如如不动
,见证着念头的生灭来去,也见证着无念的空灵。(印度的瑜伽境界也只到此为止,称
之为“灵性”)。
殊不知,它既然知道有念,知道无念,这其中就...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25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
|
b*****x 发帖数: 1327 | 26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的嘴、呲着像陡
峭的雪山般坚厉的牙,吞噬了这所有的一切。就当我转动笔尖写下这几句话时,时间又
已经悄无声息地吞噬掉我们生命里的宝贵几分钟,我们的寿命又已经减少了几分钟。流
星在天空中的划落和生命走... 阅读全帖 |
|
b*****x 发帖数: 1327 | 27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的嘴、呲着像陡
峭的雪山般坚厉的牙,吞噬了这所有的一切。就当我转动笔尖写下这几句话时,时间又
已经悄无声息地吞噬掉我们生命里的宝贵几分钟,我们的寿命又已经减少了几分钟。流
星在天空中的划落和生命走...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8
发信人: sunnysky (碧空晴), 信区: Wisdom
标 题: 我见者的疑问一:第一因与自由意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1 11:29:55 2012, 美东)
这个 SeeU有贴过阿含里佛陀解释的经文,前几天
Psoliton insight007 … 好几个法友 前几天也谈过
我也略尽棉薄,举了一些例子。
你可以找找。
的感
苦的感觉,然后”离”,
是想离开这样的苦,想离开引起苦的贪欲(有”我”产生的欲望)
不是要正常一般人离开人世,厌世,或什么都不做。
要用对方向,不然就走错路了喔。
的确,如果不慎,也可能引起厌世自杀。
佛陀当初为了断除人们对肉体的贪欲,敎白骨观、厌弃肉体,
结果导致大批比丘自杀。
佛陀就不敎这么激烈的厌离方法了。
正常一般人应该有的观念,首先是,我不想要这苦,我想快乐。
一方面用苦,来阻止贪欲
一方面用乐,来阻止贪欲
两者互相协调,用对方向
通常,这要内观,一方面有禅悦的喜乐,观禅也有禅定的喜乐,
另一方面,证实看到苦是这样产生,
而且是连绵不断的一举手一投足,
一思ㄧ念,都被”我”给污染,而产生这样的苦。
因为...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9
我的意思是
举例来说
色集 色灭
这是对色的污染的升起,消失
也就是,”我”污染了身心,因此对色贪爱
“我”的污染消失, 因此对色的贪爱消失
受集 受灭
这是对受的污染的升起,消失
也就是,”我”污染了身心,因此对受贪爱
“我”的污染消失, 因此对受的贪爱消失
想集 想灭
行集 行灭
识集 识灭
以上只是说个大方向,
接着,有修行程度之不同,而进展不同。
初果,应该可以看见这种情况,应该可以暂时偶而亲身体验(现观)到对五蕴集灭
因此对此说法不疑,
可,能每天24小时吃饭睡觉一直保持此种状态,彻底断掉吗? 四果之前,不能
二果也仅仅是贪嗔痴薄弱, 很明显无法断除”我”的污染,继续贪爱色受想行识
三果都仅仅断欲界贪嗔,断除色声香味触的贪爱。还不能完全断除”我”。
三果之后都还有我慢, “我”的彻底消除,很难。
直到四果,才完全断除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我”的污染(贪),
能每天24小时吃饭睡觉都一直保持彻底断掉之状态,
这与你说的 阿罗汉不受后有 没有违背 |
|
j*******1 发帖数: 182 | 30 安忍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断除嗔恚;二、修安忍;三、恭敬有情。在修持菩萨
行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除嗔恚烦恼,会招致极大的违缘,给自己造成很大危害。认识到
此后,应尽力断除嗔恨心,以种种方便善巧修持安忍,而且要认识到有情助成佛的功德
去恭敬一切有情。
本品中有许多重要的修行窍诀;如果在听习本品时,将安忍窍诀铭记于心,在日常生活
中反复观修,一定能消减、断除自己的嗔恨烦恼习气。
《释量论》中也讲过:“诸因聚合时,其果怎不生?”整个世界上,大至宇宙天体,小
至分子原子等微尘,全部都是因缘而成;因缘一旦聚合,其果必然产生。
《俱舍论》中又说,悦意的对境、非理作意、相续中的习气未断,具足这三种因缘时,
自然而然会生贪心。对怨敌生嗔也是同样,依靠非理作意、对境现前、习气存在,嗔恨
心就会马上出现。因此,我们不应该怪别人,这完全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比如你看不惯某人而生嗔恨心,这也许是前世的因缘,也许是他即生中的行为不如法、
语言不对头;具足这些条件之后,你的嗔恨心自然而然会产生。所以,一切都是因缘的
无欺之果,并不是怨敌非要与你不共戴天。
怨敌对我们的伤害也是身不由己。凡有良知的人,大都不愿意恼...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31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
”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
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
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
致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即“识变说”和“种子熏习说”。此两种理路目标均指向“
唯识无境”如何可能成立。仔细辨析,“识变说”较偏重于论证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种子说”则兼顾染净诸法的生起与还灭。而中土的玄奘、窥基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三
类境”说给予深化。
一、八识
与其它佛教宗派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说不同,唯识宗在“心法”问题上
,持独特的“八识”立场。唯识宗所言之“八识”均指众生之“心”。不过,依其功能
差别而有三类之别,“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
量为我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①]心、意、识中,第八识是本
识,即识体,其余七种皆由第八识转生,故称转识。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作为虚假不...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2 主讲人: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
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
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
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
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
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
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
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
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
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5008 | 33 【如果一个修行人已达到了很高的修证境界,此时他便可以方便法摄受双身修法。不仅
密乘中有如此开许,声闻乘中同样对此作过相同的解释。如果一个修行者已断除了自相
续中的烦恼,他也可依方便法在显现上暂时“破戒”。《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
案: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显现
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程中
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未生
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律
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尼佛
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断除
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以上文章摘《藏密问答录》【闽南佛学院及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法师问、上师索达
吉堪布答】
评论:
我们来看看佛经中,佛陀是如何开示,出家人不管是有证量或无证量?皆不可有淫行之
事实发生!!!!
再来看看索达吉刻意曲解佛经,把妙贤阿罗汉比丘尼被大恶王... 阅读全帖 |
|
c*****9 发帖数: 1 | 34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5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6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十七节课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
昨天讲了以恒河沙数的身体作布施,不如念《金刚经》一偈的功德大。此时,须菩提听
到这部经的殊胜功德,深深地了解此经密意,生起极大欢喜心,悲泪俱下,陈白佛言:
“稀有,世尊。”
〖涕泪〗:是从空性方面而言的。须菩提确实体会到这部经殊胜无比,当佛宣说其了义
功德之后,他从心坎深处激动不已,《入中论》说:“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
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汗毛自动竖。”可见,须菩提是空性法门的法器,佛陀见到
须菩提热泪盈盈,已经流出眼泪了,可以给他宣讲空性了!
〖悲泣〗:是从大悲方面来讲的。须菩提了知空性法门相当殊胜,但三界轮回中的许多
众生无缘得闻,于是生起无比的大悲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就像佛经中所说:“大
悲心是一切菩萨之根本,大悲心是一切智慧之母。”
〖稀有〗:藏文中有两个“稀有”,唐玄奘译的是“甚奇稀有,世尊!最极稀有,善逝
!”也是用了两次感叹。我们有些人也是这样,以前没有听过《金刚经》,现在知道它
的功德这么大,也快要流泪了。
须菩提为什么赞叹“稀有”呢?因为依靠这样的空性,...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7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十七节课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
昨天讲了以恒河沙数的身体作布施,不如念《金刚经》一偈的功德大。此时,须菩提听
到这部经的殊胜功德,深深地了解此经密意,生起极大欢喜心,悲泪俱下,陈白佛言:
“稀有,世尊。”
〖涕泪〗:是从空性方面而言的。须菩提确实体会到这部经殊胜无比,当佛宣说其了义
功德之后,他从心坎深处激动不已,《入中论》说:“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
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汗毛自动竖。”可见,须菩提是空性法门的法器,佛陀见到
须菩提热泪盈盈,已经流出眼泪了,可以给他宣讲空性了!
〖悲泣〗:是从大悲方面来讲的。须菩提了知空性法门相当殊胜,但三界轮回中的许多
众生无缘得闻,于是生起无比的大悲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就像佛经中所说:“大
悲心是一切菩萨之根本,大悲心是一切智慧之母。”
〖稀有〗:藏文中有两个“稀有”,唐玄奘译的是“甚奇稀有,世尊!最极稀有,善逝
!”也是用了两次感叹。我们有些人也是这样,以前没有听过《金刚经》,现在知道它
的功德这么大,也快要流泪了。
须菩提为什么赞叹“稀有”呢?因为依靠这样的空性,...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38 一、闻思修三,不可脱节
对每个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来说,闻思修三者,是不能相互脱节、有所偏废的。其中第一
步,是闻思学习。因为初学者的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很容易出偏差。如果没有闻思,
根本不懂修法,仅仅是烧香、拜佛、念经,就无法真正解脱。刚学佛法的时候,可以先
暂时不修,等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开始修行。小乘戒律也规定,凡是没有窍诀的人
,都不允许修行,因为没有窍诀的指导,修行不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时间不多,就根据
自己的情况,选择听闻目前最需要的法,有剩余的时间,再听另外的课程。当然,如果
时间充裕,肯定是学的越多越好。
但仅仅听闻还不够,在学理论的同时,更要学习如何实践这些理论,以指导下一步的修
行。佛教不像其他宗教,不是硬性规定必须盲从、迷信,而是要求后学者要智信。佛经
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经得起考验,证据确凿、颠扑不破的真理,都是自己可以思考、推
导并亲自证悟的。通过思考与推导,更能坚定信心。信心坚定以后,不但可以帮助其他
人,同时对自己的修行更有用。所以,佛要求大家尽量学会思考,思考得越深越好。当
然,如果信心很足,认为佛说的不会错,也可以不加判断、不予分辨地照搬照学,这样
不思维也...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9 乔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嗡索德!
五身体性上师金刚持 化身三部怙主六能仁
教传上师本尊寂猛众 空行护法伏藏教主前
三门恭敬祈祷顶礼后 三世诸佛菩萨众化身
为引具有善缘诸有情 依巧方便化现种种相
为成四种事业示异相 为净众生二障圆二资
言简易行成办二种利 任运自成四业转经轮
不可言说无量诸功德 自佛众多经续论典中
所说教义言简意赅书 为诸无边众生得解脱
于此汇集教言略宣说
总的经轮可分为修行轮、保护轮、摧毁轮、杀害轮、轮回轮、砍断轮、发射轮、吉祥轮
、长寿轮、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轮以及转经轮共十一种。其中的转经轮又包括水
转经轮、风转经轮、火转经轮、土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这其中,特别是手转经轮极
为重要。
制作方法:上等用金银朱砂,中等用松耳石、螺贝,下等用墨汁制成。若将一百零八遍
的观音心咒作成经轮,以吉祥愿词作开光后,经常手转,则可获得息增怀诛之成就,好
似如意宝置于掌中一般。由于转经轮具有简便易行、事半功倍、功德颇巨、速获成就的
特点,因此,如果身语意三门策励精勤,自己不需猛厉祈祷,自然会得到殊胜的本尊护
法神护佑加持,胜伏一切损...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0 顶礼南师!师兄过谦。
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慈悲和智慧。以下是索达吉堪布的一篇开示,和师兄们共勉。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41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藏密问答录”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印顺法师一直主张复归印度大乘,他对中国化的台、贤、禅宗等宗派颇有看法,认为
其所标榜的“真常唯心论”虽渊自一类大乘经典,但“融摄世俗的方便更多,也与婆罗
门教更接近”,乃为佛教受婆罗门教梵我一如论影响的产物,并非纯正佛法。他不仅以
考据化的治学方法对这些宗派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批判,又在《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等
文中大肆攻击了密法。他称密教乃“即鬼神崇拜而达于究竟”,指认密教的双身法、极
端尊重上师等是渊出自婆罗门教,并讥讽密教修法时自观为佛“无异乞丐妄称国王”。
他更进一步“怒斥”密教为“实行则迷信淫秽,鄙劣不堪,可谓无益于身心,无益于国
族,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佛教者。”……
从上引文字中,我们似乎已能感觉到印顺法师以佛教正统自居,对密法恨不能一下剿灭
尽净的决绝态度。但就是在这种表面化的慷慨激昂的态度中,诸多缺陷同时也悄然浮出。
众所周知,要了解密法、评价密法就必须真正地走入密法。如果连密宗任何一个教派的
教义都没有完整、系统地学过,同时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教派的清净传承,更没有在
密法理论的引导下,在一位具德上师的...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2
这么说不清楚,可否解释一下
何谓 “初入胎” ?
什么东西 “初入胎” ?
大宝积经或某经,是否有解释“初入胎”是 精子卵子相合的情况呢?
或者大宝积经或某经,是否有解释“初入胎”是 某种”神识”入胎?
何谓身根、命根、意根 ?
大宝积经是否说明身根、命根、意根这些是什么意思?
六根,
眼根、耳根 不是属于肉体的一部分, 那是属于什么?
是否有人说过眼根、耳根不是?
为何独独”意根”例外?
这是很合理的,正常人的思维,不是哪个老师说的。
另,我看过佛陀说很多次 六根(包含意根),要调伏、守护、不放逸
没看过哪部经说要”灭除”它
(我是说整个砍掉、摘除或整个消灭意思。不知你说的”灭除”是不是这意思)
可否说说看 哪部经说要”灭除”它(六根,包含意根)
(我是说整个砍掉、摘除或整个消灭意思)
六根(包含意根),要调伏、守护、不放逸 的经文
可参考杂阿含 入处相应 入处诵 修多罗
里面有许多经文 是佛法修行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从六根的角度,是如下这样修练的
------- 六根触六尘后,内观缘起法,正思维无常...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43
用",
发信人: GWZW (GWZW),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请教SeeU什么叫"名,色"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2 12:31:10 2014, 美东)
用",
我不也表示过(最近一年可能只表示过这ㄧ次而已),
我不想用”识”这个字,理由是…..。 但也无所谓,大家若这样用,就用呗
有个”什么”(不管叫”识”或什么)联系前世今生或入胎, 也可以这样诠释,
ok
这么说,到此,我们的意见应该很一致, 那就是
-- 用”识” 不用”识” 无所谓
我只是理性的解释 我不喜欢用”识”的理由,到此并没有烦恼呀? 且别人用不用”识
”无所谓
怎么你会有此帖??
是你这一帖看起来很在意(有烦恼),
也引起我很在意(有烦恼), 还再想 -- 奇怪,到此,我们意见很一致呀,为什么你却
发这帖
既然我说了不想用”识”的理由
你如果要响应,不是应该响应我,为何用”识”,你诠释的东西有 被动性+觉知功能
所以用”识”
因为什么理由,有,所以用”识”这个字
因为什么理由,没有, 但因为其它理由 所以还是用”识...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44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密宗之明点与脉气,在密宗中之地位极为重要;其所以重要之故,乃因其与密宗
之禅定、临终迁识、双身修法之成佛修行法道、证得果位……等,皆息息相关;下自凡
夫地,上至“佛果”之修证,悉以明点及脉气而贯串之,是故明点与脉气在密宗之修行
法门中,占有极为重要之地位。
明点、脉气、无上瑜伽双身修法,此三者乃是后期密宗修行法门之根本,密宗说之
为“佛教禅定”,三者之关系极为紧密。一般而言,密宗行者必须修成明点与脉气之后
,方有资格接受乐空双运(男女双身修法)之秘密灌顶,以及其后之真修双身法;是故明
点与脉气,是密宗行者入门修学“即身成佛”法门之必修课程。有师云:
“吾人之命在中脉之内,此脉处脊骨之中,外白内红;脉上有疙疸(有时称为“和
和”),其状如蛇吞蛋后所有之现象,蛇身宛比中脉,蛋喻疙疸。此种疙疸有三,以丹
田火焚之:犹如夫妇媾合、一切脉中之气聚于密处、将出精时之甚乐样子;当精将出未
出之际,急念拨雌,将精关闭住,其精不出身体,日强而又极乐。能如此做者方可修,
若不能将精关闭住,万不可修。因精一泄,则悉地全去,前功囊弃,故只有聪明之人可
修。”
密宗中人大多主张须有脉气与明点之功夫圆满...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普贤菩萨警众偈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
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您想不想被误导呢?
我们从经教从正理来探讨:这个三界唯心的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否应该有不自在、有
断灭的过失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
不造。” (《华严经》卷一)。
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
。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
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生的,没有一法不是由祂所兴造变化的。一切世间的五蕴,
我们举例来说,就好像是我们南瞻部洲的人间,有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等男男女
女的五蕴身;以及畜生道没有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多只脚的,以及水中游的、
陆上走的、空中飞的,这些种种的畜生五蕴身;饿鬼道、地狱道种种五蕴身;欲界六天
的种种天人五蕴身;而色界中没有男女相...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47 卷八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花发生。颠倒妙圆真
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
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
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
现业。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
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
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
。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
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
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
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
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
淫。及... 阅读全帖 |
|
r******3 发帖数: 586 | 48 1、狡辩言藏密没有男女双身修法。
藏密究竟有没有双身修法,事实胜于雄辩,有藏密诸师的著作为证!藏密著作那洛六法
云:【密宗有四大部:一、无上密宗,二、瑜伽密宗,三、行密宗,四、作密宗是也。
除无上密宗外,其余下三部密宗,皆无抱明母之修法。】显然,藏密诸师所说无上密即
是双身修法,抱明母者即是抱女人合修淫乐之“乐空不二”法门。
而且密宗诸师谓:【若不修男女双身修法,不可能成法身佛、报身佛。】有书记载为证
:
《《上乐王之修持不止一样,末而斡(马尔巴)喇嘛、秋既喇嘛、觉洛若喇嘛所传者,
各各不同,有六十二样之上乐王,皆有坛城。上乐王与喜金刚均注重丹田火之修持,修
之以供养身内无量无数之佛。但不得上师欢心者,修之仍无悉地。修者视己身如坛城,
以丹田火供养诸佛,此层甚为紧要。并修坛城中一切轮子转的道理,起分修法系严独勇
、无成佛之望。如欲成就,必修双身;正分修丹田火,即是修双身;故起分修后,必修
正分(必修双身法),始能成就。》》(那洛六法道然巴洛布仓桑布讲述,卢以照笔录
,晨曦文化公司1994.8.初版-P52)
又云:
《《那洛空行母系「上乐佛母」,上乐王系五大金刚之一;五大金刚乃:上乐王...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49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27:18 2010, 美东) 提到:
呵呵。 你昧不昧?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30:21 2010, 美东) 提到:
黄檗是个明白人。 :)
这些人天天打来打去逗乐子,和waichi倒是一个做派,呵呵。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32:24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他们搞来搞去,只不过是要说明小乘里面说的明明白白的事。
佛不是全能(不落因果),只是有智慧(不昧)。
所以黄上来就给他一巴掌,呵呵。
☆─────────────────────────────────────☆
puppeteer (舟云) 于 (Sat Jan 2 11:40:36 2010...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50 如来藏非一般人以为的本体, 佛陀于《四阿含》中明确宣说: 佛教是「非断非常」,
不是意识层面想像的本体,所以说:『恶慧不能知』:
如来藏和一般人以为的本体的许多体性根本不同,日本的松本史朗将其定义为「土著思
想」,就是古老民族会期待的大一统的观念。可是他并不明白佛教的如来藏是不跟任何
一个法和合的,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我」的延伸。如来藏祂是本有法,不变异法,不会
跟其他的一法在和合,不会增减,也就是说祂没有和合义。
祂没有作主义。然而我们以为的我,这本体的我,理论上的我,形而上的我,都能够作
主,但如来藏不作主。祂是各有情各自独立,祂和另外一个祂也不会和合,所以佛和佛
也不会合并,这和神我、梵我思想追求的「天人合一」、「梵我一体」不同。
「梵」和如来藏不同,因为如来藏不是大我,如来藏不是众生心,不是「梵」,
也不是清净,如来藏没有我性,也不会和您合而为一,如来藏出生这世界,但不是这世
界,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您觉受到祂而和您相应,因为如来藏没有见闻觉知,您以为祂怎
样,祂也不会理您,因为没有见闻觉知,怎么理您?您以为这世界大的大,小的大,合
一、不合一,都和他无关,如来藏不理会... 阅读全帖 |
|